Wednesday, December 22, 2010

李嘉诚全传: 如何成为亿万富豪 (Part 2 of 4)

心心相印亲上结亲喜叠喜

李嘉诚的妻子是表妹庄月明。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传闻,舅父庄静庵极力反对女儿下嫁李嘉诚。诚哥是如何征服表妹的心?表妹出身名门名校,他们门户不相对,地位不般配,世人众说纷纭,人言人殊……

1963年,34岁的李嘉诚,与年近30的庄月明小姐结为连理。夫妻恩爱,白头偕老,成为香港华人社会的美谈。

李嘉诚与庄月明是表亲,庄月明的父亲庄静庵,是李嘉诚的亲舅。不过,这门亲事,并非庄静庵与他的胞姐庄碧琴的主张,表哥表妹是自由恋爱,结上这段良缘的。

香港《明报周刊》,曾刊登过一篇《李嘉诚与庄月明爱情故事》的文章,开篇道:

在香港的潮州人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段佳话:系出名门的表妹,不顾父亲的极力反对,与穷表哥恋爱、结婚。在表妹的鼎力支持(精神上和实际上)与鼓励下,表哥奋发图强,终于出人头地。之后,他的事业更蒸蒸日上,成为本埠富豪。

佳话中的表哥,正是当今香港富豪李嘉诚,而表妹者,就是李先生的结发妻子庄月明女士。

李嘉诚素来不提私事。常有记者和好事人问及李庄两人的恋爱经过和岳丈庄先生的态度,李嘉诚总是回避。从不谈私事的李嘉诚,当舆论有关他的报道和传闻严重偏离事实、有损本人或他人名誉时,他也会站出来评价、澄清。

李嘉诚对有关他恋爱婚姻的私事,一直持缄默态度。

站在今天优生学的角度,表亲结婚,实在不可取。不过,在五六十年代,无论是李嘉诚、庄月明,还是他们的父母,都不以此为一回事。在粤东的某些地区,甚至还保留表亲联姻的古老习俗。笔者于本书,亦不以优生学为评判。

下面的故事,是依据有限的史料、传媒的报道,以及港埠民间传说综合而成,但愿不会太偏离事实。

1940年冬天,为避战乱,李嘉诚的父母带领全家投靠舅父庄静庵。庄家算得上香港华人社会的富裕人家,庄家的一切,都使来自贫穷老家的李嘉诚感到新奇和拘束。

11岁的李嘉诚,认识了小他4岁的表妹庄月明。月明是庄家的长女,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对她呵护备至。月明从小娇生惯养,伶俐可爱,她那时已是教会办的英文书院的学生。身穿一套崭新的校服。

出身富家名门的月明,一点也不嫌弃穷表哥嘉诚。李嘉诚随家经过十多天长途跋涉,加之原来就营养不良,来舅父家时瘦得像柴棍,在舅父家吃饭,难免现出食鬼相。李嘉诚母亲曾与潮州老乡谈到过,月明那时天天都要送吃的给阿诚,弄得阿诚很不好意思。李嘉诚父亲给儿子讲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李嘉诚才坚决不受表妹的馈赠。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这是嘉诚和月明童年时代的真实写照。

李嘉诚初来香港,先父明智地要阿诚学做香港人,年幼的表妹,于是成了诚哥学广州话的老师。香港的殖民教育,无视中国的传统文化,眷恋中国文化而又忙于商务的庄静庵,敦促女儿向阿诚学念古典诗词。李嘉诚转入香港的中学念初中,深为英语而苦恼。表妹已进英文书院读了半年书,上学前还跟家庭教师学了一年英语。表妹当仁不让做了表哥的家庭教师,帮表哥补习英语。

1943年,李嘉诚父亲去世。从此,表哥表妹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庄月明一直家境宽裕,深得父亲宠爱。庄静庵是个具有新思想的商人,重视子女教育。更加之庄月明聪明好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英华女校,随即考入香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又北渡东瀛,留学于日本明治大学。

青少年时代的庄月明,一帆风顺。人生的道路上,开满鲜花,阳光明媚。

而表哥的人生之路,却是那么坎坷,充满磨难。丧父不久,他不得不辍学,以嫩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做过茶楼堂倌,做过钟表公司的学徒,做过走街串巷的行街仔。他终于独立创业,但白手起家,无富亲资助的他,很长一段时期,还是位卑财薄的小业主。

不少人认为,李嘉诚与舅父兼岳父的关系,比较疏淡。倘若是事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人认为,当年李嘉诚毅然脱离中南钟表公司,拂逆了庄静庵的一番好意。因此,李嘉诚后来艰苦创业,庄静庵未鼎力帮衬。李嘉诚外销塑胶花,欧洲批发商要李找殷商担保。李嘉诚在舅父那里碰了壁。也许他真的未去求舅父,这不外乎有两个原因,要么李嘉诚不愿给舅父添麻烦,要么估计舅父不会伸出援手。

更多的人,在分析李嘉诚与舅父不咬弦时,认为主要原因是嘉诚与月明互相爱慕,将会结为秦晋之好。

一直与庄李两家保持交往,不肯公开姓名的Z先生,在接受《明报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

庄静庵先生初时不大喜欢李嘉诚,但表妹庄月明却对表哥一心一意,无论如何也要跟着他……

当年,表妹为了表哥,不顾父亲反对而委身下嫁。婚后,她并不时常回娘家,尤其是近年,我多次找他俩(李嘉诚和太太),都要传话(指见面少)……”

香港珠宝大王郑裕彤,少年时在周大福珠宝行学徒,深得老板赏识,把自己的女儿许配他为妻。世人称郑裕彤为乘龙快婿,由于这门亲缘,郑裕彤成为周大福珠宝行的掌门人,奠定了他成为本港超级富豪的基础。

却从没有人称李嘉诚为庄家的乘龙快婿。

这大概可以说明:岳丈不认外甥为未来的女婿;另外,婚前婚后,李嘉诚至少在事业和钱财上,未沾岳丈的

暂且不论岳丈的态度,按照世俗的眼光,出身贫寒,只有初中学历的小业主李嘉诚,是不可高攀出身名门名校,才貌双全的大家闺秀庄月明的。结果却是不可以世俗论断。

人们自然会探究,人生道路截然迥异的一对,是如何结合到一起的?

毋庸置疑,他们是由亲情、友情发展为爱情的。境况优越的表妹,无时不在关注表哥的命运和事业,在精神上给予表哥莫大的慰藉和支持。表哥在事业上的每一次超越,表妹都感到无比的欣慰。

表哥在内心深处领受表妹的爱,亦深深爱着表妹。他明智地估衡自己的地位,他谙知惟有干出同辈人中出类拔萃的业绩,才能配上名门才女表妹。这无形中,成为李嘉诚卧薪尝胆,奋发进取的动力。正是爱情的力量,将李嘉诚锻造成不倔的男子汉,促使庄月明不顾外界的压力和世俗的眼光,执着追求。

没有花前月下,只有心心相印。

庄静庵没少为女儿的婚事操心,他曾多次介绍女儿相睇(相亲)。他们中,有含着银钥匙出生的世家弟子,更有留学欧美的才子。结果都遭到女儿的拒绝。庄静庵最终同意女儿私订终身”—一则,女儿成了大龄姑娘;二则,外甥的业绩,越来越让舅父感到惊奇。

舆论谈论起李庄的婚姻,丝毫没有责备庄老先生之意。世上哪有不疼子女的父母?庄静庵即使极力反对女儿的婚姻,也是担忧女儿嫁给阿诚吃太多的苦。

当然,庄静庵确有嫌贫爱富之嫌。在笑贫不笑娼的香港,嫌贫爱富并非贬义词,是人的正常心理。反之,安贫乐道、鄙薄金钱,会被人们视为荒谬可笑。

李嘉诚是个非常注重实际的人,他为了使婚后的日子温馨美满,为了不使表妹像他过去那样吃苦,于结婚的前半年,斥资63万港元买下一幢花园洋房。

这就是李嘉诚至今仍居住的深水湾道793层宅邸。199510期的《资本》杂志这样介绍这幢宅邸:

李宅外墙只漆上白油,外型既不起眼,亦并无海景,但胜在交通方便,两三分钟车程便可达高尔夫球场。李家大宅不算很大,约1.1万平方英尺,市值约1亿元。

《资本》杂志,以香港首富的标准来评价这幢大宅。在当时,拥有独立花园洋房的华人富翁,寥寥无几(就是今日也不多)。李嘉诚跻身豪宅寓公阶层,令人刮目相看。

其实,就李嘉诚自身的生活需求来说,他并不想未富先闻”——居住这般豪华奢侈的洋房。他的事业蒸蒸日上,却算不上富豪,拿出63万元钱来,亦非一件容易的事。他既要扩大塑胶生产规模,又要投资地产。也正因为他只是一位地产商,把购置新婚屋居当做物业投资。

20世纪50年代起就与李嘉诚交往的朋友说:这幢花园洋房,是诚哥送给表妹的最好结婚礼物。

1963年,李嘉诚与庄月明这对青梅竹马的有情人,终于结成眷属。

新婚后,庄月明立即参与李嘉诚的事业,进长江工业公司上班。她流利的外语、谦和勤勉的作风,获得同事的尊敬。

庄月明为李嘉诚生了两个公子——李泽钜、李泽楷。庄月明渐退到幕后,仍倾心倾力辅佐丈夫的事业。相夫教子,有口皆碑,在庄月明的栽培下,李泽钜、李泽楷勤奋好学,先后赴美完成大学学业。

长江实业上市,是李嘉诚事业的重大转折。庄月明任长江实业执行董事,是公司决策的核心人物之一。李嘉诚不少石破天惊的大事,蕴含了庄月明的智慧和心血。

庄月明在公众面前始终保持低调,她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也不接受记者采访。

一位熟悉李氏家庭的人士说:人们总是说地产巨头李嘉诚,如何以超人之术创立宏基伟业,而鲜有人言及他的贤内助及事业的鼎助人庄月明女士。我们很难想象,李嘉诚一生中若没遇到庄月明,他的事业将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涉足地产人弃我取显卓识

1958年,有塑胶花大王之称的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先后在北角、柴湾兴建工业大厦。1967年香港发生暴乱,人心浮动,地产市道一落千丈。李嘉诚正是在地产低潮中,大量购入廉价地盘物业,显示出超人的远见。

1958年,李嘉诚的长江工业公司在塑胶业异军突起,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李嘉诚也由此获得塑胶花大王的美称。也许,他应该在这个行业一心一意闯下去,将这个美称继续发扬光大,争做世界塑胶业的泰斗。

李嘉诚却不是这样想的。他心中的蓝图,岂是塑胶花所能包容?生产塑胶花,只是他赚钱的手段,是他基业的原始积累。他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展示人生的价值,看看一个人的能量究竟有多大?跑得有多远?

