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王福特
在美国建国200周年庆典之际,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及其创办的汽车公司,在一
项评选“美国独立百年20件大事”的民意测验中,被评为第10件大事,与“阿波罗”
飞船宇航员登上月球、原子弹爆炸成功等相提并论,为世人所瞩目。可鲜为人知的
是,这位汽车之父1896年亲手制造的第一辆汽车,竟是装有4只自行车轮子、凭借链
条传动、没有刹车、只能进不能退的“怪物”。然而,福特汽车王国的崛起正是从
这里开始的。
1863年7月3日清晨,亨利•福特出生于美国底特律南郊迪尔本镇的一个富裕农
民家庭。祖父是从爱尔兰来美国定居的早期移民。
福特虽是个农民子弟,却对扛铁锹锄头下地干活、挤牛奶、养马等农事自小就
很厌恶。与此相反,他对摆弄机械兴趣极浓。年仅7岁,他就是轰动全镇的天才少年
技师了。
他对“滴滴答答”走个不停的钟表特好奇,总爱拆开来探个究竟。家中几乎所
有的钟表都被他拆得七零八落。因此,家里人只要看见小福特回来,便立刻慌慌张
张地把那些手表藏起来。
小福特在自己房间的床头柜里藏了7种“秘密武器”:钻孔机、锉刀、铁锤、铆
钉、锯子、螺栓和螺丝帽。锉刀是用拣来的铁片切割而成的,钻孔机则是用从母亲
那儿偷来的棒针改造的。7岁的小孩将这些工具收集得如此完备,简直令人惊叹。
福特的兴趣并不只限于钟表,新的农具一到家里也会被他拆得支离破碎。后来,
他的兴趣又扩展到机器制造。
在一个北风呼啸的冬日,小福特跟随父亲到8英里以外的底特律去。在底特律火
车站,他第一次看到了火车头。他立刻被这个大怪物迷住了,恳求列车长允许他进
入火车头看看。那位好心的列车长爽快地满足了他的要求,并为他开动了车头。他
坐在驾驶台上,把汽笛拉得“呜呜”作响。
回到家里,他兴奋得整夜没睡好觉。第二天一早,他瞒过母亲,从厨房里偷来
两把水壶,在其中一把里面放满烧红的煤炭,另一把壶里装上烧开的开水,然后从
贮藏室里取出雪橇,把两个水壶放在雪橇上。
“火车头来了!”他一边向小伙伴们叫着,一边在地上滑动着雪橇。自制的
“小火车头”成功了,他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
后来,他又在学校做蒸汽旋转引擎的实验。他与小伙伴们把引擎安置在学校篱
笆下,蒸汽使它能每分钟转3000转,速度非常快。正当他们全神贯注做实验时,不
料引擎爆炸了,铜片、玻璃和铁片四处乱飞。碎片割伤了他的嘴唇。他的一位朋友
也被碎片重伤了腹部。此外,篱笆也被炸得着火燃烧。后来,由父亲负责把篱笆修
好了事。对这件事,父亲倒没有丝毫责备,只是平静地说:“亨利,以后做这种游
戏要多加小心。”
小福特也没有因此气馁。他认为并非自己制造的蒸汽引擎不理想,而是不小心
加煤过量的缘故。于是,他依旧继续做实验。他把自己的卧室当作小工厂,窗前的
写字桌成了工作台。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做,尤其是那些装有机械会动的玩具。弟
弟妹妹一旦有了新玩具,都怕被他看见,否则就会被他拆掉。母亲是一贯支持他的,
称赞他是“天生的机械师”,给他提供工具,并不断地鼓励他。福特一生中所表现
出的镇静沉着、不屈不挠的性格,与母亲的教育培养不无关系。
福特12岁那年春天,母亲突然病逝。但母亲的一句箴言却永远铭刻在福特的心
里,成了他一生创业精神的宗旨:“你必须去做生活给予的不愉快的事情,你可以
怜悯别人,但你一定不能怜悯自己。”
也就是在那一年的夏天,发生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大事。7月的一天,他随父亲
坐马车到底特律去。一路上,马车和人拉的车川流不息。突然,他眼前出现了一个
庞然大物,发出巨大的吼声。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的用蒸汽推动、在马路上行走
的车子。他惊讶得几乎跳起来。
由于道路狭窄,为了让马车通过,这辆蒸汽车停了下来。福特立刻跳下马车,
仔细地观察起来。蒸汽车的铁制前轮很大,在战车般的履带上绕着粗铁链;前轮上
方有一个大汽锅,喷发着蒸汽,由此而带动引擎;后轮很高,后面牵拉着载有水槽
和煤炭的拖车,看起来就像蒸汽火车头在平地上行走一样。他好奇地向驾驶员请教。
态度和蔼的驾驶员不厌其烦地介绍车子的性能和操纵方法,并邀请福特去他家练习
驾驶蒸汽车。他们成了一对好朋友。从此,亲手制造“利用引擎行走的车”成了他
的梦想。
不久,父亲去参观在费城举行的“1876年独立百年纪念万国博览会”,回来后,
向福特谈起会场中机械馆的盛况。馆中央有一辆考利斯蒸汽车,车上装有高12米的
蒸汽引擎,有1600匹马力。这头庞然大物在会场上桀骜不驯地发着吼声,呼呼地吐
着蒸汽。此外,会场上还有蒸汽钻、蒸汽车床以及蒸汽整地机等机械,使观众大饱
眼福。
听了父亲一席话,福特深深觉得“机械的时代终于来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对机械的爱好愈来愈达到痴迷的程度,脱离农场投入到机械行业中去的欲望也就
愈强烈。16岁那年,他不顾父亲的反对,离开农场,到附近的底特律市去了。
1879年的底特律是个有10万人口的新兴工业城市,就业机会很多。福特很快在
该市最大的工厂“——密西根铁路车厢制造厂”当上了见习生,日薪1.1美元,可仅
工作6天就辞职了。因为福特往往不费吹灰之力就修好了那些老资格工人无法修理的
机器,这使那些人极为嫉妒和不满。接着,他又来到“福拉瓦机械厂”。由于薪水
低,连房租也付不起,他只好晚上到钟表行打工,赚取每晚50美分的工钱。9个月后,
他又辞职不干了,因为那里已满足不了他求知的欲望。
福特第三次跳槽是到“底特律造船厂”工作。那里周薪更低,每周只有2美元,
但能学到一点东西。为交房租,他吃花生和葡萄干来填肚子。有人忠告他:“人和
引擎一样,也需要燃料啊!”于是,他想出了“吃杂草”的办法:买来用便宜的大
豆制的面包,把捣碎的马利筋叶夹在当中,做成杂草三明治作为他的主食。福特一
生没有什么重病,而且活到84岁,他的健康长寿也许与他少年时代“吃杂草”这段
经历有关吧!
在造船厂,他幸运地被分派到引擎车间工作,并得到上司的赏识,很快由见习
生升为正式员工。
工作之余,他还注重学习。一天,他从一位同事那儿借来一本《世界科学杂志》,
其中有一篇介绍英国欧特博士发明汽油引擎的文章,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欧特是
内燃引擎的开发者,对内燃机的改进有重大贡献。在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上,欧特
以四行程循环的自由活塞动力机参展而闻名于世。他认为蒸汽引擎过于庞大,为适
应小工厂需要,非开发内燃引擎不可。福特对此大为赞赏,萌生了在交通工具上也
应使用内燃引擎的想法。
两年后,他以熟练技师的资格又跳槽到“西屋引擎公司”工作。作为移动式引
擎的示范操作员,他学到不少有关引擎的知识。
1887年,福特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上干了8年后,返回了父亲的农场。父亲送给他
脱粒机和40英亩的土地,但福特的志趣显然不在务农上,他只是想把土地上的森林
开发出来,用卖木材的钱作为自己研究内燃引擎的经费。他在森林旁的空地上盖起
了自己的实验室和工作室,从事研究工作。他曾制造过一部蒸汽机车,虽然这部车
会动,但速度很慢,而且只能走12米。
这时,美国的工业在各种领域已有了长足的进步,钢铁业开始发达,铁路一再
延长,石油精制技术也进步神速,电灯、电话也相继问世,汽油引擎的优点已被大
家所公认。
在时代热潮的涌动下,福特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不甘心在乡村过悠闲的生活,
他要当经理,创公司,做老板,干一番前所未有的大事业。
有一天,他向新婚的妻子克拉拉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要制造一辆采用汽油引
擎而不用马拉的车子,并把构想中的车体形状画在一张乐谱的背面给她看。聪明贤
惠的克拉拉坚决支持丈夫的计划,并且深信他能成功。于是,福特又告诉妻子,要
实现这个计划,必须具备电气方面的知识,为此他就要到底特律的爱迪生照明公司
就职。当然,这个家也得搬去。
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了。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克拉拉几乎要哭出声来,但理解丈夫
的她很快忍住了,并表示就依丈夫的计划去做,把家搬到底特律去。
1891年9月25日,福特带着年轻的妻子,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来到了底特律。他
们在穷人区租下一间破旧的公寓。福特正式受雇于爱迪生公司,担任夜间值班工程
师。两年后,他又晋升为主任技师。每天下班后,他都来到屋后放煤炭的工作场里,
埋头于汽油引擎的实验。
正当福特的汽油引擎试制成功,并开始进行“不用马拉的车”的试验工作之际,
底特律第一辆汽油车由船舶工程师金恩制造成功了。金恩是福特的朋友。1896年3月
的一个晚上,金思进行汽油车第一次秘密试车时,特地邀福特参加。福特可是生平
第一次看到汽油车。在底特律夜晚的马路上,金恩开着这辆不用马拉的大型车,以
每小时8公里速度缓慢前进。福特骑着脚踏车紧跟其后,仔细观察着这辆车怎样转动
行走,直到完全弄明白为止。
3个月后,也就是1896年6月4日凌晨3点钟,福特亲手制造的第一辆“不用马拉
的车”终于完成了。造车场就在屋后的小砖屋里,那里原是堆煤的,有几个小窗户,
一扇狭门,当中的空位刚容下福特制造的车子。
“成功了!”福特和他的两名助手钉上最后一颗铆钉,兴奋得高喊起来。他们
像胜利的运动员一样,相互击掌庆贺。福特迫不及待地要到外面试车,但车体比房
门大得多,根本无法推出去。他立刻奔回家,取回一把斧头,举起来向小门两侧的
墙上砍去。
还没有入睡的克拉拉从床上跳起,早已进入梦乡的邻居们也被砸墙的声音惊醒,
纷纷跑出来看个究竟。
外面下起了细雨,周围漆黑一片。身上披着斗篷的克拉拉,拿来一把伞给丈夫
遮雨。
一名助手骑上一辆自行车担任向导,这样可以让街上的运奶马车和行人及时让
道。福特跃上驾驶座,亲自驾驶他的第一辆汽车,将它开上了大街。
这辆汽油机“四轮车”,底盘是安了4只自行车车轮的马车架改装的,外形比金
恩的车子小得多,也轻得多。引擎为4马力,有两档速度,分别为时速15公里和30公
里。动力传动是用一根连结发动机与后轮的自行车链条进行的。没有刹车,若要停
车必须将引擎完全停止。车子只能进不能退,若要倒车,得下车来推。
由于点火装置发生故障,车行了一段路就抛锚了。住在附近一家旅馆的人们都
蜂拥过来看热闹。他们指指点点,叫个不停:“这真是个大怪物!不知是谁竟把时
间、金钱浪费在它身上?”“是疯子亨利,他整天整夜都在揭鼓这个玩意。”
福特毫不理会人们的冷嘲热讽,很快排除了故障,又得意扬扬地开车前进了。
无论是看热闹的人,还是福特自己都不会想到,一个缩短世界距离的著名企业家就
这样踏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过了不久,福特终于成功地驾驶他的“四轮车”跑了13公里路程,前往迪邦镇
去探望他的妹妹玛格丽。
发明电灯、留声机、活动照相机的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对福特试制成功
内燃引擎汽车大加赞赏,甚至说超过了他本人设计的电动车,是“创世纪的发明”。
