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6, 2011

世界富豪故事100篇 (Part 15 of 15)

运动鞋大王耐特

  过去只属于体育用品的运动鞋,今天已变成时髦的象征,许多买东西讲究商标
牌号的青少年,也对体育用运动鞋趋之若鹜。当今中国大大小小的百货商店里,纷
纷辟出专柜销售各种各样名牌的运动鞋,而其中要数美国的“耐克”牌最受人们的
欢迎。

  “耐克”鞋是在十几年前开始进入我国的。1979年,一个41岁的美国鞋商逗留
在香港,办理前往广州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入境手续,但等了一个星期也没
得到入境签证。这个深知等待和忍耐价值的美国商人并没有灰心丧气,1980年7月再
次尝试,终于获准入境。他到达北京后,便与我国有关方面签订了制造运动鞋的合
同。现在,中国已有4家工厂与这位美国商人合资制造运动鞋,统一贴上“耐克”商
标,既运往美国销售,又在中国内销。这位美国鞋商,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耐克体
育用品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菲尔•耐特。

  正是这位菲尔•耐特,使耐克公司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由一家输入日本运动
鞋的小进口商一跃而成为美国头号的运动鞋制造厂商。1976年,耐克公司年销售额
仅为2800万美元,1980年达到5亿美元,一举超过在美国领先多年的阿迪达斯公司。
到1990年,耐克年销售额高达30亿美元,把老对手阿迪达斯远远地抛在后面,稳坐
美国运动鞋的头把交椅。菲尔•耐特由此也被誉为“运动鞋大王”。

  运动鞋市场上强手如林,耐克公司是怎样脱颖而出、后来居上的呢?这得从运
动鞋发展的历史说起。

  20世纪初,在德国法兰克福地区有个小城赫尔佐格瑙拉赫,它以生产精致耐用
的体育运动器材而闻名。1920年,该城的鞋匠阿道夫•达斯勒在这浓厚的体育氛围
中,联想到运动员需要合适的鞋子,而在自己的小作坊里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双
运动鞋。二次大战后,他在那儿开办了阿迪达斯公司,专门生产运动鞋和其它体育
用品。

  达斯勒深知运动员的心愿就是希望有双适用运动鞋帮助取得好成绩,因此特别
强调质量。1954年世界杯足球赛上,西德足球队员穿着由他的公司精工制作的运动
鞋,取得了世界冠军。从此,阿迪达斯公司名扬天下。竞技场上,无论是足球运动
员、体操运动员、手球运动员,还是拳击运动员,都清一色地穿上印有三条杠标志
的阿迪达斯运动鞋。受其影响,一般的体育爱好者,苦于身体发福渴望减肥的人,
也都纷纷购买这种阿迪达斯运动鞋。阿迪达斯公司的产品销量直线上升,利润也随
之大增,迅速地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公司。

  在60年代和70年代,阿迪达斯一直执世界运动鞋生产的牛耳,领导着运动鞋和
运动服的新潮流。它傲视群雄,独步青云,怎么也没想到它未来的敌手竟是一家以
1000美元资产起家的小公司。

  在美国尤金市俄勒冈大学三年制学院里,有一名径项运动教练,名叫比尔•鲍
尔曼。他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一心要使自己的运动队超过其他队。训练比赛中,
最令他头痛的是运动员常犯脚病。他经过反复研究认为,如果每个运动员都有一双
合适的鞋,底轻而支撑又好,摩擦力小且稳定性强,就可以减少运动员脚部的伤痛,
有助于出好成绩。于是,鲍尔曼精心设计了几幅运动鞋的图样。他找了好几家制鞋
公司,可回答却几乎千篇一律:“外行怎能指导内行,我们不想教你如何当教练,
你也别想指手画脚教我们如何制鞋。”

  讥讽和嘲笑并没使鲍尔曼气馁,相反却激励他自己干。他请教补鞋匠,拜皮鞋
工人为师,当上了鞋匠。他日以继夜,不怕失败,终于掌握了制鞋手艺。在一次运
动会上,他的运动员穿上了由他亲手制作的、外表难看但轻巧舒适的鞋,结果跑出
了比以往任何一次比赛都好的名次。

  鲍尔曼这种对运动员充满爱心、为制鞋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使
他的一个学生大为感动,这个学生就是菲尔•耐特。他当时是个优秀的赛跑运动员,
是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系的学生。耐特以此写了毕业论文,并与鲍尔曼商量,决心
与他一起干。他认定这不仅仅是一双鞋的事,而是一项大有作为的事业,是一项为
运动员造福的大好事,应尽快联系厂家生产推广。

