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1, 2010

神秘富豪--郭鹤年 (Part 1 of 4)

郭鹤年:男,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新山市,祖籍中国福建,40年代后期,他从新山英文书院和莱佛士书院学成毕业后,曾在父亲的公司里做帮手,1949年创办郭氏兄弟有限公司。经过30多年的艰苦努力,他的郭氏集团渗透到世界各地:除在本国拥有众多企业外,新加坡、泰国、中国、印尼、斐济和澳大利亚等是他的主要经营范围:经营的业务也极为多样化,从甘蔗种植、制造糖、面粉、饲料、油脂、矿山,一直到金融、酒店、产业、种植业、商贸和船运等等;拥有数10亿美元的资产,是马来西亚数一数二的大富豪。

一九四八年,郭鹤年自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不久后,在新加坡创办了利克务公司,主要是经营轮船航运及一般商务,这是郭鹤年创业之始。之后,郭鹤年涉及大马船运业,可说与此息息相关。创立公司翌年,父亲郭钦鉴逝世。郭家经过开会后,议决由他领导家族事业,并组织郭兄弟有限公司,由他出任董事经理。当时,只有廿五岁的郭鹤年便接过重担,正式执掌家族事业,并在他的领导下,把它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

一九六七年,郭鹤年结识印尼首富林绍良,并供应白糖给林氏旗下的布洛公司,将版图扩展至印尼。一九六八年,他创立了旗舰公司玻璃市种植,大量种植甘蔗以供炼糖厂做原料用途。一九七○年,他在世界糖价上升前,大举在国际市场收购白糖及投资白糖期货。一九七一年开始,他正式进军酒店业,投下一亿马币在新加坡设立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之后,他更分别在各国首都及大城市建立据点,从吉隆坡、曼谷、香港、斐济等一路延伸至中国,并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酒店集团。不过,八十年代初期却是他事业的低潮期。当时,由于世界性经济不景,航运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货轮的货运量大减,使他蒙受严重亏损。估计当时的损失介于一亿至二亿美元左右。

八十年代末期,郭鹤年决定大举投资中国,投下数以十亿计的钜资,使他成为马来西亚企业进军中国的开路先锋,今日终得以分享最丰厚的回酬。九十年代,郭鹤年更将触角伸及传媒及影视业。他在香港的旗舰嘉里集团,从英国人手中收购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使他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传媒大亨;入主香港无线电视,也使他的业务版图跨入影视业。后来,他在中国北京投资四亿八千万美元,建造世界贸易中心,更是备受国际关注的重要投资。从九十年代开始,〈福布斯〉杂志几乎每年皆把郭鹤年列为亚洲十大富豪之一。根据〈澳洲人报〉在今年三月公布的亚洲富豪排行榜,郭鹤年以四十亿美元的身家高居大马富豪榜首。
曾担任马来西亚驻美国大使和马来西亚旅游局主席

神秘富豪——郭鹤年传
              楔 子

香港虽小,弹丸之地却藏龙卧虎。 香港是世界上超级富豪聚集密度最大的地方。要问香港有多少超级富豪?扳起指头够你数一气的。李嘉诚、包玉刚、李兆基、霍英东、郑裕彤、邵逸夫、胡应湘??这些金光闪闪的大名在香港,乃至在华人世界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谓掷地有声,如雷贯耳。

他们的创业传奇广为流传。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经常出现在大 众传媒上,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这些商界英雄是香港的骄做,也是人们崇拜的偶像。他们比那些演艺明星还要惹人注目,更加广为人知。而这个人,他是谁呢? 六七十年代他崛起于马来西亚,成为亚洲糖王,或许也是世界糖王。在其糖业鼎盛时期,他控制了国际市场上每年食糖贸易总量的 1/10

70 年代中期他大举进军香港,同时环绕着太平洋建立起他庞大的“香格 里拉”酒店王国。
80 年代他进军电视业,成为香港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
90 年代他又购得了《南华早报》的控股权,通过报纸和电视,他几乎掌 握了香港人每日的喜怒哀乐。


近年来他大举投资内地,投资总数达 50 亿美元之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坐落在北京市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它被认为是北京现代建筑的代表。

在最近的一次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上,他排名第三,仅次于李嘉诚和李兆基。在 1995 年美国最权威的财经杂志《福布斯》的全球最富华人排行榜上, 他名列第八。而有人认为这种估计还是保守了一些,他的财力其实可以和李嘉诚一比高低。 然而,他究竟是谁呢?


香港人只知道他叫郭鹤年,而对于其他进一步的情况,则一无所知。
而专业经济人士对郭鹤年的了解,也仅仅限于上述这些。 虽然近年来郭氏企业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使人们明显地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当人们碰到郭鹤年的名字时,头脑中仍然一片茫然。

他的模样?报章上绝少刊出他的照片,他的身影几乎从不在电视上出现。
他的经历? 他的家庭? 他是如何发家的? 他的发达秘笈?

关于这些,在传媒上几乎找不到任何报道,即使有,也只是零星半点,记者想采访他,简直比登天还难。他亦极少在公开的社交场合露面。
  

相对于人们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香港富豪所展现的传奇色彩来说,郭鹤年给人们更多的是神秘感,因此,他得了一个“神秘富豪”的雅号。


郭鹤年给人的印象就像 007 影片中那位 M 先生一样,始终在幕后操纵着 一切,却从不肯显身。 郭鹤年,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第一章 富豪隐者 神秘低调少人知

他是如此的为人所知又是如此的不为人所知,他保持低调的作风使记者的采访难于上青天。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个谜样的人物,总带着几分神秘色彩。一位记者巧遇他,竟然不知他的身份,因为他对记者说他是个“卖米佬”。

郭鹤年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个谜。 他的身世之谜。他祖辈来自中国的哪个省份?出身如何?是出身名门,还是白手起家?

他的身份之谜。最常见的提法是称他为亚洲糖王,但为什么又有报刊称他为酒店业大王?有的还称他为先驱工业家、银行家、航运家?

他的国籍之谜。他究竟是属于哪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为何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把他归入自己这一边?

在马来西亚,他被认为是堪与美国的艾柯卡以及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相媲美的人,是马来西亚的骄傲,是马来西亚在国际经济及商业舞台上一颗光芒 四射的明星。1985年,他获选马来西亚十大企业家之一,并被馒于最高荣誉 金字塔奖;1989 年锦上添花,再次当选为马来西亚杰出的董事。


在新加坡,当地的报章都习惯地把他称为新加坡企业家,新加坡政府在80 年代向他颁奖,赞扬他对新加坡旅游业作出的贡献,新加坡人普遍认为他 属于新加坡。

1989 年,香港颇具影响力的中文财经杂志《资本》在其四月号中罗列的100 位香港富豪中,郭鹤年榜上有名。当时,他徘名第 11 位,排在赌王何鸿桑及纺织业大亨陈廷华之后。既然是香港富豪,那当然是香港人了,郭鹤年 也的确从 1978 年起就定居香港。


光是一个身份就引起这么多说法,无怪乎有些传媒把他称为“神秘大亨”了,而关于他的个人生活,人们更是几乎一无所知。

一位富豪如此为人所知又如此地不为人知,的确让人觉得有些疑惑。其实个中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郭鹤年本人非常低调,几乎从不接受传媒的采访,亦很少在公众面前亮相,在一般社交场合甚少看到他的身影。

举个例子来说,在 1985 年他被选为马来西亚十大企业家之一,他却没有出席该次的典礼,而由别人代为领奖。

  

