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之神松下
松下幸之助是举世闻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他从一个3人的小作坊起步,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发展成为拥有职工2.5万
人的世界电器之王。在几次大的经济危机冲击下,许多企业倒闭,而他却稳稳地站
住了脚跟。从他的一生可以看到日本现代工业发展的轨迹。
1894年,松下幸之助出生在和歌山县海草郡和佐村,排行老八,是最小的一个。
他上面有两个哥哥和5个姐姐(其中两个很小就夭折了)。松下家,在幸之助的祖父
时期是很兴旺的,是江户时代的名门望族。他家院内有一棵3人才能合抱的800年古
松,枝干华美,那一带的人都称之为神木;后来因火灾被烧掉了。
幸之助4岁时,松下家的没落已成定局。他们不得不离开世代居住的土地,搬到
和歌山市内,开始经营一家木屐店。但由于经营不当,不到两年就关门了。后来,
幸之助的父亲政楠把仅有的一点钱拿出来,到米行市去经营,全家过着极不稳定的
生活。在少年幸之助的记忆中,父亲经常是垂头丧气的。
不料,厄运又接踵而至,幸之助的大哥、二哥和大姐都得了流行性感冒而相继
去世。当时日本由于生活贫困和卫生、医疗水平低下,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感
冒这样的小病也能夺去人的性命。老大那时已经在纺织公司工作,是全家生计的顶
梁柱,他的死给这个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幸之助的父母悲痛欲绝。
政楠为了养活一家人,去了大阪,在聋哑学校找到一份杂务活干,一家生活勉
强可以维持。
幸之助只读到小学4年级,有一天,父亲从大阪来信,说那里有一份小伙计的工
作,叫他立刻去。母亲说他还不到10岁,等小学毕业再去。但是,父亲的决定是不
能改变的。于是,小小年纪的幸之助便中断了学业,远离亲人,到大阪一家做火盆
买卖的店里当学徒。
在火盆店里只干了3个月,大概主人觉得他太小,做不了什么事,便把他辞了。
他又被介绍到一家自行车店当伙计,一干就是近6年。
那时的自行车算先进的代步工具,是高档商品,起先只有少数人拥有,不过大
有迅速普及之势。这是一个很有生气的行业。幸之助所在的那家自行车店生意也很
好,他干活踏实,颇得主人的欢心。主人五代夫妇对他也不错。
本世纪初,正是日本电器事业迅速发展的阶段,不仅有了电灯,街道上也开始
跑电车了。电在城市生活中越来越显得重要。渐渐地,幸之助感觉到一个电器的时
代已经到来,他暗暗地下了决心:今后,要干一份与电器有关的工作。
然而,主人夫妇对他那么好,他实在无法开口对他们说:我想辞职。又干了一
段时间,终于有一天,他的决心已经发展成为一股遏制不了的冲动,他连招呼也没
打,就离开了店铺。到姐姐家他才写了一封信给五代夫妇,表示深深的歉意。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找到称心的工作。在姐夫的帮助下,他到水泥公司做了一
段时间临时搬运工。那是真正的力气活,只有15岁的他,身体还很瘦弱,装着水泥
的手推车十分沉重,他强撑着干,累得小便带血。不过,他还是坚持下来了。
1910年,17岁的幸之助进了大阪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当一名安装室内电线的练
习工。当时他还缺乏一般的电器知识,连最基本的操作都不会,可是他来到工作地,
人们还是把他当电工看待,投之以尊敬的目光,他觉得很荣耀。用户的信赖,促使
他决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没有多久,他就掌握了熟练的电工技术,加上他诚实的
品格和优秀的服务成绩,很快就赢得了公司当局的信任。当时大阪电灯公司所承包
的重要工程,几乎没有一项不让他参加。
1915年春,他接受姐姐的劝告,与一位名叫井植梅野的小姐见面订亲。到夏末,
他结了婚。
成了家,松下幸之助有了一种责任感,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婚后不到两年,
他就被提升为检查员,这是个为一般工程人员所羡慕的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转机。欧洲成为战场,物资奇缺,
日本的产品就成了抢手货,无论什么,都能卖得出去;而日本所需要的产品,却无
法从欧洲进口。这就大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工商企业像雨后春笋
般地生长起来。幸之助萌生了独自办企业的念头。
早在几年之前,他曾倾心于改进电灯插口的研究,并向公司提出过改进的建议,
然而却没有被采纳。另外,公司有规定,职工一旦生病,就要停发薪水。幸之助从
小身体孱弱,经常不得不带病工作。这也促使他摆脱环境的束缚,干自己的事业。
他的设想是生产一种改良的电灯灯头。对未来的市场,他很有信心,决心已定,便
向公司提交了辞呈。
他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了7年,上司对他的品格及能力一向是很欣赏的,认为他
提升为部门主任只是个时间的问题,极力劝说他打消辞职的念头。无奈松下幸之助
去意已定。
他领到退职金,加上自己的全部积蓄,也才只有100日元。他的两位老同事森回
延次郎和林伊三郎是他的支持者,加上他的妻子和内弟井植岁男,一共只有5个人,
就这样办起了工厂。
事业的开端是非常艰难的,他们甚至不知道灯头的壳体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
只猜想可能是用沥青、石棉和滑石混合压塑而成,他们像盲人骑瞎马一样,摸索了
很长时间也没有搞出点名堂。
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总算解决了壳体制造的难题。可是,当他们历尽
千辛万苦,生产出一部分样品来之后,却又推销不出去。他们拿着样品,走遍了大
阪的大街小巷,几乎每一家销售电灯的商店都问遍,一天最多只能卖出10只灯头;
10天下来,总共只卖了100来只,收入不过才10块日元。这就是他们奋斗了4个月的
结果。
两位伙伴都自谋生路去了,幸之助夫妇和内弟3个人仍苦苦地支撑着。那段时间
真是非常艰难。50多年后,松下幸之助回忆起那一时期,仍有无限感慨。
他还保留着当年典当衣物的账册,账面上记载,从1917年4月13日起到1918年8
月止,共十几次将他夫人的衣服、首饰等物送进当铺抵押借钱。
然而,就在他山穷水尽、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降临了。曾经是
合作者之一的森田延次郎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一家北川电器器具制造厂对他
的产品感兴趣,看过样品之后,要订购1000只电扇底座,并且不需要任何金属配件。
这对松下幸之助来说,真是喜从天降,绝处逢生。
夫妇俩和年幼的内弟一起投入紧张的生产,大约10天工夫,完成了全部订货,
不久,幸之助收到货款160日元,扣除成本,获毛利80日元,基本收回了当初开业时
的投资。
第二年年初,又接到2000个底座的订单。幸之助预料还会有大量的电扇底座订
单相继而来,小小的家庭作坊已经显得地方太小了,于是决定搬迁到大开町(街),
租赁一座新建的两层楼房,楼上住家,楼下当工厂,并且在门口挂上“松下电器器
具制造厂”的招牌,这就是后来松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松下幸之助是相信命运的,他选择新居的时候之所以看中了大开町的这一处,
是因为他觉得“大开”两字含有展开、盛开的意思。开张后,人手缺乏,于是在门
口贴出招募女工的告示,第一位来应募的竟是一位孕妇,名叫繁盛。幸之助认为,
她的名字叫“繁盛”很好,且又身怀六甲,更是双重的吉祥征兆,便决定雇佣她。
他相信自己的好运来了,并坚信他的改良电灯插头一定会有销路。在生产灯头
和电扇底座之余,他继续改进生产插头。
他又发明一种双灯用插头。其实这种产品市面上已有,只是质量不好。幸之助
研究之后加以改良,拿到市场试销,果然大受欢迎,十分畅销。
但好景不长,几个月后,东京的竞争对手采取了大幅度减价的办法,与松下电
器厂竞销。这一招很要命,各地的用户都要求总代理商吉田商店也降价。吉田商店
面对这样的棘手问题,产生了悲观情绪,竟向松下幸之助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松
下幸之助仿佛当头挨了一棒。
经过反复协商,松下幸之助以暂保留保证金为条件,同意解除合同。同时,自
己设法开拓销路。幸之助先拜访大阪市内各大批发商,将情况了解清楚;然后,亲
自去东京开辟市场。他第一次来到繁华的首都,人地生疏,所到商店,遇到不少冷
面孔。他用诚恳的态度来化解那些商人的冷漠,后来,他渐渐摸到一些推销方面的
诀窍。
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确立了销售路线,也扭转了不利局面。在半年之内,工
厂焕然一新,工人也增加了。松下幸之助认为这是自己鸿运高照,才由祸转福。他
对自己的努力与才能是很少夸耀的。
松下电器厂以插头等为主要产品,起步极快,那真是一个业绩辉煌的年代。为
了应付四面八方飞来的大量订单,已经增加了设备还是供不应求,必须昼夜加班工
作。
在生产最紧张的时候,松下幸之助和他的妻子也下车间和工人一起干活,根本
就没有休息时间,除了吃饭,上厕所,机器几乎是一刻也不能停。
厂房空间很小,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工作时间又长,工人也受不了这个罪,经
常有人辞工不干了。而当时日本经济一片繁荣景象,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需要大量工
人,人员缺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松下幸之助每天早上都站在门口,东张西望,看
见工人们都来上班了,他才放下心,同他们一起开始工作……
就这样惨淡经营,历尽千辛万苦,从1919年到1920年,松下电器制造厂业务发
展甚为顺利。由于松下重视工厂信誉,因而拥有许多长期基本客户,松下幸之助个
人名声也渐渐大起来。
生产发展,原有的厂房条件已经不可能适应新的需要了,松下幸之助又在大开
町另一地段物色了一块100坪的地皮,并投资者手兴建新厂房。1922年7月,新工厂
开工生产,从此,他的事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松下电器制造厂紧紧抓住“研制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这一环。幸之助是个善
于发明、善于改进的人,他以电灯为中心,不断地发明出一些与此有关的新产品。
但从销售数量来看,主要产品仍是“电灯改良插头”和“双灯用插头”,这两种产
品品质优良,价格低廉,其它厂家无法与之相比,因此需求量年年上升,市场渐渐
扩大到东京、名古屋、九州乃至日本全国。
这时,松下电器制造厂的从业员工也只有50人,每月营业收入达到1.5万日元。
在当时国内的电器产品生产厂家中,无论企业规模还是生产能力,都还是比较小的。
幸之助知道,要想赶上去,只有一个办法:研制新产品。
那时候,脚踏车已成为日本日常交通工具,而城市的市政设施还比较落后,道
路和路灯跟不上,人们夜间骑车面临着照明的问题。用电石的瓦斯灯不仅价格昂贵,
构造也复杂,而且经常容易出故障。一般人都是用蜡烛或煤油灯照明。蜡烛是很容
易被风吹灭的,煤油灯挂在车头也很不方便。可是,因为没有理想的代用品,人们
也只好这么凑合着用。虽然用干电池的车灯已经问世,但由于电池使用时间太短
(仅3小时),所以也没有实用价值。
松下幸之助认为只要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一种理想的车灯是应该能生产出
来的。为此他拜访了生产干电池的朝日公司总经理松本。松本告诉他,主要问题在
于这种车灯的小灯泡需要重新设计,干电池也要改良。
就在这时候,很凑巧有一种用电仅需120毫安的小型灯泡问世了,松下幸之助看
中了这种新型灯泡,经过约半年的试验,他终于制造出一种炮弹型的电池车灯,用
3节干电池,使用时间可达到近40个小时。这种车灯设计巧妙,价廉物美,产品投放
市场后,果然大受欢迎。
这时,有一个叫山本武信的商人找上门来,这人极会做生意,在大阪很有些名
气。他向松下幸之助提出由他担任大阪地区总代理商,保证1个月售出1万只炮弹型
车灯,3年代销36万只。如果销售不出去,损失由山本商店负责赔偿。更令幸之助大
为吃惊的是,山本武信答应将3年的货款一次付给松下电器制造厂。
松下幸之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松下幸之助还是第一次和这样爽快的商人打交道。这样一来,松下幸之助可以
及时收回货款,且不用为销售操心了。在后来的岁月里,松下幸之助常向人说,他
平生最佩服的人有两个,一是美国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另一个就是山本武信。
这两人教会了他经商之道。尽管,后来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产生过一些矛盾,但
山本给松下幸之助的帮助却是他永远难忘的。
松下电器从此走上一条迅速发展的道路,当然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1923
年9月1日的东京大地震给包括松下电器制造厂在内的许多企业带来巨大的灾难,交
易断绝,货款无法收回……但渡过危机,事业总是又有一番新的进展。松下幸之助
不断地把新的电器产品推向市场,相继生产出电熨斗、电炉、电热器、真空管和收
音机等。他本着“高于他人的质量,低于他人的成本,优于他人的服务”宗旨,在
日本国内占据越来越广大的市场。他的工厂多次扩建,并相继收购了一些私人企业,
到20世纪30年代初,松下电器公司已是拥有8家工厂的著名大企业了。产品有配电线
器具、电热器具、收音机和车灯干电池等四大部分,产品项目扩充到200多种;总公