塑胶花的成功,滋长并坚定了他建立伟业的雄心。当然,他也不会草率摈弃塑胶业。在其后十余年间,他在塑胶领域继续处领先地位,为了开创新事业积累了数以千万元资金。

李嘉诚不是好高骛远之人,他总是脚踏实地,向既定的目标迈进。他亦不会鲁莽行事,每一个重大举措,都要经过长时期的深思熟虑,周密调查——除非机不待人的非常时期。

涉足地产,孕育心中有数月之久,塑胶花为他赚得平生第一桶金,他才将构想付诸现实。

在今天,百亿身价的超级巨富,90%是地产商或兼营地产的商人。可当时并非如此,大富翁分散在金融、航运、地产、贸易、零售、能源、工业等诸多行业,地产商在富豪家族中并不突出。这同时意味着,房地产不是人人看好的行业。

李嘉诚以独到的慧眼,洞察到地产的巨大潜质和广阔前景。

最明显的现象,是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1951年,香港人口才过200万,20世纪50年代末,逼近300万。人口增多,不仅是住宅需求量的增多,因本埠经济的持续发展,急需大量的办公写字楼、商业铺位、工业厂房。香港长期闹房荒,房屋的增加量总是跟不上需求量。

香港是弹丸之地,不仅狭小,而且多山。有限的土地,无限的需求,加之港府采取高地价政策,寸土寸金,房贵楼昂。

身为一业之主,李嘉诚多次为厂房伤透脑筋。寻找交通便利、租金适宜的厂房有多难?数次扩大生产规模,都是在现有的厂房重新布局。车间里,设备、人员、制品,挤得水泄不通。

本港工业化进程出人意料地急速发展,物业商喜笑颜开,趁势提租。许多物业商只肯签短期租约,用房续租时,业主又大幅加租。用户苦不堪言,李嘉诚亦然。

李嘉诚曾多次构想:我要有自己的厂房该多好,就用不着受物业商任意摆布了。

他的构想,经过长时间酝酿胎动,进一步明朗:我为什么不可做地产商?

1958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

1960年,他又在新兴工业区——港岛东北角的柴湾兴建工业大厦,两座大厦的面积,共计12万平方英尺。

李嘉诚虽吃准了房地产的乐观前景,仍采取谨慎入市、稳健发展的方针,他没有走捷径——预售楼花,而是将此作为出租物业。

不可否认,卖楼花能加速楼宇销售,加快资金回收,弥补地产商资金不足。卖楼花是霍英东于1954年首创,他一反地产商整幢售房或据己出租的做法,在楼宇尚未兴建之前,就将其分层分单位(单元)预售,得到预付款,即可动工兴建。卖家用买家的钱建,地产商还可拿地皮和未成的物业拿到银行按揭(抵押贷款),真可谓一石二鸟。

继霍英东后,许多地产商纷纷效尤,大售楼花。银行的按揭制进一步完善,蔚然成风。用户只要付得起楼价的10%20%的首期,就可把所买的楼宇向银行按揭。银行接受该楼宇做抵押,将楼价余下的未付部分付给地产商,然后,收取买楼宇者在未来若干年内按月向该银行付还贷款的本息。

无疑,银行承担了主要风险。

李嘉诚认真研究了楼花和按揭。地产商的利益与银行休戚相关;地产业的盛衰又直接波及银行。唇亡齿寒,一损俱损,过多地依赖银行,未必就是好事。

李嘉诚最欣赏本港最大的地产商——英资置地公司的保守做法,重点放在收租物业。置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一直雄踞中区地王宝座,拥有大量大厦物业。只要物业在,就是永久受益的聚宝盆。

资金再紧,李嘉诚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楼花加速建房进度;他尽量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会同银行向用户提供按揭。

他兴建收租物业,资金回笼缓慢。但他看好地价楼价及租金飚升的总趋势。收租物业,虽不可像发展物业(建楼卖楼)那样牟取暴利,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物业增值,时间愈往后移,愈能显现出来。

李嘉诚预测无误。据港府公布的统计数据,1959年港府拍卖市区土地平均价:工业用地每平方米104.85元;商厦、写字楼、娱乐场等非工业用地1668.44元;住宅用地164.75元。而到1980年,这三类拍卖地价分别为29549.03元、124379.06元、13728.30元。升幅分别为280.8倍、73.5倍、82.2倍。

地升楼贵,李嘉诚坐享其利。他拥有大批物业,储备了大量土地,渐成为香港最大地主。

诚然,当时地产界的许多人士,认为李嘉诚的作风过于保守。

19616月,潮籍银行家廖宝珊的廖创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廖宝珊是西环地产之王,他在西环大量购买地盘兴建楼宇,并在中环德辅道西兴建廖创兴银行大厦。廖宝珊发展地产的资金,几乎全部是存户存款,将其掏空殆尽,而引发存户挤提。

这次挤提风潮,令廖宝珊脑溢血猝亡。廖氏是潮商中的成功人士,深得商界新秀李嘉诚的尊敬。从廖宝珊身上,李嘉诚进一步意识到地产与银行业的风险。

廖创兴银行挤提事件,并未引起地产银行界人士的足够重视。

1962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筑条例并公布1966年实施。地皮拥有者,为了避免新条例实施后吃亏,都赶在1966年之前建房。这股建房热潮是在银行的积极资助下掀起的,银行不仅提供按揭,自己也直接投资房地产。

炒风空前炽热,职业炒家应运而生。他们看准地价楼价日涨夜升的畸形旺市,以小搏大,只要付得起首期地价楼价,就可大炒特炒,趁高脱手。大客炒地,小客炒楼()。大客大都是地产商,甚至还有银行家;小客多是炒金炒股的黄牛党。

在这股风起云涌的炒风中,李嘉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买空卖空是做生意的大忌,投机地产犹如投机股市,一夜暴富的后面,往往就是一朝破产

李嘉诚坚定地以长期投资者的面目出现在地产界;同时,他又是长期投资者中的保守派。他一如既往地在港岛新界的新老工业区寻购地皮,营建厂房。他尽可能少依赖银行贷款,有的工业大厦完全是靠自筹自有资金建造。公司下属的塑胶部经营状况良好,盈利可观。

地产部已由开初的纯投资转为投资效益期,随着新厂的不断竣工出租,租金源源不断呈几何级数涌来。

19651月,本港小银行——明德银号发生挤提宣告破产,究其原因,是参与房地产投机,使其没有流动资金,丧失偿债能力。明德银号的破产,加剧了存户恐慌心理,挤提风潮由此爆发,迅速蔓延到一系列银行,广东信托商业银行轰然倒闭,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陷于危机之中,不得不出卖股权于汇丰银行而免遭破产。

港府采取紧急措施,才遏制住挤提潮,但银行危机却持续了一年有余,不少银行虽未倒闭,却只能苟延残喘。在银行危机的剧烈振荡下,兴旺炽盛的房地产业一落千丈,一派肃杀。地价楼价暴跌,脱身迟缓的炒家,全部断臂折翼,血本无归。靠银行输血支撑的地产商、建筑商纷纷破产。

在这次危机中,长江的损失,与同业比微乎其微。它只是部分厂房碰到租期届满,续租时降低租金,而未动摇其整个根基。

那些激进冒险的地产商,或执笠(破产),或观望。保守的李嘉诚却仍在地产低潮中稳步拓展。

1966年年底,低迷的香港房地产开始出现一线曙光,地价楼价开始回升。银行经过一年多休养生息,元气渐渐恢复,有能力重新资助地产业。地产商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

就在此时,中国内地波澜壮阔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波及香港。1967年,北京发生火烧英国代办处事件。内地红卫兵的过激行动,给英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左派注了一剂强心针,左派到市民中煽动反英情绪,并把大字报贴到港督府的大门墙上。英方暴力镇压,触发左派掀起五月风暴

中共即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触发了自二战后第一次大移民潮。移民以有钱人居多,他们纷纷贱价抛售物业,司徒拔道的一幢独立花园洋房竟贱卖60万港元。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建筑商们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拥有数个地盘、物业的李嘉诚忧心忡忡。他不时听广播,看报纸,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左派的行动在升级,《明报》的社评综述当时的情况:

“(他们)烧巴士、烧电车、杀警察、打巴士电车司机、烧贝夫人健康院、炸邮政、用定时炸弹炸大埔乡事局、攻打茶楼、大石投掷行人和汽车、向警察投掷鱼炮、爆炸水管、烧报馆车辆……”

香港传媒透露的全是不祥消息。李嘉诚知道,香港的五月风暴与内地的文革有直接关系。那时,不少内地群众组织的小报通过各种渠道流入香港,李嘉诚从中获悉,内地春夏两季的武斗高潮,自8月起,渐渐得到控制,趋于平息。那么,香港的五月风暴也不会持续太久。

作为资产者,最关注的莫过于中共会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在香港推行大陆的共产主义制度

不可能,中共若想武力收复香港,早在1949年就可趁解放广州之机一举收复,何必等到现在?香港是大陆对外贸易惟一通道,保留香港现状,实际上对中共大有好处。中共并不希望香港局势动乱。

经过深思熟虑的李嘉诚,毅然采取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李嘉诚又一次判断正确。大陆文革结束后,邓小平主持工作,中共中央做出决议: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中共的决议,虽未涉及香港式文革,但香港经济界和知识界,都把那场五月风暴视为空前灾难,此乃后话。

这次战后最大的地产危机,一直延续到1969年。

李嘉诚逆同业之行而行,坚信乱极则治,否极泰来。大规模移民潮虽渐息,而移居海外的业主,仍急于把未脱手的住宅、商店、酒店、厂房贱价卖出去。李嘉诚认为这是拓展的最好时机,他把塑胶盈利和物业收入积攒下来。他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产低潮,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地盘上兴建物业。