1985 2 月中旬在马来西亚最杰出企业家的领奖典礼中,人们才得以一睹他的尊容。许多人是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这位超级富豪的模样。


同样,人们很少有机会在报章上看到他的照片,而新闻界要访问他,也 是难于登天。
  

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空闲时间很少,整日飞来飞去,照顾他的世界范围 内的庞大的商业王国的生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喜欢保持低调,不愿意在公众面前曝光的性格使然。
  

1988 年他看好电视业,购入了香港电视大约三成股权,在传媒业大展拳 脚,即使这样,他也自始至终没有召开记者招待会。
  

记者如果致电他的公司想得到一些他的个人资料,其结果往往是不得要 领。公司的公关人员会委婉地表示,若想了解本公司的一些情况他们非常欢迎,但若想了解老板的私人情况,他们爱莫能助。记者想打 108 台查询郭氏的电话号码是徒劳的,因为无论是郭鹤年还是

他的儿子的电话号码都是保密的。 最近香港报刊捕捉到郭鹤年一则打电话的小新闻,可以从侧面说明郭鹤年的低调作风。


话说 1994 1 28 日,郭鹤年突然有急事打电话找联合集团的行政总裁欧康纳,而秘书小姐偏偏不知道郭鹤年的英文名,弄得她非常着急,因为 她不知道怎样向欧康纳通传,这位洋老板可是只知道别人的英文名的。当然经过一番周折之后,秘书小姐终于知道郭鹤年的英文名其实叫罗拔。


香港受英国人统治,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英文名,这些富豪不但本名 出名,他们的英文名也广为人知,而联合集团行政总裁的秘书小姐竟然不知郭鹤年的英文名,也可见他的低调。
  

郭鹤年的低调作风在 1978 年出现一次例外,这次例外使人们若隐若现地 看到了郭鹤年的影子。
  

这一年他接受了香港英文杂志《洞察》的访问。这次访问是在对方千方 百计安排下才得以进行的。能获得这次采访机会是《洞察》在竞争激烈的新闻界打的二个大胜仗,从此许多报纸杂志介绍郭鹤年,一般都要引用这次访 问得来的资料作为背景。
  

自此之后的 10 余年中,再也没有记者能够敲开郭宅的大门。人们以为那 一次访问会成为绝响了,直到 1992 年,即 10 多年后,他又接受了香港《文 汇报》记者的一次访问。


1986 年,有一位记者曾拥有一次打破这个纪录的机会,然而却轻易地让它溜走了。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马华公会的前总会长陈群川因涉及新泛电事件而在新加坡受审,这是 1986 年东南亚很出名的一个事件。 当时法庭上座无虚席,许多人对这件事非常关注,自然也吸引了大批的记者,这是他们抢新闻的好时机。


一位中年人悄悄地出现在法庭里。他看上去大约 50 来岁,个子不高,系一条银灰色领带,头发梳理得很整齐,他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他 看到后排还有一个座位,便静静地走到那里坐下。


坐在他身边位子上的正好是一位老记。他对这位中年人点点头,继续关注着法庭上的发展。

过了一会,这位老记大概觉得法庭上没什么新进展,于是在百无聊赖之中和身边的这位中年人小声闲聊起来。这位中年人态度很随和,聊了几句,老记觉得这位起初看起来貌不惊人的中年人言谈中透出一种斯文淡定的大家 气度,不由得对他产生了兴趣。凭着记者的职业敏感,他问了一句:“请问您是干哪一行的?”

“卖米的。”中年人很镇定地国答。

“哦,原来是一个米店老板。”老记心中想。两人甚至还聊了一下米市的行情。过了片刻,休庭,中年人站起身,同他打了个招呼,走出去了。

  

不久,法庭上传出新的消息,郭鹤年出 2000 万新币保释陈群川。一时间,记者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郭鹤年身上。这位老记回到报社后,立刻着手查找郭鹤年的资料,当他看到郭鹤年的照片时,不禁拍一下大腿,大叫一声:“哎 呀,走宝!”
  
这位记者大叹自己“有眼不识泰山”,甚为遗憾:不过这回倒也让他歪 打正着地弄到一条花边新闻。这个故事比《洞察》杂志刊载的事迹流传广泛得多。


一位大名鼎鼎的超级富豪竟然不为记者所认识,这个故事正说明了郭鹤 年的曝光率之低。
  

那么,郭鹤年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他的身世如何?他如何致富,又如 何把他的商业王国拓展到世界的名个角落?他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究竟怎样?
  

还是回到上面的故事吧。当那位记者问郭鹤年是从事何种职业时,郭鹤 年说自己是一个卖米的。
  

郭鹤年撤谎了吗?没有。说起来,整个郭氏家族的发迹正是从卖米开始。 “集沙成塔,集腋成裘”。想当年,郭氏祖先远渡重洋,开创大业,今天,巍峨矗立的郭氏商业大厦正是由一粒粒米奠基的。

第二章 孤身离乡 远赴南洋创大业

一位刚满 16 岁的少年,孤身一人踏上开往异乡的客船。等待他的是什 么?雾锁南洋??1909 年的一个夏天,时值黄昏。

一艘客船停泊在福建的福州码头。它马上就要开了,此行的终点是新加坡,当时并不叫新加坡,而是叫南洋,这是对东南亚一带的统称。


船上立着一个少年,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个头不高,但眼睛很明亮, 一副聪明能干的模样。
  

这位少年名叫郭钦鉴,今年 16 岁,来自福建福州市盖山郭宅村。他的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都姓郭。在家中六个兄弟中,他排行老六。
  

他小小年纪就要背井离乡,远走重洋,演出入世间一幕幕的悲欢离合。 此时,他正使劲向立在岸上的一个人挥手。这人 30 多岁,戴一副眼镜, 叫郭钦铮,是钦鉴的大哥。他在家乡开设了一间名为万安堂的中药铺,勉强
支撑家业。

“呜!”汽笛长呜,轮船渐渐离开了码头。郭钦鉴和其他人一样挤在甲板上,看着故乡和亲人渐渐远离自己,最后什么也看不见了。 郭钦鉴看看周围,这满满的一船人都是背井离乡去闯南洋的。1909 年的
中国,正是最黑暗的时期,也是清廷统治的最后两年,内忧外困,民不聊生,沿海地区的人纷纷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去谋活路。在福建,到南洋去已成为潮流。


中国人移民南洋的历史其实很长很长。
  

中国封建王朝鼎盛的时期,总是施行海禁政策,阻止国人到南海一带贸 易或者居住。从唐、宋、元、明到清,当局下了一道又一道诏书,订出了一条又一条规定,用来禁止中国人向海外发展。


而一旦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减弱,海禁政策就会无力执行,这就给中国人向海外移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国向东南亚的移民一共有三次浪潮。

第一次是在宋未元初,有不少宋朝的遗老遗少纷纷南下,其中包括丞相陈宜仲和郑恩肖,他们逃到爪哇。


第二次是在明末清初,有不少士大夫和百姓纷纷南下。 第三次是在清朝未年,农村的破产使得不少善良的农民不得不另外择地而生。太平天国被曾国藩镇压后,许多跟天朝有关的人士,为了避免报复,也纷纷移民到南洋。
  

这三次移民潮,无疑以最后一次最为重要。1858 年,清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被迫和英法两国签订了《天津条约》,里面有一条文字,就明白 地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取消海禁。根据这一点,从 1860 年起,中国人就可以“自 由地”到东南亚居住和工作,而不会遭受清廷的报复。
  

而其实这第三个移民浪潮,并不是开始于 1860 年,而是在 19 世纪初期 就已开始。在英国人占领新加坡的第二年,也就是 1820 年,就有一批从厦门 来的移民抵达这里,只不过 90 年以后,这股浪潮由于国内的生活艰难,战乱 交加,而变得越来越汹涌了。
  

从郭家的情况可以看到这股移民潮的猛烈。郭家六个兄弟中只有大哥留在家乡。在郭钦鉴之前,他的几个大哥都已经到南洋闯荡去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郭钦鉴坐在拥挤的船舱里。一阵喧哗过后,船舱里渐渐安静下来,在昏暗的灯光下,郭钦鉴看到的是一张张愁多喜少的脸。

有人轻轻地哼起一首歌谣:“乌云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这种情绪也感染了钦鉴。是啊,此去前途渺茫,吉凶未卜。

不过郭钦鉴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他心中仍怀着一份闯荡世界的喜悦,况且在那边还有他的兄长接应他。他又想起大哥在临行前对他说的一句话:“兄 弟,好好干吧,去南洋闯一番事业出来!”
  