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的赞扬,使福特勇气倍增。1899年初,他的第2号车诞生
了。和第1号车相比,在外形上有很大的改变,车体、车轮也加大了,可乘坐两个人。
附件增加了,有衬垫的后座,有铜制的车灯,还有漂亮的挡泥板;而重量却减轻了,
引擎噪音变小,车体震动也不大。这辆车足以和当时任何先进的汽车相媲美。
这一年的夏天,由福特任总监的底特律汽车公司宣布成立,这是在底特律设立
的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不过它在1900年生产了12辆汽车就草草解散了。
回顾失败的教训,福特想出一个一举两得的计划,就是设法用自己的车参加赛
车比赛并获胜,这样既可制造出更好的汽车,又能获得他人支持,有助于事业的早
日成功。当时,欧美地区流行赛车,谁要在赛车时得胜,谁就能一举成功。因此,
他决心制造一辆世界上最坚固、速度最快的竞赛用汽车。
到了1901年夏天,他的第一辆赛车造出来了。它具有25马力,车体轻,速度快,
直道上跑可达每分钟1英里。这年的10月10日,底特律赛车比赛开始了。福特参加的
是汽油车10英里竞赛,而对手是凭赛车活动而称霸同行的克利夫兰汽车制造商温顿。
这是决定福特和他的汽车的命运的一天。随着“开始”的号令一响,两辆车就
同时冲了出去。车子跑到转弯处,福特不得不减低速度,温顿趁机超出。但到了直
线跑道后,福特便加足马力追赶,博得全场观众热烈的欢呼声。这时,温顿的车子
突然从车尾喷出蓝色烟雾,显然是出故障了,只好降速慢行。于是,福特在观众欢
呼声中,迅速超过温顿,以绝对优势获得了冠军。
福特和他的汽车由此声名大振,吸引了大批投资者。不久,福特成立了第二个
公司,并任经理。但董事们热衷于制造价格昂贵的汽车,又不善于经营,致使福特
汽车公司与前一次一样,仅持续几个月,在1902年就解散了。
先后两次失败并未使福特气馁。1903年6月,福特与人合伙,第三次办起了福特
汽车公司,并聘请一位专家库兹恩斯任销售经理。
福特敏锐地预感到,汽车的时代到来了。他要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宰,开创一个
“福特的时代”。
他接受以往的教训,决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优先生产价格低廉的大众车。他开
发了耐用可靠的新引擎,制造出一种时速达50公里的敞篷车,并命名为A型车。由于
它的售价只有850美元,价廉物美,颇受市场欢迎,不到一年,就销售了650辆。在
随后的3个月中,又猛升到1100辆以上。到了第三年,每月的生产量高达360辆。福
特汽车公司成了底特律最大的公司。
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1908年福特公司又推出一种最新型的T型车。T型车不仅
是一种车子,更是一种召唤,它将把汽车工业带入有希望、有前途、有实用价值的
领域。它的价格低得一般工薪阶层都买得起,并成为进入农民家庭的第一种汽车。
这种“廉价小汽车”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福特公司当年生产量就达1.9万辆,第三
年竟高达7.8万辆。
福特意识到,产品要价廉,质量要可靠,必须采取流水作业法大量生产。为此
他聘请了有“机械化天才”美誉的沃尔特•弗兰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
配生产线,从过去每生产一辆车需22小时18分钟降到93分钟,使生产率提高数十倍。
这样一来,T型车的产量直线上升。1914年达到每24秒钟就出厂一辆的速度,年产量
高达73万辆。
T型车自从1908年问世以来,到1927年为止,在整整19年的时间里,总共生产出
了1500多万辆,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奇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地球上行驶的
汽车,有一半是T型车。至此,福特公司终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福特本人
也因此获得了“汽车大王”的称号。
1947年4月7日晚上,亨利•福特因突发脑溢血病逝于家中。美国“汽车之父”
的一生虽然结束了,但他从天才少年技师到汽车大王的传奇经历,以及他设计的T型
大众车和大量生产的方式等,也随着他的大名,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灿
烂的一页。时至今日,福特汽车公司在福特家族第三代的领导下,依然雄居世界汽
车产业的前列。1994年福特公司生产汽车449万辆,全球净收益达到53亿美元,销售
收入共计1284亿美元,仅次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位居世界十大汽车厂家的第二位。
报业怪杰赫斯特
1863年,赫斯特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他的父亲威廉•乔治是爱
尔兰移民,一个成功的拓荒者,靠开采金矿和银矿发了家,他的母亲则是一名教师。
赫斯特家境富裕,这养成了他对金钱无所谓的态度和追求冒险、刺激的大胆个性。
一种纨绔子弟的作风,在他上大学期间就已完全显露。
1881年,赫斯特在父亲的安排下,来到哈佛大学就读。在这里,他挥霍无度,
纵情于跳舞、音乐和啤酒,其行为任性是全校闻名的。但在此同时,由他担任经理
的幽默杂志《讽刺文》却又得到全校一致好评。这多少显示了他与一般纨绔子弟的
不同之处。
在校期间,对赫斯特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查尔斯•泰勒主办的《波士顿环球报》
和普利策的《世界报》。他颇醉心于《环球报》那种耸人听闻的新闻;对普利策
《世界报》的办报技巧更是欣赏不已。为此,他还曾到《世界报》当了一段时间见
习记者。
当举国庆贺格罗弗•克利夫兰当选总统时,赫斯特竟在他的刊物上大放厥词,
校方因此令他暂时退学。仅仅过了几个月,赫斯特又开始在学报上恶意攻击教授,
这一次,他终于被学校开除了。
赫斯特离开哈佛时,年仅22岁。他对这一惩罚毫不在意,这时他办报的兴趣已
超过了一切,决心自己办报。他先用了一年时间认真学习和研究普利策的办报方式
——在赫斯特看来,学习普利策决不是为了成为他的追随者,而是为了日后向他发
动大胆进攻。他把普利策当作自己的假想对手,认为只有战胜普利策,才能满足他
的成功欲望。
赫斯特的父亲乔治收购了一家地方性报纸《旧金山审查报》。当时这份报纸销
量极低。乔治可不在乎发行量,他情愿蚀本,目的是为了从中捞取政治资本。1887
年,雄心勃勃的赫斯特得到父亲的许可,开始主理《旧金山审查报》。从这里,他
向报界迈出了富有挑战意味的第一步。
一开始,他仍是以普利策为榜样,挑选了名编辑萨姆•S•张伯伦为主编;请知
名小说家安布罗斯比尔斯来撰写《废话专栏》。还雇佣了一些名记者,如爱•H•汉
密尔顿和阿瑟•麦克等人。
在报纸排版上,他大胆地试验了各种式样,安排对称的标题形式,采用醒目的
铅字体,创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后来为别的报纸竞相模仿的版面设计。
大胆的改革和众多新闻好手的加人,使这份报纸办得有声有色。第一年就使该
报销量增加了一倍,达到3万多份;到1893年,达到7.2万份。比公认的大报《纪事
报》还多。原本亏损的报纸在几年中被赫斯特办成了年平均获利达35万到SO万美元
的盈利的报纸。
1895年,乔治病逝。赫斯特继承了大量金矿和银矿的股票。为了在报纸发行业
上一展身手,他在母亲的支持下,卖掉了部分股票,获得75O万美元巨额现金。从此,
他凭借强大的财力作后盾,运用惊人的胆量和才能,开始了在报界纵横驰骋的一生。
赫斯特的目标是向纽约进军,向普利策挑战。
1895年,赫斯特以18万美元收购了纽约《晨报》,这份报纸是普利策的哥哥艾
伯特于1882年创办的,后来卖给了辛辛那提《问询报》的出版人约翰•麦克林。赫
斯特买下这家报纸时,正是报纸亏损的时候。赫斯特将《晨报》改为《纽约日报》,
并调动他的原有的那批精兵强将来到纽约,全力以赴地经营这份报纸。并正式向普
利策发起挑战。
他的第一步是将他的《新闻早报》定价为每份1美分。低价的报纸招来大批读者,
《早报》的销量很快就达到15万份。精明的赫斯特同时提高了广告费标准,从而补
偿了报纸低价的亏损。虽然,普利策的《世界早报》比《新闻早报》高一倍价钱仍
能卖到20万份,《世界晚报》的销量更是高达34万份,但普利策已经明显感到了这
位加州来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威胁了。
赫斯特下一步的招数更凶猛:他以重金挖走了普利策手下众多干将,漫画家鲍
尔斯、剧评家艾伦•达尔等都被赫斯特的高薪所诱而跳槽。
更猛烈更疯狂的进攻是在1896年1月,当时,《旧金山审查报》租用《世界报》
的大本营——世界大厦的一部分作为它的东岸办事处。由于两家报纸在一座楼办公,
双方工作人员来往密切。终于有一天,一场由赫斯特策划的“兵变”发生了——
《旧金山审查报》的工作人员暗中策动,以高薪诱使《世界报》全体人员离开《世
界报》。第二天,他们都去《纽约日报》上班了。其中包括普利策的得意干将、星
期版编辑默利尔•高德。这个人擅长制造耸人听闻和假科学的纯刺激性报道,并且
还首创了彩色印刷的连环画。他聘请漫画家奥特格尔特创作《霍根小巷》连环漫画,
主人公是一个穿着黄色肥大衣裤的穷孩子。这个形象很快便深入人心,被称为“黄
色幼童”,很吸引人。由于高德的功劳,星期版的报纸一年内突破了45万份大关。
这份一年出刊52次的星期刊盈利竟和每年出刊333次的《世界报》母版相差无几。就
是这个能干的高德,竟把漫画家和“黄色幼童”一起带到《纽约日报》去了。这对
普利策来说,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
普利策发现一夜之间人去楼空,这位报界领袖对赫斯特这种疯狂的做法愤怒已
极。他想用同样的高薪劝回高德等人,但令人遗憾、令人更加愤怒的是,他们只回
来了一天——赫斯特又用更高的薪金把他们带走了。
这次大规模的进攻几乎使《世界报》完全瘫痪。普利策只好用同样的办法从
《太阳报》挖来主编布勒斯本,让他重新组织《世界报》的编辑工作;并连夜召集
主管人员开会,共同研究对付赫斯特的办法。
布勒斯本不愧是办报的高手,他使《世界报》重振雄风,再次超过了《纽约日
报》。而赫斯特并不气馁,他重施故伎,又以高薪游说布勒斯本,提出由布勒斯本
来主编新创刊的晚报,晚报每增加1000份销量,给他加薪1美元。布勒斯本终于也被
收买,并全力以赴。结果,他的周薪竟高达上千美元。他原来拿的报界一级高薪也
不过每周200美元。
为了打击壮大中的赫斯特,普利策不得不模仿对方的做法,也将《世界报》降
价到每份1美分,同时也采用提高广告费的办法来补偿发行收入的减少。不知道是因
为什么原因,赫斯特的《新闻早报》发行量丝毫未受影响,而《世界报》的销量仅
增加了8.8万份。且由于广告费的提高,广告商们纷纷联合起来抵制《世界报》,强
迫它降低广告费。许多广告商甚至干脆将广告挪到《新闻早报》去做。同样的方法,
取得的效果却大相径庭,普利策百思不得其解。
遭受了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普利策开始采取退守的战术,减少办报成本,减
少报纸版面,减少对华尔街的报道,取消书评等等。这些紧缩意味着普利策的地位
已面临巨大的威胁。