不少朋友为李嘉诚的冒险行动捏一把汗;同业的有些地产商,正等着看李嘉诚的笑话。

1970年,香港百业复兴,地产市道转旺。有人说李嘉诚是赌场豪客,孤注一掷,侥幸取胜。只有李嘉诚自己清楚他的惊人之举是否含有赌博成分。他是这场地产大灾难中的大赢家,但绝非投机家。

20世纪70年代初,李嘉诚已拥有的收租物业,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租金收入为390万港元。

附:新世界发展郑裕彤

郑裕彤,广东顺德人,生于1925年。

1940年,郑氏到父亲朋友周至元开的周大福金铺当小学徒,3年后,提升为金铺掌管。18岁时,周至元将女儿许给郑氏,人称郑氏为乘龙快婿。

1946年,郑氏奉岳父之命,从澳门来香港开设周大福分行。1960年,周大福金铺改为有限公司,郑氏出任总经理。在郑氏打理下,周大福成为香港金饰珠宝业的龙头。郑氏也由此赢得东南亚珠宝大王的称号。

1970年,郑裕彤成立新世界发展公司,1972年趁股市牛市上市,倚靠雄厚的资本,1974年已拥有地盘38个,为本港大华资地产公司之一。其实,郑氏涉足地产始于1952年,在跑马地建有蓝塘别墅。其后在铜锣湾建香港大厦。

另外,郑氏还投资酒店,兴建并拥有新世界酒店、丽晶酒店等。郑氏的招牌物业是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建成于1989年,整个建筑群\由多幢高层建筑组成,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五大建筑杰作之一。

郑氏经营作风大胆泼辣,看准的事,一干到底,故有沙胆彤的绰号。郑氏好大喜功,不像郭得胜、李兆基、李嘉诚大小不择,他专投资大项目,工程皆是以亿计算的。

1996年年初的香港《资本杂志》,郑氏持39%新世界发展权益,并透过新世界持有27.5%亚洲电视,68%新世界基建等。个人持10%澳门娱乐等。1993年,斥资50亿元购入美国3040间酒店及管理权,全系市值684亿港元,家族资产290亿港元,在本港华人巨富中排第4位。

第九章 骑牛上市 地产股市任驰骋

1971年,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1972年,香港股市一派兴旺,李嘉诚认准时机,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骑牛上市,成为华资地产五虎将之一。从此,李嘉诚在香港地产股市大展拳脚。

1969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表示:愿与中共谈判。随后私下传话中国,可放松长达20年之久的禁运政策。对此,中国做出相应的反应,于这年12月释放12名在押的美国人。19711月,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同年7月,尼克松派基辛格博士访华,与周恩来、毛泽东会面。据传,美国将与共产党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这表明,共产党中国将会与美国消除敌对状态,将会有限度地打开国门,香港的转口贸易地位将会进一步加强。香港经济界恢复了对香港前途的信心,百业转旺,对楼宇的需求激增。

1971年,大陆文革基本停息。

国际大环境和中国大陆大环境,为香港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宽松的政治气候,从20世纪70年代起,香港经济由工业化阶段,转入多元化经济阶段。

19716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集中物力、财力、精力发展房地产业。

在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嘉诚踌躇满志地提出:要以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超过置地的规模。

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是1889年由英商保罗·遮打与怡和洋行杰姆·凯瑟克合资创办的,当时注册资本为500万港元,为全港最大的公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置地跻身全球三大地产公司之列,在香港处绝对霸主地位。除地产外,置地还兼营酒店餐饮、食品销售,业务基地以香港为重点,辐射亚太14个国家和地区。

李嘉诚话音甫落,股东响起一片嘘声,李嘉诚手下的部门领导则脸呈疑虑。其中一位站起来质疑:与置地等地产公司比,长江还只能算小型公司,如何竞争得过地产巨无霸(置地)

!”李嘉诚充满自信地说: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赫赫大名的遮打爵士由英国初来香港,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贫寒之士,他靠勤勉、精明和机遇,发达成巨富,创九仓(九龙仓)、建置地、办港灯(香港电灯公司)。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远大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

当然,目前长江的实力,远不可与置地同日而语。但我们可以先学习置地的经营经验,置地能屹立半个多世纪不倒,得益于它的以收物业为主、发展物业为次的方针。置地不求近利,注重长期投资。今后长江,也将以收租物业为主。

置地的基地在中区,中区的物业已发展到极限,寸金难得寸土,而是寸土尺金。长江的资金储备,自然还不敢到中区去拓展,但我们可以去发展前景大、地价处于较低水平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去拓展。待资金雄厚了,再与置地正面交锋。

记得先父身前曾与我谈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话去验证世间发生的事,多有验证。久居香港地产巨无霸的置地,近10年来,发展业绩并非尽如人意,势头远不及地产后起之秀太古洋行。我们长江,草创时寄人篱下栖身,连借来的资金合计才5万元。物业从无到有,达35万平方()尺。现在我们集中发展房地产,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嘉诚并非夜郎自大,说大话空话。他有的放矢,把置地当成靶子,在心理上先把置地透。

然而,李嘉诚这席有理有据的话,并未使在座的各位全然信服。长江和置地,两者悬殊委实太大了,李嘉诚要实现其目标,除非真有超人的本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嘉诚看准蓬勃发展的地产高潮,在现有的地盘上大兴土木。楼宇未等建成就有用户上门求租。他获得租金后,又继续投入兴建楼宇。

尽管如此,李嘉诚仍觉得发展太慢,深感资金不足。快捷而有效的途径,是将公司上市,使之成为公众持股的有限公司,利用股市大规模筹集社会游散资金。

李嘉诚这一构想,既是公司自身发展形势所迫,又是香港股市发生的巨大变化所诱。

李锴先生在其著作中介绍:

香港正式的股票市场活动早在1891年就已经开始。但股票市场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则是1969年前后的事。股票市场真正形成规模更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规模停滞不前,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第一,由于与祖国大陆的特殊关系,祖国大陆政治的任何波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香港前途;第二,与香港证券市场相比,海外市场能为香港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至少,海外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比香港市场要丰富些;第三,1961年以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相对削弱了股票的吸引力(注:贷款较易)

另外,在未有其他交易所成立之前(1969年之前),香港所有股票买卖活动均透过香港证券交易所(俗称香港会)进行。当时香港会的会员大部分为外籍人士及通晓英语的高级华人;而上市公司则主要为外资大银行,股市为香港本地工商企业集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香港股市,对众多欲上市的华资企业,可望而不可即。香港会上市条件之苛刻,使不少条件具备的华资大企业长期被拒之门外。

证券经纪,是股市与股民间的桥梁。香港会只使用英语,把不谙英语的华人经纪排斥在外,这样,无形中又把占香港人口大多数的华人投资者排斥在外。投资者难入市,股市自然萧条;股市萧条,投资者越发望而却步。

19691217日,由李福兆为首的华人财经人士组成的远东交易所开始营业,打破了香港会一所垄断的地位。远东会放宽了公司上市条件,交易允许使用广东话,开辟了香港证券业新纪元。

时值内地政治趋于安定,香港经济经大动荡后恢复并开始起飞,亟待筹资的企业纷纷触发上市的需求。1970年,远东会的成交额高达29亿元,占当时本港股市总成交额的49%

其后,金钱证券交易所(金银会)、九龙证券交易所(九龙会)相继成立。加上原有的香港会、远东会,形成香港股市四会并存的格局。

四会并存,使公司上市变得容易,为上市公司集资提供了更多的场所,大大刺激了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股市成交活跃,恒生指数攀升到1971年年底收市的341点。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大牛出世,一派兴旺。

李嘉诚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萌动并筹划将长江上市。

1972731日,李嘉诚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实)。随即,委托财务顾问拟定上市申请书,准备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实绩、各项账目等附件。

同年10月,向香港会、远东会、金银会申请股票上市。111日获准挂牌,法定股本为两亿港元,实收资本为8400万港元,分为4200万股,面额每股两元,溢价1元。包销商是宝源财务公司和获多利财务公司,分别在香港、远东、金银等三间交易所向公众发售。

长实骑牛上市,备受投资者青睐。上市后24小时不到,股票就升值一倍多。僧多粥少,认购额竟超过发行额的65.4倍,包销商不得不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谁是长实的(公众)股东。

股票升值一倍多,意味着公司市值增幅一倍多。消息传来,长实职员欣喜若狂,买来香槟庆贺。长实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却并未显出特别的欣喜。

股票升值,并不表明投资者独钟长实,而是大市的兴旺所致,其他上市股票均有升值,有的比长实股升值更惊人。要使投资者真正信任并宠爱长实股,最终得看长实的未来实绩,以及股东所得实惠。

李嘉诚还意识到:股票升水如此神速,那么缩水也就会是瞬间之事。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风险会远远大于其他市场。

自从1950年创业,李嘉诚经历了独资、合股的漫长岁月,现在终于跻身上市公司之列,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不足、筹措无门的问题。从此,长实必须按上市公司的游戏规则运作,接受证交所和证监会的管理及监督,向证交所提交由独立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的公众持股量必须在25%以上;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必须向公众股东公开;重大决策,必须经董事局,甚至股东大会通过……这些规则,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大股东和经营者的手脚,是他们所不希望的。

但李嘉诚必须这样,他是个对新事物抱有浓厚兴趣、渴望从事具有挑战性事业的人。

他已经树立赶超置地的目标,以其作为竞争对手。置地是一间上市公司,长江也非得跻身股市不可。

除此,长江要想拓展别无他径。

除此,李嘉诚还积极争取海外的第二上市地位。

当时香港最著名的证券公司,是冯景禧创办的新鸿基证券投资公司。由新鸿基牵线搭桥,英国证券公司为财务顾问与包销商,长江实业于1973年年初在伦敦股市挂牌上市。

香港作为英殖民地,香港注册的公司在伦敦上市,并不稀奇。令人瞩目的是长实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挂牌买卖之先河。19746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促成下,加拿大政府批准长江实业的上市申请,长实股票在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发售。

李嘉诚全方位在本港和海外股市集资,为长江的拓展提供了厚实的资金基础。

长江上市,是李嘉诚事业的一次大飞跃。上市之后,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我们回顾李嘉诚过去走过的历程,会发现他的行为轨迹,与古人推崇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惊人地相似。李嘉诚是个从传统文化氛围中走出来的新型企业家,他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剔其糟粕,取其精华,与现代商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一体。西方经济学家探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奥秘,惊奇地发现东方传统文化的神奇作用。