经过许多天的漫长航行,轮船终于抵达了新加坡。郭钦鉴转而搭上客轮,越过浅浅的柔佛海峡,来到马来亚的新山。当时,新马之间的长堤还没有修 筑,来往其间还只能用客轮。
  

客轮刚到岸边,钦鉴就看到码头上站着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三 哥郭钦端。“三哥!”他激动地叫起来。
  

郭钦端几年前就已经来到新山。他性格爽快,办事扎实可靠,而且急公 好义,对当地华人事务非常热心,在华人圈子中已经有一些名气。此时他快步迎上去,一手接过弟弟的行李,一手亲热地拍着弟弟的肩膀,说:“几年 不见,都快认不出了!”
  

新山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与新加坡只隔着一道浅浅的柔佛海峡。它 是被称作“天府之州”的柔佛州的首府,离新加坡市只有 26 公里,是西马南 方的门户。它南面的柔佛长堤筑起来后,从陆上就可以行走于新马之间。


这的确是一个四通八达的风水宝地,难怪郭氏兄弟会选择在这里立足,揭开他们兴旺发达的第一章。

第三章 胼手胝足 成家立业待发展

  郭钦鉴来到南洋后,当过店员,也开过咖啡店、米店。11 年后,又有一 位女子从福州下南洋,她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

1909 年,也就是郭钦鉴到达马来西亚的那一年,马来西亚历史上发生了几件大事。这些事对每一个身处南洋的人都会产生影响。


当时,马来西亚正处在英国的势力范围之中,那一年,英国人建立了联 邦会议制度。
  

联邦会议制度也就是各邦苏丹和英国驻扎官、商人代表坐在一起议事。 在这之前,1895 年,英国人一步步逼迫霹雳、雪兰获、森美兰的苏丹签订了 协定,并在第二年成立了马来联邦,联邦的一切大权都由英国人担任的总驻扎官掌握,这样一来,苏丹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了。联邦会议制度就是为了缓 和同苏丹的矛盾而建立的,但是这项制度并没有使苏丹得到任何好处,权力仍旧集中在英国人的手中。
  

同样在 1909 年,英国和退罗签订了邦喀条约,英国以取消它在暹罗的法外治权为条件,从暹罗手中取得了对吉兰丹、吉打、玻璃市和丁加奴的宗主 权。随后,英国人先后向这四个邦派出顾问官进行控制,吉兰丹、吉打、玻璃市、丁加奴,和郭氏兄弟所在的柔佛州都没有加入马来联邦,被称为马来属邦。从此,马来半岛全部都落入英国人手中,沦为英国殖民地。


郭钦鉴刚到达新山的时候,新山正在开发中,“港主制度”十分盛行。
  

所谓“港主制度”就是由柔佛统治者发出一张港契给一些特定的华人, 允许他们在两条河的汇合地上负责开发工作。

“港主”的主要工作是在他领得的土地内种植胡椒和甘蔗。
  

港主也就是开港的承包商、港的主人。他们在自己的领土内拥有特权, 就像一个独立王国一样。在这项管理制度下,不少华人从新加坡被招幕到新山工作,当时全柔佛开的138个港中,就有105个是用华语称呼的,这些无 疑都证明了华人对当地开发所作的贡献。


然而郭钦鉴来到新山后,却没有干起垦殖胡椒和甘蔗的行当,郭氏兄弟也没有人从事开港的工作。

郭钦鉴到了新山后,不但见到了三哥郭钦端,还见到了四哥郭钦仁,二哥郭钦暖。兄弟相见,分外亲热。

钦鉴的几个哥哥都比他早几年来到新山,如今已经在异乡立稳了脚根。钦端性格活跃,急公好义,渐渐成为了当地侨领之一,后来他还发起成立了新山华侨公所,以迎合时世的发展。

四哥钦仁则开了一家名叫东升的公司,主要做白米生意,同时兼营大豆和糖。钦仁把钦鉴领到自己的公司前,这是一个两层楼的杂货店,钦仁说: “小弟,你就先来我这里帮忙吧。”
  

从此,郭钦仁的米店里就多了一个精明强干的小伙子。郭钦鉴头脑聪明, 虚心好学,同顾客关系好,很快显露出做生意的天赋。


在他做店员的时候,他还帮忙开过咖啡店。 谁也不会想到,当时那么不起眼的一个小公司——东升,竟会成为日后庞大的郭氏商业王国的第一块基石。


到了20年代后期,钦仁健康不佳,于是把生意交给自己的弟弟钦鉴,二哥郭钦暖的儿子郭鹤青也协助钦鉴打点生意。

东升交给钦鉴经营,使他有了大展拳脚的场所。东升的业务年年发展,而且这个时候,钦鉴的身边已经有了一位贤内助。


1920年,也就是郭钦鉴南来 11 年之后,一位女士自福州出发,沿水路南下,抵达新山。
  

这位女士是位时代女性,受过新式教育,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名叫郑格如。


她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和郭钦鉴结婚。

郑格如性格果断,有主见,在少女时代,按今天的话说她是一个“男人婆”,在 10 岁以前,她一直都是穿男孩子的衣服,和男孩子一起玩的,这培 养了她的爽快性格,直到 10 岁以后,才渐渐恢复了女装。


郑格如和郭钦鉴的婚姻,在外人看来是一段并不那么般配的婚姻。 郑格如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受过新式教育,在那个年代,能完成大学教育的女性实在不多。

而钦鉴却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他能获得郑格如的青睐,完全是因为他灵活的头脑和勤劳肯干的性格,而事实证明郑格如并没有看错,这位 16 岁就孤身闯荡南洋的小伙子并不是等闲之辈。


第四章 长袖善舞 左右逢源广交友

20 年代,郭钦鉴已成为新山的一位百万富翁了。他非常善于交际,拿督 翁和苏丹依布拉欣都是他的好朋友。
1923 年,他的儿子郭鹤年来到人间。

郭钦鉴夫妇在异乡胼手胝足,经过一番努力和奋斗,终于开辟出一块新天地。

20 年代后期,郭钦鉴已经成为一名百万富翁了。在如今,百万富翁似乎算不得什么了,有一句笑话说:“随便扔一块石头,就可以打破一名百万富翁的头。”即使在中国广东,也流传着“十万不算富,百万才起步”的说法。然而在当时的马来西亚,百万可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了,郭钦鉴为郭氏家 族掘出了第一桶金,渐渐脐身干当地名流之列了。