纽约报界人士密切注视着这两个巨人的搏斗,甚至希望他们两败俱伤。不过,
结果并不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赫斯特成功了,普利策也并没有失败,这位作风稳
健的报业大王经过一番努力,还是站住了脚,并仍保持着他报界领袖的地位。那场
大战至今在美国报界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当赫斯特把高德和“黄色幼童”一起挖去后,普利策又雇请了著名画家乔治•
卢克斯继续绘《霍根小巷》的漫画。这样一来,纽约就出现了两家报纸同时刊载同
一题材连环漫画的怪事。而这两家报纸的广告招贴画上都画着那个身穿黄色肥大衣
服、没有牙齿、永远在笑的“黄色幼童”。为了竞争,这两家报纸都争相报道各种
耸人听闻的消息,并开始了靠黄色新闻打开销路的恶习。所谓黄色新闻,就是以极
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渲染暴力和色情,内容不外乎要人丑闻、凶案、名女人及
明星们的私生活等等。
美国的黄色新闻泛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究其罪魁祸首,人们都将赫斯特视
为始作俑者。
1896年,他曾不惜重金派出三名记者和画家前往巴黎,访问当时正红的女演员
安娜,以醒目标题“穿着睡衣的安娜”辟一专栏,并配上女演员肉感的速写,果然
大受欢迎。
1896年在纽约河里发现了一具无头无四肢的男尸,被油布裹着;后来在附近又
发现同样用油布包裹的其它部分肢体。赫斯特重金悬赏,发动30名记者去侦探此案
——说起来有点可笑,但这些记者们从油布的来源着手追寻,找到了出售油布的商
店,查出有一对男女曾来此买过油布;于是跟踪调查,终于发现了凶杀的证据,向
警方报了案。这一充满暴力而又带色情因素的桃色新闻,被赫斯特的报纸大力渲染,
一时,全美国都轰动了。
为了招揽读者,赫斯特对一切能加以夸张的消息都不放过。他善于发现那些为
其它报社老板视而不见的事件,更善于把那些绿豆大的小事夸张成耸人听闻的消息
——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他看来是最次要的东西,重要的是达到轰动效果,从而
吸引读者。他一方面以劳工阶层为对象,用最简单的文字,以娱乐、“激情”和所
谓“除害运动”来打动读者;一方面自我夸耀,自我宣传,号称有胆量为社会打抱
不平,敢于揭发贪污,打击罪恶。他总标榜自己的实干精神。《新闻早报》曾千方
百计对法院施加影响,使一家煤气公司得不到在城里开业的许可证。对政府滥用职
权的行为,他们也站在民众的立场上予以抨击。
这些做法,既是赫斯特办报的策略,又是他捞取政治资本的手段,只要能对报
纸发行有利,对抬高他的形象有利,采用任何方式他都不在乎。他有足够的胆量和
热情去做一切事。
1898年,爆发了美国——西班牙战争,这是“最无痛苦的一场战争”,它仅持
续了几个月,美国人牺牲很少,却换来在广阔的古巴国土上插遍美国国旗的骄傲。
这是一次不义的战争,究其原因,主要是以赫斯特为主的美国报纸制造战争气氛,
煽动战争情绪造成的恶果。赫斯特意识到战争这种充满激情的题材对报纸发行必然
有利,就不失时机地利用美国人的理想主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正义感,也利用
了正在发展阶段的美国统治集团迫切需要扩张领土、扩大贸易和国外投资的愿望,
极力在报纸上渲染西班牙对它占领下的古巴的暴行,以证明对西班牙宣战、匡扶正
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为了煽动战争,赫斯特寻找一切可以说明西班牙人在古巴胡作非为的例子。18
97年,终于让他抓住了小辫子。这一年,古巴反西班牙革命党人卡马奎被控叛乱罪,
将被处以死刑。他16岁的女儿西施尼洛丝勇敢地向西班牙当局请求将她的父亲减刑
为终身囚禁。被称为巨兽的魏勒将军同意了少女的请求,将卡马奎监禁在古巴附近
的一个小岛上,并允许西施尼洛丝住在岛上一间离她父亲很近的房子里。而西施尼
洛丝就利用这个便利,开始了营救父亲的行动。这位以美艳著称的少女将岛上的司
令官邀请到她的小屋里,结果司令官差点丧命。西施尼洛丝被控“色诱并企图杀害
司令官”,也被判叛乱罪,遭到囚禁。
赫斯特决定抓住这件事来掀起一场反西班牙运动,他派出记者莱普生访问了狱
中的西施尼洛丝,并在报道中将西施尼洛丝的被囚说成是抗拒司令官企图强暴。赫
斯特把这条新闻当作妇女保护贞操和古巴人反对西班牙人暴行的事件,在报纸上极
力渲染。
同时,《新闻早报》还拟了一封请愿信,请各地有影响力的妇女签名,然后向
西班牙摄政王后玛利亚•克里斯蒂娜请求赦免。《新闻早报》用12栏篇幅刊出参加
签名妇女的姓名。后来,签名范围扩大到英国,增加了约20万人。在这种情况下,
西班牙王后表示:少女即使犯了罪,也不应该受到侮辱。
赫斯特见西班牙人有可能赦免西施尼洛丝,便火速派他的得力记者卡尔•德克
前往哈瓦那去营救西施尼洛丝;并嘱咐他:“一定要在西班牙人赦免她之前完成。”
卡尔向狱吏行贿,救出了西施尼洛丝,将她女扮男装潜送纽约。事后,赫斯特得意
扬扬地大肆夸耀这一壮举。为了造成更轰动的效果,他还举办了极为隆重的露天欢
迎会,让美国人民见见这位古巴女英雄。
在这次欢迎大会上,美国总统麦金莱迫于民众的压力,也前来与西施尼洛丝握
手问候。此举使《纽约日报》名声大振,同时也激怒了西班牙政府,美西之间终于
到了战争一触即发的地步。
1898年2月9日,由古巴革命政府成员偷来的西班牙驻美大使杜皮波•德•洛美
给西班牙报纸编辑的信,被《新闻早报》拿到手并刊登出来。这封信把美国总统麦
金莱说成是“软弱的、迎合暴民的、卑劣的政客”。这极大地激怒了美国政府。接
着,在6天以后,美军“缅因号”舰在夏湾拿港口被炸沉。《新闻早报》又载文指责
此事与西班牙有间接关系,并煽动美国人的复仇情绪。
经过一系列煽风点火活动,尤其是以后两件事为导火索,4月18日,美国国会终
于通过了向西班牙宣战的决议。
在这次战争中,赫斯特亲率记者赴前线采访。一天,他们在海上偶然日击西班
牙军舰被美军炸沉的情景,并发现有20名西班牙海军人员正逃向海滩。赫斯特立即
带领记者们持枪冲向海滩,将这些人拘捕,并迭往美军司令部。这种冒险精神是美
国人最欣赏的;再加上报纸的自吹自擂,大肆夸耀,《新闻早报》记者的壮举一时
竟轰动全美国。
《纽约日报》在美西战争期间销量直线上升,战争给它带来巨大的利益。其它
报纸也尾随其后,参与了战争宣传。就连一开始指责《新闻早报》报道不实的《世
界报》在全国一致的呼声下,也卷进去了。
普利策曾十分后悔参与了这种为不义战争营造气氛的运动,在谈到赫斯特欺骗
人民和煽动战争的无耻行径时,他又坦率地说:“尽管我认为《新闻早报》有错—
—我不愿去学它,但报纸总不免言过其实,毕竟它是一份报纸。”他甚至佩服赫斯
特制造舆论的本领,说:“这正是我们的报纸需要的一种脑筋。”
《纽约日报》在赫斯特一连串的怪招下,发展得十分迅速。美西战争时期是它
最辉煌的年代。但到了战争结束后,销量骤然下跌,它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1901年,肯塔基州州长哥贝尔遇刺身亡。《纽约日报》为造成轰动效果,竟将
此案的责任推到麦金莱总统身上。这一过火的报道给《纽约日报》带来了噩运——
同年9月,麦金莱总统也遇刺身亡。人们在凶手的口袋里竟然发现了一份《纽约日报》,
上面赫然登着恶意攻击总统的文章—一人们更有理由确信,正是《纽约日报》这种
煽动性的文章间接导致了总统的遇害。
其它报社见此情景,认为机会到了,一齐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掀起一次猛烈
抨击《纽约日报》的狂潮。此后,继任的老罗斯福总统也针对《纽约日报》这类不
负责的行为进行了痛斥。从此,这份报纸便臭名昭著,美国众多读者纷纷放弃阅读
《纽约日报》,致使销售量直线下降,面临倒闭的危险,赫斯特终于受到惩罚了。
他不得不将报纸改名为《美国人报》,从此不敢再肆意刊登黄色新闻,对各类事件
不负责任的报道也加以收敛,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
赫斯特遭到的打击接踵而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等国已卷入战争,
而美国政府则迟迟下不了参战的决心。当时美国朝野上下意见极不统一,有的主张
支持英法,也有的主张支持德国,还有的主张中立。政府无法确定自己的立场。当
时支持德国人的占少数,而赫斯特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美国的报纸除了《晚邮
报》早为德国人收买成为其喉舌,只有赫斯特的《美国人报》支持德国。美国政府
在较长时期持中立态度,但到了大战结束的前一年,即1917年,美国宣布加入协约
国,向同盟国宣战。赫斯特这时便有了错搭贼船的恐惧,赶忙一改腔调,骂起德国
人来。然而,为时已晚,报纸的形象已大大受损。
赫斯特经营报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有更大的政治野心。他加入民主党,利
用报纸极力攻击共和党政府。1902年他当选为民主党议员,竞野心勃勃地想去竞选
总统,但却没有得到民主党的提名。1905年他竞选纽约市市长,也失败了。后来在
1909年,他不惜重金再次参加市长竞选,结果仍旧是失败。一连串的打击使他清醒
了许多,原来他在选民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好。
从赫斯特这人本质上说,充其量不过是个素质低下的文化商人,但他有经营头
脑,这一点是别人所不及的。而且他能不择手段,做别人不愿做的事。他成功的秘
诀就是这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十多年中陆续
收购了30多家报纸。在报业界,他可称得上是个大富豪了。
赫斯特一生挥金如土,1922年,他离开纽约,搬回加州,建造了一所豪华如同
皇宫的寓所。这座寓所占地24万英亩,里面有农场、花园及一系列别墅式建筑。他
还花费5000万美元巨资购买大批珍贵古玩,陈设在这所别墅里。
赫斯特一生最灰暗的日子是1929年华尔街股市那次所谓“黑色星期五”,股市
暴跌使得他损失极为惨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的事业实际已在走下坡路,《美
国人报》销量直线下滑,到1929年,已亏损100万美元。他手下的报社也只剩17家。
此时,为了还请银行的债务,赫斯特不得不又卖掉几种报纸,并将包括《美国人报》
在内的大部分报纸都抵押给银行。
报纸被银行接管的时间很长。一直到1937年,他74岁生日时,债务仍未还清。
到1947年他84岁高龄的时候,他的报纸终于还清了银行的欠款,被抵押的报纸又都
回到他的名下。虽然年事已高,赫斯特却仍旧野心不改,精力旺盛,斗志昂扬地从
加州来到纽约,开始亲自重新主理那些报社和杂志。这种惊人的工作热情和能力也
是他的对手们所不及的。
赫斯特一生做的最后一笔大生意是在1948年收购了一家大型造纸公司,这家公
司拥有提供造纸原料的森林,厂房设备都是新型的。这样一来,赫斯特所有报纸的
用纸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1951年8月14日,赫斯特这个报业怪杰病逝了,享年88岁。他死时,手上仍有1
8家报社、9种杂志、8个广播电台以及一家国际通讯社。
赫斯特的一生是风光的。但是,他还是没有能敌过堪称报业大王的普利策——
虽然他曾给普利策造成无限痛苦和烦恼。由于普利策作风稳健,从没有像赫斯特那