司、分公司、营业所及8个工厂的从业人员总共将近1000人了。
1932年5月15日,首相犬养毅被暗杀,从此,日本军人势力越来越大。日本国民
在不知不觉中被军国主义引入歧途,而经济方面,却以此为转折点,进入一个空前
的迅猛发展时期。
1932年是松下幸之助锐意扩充业务的一年。他的工厂昼夜不停地生产,仍无法
满足市场的需要,业务空前兴旺,公司也不断地扩大,新建了许多厂房。这时他在
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分权组织制度,从研究、开发到制造、销售、宣
传,全部严格地实施公司内各组织单位分担业务责任;各部门责任明确,各自有账
户,进行独立经济核算。这在当时日本企业界引起许多议论,因为不要说在日本,
就是在企业管理先进的美国,也只有如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少数几家大公司
实施分权组织制度。
松下幸之助非常注重树立企业精神,他为公司员工订立了产业报国、正大光明、
亲睦合作、奋斗向上、遵守礼节五条精神,统称为“松下精神”。每天早上工作以
前要做朝会,公司全体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地点高声朗诵;举行晚会时,大家合唱公
司歌。
1932年至1937年是松下电器公司飞速发展的时期。到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大规
模侵华战争之际,政府公布“国民总动员法”,开始对实业界实行控制,称:“今
逢战时,为达到国防之目的,希望最有效地发挥国家全体的力量,拟对人力物力资
源,加以统治运用。”
战争时期,松下公司为军方生产了一些军需产品,如干电池和军舰上用的无线
电收发报装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在前期的交战中,日军占优势;及至1943年2月,
南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一场战役使日军转胜为败。之后,盟军加强反攻,节节
胜利,日军开始从各个战场一路败下来。由于海军军舰丧失过多,军需生产所需材
料严重不足,尤其是钢铁成为主要紧缺物资,松下公司奉命设立松下造船公司,投
入大量资金制造木船。后来又造飞机,机身也是木制的。这时,已经是1945年春天
了。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军占领日本列岛,实行军事管制。由
于松下公司在战争期间设立了许多子公司,俨然是个大财团,美军当局将它与三井、
三菱、住友三大财阀一样看待,并列为财阀家庭,加以严格限制。松下幸之助认为
这样是不公平的,因为,不论公司历史还是其事业内容,松下与其它三大财团都有
天壤之别。他向美军当局提出抗议,并准备一份洋洋5000页的英文说明书,亲自前
往东京交涉。
这是一场挽救企业命运的艰苦的马拉松长跑,整整4年中,他无休无止地撰写文
件,答复美军当局提出的疑问;一次次搭乘拥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火车奔波于
东京和大阪之问。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美军当局最后的决定仍是要松下幸之助辞职。不仅如此,
下属的子公司,因在战时制造重要军需物品,凡常务董事以上职位的人都一律解职,
并不准上诉抗议。
眼看山穷水尽,可是突然峰回路转,刚刚成立的日本工会发起了支持松下幸之
助的运动,要求美军当局取消对松下幸之助的解职处分,工人们奔走呼吁,不遗余
力。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连幸之助本人也感到突兀。
其实,工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完全是为了工人的利益,但同时也保护了总经理。
他们认为,三井、三菱、住友三大财团的主持人解职并不会影响公司的业务,而松
下公司则完全不同,失掉松下幸之助,全体员工的生活必将受到严重威胁。
与此同时,日本全国松下电器公司的代理店老板们也加入了工会发起的请愿活
动。在这种形势下,占领军方面派主管官员到松下电器公司的工厂视察,并和松下
幸之助会谈,官员非常赞赏他的企业经营理论。
1个多月后,当局又对他进行一次资格审查,然后下令将松下幸之助的处分由甲
级改为乙级。第二年5月,又进行了一次审查,批准撤销对松下幸之助和其他高级职
员的解职处分。
可是危机并没有过去,对于企业的种种限制也还仍然有效。当时日本正值通货
膨胀,资源缺乏,而工会团体又发起要求增加工资的运动,松下电器公司继续急速
滑向衰落。1948年年底,松下公司竟到了发不出卫分钱年终奖的地步。
工人们大批地辞职或自愿退休,到1949年,公司只剩下一半员工。业务极其困
难,公司拖欠的税款数额之大,占日本第一位。松下幸之助本人也只拿普通工务人
员的工资。战争后期生产木体船和木制飞机时的巨额资金,当时按军方要求是由松
下幸之助向银行借贷的,战争结束,谁认他的账?因此,松下幸之助成了全国负债
最多的一个人。
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情形下,松下幸之助创立了“PHP研究所”,倡导一种以重新
创建日本繁荣复兴为目的的社会启蒙运动,并创刊“PHP杂志”,他本人每期写一篇
文章。阐述自己对民主、劳资关系、税收及教育诸方面的理解,以期唤起日本人民
重建生活的信心。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争需要大量军用和民用物资,这对于长期萧条的
日本企业界来说真是否极泰来,大量积压物资几乎是一销而空,而美军的订货单仍
如雪片一样飞来。
松下幸之助抓住这个机会,与荷兰菲利浦公司合作,引进技术项目,大量生产
高质量的电灯泡、日光灯和电子管,发了一笔战争财。由此,松下公司开始起死回
生,年有盈余,并重新发展起来。
仅仅数年间,日本工商企业复兴速度惊人,到1954年,日本国民的生活已超过
了战前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人想也不敢想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开
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被称为家庭的“三种神器”,这标志着一个消费革命时代的
到来。在这场“革命”中,松下电器公司担当了主角。虽然同行竞争激烈,但松下
电器毕竟是在战前就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而且在企业管理方面早已吸收了欧美的先
进经验,产品不停地更新换代,质量和价格都占有优势;加上松下幸之助高明的销
售手段,自然能超越同行,企业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空前迅速。
1968年,松下电器公司成立50周年,这一个年度,公司的销售额为4671亿日元,
银行存款超过了1800亿日元。算起来,每天可获得1亿日元纯利。
1973年,松下幸之助已是80高龄的老人,他引退到幕后,把权力交给女婿松下
正治掌持,自己只担任顾问。一般情况下,他不想再过问业务,只隐居在京都的
“真真庵”别墅,每日听经,修身养性,颐养天年。静默之中,他回忆自己一生的
道路,常常有所思,有所感,便触动了著书立说的念头,于是昼夜不停地埋头写作。
他的著作一本接一本地问世了。
时至今日,松下电器公司已是名震全球的企业,拥有20万职工,年销售额超过
300亿美元,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器制造商。创造如此奇迹的松下幸之助在85岁高龄时,
仍是耳聪目明,精神矍铄。他自己也想不到幼年身体羸弱的他竟能如此长寿,实在
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有人说他的一生是求财得财,求名得名,求寿得寿。
他的一生多姿多彩,充满刺激性和传奇性。他自己则认为除了运气好之外,还
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是个弱者,从小既非生在富贵之家,也没受过高等教育,正因为
这样,他经历了人世的酸甜苦辣,在摸索和实践中产生了自己的主见。他从不认为
自己是个强者,这一点是很耐人寻味的。
借贷成富翁
人们通常知道有位希腊船王——奥纳西斯,他有一支庞大的船队,使他得以跻
身于世界大富豪之列。想不到美国也有位船王,他的财富比起奥纳西斯来,有过之
而无不及。只是他的声名远不如奥纳西斯那么显赫。他拥有世界上最大吨位的油轮
6艘,他的船队大小船只加起来约有500万吨位。除了航运业,他还经营着旅馆饭店
业、房地产投资业,以及自然资源开发业等等。他的名字叫丹尼尔•洛维格。
丹尼尔•洛维格,1897年盛夏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南海漫,那是一个很小的城
镇。洛维格的父亲是个房地产生意的中间人。在洛维格10岁那年,父亲和母亲因为
个性不合离婚了。这样,洛维格跟随父亲离开家乡,来到了得克萨斯州的小城——
阿瑟港,一个以航运业为主的城市。
阿瑟港是个美丽的小港口,风景如画。那里有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船只。有
大得像山一样的油轮,也有小得远看像片叶子的小舢板。风平浪静的时候,海浪一
波一波轻推着停在岸边的船只,海天相接的地方有海鸥上下盘旋。童年的洛维格生
性孤僻,不喜欢与别的孩子来往,他喜欢独自到海边码头上去玩。小洛维格最爱听
轮船呜呜的汽笛声和啪哒啪哒的马达声。那时候,他总梦想着将来有一天能够拥有
一艘属于自己的轮船,然后乘着它出海航行。
洛维格对船极度着迷,终于,高中没念完就去码头工作了。开始他给一些船主
做帮工,做些拆装修理轮船引擎的活计。洛维格对这一行有出奇的灵气,简直称得
上无师自通。常常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性格内向的他独自在那里把一些旧的轮船发
动机拆了又装,装了又拆,苦苦钻研。很多年老的修理工见他这么有灵气,手脚又
勤快,纷纷把自己独到的手艺和技巧传授给他。洛维格终于成了一名熟练的轮船引
擎修理工,而且名气越做越大。多少出了怪毛病的引擎,只要经他的手一拨弄,便
又能完好如初。几年以后,他不再满足于东家做做、西家干干的状况,在一家公司
找到了一个固定的工作,专门负责安装去全国各港口船舶的各种引擎。
由于他不凡的手艺,揽的活越来越多,忙都忙不过来,于是干脆辞去了公司的
工作,独自开了个修理行。
洛维格租下了一家船厂的码头,专门从事安装、修理各种轮船。生意刚开始很
红火,洛维格积攒了一些钱。可是,这些靠手工活挣来的辛苦钱,一点儿也没能让
他满足。在西方世界经济开始高度发展的那个年代,贫富的两极分化格外明显。很
多发了财、拥有资产的人坐着高级轿车,住着花园别墅,过着极度奢华的生活,而
大多数人的生活却越来越贫困潦倒。出身于中低收入家庭的洛维格不甘心过平凡穷
苦的生活,他要赚很多的钱,让自己充分体会成功的感觉。
可是怎样才能发财呢?洛维格在那时只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积蓄,不够做生意
的资本。年轻的洛维格在企业界里磕来碰去,摸索赚钱的方法,可是总不得要领,
甚至屡屡面临破产的危机。
就在洛维格行将进入而立之年的时候,灵感开始迸发了。童年的一个小小的赚
钱经历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那是在他9岁的时候,他偶然打听到邻居有条柴油机帆船沉在了水底,船主人不
想要它了。洛维格向父亲借了50美元,用其中一部分雇了人把船打捞上来,又用一
部分从船主人手里买下了它,然后用剩下的钱雇了几个帮手,花了整整4个月的时间,
把那条几乎报废的帆船修理好,然后转手卖了出去。这样他从中赚了50美元。从这
件事,他知道如果没有父亲的那50美元,他不可能做成这笔交易。对于一贫如洗的
人,要想拥有资本就得借贷,用别人的钱开创自己的事业,为自己赚更多的钱,这
就是洛维格的发现。
向银行申请个人贷款,是洛维格能选择的唯一办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纽约
的很多家银行里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得说服银行家们贷给他一笔款子,并且
使他们相信他有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的能力。可是他的请求一一遭到了拒绝。理由
很简单,他几乎一无所有,贷款给他这样的人风险很大。希望一个个地燃起,又一
个个像肥皂泡样破灭。就在山穷水尽的时候,洛维格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他有一
条尚能航行的老油轮,他把它重新修理改装,并精心“打扮”了一番,以低廉的价
格包租给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后,他带着租约合同等去找纽约大通银行的经理,说
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每月可收到固定的租金,如果银行肯贷款给他,
他可以让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转给银行,来分期抵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大通银行的经理们斟酌了一番,答应了洛维格的要求。当时大多数银行家都认
为此举简直是发疯,把款子贷给洛维格这样一个两手空空的人,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但大通银行的经理们自有他们的道理:尽管洛维格本身没有资产信用,但是那家石
油公司却有足够的信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除非发生天灾人祸等不可抗拒因素,只
要那条油轮还能行驶,只要那家石油公司不破产倒闭,这笔租金肯定会一分不差地