其时郭钦鉴膝下已有三个儿子:大儿郭鹤举、二儿郭鹤龄,三儿,也就 是最小的儿子,本书的主人公郭鹤年也于 1923 年出生。


关于家族成员的命名,郭家有不成文的规定,即每一辈都以中间的一个 字为依循,郭钦鉴一辈为钦字辈,郭鹤年一辈为鹤字辈,而郭家第三代则为孔字辈。


郭钦鉴能够在商场上左右逢源,与他善于结交朋友很有关系,尤其是善于结交政府的显要。其中拿督翁和苏丹依布拉欣是他的事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人物。


拿督翁何许人也?乃是当时马来西亚政坛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早年曾担任柔佛州的州务大臣,1946 年马来民族统一机构成立时,他就是创始人之一。


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它的成员均为马来人,是马来人最大的政治组织。

1952 年它首先与另一华人政党马华公会结成联盟。

1954 年马来西亚国内的另一大民族印度人的国大党也加入了这个联盟,正式成立了马来 西亚联盟,马来西亚独立后,巫统一直处在执政党的地位、它的政治主张直接影响马来西亚的国内外政策。


作为这样一个组织的创办人,拿督翁在马来西亚的声望和政治地位是可想而知的,而他的儿子敦胡先翁更是马来西亚的第三任首相,也是后来郭鹤年的好友。


拿督翁与郭钦鉴的关系非比寻常,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拿督翁如果有空闲,多数时间喜欢到郭钦鉴的米店里来聊天,有时也搓几圈麻将,正好郭 钦鉴亦深诸此道,两人也是一对好牌友。


郭钦鉴非常善于做人,每次他赢了,他就会很大方地请客,几个好朋友 坐在一起亲亲热热地喝几杯,叙谈叙谈政局,当然这种悠闲的景象多数出现在战前。


拿督翁作为一名政治活动家,经济上经常会遇到困难,每到这时,郭钦 鉴总是毫不犹豫地支持他,给他送去糖米油盐,成为坚强后盾。拿督翁把钦鉴视为莫逆之交。从后来新泛电事件中郭鹤年对待陈群川的态度看来,这种 不遗余力地帮助朋友的作风也传到了郭鹤年身上。


而拿督翁也全力帮助钦鉴在商业上发展,尤其是在战后,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当时新山政坛上的另一显要为苏丹依布拉欣,钦鉴亦与他保持着深厚的 友谊。有一件事可以做证,那就是依布拉欣曾把自己使用过的一部汽车送给钦鉴作为纪念。那个时候汽车可不像如今这么普遍,它使钦鉴成为新山华人 商家中能够以车代步的第一人。钦鉴驾着这部车出街真是好不风光,大家都知道这部车是苏丹依布拉欣送的,作为一个平民能得到苏丹赠送的这么高级的礼物,这无形中抬高了他的声望和地位,以及商场上的信誉。
  

拿督翁和苏丹依布拉欣都是马来人,而郭钦鉴能与他们成为好朋友,足 见他的交际并不限于华人圈子。长袖善舞,左右逢源,钦鉴的身家悄悄地增长着。

第五章 为富而仁 热心公益办教育

郭氏兄弟富起来后,“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热心办学,三哥钦端为 此还在丛林遇险。

随着财富的增长、地位的提高,钦鉴也渐渐在一些政治活动中亮相。他和三哥钦端在华人社会中非常活跃,被认为是新山当地华人中的侨领。


1922 年,正是港主制度被废除后的第 5 年,鉴于当地华人组织有渐趋松散之态,由最后一位港主林进和发起,新山华裔组织起来成立了新山华侨公 所,成为当地华人的代言者。作为新山的侨领之一,郭氏兄弟也积极响应,并与自己的一班商人朋友发起成立了柔佛华侨公所,而钦端不仅是它的发起 人,更在后期出任公所副总理的要职。

柔佛华侨公所成立之后,大力推动当地的社会活动,在马来西亚华人历 史中占有一定地位。
  

郭氏兄弟富起来以后并非“为富不仁”,他们经常宣传“取诸社会,用 诸社会”,对于一些公益事业无比热心,尤其对于办学,不但出钱出资,而且身体力行,全力以赴。

这其中宽柔中学和郭家的渊源最探。这所学校创办至今,一直都得到郭家的资助。郭家爱办学的传统也一直延续到后辈身上。

宽柔中学为新山广东、福建、潮州、客家及琼州五帮华侨在 1923 年创办的,郭钦端在创办不久即担任该校的财政部董事。


关于郭钦端倾力办学,尚有一段广为流传的美谈。
  

1926 年,宽柔中学要进一步发展,急需一大笔现款,新山本地的一些富家都捐了资,但仍不够用。

郭钦端非常着急,他和另外一些校董商量了一下,决定前往新山旁边的笨珍筹款。那里尚有一批支持宽柔的华人富家。


然而交通是个问题,当时马来西亚的交通可不像今天这么通畅,一切都在开发中,从新山到笨珍的路也在修建中,但是不知修通了没有。 忽然有消息传来说路已经修通了。郭钦端得到这个消息,就和一帮校董们分乘三辆汽车,急匆匆地启程了。


哪知走了半日,来到了一个叫廿二碑砖窑的地方时,却发现前面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了。原来,从新山到笨珍的路尚有一段没有开通。


怎么办?前面林木茂密,野草丛生,马来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密,非常难走。 郭钦端和大伙商量了一下,都走到这里了,岂能无功而返,大伙决定继续前进,这一行人就在这一片处女地中继续摸索前进。

然而转来转去,却觉得越来越不对劲,原来他们迷路了。这荒野之中,人迹罕至,天色渐暗下来,夜幕降临,看来,他们今晚是要被困在这荒郊野外了。
  

钦端坐在车上,汽车慢慢摸索前行,这些地方很危险,黑暗中稍不留神 就会陷入坑中或滚下坡去。他皱着眉头,眼前的景象不由得令他非常着急。忽然车灯照到前面隐约有一间房屋。钦端眼睛一亮,大伙全松了一口气,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这是一户马来人家,户主是一位 40 多岁的中年人,当他得知眼前这一队人是为了去笨珍筹款办学而迷路时,立刻热情相邀他们留宿一夜,第二天早上更亲自当向导把他们引到笨珍。 这段林中遇险的故事,一时在当地成为热心办教育的美谈。

直到今天,郭家还是宽柔中学的董事。

第六章 新山陷落 郭钦鉴离乡避祸

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引起南洋华侨的强烈反响,他们积极筹赈,支援祖国, 郭钦鉴成为新山华侨筹赈会的委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大举入侵,占领了整个马来半岛。

郭钦鉴发现在新山,日本人开的商店越来越多了。 其实不光在新山,整个南洋,日本人开的商店都增多了。当时日本正竭力在东南亚扩张,也包括经济势力的扩张,除了大规模的生产投资和进出口贸易外,日本当局还鼓励其侨民在各地定居,广泛设立商店,以便组成一个庞大的商业系统,最终取代华族中介商的位置。

而当郭钦鉴在异乡逐渐发达起来的时候,他的祖国正一步步陷入更深的 泥潭中。
  

她正经受着列强的欺凌,尤其是邻国日本,更是虎视耽耽,狼子野心, 路人皆知。
  

郭钦鉴虽然身处南洋,但无时不刻不关心着海那边的祖国,他和一些华 人朋友谈到日本人的侵略行径时,无不义愤填膺,又对局势感到无能为力而扼腕叹息,他们的父母兄妹都在中国,那里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他 们心灵永远的故乡。