样大起大落,这使他长期在报界保持着巩固的地位。时至今日,新闻界仍无人不知
普利策的大名,但知道赫斯特的人却不多了。
商业巨擘西尔斯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商业无非就是做买卖,你买我卖,如此而已。但事实上,
商业不仅对整个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也并非任何人经营商业都能成功,
要想经营好商业也必须有赖于灵敏的头脑和现代化的管理。百年老店美国西尔斯公
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从一家乡村小店发展成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以零售为主的
商业企业。目前它的总部设在世界上最高的110层的摩天大楼——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里,拥有各类商店2500多家,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
区。年销售额高达300多亿美元,是美国最赚钱的公司之一,其发展稳定就连美国通
用汽车公司也望尘莫及。在西尔斯如此令人惊叹的巨大成功背后,凝聚着几代经营
者敏锐的眼光、辛勤的汗水和卓越的管理技巧,也许,这就是它发迹的奥秘所在。
西尔斯公司的创建人叫理查德•W•西尔斯。他原来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雷德伍
德火车站的工作人员。1886年,23岁的西尔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听说当地有个
珠宝商有批镀金的怀表要处理。他就东借西借筹集了一笔钱买下这批怀表,然后以
每只净赚2美元的价格转卖给车站的其他人。这次买卖,使他尝到甜头,一下子赚到
几百美元。他干脆辞去火车站的工作,开了一家钟表店,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
“西尔斯钟表公司”。
一开始,西尔斯就把他的主要销售对象放在农民身上。那时,美国农民购买东
西大都是到当地普通商店。这些商店效率低,价格高,品种少。因此,如果有一些
价廉物美的商品送下乡,就大受农民的欢迎。西尔斯从他转手买卖怀表中得到启发,
他便四处打听,专门收购一些因积压或欠债而遭扣押的商品。一些商品价格非常低
廉,只是因款式不合城里人需要才积压,但对农民来说,式样并不过时。果然,这
些积压商品在乡下成了旺销货。
久而久之,西尔斯对农村市场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是个很特别的市场。由于
交通不便,农村与城市相隔遥远,农民的需要与城市消费者个同,追求实用而不一
定要求时髦;农民购买力低,但潜在市场庞大;农民有一种保守性,生怕城里人欺
负乡巴佬,即使送货上门,也担心上当受骗,怕买了假冒商品。这些特点决定了要
做农民的生意,非动点脑筋不可。很显然,商品对路,价格低廉,货源稳定,信誉
良好,这些都不难办到,只是如何克服信息不通的障碍尚是一道难题。
西尔斯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突然,窗外传来他熟悉的火车鸣叫声,
使他想起他在火车站工作时,每天都有大量的邮寄包裹通过火车运送。“对了!”
他兴奋地拍了一下大腿:如果我利用这不断扩大的铁路网,经营邮购商品业务,向
散居在各地的与世隔绝的农民发送邮购目录,邮售各种日用品,不就能解决农民们
的信息不灵、与城市相隔太远的难题了吗?
1888年,第一张西尔斯邮购商品目录问世了,不过第一张目录上只有手表等少
数几种商品。他的公司设在芝加哥市,随着铁路的开通,芝加哥已发展成经济中心,
成了农民向往的大都市,因此公司推荐的邮购商品颇受农民欢迎。不久,第一批邮
购的汇款单就寄到公司所在地。西尔斯的这一招果真很灵。他又寄出第二张、第三
张邮购目录。到了1894年,西尔斯公司的邮购商品目录已经有厚厚的507页了,经营
的商品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当然,公司名称也由“钟表公司”改为“西尔斯公司”
了。在“目录”的封面上,醒目地写着“世界上最便宜的商品,我们的贸易遍布全
球”这两句标准而又吸引人的广告语言。邮购的汇款单像雪花一样飞来。西尔斯确
实赚了不少钱。可惜,面对到手的一叠一叠的钞票,他不思进取,不去考虑如何进
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而是考虑如何从每一份汇款单中榨取更多的油水。
鼠目寸光使他的业务量锐减,公司濒临破产,他不得不把公司卖给芝加哥的一个服
装商米利雅斯•罗森沃尔德。
罗森沃尔德从1895年起主持和经营这家公司。他接受前任教训,不再光把两眼
盯在营业额上,而是想尽办法给客户提供方便,让顾客满意。他针对当时市场的特
点,大胆创新,别出心裁地推出一套发展邮购业务的新举措:印发邮购产品手册,
并由此建立邮购工厂。随着他在芝加哥的邮购工厂建成开工,西尔斯公司开始形成
工贸一体化的正规企业。到1903年,邮购工厂已是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厂,采用标
准化的流水作业线。为了取得农民的信任,公司以“农民之友”为号召,制定了
“保证满意,否则退款”的销售政策,定期印发货真价实的邮购商品手册。手册中
所列邮购商品事先都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均系农民所需产品,从生产工具到衣袜
鞋帽、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如不满意,原款退还”,使农民消除了害怕上当的
心理,不仅使西尔斯闯出了响当当的名声,而且把长期以来买方提心吊胆的情况转
变为卖方谨慎从事的局面。这些独到的创见和做法,给农民极大的便利,赢得了他
们的信任,因此,西尔斯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猛。罗森沃尔德这一套管理
办法为西尔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20年代中期,一个名叫伍德的退役将军加入西尔斯公司,并接任公司的经
理。这时市场已出现了新变化:农民有了汽车,进城买东西非常方便,不再和城市
隔离了。伍德在进入西尔斯之前就作好了调查分析,早已成竹在胸,他上任伊始,
就决定着重发展零售商店,同时为城市居民和农民服务。1926年,他在城郊建立了
第一家零售商店,把原来以邮购为主改变为以经营百货零售商店为主,并努力满足
驱车而来的农民和城里中等收入阶层居民的需要。为此,公司经营的商品范围进一
步扩大,陈日常生活用品外,还增加了厨房用具、电冰箱等各种电器。零售业务需
要大量的管理人员,而前一阶段的邮购业务却没有为西尔斯培养大批的管理人员,
这就成了西尔斯发展零售商店初期的最大困难。于是,伍德在改革销售和管理制度
的同时,大批地培训商店的管理人员,从而使西尔斯零售商店发展成为50年代的新
型城郊购物中心,它对美国人购物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城市面貌的形成所起的作用
和影响非常之大。
伍德于1954年退休。在他任职的近30年里,他是西尔斯公司的绝对统治者。西
尔斯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已确立了现代商业企业的雏形。
伍德之后,西尔斯公司一直由一个主席、一个总裁和一个执行副总裁集体领导,
而且5~7年就换上新一任领导。人事的定期变动使西尔斯的经营方式也随之变化,
从而使西尔斯公司始终保持活力,能随着美国人口构成和家庭模式的变化而及时采
取相应的经营策略。公司特别注重了解美国的家庭,并不断地分析和研究美国家庭
未来的变化会有什么新的要求,然后设计和生产相应的产品。在六七十年代,年轻
知识分子的家庭逐渐支配了美国市场,他们的需求和消费量增长最快。西尔斯公司
敏锐地看到这一市场新变化,迅即推出相应的措施,以适应年轻人对教育、保健、
旅游及财务咨询和业务辅导等方面的新的要求。公司的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除
提供厨房用具一类商品外,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商和美国最大的书商之一,
甚至是一个艺术品的大买家和大卖家。
由于西尔斯公司坚持以市场为中心、顾客至上的经营方针,公司发展异常迅猛。
到70年代初期,公司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零售商店已发展到2000多家,年销售额达
200多亿美元,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以零售为主的现代化商业企业。它还投资于31个公
司,这些公司生产和供应的产品占西尔斯销售额的28%左右。
然而,在70年代中期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西尔斯公司由于当时在经营
上过分侧重为上流社会服务,面对突如其来的商品减价的浪潮,有些措手不及。结
果,这一“商业帝国”也同美国许多企业一样,出现了危机。它在美国零售市场上
所占的比重下降,从1967年的9.3%下降到70年代末的8.2%,年销售额也下跌到20
0亿美元,西尔斯公司的财务面临空前的困难。
就在西尔斯陷入困境的严重关头,在西尔斯工作32年之久的特林,受命于危难
之中,在1979年当上了西尔斯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特林上任后的第一项措施,就是对公司的组织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他认为,
要改变西尔斯以老大自居、不求进取的状态,使它跟上时代的步伐,一定要大胆地
提拔那些比较年轻、有开创精神、不怕承担风险的人。他首先把一位年仅46岁的地
区分公司经理布伦南提到分管全公司商品销售的重要岗位上,全权负责重组公司商
品部。接着,又让55岁以上、工作无多大起色的经理人员提前退休,让有干劲、有
志向的年轻人来接替。这样,仅在1980年,公司商品部就有1500名经理人员提早退
休。
与此同时,特林坚决把国内外那些经营不善的商店和子公司统统关闭、变卖,
不管它开办有多久,也不管它是否是新创办的。从1979年到1982年,西尔斯关闭的
商店就有200家左右,连1925年开业的赫赫有名的芝加哥劳代尔区零售商店也不能幸
免。经过这番整顿,公司变得更加精干有力了。
特林深知,顾客的信任是无价之宝,是商业企业取得成功的生命线。因而,他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争取顾客信任的措施。
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顾客的要求,西尔斯设立了美国规模最大的居民需求凋研
部。每天公司营业结束后,分设在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必须在当天晚上,把当日销
售的商品的种类、品名、数量、花色、厂牌名称和价格等,用电子计算机统计出来,
电报总公司。调研部收到各销售网点的报告后,立即对上述各种情况进行分类统计,