入账的。洛维格思维巧妙之处在于他利用石油公司的信誉为自己的贷款提供了担保。
他计划得很周到,与石油公司商定的包租金总数,刚好抵偿他所贷款子每月的利息。
他终于拿到了大通银行的贷款,便立即买下了一艘货轮,然后动手加以改装,
使之成为一条装载量较大的油轮。他采取同样的方式,把油轮包租给石油公司,获
取租金,然后又以包租金为抵押,重新向银行贷款,然后又去买船,再去……如此
一来,像滚雪球似的,一艘又一艘油轮被他买下,然后租出去。等到贷款一旦还清,
整艘油轮就属于他了。随着一笔笔贷款逐渐还清,油轮的包租金不再用来抵付给银
行,而转进了他的私人账户。
属于洛维格的船只越来越多,包租金也滚滚而来,洛维格不断积聚着资本,生
意越做越大。不仅是大通银行,许多别的银行也开始支持他,不断地贷给他数目不
小的款项。
洛维格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他总觉得自己的脚步迈得还不够大,他有了一
个新的设想:自己建造油轮出租。
在普通人看来,这是一个冒险的举措。投入了大笔的资金,设计建造好了油轮,
万一没有人来租,怎么办?凭着对船特殊的爱好和对各种船舶设计的精通,洛维格
非常清楚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类型的船,什么样的船能给运输商们带来最好的经济
效益。他开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油轮和货船。然后拿着设计好的图纸,
找到顾客,一旦顾客满意,立即就签订协议:船造好后,由这位顾客承租。
洛维格拿着这些协议,再向银行请求高额贷款。此时他在银行家们心目中的地
位已非昔比,以他的信誉,加上承租人的信誉,按照金融规定,这叫“双名合同”,
即所借贷的款项有两个各自经济独立的人或团体的担保,即使其中有一方破产倒闭
而无法履行协议,另一方只要存在,协议就一定得到履行。这样等于加了“双保险”
的贷款,银行家们当然很乐意提供。洛维格趁机提出很少人才能享受的“延期偿还
贷款”待遇,也就是说,在船造好之前,银行暂时不收回本息,等船下水开始营运,
再开始履行归还银行贷款本息的协议。这样一来,洛维格可以先用银行的钱造船,
然后租出,以后就是承租商和银行的事,只要承租商还清了银行的贷款本息,他就
可以坐取源源不断的租金,自然也成为船的主人了。整个过程他不用投资一文钱。
洛维格的这种赚钱方式,乍看有些荒诞不经,其实每一步骤都很合理,没有任
何让人难以接受的地方。这对于银行家们、承租商们都有好处,当然洛维格的好处
最大,因为他不需要“投入”,就可以“产出”。用别人的钱打天下,是洛维格独
到之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经营天才的思维。
如果说洛维格的初步成功,是靠了他的天才思维,那么后来他的事业跨上巅峰,
多少还是靠了一定的机遇。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也就是洛维格40岁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规模不小的船厂
和码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开始和加剧,美国政府大量需求船只。洛维格和政府机
构很快搭上了头,政府向他定购了大量的船只。洛维格的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
战后,美国经济渐趋繁荣。可是洛维格却逐步陷入了困境。因为政府对造船业
的税率大大地提高了,各种各样的税赋压得这一行业的人喘不过气来。同时,工人
工资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形势逼人。就在此时,洛维格看得比别人远,他决定
走出美国,向国外输出资本。
机遇总是伴着天才的思维而来。
50年代的日本,政府积极恢复经济,正急需引进外资,以求发展。洛维格的目
光投向了那里。日本战前的海军重港,从前专门生产其主力舰、航空母舰的地方—
—吴港,因为战争的缘故,被美军夷为平地。工人们纷纷被遣散,造船厂也关闭了。
当时日本人一心想恢复它,但又不敢惊动美国政府,怕美国把吴港作为美军的军事
造船基地。精明的洛维格猜透了日本政府的顾虑,便以私人的身份来到这里,随行
带去了大量的现钞和贷款协议草本。他很快赢得了吴港地方官员的信任,跟他签订
了造船协议,并向他提供了廉价的劳工和平价的钢铁,以此作为回报。
洛维格租下了码头,不仅租金低廉,而巳还享受着日本政府的免税免赋政策。
吴港的发展给洛维格的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所造的船吨位越来越大,船队也越
来越庞大。在世界各地的海域里,都有了洛维格的船只。
洛维格接着又把目光投向了利比亚和巴拿马,在那些地方,洛维格的公司同样
享受着赋税减免的待遇。
航运业的发达,使他又向更多的领域进发。他在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地设立了
钢铁公司、煤矿公司,还进行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开发。在巴拿马等地,他又设立了
石油化学工业炼油厂。他还在各地办蓄款放贷公司,建旅馆、饭店、大厦,进行房
地产投资等,他的家业丰富多彩,跨很多行业,他的事业终于攀上了顶峰。
许多成功的人,他们并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他们有庞大的家业需要去打理,
需要应付名誉官司、财产纠纷、同业竞争、政府政策,等等各方面的问题。因而很
多富商们总是有许多花边趣闻,成为人们乐于议论的话题。
成功后的洛维格是个看起来很神秘的人。他生性少言寡语,从不轻易谈论自己
的事。无论是接受记者采访,还是在公开场合露面都是这样。没有人能够有机会与
他深谈,即使是他的下属职员,或者他的邻居。因他很少直接与人打交道,所以集
团公司里只有少数几个高级管理层的人才认识他,在公司的总机目录上,也找不到
他的名字和电话号码。
虽然已是亿万富翁,但洛维格的生活依然非常俭朴。他多年居住在属于中产阶
级人家的小型住宅里。平日他习惯步行,很少驾车外出,不像有些富豪那样前呼后
拥摆排场。
洛维格喜欢独处,不仅在生活上,还表现在事业上。他从不与别人合伙经营公
司,也很少出卖自己的股票。他喜欢独享经营权,力求全部资产为个人独有。
他的背部有点驼。那是在他创业之初,有一次运输途中,轮船上的油箱爆炸了,
舱里有两位船员被浓烟熏倒。许多人只顾自己逃命,而当时已经身为公司老板的他
奋力冲了进去,冒着生命危险把两个人拖了出来。在救人的过程中,他的背遭到重
创,导致一直背部弓曲,时常疼痛难忍,而他多年来对此事却一直不曾向别人提起。
洛维格结过两次婚,晚年与第二任妻子一起度过。他们夫妇居住在一个小镇上,
深居简出,从不抛头露面,他们的邻居压根儿也想不到他们身边的这一对老年夫妇
就是世界有名的大亨。
事实上,人们很难了解到洛维格有什么样的想法,他的生活同其他大亨们沸沸
扬扬的生活简直有无壤之别,他这种神秘的个性让人们猜疑纷纷。
许多美国人,常可以看见这位世界闻名的富豪,像一个普通老人一样,弓着背,
步行在小镇的街道上。
红色资本家哈默
亚蒙•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西
方,他是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而在苏联和中国,他却是家喻户晓的“红色资本家”,
因为他是第一个与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合作的西方企业家,被列宁亲切地称为“哈默
同志”;他又是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被邓小平誉为“勇敢
的人”,《哈默自传》在中国更是成了颇受欢迎的畅销书。
哈默是俄国移民的后裔,于1898年5月21日生于美国纽约市。他的曾祖父弗拉基
米尔是俄国犹太人,曾在沙皇尼古拉一世时以造船而成为巨富。到哈默的祖父雅各
布娶妻生子时,一场台风引起的海啸把家财冲刷得荡然无存。1875年,雅各布带着
妻子和儿子朱利叶斯移居美国。朱利叶斯长到15岁时,就放弃了学业,到一家钢铁
厂当铸造工,以补贴家用。他年轻力壮,在工人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参加了
社会劳工党,组织工会,成为积极的社会主义者、朱利叶斯19岁时,去应聘当了药
剂师。几年后,他用积攒下的工资买下了老板的药店,后来又开了两家分店,办了
一家制药厂。就这样,这个年轻的社会主义者成了年轻的资本家。但是,朱利叶斯
并没有放弃他的信仰,依然是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忠实追随者。1897年在一次社会
主义者郊游中,朱利叶斯与一个年轻的寡妇罗丝一见钟情,不久即结婚。一年后,
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朱利叶斯特地给儿子起名为亚蒙•哈默,据称这取意于美国
社会劳工党的旗徽“手臂(Arm)与锤子(Hammer)”。
哈默出生后仅4个月,父亲朱利叶斯考上了哥伦比亚医学院。在后来的4年中,
朱利叶斯既要经营药店和制药厂,又要攻读他的医学课程,但他不愧是铁打的汉子,
做到了学业和事业两不误,终于在1902年毕业。这一成就的取得,对后来哈默的成
长影响很大。
朱利叶斯认为治病救人比做买卖赚钱更高尚,便毅然将药店和制药厂卖掉,在
纽约市布朗克斯地区办了一家诊所,成了一名医生。他行医一生,曾拯救了5000多
个婴儿的生命。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长大了。哈默是三兄弟中最不听话的,但也是最
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个。他逃过学,经过父亲的教育,他变了,学习从中不溜上升到
第一,课余还学会了摆弄无线电,制造飞机模型,并在高中毕业班演讲竞赛中获得
了金质奖章。此外,他还迷上了诸如洛克菲勒、卡内基等白手起家的美国著名企业
家的传记,开始四处寻找赚钱的门径。16岁那年,他正在读高中,就成功地做了第
一笔“大买卖”。一天,他在百老汇大街看见一辆双座旧敞篷车在拍卖,决心要买
下来。他向在药店售货的同母异父哥哥哈里借款,并胸有成竹地保证不久就偿还他。
原来,他已从报纸的广告中找到可做的工作了,即用汽车为一个糖果商送货,每天
可得到20美元的酬金。果然,两周后,他不仅如数还清了哥哥的钱,获得了这辆汽
车,而且口袋里还有钱币在叮当作响。
3年后,即1917年,哈默在完成两年的医学预科课程的基础上,踌躇满志地来到
久负盛名的哥伦比亚医学院,递交了入学申请。主管注册的工作人员上下打量他后
说:“你是朱利叶斯医生的儿子吧?1898年你出生的那年我办理了你父亲入学的申
请,今天我又在这里欢迎你。”就这样,哈默自豪地成为哥伦比亚医学院的学生,
命运之舟载着他似乎正沿着子承父业的方向前进。
然而,有一天,父亲来到校园找到哈默,告诉儿子一个坏消息:他倾其积蓄投
资的制药公司濒临破产。而且他本人因身体不好,特别是还想继续行医,没有精力
去顾及公司的管理;因此,他要求儿子去当公司的总经理,但不许他退学。他强调
说:“儿子,我过去就是这么于的,你也可以这样子。”
其实,父亲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哈默早就跃跃欲试。他极其兴奋地迎接
了这样的挑战。为不误学业,哈默邀请一个家境贫困而学习优异的同学住在一起,
免费供给对方食宿,条件是这位同学每天去上课,做大量的笔记,晚上带回给他,
供他应付考试和写论文。有了这个学习的“替身”,哈默就可以专心致力于公司的
经营了。他改革了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推销方法,组织了一支强有力的推销员队伍,
并把公司名字也改为响亮的“联合化学制药公司”。哈默终于把发发可危的公司从
破产边缘拯救过来,雇员从十几人发展到1500人,产品畅销全国,公司开始跨身于
制药工业的大企业行列。
时隔不久,哈默成了哥伦比亚医学院,乃至全国院校中独一无二的正在大学攻
读的百万富翁。1919年美国的平均收入是625美元,而那一年哈默个人的净收入超过
1亿美元。在学习上,他的大多数考试成绩是“A”,并被评为毕业班里“最有前途
的学生”。1921年6月,他取得了童年时就梦寐以求的医学博士学位。从此,人们始
终尊称他为博士,尽管他以后从未正式行过医。
这时,哈默决定利用从课业结束到实习开始之间短短半年的间隔,做一件令人
震惊的事情,即去苏联访问。十月革命后,哈默的父亲作为美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
一,对苏联十分关注,并向被封锁的布尔什维克政权提供过必需品。但由于一次医
疗事故,1920年6月,哈默的父亲受审入狱。这一突然变故,使年轻气盛的哈默决心
完成父亲未遂的愿望,到父亲出生的国家,去帮助苏联战胜正在那里蔓延的饥荒和
伤寒。
于是,哈默以200万美元的售价卖掉了制药公司,而花了十几万美元买下一座野
战医院以及与之配套的医药用品和医疗器材,还花了1.5万美元买了一辆救护车,在
车身侧面刷上“美国赴莫斯科医疗团”字样。他要把这些作为见面礼物送给苏联人。
当时的苏联与大多数西方国家隔绝,因此在许多人看来,哈默此行无异于到月球上
去探险。就这样,23岁的哈默走上了一条将从根本上改变他的生活的道路。
这位年轻的百万富翁一路上历尽艰辛,终于在1921年初夏到达苏联。由于旅途
劳累,他病倒了。但他毫无怨言,谢绝特殊优待,与苏联人民一起过着战时凄苦的
生活。他每天坚持背诵和学习使用100个俄语单词,以便能很快开始工作。
1921年8月初,哈默随一个代表团到乌拉尔地区考察。这里的情况令他大惑不解:
一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宝藏,物产丰富,白金、宝石、毛皮等贵重物品几乎应有尽有;
另一方面饥荒严重,饿殍遍野,最起码的生活必需品奇缺。于是,他问带队的苏联
人:“为什么你们不出口这些东西换口粮食?”“那不可能,”他们回答,“欧洲