  遗憾的是,偌大一个美国,竟找不到一家鞋厂愿意与他们签订合同。耐特在一
次鞋类产品交易会上,遇到了日本的制鞋商鬼冢虎,这个精明的日本人看过设计图
样后大喜。这可是难得的发财机会!何况他有可能成为第一家打入美国市场的日本
鞋商。他们当即签订了合同,由美方设计经销,在日本制造。

  就这样,耐克公司的前身——蓝绶带公司诞生了。这家小小的公司,由鲍尔曼、
耐特等几个人组建,资产只有1000美元。一年后,日本方面送来200双运动鞋,公司
才正式开始营业。

  鲍尔曼和耐特有一个共同的良好愿望,就是为运动员服务,而从不计报酬,不
讲条件。公司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营业室,他们销售产品时,住房就是店铺,推
销车就是办公室。为了节省租金,他们选在垃圾站附近开了个店面;为了运货及时,
他们常常顾不上吃饭;包装费太高,他们从废品收购站买来旧的包装纸作包装。由
于没有雄厚的资金,开创初期的艰难可以想见。

  不久,日商鬼冢虎察觉产品销路不错,便要求他们先汇款后发货。这样一来,
鲍尔曼他们的成本就大大地提高了,只好加倍努力推销。鬼冢虎还常常不按期交货,
甚至把一等品偷偷地留在日本销售,把次品送往美国。一次,鲍尔曼他们收到一批
鞋,顾客穿了两个星期,鞋底鞋帮就分家了。他们只好忍气吞声,为了维护信誉,
及时给顾客退换了。

  鲍尔曼的公司销量逐月递增。1971年,鲍尔曼的公司销售额已近700万美元。鬼
冢虎派代表来到尤金市,提出由鬼冢虎购买鲍尔曼公司51%的股份,并在5个董事中
占两席,如果拒绝这个要求,立即停止供货。受尽日商刁难的鲍尔曼和耐特忍无可
忍,断然拒绝这一非分的要求。凭着自己的设计专利,他们很快找到了合伙人,并
且就在这年年底正式改名为耐克公司。

  美国的大制鞋商,特别是最大的阿迪达斯公司,根本没把耐克这类销量仅几百
万的小公司放在眼里。他们依旧生产着老款式的运动鞋。直到70年代中期,形势逐
渐发生了变化,不少运动员都喜欢穿耐克公司的新款运动鞋,这时,阿迪达斯等大
公司才着了急,千方百计想挤垮崭露头角的耐克公司。

  1976年,耐克公司的年收益大约是790万美元,比起数十亿美元的阿迪达斯,当
然算不了什么,但阿迪达斯已感受到它的潜在威胁。这一年的奥运会,照例是商家
的必争之地,尤其对体育用品公司更是如此。耐克派了9名推销员参加,阿迪达斯却
派了300人,组成一支强大的推销队伍。耐克花去广告推销费7.5万美元,阿迪达斯
却花费600万到900万美元。财大气粗的阿迪达斯争取了相当一批金牌获得者试穿他
们的运动鞋和运动服。而耐克好不容易才争取到一名有可能拿到冠军的马拉松长跑
运动员签约穿耐克鞋参赛。谁知就在这名运动员进入赛场的前一分钟,某大公司做
了手脚,使他脱下耐克鞋,换上了别的品牌鞋。菲尔•耐特在电视上亲眼目睹了这
一幕,气得大吼一声,啪地关掉电视,又熄掉灯,在黑暗中坐在沙发上过了一整夜。

  商场上的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并没有使鲍尔曼改变初衷。他把经营权交给耐
特主持,自己则继续潜心于研究运动鞋式样的改进和质量的提高。鲍尔曼发了财仍
不忘本,过了两年,他干脆离开公司继续干他的老本行——当教练去了。从此,耐
克公司就由菲尔•耐特独自一人担当了。

  70年代末80年代初,体育运动变成了时髦风尚,尽管并非人人都从事体育运动。
电视屏幕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介绍包装精美、不用熨烫的运动服和式样新颖的
运动鞋,以及几乎天天都有的体育比赛实况转播,使任何人都无法抵挡体育运动的
诱惑,即使从来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也为之怦然心动。体育运动的魅力、活力、意
志力和胜利的喜悦,促使人人都去穿运动鞋和运动服。于是,人们开始将美国黑人
流行艺术引用到运动衣和运动鞋上,使之成为时髦的标志。