并据此对市场销售趋势和顾客的爱好进行分析,对货物的增减提出建议。第二天早
上,7点刚过,当西尔斯公司的决策者走进办公室,打开计算机终端的显示屏时,他
们想知道的东西都呈现在眼前,从而能迅速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要赢得顾客的信任,就要有值得顾客信任的商品。为了确保商品质量,西尔斯
专门选派366名采购员和302名技术员,到供应西尔斯公司产品的生产线进行监督。
供应商的产品必须符合西尔斯公司的产品检验标准。为此,特林专门在西尔斯大厦
设立产品实验室,产品实验室拥有138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每年对大约1万种产品
进行测试。为了检验床垫的耐用程度,他们用重达225磅的木制圆筒在床垫上滚10万
次。为了检验皮靴的耐穿性能,他们将皮靴在水池里浸泡或是穿在自动行走机上检
验数小时。为了保证抽水马桶的可靠性,他们让它连续工作10万次,每次1分钟。每
样商品检验合格了,才准许摆上柜台出售。
即便这样,仍难以避免有个别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被卖出去。因此,为彻底
消除消费者的顾虑,西尔斯重申创办初期提出的“包您满意,否则原价退款”的口
号,并增添了新的内容:对退回来的东西从不争论,收回任何原因退回来的商品。
这样一来,个别顾客偶尔也会滥用这一制度,如把磨得不像样的鞋退回来,把已用
了6个月的泡沫材料家具拿来退……但西尔斯仍毫无怨言,微笑地收下。因为他们相
信:在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今天,这类顾客毕竟是极少数。而且,他们这样的服务,
会使这些顾客去买其它他们不会退回的商品。更重要的是,此举为西尔斯赢得了用
金钱也买不到的良好声誉。
特林在公司的经营上还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跟上时代,着眼未来。”西尔
斯是家百年老店,许多零售商店坐落在老商业区,随着时代的变化,其中不少店铺
的建筑结构和内部设施,与现代工业生产出的新型商品很不相称,以致难以吸引更
多的顾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特林批准了布伦南提出的“未来的商店”的计划,
决定投资17亿美元,对600家商店进行装修改建,并新建62家现代化商场。这些“未
来的商店”,采用协调的颜色、柔和的灯光和美丽的天花板装饰,商店里建有更多
的陈放货物的侧廊,商品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排列,陈列得更为得体显眼。
时装模特儿穿着世界著名的时装公司生产的时装,亭亭玉立,凝视着顾客。为了方
便自选购物,商品标签上印着更为详细的商品介绍,还配备有新的现金收入记录机
系统,结账时间从平均3分钟缩短到1分半钟。总之,“未来的商店”为顾客提供了
更为舒适的环境和更为周到的服务,以吸引顾客到西尔斯商店消费更多的金钱。
曾为西尔斯立过汗马功劳的邮购业务,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进一步完善。西尔
斯目前的邮购对象已面向全国,邮售的商品目录已增加到1000多项,并在全国各地
设立了2383个利用商品目录进行销售的中心。时至今日,西尔斯的邮售营业额仍占
全公司销售额的20%左右。
特林不仅把目光停留在传统的商品上,而且努力扩大经营范围,使公司向多元
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公司抗风险的能力。1981年,西尔斯大胆地介
入金融服务业,花巨额资金买下两家金融公司,成立西尔斯金融服务部,经营提供
信贷和销售股票的业务。由于它经济实力强大,深得顾客信任。仅1983年,就获利
7亿美元。此后,特林又制定扩展金融服务的大胆战略:把公司的信用卡变为借方卡,
这样就能自动从储蓄账户上扣除购买商品的价款。此外,西尔斯还成立了“西尔斯
通讯网公司”,提供长途电话服务,使用电话的顾客的电话费,可以在每个月西尔
斯开给他们的账单内支付。
经过特林几年的苦心经营,西尔斯冲出了困境。西尔斯重展世界头号商业企业
的雄姿,生意兴隆,利润上升。1983年,它的营业额达到近360亿美元,超过了杜邦、
通用电气、海湾石油等美国大公司,仅次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德士古公司,居美
国第三位。在1.28亿美国成年人中,每4人中就有3人到西尔斯公司的商店购物,有
6300万人持有西尔斯的信用卡,每人每年平均到西尔斯购买500美元物品。西尔斯这
家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店成了美国人心中最理想的购物天堂。
实业巨子周学熙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曾经流传过“南张北周”的说法,“南张”,指的是
功盖东南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北周”,指的是华北新式工商业的开拓者周学熙。
周学熙是安徽建德(今东至)人,1866年1月12日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
的父亲周馥,早年投奔在李鸿章手下充当幕僚,后官运亨通,先后做过四川布政使、
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两广总督等大官。周学熙16岁考中秀才,28岁考中举人,
可是一直没能中进士。就在他留在京城继续攻读的时候,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给了
日本,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北京的知识分子首先行动起来,要
求变法维新,寻找富国强兵的新路。周学熙深受影响,决定放弃科举考试,投身实
业。他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在1897年顺利地进入了河北开平矿务局,负责在
上海推销煤炭的工作,第二年升任开平矿务局会办,不久又升任总办。
开平矿务局是当时中国规模较大的新式煤矿,使用的是外国进口的机器,生产
的是优质煤炭,日产量达到五六百吨。煤矿生产用不着周学熙太费心,他的目光就
转到了水泥上面。当时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发展都很快,水泥需要量越来越大,可
国内却没有一家水泥厂,全部要靠进口,而且价钱非常贵。清政府曾经试图在河北
唐山开办水泥厂,因为经营不善,不久又停办了。周学熙看着外国人独占中国的水
泥市场,心里很不舒服,经过调查,他认为国产水泥成本虽高,但还是要比进口便
宜,所以向清政府要求重新开办唐山水泥厂,并且在当地找到了合适的原料。
一切准备就绪,眼看水泥厂就要开工了。这时,义和团运动爆发,紧接着八国
联军入侵中国。在混乱中,英国商人连吓带骗,从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手中,以极
低的代价“买”去了开平矿务局和唐山水泥厂。当时周学熙不在矿上,他回来后,
英国商人为了手续完备,又企图诱骗他在卖矿契约上签字。周学熙看破了他们的阴
谋,不顾他们的威胁,断然拒绝签字,并愤而辞去了总办职务,表现了一个正直的
中国人的民族气节。
1901年秋天,周学熙被清政府派往山东济南。当时山东巡抚袁世凯正在推行教
育改革,废除科举,提倡“实学”,筹办山东大学堂,便委任他当大学堂的总办。
周学熙采取了中外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以中国的传统道德约束学生,一方面大
量教授西方科学知识,决心运用西洋科技来振兴中国。袁世凯非常赏识周学熙办学
堂中表现出来的才干,不久他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也就将周学熙调到天津。
从此,周学熙以天津为基地,开始创办北洋实业。
由于八国联军的疯狂掠夺,天津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大批的银钱都被抢
走,所以当时最迫切的问题就是缺少货币;而北洋机器局造币厂也毁于战火。袁世
凯当即委派周学熙为北洋银元局总办,要他尽快建成造币厂,铸出铜元。周学熙四
处勘查,利用一座寺庙的废墟,修建厂房,招募工匠,改造机器,亲自设计铜元的
式样,仅仅用了73天,就建成了造币厂,铸出铜元150万枚。这一方面满足了市场流
通的需要,一方面也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周学熙就利用这笔钱发展工商实业。袁世
凯十分高兴,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将北洋一切工商业都交给周学熙主持,使
周学熙能够充分施展他的才能。
1903年春天,周学熙专程到日本考察,在40多天里,马不停蹄,考察了几十个
不同的行业和不同规模的工矿企业、商业、金融财政部门,以及几十所不同类型的
学校。这使他眼界大开,同时也使他认识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在短短几十年间,
能一跃而为世界强国;我们中国只要坚持变法维新,也就一定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
貌。
回国以后,周学熙就积极倡议,成立了直隶工艺总局,并毛遂自荐,担任了总
办。他从日本的经验中得出一个结论,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发展工业;而发展工
业,又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资本,二是人才,三是机器设备,而后两个条件都要
以第一个条件为基础。所以,他从上任开始,就有计划地筹集资金“兴工办学”。
从1903年到1908年的5年里,他先后筹集了几百万两白银扶持官营和商办的企业。同
时,又创办了高等工业学堂,分设化学、机器、绘图等六科,培养技术人才,并要
求所有学员都学习外语。此外,他还用“请进来”的办法,招募英国和日本有真才
实学的技术专家,以重金收买他们的技术和知识;用“派出去”的办法,选择优秀
学员派往日本留学。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北洋实业的骨干力量。
周学熙的这些做法,却受到了一批顽固的封建官僚的强烈反对,他们联名上告,
攻击周学熙的“新政”“违反民意”。狡猾的袁世凯故意把这些诬告状批转给周学
熙。周学照看后非常气愤,当时就准备到总督府去向袁世凯申辩,但是走在路上,
他渐渐冷静下来,意识到袁世凯是在耍手腕,便明智地调头回家。他也给袁世凯写
了一个呈文,只字不提诬告的事,只说要振兴直隶的工商实业,必须从“开通民智”
人手;而民智不开,实际上是因为“官智不开”,所以他建议,今后对州县官吏,
在任用之前,一律要先到日本考察3个月,让他们亲身受一受教育,对兴学、办厂、
经商有一定认识,然后经过考试合格,才能正式任用。
袁世凯看到呈文后笑了,他很欣赏周学熙的机智,并且接受了周学熙的建议。
这场由反对新政开始的斗争,结果反而被周学熙利用,成了推广新政的机会!