刚刚解除对我们的封锁,要卖出这些东西,进口粮食,所需时间太长。而且要使乌
拉尔地区的人民免于饥饿,至少需要100万蒲式耳的粮食。”这时一个大胆的计划在
哈默头脑中形成。他联想到当时美国粮食大丰收,粮价已跌到每蒲式耳1美元,便提
出建议:“我有100万美元的资金,可以在美国紧急收购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海运
到彼得格勒,卸下粮食后,再将价值100万美元的毛皮和其它货物运回美国。”哈默
的建议很快传到莫斯科,列宁亲自回电表示认可这笔交易,并请哈默速返莫斯科。
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哈默就被召到列宁的办公室。为使年轻的苏维埃得到休
养生息,列宁当时正实行新经济政策,因此对哈默的提议格外重视。列宁从办公桌
边站起来欢迎哈默,并用英语与他亲切交谈。当列宁代表苏联政府向哈默表示诚挚
的感谢时,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竟激动地流下了热泪。从此,他们之间结下了真挚而
深厚的友谊。列宁鼓励哈默投资办厂,允许他开采西伯利亚地区的石棉矿,从而使
他成为布尔什维克苏联第一个取得矿山开采权的外国人。
美苏的易货贸易由此开始。哈默组织了美国联合公司,沟通了30多家美国公司,
他俨然成了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人。后来,由于一次偶然的发现,哈默在苏联办起
了铅笔厂。一天,他顺便走进一家文具店想买铅笔,但店里只有价格昂贵的德国货。
他灵机一动,发现制造铅笔是一项新的有利可图的事业。他本人并不懂得怎样制造
铅笔,但他懂得如何使用懂行的人。他以高薪从德国和英国聘来技术人员兴办铅笔
厂,用美国的计件工资制度来管理生产,结果短短七八个月,就奇迹般地投入生产,
第一年就达到了250万美元的产值。几年后,哈默不仅满足了苏联铅笔、钢笔市场的
需要,而且把20%的产品出口到英国等十几个国家。这家工厂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
的铅笔厂之一,给哈默也带来了几百万美元的收入。
哈默在莫斯科度过了将近10年,苏联成了这位亿万富翁的发迹地,同时他也用
自己的努力支持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
然而,哈默一生中最活跃的时期却是1931年从苏联回美国后开始的。他四面撒
网,点石成金,不管从事哪种行业,都取得了成功。他就像一名万能的魔术师,可
以在大庭广众之下从大礼帽里变出一只又一只兔子来。他的经营范围令人眼花缭乱,
除了从事艺术品买卖之外,他还涉足无线电广播事业、黄金买卖和慈善事业;而最
能显示他的才干的,却是从事威土忌酒和种牛生意。
哈默回到美国时,正值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但他却认为是赚钱的机会到了。
他的眼睛虽然盯着艺术品销售的生意,可他的耳朵却在倾听四面八方的信息。他捕
捉到一个清晰的信息:罗斯福正在走向白宫总统的宝座,如果他一旦当选,实施他
的新政,那么,1919年颁布的禁酒令将被废除。这将意味着全国对啤酒和威士忌的
需求激增,酒桶数量也会呈现出空前的需求,而当时市场上却没有酒桶出售。哈默
当机立断,立即从苏联订购了几船优质木材,在纽约码头设立了一座临时的桶板加
工厂,并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酒桶厂。禁酒令废除之日,也正是哈默制
桶公司的酒桶从生产线上源源滚下之时,他的酒桶被各制酒厂用高价抢购一空。哈
默不满足于当一名酒桶供应商,又插手制酒业,开始经营威士忌酒生意。他接连购
买了多家酿酒厂,采取大幅度削价和大做广告等手段,很快战胜了所有的竞争对手。
他的丹特牌威士忌酒一跃而成为全美第一流名酒,年销售量高达100万箱。
酒桶把哈默引进了威士忌酒行业,而他爱好吃牛排的习惯又把他引入了另一个
领域,即养牛业,并同样大获成功。
哈默闯入养牛业也纯属偶然。有一次他埋怨市场上买不到优质牛排,他的一名
雇工就建议去买头牛杀了吃。牛买回来了,却是一头怀上小牛的母牛。哈默认为自
己还不至于馋到杀怀孕母牛的地步,于是就把牛放养在庄园里。恰好哈默的邻居是
一位养牛专家,专门培育安格斯良种牛,他不仅替哈默买回的那头母牛顺利接产,
而且时隔不久又让这头母牛与他的公牛交配,生下了具有安格斯种牛优良品质的小
牛。哈默对养牛专家感动之余,也对养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他的头脑中闪现
出新的商业脑电波:以酿酒的副产品饲养种牛,不失为化残渣为黄金之举。
说干就干,哈默迅速筹建了一家繁殖种牛的大牧场,并花上10万美元买下了本
世纪最好的一头公牛——“埃里克王子”。在随后的3年中,仅靠埃里克王子就繁殖
了1000头牛犊,其中包括6头世界冠军,为他赚了200万美元。哈默也从此由养牛的
门外汉变为种牛业公认的领袖人物。
1956年,哈默58岁。他在商战中积累的财富,多得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他确实
打算从商界隐退,携他的第三任新婚妻子,举家迁往加利福尼亚,准备平平静静地
安享晚年。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充满诱惑力的石油业把他征服了,他又开始过
起“人生始于六十”的新生活,一跃成为举世闻名的石油巨子。
当时在加利福尼亚州有一家濒临破产的西方石油公司,其实际资产只有3.4万美
元,3个雇员和几口快要报废的油井,公司的股票每股只卖18美分。哈默的一个远亲,
是洛杉矶远近闻名的会计师,他向哈默建议,投资这家石油公司。因为根据美国政
府对石油业的倾斜政策,用于尚未出油的油井的资金无须报税。对于赋闲的哈默来
说,他无意收购这家公司,但却愿意借给西方石油公司5万美元,让他们再打两口井。
如能出油,双方各得50%利润,如果不出油,哈默投人的这笔资金可作为亏损从应
缴税款中扣除。出乎意料的是,两口井都出油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涨到
每股1美元,哈默也尝到了甜头,开始涉足石油业。不久,哈默成了这家公司的最大
股东,1957年7月当选为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哈默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冒着巨大的风险,开始建立一个石油王国。他招兵
买马,物色到最优秀的钻井工程师和最出色的地质学家,1961年终于在加利福尼亚
钻探到两个巨大的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跃上升到每股15元,公司
的实力也足以与那些世界上较大的石油公司分庭抗礼了。
那时,世界上的大部分富饶的大油田,早已是号称“七姊妹”的西方七大石油
公司的天下,哈默难以染指。于是,具有冒险精神的哈默,顶住公司内外的压力,
把赌注押在利比亚。在别的石油公司放弃的没有希望出油的两块租借地上,哈默锲
而不舍,1966年底,终于发现了石油大矿脉,开出两个盛产高级原油的新油田。西
方石油公司在哈默的经营下,业务蒸蒸日上,利润逐年上升,石油勘探范围不断扩
大,从国内到国外,从陆上到海洋,先后在中东、北海、南美以及巴基斯坦、中国
南海等地找到了丰富的油源。尤以在北海地区取得的成绩最为明显:他的公司进去
最晚,却最早出油。197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为60亿美元。到1982年,西
方石油公司已成为全美第12个大工业企业,成为紧挨着“七姊妹”的世界第8个最大
的石油公司。
为了更好地适应风云变幻的商界需求,哈默经营的诀窍之一就是从来不在一棵
树上吊死,实行多方位经营。这是他久盛不衰的法宝。
1966年年底,西方石油公司在利比亚发现石油后不久,哈默就以8800万元的股
票先后买下珀米安与麦克伍德公司、加勒特研究与发展公司。
1968年1月,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上涨到每股100美元以上,哈默及时将每一老
股改为三个新股,后来每一新股的价格又升到55美元。哈默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以
公司的股票当货币使用,发展煤炭和化工制品等多种经营。
1968年初,西方石油公司以1.5亿美元的代价买下美国排名第三的煤炭公司——
岛溪煤矿公司。该公司年销售额1.5亿美元,原煤蕴藏量达35亿吨。1974年,岛溪煤
矿公司的净利润已近1亿美元。
1968年7月,西方石油公司又以8亿美元优先股的代价买下胡克化学与塑料制品
公司,这是美国前所未有的最大一笔兼并买卖。
到了70年代,哈默的目光又转向更广阔的领域。
1972年,经过许多政治波折和变化后,哈默与苏联做成了一项长达20年的200亿
美元的化肥生意,把美苏贸易推向高峰。
1979年5月,应邓小平同志的邀请,81岁的哈默成为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
国的西方企业家。此后,西方石油公司与我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其
中,年产1533万吨原煤的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是哈默博士与我国合作的最大
项目,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
1981年,西方石油公司同美国两家主要的肉类加工企业合并,这就使西方石油
公司同时成为美国规模最大的生产肉制品的企业。
就这样,西方石油公司的业务构成已由单一的石油企业发展成为包括煤炭、化
学、肥料、金属处理等多种类的综合企业。迄今为止,它已在世界50多个国家设有
分支机构,销售额近200亿美元,从而跻身于美国有名的大企业的行列。
哈默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与众不同的是,他的经营时常与政治联系在一起,
他视金钱如浮云,似乎更关心人类的和平。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许多珍贵的相
片,中间的一幅是有列宁亲笔题词的照片,此外还有他与几届美国总统、外国首脑
的合影。他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和平与人权会议”的发起者和赞助人。他经常乘坐
自己的飞机,从一个国家飞到另一个国家传递和平信息,呼吁并极力促进美苏最高
领导人举行会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经常慷慨解囊支持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
事业。他创办癌病研究中心,担任美国总统3人癌症研究顾问小组主席。他亲自率领
医疗小组,去苏联抢救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他乐善好施,四处捐款,1988
年,他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款2万美元。
这位年逾九旬的健康老人,生命力极其旺盛,看上去像60岁,工作起来犹如正
值盛年的中年人。他一如既往,四处奔波,过着万花筒般忙碌的生活,不断有新的
追求,不断地攀登高峰,被世人誉为20世纪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大富翁。
猪鬃大王古耕虞
20世纪初,古耕虞出生在四川重庆。他的叔祖父古绥之,当时已在重庆开设了
正顺德、同茂丰两家山货店,除了经营当地的土特产外,主要的业务是经营猪鬃买
卖。他的“牛”牌猪鬃小有名气。古耕虞的父亲古槐青,年轻时曾梦想考科举,中
状元,辛亥革命后弃学从商。他先在叔父的店里当伙计,学生意,积下了一笔资本
后,便自立门户,开了一家叫古青记的山货店,主要从事猪鬃出口生意。他用“虎”
牌作商标,表现出他“占山为王”的雄心。
当时,中国商人出口猪鬃,必须通过英国人经营的洋行办理有关手续。英国洋
行不但从中赚一大笔钱,而且常常欺侮中国商人缺少外贸知识或不通外语,坑害中
国商人。有一年夏天,隆茂洋行收了古槐青价值20万两白银的猪鬃,却胡说猪鬃质
量不好,硬是不肯付钱。古槐青不懂英语,无法同洋人交涉,只好跑回家,把还是
中学生的古耕虞带到洋行。古槐青据理力争,占耕虞担任翻译,终于迫使洋人照价
付钱。
通过这件事,古槐青认识到,要想做大生意,发大财,就必须具备高等文化修
养。所以他下决心把儿子送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学英文,后来又让儿子去南通,在张
謇办的纺织学堂学技术。古耕虞在求学期间,研究了古今中外的经济学说,还学习
了银行学、市场学和各国的法律、税务、运输、保险等方面的知识。他最爱读的书
是《富兰克林传》和《福特管理》,甚至还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美国汽车大
王福特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经验,对于青年古耕虞的影响很大。
1925年,古耕虞结束学业,回到了故乡重庆。当时古槐青已经在上海的交易所
做投机生意,便把古青记山货店交给古耕虞管理。同行们都不大看得起这个年轻人,
戏称他为“娃娃班”,并且想找机会挤垮他,好减少一个竞争对手。古耕虞则想做
一笔大生意,让这班人看看他的本领。
不久就到了收购羊皮的季节。经营羊皮的利润很大,山货店自然都不会放过这
个机会。古耕虞通过对国外市场行情的研究,看准羊皮的价格在日益上涨,而且羊
皮的收购季节又短,一年只有3个多月,所以果断地决定,用稍高于同行的价格大量
收购。
开头几天,上门送货的客户很多,可几天以后,客户却变得越来越少。古耕虞
感到奇怪,派人出去一打听,原来是裕厚仁山货店串通了恒祥钱庄在外面造谣,说
古槐青在上海交易所投机失败,负债累累,古青记就要倒闭了,哪里还有钱收购羊
皮呢!