  耐特敏锐地注意到体育用品市场上这一重大变化。他一方面坚持初创时的信念,
坚持办体育用品公司,而不办时装公司,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产品多样化策略,除生
产运动鞋外,还推出了童鞋、非运动休闲用鞋、旅游鞋、工作鞋和运动服装。由于
这一举措,耐克公司的销售额当年就猛增50%,纯利几乎翻了一番。

  耐特巧妙地迎合了美国人的流行艺术意识,在做广告上尤为注意这一点。广告
既强调体育运动,又具有强烈的煽动性,起着流行时尚的导向作用。耐克公司加强
了与体育界颇具影响力的运动员的合作,但所选人物均属备受广大青少年崇拜的
“好斗型”选手。例如网球明星麦肯罗,人们老是看到他在网球场上大发脾气,与
权威们争吵。还有网球名将阿加西,他留胡子,长发蓬乱,将牛仔裤剪短当网球裤,
而这种牛仔网球裤也就成了耐克公司的特色产品。黑人篮球明星乔丹,他是美国青
少年心目中的榜样与英雄,由他参与设计生产的航空乔丹运动鞋,成了耐克公司最
畅销的产品。有了这些大牌体育明星做活广告,耐克运动鞋已不再仅仅是运动鞋,
而成了偶像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物。阔气昂贵的运动鞋成了追求时髦的美国青少年不
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耐克公司的产品就像其他流行艺术一样迅即在全美国走俏。耐
克鞋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为赶时髦,不少人甚至不惜驱车50英里去买耐克
鞋。在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上,耐克鞋出尽风头,不少体育名将借助它赢得了金
牌,这与4年前形成鲜明的对照。

  以老大自居的阿迪达斯公司对这股体育用品市场上的时髦风开始似乎还无动于
衷,直到1980年被耐克公司迎头赶上才慌了手足。商店中,标有三条杠标志的阿迪
达斯老式的运动鞋和运动衣裤堆积如山,无人问津。而阿迪达斯全力推崇的网球明
星埃德博格和格拉夫,其品性过于慢条斯理、规规矩矩,不能体现青少年体育爱好
者的叛逆意志,产生不了广告效果,又怎么能起到促销的作用呢?

  阿迪达斯公司在耐克公司凌历的攻势面前节节败退,终于从80年代起丧失了自
己在体育运动用品币场称霸数十年的主宰地位。

  作为耐克公司最高负责人的耐特.并不因在美国本土上的胜利而满足,他决定
发动一场全球性的促销攻势,使该公司的海外销货比率大大提高。美国、西欧和日
本是世界上三大运动鞋市场,耐特试图挟其在美国取胜的余威,与竞争对手角逐于
西欧和日本两大战场,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领先地位。

  然而,进军海外市场并非一件易事,可谓障碍重重。首先,当时整个西方世界
经济不景气,生产下降,原料价格剧跌,失业浪潮冲击着每一个工业部门。旷日持
久的经济衰退,使西欧、北美、日本之间的贸易战愈演愈烈。在这种世界经济背景
下扩展海外市场,自然是举步维艰。例如.要日本减少或降低关税就很难做到。换
句话说,任何产品也不可能畅通无阻地长驱直入日本市场。日本传统风俗习惯意识
比较强烈,成为外国货打入的无形障碍,同时由于国际贸易间的竞争,日本市场的
排外性就更强烈。这种情形在西欧各国中似乎少一点,但贸易保护主义在法国等西
欧国家正日益盛行,限制外贸进口的措施也有增无减。

  此外,耐克公司在海外市场上遇到的竞争对手也更为强大。除了阿迪达斯外.
还有在美国运动鞋厂商中排名第二的普马公司,以及新布兰斯、康伏西和小马等国
际著名公司。这些公司早就跨出国门,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比耐克要大得多。他们
决不允许自己在海外市场的地位受到耐克的冲击。阿迪达斯的一名海外销售经理就
公开声称:“耐克公司必须明白,它在美国取胜的那一套推销策略在西欧市场是绝
对行不通的。”但是,他未免太低估耐克了。耐克自有一套办法。它针对西欧即将
出现的跑步热,集中力量打开西欧的高性能跑步鞋市场,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为加
强在欧洲的推销能力,耐克公司还在英国和奥地刊设立了配销站,同时利用它在爱
尔兰的装配工厂,就近供货给欧洲大陆市场,避开了经济共同体的高关税壁垒。