这时,英国人诈骗开平煤矿的事,终于暴露出来了。由于当事人张翼和慈禧太
后有亲戚关系,所以清政府并没有严厉追究张翼的责任,只责成他收回开平煤矿。
1904年10月,张翼到伦敦向国际法庭起诉。然而当时英国海军迫切需要东方的煤炭
基地,所以法庭虽然承认英国商人有欺骗行为,却仍然将开平煤矿判给英方。清政
府不敢得罪英国,只得作罢。在这种情况下,周学熙提出了努力收回部分权益的建
议,也就是先收回他曾经试图复建的唐山水泥厂。
周学熙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当初他筹划复建水泥厂时,曾经聘请了一位
德国技师,名叫汉斯。周学照经过考察,感到汉斯确有真才实学,所以对他非常信
任,并给予较优厚待遇。汉斯是个正直的工程师,工作非常出色。他看到英国商人
骗取开平煤矿,对这种卑鄙行径十分痛恨,便主动果断地将唐山水泥厂的资料文件
全部保管起来,拒不交给英国人。面对英国人重利诱惑,他明确地答复说:“这是
中国的企业,所有的文件资料属于中国人。我受周学熙先生的礼聘管理这个企业,
决不能做背叛雇主而谋取私利的事!”后来,他又将这些资料全部交到了周学熙的
手中。所以,英国人虽然占据了唐山水泥厂的地盘,但一直没有取得这个厂的产权。
经过一再交涉和斗争,到1906年农历七月初七,唐山水泥厂终于回到了中国人手中。
周学熙带着工人在厂门口大放鞭炮,庆祝这一胜利。
接着,周学熙一边整顿旧厂,一边筹建新厂,并改名为“启新洋灰公司”。在
汉斯的帮助下,他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工厂很快恢复了生产。由于当时全国只
有这一家水泥厂,产品质量又好,所以销路很畅。启新水泥很快被全国重大的建筑
工程所采用,津浦铁路上的淮河铁路桥、黄河大桥,京汉铁路上的洛河铁桥,北宁
铁路上的渭水铁桥,以及青岛、烟台、厦门、威海等地的海坝、码头,用的都是启
新生产的马牌水泥;北京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
北体育馆、上海邮政总局等当时的有名建筑,也都是用马牌水泥建造的。经过几十
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建筑大部分仍然完好无损,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肩挺立。
外国商人、特别是日本商人为了争夺中国水泥市场,与启新公司展开了一场殊
死的竞争大战。日本商人仗着日本水泥产量高、质量好,又离中国最近,大量运到
中国倾销。为了挤垮启新公司,他们孤注一掷,拼命压低价格。他们的水泥在日本
的销售价是每袋2.97两白银,运来中国的运费合到每袋2.5两白银,但他们却以每袋
3两白银的价格出售,也就是说每卖出一袋就要亏损白银2.47两。这是一场不见刀光
血影、没有呐喊冲杀的战争。启新公司也及时采取了应付措施,将原来每桶的售价
2.25两白银降到1.55两白银,袋装水泥从每包1两白银降到0.7两白银。由于周学熙
十分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与改良,启新公司的水泥生产在产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
成本不断降低,并且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所
以日本商人那种自杀式的倾销,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启新公司垄断中国
的水泥市场达14年之久,销量达到全国水泥总销量的92%以上。
启新公司的成功,为多灾多难的中国民族工业争了光,也为中国人在国际上赢
得了宝贵的荣誉。
尽管如此,周学熙仍时时不忘收回开平煤矿的使命。1907年,他发现英国人又
在开平煤矿周围进行勘查,企图开设新矿,更大规模地掠夺中国的经济资源。周学
熙当机立断,说服袁世凯建立滦州煤矿,将开平矿区四周有煤层的地区全部划入滦
州矿区,以中国的滦州煤矿来制约开平煤矿。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滦州煤矿有限
公司”的牌子就正式挂出未了,并由周学熙担任总经理。由于直隶各界人士对英国
人以卑鄙手段骗取开平煤矿都很愤怒,所以对中国人自办的滦州煤矿都积极支持,
纷纷投资入股,使滦州煤矿很快就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开平煤矿周围竖起了一座又一座土矿井。滦州公司的煤矿经理赵元理是个非常
能干的人,他早就佩服周学熙的为人和办事效率,他也是一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角
色。他不等新式采煤机械运到,就先以土法上马开采,最先建成的是陈家岭矿井,
每日生产煤1700多吨;随后又在印子沟、桃园、赵各庄、狼尾沟等地开挖了矿井,
并在各矿之间建成了专用铁路,安装了电话。与此同时,周学熙派精通德文的得力
助手李希明到德国订购适合滦州煤矿使用的最新式采煤机械。滦州煤矿安装使用了
这些最新采掘机器后,如虎添翼,产量猛增,又因为所产煤炭质量比开平煤好,在
市场上大受欢迎,对开平煤矿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正在这时,周学熙的母亲在扬州去世了。周学熙请假回去办理丧事。在家中过
完年,便接到了新的任命,要他到北京去创设“京师自来水公司”。
清朝末年,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人口增多,北京城里的用水和消防问题
越来越使人头痛。特别是每年春秋两季,气候干燥,常常发生火灾,因为没有水救
火而损失巨大。北京居民纷纷呼吁,要求兴建自来水厂;清政府也考虑过几次,都
因为没有合适的经办人而泡了汤,这一次终于选中了周学熙。周学熙曾几度在北京
居住,对于这些情况是了解的。上任以后,他立即挑选富于实干精神、又有真才实
学的人,组成了一个精干的工作班子。他们勘察水源,设计水厂,丈量水管线路,
仅用一个多月,就完成了这项庞大工程的设计工作。
由于这是一件同人民生计有关的大好事,又可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用水的便利,
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支持,工程很快投入施工。但是,当时国内还没有生产
自来水器材的厂家,所有的设备材料都要进口。尤其是水塔建筑,连式样都要向洋
商定制。周学熙决定采取向洋商招标的办法。消息一传出,天津、上海的几十家洋
行立即蜂拥而至,争着要做这笔大买卖。他们通过各种关系找到周学熙,有的买通
了当朝权贵,以势压人;有的试图行贿收买经办人……周学熙稳坐钓鱼台,不动声
色地看他们表演;同时悄悄地对这些洋商洋行进行反复的考察和比较。通过调查研
究,他发现德国商人开办的瑞记洋行,商业信誉比其它洋行要好,工程报价也接近
原先的设计估价,而且瑞记洋行曾经办理过天津的自来水业务,对中国北方的天时
地利都相当熟悉,所以最后选定了瑞记洋行,与他们签订了购置设备、承包工程的
合同。
然而,瑞记洋行在合同签订之后,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又在工程预算中做手
脚,玩花样,企图提高工程费用。他们以为京师自来水公司的负责人,也像中国其
它一些公司的负责人那样糊里糊涂,容易上当,没想到周学熙不但理财经验丰富,
而且对于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甚至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每次都以精确的数字和准确的市场行情把德方驳得哑口无言。由于周学熙的精打细
算,工程的实际费用又比预算大为减少。1910年2月,经过22个月的精心筹划施工,
京师自来水工程终于全部竣工了,其施工速度之快、工程效率之高、花费之节省,
在当时都是绝无仅有的。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项工程一直在北京市区用水方
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周学熙一生的“兴学办厂”中,这也是最直接地为老百姓谋
福利的一项事业。
1909年冬天,新任直隶总督陈夔龙对英国人霸占开平煤矿的卑鄙行径也十分气
愤,再次决定要收回开平煤矿的主权。周学熙又被任命主持这项工作。经过与英国
外交部和英国公司长达半年的交涉,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英国把开平煤矿交还中国,
中国付给英商178万英镑。
英国人之所以同意交还开平煤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周学熙筹办的滦州
煤矿已将开平煤矿紧紧包围住,而开平煤矿本身的蕴藏也快要开采完了。但是收回
开平煤矿对中国仍然是有利的,首先是维护了国家主权的完整,同时,当时开平煤
矿的股票市价已达到170万英镑,加上公司拥有的其它产权,实际上已超过178万英
镑。眼看大功就要告成,没想到那个当年出卖开平煤矿的张翼,居然再次进行破坏,
向当时掌握国家大权的摄政王上书,说只要英国人能让他当“终身督办”,实际上
就等于收回了开平煤矿,何必花这样一笔巨款呢!而那个草包摄政王竟听信了张翼
的混账话,不同意由国家支付这178万英镑,要滦州煤矿自己解决。滦州煤矿无力承
担,结果收回开平煤矿的事,由于这批贪官污吏的胡作非为,又一次功败垂成。
周学照对张翼的卖国行为深恶痛绝,决心和英国商人斗争到底。针对开平煤矿
蕴藏将开采完的情况,他决定首先开采开平附近各矿的煤层,使开平的矿井无法向
外延伸。面临着即将无煤可采的困境,英国商人多次对周学熙威逼利诱,周学熙都
不予理睬。英国商人又通过英国领事向直隶总督施加压力,陈夔龙也都顶住了。英
国商人在无可奈何之际,施出了最后一招,凭借着经济上有英国财团的大力支持,
挑起一场煤价大战,把每吨煤价价格降低几乎一半,而且还根据销量,附赠礼品,
企图以此压垮滦州煤矿。
当时的局势对滦州煤矿是不利的。因为开平煤矿资本雄厚,采掘设备先进,经
营时间长,销路较广,生产成本比滦州煤矿要低,所以降价给滦州煤矿造成的损失
更大。但是周学熙仍然果断地接受了挑战,也采取相同的降价措施。两家公司争相
降价,最后每销售一吨煤,开平公司都要倒赔,而滦州公司则赔得更多。然而,清
政府对周学熙的斗争却不给一点财力上的支持。周学熙独力支撑,到处借款,还是
难以维持,不得已只好发行150万两白银的债券,来换取周转资金。开平煤矿虽然在
财力上占着优势,但也有不利的地方,一是开平煤矿的蕴藏已越来越少,二是当时
中国人民怀着强烈的反对列强侵略情绪,滦州煤矿得到社会的普遍支持。两家公司
进行了近一年的价格大战,双方处境都很艰难,但双方都咬牙坚持着,因为大家都
明白,在这个关键时刻,谁先败下阵来,谁就完蛋了。
可是,只要一直拼下去,拼到开平煤矿无煤可采的那一天,胜利自然就是滦州
煤矿的了。所以英国商人改变策略,开始大肆鼓吹“开滦合作”。他们在天津、上
海的报纸上大造舆论,还专门花钱在天津办了张《北方日报》为“开滦合作”摇旗
呐喊。同时,他们又从滦州煤矿内部做分化瓦解工作,收买滦州煤矿的股东,要他
们在董事会上提议放弃斗争、与开平煤矿合作。而滦州煤矿的一些股东,也因为公
司亏损、无利可图,而赞成与开平合作。
面对着这重重困难,周学熙还是咬牙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准备与开平煤矿斗
争到底。可是,这时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了。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辛亥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可是
革命的过程中难免的社会动荡,却使大资本家们心惊胆战,惟恐因为革命失掉自己
的既得利益。滦州煤矿的股东也是这种心理,所以纷纷主张向开平煤矿投降,企图
靠外国势力保住自己的利益。主张与英国商人斗争到底的周学熙势孤力单,最后只
得痛苦地接受了与开平煤矿合作的谈判。
尽管收回开平煤矿失败的责任不在周学熙身上,但他还是深深地感到内疚,认
为自己对没能保住中国的权利负有责任。所以,当股东们一致推举他担任合并后成
立的开滦矿务局总局督办时,周学熙坚决地推辞了。
周学熙收回开平煤矿的心愿,在他的有生之年一直没能实现。1948年,唐山解
放,开滦矿务局终于回到了中国人民手中,遗憾的是,周学熙已经在这前一年逝世
了。
金融大王贾尼尼
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奋斗,阿马迪•贾尼尼终于登上了全美国第一大银行总经
理的宝座。他的一生,不仅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美国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飞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当之无愧的金融巨头。
贾尼尼的父母亲都是意大利移民,在19世纪的淘金热时期来到美国旧金山。他
的父亲路易斯•贾尼尼靠借贷在离圣诺耶(即今天的硅谷所在地)不远的郊外开了
个简陋的客栈,后来又把客栈卖掉,在圣诺耶和旧金山湾之间的圣塔克拉盆地买了
一块40英亩的土地。在这之前,他们的长子阿马迪•贾尼尼出生在客栈的木屋里。
移居后,他的弟弟亚特里奥和乔治相继出世。
圣塔克拉盆地有着大片的葡萄种植园,葡萄业的竞争相当激烈。路易斯为了避
开竞争,种植了杏子树,雇佣了一些意大利移民和墨西哥人。阿马迪在圣母院小学
读书,放学以后,他作父亲的帮手。在学校里,他的成绩中等,但算术成绩却总是
班上第一名。
1877年,路易斯因没有答应一个意大利移民1美元的借款,在杏林里被枪杀。那
一年,阿马迪才7岁,他的母亲才22岁。这件事给他心灵上烙下终身无法抚平的创伤。
维吉妮娅是个坚强的女子,她一人既要照料3个孩子,又要管理果园。这样生活
了一段时间后,她又嫁给一个经常关心照顾他们母子的马车夫斯卡蒂那。两年后,
他们将果园和房子卖掉,搬到圣诺耶镇上居住。直到阿马迪12岁的时候,他们才在
旧金山买了房子,在那里经营水果和蔬菜批发,做起了中间商。
阿马迪与继父的关系很好,每天零点左右,父子俩就起床赶着马车去瓦夫码头,
等待货船到来。运果菜的船一靠岸,喧嚣嘈杂的拍卖就开始了。斯卡蒂那一边做生
意,一边教阿马迪拍卖用语、喊价和辨别果菜质量的方法。拍卖结束后,他们在瓦
夫的早食摊上吃过早饭一阿马迪再生学校上课。
瓦夫附近有个被称为“贵族之丘”的小山,山上全是高级住宅。阿马迪非常羡
慕那些充满罗马情调的建筑,经常幻想将来有一天,自己也拥有那样的住宅。
小学毕业后,母亲送阿马迪进了一所学制只有6个月的实务学校。毕业后,就在
父亲的店里工作。这时,他虽然才15岁,已经长成一副成人的体格,高185厘米,体
重77公斤,很像生父路易斯,而且性格爽朗,喜欢干活,从不叫苦。
在果菜拍卖市场上,阿马迪被同行们称做“斯卡蒂那小开(少爷)”,他做生
意头脑灵活,算账快,虽然只有17岁,却已是市场上的行家了。一天,他向继父建
议:“听说最近市场上柳橙和葡萄柚很好卖,我打听过,圣阿那的塔斯丁公司品质
最好,我们买进来看看,怎么样?”