古耕虞十分恼火。裕厚仁山货店的老板,是古耕虞祖父一辈的人,而且两家关
系一直很好,如今为了独霸市场,竟对一个晚辈使用这样卑劣的手段!但是古耕虞
没有轻举妄动,他冷静地考虑以后,想出了对策。一方面,他立即给父亲拍电报,
让父亲陆续从上海汇回20万两白银,他把这些钱分别存在重庆的各个大钱庄里;同
时,在营业结算时,凡是古青记欠对方的钱,他都立即付清,而对方欠古青记的钱,
他都暂不收回。然后,他又请关系比较好的复兴钱庄清查古青记的财务情况,证明
古青记资本雄厚,复兴钱庄宣布愿意为古青记做担保。这样一来,坏事变成了好事,
古青记的信誉反而大大提高了。加上古青记的收购价比其它山货店高,最后几乎把
上市的羊皮全都收了进来。
同行们暗中都取笑古耕虞没有经验,这么多羊皮压在手中,万一羊皮价格一落,
非得赔老本不可!可是不久,他们也得到消息,知道国外羊皮价格猛涨,这时再想
出高价收购,也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古耕虞赚了大钱。
1926年冬天,一个叫纳尔斯的美国人,到重庆来收购羊皮。他随身只带了一张
银行信用证。到了结算的时候,他才发现,凭他的信用证作抵押,在重庆中国银行
只能取得60%的现金,这样他的钱就不够付货款了。卖主们天天盯住他要钱,搞得
他焦头烂额。更令他为难的是,重庆没有代客户把羊皮打成包的加工厂,也没有人
肯出租自己的打包机给他,他收下的羊皮根本没办法打包装船;同时,冬天又是长
江枯水季节,航运不通,他的羊皮就是打了包,装上船,也无法运往上海。羊皮是
很娇嫩的货物,一个月内不加工,就会霉烂,那就只能倒进粪坑当肥料了。
走投无路的纳尔斯差点就要跳长江了!
古耕虞早就在暗中关注这件事。当他认为时机成熟时,他先到重庆中国银行,
说明这件事的严重性,如果让纳尔斯的羊皮烂掉,完蛋的可就不是纳尔斯一个人,
重庆的许多山货行也会因拿不到货款而倒闭,甚至全四川的山货行业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他要求银行支持他出面来收拾这个残局。然后古耕虞找到纳尔斯,用流利的
英语同他交谈,说明自己可以帮助纳尔斯渡过难关,以低利息借钱给纳尔斯付货款,
替他的羊皮加工、打包、出口,纳尔斯则将他那张银行信用证转给古青记。纳尔斯
一见有人能救他,顾不得算细账,连叫“OK”,在合同书上签了字。手续一办好,
他就赶紧逃出了重庆。古耕虞没费什么事,就赚了一大笔钱,而且在同行中赢得更
高的威信。
古耕虞成了重庆山货行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摆脱英国洋
行的控制,直接向国外出口猪鬃。
古耕虞仔细研究后发现,如果不让洋行从中盘剥,直接向国外出口,可以增加
30%左右的利润。然而,摆脱洋行又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为英国洋行已经形成了
在猪鬃经营中的垄断地位,而且在当时的中国又享有许多特权。如果处理不好,遭
到他们的一致抵制和打击,古青记就会连原有的利益都保不住。古耕虞只得悄悄地
寻找机会。
机遇总是偏爱敢于同命运抗争的人。
1927年底,有2个美国商人出现在重庆街头。他们名义上是代表美国孔公司来考
察重庆猪鬃生产和出口情况的,实际上是想同虎牌猪鬃的主人取得联系。因为虎牌
猪鬃在美国市场上的声誉很好,只是由于英国洋行的从中盘剥,他们的利润就不多
了,他们也希望直接与中国商人交易。因为不懂中文,这两个美国人几经周折,才
见到了古耕虞。
22岁的古耕虞风度翩翩,用一口纯正的英语,将猪鬃的货源、加工、经营、出
口情况,向两位客人做了详尽的介绍。两位美国人没想到虎牌猪鬃的主人如此年轻
又如此具有才识,高兴得直竖大拇指,连声称赞:“中国人,了不起!”
几次交往之后,双方都有了更深的了解,2位美国人才悄悄对古耕虞说明自己的
来意——希望能不经过英国洋行,直接从古青记进口虎牌猪鬃。古耕虞心中大喜,
直接出口猪鬃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他脸上却不露声色。经过进一步的试探,
他完全弄清了对方的意图,这才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虽然这样做对中美双方都有利,
但对英国洋行可就大大不利了,他们一定会不择手段地进行破坏!
2位美国人也深知这一点,他们显得比古耕虞还要着急。
美国人越急,古耕虞就越是表现得若无其事。他白天照样做生意,照样以主人
的身份接待两位美国人,可到了晚上,他总是坐在灯下,埋头研究有关资料,苦苦
思索对策,直到深夜。一天晚上,他在脱衣服准备睡觉时,猛然一个念头跳了出来,
他眼前一亮,大脑紧张地沿着这个思路考虑下去,手上的动作却僵住了,他的夫人
以为他出了什么意外,吃了一惊,幸亏这时古耕虞的脸上露出了喜色,夫人才松了
一口气。
第二天,古耕虞约来了两位美国人,平静地把自己想到的办法告诉他们。两位
美国人连声叫好,认为只要他们双方不对英国洋行泄露秘密,这个计划就万无一失。
双方当场签订了一项秘密合同。
就是这一项秘密合同,成为古耕虞事业的重大转折点,也是古耕虞一生命运的
转折点。
几天之后,古耕虞就开始发运第一批直接销往美国的虎牌猪鬃。这一回,他没
有使用古青记的装船标志,而是用两个并无意义的英文字母“LT”作为标志,装船
人也用了别的化名。与此同时,他仍然以一部分猪鬃卖给英国洋行,以掩盖他与美
国公司的秘密交易。但是,大量猪鬃运销美国后,卖给英国洋行的猪鬃便越来越少
了。英国洋行询问原因,古耕虞总是拖着不答复;实在拖不过去了,就推说货源不
足。
终于有一天,虎牌猪鬃垄断了美国的主要猪鬃市场。古耕虞料定英国洋行对此
已经无能为力,便完全停止了与英国洋行的交易,实现了古青记猪鬃全部直接出口
的夙愿。英国洋行如梦初醒,急忙探听真相,才发现古耕虞这只中国“虎”已经威
风凛凛,不可一世,不是他们所能打击得了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古耕虞成为中国
第一个猪鬃出口大王!
古耕虞的成功,使更多的人看到了猪鬃生意的巨大利润,也就不断有新的竞争
对手进入这一行业。1934年,有银行背景的朱文熊来到重庆。他以为自己有从事国
际贸易的经验,又有当时最大的银行作后台,完全有把握同古耕虞唱一出对台戏,
就投资500万元,成立了一家合中公司。
合中公司开张后,朱文熊就亲自登门找到古耕虞,要古耕虞将虎牌猪鬃全部交
给他,由他负责出口交易。古耕虞当然不会接受这种条件,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快,
委婉地谢绝了朱文熊的建议。朱文熊也很不高兴。他认定商业竞争的规律是“大鱼
吃小鱼”,他的年纪比古耕虞大,资本比古耕虞多,经验比古耕虞丰富,后台比古
耕虞硬,合中公司理所当然是条“大鱼”,现在他这条“大鱼”情愿与古青记这样
的“小鱼”合作,古耕虞居然不识抬举,岂不是自取灭亡?
朱文熊决心要给古耕虞点厉害看看。他连夜炮制出合中公司高价收购猪鬃的广
告,第二天消息就传遍了重庆。商人们唯利是图,当然纷纷将猪鬃卖给合中公司。
古耕虞明知朱文熊这一招是冲着他来的,目的就是断绝古青记的猪鬃货源。他表面
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指使别人将一些次品猪鬃卖给朱文熊。自己则一头扎进猪
鬃清洗房里,亲自狠抓虎牌猪鬃的质量。
古家经营猪鬃生意已有3代历史,收罗了不少技术人才,也积累了丰富的加工经
验,提高产品质量很有一套,所以才能保持虎牌猪鬃生意的久盛不衰。朱文熊依仗
的是财大气粗,一时间哪里能聚集起过硬的技术力量?加上他收购的猪鬃原料中就
混有大量次品,所以几千箱猪鬃运到英国后,根本没有人买。朱文熊不甘心,又以
高薪招聘技术人员提高质量,并改用“飞虎”牌商标。会“飞”的虎当然要比一般
的虎更强!朱文熊向伦敦的货主拍胸脯担保说,他的飞虎牌猪鬃质量一定比古耕虞
的虎牌猪鬃更好!