  在日本,耐克公司针对该国门户不易打开、传统风俗不易改变,但体育潮流追
随美国且比西欧迅捷的特点,与日方建立了联营公司。1981年10月,耐克公司与日
本第六大公司岩井公司合资建成耐克日本公司,股权各半,共同生产和销售运动鞋。
就这样,耐克公司产品迅速地打入日本低价运动鞋市场。与此同时,耐克高价运动
鞋也通过这家合资公司进入了日本市场。

  随着耐克公司在海外销售额的增加,它又把生产运动鞋的工厂从日本迁到韩国
和台港,因为那儿的劳动力相对低廉,借此又向这些地区推出中等价格的跑步鞋。
不久,耐克又在中国大陆合资办厂。耐克牌运动鞋自然也就随之打入了中国这个世
界上最大的鞋类市场。

  耐克公司发动的全球性销售攻势连连告捷,海外市场所占份额大大提高。耐克
取得的这一连串成功,就连把它视为仇敌的竞争对手也不得不大加赞扬。新布兰斯
公司营业部的副总裁瓦尔特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的每一件事都做得很漂亮!”

  迎合时代的潮流,驾驭流行的趋势,富于创新的设计,以及高超灵活的推销技
巧,是菲尔•耐特制胜的法宝。时至今日,耐克体育用品公司依旧牢牢地占据着运
动鞋市场的霸主地位。

兼并巨头佩雷尔曼

  世界富豪发迹的模式,很多都是白手起家,或从事贸易,或开办工厂,或经营
商店,以成功的企业经营管理而致富的。不过,还有一类富豪,却是以较为雄厚的
资本去收购其他公司的股份,或控股,或兼并,或转卖,靠高额的股权收益而晋升
大富豪行列的,美国多种投资控股公司总裁罗纳德•佩雷尔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1991年美国《公共事业投资》杂志统计,在过去的10年里,罗纳德•佩雷尔曼拥
有的资产超过70亿美元,其中包括约5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而成为1991年度的美国
首富。即使按当年《福布斯》杂志所作的较为保守的估计,佩雷尔曼也堪称美国第
三大富豪。

  佩雷尔曼1943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格林斯保罗。他的家族是当地的豪
门望族。祖父摩利斯从事金属加工业,并有3亿美元的控股公司。父亲莱蒙德拥有庞
大的贝尔蒙特工业集团。佩雷尔曼作为长子,从小就跟父亲学做生意。他在费城读
中学时,课余时间几乎都用来阅读父亲公司的财务收支图表和各种报告。在宾夕法
尼亚大学读书时,他更是用大部分课余时间参与父亲公司的经营。到1964年大学毕
业,这位经济学学士早已是满腹生意经了。

  在上大学期间,他成功地做成了他的第一笔生意。他以80万美元买下一家啤酒
厂的股份,3年后又将其分两次卖掉,分别获100万美元和200万美元的转让金,净赚
200多万美元,充分显示出他的经营才能。

  大学毕业不久,佩雷尔曼又到沃顿商业学院深造,1966年获商业管理硕士学位。
此后,父子俩创建了资金积累公司,加快了发展步伐。他们从不借贷资金,并反对
无利交易,形成了人们熟知的佩氏经营风格。

  1967年到1978年,父子俩分别收购了几家机器制造厂和钢铁厂,随后运用他们
握有的股份,对这几家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清除掉一些低利润的生产部门,优化了
资产结构。经过这几次收购、兼并,佩雷尔曼在尝到甜头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兼
并技巧和操作方法,为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1978年,年已35岁的佩雷尔曼非常渴望能真正独立地干一番事业。于是,他找
了个机会向老父亲提出这一要求:“爸爸,您老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享几年清福了,
公司的事就交给我好了。”哪知,倔强的老头子是个工作狂,听了儿子这番话,竟
勃然大怒:“你这横小子翅膀长硬了,就想夺我的权了。告诉你,你就死了这个心
吧!我任何时候也不打算退休!”这番话深深地刺激了佩雷尔曼,使他独闯天下的
欲望更为强烈。不久,他与妻子菲丝•戈尔丁以及他们的孩子搬到纽约,走上了独
立发展的道路。

  1978年4月,佩雷尔曼以200万美元购得科恩—哈特菲尔德产业的34%股份,成
为他独立后做成的第一笔生意。没过多久,他又卖掉了自己所拥有的这家公司的大
部分股份,将资金集中起来炒股票。靠这一买一卖一炒,他不但收回了原有资本,
还获利1500万美元,使本金一下子翻了8倍多。

  初战告捷,佩雷尔曼饱尝甜头。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收购、倒卖、控股、吞
并,将其兼并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总是把目光瞄准那些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
手里不停地拨弄着计算器,计算着这些企业报表中的各种数字,盘算着购买多少股
份便能达到控股目的,控股后又须淘汰哪些不获利的设备、机构,使之优化结构,
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进而达到大幅增值的目标。难怪有人这样评论他:“佩雷尔曼
根本不像个当代企业家,倒像个手拿计算器在市场瞎转悠倒买倒卖的贩子!”对此,
他嗤之以鼻,并正式成立了“美国多种投资控股公司”,自任总裁。他的这一举动,
似乎在向那些持异议者表明:自己不仅是个当代企业家,而且是以投资控股为主的
大企业家!