我们不得不折服李嘉诚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心动,稳健地走他认准了的正途——房地产业。

而不少房地产商,却放下正业不顾,将用户缴纳的楼花首期(),将物业抵押获得银行贷款,全额投放到股市,大炒股票,以求牟取比房地产更优厚的利润。

炒风愈刮愈炽热,各业纷纷介入股市,趁热上市,借风炒股。连众多的升斗小民,也不惜变卖首饰、出卖祖业,携资入市炒股。职业炒手更是兴风作浪,哄抬股价,造市抛股。

香港股市,处于空前的癫狂之中。1972年,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指出:目前股价已升到极不合理的地步,务请投资者持谨慎态度。

桑达士的警告,湮没在要股票,不要钞票的喧嚣之中。197339日,恒生指数飚升到1774.96的历史高峰,一年间,升幅5.3倍。

物极必反。在纷乱的股票狂潮中,一些不法之徒伪造股票,混入股市。东窗事发,触发股民抛售,股市一泻千里,大熊出笼。

当时远东会的证券分析员指出:假股事件只是导火线,牛退熊出的根本原因,是投资者盲目入市投机,公司盈利远远追不上股价的升幅,恒指攀升到脱离实际的高位。

恒生指数由1973391774.96点,迅速滑落到4月底收市的816.39的水平。是年下半年,又遇世界性石油危机,直接影响到香港的加工贸易业。1973年年底,恒指再跌至433.7点;19741210日,跌破1970以来的新低点—150.11点。其后,恒指缓慢回升,1975年年底,回升到350点。

除极少数脱身快者,大部分投资者均铩羽而归,有的还倾家荡产。香港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哀声恸地。港府颁布新的证券条例,加强监管,提出四会合并。1980年,成立将取代四会的香港联合交易所(简称联交所)19864月,联交所正式营业。

长实自从上市那天起,股市便成了李嘉诚重要的活动领域,他日后的许多震惊香港的大事,都是借助股市进行的。

20世纪70年代初,股市无论对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都是个全新的课题。人们普遍表现出盲目幼稚。在这一点上,李嘉诚显出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

毫无疑问,李嘉诚是这次大股灾中的幸运儿。长实的损失,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实际资产并未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绩。

长实上市时,拥有收租物业约35万平方英尺,年租纯利390万港元;发展物业7项正兴建或拟建,基保独资拥有的地盘3个,合资共有的地盘4个。上市时将25%股份公开发售,集得资金3150万港元。这笔巨资,加速了长实的物业建设。与其他地产商合资发展的楼宇,均做出售;独资兴建的楼宇,做收租物业。

1973年,长实发行新股110万股,筹得1590万港元,收购了泰伟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要资产是位于官塘的商业大厦——中汇大厦,每年长实赢得120130万港元租金收入(地产复苏后,年租迅速递增到500万港元以上)

上市之时,李嘉诚预计第一个财政年度盈利1250万港元。结果,长实的年纯利为4370万港元,是预计盈利额的3倍多。

19733月,长实宣布首期中期派息,为每股16分,每5股送红股1股。公司与股东皆大欢喜。

当时传媒及业界,把1972年上市的几家华资地产公司,称为华资地产五虎将。它们是新鸿基地产、合和实业、长江实业、恒隆地产、新世界发展(注:另有一说无新世界发展,列入大昌地产)

上市前后,长实的实力及声誉在五虎将中并不突出。

论入行资历,长实不如新世界和恒隆,新世界的郑裕彤、恒隆的陈曾熙都是早期涉足地产的。

论专业资格,李嘉诚比不上陈曾熙和合和的胡应湘,他们一个留学日本,一个留学美国,学的都是土木工程,独立创业前都担任建筑工程师多年。

论实力,长实都比不上另四虎。新鸿基地产,为地产三剑客郭得胜、冯景禧、李兆基所创。上市时注册资本为3亿,超出长实1亿多;上市时预定集资1亿,实集10亿,长实的集资额不能望其项背。新世界的郑裕彤是香港赫赫有名的珠宝钻石大王,财大气粗,1970年成立新世界,4年后拥有地盘38个,上市时集资1.6亿港元,也远胜于长实的集资额。陈曾熙的恒隆上市,股票面额2,升水6.5,升水幅度是长实1元的6.5倍;集资2亿港元,也非长实所能比拟。合和的胡应湘毕业于名校普林斯顿,合和上市前仅创立3年,上市预定集资1.25亿港元,实收股本增至2亿港元。《不图安逸创大业——胡应湘》一文称:合和是五虎将中最早成为上市公司(1972821)的股票,在1972年秋至1973年春时,合和股价(每股30)更凌驾其他五虎将成员之上,俨然成为老大哥。

长实虽然略逊于四虎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迅速从五虎将成员中脱颖而出,到80年代中期,成为五虎将中的虎帅。时至今日,长实系仍是香港首席财阀。

另四虎将都不是等闲之辈,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个人资产先后荣登百亿超级巨富之列。

曾有记者问李嘉诚是否以长实与另四虎将竞争。李嘉诚答道:我好像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我想的是与置地竞争,赶超置地。

20世纪80年代,李嘉诚已实现赶超置地的目标。如果李嘉诚不将长实上市,未充分借助股市的作用,是不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赶超置地的。

1973年的大股灾,一直延续到1974年年底,其后股市有所回升,仍持续低迷一年多。原因是世界性经济衰退,本港股灾使不少地产商和投资者受损,造成地产低潮。

股拉地扯,成为20世纪70年代后,香港经济的独特现象。

李嘉诚对香港的经济兴衰规律已有较深的认识,经济总是呈波浪式发展之中,若干年为一周期。股市地产低潮,正是拓展的有利时机,地盘价格偏低,物业市值亦偏低。低潮过后,又是新一轮高潮。

1974年年底,长实发行1700万股新股票,用以购买都市地产投资有限公司”50%股权。实际上,是以1700万股长实新股,换取其励精大厦和环球大厦。两座商业大厦,租金收入每年达800900万港元。

若不是地产低潮,都市地产发生财政危机,李嘉诚绝不可能这么轻易得手。

19745月,长实与实力信誉卓著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怡东财务有限公司,实收资本5000万港元,双方各出2500万港元现金,各占50%权益。李嘉诚任这间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

这间合股公司的成立,为长实引进外来资金,又为今后长实拓展海外业务,铺路搭桥。同年6月,由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力促,长实股票在加拿大温哥华上市。长实能如此顺利地与加拿大银行界建立伙伴关系,得助于李嘉诚从事塑胶花产销时与北美贸易公司建立的信誉。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正是这间公司的往来银行。

19741975年间,李嘉诚两次发行新股集资约1.8亿港元。另外,李嘉诚将个人持有的长实股份中,取出2000万股售予获多利公司,套取6800万港元现金。李嘉诚手头拥有了较充裕的现金,趁低潮时地价偏低,大量购入地盘。为加速资金回笼,他一反过去只租不卖的做法,重点放在发展物业。这一时期,长实的主要地产业务有:

斥资8500万港元,向太古地产购入北角半山赛西湖地盘,地盘处于著名风景区,面积约86.4万平方英尺。李嘉诚划出5.3万平方英尺的地皮,兴建高级住宅楼宇10幢,每幢24层,楼宇总面积达130万平方英尺,计划2年内竣工。

用户购楼,每个单位可配得车位一个。楼宇发展中后期,正值地产复苏,成交转旺,李嘉诚发展的楼宇全部销售一空,获利6000万港元。

地盘剩余的94%空地,李嘉诚建成一个集娱乐、运动、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活动场所,与风景优美的赛西湖风景区连成一片。

李嘉诚与南丰集团的陈廷骅联手合伙,购入太古山谷第一号地盘,几个月出售,获纯利1450万港元,超过1974年上半年的租金收入。

其后,李嘉诚又与新鸿基、恒隆、周大福等公司合作,集资购入湾仔海滨高士打道英美烟草公司原址,建成伊丽莎白大厦和洛克大厦。楼宇以平均每平方英尺400港元的价格出售,共盈利1亿港元。长实占其中35%权益,获利3500万港元。

1976年,香港地产市道转旺。

李嘉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通过大规模集资的决议。这一年,长实发行新股5500万股,集资约1.1亿港元。另外,李嘉诚积极开拓新的资金渠道,与世界著名的大通银行达成协议,长江实业需要时,可向该行随时获得一笔约2亿港元、4年长期贷款。光此两项,李嘉诚可资使用的资金达3.1亿港元,再加上公司盈利,长实实力大增,更大规模地购地建楼。

1976年,长实年纯利5997万港元,另有非经常性收入653万港元。这一年,仅租金收入一项就达2192万港元,是上市前年租金收入的约54倍。

传媒称当时为中小地产公司的长江实业,初试啼声,已是不凡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时,拥有物业为35万平方英尺。其后几年,长实拥有的物业和地盘统计数据如下:

1975年,面积增至510万平方英尺。

1976年,为635万平方英尺。

1977年,跃至1020万平方英尺。

当时,香港除港府之外的首席地主置地拥有物业和地盘近1300万平方英尺。

上市短短5年多时间,长实在地盘物业面积这点上,开始直逼置地。

长实的盈利状况:

1973年,公司盈利0.47亿港元。

1976年,盈利增至0.59亿港元。

1978年,递增到1.33亿港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1979年,为2.54亿港元,增幅近2倍。

1980年,迅速增长到7.01亿港元。

1981年,跃至13.85亿港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6年间,长实盈利增长近30倍,全港瞩目,委实不凡。

附:新鸿基地产郭得胜

郭得胜,原籍广东中山县,1911年生。

郭氏早年开杂货店,20世纪50年代经销日本拉链赚得第一桶金。1958年涉足地产,与好友冯景禧、李兆基合办永业企业,1963年永业企业改名为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1972年改名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500万增加到3亿,当年9月上市。同时,地产三剑客协议分手,郭得胜从市场购入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

新鸿基地产稳扎稳打,进入20世纪80年代,跻身10大上市公司之列。1972年上市时注册资本为3亿元,1990年市值已超过220亿元,增长70倍。公司纯利,1974-1990年,增长41倍,达24.65亿元/年。

郭氏曾有楼花大王之称,1977年,郭氏改地产发展为地产投资兴建高质量收租物业。

他在湾仔兴建了一幢50层高的商业大厦——新鸿基中心,为该集团招牌大厦。

郭氏奉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经营策略,集团下设建筑事务所、建材部门、建筑公司、售楼部、物业管理公司等多个机构。

郭氏卒于1990年,其子郭炳湘三兄弟继承父业,新鸿基有长足发展。据1995年岁尾收市价计,新鸿基地产市值1400亿港元,占全港总市值的6.2%。家族拥有新鸿基地产46.83%股权,在美国三藩市拥有10亿港元物业。1995年家族股息红利收入23.18亿港元,家族资产720亿港元,名列香港超级富豪榜首。

英国远东问题专家乔治·赫德说:香港经济的盛衰,除受世界经济大气候影响外,还与共产党统治的中国(大陆)政局有直接关系。

地铁招标一飞冲天战地王

1977年,长实参与地铁遮打站、金钟站的上盖兴建权竞投。当时呼声最高的是置地公司。中区是置地的老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置地志在必得。群雄逐鹿,鹿死谁手,似有定局,但结果出人预料。缘何缘何?