古耕虞在猪鬃市场上闯荡多年,消息十分灵通,对朱文熊的所作所为,他都了
解得一清二楚。等朱文熊的飞虎牌猪鬃卖出后,他才采取对策,有意在伦敦市场上
降低虎牌猪鬃的价格。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英国商人不是呆子,
一比较就看出,事实根本不是朱文熊宣传的那样,而是虎牌猪鬃的质量高而价格低,
飞虎牌猪鬃的质量差而价格高!于是纷纷向朱文熊要求退货退款,并要求赔偿损失。
这一来,朱文熊不但名声扫地,而且经济上的损失也大了。
朱文熊慌了,连忙请当时的中国驻英国公使顾维钧帮忙,希望英国商人能够让
步。然而英国商人不肯吃亏,据理力争,最后只得交给英国鬃商公会仲裁解决。
按照规定,应由英国鬃商公会指定一个有声望的鬃商,在听取中国卖方和英国
买方代表的意见后,拟出仲裁书,交法院执行。鬃商公会这次指定的仲裁人,恰巧
是古耕虞虎牌猪鬃在英国的经营代理人克罗克斯。朱文熊得到这个消息,顿时就惊
呆了——克罗克斯当然不会为自己生意上的竞争对手说话,这场官司他朱文熊是输
定了!如果真的照英国商人要求的那样退货赔款,他倾家荡产也不够。
弄到这个地步,朱文熊也顾不得脸面了,只好请朋友陪他去拜访古耕虞,求古
耕虞从中协调,希望能尽量少受点损失。古耕虞故意装作刚刚听说此事的样子,一
边对朱文熊深表同情,一边又强调说,英国商人最讲信用,所以也最恨以次充好的
欺骗行为,事情恐怕很难办。朱文熊赔着笑脸,苦苦哀求,最后主动表示,只要英
国商人同意不退货,他情愿承担一定数额的赔款,如果古耕虞帮忙做到这一点,他
今后一定不再在重庆经营猪鬃。
古耕虞见打下了朱文熊那不可一世的气焰,也达到了把合中公司赶出四川的目
的,就答应去试试看。送走了朱文熊,他立刻给克罗克斯打电报,请他从中调解,
妥善处理这桩仲裁案,尽量做到只赔款不退货。克罗克斯同意了。不久,仲裁结果
传到重庆,正是朱文熊所希望的只赔款不退货。
朱文熊赔了夫人又折兵,办完手续,就悄悄地摘下了合中公司的牌子,灰溜溜
地离开了重庆。古耕虞这条“小鱼”,居然吃掉了一条“大鱼”!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企图越来越明显,国内的局
势一天比一天紧张。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一向十分敏感的古耕虞,这时更加密切地
关注形势的发展。
8月12日,重庆民生轮船公司的一名船员对古耕虞说了一件怪事:民生公司有艘
船从重庆运货到上海,原来还准备再从上海装货运回重庆,可货还没卸完,船长就
接到总经理的急电,要他不管货卸没卸完,立即返回重庆!古耕虞马上想到,一定
是时局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民生公司的总经理才会采取这种不计损失的做法。
当天夜里,古耕虞同重庆的鼎瑞、祥记、和祥三家商号会商,认为中日战争可能很
快就要爆发,长江航运可能从此中断,而他们这些出口商的商品,都是靠长江航运
运到上海才能出口的,以后就有做不下去的危险。他们决定,要抢在大战爆发前,
赶紧把存货处理掉。于是几家连夜装箱、装船,并且同银行结算。
第二天,日军在上海发起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抗击,战争全线打响。两天以后,
政府宣布封锁江阴,重庆到上海的长江航运被迫中断。古耕虞和朋友们由于动作快,
总算减少了一些损失。
这时,重庆市场一片混乱,进口货价格猛涨,出口货行情猛跌,连银行都关了
门。所有的人都在拼命抢购物品,商店却纷纷停业,囤积居奇,指望价格涨得更高
谋取暴利。8月15日,当局召集重庆工商界各行业代表开会,要求商家在20日恢复营
业;并决定由当时的4家大银行发放一笔贷款。事关重大,会场上的气氛一直十分紧
张。许多商界知名人士都愁眉苦脸,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办才好。
谁也没有想到,年纪只有32岁、经商不过10年的古耕虞,却站起来侃侃而谈。
他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指出战争才刚刚开始,如果长期中断出口,必然导致国家外
汇短缺,甚至可能没有外汇向外国购买军火。因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
“海关登陆”。海关是管海的,日本人从东方进攻,中国的海口很可能会被日军控
制,所以海关应该转移到陆地上来管出口工作;第二,组成长途汽车队,利用重庆
到昆明的军用公路,运输出口物资,经越南的海防市转运世界各地;第三,恢复出
口商与国外商人的通讯联系,并要求军事机关不要扣留和检查商业电报。这几条建
议条理清楚,既有利抗战,也有利维持出口经营,得到参加会议者的一致拥护。
第二天,古耕虞向当地更高层申诉了他的上述意见,最后,海关登陆和陆路运
输出口物资两条,很快都实现了。
当时重庆市场上猪鬃的价格已由每担900元猛跌到380元,古耕虞果断地将所有
猪鬃全部收购下来。他知道,在战争爆发后,猪鬃将成为重要的军用物资,油漆军
舰、飞机及各种军车,清刷大炮的炮筒等,都离不开猪鬃。中国是国际市场上最重
要的猪鬃出口国,一旦中国出口受阻,国际市场上猪鬃价格必定上涨。只要有办法
把猪鬃运出去,就一定能赚大钱。古耕虞率先利用公路试运出口物资到越南,结果
很顺利。在抗战期间,古耕虞的虎牌猪鬃出口量达到全国猪鬃出口总量的80%以上,
几乎垄断了世界猪鬃市场。
古耕虞不但成了百万富翁,而且坐稳了“猪鬃大王”这一把交椅。
石油大王麦卡锡
20世纪初,美国得克萨斯州成了一片热土。一个名叫托尼•卢卡斯的澳大利亚
冒险家在那大片的盐碱地下钻出了又黑又稠的石油。很快,大批的美国人蜂拥到那
里,搭起木棚,架起帐篷,争先恐后地在租来的盐碱地上押注,钻探石油。这样的
人,当时被人们称为找石油者。
由于当时钻井设备很陈旧,技术落后,大多数的人很快蚀光了老本,卷起铺盖
溜了。只有极少数的人,撞上了好运,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格伦•麦卡锡就是
其中最出色、最有名的一个。
怎么来讲述这位找石油大王的故事呢?麦卡锡,高大的身材,粗鲁的相貌,性
格怪异,一个豪爽的人,冒险家,赌徒,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人……看来,一切还
得从头说起。
很久以前,爱尔兰科克郡的青年彼得•麦卡锡带着新婚妻子和发财的梦想远渡
重洋,来到北美洲新大陆,那时候,人们都说那里遍地是黄金。
最终麦卡锡夫妇没能发得了大财。他们在美国一共生了8个孩子,这8个孩子长
大以后也没能实现他们父母当年的梦想。但是他们中的威廉•麦卡锡,娶了一个英
裔姑娘,生下了他们的儿子,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格伦•赫伯特•麦卡锡,后来
却成了得克萨斯州最有名的大富豪之一。
少年时代的麦卡锡,体格魁梧,喜好运动,是学校足球队的队员。他从小头脑
就很聪明,特别喜欢找人打赌。14岁那年,有一次,他为了得到两只汉堡包,用一
枚硬币跟一个卖汽水的人赌正反面,结果他赢了10美分,买了汉堡包。
还有更神的事儿。有一回,长大了的麦卡锡跟他新婚的妻子口袋里总共只剩下
2美元,日子没法过下去了。一般的人该想如何精打细算地花掉这2美元,或者在盘
算去借钱。可是他把2美元押在希望不大的赛马上,结果居然中了奖,赢了一笔钱,
够他和妻子几个月的生活开支。他喜欢掷骰子赌博,最多的一次赢了2.8万美元,他
还一点儿不奇怪,对别人说:“当然是我赢,因为我正需要这笔钱嘛。”
当大批的人蜂拥到得克萨斯州开采石油的时候,麦卡锡的父亲有一段时间就在
油田里工作。麦卡锡从小在油田长大。在那里卖水,看别人干活。小麦卡锡非常喜
欢和那些找石油的人泡在一起,那都是一些特殊的人物。他们通常性格倔强,肯吃
苦,跟大都市里的人合不来。他们喜欢跟命运赌博,不知道自己是否一夜之间就成
为百万富翁呢,还是一辈子都在白干活儿。酗酒、斗殴、赌博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
饭。在小麦卡锡眼里,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传奇的故事和不平凡的经历。但是,不
久,麦卡锡告别了油田和他喜爱的人们,随父亲迁入休斯敦市定居。
麦卡锡在城市里给一家石油公司做油泵管理员。他反应敏捷,给公司创造了赚
钱机会。比如一年冬天,麦卡锡看看寒冬即将来临,就劝经理提前储备了一批防冻
剂,果然没几天气温陡降,寒潮袭来了。附近几英里只有他们这个油站有防冻剂出
售,排队的顾客整整排了一个街区。
不久,麦卡锡拥有了自己的油站,井且又把它扩大为两座。
麦卡锡在医科学校读过书,有比较不错的基础,他的父亲那时候极力主张他去
读书进修,希望他成为一名医生。因为这是个稳定的职业,收入也较高。可是麦卡
锡并不想去当什么医生,他知道自己生来就是一条找石油的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里,油泵的声音仿佛在他的耳边日夜轰鸣,石油在他的血管里汩汩地流淌。
麦卡锡是一个不甘心过平淡无味日子的人,这就注定了他必定成为找石油者中
的佼佼者。他很快卖掉了一座油站,用这笔钱作为他找石油的第一笔赌本。他买来
了一部用钢丝系在一起的钻井设备和一些工具,租下在博蒙特市不远的一块地皮,
作过祷告后,开始钻探。
钻了6个月后,希望落空了,他钻的是一口干井。麦卡锡随即又租了一套较好的
钻井设备,在休斯敦附近的一块土地上继续下他的赌注。
这也是一口干井,希望再次落空。
他换了块地方,结果还是干井。那时候已是1933年,美国经济萧条最严重的时
候,大多数的找石油者都已家破人亡,或者退出了这个行业。有人劝麦卡锡放弃钻
探,回去做他的防冻剂生意。
在这关键的时候,格伦•麦卡锡不仅没有打退堂鼓,反而卖掉了他的另一座油
站,押上了老本,开始钻探他的第四口井。
这回出油了。又黑又稠的石油汩汩而出,溅满了他和工人们的全身。他感到一
种说不出来的狂喜和激动。这口井让他赚了70万美元。
麦卡锡立刻用70万美元买下了一幢房子,再贷款买来100万美元的新钻探设备,
又借款70万美元租用了一块更大的地方,雇佣了大批人马,继续他的事业。
也许是步子迈得太大了。这一回他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一口井失火,烧了好几
天才被控制住;又有一口井井架倒塌,他损失了一大笔钱。
这样,刚刚初享成功喜悦的他,又变得一文不名,还欠下200万美元的债务。
他的头发开始变白变稀,唇上蓄的小胡子也不见了,在这样的处境下,他告别
了血气方刚的青年时代,开始步入成熟的、理性的中年时期。
麦卡锡开始认真地研究地质。他把办公室设在休斯敦市区,整个房间里铺满了
各种地图和地质图表。他总结出,盐碱地下都应该有石油,问题是得掌握深钻的技
术。可是身无分文的他哪里还会有钱来购买先进的深钻设备和技术呢?