  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年,佩雷尔曼靠切斯•曼哈顿国际银行组织的资助,先后从
投资商布迪•考夫曼手里买进了5000万美元的股份,显示出他雄厚的实力。1980年,
财大气粗的佩雷尔曼开始实现他20年前的愿望。那时他们父子俩曾看中了新泽西州
从事甘草提炼和巧克力生产的麦克和福布斯联合公司,只是苦于资金不足无法收购
它,而现在可以实现他多年的夙愿了。他一口气买下这家公司4500万美元的股份。
这笔生意的成功,使他的公司实力陡增。1983年,他干脆买下了麦克和福布斯联合
公司的全部股份,使之成为他的全资子公司。1984年3月,佩雷尔曼又将手伸向杰克
西尔公司,他买进该公司9000万美元的股份,控制了它的经济权。

  将个人的喜好和安危与公司的经营融为一体,是佩雷尔曼的独特风格。抽烟是
他的一大嗜好,从平时对各种名烟的品评,到对各烟草公司经营状况予以特别的关
注,使他产生收购烟草公司的强烈欲望。在北卡罗莱纳州,他与那里的烟草制造商
经常商讨如何增加产量,并几次派人到中国、土耳其、伊拉克和苏联去采购价廉物
美的烟草原料。1984年,他不惜出资1.24亿美元买下了美国烟草联合公司。一夜之
间,“烟草大王”的桂冠便戴到他的头上。

  在佩雷尔曼兼并控股生涯中,他最为得意之举是收购瑞福伦化妆品公司了。瑞
福伦是一家庞大的化妆品跨国公司,其产品畅销130个国家和地区。到80年代中期,
该公司每年销售价值10亿美元的化妆品和10亿美元的保健品。佩雷尔曼对它窥视已
久,只不过一时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吞下这个庞然大物。

  1985年初,佩雷尔曼决定先将其攫取的目标转向佛罗里达州的潘瑞•布莱德超
级市场集团,这家集团刚刚摆脱破产的危险,急需要钱,出价较低。但最令佩雷尔
曼感兴趣的却是该集团拥有3.3亿税收转账权。6月初,佩雷尔曼买下该集团6000万
美元的优先股份,占其全部股份的38%。接着,他就靠变卖这家控股公司存货和7亿
旧货债券,向瑞福伦化妆品公司公开出价,展开了这场令世人瞩目的收购战。

  6月中旬,佩雷尔曼正式向瑞福伦公司总裁米歇尔•伯杰雷克提出收购要求。遭
到拒绝后,佩雷尔曼就以潘瑞•布莱德集团的名义公开以每股47.5美元向瑞福伦出
价。1985年底,潘瑞集团将每股收购价提高到50美元,后又提到53美元。这时,半
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福斯特曼利特尔公司报价56美元,瑞福伦同意卖给这家公司一
部分资产,前提条件是需另一个报价者购买40%的股份。佩雷尔曼认为这个协议违
反了股东权益法,而向特拉华州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将瑞福伦公司的方案宣布为非
法和无效。

  在听候法院裁决前,福斯特曼利待尔又将报价提到每股57.25美元,而佩雷尔曼
毫不示弱,将其报价提高到58美元。10月中旬,特拉华州法院作出裁决,瑞福伦卖
给福斯特曼利特尔的股份的协议无效。佩雷尔曼在这场收购战中终于获得胜利。19
85年11月5日,伯杰雷克被迫辞职,佩雷尔曼作为第一大股东当上了瑞福伦化妆品公
司的新总裁。

  佩雷尔曼上任伊始,就大刀阔斧地整顿公司的组织结构。他以14亿美元卖掉瑞
福伦大部分生产保健品的分支部门,因为这些部门赢利甚少,有的还亏本。接着,
又将所属机构从100个削减到20个,并卖掉公司的喷气式飞机,只是保留了隐形眼镜
厂和国民健康实验室。