在这种情况下,南洋华人中反日的情绪逐渐高涨了。
  

1927 年,日本在山东制造了“五三”惨案之后,南洋华侨在陈嘉庚等人的领导下,成立了“山东惨祸筹赈会”,有钱出钱,赈济国内灾胞。

在马来西亚,则再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活动。那些做日本人的
生意,或帮日本人做生意的人,开始受到压力。 郭钦鉴这些杂货店店主组织起来,将各个店中所存的日货登记,相约卖掉这些日货以后不再进日货。


1931 9 18 日,日军进攻沈阳,侵占东三省。1932 年又在上海制造 “一二八”事件,世界为之震惊。
马来西亚的华人反映也很强烈,《南洋商报》同《叻报》都在“九一八”事件之后不久自动停刊一期,“以志哀痛”。
  

“九一八”过后的 12 11 日,新山上千名群众上街游行,散发反对日 本当局和英国的传单,新山当局派军警开枪镇压,杀死 1 人,打伤 1 人,拘禁 12 人,还有 9 人被驱逐出境。


郭钦鉴虽然没有参加这活动,但是他耳闻目睹了这一切,心情非常沉重。
  

1937 7 7 日,芦沟桥事变发生,南洋华侨群情激债了,他们的每一 条神经都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而颤动。
  

著名侨领陈嘉庚发起成立了南侨总会,积极开展筹赈活动。各地华侨也 纷纷成立了自己的筹赈机构。
  

1937 8 6 日,新山区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成立了,郭钦鉴成为筹账会的委员,他的夫人郑格如则被选为第一届妇女部的主任。
  

而由郭钦端担任副总理的柔佛华侨公所,在抗战期间筹赈成绩甚佳,在 星马很是闻名。
  

1939 年秋,郭家还招待了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这就是来南洋进行筹赈 义演的武汉合唱团。武汉合唱团在1938 年秋离汉口南下,出广州,经澳门、
  
香港来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该团在马来西亚作巡回演出,足迹遍及各州县 和一些重要的市镇,前后达 480 多天。当他们到达新山时,郭钦鉴慷慨地招 待全体团员的食宿,可见其爱国之心。


近年,武汉合唱团还重访星马,对当地人民的热情念念不忘。
  

1941 12 7 日,日军奇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 爆发了。
  

也是在这一天凌晨,载着三个师兵力的日本军舰,悄悄地驶向马来半岛东海岸,两个师在泰国的宋卡和北大年兵不血刃地登陆,然后直插泰马边境,另外一个师在吉兰丹的哥打巴鲁与一个旅的印度兵进行一番激战后登陆。


同日凌晨 4 点,日本空军空袭了新加坡。 侵略马来西亚的战争开始了。
  

日军侵略军的第五师团和近卫师团在宋卡、北大年登陆后,分别向玻璃 市和吉打境界逼近,而第十八师团则从哥打巴鲁沿东海岑直奔柔佛。虽然马来西亚北部山区大多是山川谷地,但是险要的地势仍无法阻拦日军的疾进, 以凶悍狡黠著称的日军指挥官山下奉文在进攻中兼用闪电战术与游击战术:大部队由日军坦克、装甲车等机械化部队沿着铁路、公路全速前进;小部队由三人一组的轻装日军在深山密林中穿林前进,从两翼配合主力进攻。


英国军队在战略部署、力量配备、军事装备和官兵素质方面部处于劣势,对于山下奉文这样的进攻更缺乏迎击的准备,以至惊慌失措,节节败退。
  

12 10 日,英国两艘主力舰“太子号”和“击退号”被日机炸沉,从 而失去了东南亚的制海权。
1942 1 11 日,日军攻陷吉隆坡,4 天后,马六甲被攻占。
  

接着,日军挺进,分兵攻入柔佛,先取金马士,再夺麻坡、永平等地, 接着攻破柔佛前线亚依淡,最后攻入新山。


就这样,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占领了整个马来半岛,随之而来的是长达 3 年零 8 个月的黑暗统治。 郭钦鉴因为参加过筹赈会,为避祸远走他乡,郭家也进入了一段艰难岁月。

第七章 度过危难 战后乘机再发展

日本人占领后进行疯狂报复,郭钦鉴因为参加过筹赈,不得不离家避祸。 郭鹤青被日本人带走,郭钦端去世。
战后,郭钦鉴把握住一个机会,使郭家事业再次得到发展。

柔佛州的攻防战经历了半个月之久,到 1 30 日新山被攻占时,整座城市已经被炮火蹂躏得面目全非了。房屋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闭户不出,街 道一片静寂,像一座死城,只是偶尔有成队的日本兵端着闪亮的刺刀走过。新山的抵抗是最顽强的,故城市陷落后,日军随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
  

柔佛华侨公所在抗战期间最为活跃,不仅着力筹赈,而且在炮火逼近新 山时,大力倡导同胞同仇敌汽,与城市共存亡。新山陷落后,公所遭到残酷的报复,许多领袖惨遭杀害。
  

曾经担任公所副总理的郭钦端自然也成为报复的对象,而此时他已害了 重病,卧床不起了。
  

作为曾参与筹赈的新山区华侨筹赈会的委员,郭钦鉴自然也上了日本人 的黑名单。日本人曾在别处一次就处死了 27 名华侨筹赈会的负责人。


所以,钦鉴不敢在家里呆着,他东躲西藏,逃避日本人的耳目。
  

而郭家作为新山的侨领和富豪,自然不会逃过日本人的注意。新山被占 领不久,郭家来了一队日本宪兵,他们找不到钦鉴,就把一直帮助他打点生意的侄儿郭鹤青带走了。


郭家人不免惊慌失措,料定鹤青此去凶多吉少。


身染重病的钦端又惊又气,就在这个时候去世了。 郭家的东升公司也停业了。 这段时期是郭家最艰难的日子。


所幸郭钦鉴只是在新山筹赈会第一届中担当了委员,以后几届便再也找不到他的名字。这样,钦鉴才能在风头过后悄悄地回家,不再成为日本人注 意的目标,逃过这场劫难。


侄儿郭鹤青也在扣押了 9 个月后被放了回来,算是大难不死。


1945 9 月,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率领 25 万大军在新加坡登陆, 英军重新占领了马来亚,日本宣告失败。


日本人统治马来亚的 3 年零 8 个月,是马来亚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由于日机的狂轰滥炸和英军退却时的大量破坏,全国的经济濒临绝境。日军占 领后,更是肆意蹂躏。他们接管了全部锡矿、橡胶园和港口,采取“杀鸡取卵”的方法,割胶不培植,采矿不整理,使橡胶和锡矿的产量大幅度下降, 上百万工人失业,由此被迫逃往深山老林开荒自救的人,竟达 50 万人之多。 国内通货膨胀,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像大米、食盐竟然暴涨了 1000多倍。
  

普通学校大多关闭,甚至战前,非常不完备的公共卫生制度也被取消。 苛捐杂税日益增加,有的税竟比原来增加 40 倍。
  

“百弊或有一利”。有些研究日本甫侵的史学家发现,日本占领马来亚 的唯一好处,就是将英国人建立的头盘商制度击垮。战前只有外国人才能做头盘商,日本人来之后他们纷纷逃走,一些精明的本地商人抓住这个机会填补了这个空缺,摆脱了中介商的地位,在战后迅速崛起。钦鉴正是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战后,当局实施物品管制,这时,钦鉴又碍到两个好朋友的帮助,事业越发蒸蒸日上了。 钦鉴的莫逆之交拿督翁在战后担任了米粮统治官的要职,负责当地白米和粮食的分配。拿督翁就将采购白米和粮食的工作交由郭钦鉴去办理。