找石油是个冒险的工作,然而机遇往往会伴着冒险而来。正当麦卡锡一筹莫展
之际,时来运转了。
从明尼苏达州来了一个有钱人,他聘用一位地质学家,替他主持钻探石油。麦
卡锡成了这个钻井队的承包人。他们架起井机,开始钻探。一直钻到9000英尺以下,
还是一无所获。那有钱人看看没指望,就放弃了钻探,回家去了。经验丰富的麦卡
锡从钻头上嗅出了石油味。这时候,只要付上一点点象征性的钱,他就完全可以从
那个有钱人手上接过这口井,然后独占这笔财富,这样他至少能赚1000万美元。可
是他没这么做,而是打电话把实情告诉了那个有钱人。
几天以后,油井终于出油了。那个有钱人感激万分,他们共同发了大财。麦卡
锡在一年之内还清了旧债。
也许,这个机遇就是麦卡锡事业的转折点,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
他的嗅觉变得格外灵敏。鼻子嗅到哪里,哪里就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他的钻井
比一般人的都深,设备也很先进,他前后总共开发了38处油田。尽管那时候石油的
每桶售价很低,他还是赚足了钱,成为众人瞩目的大富翁。
为了巩固庞大的事业,他在自己的油田旁建了炼油厂,又投资了一笔数额巨大
的钱办了一座化工厂,生产石油副产品。几乎可以肯定,在一段时间里,格伦•麦
卡锡是美国最有钱的人之一。
在接下来的一些年里,麦卡锡开始过上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他乐善好施,给各
种慈善事业捐了一大笔钱,用他的钱帮助一些遇卜困难的人。与许多吝啬的富翁相
反,他喜欢把钱大把大把地花在舒适的生活享受和其它风险事业的投资上去。
首先,他花费了数百万美元在休斯敦市中心建造了在当时很高的建筑——22层
的谢尔大厦;接着,他买下了附近地区的一批报馆;买下了休斯敦的一家广播电台
和一家银行;他甚至买下了东部航空公司的大量股票,当上了这家公司的董事。
他大笔大笔地花着手中的钞票。
不久,他买下了一座大农场。大得乘小飞机穿过这片农场需要1个小时的航程。
在那里,他修建了一座属于他私人的机场,可供多种飞机降落。离机场4英里的地方,
就是他的豪华别墅。
平时,他喜欢在农场草原上一边开着吉普车飞驰,一边打猎。他在他的湖里养
了很多的鱼供他闲暇的时候垂钓。
麦卡锡前后买了好几架飞机。1949年,他居然买下了一架波音同温层客机,在
当时这可称得上最豪华的私人飞机了。
麦卡锡还喜欢建造饭店。他建造的最著名的饭店要数“酢浆草”——一座以爱
尔兰国花命名的超级饭店。他选的是离休斯敦市中心较远的一块地皮。人们说他把
饭店盖在离中心这么远的地方简直是发疯。可是他丝毫不理会别人的指责,他认为
所有休斯敦的人都会向他靠拢。于是饭店开始动工,3年以后建成。
这座饭店在当时真可算是美国最豪华的饭店。麦卡锡用了63种浓淡不同的绿色
来装饰它。夜里绿色的水银灯把饭店的四周照亮,连服务台用的都是绿墨水钢笔。
他打算用大片草皮铺地,当时一家草皮公司因为存货不多,不肯全部出手,麦卡锡
干脆把那家公司买了下来。饭店里有大游泳池,有能容纳近2000人的舞厅,舞厅用
了进口红木和玫瑰红大理石来装饰,请了大批当时最著名的演员来表演。他花费10
0多万美元的巨资举办一次公开的夜宴,邀请了4000多位宾客,真称得上盛况空前,
极其奢华。
麦卡锡还凭着一时的心血来潮,想进入电影界,做电影公司的老板,他先后投
资拍摄了一些电影。
麦卡锡极爱出风头。他派一架飞机参加航空比赛。飞机起火失事。他又花巨资
派了3架飞机参赛,结果包揽了第一、第二名,尽管这花费了他数十万美元,但他的
名字随即传遍了美国。
有一年的美国国庆日,他的“酢浆草”饭店举办了大型的焰火晚会。饭店前面
涌满了40万观众观看焰火。市长都拿他没办法。第二天,各家报纸都整版地登出了
新闻报道。
他的照片还作为封面登在《时代》杂志上。有人称麦卡锡为休斯敦第一公民。
他出资购买埃及国家的石油开采权;扬言要在危地马拉开一个大赌场;在飞往
秘鲁的飞机上辱骂一名医生;筹划改造好莱坞……各种奇闻逸事,使他成为新闻界
追踪的目标。而他却不管外界怎么评价,依旧活得自由自在。
用一句话可以总结他的个性:格伦•麦卡锡是一个只对自己负责的人。
一个不懂得怎样握紧自己钱袋的人,又不思考如何赚取更多的钱的人,是注定
要走下坡路,甚至彻底失败的。
当时政府颁布了一条阻止石油收购价格下跌的法令,这样出售石油就保持在较
高的价位上。而购买者是不愿收购这么贵的石油的,石油卖不出去,这使麦卡锡的
收入一下减少了一半。
最初让外界感觉到这位风云人物的事业开始滑坡的,是麦卡锡用未开采出来的
石油作为抵押,向保险公司借了5000万美元的债。
问题不仅出在石油商的利润减少。麦卡锡花巨资建造的化工厂一直都在亏本。
“酢浆草”饭店也没能收到预期的投资效果。
麦卡锡又向政府的一个金融机构提出了贷款7000万美元的请求。后来,他开始
变卖一些资产,包括在休斯敦市中心的那座22层的谢尔大厦。
由于他无力偿还保险公司的贷款,保险公司开始接收麦卡锡石油公司和饭店资
产的管理权。他的那家化工厂也终于倒闭。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终于卖掉了
“酢浆草”饭店。他的手中只剩下住宅、报馆、广播电台和其它一些资产,但很快
这些东西也—一从他手中失去。
这时候,如果麦卡锡愿意与人合伙,便可以抵挡这次危机。当时,美国辛克莱
石油公司的业主哈里•辛克莱肯出1亿美元收购格伦•麦卡锡的资产,再给他5000万
美元还清债务,但性格怪异的麦卡锡不愿这样,因为他只想单干。他还想冒险。
麦卡锡打算在华尔街上市销售他公司的1000万美元的股票,以便筹集资金。可
是达拉斯的一个企业集团称麦卡锡欠他们250万美元化工设备,这使得证券交易委员
会立即撤销了批准麦卡锡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
麦卡锡只有另找出路。一年以后,他来到玻利维亚做石油生意。他向玻利维亚
政府租借了大片的土地,重操旧业,开始钻探油井。可是他租借的那片土地周围是
密密麻麻的丛林,运油卡车难以通行,除非铺设一条输油管道,而这又需要大笔的
资金。麦卡锡手里再没有这样一笔钱了,他只好打道回府。
麦卡锡公司彻底地衰败了。麦卡锡卖掉了最后一个石油企业,告别了他亿万富
翁的生活。
如今,年轻人的印象中已不再有这样一位石油大王,但格伦•麦卡锡的故事却
一直被老一辈的人津津乐道。
“中国佬”鲁斯
美国的《时代》周刊,是世界闻名的杂志之一,前几年它的封面上,曾刊登过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肖像。时代公司的老板兼总编辑亨利•鲁斯,在
美国也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时代公司坐落在纽约大公司大银行集中的曼哈顿。在一座价值上亿美元的摩天
大楼的第34层,鲁斯拥有一间雅静的办公室。室内最抢眼的是一幅整面墙壁大小的
世界地图。除了《时代》周刊,鲁斯还创办了《生活》、《体育画报》、《建筑论
坛》、《屋与家》等杂志,这些杂志在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发行总数上亿份。
身为一个资本家,鲁斯与众不同的是,与他同一时代的美国人当中,只有少数
几人能像他一样,靠笔耕创造出这样庞大的个人财富。除了上述期刊杂志,时代公
司还拥有邮购书籍的部门、5家广播电台、6家电视台;好几家造纸厂、林地、油田
以及各种各类不动产。
鲁斯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是,他在美国没有家乡。人们见面时会问:“你是哪
里人?”一般情况下的回答总不外乎说或是加州,或是内华达州、华盛顿州什么的,
而鲁斯的回答却是:“我的家乡是中国的登州。”鲁斯黄头发蓝眼珠大鼻子,一点
中国血统也没有,怎么会是中国人呢?这还得从鲁斯的家世说起——
鲁斯的父母是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传教士。他的父亲温斯特牧师,毕业于
耶鲁大学。而他的先祖则是英国的移民。温斯特牧师于19世纪末来到中国山东登州
(1913年以前旧地名),在一所基督教学院里教授物理。温斯特在学校爱上了女青
年会的伊丽莎白,结婚后生下了鲁斯。鲁斯的童年是在中国山东度过的,所以他称
自己是个“中国佬”。
山东半岛伸入黄海中,登州这个古老的港口就位于它的海角上。这里气候温和,
物产丰富,百姓善良。温斯特说服了好多美国长老会教友,出钱支持办了两所大学、
鲁斯就出生在教会所在的泥砖墙之后,由一位名叫马提尔的牧师为他施了洗礼。根
据当地习俗,外国人要起一个中国名字,鲁斯的中国名字叫鲁少义。他在会说英语
之前,已跟着一个中国奶妈学会了中国话。
1900年,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鲁斯随
家人逃到烟台难民营里,尔后又逃到韩国汉城。后来,八国联军以平定义和团为借
口,大举侵犯中国,直扑北京。鲁斯一家又乘船返回登州,在潍县住了下来。
鲁斯自幼就非常聪明,下国际象棋时,大人们常常会输给他。他是一份男孩杂
志《圣尼古拉斯》的忠实读者,10岁的时候,他写了一封信给这家杂志说:“亲爱
的圣尼古拉斯:我是一个住在中国的男孩,家在潍县近郊,在一个大约两条街那么
长、围有围墙的大住宅区里。这里住有8户人家,1所男女生兼收的学校、1所学院、
1座大教堂和两家医院……”
鲁斯家所住的地方围有12英尺高的围墙,教士们在几乎与外界隔绝而经济又不
宽裕的情况下,自己找些娱乐消遣。只要有一点什么才能,人人都毫无保留地献出
来。这里有人演过话剧和音乐剧,鲁斯的父亲上台拉小提琴,他的妈妈就弹钢琴伴
奏。鲁斯则开始了他新闻事业的首次冒险——办了一份名为《手》的男孩杂志,并
且,这份杂志全是出自他一人之手。
鲁斯有时跟着父亲到偏僻的乡村去传教,中国农村的风土民情深深地印在他的
脑子里。他常会看见村口路旁有一些石塔,贫民们无力养活的婴儿就被扔弃在石塔
上面。几年后,鲁斯回到美国念书,学校里的同学戏喊他“中国佬”,并且取笑他,
因为他们误以为他既出生于国外,那就是学校里唯一不具备当美国总统基本条件的
人了。鲁斯反驳他们说:“我虽然出生在中国,却是在美国领事馆注册的,跟你们
一样,当然也可以当美国总统。中国没有什么不好,我爱中国,也爱中国人……”
被同学们称做“中国佬”的鲁斯,冷漠、高傲而勤奋。他略带红色的眉毛已经
长得突起,体格也越来越健壮。在学院举行的希腊文考试中,他的得分为全国之冠,
这项成绩和荣誉,把校长感动得宣布全校放假一天。
鲁斯小时候因做扁桃体手术,落下个结巴的毛病。为了矫正口吃,他勇敢地报
名参加辩论比赛,并且赢了两次。他担任校刊《哈区基斯文学月刊》的总编辑,把
课余时间几乎全花在了上面。由于他想尽方法拉到一些美国杰出人物的稿子,对学
校的活动加以批评、报道,并介绍一些图画的设计和表现手法,使得这份杂志成为
全国最生动有趣的校园杂志之一。
在毕业班投票选举一些“最”字号同学时,“中国佬”鲁斯的排名如下——最
聪明的:第三;最心不在焉的:第四;最具宗教热忱的:第六;最多才多艺的:第
六;最不喜欢女人的:第九;最古怪的:第十二;最富活力的:第十二。至于“最
可能成功的”这一项,鲁斯竟一票都没有获得。
鲁斯中学毕业后,进入了美国著名高等学府耶鲁大学读书。在美国,即使是富
人的孩子也不肯依赖家里。鲁斯边读书、边勤工俭学,他兼任的工作是学生餐厅的
经理和一个裁缝的委托代理。鲁斯的同班同学海登也同时考进了耶鲁。在中学时,
海登是学校新闻周刊的负责人。这次,鲁斯和海登竞争耶鲁大学学生办的刊物《耶
鲁新闻》董事会主席,海登得票最多,鲁斯紧随其后名列第二。海登当了主席,而
鲁斯则当了编辑。
打从中学开始,鲁斯和海登就志同道合。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俩不得
不去军营里接受军训。在军营里他俩下定决心,有朝一日出版一份期刊,把知识和
消息广为传播,以开导人们、启发人们。当他们正要开拔去欧洲作战时,战争结束
了。回到校园,他俩继续经营《耶鲁新闻》。他们扩大对世界时事的报道,针对时
弊发表评论。鲁斯做得更“出格”,以致连海登都抱怨说:“中国佬鲁斯趁我不在,
发了篇《小镇的记者》,惹来不少麻烦!”