斯卡蒂那吃了一惊:“天哪,你怎么想起这主意!从旧金山到圣阿那,用6匹马
拉的货车得跑两天两夜。傻瓜才会跑那么大老远去买柳橙和葡萄柚。”
阿马迪说:“但是这值得,圣阿那人口少,这种东西一定很便宜,只要能运到
这里来,售价会提高许多,赚头会很大。”
斯卡蒂那虽认为有道理,但仍觉得没有把握:“那就试试看吧,要是真赚了大
钱,我给你买金表。”
阿马迪果然成功了。继父也兑现了他的许诺,给他买了金表。原本在加州极为
罕见的柳橙和葡萄抽后来竟成了加州的特产,这是阿马迪的功劳。
阿马迪的第二个创举是建立了契约买卖的方式:他不满足于拍卖市场的这种乱
哄哄的买卖,要做更大的生意。他征得继父的同意后,独自骑马到萨克拉门多盆地
的农家,在农作物未采收之前就与农民订立收购契约。这要付一部分定金,但蔬菜
和水果的价格却要比瓦夫码头上便宜得多。他这样做,不仅从贩运商手中夺过了利
润,而且,比贩运商们买来的还便宜。农民也很乐意,因为得到了定金,农作物的
销路也有了保证,又可以减少乃至避免气候突然变化造成的损失。这是一个了不起
的创举。虽然阿马迪要承受一定风险,但风险和利润通常是成正比的。年仅19岁的
阿马迪因此被人们视为经商的奇才、鬼才。
在经营这种契约买卖的过程中,阿马迪深感农民的贫苦。尤其是那些来自意大
利的移民,他们为了买农具和种子,经常不得不将农田作为担保,向高利贷者借钱,
他们称高利贷者为“贷款鲨”。其原因是银行不肯贷款给贫苦的农民。由此,阿马
迪萌生了向这些农民提供贷款的念头,他的想法是不收利息,用贷款的形式取得下
一季收获的买卖契约。实际上,这便是他最初的“农民银行”的构想雏形。
22岁的时候,年轻的阿马迪爱上了当地一个富商的女儿克罗琳达,尽管这个女
孩子已经有了未婚夫,他仍坚持不懈地给她写情书,送鲜花,决心追求到底。后来,
克罗琳达的未婚夫去欧洲留学,这给了阿马迪一个极好的机会,他终于成功了。克
罗琳达成了他的妻子。婚后,他们生了两子一女。
阿马迪的岳父也是个意大利移民,原来在内华达山麓从事淘金,却一无所获,
后来经营不动产发了财,拥有约50万元的银行股份和不动产。论财产,他们两家可
谓门当户对。阿马迪结婚10年后,也就是在他32岁的时候,岳父去世了。克罗琳达
还有许多弟妹,她的母亲忙不过来,就委托阿马迪在今后10年中代管遗产。
这是阿马迪一生事业的一个转折点,他将自己当时在旧金山已是首屈一指的中
间商经营权转卖给他人,转而开始去经营不动产。他的岳父是当地一家叫做哥伦布
储蓄暨贷款银行的创始人,这是一家类似信用社的小银行。合伙人叫夫坎西,是淘
金热时期来到加州的意大利移民,这人在意大利人中声望最高。凭着岳父留下的股
份,阿马迪进入哥伦布银行董事会当了董事。
哥伦布银行虽然创办得较早,但由于夫坎西的思想和经营方式比较保守,一味
地将意大利移民中经营成功的大商人作为放贷对象,这实际上是限制了银行的发展。
阿马迪来到银行后,很快就得到下属的尊敬和爱戴,但他和夫坎西这位银行的
创建者却经常因意见不合发生争执。他们对银行经营方针的看法相去太远。
阿马迪认为,旧金山一年要增加2000多人口,银行应该积极拓展经营范围,向
农村中那些意大利移民放贷,即使是小户贷款对象也不应放过。此外,南加利福尼
亚的洛杉矶发展很快,应该将经营的触角伸向南方才是。
夫坎西从心里根本瞧不起这位新来的董事。他说:“你别老是一副初生牛犊不
怕虎的样子,尽提些冒险的构想。干我们这一行,只要能坚持原定方针,稳扎稳打
地经营就够了。”
两人的争论无休无止。
后来,夫坎西趁阿马迪陪母亲回意大利探亲的机会,召开股东会议,并在暗中
活动,取得了大多数股东的支持,开始排斥阿马迪,把他从重要职位上撤下来。夫
坎西还有一个后台,就是威尔斯•华国银行的总经理海尔曼,这人早就想并吞哥伦
布银行,他出钱收买了原先支持阿马迪的股东们。这样一来,在董事会上,夫坎西
就占有绝对的优势了。
阿马迪发现形势不对,他干脆辞职而去,决心开设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
这时,大量外国资本涌入旧金山,造成当地的美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对峙的局面。
但所有这些银行,不是从事投机,就是目光盯着大企业,没有一家想到小本经营的
贫苦农民。阿马迪认为,只有把这些农民作为贷款对象,他未来的银行才能有立足
之地。
离开哥伦布银行时,阿马迪带走了这家银行的5名高级职员,后来又邀请了4位
当年做中间商时的朋友,连同他自己一共10个人,商定大家合股开办银行。这10名
股东中,除了詹姆士•法根是爱尔兰人,其余的都是意大利移民。按照阿马迪的想
法,新创办的银行不设大股东,董事每人认100股为限,占总股份的1/33;其余2/3
在普通民众中募股,这些人包括鱼贩、菜商、面包店、餐馆、药店、理发店、油漆
店、水电行的老板和乡下农民。总的来说,以意大利移民为主要对象。名称就叫意
大利银行。
他的想法的确有些离经叛道,合伙人开始都不太理解,但经他说明道理后,他
们懂了,只有这样才能迅速地扩大银行在民众中的影响,开拓一片新的领域。这正
是阿马迪•贾尼尼的超人见解。以后的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经营思路,意
大利银行得以从很低的起点上飞快地崛起,最终成为美国第一大银行。
阿马迪的第一个对手是哥伦布银行,他怀着强烈的报复愿望,发誓一定要打倒
夫坎西。哥伦布银行位于哥伦布街和蒙哥马利街交汇处的一座楼里,与一家沙龙共
用。阿马迪得知那家沙龙的经营者正准备退休,就去与房主交涉,租下了整座楼。
这样一来就逼着哥伦布银行搬迁。夫坎西虽然恨得咬牙,但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只
好搬走。
刚开始募集股金是很不容易的,正如长期从事银行业的詹姆士•法根所料,北
海岸的意大利移民向来是情愿把金币藏在床垫下面,而不愿用来买股票,当银行的
股东。经过艰难的努力,好不容易动员了1000个人,这些人一般都只买一两股。股
金不够,阿马迪和另外几个发起人增加投入,这才凑足了股份。1904年10月17日,
意大利银行正式宣布开业。
银行首先要吸引存款,为了让妇女们拿出家里多余的钱存到他们的银行里,阿
马迪想到一个人。哥伦布银行有一位年轻的业务员,叫佩德里尼,这人不仅俊美潇
洒,温文尔雅,头脑也很敏锐,是美国北海岸妇女们心目中的青春偶像。佩德里尼
在意大利时也从事银行工作,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是怀着干一番大事业的希
望来到美国的,起先在旧金山码头当搬运工,后来在哥伦布银行找到一份工作。阿
马迪用两倍于他原来的薪金的高俸,将他挖了过来。
当时,他的这种做法在董事会里也引起了争执。阿马迪说:“你们知道妇女们
信任佩德里尼到了什么程度吗?要使她们从床垫里取出金币来储蓄,只有他能劝动
她们。各位如果反对,佩德里尼的薪金由我个人支付好了。”
后来整整一年,都是阿马迪自掏腰包支付佩德里尼的薪金。佩德里尼也没有辜
负阿马迪的厚望,在意大利银行迈向美国商业银行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确立下了赫
赫功劳。
旧金山银行界对这个新开办的小银行根本不屑一顾。尽管意大利银行开业后,
存款额月月上升,但与哥伦布银行相比,还差一大截。但阿马迪很有信心。在他的
银行里,小业主和农民能不用担保获得25美元低额贷款。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策略,
那些布衣小民要想做点买卖或投资农业生产,往往苦于借不到钱而一筹莫展,阿马
迪牢牢地记着父亲就是因为1美元而惨遭横祸的教训。而所有的银行都不肯贷款给这
些人,有的人只好借高利贷。阿马迪的做法无疑是扶持了农民和小业主,这些人一
旦赚了钱,又会成为意大利银行的忠实储户——一般人都会具有这种感恩心理。阿
马迪的远见卓识正是从这里体现出来的。他和佩德里尼经常挨家挨户地走访农民,
说服他们将钱存到他的银行里来。
阿马迪立下重誓,一定要击溃夫坎西。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是,他经常用自己
的钱悄悄购买哥伦布银行的股票,他相信总有一天能彻底打倒对手。
1906年4月18日上午,旧金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地震来得非常突然,当
时行驶在旧金山海湾的船都像被巨鲸从下面猛地托起,抛向空中;陆地上更是山崩
地裂,距旧金山北面200英里的俄勒冈州界大片森林被夷为平地,温泉喷向空中,建
筑物成片地坍塌;道路裂开了大口,路上车辆横七竖八,空气中弥漫着建筑物倒塌
扬起的灰沙,到处是燃烧的大火……像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争。
阿马迪当时在离旧金山南面约17公里的圣玛提欧镇新建的住宅里,因为地震中
心在北方,这里损失并不大。闻讯后,他步行5个多小时赶到旧金山,看见了一副惨
不忍睹的景象:空中笼罩着黑烟,地面许多建筑已经成了废墟。在那些瓦砾堆上,
失去家园的人们痛哭着,茫然若失。
蒙哥马利街那一带情况似乎好一些。意大利银行还平安无事。阿马迪赶到那里
时,佩德里尼和两位出纳在那里,还准备正常营业。8万美元现金装在一个帆布袋里,
就放在地下。阿马迪在路上就听说有些地方已经发生抢劫,他命令佩德里尼立刻带
着现金转移;他拿着一支旧式卡宾枪保护,穿过浓烟弥漫的火场,向南飞奔。
他们来到斯卡蒂那商行,借了辆运蔬菜的货车,把钱、打字机以及所有文件都
藏在蔬菜和水果下面,运送到阿马迪的岳母家。
两天后,阿马迪和他的下属重新来到蒙哥马利街,这时,意大利银行的那座楼
已经被蔓延过来的大火烧成灰烬。后来的统计表明:整个城市有2.8万户人家房屋被