  在大力裁减保健品生产的同时,佩雷尔曼却将恢复美容化妆品业作为公司的首
要任务。他把该公司美容业的创始人查尔斯•瑞福森的半身塑像置放在办公大楼的
显著位置,时时刻刻提醒广大员工一定要注重美容化妆品这种传统产品的开发与生
产。诚然,美容业在1974年至1984年间曾处于低谷时期。受国际美容品市场疲软的
影响,瑞福伦公司的营业额也大幅下降了79%,1985年亏损2800万美元。但佩雷尔
曼清醒地看到,化妆品业已经有复苏的迹象,此刻正是抢占市场的绝好时机。于是,
他任命索尔•莱文任瑞福伦的总经理,全力恢复对化妆品新产品的开发,同时改进
广告和销售措施。佩雷尔曼也亲自出马,到销售瑞福伦化妆品的各百货商店去慰问
那里的高级职员。他还选中电视明星苏珊•露茜作为公司的发言人,同时选择著名
摄影师理查德•埃夫登拍摄公司的产品广告,广告结尾语令人怦然心动:“世界上
最令人难忘的女人都使用瑞福伦化妆品。”佩雷尔曼在试验产品流水线的同时,又
将研究和开发预算增加了两倍,以研制出更多的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不久,瑞福
伦就接二连三接出了海尔森香水、爱尔梅化妆品等高档名牌产品。由于采取了上述
一系列措施,瑞福伦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1987年销售额高达24亿美元,比1986年
猛增41%。佩雷尔曼终于将臣服在其控股帝国麾下的瑞福伦公司,改造成能够创造
更高利润的专门研究开发化妆品的新型公司。这无疑成了佩雷尔曼兼并成功的典范
之一。

  瑞福伦公司是佩雷尔曼80年代的经营重点,但他在其他领域仍屡有建树。1986
年10月,他收购环球公司15%的股份,当上了饭店饮食业的总经理。同年11月,他
又买下CPC公司5%的资产,不久又将其股份卖给所罗门兄弟公司,从中盈利4000万
美元。

  与此同时,他把收购的目标瞄准到世界著名的吉列剃须刀片公司。他在该公司
已占有16%的股份,但他还想出价41.2亿美元把整个吉列公司收购下来,以此控制
吉列在全世界的分公司,进而促进瑞福伦化妆品公司的国际经营能力。吉列公司面
对佩雷尔曼咄咄逼人的攻势,只得答应出卖5.38亿美元股份以结束佩雷尔曼的吞并
战,并让他获纯利4300万美元。后来,吉列公司见佩雷尔曼仍持强硬态度,便威胁
道:如果瑞福伦继续进行吞并,那他们将把吉列20%的股份出卖给其他公司。佩雷
尔曼被迫接受了吉列的要求,同时应允今后10年内,未经吉列公司同意,他将不再
购买吉列的股份,并不再控制吉列的经营。

  当然,在80年代,佩雷尔曼的兼并行动也并非都是成功的,他也遭受过挫折。
还是在1987年秋天,佩雷尔曼听说南非米诺考采矿公司打算将自己14%的股份出售
给著名投资公司所罗门兄弟公司,他立刻决定插上一杠,抢先买下这部分股份。尽
管佩雷尔曼保证最多只拥有20%的股份,但所罗门公司却不予理会,断然阻止了佩
雷尔曼的行动,他们不仅以极快的速度把这些股份弄到手,而且还要将这些股份作
优先股转卖给伯克舍尔•哈萨维公司。9月28日,佩雷尔曼强接下心中的怒火,表示
愿以更高的价格购买这些优先股,即以每股42美元购买下该公司的10.9%的股份,
但仍遭到所罗门公司的拒绝。原来老对手所罗门公司在以前的收购战中经常败在佩
雷尔曼手下,这一次显然是要报一箭之仇,给他一个难堪。

  1988年9月,佩雷尔曼这个兼并大王又作出惊人之举,他以1.37亿美元将TW食品
公司卖掉,以7.8亿美元卖掉彩色印刷控股公司,还以2.25亿美元卖掉了烟草联合公
司。熟知佩雷尔曼兼并风格的人,纷纷推测他很可能又在积累资金瞄准新的大宗生
意了。果然不出所料,1988年底,佩雷尔曼接管了5个陷入困境的信用合作社,将其
合并后组成了吉布拉尔塔第一银行。接着,他又在政府的支持下,买下了拥有23亿
资产的圣安东尼奥信用社。看来,他是想过一下当“金融巨头”的痛了。