1977年,是李嘉诚事业上不寻常的一年。

香港境外的大气候由阴转晴,世界性石油危机已成为历史;中国大陆已从十年文革动乱中走出来,提出四个现代化口号,显现出改革开放的端倪。

本港经济以11.3%的年增长率持续高速发展。百业繁荣刺激了地产的兴旺;地产的兴旺,又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地产成为本港的支柱产业,举足轻重。

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1971年将长江工业改为长江地产,集中发展地产,次年又更名为长江实业,并成功上市。当年的重大抉择,现在越来越显示出正确性。

1976年,长实取得年经常性利润5887万港元、拥有地盘物业635万平方英尺、资产净值增至5.3亿港元的历史最好成绩。李嘉诚在业界实力渐雄,名声渐响。

不过,李嘉诚仍未被业界和传媒视为地产巨子、商界名人。长实说到底,仍是间中型地产公司,是五虎将中虎气生生、但从不大啸大吼的一员虎将。

香港传媒界,曾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有个新入行的记者问旁边的人,那个额头高高,头发微秃,频频举手应价的中年人是谁?举一次手加个几百万,好像很平常?

旁边的老记者说:他叫李嘉诚,长江实业公司的老板,当年靠做塑胶花发迹,还被捧为塑胶花大王。近些年投资地产,拥有多间工业大厦,还在赛西湖发展高级住宅楼宇,在地产界已小有名气。看他在拍卖场的气度,实力不可小觑。

这位老记者解释了好一番,才使新记者知悉李嘉诚其人。如今,李嘉诚名声如雷贯耳,家喻户晓。若有哪位记者认不出李嘉诚,那定是天大的笑话。

1973年大股灾前,官地、私地拍卖场上,风头最劲的人物数船王赵从衍的公子赵世曾。

兼有花花公子之名的赵世曾,是众人心目中的地产强人,只要他出现在拍卖场,除洋人外,似乎无人敢与其竞投争锋。股灾翻船后,赵公子淡出拍卖场。人们渐把目光投向华资地产五虎将。五虎将中,除低调的陈曾熙,人们更关注的是郭得胜、郑裕彤、胡应湘等人。

1977年后,公众焦点聚在李嘉诚身上,只要他出现在拍卖场,记者会盯着他穷追不舍,采访拍照。李嘉诚举手应价,被誉为拍卖场上擎天一指

197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1977年,李嘉诚参与了地铁遮打站、金钟站上盖兴建权的竞投。

地铁工程,是当时香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整个工程计划8年完成,需耗资约205亿港元。首期工程由九龙观塘,穿过海底隧道到达港岛中环,全长15.6公里,共15个站,耗资约56.5亿港元。

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港府提供担保获得银行的各类长期贷款;地铁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售股集资;地铁公司与地产公司联合发展车站上盖物业的利润充股。

中环站和金钟站,是地铁最重要、客流量最大的车站。中环站是地铁首段的终点,位于全港最繁华的银行区;金钟站是穿过海底隧道的首站,又是港岛东支线的中转站,附近有香港政府合署、最高法院、海军总部、警察总部、红十字总会、文物馆等著名建筑,与中环银行区近在咫尺。

有人说,中环、金钟两站,就像鸡的两只大腿,其上盖将可建成地铁全线盈利最丰厚的物业。地产商莫不垂涎欲滴

李嘉诚何尝不为之心动。不过他更看重的还不是上盖发展的利润,而是长实的声誉。在人们眼里,长实只是一间在偏僻的市区和荒凉的乡村山地买地盖房的地产公司。在寸土尺金、摩天大厦林立的中区,长实无半砖片瓦、立锥之地!

李嘉诚涉足地产已20春秋,盖了不少建筑,积累了不少经验,他觉得是到了改变形象的时候——进军港岛中区了。

早在1976年下半年,香港地铁公司将招标车站上盖发展商的消息,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

1977年初,消息进一步明朗,地铁公司将于114日开始招标,地段是邮政总局原址。原址拆卸后,兴建车站上盖物业。

夜静人寂,寒意沁人,李嘉诚在深水湾住宅的花园散步。他无心观赏月下的花木,陷入沉思之中。地铁车站上盖投标之事,已弄得他连日来寝食不安。

据追随李嘉诚多年的老臣子回忆,李嘉诚极少把工作带回家做;他总是在办公室处理工作,哪怕弄得很晚。李嘉诚在家,除了学英语,翻翻报章杂志,就是陪太太和儿子。他尽可能放松自己,不思考工作上的事情,保证睡得安稳,以便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去应付工作。如果发现他把文件资料带回了家,那一定是遇到非干不可的大事。

如今的地铁车站上盖投标,是他认定的非干不可的大事。

中环、金钟的两站的招标,一定不乏实力雄厚的大地产商、建筑商竞标。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必有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

长实竞投的把握有多大?若渺茫无望,不如不投。过去曾有多次政府拍卖中区官地的机遇。中区的地价高,日涨夜升,每平方英尺已突破1万港元,是世界地价最贵的地方。一幅地,动辄要数亿至十多亿,非长实的财力所敢参与拍卖竞价。

不敢参与,并非不敢期望,李嘉诚梦寐以求打入中区。

李嘉诚信步走到深水湾的山坡,眼前是海湾的朦胧轮廓。潮声在他胸中激荡,他眼前仿佛看到两座商业大厦,从地铁车站拔地而起。李嘉诚一贯渴望挑战,也乐意应战。

不必再有丝毫犹豫,竞争既是搏命,更是斗智斗勇。倘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谈何在商场立脚,超越置地?!”

李嘉诚大步回到家中,坐进书房,翻阅带来的有关地铁的研究材料。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香港商界,有句十分流行的话:撼山易,撼置地难!”李嘉诚估计,参加竞投的将会有置地、太古、金门等英资大地产商、建筑商。华资地产建筑公司实力稍逊。置地的夺标呼声最高,长实参与竞投,就必须把置地作为竞争对手,与这个庞然大物对撼。

港岛中区,是置地的老巢。当年置地创始人保罗·遮打参与中区填海,获得港府成片优惠地皮。置地在中区,拥有10多座摩天大厦。置地广场和康乐广场(又名怡和大厦)位于未来的中环地铁车站两翼。中环车站又恰好落在遮打道上,遮打道的南侧,则是遮打花园广场。就凭这些物业和街道的名称及主人,就可知置地在中区的地位。

难怪当时的公众和传媒都把中环站称为遮打站。

金钟站离遮打花园广场仅一百多米,简直就处在置地的眼皮子底下。

攫取中环、金钟车站的兴建权,等于打入中区的心脏,到置地这只座山虎的食槽里夺食。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置地并未公开声称参与竞投,就有报章唱起置地志在必得的高调,谁与置地竞争,无疑以卵击石

李嘉诚想,志在必得的置地,会不会大意失荆州呢?

置地属怡和系,怡和大班又兼置地大班。现任大班是纽璧坚,纽璧坚20岁起就参加怡和洋行的工作,一步步爬上董事局主席高位。纽璧坚没有任何背景,靠的是自己的勤勉努力。

置地的另一个创始人,是凯瑟克家族的杰姆·凯瑟克。凯瑟克家族又是怡和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因此,纽璧坚身为两局大班,又得受股东老板的制约。凯瑟克家族力主把发展重点放到海外。这样,势必分散纽壁坚坐镇香港抉择的精力。

这正是一般不易洞察的置地的薄弱之处,人们往往会被置地的貌似强大蒙住双眼。

置地一贯坐大,也习惯于坐大。过于自负的置地未必就会冷静地研究合作方,并屈尊去迎合合作方。

那么,地铁公司招标的真正意向是什么?