但不管怎么说,鲁斯于1920年毕业时,还是荣获了一枚“菲贝塔卡巴”奖章,
并被选为“最聪明的人”。海登也荣获了奖章并被选为“最可能成功的人”。
鲁斯和海登从耶鲁大学毕业后,便各奔前程。海登选了纽约的《世界日报》作
为施展才华的地方。至于鲁斯,他从《耶鲁新闻》赚的钱里存下了4000元,再加上
亲戚给的1000元,他利用这一笔钱,到英国牛津大学继续深造。他在牛津选修的是
“十八世纪的欧洲史”。鲁斯把支付上学费用后的积余,都花在寒假和暑假的欧洲
各国旅游上面了。他游历了巴尔干各国,还骑自行车巡游了匈牙利和德国。在罗马
的一场美国学校的舞会上,他认识了一个来自美国芝加哥、名叫莉拉的女孩。对于
莉拉,鲁斯一直保持着美好的回忆。1921年,鲁斯回到美国时,只带回换洗衣服、
两撇八字胡和20美分。
鲁斯找工作的地方,正是莉拉小姐住的芝加哥。他在《每日新闻》找了个记者
的职位,周薪16美元。不久,他又前往东部的巴尔的摩,当上了《新闻报》记者,
周薪40美元。这时候,他的老同学海登也在巴尔的摩当记者,两个校友又恢复了竞
争。由于同是记者,他们总是相互比赛,看谁发表在第一版的报道多,海登总是稍
微领先。他俩既相互竞争又结成了联盟,闲聊时拟订了一份计划,创办一份新闻杂
志。海登给杂志起名为《事实》;鲁斯搭乘地铁上班时,突然来了灵感,想起了
“时代”二字。第二天他告诉海登,海登同意了。
1922年,鲁斯和海登离开巴尔的摩前往纽约。他们在东17街141号一座废弃了的
两层楼上,租下一间房间作办公室,创办《时代》周刊。办公室只能容纳两个人,
可是他们还是让第三个人挤进来了,此人是耶鲁的同学苏得乐。苏得乐毕业后曾在
芝加哥的公交车上卖票,此刻正失业。他俩让他人伙是因为他懂得些广告学。
在以后的8个月里,鲁斯和海登都在筹措办刊基金。一些新闻界前辈奉劝他们
“别去搞”;筹措资金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几乎跑遍了全美国,从72个投资人那里
筹到了8.6万美元。公司搬到了461号印刷贸易大楼顶楼的阁楼上,房子四处透风,
条件非常艰苦。苏得乐吃不了苦,终于和鲁斯、海登分手而去。这一年秋天,他们
聘请了耶鲁的校友罗尔参加编辑工作。鲁斯和海登都想当主笔,但经营也很重要。
谁先当主笔呢?他俩协商掷铜板决定,鲁斯输了,从此陷入烦人的业务之中,直到
3年后才换回编辑的座位。
在准备出刊的那几个月里,鲁斯家人除了妹妹还在中国,其他人都在纽约度假。
这个运气对鲁斯来说真不赖,因为家里可以提供他免费的食宿。他11岁的弟弟雪顿
替他们义务服务,帮忙跑腿。他妹妹伊丽莎白是女子学院毕业生,也为《时代》写
了些尝试性的文章,后来又给他们写些书评。
1923年12月22日,鲁斯和莉拉小姐结婚了。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亨利三世和彼
得伯尔。婚后才发现,两人性格大不相投,做丈夫的准时、严肃得要死,而且不喜
欢社交;做太太的则是无忧无虑的马大哈。鲁斯不爱闲聊,但每天下班回家,总是
看到莉拉和一群朋友围着茶几聊天。
《时代》才创办的几年,获利微乎其微。直到1928年,才有了转机,这一年获
利12.6万美元,从这以后,订数和利润直线上升。
鲁斯的好伙伴海登,发誓要在33岁之前赚足100万。他终于如愿以偿,在30岁时,
属于自己的财产已是百万出点头,但他却没能受用多久。1929年2月,他感染了传染
病,在度过31岁生日之后不几天,在医院里与世长辞了。
从过去到现在,几十年来,新闻界的人士仍在争论,《时代》的成功,鲁斯和
海登谁的功劳最大。这个辩论是没有结果的,他们两人的贡献难分高低。有一位同
行说得好:“也许是海登设计了教条,但是鲁斯却建了教堂。”
海登的死,使鲁斯非常难过。他捐了一半的钱,其余同事又捐了另一半,为当
年耶鲁大学的《耶鲁新闻》建了新的办事中心,命名为“海登纪念馆”。在纪念馆
大门口一方铜牌题了以下的字:“他的天才为新闻事业开创了新的形态”
痛失了好伙伴,鲁斯决心把已开创的新闻事业搞得更好,以完成海登的遗愿。
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在纽约拥有一张日报。海登去世后不久,鲁斯又创办了一份
《财富》杂志。鲁斯创办《财富》杂志的目的,是把目光盯向了商业界,他认为美
国最优秀的人物都在商业界。他打算把政治、科学、法律、教育和艺术与商业连在
一起。当然,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赚钱。
鲁斯知道光靠自己是办不了大事的,他注意物色选拔了3位像海登那样的奇才,
他们是詹姆士•李宁、罗埃•拉森和查尔斯•史迪门。这3个人在广告推销、业务扩
展与投资方面很有一套本事。
经过拉森的苦心策划,时代公司竟然扩展到广播界,然后是电影界。广播和电
影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时代》和《财富》杂志。鲁斯给时代公司写的一句广告
词是:“时代在前进!”
1935年,时代公司拍摄的一部新闻影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拉森真是乐不可
支,因为许多影剧院的老板都争相购买他们的电影拷贝。
史迪门看上去矮小而又瘦弱,很少开口说话,但为公司当家理财却是好手。史
迪门看中了南方休斯顿存家纸浆厂,就跟鲁斯建议,买了100万纸浆厂的优先股,帮
纸浆厂建了一座造纸厂。造纸厂经过专门设计,生产时代公司几家杂志的用纸。这
时候,时代公司又办了一份《生活》杂志,公司需要大量的纸张。时代公司为了满
足造纸厂的原材料供应,又买下了60万亩林地。
鲁斯的事业蒸蒸日上,可是同妻子的关系却越来越差,他们终于分手了。不久
他又和一个名叫柯莱尔的女人结了婚。柯莱尔是个剧作家,并且办了一份《浮华世
界》杂志,自己担任总编辑。她是新闻、文艺界出名的美人儿,又很有经商和办刊
物的才能,她和鲁斯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婚后,柯莱尔开始插手《生活》杂志的事。
老板的老婆当老板,可不是时代公司的工作人员高兴的事。当柯莱尔明白工作人员
的想法之后,便放手不管了。但是,她的才华却不愁没有出路。3天之内,她就写成
了一个戏剧剧本《女人》,演出后获得了成功,欧洲各国竞相演出。她后来写的两
部剧本《吻别男孩》和《错误边缘》,也造成了轰动。此外,柯莱尔还写电影脚本,
写书,给报纸写专栏。柯莱尔喜欢冒险,她驾驶飞机、带猎犬打猎,还有什么潜水、
演戏、书画和雕刻……什么都喜欢试试。
《生活》取得了很大成功,它改变了时代公司。鲁斯说,《生活》杂志使得公
司“由一个大的小企业变成了一个小的大企业”。到1939年的时候,《生活》杂志
的发行量已达到200万份,从那以后,它就一直朝前飞奔,最后,终于在发行数量和
广告数量上,超越了全美的其它杂志。它的读者,占全美国10岁以上人口的20%。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代》杂志便在新
出版的一期推出一个新的版面,题名为《世界战争》,并写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
发”的字眼,这是许多美国人还不能接受的事实。这个新的专栏在大战期间一直保
留着,它所刊登的一些战争报道,是新闻同行中最出色的。
鲁斯夫人柯莱尔以《生活》杂志通讯员身份,在欧洲四处奔走。当德国侵占丹
麦时,她打电报给鲁斯,约他在巴黎和她会合。鲁斯赶到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和妻子一道住进了美国大使馆。就在当天晚上,德军进行了空袭,炸弹就扔在大使
馆对面的公园里。鲁斯设法弄了一节车厢,和妻子一道前往巴黎。他们临走时都没
来得及收拾行李。在巴黎,鲁斯把太太留下,让她继续做前线报道,他自己则乘船
回到纽约,把亲身所见所闻写成文章,警告国人,面对法西斯的战争威胁,绝不可
以麻痹大意。
鲁斯太太在大量采写新闻报道的同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大战期间,柯莱尔
当上了参议员。到了1959年,她又经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名国会通过,担任美国驻意
大利大使。在当时的美国和世界各国,一个妇女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还从来没有
过。鲁斯掩饰不住他骄傲的心情,在华盛顿一家豪华旅店里,专门为妻子举行了一
个小小的庆功宴,参加的有时代公司的高级职员和著名的政客们。
鲁斯陪同妻子去罗马上任。为了能在罗马经营时代公司的业务,同时又不使大
使馆和公司的职员感到尴尬,鲁斯在大使馆附近租了房屋办公。为了使鲁斯夫人更
好地完成大使使命,美国外交部特地任命鲁斯为荣誉大使。
柯莱尔51岁生日那天,从纽约的丈夫那儿,收到了一封神秘兮兮的电报:“祝
我的玫瑰夫人生日快乐”。等这位女大使走进私用的客厅里时,客厅里已经装饰了
一幅她的全身画像。她穿着绿色的中国旗袍,衬着玫瑰色的背景。鲁斯对妻子一往
情深。在柯莱尔后来担任驻巴西和玻利维亚大使时,鲁斯一直协助妻子工作。这对
夫妇,一个是出版家,一个是女政治家,在公共场合里,彼此说话的语气,拘束得
就像机关里的同事一般。但是,他俩的个性都很强烈,私下里经常抬杠是难免的。
经过许多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感情却越来越深了。
1958年,鲁斯断断续续地害起胸痛的毛病,经医生诊断,他患的是狭心病。在
他患心脏病之后,他便开始物色接班人。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个名叫董诺凡的年轻人。
董诺凡毕业于牛津大学,在时代公司的《财富》杂志从作家做起,一直做到公司的
编辑指导,地位仅次于鲁斯,年薪10万美元。鲁斯提拔他为公司总主笔,自己则退
居二线,担任荣誉职务“编辑主席”。
1967年2月28日凌晨3点,鲁斯因冠心病去世,享年69岁。整天陪伴着丈夫的柯
莱尔泣不成声地告诉大家:“亨利已经去了……”
时代公司这个庞大的出版王国的创始人,就这么与世长辞了。时代公司的资产
已达到69亿美元。有人说,美国总统掌管着政府的行政大权,而鲁斯的《时代》,
却足以左右美国的最高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言下之意是,鲁斯对美国人心影响
的深刻,十足凌驾于美国政府之上。难怪约翰逊总统在给鲁斯夫人的电话里说:
“整个华盛顿都感到悲哀,因为他真是个杰出的人。”
一架公司的飞机把鲁斯的遗体运往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当地教堂再把他
运往梅普金。根据鲁斯生前的遗愿,他将长眠在那里。而同时,在纽约麦迪逊街,
鲁斯曾做过43年礼拜的长老会教堂里,李德牧师为他举行纪念仪式,这一天正是
《时代》出刊44周年。大约有800名各界人士来到教堂里,其中有州长、参议员、经
济和工业界的领袖们、出版家、作家、教育家和学者。而1200名公司员工,则聚在
时代公司大厦的接待室和礼堂里,收看实况转播。
同一天,鲁斯遗属前往梅普金参加葬礼。神父安详地告诉鲁斯夫人,订做巨大
的大理石十字架,还剩下一半材料,将来可以留给她用。柯莱尔说:“这个主意很
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