烧毁,25万人流离失所。
失去家园的人们奔走于医院和尸体收容所之间,到处探寻亲人的下落。
州政府发布了银行封锁令,地下金库的建筑受到损伤,处于动弹不得的状态。
而损失惨重的商人们更是心急如焚,重建家园需要贷款,他们强烈呼吁银行赶快开
门营业。但没有一家银行敢这么做。
在这种情况下,阿马迪•贾尼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银行露天开业,地点
就在他弟弟亚特里奥行医的诊所门口。这个诊所侥幸没有被烧,整天挤满了伤员。
在佩德里尼和两个出纳的协助下,搬来两个酒桶,上面横放块门板,他们就在路边
开始营业了。手头仅有8万美元现金,闻讯前来贷款的却络绎不绝,阿马迪虽不能满
足他们的全部需要,却多少能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那些存折在火灾中被烧掉的
人,可以从他这里取得信用贷款;持有其它银行存折的,也同样可以到这里来贷款;
即使是什么凭证都没有的,只要有个正当职业,能拿出信用证明,阿马迪也一视同
仁地借钱给他。
意大利银行露天开业的消息传开后,出乎意料的是,来存款的人竟比贷款的人
还多。鉴于火灾的教训,人们发现,钱放在床垫下面或衣柜里不如存到阿马迪的银
行里可靠。还有一个连锁反应是,从此以后,意大利银行顾客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
许多非意大利籍的移民也把钱存到他这里来。这意味着意大利银行的信誉和影响已
非昔日可比。阿马迪因祸得福,财运亨通,到这一年年底,他的银行存款总额已超
过130万美元;而贷款总额则达到140万美元。股东们分到5%的红利。此后,阿马迪
又实行大银行资产的措施,使资产总额达到200万美元。旧金山大地震对意大利银行
来说是一个转折点,由此它成为独当一面的商业银行。
大地震一年后,旧金山的城市建设逐渐恢复。阿马迪和妻子克罗琳达乘坐横贯
美国大陆的铁路火车,到东部去旅行。主要是想去纽约考察那里的金融中心——华
尔街。他在那里拜访了意裔的各界人士。到旅行结束时,他有一种预感:美国将要
发生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回去以后,他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其中包括尽一切可能储存金币,
付款全部用纸币。他知道,一旦出现经济危机,银行如果没有足够的黄金储备,就
非垮台不可。
果然不出他所料,一个月以后,英格兰银行宣布提高重贴现率。其原因是,英
国金融界对美国投资过剩,开始采取紧缩政策。此后不久,纽约的大银行被地方银
行络绎不绝的提款要求弄得焦头烂额。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势不可当地发
生了。
经济危机的消息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开来,造成人心恐慌,储户纷纷提取存款,
形成雪崩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首先是纽约华尔街的一批银行宣布倒闭;紧接着
芝加哥、新奥尔良和西部各地也出现同样的情况。俄勒冈、华盛顿、内华达等州陆
续宣布了关闭银行的命令。加州的情况虽然没有其它地方那么严重,银行公会也采
取了一些应急措施,但因大气候影响,形势也难免岌岌可危。
一天,阿马迪的二弟乔治跑来告诉他:“库罗卡银行发生挤兑了!”
阿马迪闻讯大吃一惊。库罗卡银行与阿马迪关系是比较好的,这倒不是主要原
因,重要的是,他知道,只要有一家银行发生挤兑,势必会影响其它银行,不迅速
制止这股风,大家都要完蛋。
他带佩德里尼赶到库罗卡银行,只见那里人群像疯了一样大叫大嚷,银行却大
门紧闭。阿马迪拼命地挤进人群,站到高处去,对着激动、嘈杂的人群大声喊道:
“请保持镇静,听我说一句!”
人们当然是认识他的,渐渐安静下来。
“诸位,旧金山和纽约、芝加哥不一样,这里银行不像华尔街,他们是搞投机
事业的,我们不搞投机。请大家务必相信我的话,如果你们真的要用钱,请到意大
利银行来,用库罗卡银行的存折一样可以领到钱。”说完这番话,阿马迪已经声嘶
力竭了。
在大地震时,阿马迪的“酒桶银行”几乎无人不知,基于对他的信任,人群开
始渐渐地散开。他这番话产生了作用。事后库罗卡银行总经理亲自登门拜谢。对阿
马迪•贾尼尼来说,他这举动带有很大的冒险成分,但他成功了,不但拯救了摩罗
卡银行,也使他自己免于这场风暴的冲击。
在这场经济危机中,阿马迪发现,旧金山只有一家银行没有受到影响,这就是
加拿大银行。这家银行是加拿大温哥华一家银行在此设立的分行。阿马迪想:为什
么它在如此强烈的经济风暴面前能屹然挺立,丝毫没有动摇的迹象?为了搞清楚其
中的原因,他特地去了加拿大东部考察。
他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加拿大银行在全国设有分行,分行形成一张网,从
全国各地吸收存款汇集到总行,这样,银行就具有很大的机动支配能力。这和美国
的金融体系大不一样。在美国,地方银行都把黄金集中到华尔街的大银行。华尔街
一旦出现危机,各地银行也必然失去了保障。
阿马迪恍然大悟:一定要有自己的分行网!
其实,美国的银行史上,也曾有过分行网,但因南北战争,那些分行网都已支
离破碎,难成一体。而地方银行都具有浓厚的排它性和地方垄断色彩。
经济危机过去后,意大利银行于1908年在原先的地址上盖了一座高达九层的大
厦。这是一座使得旧金山金融界瞠目的雄伟建筑,外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
格,内部采用钢筋水泥结构,不仅可以防火,还可以防地震。外墙用意大利花岗岩,
内墙和地面用大理石铺贴,豪华壮观。地下金库有5000个保险箱,金库大门是青铜
制的,非常坚固。
随后,阿马迪开始了一次伟大的行动:逐步收购、兼并一些经营不善的地方银
行。第一个被兼并的是阿马迪的故乡圣诺耶的一家高利贷银行。尽管美国的法律禁
止单一银行取得其它同业银行的股份,但法律是有漏洞的,他只要买下除了为首的
那个家族之外的小股,总股份超过半数,吸收合并就是合法的。而像这种经营不善
的银行,小股东正巴不得出让股份。因此,阿马迪的收购十分顺利。
1910年,阿马迪又收购了旧金山银行和旧金山机械银行,他将这两个银行合并
为意大利银行市场街分行。此后不久,又成功地收购了圣玛提欧银行。至此,他已
初步建立了他的分行体系。但是,这还远远没有达到他的目的,阿马迪的梦想是在
全美国以至全世界设立分行。在到欧洲旅行归来的途中,他向克罗琳达透露了这个
想法:“我要先在加州扩大意大利银行的分行网,要像蜘蛛网一样。然后,再伸展
到纽约、美国、全世界。”
克罗琳达对丈夫的雄心壮志感到有些害怕。
1913年,阿马迪来到洛杉矶,以个人的身份买下了即将破产的派克银行,改名
为意大利银行洛杉矶第一分行。当他正打算继续买下另一家即将破产的联合银行时,
却遭到当地一些银行的反对。当地报纸打出了“打击意大利的侵略”这样的标题。
阿马迪采取了反击行动,他在次日的报纸上打出了整页广告:“贫穷的意大利借钱
给贫穷的小市民和劳工。意大利是贫穷人之友。”
当时意大利的确是个贫穷的国家,移居海外的人多达87万。
此后,他又接连打出好几个整页广告:“买自己的房子吧!租房子等于把钱丢
进水沟里。请到五号街希尔道的派克银行来,6%的低息,谁都能贷到买房子的钱!”
“洛杉矶银行只借钱给拥有大资本的建筑业者。五号街希尔道的派克银行是百姓银
行,专借住宅贷款给小市民及劳工朋友们!”
直到现在,美国广告界仍保持着这种挑明竞争对手并予以攻击的习惯。阿马迪
的广告向洛杉矶金融界发起了正面挑战,也正像他所预料的那样,市民反应非常强
烈。派克银行门口前来贷款者排起了长队,其中有穿着脏牛仔服的白人、墨西哥劳
工、亚洲移民、中小企业家、小商店老板等。
阿马迪•贾尼尼又赢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20年,美国出现了经济衰退的前兆。除了加州银行
的破产率为4%以外,全国银行破产率已高达19%之多。阿马迪•贾尼尼在威尔逊总
统财政政策的保护下,在加州大力推行分行制度,当时,意大利银行的分行数量达
到24家,总资产达9300万美元。在加州,意大利银行的存款额居第四位,而它的分
行数量则居全美国第一位。
第二年,阿马迪回意大利旅行,在那里买下一家拥有分行网的银行,这意味着,
他向着他的梦想又迈出了一步。
1927年,阿马迪开始进攻华尔街,这时,已成立控股公司的意大利银行企业,
总资产已达2.17亿美元。他先后收购了属于华尔街的布鲁林克商业交换银行和华尔
街中级投资公司——安索尼•歇色商行。之后,又收购了旧金山的自由银行和洛杉
矶的商业银行。这一举动大大地震动了华尔街和旧金山。
华尔街发出警报:“阿马迪•贾尼尼把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大陆!”
之后,又经过一番苦斗,阿马迪战胜了华尔街最大的金融巨头摩根财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州成了美国军工业的重地,特别是造船业空前发达。阿
马迪的美国商业银行在这次大战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到大战结束时,美国商业
银行的存款额达到5亿美元,超过了纽约曼哈顿银行,登上全美第一的宝座。
1949年6月,阿马迪•贾尼尼因心脏麻痹,在圣马提欧的私人住宅里与世长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