香港地铁公司是一间直属港府的公办公司。香港的公办公司,并不像过去内地的国有企业,一切都由政府包揽包办。地铁公司除少许政府特许的专利和优惠外,它的资金筹集、设计施工、营运经营,都得按商场的通常法则进行。

李嘉诚通过各种渠道获悉,港府工务局对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估计约2.443亿港元,原址用作中环、金钟两地铁车站上盖。另加上九龙湾车厂地皮估价,两者合计约6亿港元。

港府将以估价的原价批予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发展地产,弥补地铁兴建经费的不足。

地铁公司为购旧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曾与港府多次商谈。地铁公司的意向是: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支付购地款。港府坚持要全部用现金支付。

李嘉诚首先明确这一点,竞投车站口盖发展权,必须以现金支付为条件。

地铁公司与港府在购地支付问题上产生分歧,说明地铁公司现金严重匮乏。地铁公司以高息贷款支付地皮,现在急需现金回流以偿还贷款,并指望获得更大的盈利。

李嘉诚在投标书上,提出将两个地盘设计成一流商业综合大厦的发展计划。这仍不足挫败其他竞投对手。任何竞投者都会想到并有能力兴建高级商厦物业。李嘉诚的克敌之法是:首先,满足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需求,由长江实业公司一方提供现金做建筑费;其次,商厦建成后全部出售,利益由地铁公司与长江实业分享,并打破对半开的惯例,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

这对长江来说,是一笔沉重的现金负担。李嘉诚决定破釜沉舟,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做一次冒险。

1976年冬,长实通过发行新股,集资1.1亿港元,大通银行应允长实随时取得2亿港元的贷款,再加上年盈利储备,李嘉诚可资调动的现金约4亿港元。

1977114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公开接受邮政总局原址发展权招标竞投。

各竞投公司频频与地铁公司接触,刺探地铁公司意图,准备投标书及附件,在限期内呈交上去。

公开招标为各公司提供一个平等机会,投标书内容则属机密。投标中标法则,若过多考虑自己一方的利益,则中标希望小;若条件过于优惠对方,自己则毫无利益可图。各家都对投标内容秘而不宣,任记者发挥想象揣测。

参加竞投的财团、公司共30家,超过以往九龙段招标竞投的一倍多。据报界披露,它们是置地公司、长江实业、太古地产、金门建筑、日澳财团、辉百美公司、嘉年集团、霍英东集团、恒隆地产等。

舆论界凭其惯性,一致看好置地,置地优势昭然,中标呼声最高。

英文《南华早报》的澳籍记者,采访置地大班纽璧坚,纽璧坚拒绝透露投标内容,亦不对名花谁主作评价,但他用自信的口气说:投标结果,就是最好的答案。

197745日,香港各报章均围绕长实击败置地报道中标结果。《工商日报》称:

时值约2.4亿港元,为30个大财团争相竞投的中区地王——旧邮政总局地皮,卒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得。

这幅平均地价为每平方英尺约1万港元的地王,早为大财团觊觎,卒为长江投得。

据地下铁路公司透露,主要原因是长江所提交的建议书内列举之条件,异常优厚而吸引,终能脱颖而出,独得与地铁公司经营该地的发展权。

地下铁路公司董事局昨日已经批准协议条款,规限长江实业公司在地铁未来中环站上盖,占地2270平方英尺,建造37层高的商厦与办公室混合的单塔型建筑物一座。

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已同意,在签订协议时,付给地铁公司一笔现金,并继续交付现金若干次,保证地铁公司无论如何都可以获利。

44日,地铁公司董事局主席唐信,与长江实业李嘉诚首先签订中环站上盖发展物业协议,金钟站上盖,则由日后商议签订。

当晚,唐信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与会记者说:

这座建筑物会逐层售与公众,利益由地铁公司与长江分享,地铁公司则占大份。

若干间公司均对与本公司合作甚感兴趣,因而竞争激烈,所有建议均经详细研究,结果卒为长江获得,因其建议对本公司最具吸引力。

舆论界称长实中标,是长江实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地产新秀李嘉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据传,凯瑟克家族对纽璧坚痛失中区地王大为不满,这成为凯瑟克家族逼纽璧坚下台的筹码

19785月,中环车站上盖建筑环球大厦分层发售,时值地产高潮,用户购楼踊跃,广告见报后8小时内全部售完,交易总额5.92亿港元,创香港楼价最高纪录。

19788月,金钟车站上盖建筑海富中心开盘,物业总值9.8亿港元,创开盘售楼一天成交额最好业绩。

地铁首期工程,于19799月底竣工,中环、金钟两站上盖物业发展利润,大大缓解地铁公司的财政困难。地铁公司主席唐信,对与长江的合作非常满意,他说:中环、金钟地铁车站上盖地产发展,将为本公司二期、三期工程的车站上盖合作,树立了样板。

环球大厦和海富中心两座发展物业,为长江实业获得七亿多毛利,纯利近0.7亿。

长实的盈利,低于地产高潮时地产业的平均利润。但李嘉诚获得无法以金钱估量的无形利益——信誉。这也是他参与竞投的主要目的。长实不再只是一间只能在偏僻地方盖房的地产公司。长实中标,为它取得银行的信任,继续在中区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恒基地产李兆基

李兆基,广东顺德人,1928年出生,1948年随父亲来香港,炒卖外汇黄金。

1958年,与郭得胜、冯景禧组成永业企业,从事地产业。1972年,三人合办的新鸿基地产上市,李兆基辞去总经理职务,协议分家分得价值0.5亿元地盘物业。其时股市大旺,李氏与胡宝星筹组永泰建业上市。1975年,李兆基独立门户,成立恒基兆业有限公司,为私人公司,拥有股本1.5亿元,地盘20个。

1981年,李氏又将恒基兆业上市。李氏经营地产的重点是普通标准的住宅楼宇、商业及工业楼宇。他以地产发展为主,不停地造楼售楼,有如楼宇制造工厂。李氏因楼价偏低,极少竞投官地,而是收购旧楼,拆卸再建,从中盈利,靠量大取胜。

李兆基口讷,不善言谈,亦不喜出风头。不过,他有几句经营之道深为业界赏识:先疾后徐,先声夺人,徐图良策低潮时吸纳,高潮时吐出

李兆基与李嘉诚私交甚密,但在商业竞争上,互不相让,并势均力敌。

1996年年初最新资料,李氏家族持69%恒基地产,透过母公司持恒基发展66%,子公司持美丽华酒店34.75%,中华煤气32%,香港小轮31%。全系市公司市值1382亿港元,占全港总市值5.8%。李氏是1995年度全港股息收入最高者(31亿港元),家族财产600亿港元,首次与李嘉诚平肩。

立足中区再建华行攀高峰

李嘉诚一举夺得中区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后,再接再厉,购得中区著名的希尔顿酒店。1978年,长实与香港第一财团汇丰银行携手合作,重建华人行。长实总部搬入位于中区心脏的华人行。从此,李嘉诚的事业攀上高峰。

1977年,是李嘉诚取得惊人业绩的一年。

是年44日,长江实业力挫置地,夺得中环、金钟上盖发展权。

月底,长实通过发行新股和大通银行的支持,斥资1.3亿港元,收购了美国人控制下的永高公司。该公司拥有香港希尔顿酒店和印尼巴厘岛凯悦酒店的经营权。希尔顿酒店位于中环银行区,占地约3.9万平方英尺,房间达800间;凯悦酒店房间为400间,占地约40英亩,酒店四周是开阔的热带植物园。

这两间酒店,每年为长江实业带来经常性收入2500万港元(以当年物价计)

1977年中期,李嘉诚购入大坑虎豹别墅的部分地皮——15万平方英尺。虎豹别墅为星系报业胡氏家族的祖业,据介绍该家族的一篇文章称:

所谓别墅,其实不是一座私人花园住宅,而是规模宏伟、饶有特色的公园。有巍峨屹立的七层白塔,红墙绿瓦的亭台楼阁、展览馆,碧波荡漾的游泳池,动物雕塑装饰着崖壁,还有叙述警世故事的泥塑及假山、山洞等,参观、游乐、购物、休息场一应俱全。到过虎豹别墅的人,无不称赞它的丰富多彩,富丽堂皇。

李嘉诚购得地皮后,在上面兴建了一座大厦。游客批评大厦与整个别墅风格不统一。李嘉诚遂停止在地皮上继续大兴土木,尽量保留别墅花园原貌。

1978年,李嘉诚的事业再攀高峰,与汇丰银行联手合作,重建了位于中区黄金地段的华人行。

说起汇丰,港人无人不晓,所用的港纸(港币)几乎全是汇丰银行发行的。汇丰的中文全称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创设于1864年,由英国、美国、德国、丹麦和犹太人的洋行出资组成,次年正式开业,后因各股东意见不合,相继退出,成为一间英资银行。现为一家公众持股、在港注册的上市公司,1988年股东为19万人,约占香港人口的3%,是香港所有权最分散的上市公司。汇丰一直奉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管理权一直操纵在英籍董事长手中。

当时的汇丰集团董事局常务副主席为沈弼(Michael Samdberg),李嘉诚寻求与汇丰合作发展华人行大厦,正是与沈弼接洽的,两人还由此建立友谊。香港经济界的人常说:谁结识了汇丰大班,就高攀了财神爷。

汇丰是香港第一大银行,又是以香港为基地的庞大的国际性金融集团。1992年,收购了英国米特兰银行的汇丰集团,其资产总值达21000亿港元,跻身全球10大银行之列。1992年年底在港发行股票总市值为1399亿港元,占香港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0.5%。该年度,集团总盈利为129亿港元。汇丰的声誉,还不仅仅限于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它在香港充当了准中央银行的角色,拥有港府特许的发钞权(另一间获此特权的是英资渣打银行)。在数次银行挤提危机中,汇丰不但未受波及,还扮演了救市白衣骑士

一个多世纪来,经汇丰扶植而成殷商巨富的人不计其数。20年纪60年代起,刚入航运界不久的包玉刚,靠汇丰银行提供的无限额贷款,而成为著称于世的一代船王;现在,李嘉诚取得汇丰银行的信任,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极有可能在汇丰的鼎力资助下,成为香港地王。

李嘉诚与汇丰合作发展旧华人行地盘,业界莫不惊奇李嘉诚高超的外交手腕。其实,熟悉李嘉诚的人知道,言行较为拘谨的李嘉诚,绝不像一位谈锋犀利、能言善道的外交家。他像一位从书斋里走出来的中年学者,亦不像那种巧舌如簧、精明善变的商场老手。

李嘉诚靠的是一贯奉行的诚实,以及多年建立的信誉,尤其是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一役,使他名声大振,信誉猛增。所有这些,就是他与汇丰合作的基础。

旧华人行的拆卸工作始于1976210日,谁都想与业主汇丰银行合作兴建新华人行。

相传华人行的来由有这么一则掌故。在20世纪初,港岛中环是洋行的天下,华商想跻身中环无立锥之地。当时有一位地产商在皇后大道中兴建一座商业办公综合楼,楼建成后,华人竞相入伙承租。洋人一贯自以为高人一等,不屑与华人同楼栖身,已付订金的洋人纷纷退租。于是此大楼便成为华人的独立王国,大楼名称便改叫华人行。不少华人从华人行发迹。最具影响的一件事之一,有香港股坛教父之称的李福兆,于1963年与友人在此密谋成立与香港会抗衡的证券交易所,秘密安装150条电话线至华人行,并于1969年年底宣告远东交易所开业。

1974年,汇丰银行购得华人行产权。因年代久远,建筑已十分陈旧;更因为华人行位于高楼林立的中环银行区,原来的华人行大楼已日益变成小矮人。1976年,汇丰开始拆卸旧华人行,清出地盘,用于发展新的出租物业。

在地产高潮,位于黄金地段的物业,必寸楼寸金。加之华人行在华人中的巨大声誉,华资地产商莫不想参与合作,分一杯羹。

李嘉诚便是其中之一,他稳操胜券,果然如愿以偿。

是长实中标获取中区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才使得高高在上的汇丰大班沈弼关注起地产新人李嘉诚来。他仔细研究了李嘉诚合作的意向材料,拍板确定长实为合作伙伴——此时,与李嘉诚中标地铁上盖不满一个月。

长实与汇丰合组华豪有限公司,以最快的速度重建华人行综合商业大厦,大厦面积24万平方英尺,楼高22层。外墙用不锈钢和随天气变换深浅颜色的玻璃构成。室内气温、湿度、灯光,以及防火设施等,全由电脑控制。内装修豪华典雅,集民族风格与现代气息于一体。整个工程耗资2.5亿港元,写字楼与商业铺位全部租出去。

1978425日,华豪公司举行隆重的华人行正式启用典礼,汇丰银行大班沈弼出席典礼,剪彩并发表讲话:

旧华人行拆卸后仅两年多一点时间便兴建新的华人行大厦。这样的建筑速度及效率不仅在香港,在世界也堪称典范。

本人参与汇丰银行正好30年,深感本港居民以从事工商业而著称于世,不管与海外公司还是本港公司,均以快捷的工作效率,诚实的商业信用而受人称赞。我可以这样说:新华人行大厦不愧为代表本港水平的出色典范!”