这可 是一项肥差,因为在战后初期,白米和粮食是非常紫俏的。当时,郭家的东升公司已经重新开张了,钦鉴抓住这个机会,在短时间一举控制了柔佛州内 米粮和面粉的生意。

  

不仅如此,他还得到了政府属下的好几个部门,包括中央医院及军部的 粮食供应权。
  

钦鉴的另一个好友,也就是曾经送汽车给他的苏丹依布拉欣,也给他在 事业上以极大的帮助。他发出执照和准许证,让钦鉴从事一些特许生意。这是明摆着给钱他赚的,自然令钦鉴赚到钵满盘满了。
  

战后的几年是郭家事业发展很重要的一段,在这个时候郭家更上一层 楼,为日后庞大的商业王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郭钦鉴此时已人到中年,事业也有成就,而且三个儿子都挺聪明,钦鉴看着他们一个个英气勃勃,意气 风发,觉得他们以后都会比自己强,自己创下的产业后继有人,这他就放心了。在他的头脑中,恐怕根本想不到日后郭家会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哩!
  
第八章 一代俊彦 鹤字辈粉墨登场

郭家的第二代均受过良好的教育,个个聪明过人,但他们每个人所走的 道路都是不同的。
  

郭钦鉴在迎娶郑格如来马的第二年便喜得贵子。大儿子郭鹤举呱呱落地 了。在其后的两年中,郭鹤龄与郭鹤年又接壁降生。
  

郭家来南洋的第一代都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他们都是白手起家,创出 一份家业来,以使得第二代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成长环境,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对郭家第二代,也就是鹤字辈是非常重要的。
  

也正因为如此,鹤字辈比起他们的上一辈来显得更有出息。他们聪明、 有魄力,文化程度高,个个为一代俊彦。有了他们,方能将郭氏家业推到一个新的境界。
  

钦鉴的大儿子郭鹤举 1921 5 18 日在新山诞生,英文名为菲立,中学就读于新山英文书院。这是新山最好的英文学校,毕业后进入沙登农业学 院深造。
  

日本人攻入南洋时,郭钦鉴因害怕日本人的清算而隐藏了一段时期,这段时期郭鹤举暂时掌管了郭家生意。
1945 年日军投降后不久,郭鹤举即宣告结婚,太太名叫谢依玲。他们一共养育了两儿两女,两个儿子是郭孔河、郭孔龙,女儿是郭安康和郭炎康。 郭鹤举后来的名气可以和郭鹤年并驾齐驱,只不过他的名声主要不在商界,而在政界。


郭鹤举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又有着和拿督翁世家的良好关系,因此当他以后从商界转入政界后,立刻就在官场上崭露头角,凭着他过人的胆识,逐渐在外交界冒出头来。

60 年代至 70 年代中期,他代表马来西亚出使荷 兰、比利时、前联邦德国等国家,并在 1968 年至 1974 年被委任为马来西亚驻欧洲共同体首席代表。返国后他担任马来西亚旅游局主席的职务。


郭鹤举在外交圈中以菲立郭或旦施利郭闻名,他的真名反而鲜有人知,


以至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就是另一商界巨子郭鹤年的哥哥。 郭家二子郭鹤龄,更是天资聪颖,有着神童的美称,很小就显示了他的才华。人们甚至认为他的天份尤过于他的两个兄弟,倘若天假以年,相信他的成就不会逊于他的兄弟。 郭鹤龄也是毕业于新山英文书院,他的成绩在班中出类拔革,尤其英文是一流的。

毕业后,郭钦鉴曾想把他送到英国去深造,却遭到了他的拒绝,他干什么都有自己的主见。 当时,《海峡时报》在马来西亚的上层社会中流行,这是一份由英国人1845 年在新加坡创办的报纸。这份报纸曾出过一个广告征求熟悉报纸业务的编辑。


在众多的应征信中,有一封竟让《海峡时报》的老总认定是出自一位行 家老手,于是吩咐秘书定要约见这位作者。


这天,老总正在埋头处理事务,秘书通知他要约见的作者来了。办公室 的门开了,一个少年出现在门口,他看上去只有十四五岁,但显得比较镇定和成熟,个子不高,穿着短裤衬衫,脚底下是一双凉鞋。
  

那一刻,老总有些愣住了。他扶了一下眼镜,以为搞错了,一定是打水 扫地的小工莽撞地闯进来,于是他问:“你来干什么?”
  
一个镇定老成的声音回答他说:“是您约我来的,我来应征。” 读者肯定已经猜到了这位少年就是郭鹤龄。他小小年纪,就已经是《海峡时报》的老读者,而且经常给它投稿。这时候,他已经显露了关心时事的特点,却没想到这种对政治的热衷为他以后的生命种下了祸根。


这位老总怎么也无法把那篇好文章和眼前的少年联系起来,他怀着狐疑 的态度问:“这篇文章真是你写的吗?那么我现在出一个题目,你能不能当场给我写一篇?”
  

郭鹤龄的脸有些涨红了。这种狐疑的态度有些伤害他的自尊,不过他马 上装作满不在乎地点点头,请老总出题。
  

一会的工夫,鹤龄用英文写好一篇文章。文句优美、字字珠玑,颇令老 总信服,心中暗叹此子前途实不可限量,当即表示要录用他。但那时鹤龄不满老总考他,认为自尊受到损伤,竟加以拒绝,令老总大失所望。
  

1923 10 6 日,郭家又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了。这孩子的哭声分外响亮,仿佛在提醒世界自己的到来。大概是希望他能够长寿,钦鉴满心欢喜地 把第三个儿取名为郭鹤年。
  

鹤年出生,正是新柔长堤始建的那一年,这道长堤连通了马来半岛和新 加坡,使得两岸之间不用船也可以互相来往。长堤第二年建竣举行通车仪式时,三伯父郭钦端因为是柔佛华侨公所的副总理,还被邀请前往观礼。钦端当时一定想不到,60 年后,当新马政府计划在新山兴建第二道大堤时,郭氏家族竟然能够担当兴建长堤的部分工作,从这一点看来,郭鹤年和 长堤是有缘的。


郭鹤年小的时候经常从母亲那里接受一些中国古代文化,郑格如是位大学生,非常有文化。 在这些古代故事中,郭鹤年非常喜欢听“隐者”的故事。


春秋时代越国有位谋士叫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掉了吴国后,怕越王加害自己,便逃离越国,隐居起来。后来他靠治产致富,人称陶朱公。

战国有位大隐者,他无名字,无姓氏,因他隐居于鬼谷,所以世人称其为鬼谷子。著名的辩士苏秦、张仪都跟随他学过纵横术,兵家孙膑、庞涓从他学过行军布阵之法,他被纵横家奉为师祖,兵家称他为先师,道家尊其为 真人,就连鞋匠都把他当做先祖。


而这样一位影响了历史的人,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就连他隐居的鬼谷,也不知在何方。有说在河南登封,有说在湖北当阳,有说在陕西渭城,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幼年的郭鹤年对这些隐者的故事很是着迷:他们才智过人,聪明盖世, 却不肯在世人面前显露;他们的举动影响着当时的世界,却隐居深山,人们知其“只在此山中”,却“云深不知处”。郭鹤年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华人 独特的处世哲学。
  