  佩雷尔曼以5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在1991年成为该年度美国首富后,开始注重改
变他的公众形象。他特地雇来著名的公关小姐琳达•罗宾森为自己涂脂抹粉,把他
描绘成企业家或创造者,而不是专门并吞别人的兼并者。其实,他也未免过虑了,
控股、兼并对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发展不无益处,当一名“兼并大王”也是
会受到人们尊敬的。

乐善好施的陈凯希

  在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的华人和华裔社会,提起陈凯希,几乎无人不知,没人
不晓。

  陈凯希的一生很有传奇色彩。他的祖籍是中国福建,像许多华裔们一样,他幼
时的生活极其艰难。因家境贫寒,他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他在胶园割过胶,
在罐头厂削过菠萝,还摆过地摊,修过自行车。1965年2月13日,陈凯希作为政治犯
被关进监狱,在狱中一蹲就是8年。但8年的铁窗生活没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反而使
他更加坚强。

  陈凯希出狱后,一贫如洗,别说想发财啦,连糊口都难。有人劝他打工或是摆
个地摊维持生计。陈凯希分析当前形势,认为东南亚各国已进入和平与发展经济时
期,马来西亚也是如此,人民不希望出现动乱的局面,而是希望有一个稳定的社会
环境。陈凯希认为此时如果投身于经济领域,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可是,两手空空,要想在商海中闯荡,谈何容易!有人说他的想法简直是天方
夜谭。陈凯希并不灰心,他找到几个当时人称所谓“左仔”的朋友,各人分头募股,
一共募集了80个小股东,凑了16万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名称),在马来西亚西海
岸的小县城巴生开设了一爿小店。小店以经营中国货为主,其中包括药酒。

  陈凯希经营中国保健品,可谓慧眼独具。从大环境来说,中马两国已经建立了
外交关系,中马友谊与日俱增,商业往来日益频繁;从国内来说,这十几年来,随
着经济的发展,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人们从糊口开始转向健身益寿。
尤其是华人社会中的老人和妇女,对保健品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长。

  出乎意料的是,小店经营药酒起步并不顺利,第一年就亏了本。股东们纷纷提
出退股。但是陈凯希并不灰心,他认为自己的判断并没有错,首战不利是因为顾客
对他们还缺乏了解。

  陈凯希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创业。终于时来运转,不久,他们取得
了蚕蛾公酒的专营权。这时,小店已正式改名为海鸥公司。公司员工按陈凯希提出
的“海鸥”精神:“我们要与众不同,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像海鸥一样拥有毅力、
勇气,确定人生志向,努力展开双翼高飞”,加大了宣传力度。蚕蛾公酒渐渐为消
费者所接受,海鸥公司开始扭亏为盈。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海鸥公司大胆地另辟
蹊径,采取不同于其它商家的方式,将中药酒介绍给中药材商店。在马来西亚,有
许许多多的中药材商店,甚至在公路旁,中药材店也随处可见。中药材店的数量大
大超过酒庄、饭店。这等于开辟了千百个零售点。

  另一方面,陈凯希大力加强广告宣传,公司聘请合格的中医师和经验丰富的设
计家主理宣传部门。宣传部门想出了许多好点子,如举办千人宴会、幸运抽奖、烹
饪比赛促销活动等,并且出版特刊、印发传单、赠送食谱,将宣传材料送发千家万
户。

  在强劲的广告宣传和有效的市场策划下,海鸥公司代理的中药酒从18年前的一
种年销售几百箱,到后来的100多种、年销售几万箱,占据了马来西亚中药酒市场的
一半以上。

  海鸥公司现在已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集团,拥有20多家子公司、5家联号商
店、18家门市部。经营范围也从药酒扩展到对外贸易、信贷业、饮食业、娱乐业、
旅游业等方面。但主要商品仍是中国的商品。中国商品占目前经营商品的85%。
  海鸥公司成长壮大了。陈凯希自然也发财了,成了一个有名的大亨。但他的思
想境界仍和从前一样,那就是多为广大民众着想。他从创业之初,就一直坚持自己
的商业经营思想。他说:“群子爱财,取之有道;取自社会,用于社会。”这一富
有哲学意义的经商之道,也是海鸥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

  陈凯希在当地社会中,最为人称赞的就是乐善好施。多年来,他的海鸥公司从
未间断过对教育、慈善、文化团体的赞助。1991年,中国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海鸥
公司先后捐助了20万林吉特。