长实与汇丰,都是本工程的开发商,故而沈弼不便自我吹嘘。他对港民和新华人行的赞誉,也就是对李嘉诚的赞誉。

先于正式启用的323日,长江集团总部,迁入皇后大道中29号新华人行大厦。长江正式立足大银行、大公司林立的中环,地位更上一层楼。

新华人行被人们视为长江的招牌大厦。

李嘉诚与汇丰合作的良好开端发展为未来的蜜月”——汇丰力助长实收购英资洋行,并于1985年邀请李嘉诚担任汇丰的非执行董事。

曾有记者询问他与地铁公司、汇丰银行合作成功的奥秘,李嘉诚道:

奥秘实在谈不上,我想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也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我母亲从小就教育我不要占小便宜,否则就没有朋友,我想经商的道理也该是这样。

附:合和实业胡应湘

胡应湘,原籍广东花县,1935年生于香港,父亲胡忠是白手起家的的士(出租车)大王

胡应湘1958年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土木系。回港任工程和港府工务局技术官员。1969年,胡应湘由父亲担保,从银行借款1500万元,成立合和实业,父亲任主席,他任总裁。

1972821日,合和上市,是华资地产五虎将中最早上市的公司,俨然老大。谁知到1973年春,出现假股票事件,合和股价一落千丈,合和一直到1979年,才恢复到1973年的盈利水平。

胡应湘既是地产商,又是建筑大师。他的招牌建筑是合和中心,为胡氏一手设计兴建,该大厦高66层,为圆筒形建筑,位于湾仔,占地5.4万平方英尺,是香港最大的商业大厦。

胡应湘绰号飞侠,是香港地产商进军祖国内地的急先锋,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他在内地的大型项目有:广州中国大酒店、深圳沙角发电厂B厂、广深珠高速公路。另外,他在1989年推出珠江口综合开发计划,计划包括电厂、深水港、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他声称个人将投资35亿美元。

飞侠每项投资都是大手笔,好大喜功著名全港。同业说他立丰碑的兴趣大于赚钱的欲望。也许正是这一点,他的资产不及小打小闹的李兆基等人。1994年度,李兆基以450亿排全港华人富豪第五位,名声极大的胡应湘仅200亿资产,列11位。

力助船王大战英资九龙仓

九龙仓属怡和系的大洋行,其旧址将成为九龙地王,而九龙仓股票却被低估,若合理开发,前景辉煌。包玉刚看好这一点,李嘉诚亦看好;包氏欲夺,李氏欲购。结果李嘉诚成全船王,掀起轰动一时的九龙仓战役。

九龙仓不是严格意义的仓库,而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拥有深水码头、露天货场、货运仓库。1886年保罗·遮打牵头在九龙设立码头仓库,怡和洋行是其大股东之一。

九龙仓是怡和系的一家上市公司,它与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的两翼。九龙货仓有限公司的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及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以及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历史悠久,资产雄厚,可以说,谁拥有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

九龙仓的母公司怡和,与和记黄埔、太古集团、会德丰并称为香港四大洋行。怡和在四大洋行坐大,怡和大班同时又兼九龙仓主席,可见九龙仓在怡和举足轻重。

李嘉诚一直以置地为竞争对手,九龙仓引起他的注意,是九龙仓的挪窝

与港岛中区隔海相望的尖沙咀,日益成为香港的旅游商业区。火车总站东迁后,九龙仓把货运业务迁到葵涌和半岛西,腾出来的地皮用于发展商业大厦。

李嘉诚赞叹九龙仓的创始人以极廉的价格获得这块风水宝地,如今水涨船高,身价百倍。

九龙仓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建筑,但在经营方式上,不足称道,他们固守用自有资产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为解危机,大量出售债券套取现金,又使得集团债台高筑,信誉下降,股票贬值。

据周祖贵先生一文,197712月中旬,敏感的财经评论家对九龙仓进行分析,以《九龙仓业务开始蜕变》为题,指出九龙仓集团如能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未来10年可以出现年增长20%的良好势头。该评论家还预测时价13.5元的九仓股,将是1978年的热门股。

这位评论家与李嘉诚在九龙仓问题上英雄所见略同,不过一个在明处,大发议论;一个在暗处,不显山,不露水,埋头实干,不事声张李嘉诚已在收购九龙仓股票。

李嘉诚曾多次设想,若他来主持九龙仓旧址地产开发,绝不至于陷于如此困境。自从长江上市,李嘉诚在兴建楼宇的问题上,奉行谨慎而灵活的原则。若手头资金较宽裕,或楼市不景楼价偏低,最好留做出租物业;若急需资金回流,加快建房速度,楼市景气楼价炒高,则以售楼为宜。

李嘉诚真正发迹,是靠地产股市。他看好九仓股票,是因为该集团不善经营造成股价偏低。精于地产股票的李嘉诚,算过一笔细账:1977年年末和1978年年初,九仓股市价在1314港元之间。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它的股票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每平方英尺以60007000港元计算,九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即使以高于时价的5倍价钱买下九仓股也是合算的。

基于这种考虑,李嘉诚不动声色,买下约2000万股散户持有的九仓股。

这个数目,无论对李嘉诚,还是对怡和,都是一个敏感而关键的界限。李嘉诚从不打无准备的仗,他通过智囊了解到,一贯被称为怡和两翼的九仓,与姐妹公司置地在控股结构上并非平等关系。怡和控置地,置地控九仓,置地拥有九龙仓不到20%的股权。

现在李嘉诚吸纳的九仓股,约占九仓总股数的20%。这意味着,目前九龙仓的最大股东将不是怡和的凯瑟克家族,而是李嘉诚。

这为李嘉诚进而购得九龙仓,与怡和在股市公开较量,铺平了道路。购得九龙仓,无疑使长实的老对手置地断臂折翼。

当时,那位料事如神的财经评论家的鸿论,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李嘉诚吸纳九仓股,是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进行。九仓股成交额与日俱升,引起证券分析员的关注。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介入,九仓股便被炒高。一时间,大户小户纷纷出马,加上股市流言四起,到19783月,九仓股仿佛温度计被火一灼,急速窜到每股46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这已和九仓股每股实际估值相当接近了。

这时期,李嘉诚持有的九仓股还不满2000万股,他不得不筹股回落,以稍低的价格将九仓股增至20%的水平。

入主九仓董事局的路程,对李嘉诚来说仍十分艰巨。

按照《公司法》,股东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其控有的股份在50%以上。否则被收购方反收购,会使收购方的计划前功尽弃。现在九仓股票的股价已被炒高,要想增购到51%的水平,非李嘉诚的财力所能及。

九龙仓的老板已在布置反收购,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的九仓股,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

20世纪70年代初,怡和系的置地,轻而易举收购了周锡年任主席的牛奶公司,风光百多年的怡和,在当时的本港商界股市仍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置牛大战,被行家誉为本港股市收购战的经典之作。

实力发生变化也正是在20世纪70年代,一大批华资公司上市,借助股票以小搏大、以少控发的优势,当初上市公司家族的小矮人,渐渐长成小巨人。现在,这些小巨人正以咄咄逼人之势,向商界超级巨人怡和频频发起攻势。

怡和大班岂能不惊慌?今日之怡和,不似昔日之怡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数十年来,怡和对中国政府存太多的戒心,奉行赚钱在香港,发展在海外的政策。因海外投资战线过长,投资回报率低,给怡和背上沉重的财政包袱,将怡和逼入绝境。

现在后院起火,怡和倾资扑救——高价增购九龙仓股票,以保江山无缺。怡和的现金储备也不足以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慌乱之中,向本港第一财团英资汇丰银行求救。

据说汇丰大班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李嘉诚审时度势,认为不宜同时树怡和、汇丰两个强敌。日后长江的发展,还期望获得汇丰的支持。即便不从长计谋,就谈眼下,如果拂了汇丰的面子,汇丰必贷款支持怡和,收购九仓将会是一枕黄粱。

李嘉诚遂答应沈弼,鸣金收兵,不再收购。此时,李嘉诚已收购到近2000万股。是否是九龙仓最大股东?李嘉诚也摸不透,怡和一方未透露增购后的持股数。

这只是当时股市风传的小道新闻。事后曾有记者询问汇丰斡旋是否属实,李嘉诚与沈弼皆言称不知其事。

不过,依日后事态的发展,汇丰从侧面参与九龙仓大战,并起决定性作用,却千真万确。

李嘉诚退出收购,引来八方强手介入角逐。其中一位,就是赫赫有名的包玉刚。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嘉诚坐上香港首席富豪的宝座。可当时,李嘉诚论实力和声誉,都还比不上包爵士。

1977年吉普逊船舶经纪公司的记录,世界十大船王排座次,包玉刚稳坐第一把交椅,船运载重总额1347万吨;香港另一位老牌船王董浩云排名第7位,总载重452万吨;在世界传媒界名气最大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竟屈居第8位;香港还有一位老船王赵从衍则榜上无名。

其时,香港报刊还没有进行富豪榜编制工作,根据海外传媒,包爵士是本港第一富豪。他拥有50艘油轮,一艘油轮的价值就相当于一座大厦。

在包爵士集团总部办公室,挂满了他与世界各国王室成员、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各界名人的合影照片。他是本港商界与世界政要交往最多的一位。至此时,李嘉诚还未单独会见过哪一国的元首和首脑。

包玉刚起念登陆,并非一时冲动。1973年的石油危机,促使英国开发北海油田,美国重新开发本土油田,同时,亚洲拉美都有油田相继投入开采。这样,世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将减少,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油轮闲置。油轮是包氏船队的主力,包氏从油轮闲置,联想到世界性的造船热,预示一场空前的航运低潮将会来临。

先知先觉的包氏决定减船登陆,套取现金投资新产业,他瞄准的产业,是本港百业中前景最诱人的房地产。

李嘉诚虽不明包玉刚吸纳九仓股是作为一般性的长期投资,还是有意控得九龙仓?但他可以肯定包玉刚会对九龙仓感兴趣。九龙仓码头虽迁址,新建的码头气势更宏伟、设备更现代化。执世界航运业牛耳的船王包玉刚,何尝不愿拥有与其航运相配套的港务业?