和两个兄长一样,当郭鹤年小学毕业以后,就进入新山英文书院学习。 这间书院极负盛名,它为马来西亚造就了不少英才,其中包括马来西亚的第二任首相敦拉萨。拿督翁的儿子也出自这间名校,他后来成为马来西亚的第 二任首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敦胡先翁。
  

从新山英文书院毕业后,郭鹤年又进入宽柔中学学习。这间学校在前文 已经提及,它和郭家的渊源根深,郭钦鉴和钦端均担任过这所学校的校董,钦鉴还在 1948 年被选为宽柔中学的董事长,他死后这个位置由其侄儿郭鹤青
  
接替。宽柔中学一直以来都受着郭家的资助,渐渐成为闻名全国的华校堡垒。

在宽柔中学,郭鹤年有机会接受了系统的华文教育,虽然只在这里学习了短短的一年,但为他打下了深厚的华文功底。在英文书院他天天朗读的是 莎士比亚的作品,而在这里他熟读子曰诗云。这使得郭鹤年日后既能应用流利的英文,又有深厚的华文功底。

语言的掌握对于他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语言意味着沟通。郭鹤年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改善他的沟通技巧,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更加接近他。” 在宽柔中学学习一年后,郭鹤年走过新柔长堤,穿过浅浅的柔佛海峡到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深造。后来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就是毕业于这间学校。其 时是 1941 年,战争的阴云已经黑压压地笼罩在南洋上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郭鹤年被迫中断学业,回到马来西亚,并且开始工 作。不过他一开始并没有加入郭氏家族的东升公司,而是进入日本三菱公司新山分行的米粮部。在这里,他天天和白米面粉打交道,时间长达 3 年之久, 直到战后方才结束。
  

提到鹤字辈俊杰,不可不提郭鹤尧,鹤尧是钦端的儿子,他也是一个在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名字掷地有声的人物。
  

郭鹤尧 1916 年出生于中国,3 岁时随父来南洋,定居新山,六岁时进入 宽柔学校读书,3 年后,转入新加坡英华学校。这是一所英文学校,因此每 天下午,他仍然是宽柔学校的附读生,在那里他继续接受华文教育。
1931 年,鹤尧 15 岁的时候,又转到新山英文书院攻读。

毕业后他投身于社会,不过他也像鹤年一样,一开始并没有进入东升公司工作。1938 年, 他加入新加坡殷商李光前的南益服务。


李光前是南洋著名侨领陈嘉庚的女婿,他不仅辅佐陈嘉庚的企业发展,更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倡导抗日救国,成为继陈嘉庚之后南洋一带颇有影响 的企业家。


鹤尧就在李光前的甫益一直工作了很多年。


后来鹤尧成为郭氏家族抛头露面最多的人,一般郭家的慈善义举,都由 他出面进行。在 80 年代他曾受到绑架,这在本书的后面还会提及。


这里还顺便提一下郭家其他的鹤字辈人物。
  

郭家钦字辈人物,除了钦鉴和钦端之外,其余郭钦铮、郭钦暖、郭钦仁 以及郭钦宝的生平事迹,较不为人所知,而他们的第二代,更是叫人感到陌生。


尽管如此,作为郭家老二的郭钦暖,生有一子郭鹤青,却在早年的新山华人社会中享有盛名。郭鹤青在太平洋战争结束之后,便和叔叔钦鉴活跃于 华人社团。


1945 年,日军投降之后,由于华侨领袖多遭日军杀害,还有的逃难未返,新山华社群龙无首,故此一班有识之士,发起组织新山中华商会。结果,郭 鹤青众望所归,被推举为这个商会的首任主席。
  

这之后,郭鹤青一直担任这个商会的董事职位,一直到 60 年代为止,可说是在位最久的领导人之一。除此之外,郭鹤青亦但任新山中华公会及福建 会馆的主要职位。


郭钦仁则生下郭鹤璟,鹤璟为丰盛港中华商会的发起人之一。 至于郭钦宝则生下郭鹤新和郭鹤瑞。郭鹤瑞出生在中国,不过早年即南来新山参与郭家的事务,后来定居丰盛港,出掌当地郭氏家族的业务,任和生米粮批发公司董事经理一职。

郭鹤瑞活跃于社团,为多间社团领导人,他曾出任过的要职,包括丰盛港中华商会会长及新山宽柔中学董享长等。他已于 1990 年初去世。郭鹤瑞育有二男二女,两子均在郭氏集团担任高职。长子孔丰为联邦面
粉厂总经理,而幼子孔盛则在马尼拉负责兴建香格里拉大酒店的策划工作,后来又协助郭兄弟公司在香港投资电视广播,出任执行董事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郭鹤瑞因常年居位丰盛港,对这个地方感情至深,因此,为了纪念这个地方,他把两个儿子,一取名为 丰,另一则名为盛。

第九章 钦鉴去世 渡尽劫波兄弟在

钦鉴因病去世,郭家分家。为了使郭家的事业能够发展壮大,在郑格如 的提议下,郭兄弟有限公司成立了。
郭鹤年担任了总经理,25 岁当大任,10 万马币打天下。

郭钦鉴的事业蒸蒸日上,儿子又聪明能干,按理说家庭一定非常和美, 然而情况却不完全是这样。钦鉴所处的那个年代,富裕起来的人都有一个陋习,那就是喜欢三妻四妾,郭钦鉴在这一点上也未能免俗。在三子郭鹤年出 生几年后,他红驾星动,纳了一个小妾,这一举动给发妻郑格如以不小的打击。
  

郑格如读过大学,是“五四”运动后成长起来的时代女性,接受过新思 想,对于郭钦鉴纳妾的举动,她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曾经有一个时期,郭钦鉴和郑格如闹得很僵。郑格如带着三个孩子搬到了新山教堂街一间双层屋子的楼上,以示抗议,与郭钦鉴分庭抗礼。


郭钦鉴后期在事业上蒸蒸日上,然而家庭问题的确给他带来不少烦恼。 战后,钦鉴因为过度劳累,健康迅速恶化,到了 1948 年,他得了重病,终于一病不起。
  

这一年的 12 26 日,郭钦鉴躺在病床上,处于弥留阶段。他 16 岁闯南洋,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赤手空拳为后人开辟出了一片天地。此时, 这些往事,在他头脑中一幕一幕地闪现。

拿督翁和苏丹依布拉欣都来探望过他,钦鉴曾获柔佛苏丹封拿督衔。
  

此时,钦鉴的床边站满了他的家人,而他最为牵挂的二儿鹤龄因为政治 原因却不能出现在他床前。他吃力地把鹤举、鹤年的手抓在一起,又用希冀的眼光看看周围的鹤字辈,希望他们今后能够精诚团结,同甘共苦。 郭钦鉴终于去世了。


当地政府为了纪念郭钦鉴对新山所做出的贡献,特地将惹兰亚相内的一条横街命名为郭钦鉴路。 钦鉴死后,郭氏家族的生意由郑格如全盘接管。


不久,因为钦鉴的小妾尚有子女,郭家酝酿起了分家,性格开通的郑格如也决定这样做。于是钦鉴所留下的全部财产除去全部税款后被分为七份, 其中郑格如和鹤举鹤年占三份,其余四份留给了钦鉴的小妾及她的三个子女。
  

郑格如是一个有强烈进取精神的人,她想,郭家分家了,难道郭家会就 此衰落下去吗?