在华人商界,论实力,论与银行业的关系,能与怡和抗衡的,非包氏莫属。

李嘉诚权衡得失,已胸有成竹,决定把球踢给包玉刚,预料包玉刚得球后会奋力射门直捣九龙仓。

于是,就演绎出在港九流传甚广的潇洒故事。

19788月底的一天下午,两位华商俊杰,在中环的文华酒店一间幽静的雅阁晤面。一位是具有学者风范的未来地王李嘉诚;另一位是洋溢着海派作风的登陆船王包玉刚。

五星级文华酒店是怡和集团的一项重要产业,文华以其高贵豪华、优质服务而数次被评列为全球十佳旅店榜首。现在,两位华商俊杰坐在怡和的酒店里,决定怡和台柱九龙仓的前途命运。

李嘉诚秘密约见,包玉刚猜想有重要事情他们那时的私交并不密切。包玉刚欲减船登陆,苦于无门,当他将目标瞄准九龙仓,发现李嘉诚已捷足先登。九龙仓对包氏来说,简直太重要了,它的码头货仓,更有利他发展海上航运;它的地盘物业,可供他在陆地大展拳脚。

冷夏、晓笛在《世界船王包玉刚传》中记叙道:

经过简短的寒暄,李嘉诚即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想把手中拥有的九龙仓1000万股股票转让给包玉刚的意思。

转让?包玉刚想,天上没有掉下来的好事。包玉刚低头稍加思索,便悟出了李嘉诚的精明之处。李嘉诚很清楚包玉刚的情况,知道他需要什么。于是,用包玉刚所需要的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这一转让,可真是一家便宜两家着数的好事。

从包玉刚这方面来说,他一下子从李嘉诚手中接受了九龙仓的1000万股股票,再加上他原来所拥有的部分股票,他已经可以与怡和洋行进行公开竞购。如果收购成功,他就可以稳稳地控制资产雄厚的九龙仓。而从李嘉诚这一方面来说,他以1030元的市价买了九龙仓股票而以三十多元脱手给包玉刚,一下子就获利数千万元。更为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包玉刚搭桥,从汇丰银行那里承接和记黄埔的股票9000万股,一旦达到目的,和记黄埔的董事会主席则非李嘉诚莫属。

这真是只有李嘉诚这样的脑袋才想得出来的绝桥(主意)!包玉刚在心里不禁暗暗佩服这位比自己小但精明过人的地产界新贵。

没有太多的解释,没有冗长的说明,更没有喋喋不休的讨价还价,两个同样精明的人一拍即合,秘密地订下了一个同样精明的协议:

李嘉诚把手中的1000万股九龙仓股票以三亿多的价钱,转让给包玉刚;

包玉刚协助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股票。

一个决定两家英资企业命运的历史性协议,在华商两强低声密语中顺利达成。

最终结果,他们都如愿以偿坐上英资洋行大班的宝座。

197895日,包玉刚正式宣布他本人及家族已购入20%左右九龙仓股票。怡和与九龙仓现任大班纽璧坚,不得不吸收包玉刚及其女婿吴光正加入九仓董事局(按照《公司法》,持股16%的股东即可成为当然董事)

包玉刚初战告捷,李嘉诚功不可没。97日,《明报晚报》发表对李嘉诚的专访:

九龙仓事件已经披露,包玉刚在取得九龙仓15%20%的股权,并加入董事局。戏剧化发生至此已告一段落。

由九龙仓事件发展初期起,直至真相披露前,人们爱把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与九龙仓拉在一起谈论和揣测,李氏昨日接受本报记者访问之时,作了如下具澄清作用的透露。

据李氏称,他本人没有大手吸纳九龙仓,而长江实业的确有过大规模投资于九龙仓身上的计划,是以曾经吸纳过九龙仓的股份。他本来安排买入九龙仓全部实收股份30%50%,做稳健性长期投资用途,但到了吸纳得约1000万股之时,九龙仓股份的市价已经急升至长实拟出的最高价以上,令原定购买九龙仓股份的整个计划脱节。结果,放弃这个投资计划,并且把略多于1000万股的九龙仓及若干股权,转让出来。

这之后,李嘉诚又继续将手头剩余的九仓股转让给包氏,据多份报章估计,李嘉诚在一进一出间,获纯利五千九百多万港元。

九龙仓董事局主席纽璧坚,视包氏父婿这两位新任董事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间多次发生摩擦。

包玉刚不断到市面或通过幕后吸纳九仓股,使其控有的股权增至30%,大大超过九龙仓的控股公司置地,身兼三家公司主席的纽璧坚大为惊惶:包玉刚吞并九龙仓之意昭然若揭

19806月中旬,趁包玉刚赴欧参加会议之机,纽璧坚突发袭击,正式挑起九龙仓大战。置地采取换股之法,欲将其持股权增至49%。具体做法是将价值100元的置地股,换取市价77元的九仓股。

条件十分诱人,股民喜笑颜开。若置地已控得49%的股权,包氏是无论如何也购不满51%的绝对股权——置地只需再踏半步,即可击碎包氏的吞并美梦

包玉刚闻讯,急忙乘机返回香港反击。他首先获得汇丰银行的22亿港元贷款保证,紧接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以105元的现金吸收市面九仓股,目标也是49%

105元的现金,比被九仓股抬高了的价值100元的置地股更诱人。星期一开市不到2小时,包玉刚一下子付出21亿现金,购足2000万股,使控股权达到49%,取得这场战役的决胜权。

纽璧坚见大势已去,将置地控有的九仓股1000多万股转让给包玉刚,置地套现获纯利7亿多港元。包氏在九龙仓的控股量已超越绝对多数。

包玉刚夺得九龙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有人称船王负创取胜,置地含笑断腕。决战双方,皆有胜有负。

包氏的远见卓识,两年后便充分显示出来。包氏购得九龙仓,实现了减船登陆,从而避免了空前船灾。香港另两个船王——董浩云与赵从衍,因行动迟缓,陷入濒临破产的灭顶之灾。

1985年,包玉刚又收购另一间英资洋行——马登家族的会德丰,又一次轰动全港。

值得一提的是,包玉刚入主九龙仓的一年后,与其死对头置地成为合作伙伴,这两家公司邀请李嘉诚的长实加盟,三家合资成立一间地产发展公司,项目是在九龙仓尖沙咀地盘发展新港中心物业。一时成为香港商界的一段佳话。

19868月,《每周财经动向》总编林鸿筹先生,在《与李嘉诚谈成功之道》一文中谈道:

最近有人向李氏提问: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在与强劲的对手竞赛时可创下骄人的成绩。环顾今日香港商界,似乎只有包玉刚爵士一位匹配做阁下强劲的对手,您可有以包先生为对手的想法吗?’

一般人很自然会认为李氏是以包氏为竞争的对手,因为他们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在过去又有极类似的活动,例如李氏从英资手中收购和黄、港灯,包氏则收购九仓、会德丰;两人先后出任汇丰银行的副主席;两人又同时出任香港基本法草委;李氏捐赠汕头大学,包氏捐赠宁波大学等。

但李氏答复这问题时,只说他朝着个人定下的目标向前一步一步推进,来没有居心与任何人比拼。

在多个场合,李嘉诚说:我与包先生有真诚愉快的合作。’”

现在我们继续看李嘉诚,是如何朝着目标一步一步推进的。他飞跃的一步,显然是收购英资洋行和记黄埔。

附:恒隆集团陈曾熙

陈曾熙是香港出名的商界隐士,原籍广东台山县,出生年月不详,只知家境富裕,战前留学日本攻土木工程学,何校不详。据伍宜孙家族介绍,陈氏曾在该家族的永隆银行做外汇、楼宇按揭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与朋友成立大隆地产。其弟陈曾焘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原在南洋做建筑工程,见兄地产业需人手,回港鼎助其兄。

1960年,陈氏兄弟注册一间恒隆有限公司,自己建楼并出售。1972年恒隆上市,为华资地产五虎将之一。陈氏却毫无虎气,总是不声不响、默默无闻地实干,是个地道的老式商人。

陈氏的悭吝在圈内很有名,20世纪70年代初,陈氏在宝去道建一幢住宅大厦,将单位卖给用户,而一家人却住进暗无天日的地窖车房。陈氏不仅孤寒自己,对下属也孤寒,小账目也斤斤计较。然而他对儿子教育却十分慷慨,全安排到美国留学。

陈氏彻底低调,行动隐秘,从不接受记者采访,也极少出席同业聚会。虽然如此,但其做事极讲信誉。陈氏做地产深思熟虑,总能把该赚的钱一分不少地赚回来。最漂亮的战役,是恒信苑、九龙湾地铁上盖的德福花园。也由于他过于瞻前顾后,错失金钟二段的机会。陈氏的保守作风,使恒隆在五虎将中滞后。

1986年,陈曾熙逝世,遗产却交基金会管理。其弟陈曾焘接任主席,作风依旧。现家族事业由陈曾熙长子陈启宗主理。1994年,恒隆在全港家族财团中排第12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