1949 年,郑格如提议成立一个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她把自己和郭鹤举、鹤年的财产的一部分拿出来,同时欢迎其他的堂兄弟入股。


郑格如的这个提议迎合了大家的心意,其他堂兄弟入股非常踊跃。鹤青、鹤尧,四伯父钦仁的长子鹤环,以及五伯父钦宝的儿子鹤新和鹤瑞都把自己 财产的一部分拿了出来,郭兄弟有限公司就这样成立了。


由谁来担当这个公司的掌舵人呢? 鹤举当时已渐渐从商界转入政界,大家的目光落在郭鹤年身上。鹤尧提议:“就让鹤年担任总经理吧!”

这个建议得到了众兄弟的首肯。于是,当时年仅 25 岁的郭鹤年,就成为郭兄弟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50 年后,郭鹤尧说:“我在 50 年前就看出来他会有大作为。”
  

郭鹤年以 25 岁的年纪就能担当重任,成为郭兄弟公司的掌舵人,是因为 他很早就显露了经商才能,为众人所信服。


鹤年在新山和新加坡接受教育的时候,就读的都是名校,这使他有机会 结识了许多未来在新马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这些人在日后掌权时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在他的同学中还有一些成为他经济活动中的好帮手。
  

而郭鹤年进入日本三菱公司新山行米粮部的这几年,正是他下定决心, 为在商场上大展鸿图而养精蓄锐的几年。
  

1947 年,郭鹤年 24 岁的时候,他越过长堤,来到新加坡,带着自己几 年来的积蓄。决心在这里着手实现他的梦想。


他看上了戏馆街这个地段,这里是新加坡米粮批发店林立的地方。 鹤年租下了戏馆街 13 号到 15 号之间的一座三层老店。一阵鞭炮响过,舞狮过后,人们发现戏馆街名重一时的四海栈旁又新添了一家公司——力克 务公司。
  

后来郭鹤年开设的公司不知有多少,但这力克务公司是他平生开设的第 一家公司。

他还是继承了父亲的传统,开杂货店,卖米卖面。不仅如此,他的生意范围还扩展到船务经纪、船祖业以及胶粘剂制造。郭鹤年天天忙得不亦乐乎, 把生意搞得很红火。


郭鹤年正是在这个时候显露出经商才华,让众兄弟信服,让他出任了郭兄弟公司的总经理。 郭兄弟当时的规模究竟有多大?

这一点,据颇具权威的英文财经杂志《财富》早年的报道,郭鹤年当年是以 33333 美元起家的。

“三”在广东话里谐音为“生”,这么多“生”是否意味着郭氏以后的生意会生机勃勃呢? 这些钱折合成马市约为 10 万元,在当时来讲并不算多。这可以从当年公司的规模看出来。郭兄弟公司当年只不过是两层楼的杂货店,后来才换成一座六层楼的大厦。

  

力克务公司后来也于 1965 年易名为郭兄弟(新加坡)有限公司,成为郭氏在新加坡的大本营。相应地,原来的郭兄弟公司变成了郭兄弟(马)有限 公司。


郭兄弟有限公司和力克务有限公司的旧址如今尚在,并且仍旧保持着原貌。虽然周遭的建筑都已旧貌换新颜了,变得豪华气派,也都长高了,它们 却依旧保持着原来的风貌。也许郭鹤年是有意留着来提醒后辈吧,那么它们以后恐怕也不会变了。

每当黄昏,它们沉浸在夕阳余辉中,似乎在默默诉说 着郭氏兄弟的传奇故事。

第十章 鹤龄之死 英年早逝实堪伤

当太平洋战争结束,英国人重新到来时,郭鹤龄和他的队伍并没有放下 枪杆,而是走入丛林,展开了武装对抗。


1953 年,英军在森林中展开围剿,鹤龄在一次突袭中丧生。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郭氏兄弟齐心协力将郭兄弟有限公司办得红红火火,然而,正在这时,却传来了郭家老二郭鹤龄的死讯。

天才少年郭鹤龄被认为是郭氏兄弟中资质最高的,照理说他的成就应该不比他的兄弟差,然而正当他风华正茂之时,却告英年早逝,他的死成为郭 家历史上最伤心的一幕。


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在前面提及的郭氏兄弟早期的商业活动中,并没有看到郭鹤龄的身影。原来,郭鹤龄走的是与其他兄弟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南侵,许多热血青年都拿起了枪杆,郭鹤龄也不例外。他走人丛林加入了抗日的队伍。 马来亚的抗日队伍主要由共产党领导。

新加坡沦陷后,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

1942 年,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游击队在丛林地带建成,队员包括华籍工人、印度籍种植园劳工以及马来亚农民。

第二年,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正式 成立。这支队伍实行游击战术,歼灭小股日伪军。人民抗日军不仅从流落深山老林的难民那里得到给养,而且得到大量兵源的补充。


在抗日战争中,马来亚的抗凤运动称为“三星运动”,三星被当作各民族团结的标志。“三星旗”是马来人、中国人和印度人联合起来的象征。最 初,这支军队主要是华侨,后来各族人民都来参加。


人民抗日军在战争中逐渐发展壮大。到了 1945 年,它已经发展到 7000人,开始了较大的军事行动,在郭鹤龄的家乡柔佛,两周之内就歼灭了数千日军。


而郭鹤龄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他成为马来亚共产党中一名重要的成员。
  

日本投降时,马来亚人民抗日军走出丛林,解除日军武装,并且建立了 新的政权机构——人民委员会。这时,马来亚共产党已成为国内最强大的政治力量,它拥有 10000 名党员,领导着一支 15000 人的革命武装。


未几,英国军队又卷土重来了。英军重新占领了马来亚,在“维持秩序”的幌子下,1945 12 月,解除了 6800 名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的武装,进而解 散各地的人民委员会。


1948 年春开始,当局开始加紧迫害共产党。


6 月,共产党《人民之声报》受到袭击,编辑被逮捕。

7 月,当局宣布全马来亚处于“紧急状态”,大批马来亚共产党人遭到 逮捕和杀害,稍后,马来亚共产党被正式宣布为非法组织。


在这种情况下,郭鹤龄和抗日军一起拿起枪杆,走入丛林,实行武力抗 战,马来亚的内战爆发了。
  

为了对付游击队,殖民当局从英国及其同盟国招集军队,派往镇压的正 规军达 4 万名,另外,还有大约 6 万警察和 25 万治安人员,并有海、空军助 战。
  

1953 10 月,英军在彭亨森林展开“剿共”活动,郭鹤龄在一次突袭 中中弹死去。
  
一颗子弹打中了他年青的胸口。 其时,天空正下着大雨。
  

因为郭鹤龄是马来亚共产党的一个重要人物,所以,英国下议院公布了 这个死讯。
  

时局的动荡一直令郭鹤年很不安,他尤其担心着二哥的安危。然而,当 鹤龄的死讯传来,还是令他感到出乎意料,难以接受。


受到打击最大的还是郑格如,不想竟是白发送青丝。 也许是郭鹤龄太聪明了,连上天也要忌妒他的才华,才过早地带走他年青的生命吧!

时至今日,鹤年和鹤举都已成为闻名马来亚的人,还有熟悉郭家的人为鹤龄惋惜:倘若天假以年,鹤龄的成就一定不会比两个兄弟差。鹤龄之死是郭家最伤心的一幕,从此,郭家对此事很少提及,以免触到伤心处。
鹤龄的死曾触动英国大文豪韩素音的文思,她把他的死写入小说《雨, 我的饮料》(AndtheRainMyDrink)一书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