  每年,海鸥公司搞周年纪念时,总少不了捐助社会公益这项内容。周年纪念之
外,凡是社会团体搞活动、办特刊,海鸥公司不是出钱为他们登广告,就是赠送礼
物,有时还为这些社会团体代付印刷费、代制海报,甚至派人协助卖票,能做多少
就做多少,乐此不疲。

  陈凯希作为海鸥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在繁忙的经商活动中,还抽空亲自参加
各项社会活动。他担任了马中经贸总商会会长、吉隆坡及雪兰莪中华工商会商业组
主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顾问等一系列的社会职务。

  陈凯希有许多文化界的朋友,他十分乐意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近年来,
海鸥集团赞助的马华文化界的活动,就有“源头活水文学之夜”、“松柏长青文学
之夜”、第一和第二届“马华文学节”、马华作协访华团、马来西亚报业访华团、
茶文化节观光团、马来西亚著名书画家访华团等等。

  海鸥集团赞助和接待的访马中国文化代表团有:中国民族艺术团、中国相声团、
中国歌舞团、上海模特团、中国杂技团等。1993年元月初,中国江苏、上海的作家
代表团到达吉隆坡时,陈凯希特意设宴款待远道来的客人。席上,宾主进行了联欢,
有的唱歌,有的讲笑话,欢声笑语不断,亲如一家人。合影留念时,陈凯希挽着80
高龄的柯灵老先生的臂膀说:“早就拜读过您的作品,今日能和您见面,真是不胜
荣幸。”

  陈凯希不仅给马华文化的发展以直接的经济支持,而且还为之提供了相互了解、
相互切磋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百老汇歌舞厅”。它不同于马来西亚其它歌舞厅。
海鸥百老汇歌舞厅洋溢着30年代上海滩百老汇的情调,近百平方米的大厅周围墙壁
上,挂着周璇、白光、姚莉、龚秋霞等三四十年代影星、歌星的剧照,舞台上歌手
演唱的是这些明星当年的成名之作,舞台背景是当年的上海外滩。百老汇为人们提
供了一个优雅、温馨的环境。

  很多当地华人以及马来西亚人、印度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后,都愿意来这里听
听歌,跳跳舞,消除日间疲劳,获得精神享受。马来西亚文化界人士更是把这里当
做活动之家,常来此聚会。中国来访的作家、演员、学者、记者也常来这里联欢。

  陈凯希热心于社会公益的捐助和支持,自有他的想法。他认为文学、艺术、教
育是一个社会走向进步、走向繁荣必不可少的重要事业。而在现实生活中,恰恰是
从事文教事业的人,生活并不太富裕,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开展这些很有意义的事业。
比较起来,工商业者手头要宽裕得多。既然作为一个工商业者要忙于自己的业务,
没有时间和条件去开展这些活动,那么出一点钱支持别人去组织这些活动,就不应
该看成是一种施舍,而是工商业者道义上的责任,是参与推动社会前进、活跃社会
文化的具体行动。

  陈凯希说,人们对钱财应该有正确的观念。企业的利润固然来之不易。是一分
钱一分钱赚回来的,但无论如何,这一分钱也是来自社会。把来自社会的利润再用
回到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上面,让大家来分享,是天公地道的,出钱者不应该居功自
傲,也没有止境。只要企业能生存、发展,就不能停止对社会的回报。

  陈凯希的海鸥集团,以回报社会为己任,既支持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为自己
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赢得了企业的成功。可以试想:当一个顾客在“海鸥”
购货时,也许他会想到,他所付出的钱,其中说不定将有一部分,哪怕是很小的一
部分,转化为文教、慈善事业的捐献;而捐献的对象也许就是包括自己孩子或亲友
孩子所在的学校,或是自己将要参加的一项文化活动,毫无疑问,他会心甘情愿付
钱的。

  陈凯希不仅是一个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家,而已是位热心促进马中人民友
谊的“桥梁”架设者。

  1992年,马来西亚著名诗人奥斯曼阿旺,倡议筹备成立马中人民友好协会,陈
凯希得知后,非常高兴,立刻响应并积极参与。他调动公司职员,提供车辆和办公
设备,为筹备工作积极出力。就在这一年底,在各方推动下,马中人民友好协会终
于成立了。

  马中友协的成立,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马中友协做了大量的有意义
的工作,这里面自然也包含了陈凯希的一份辛劳和汗水。1994年5月30日,马中友协
在吉隆坡公主大酒店,举办了“庆祝马中建交20周年”友好之夜活动。庆祝活动就
是由陈凯希具体操办的。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许群先生专程从北京赶去参加。随同
许副会长前来的,还有中马友协理事马希惠先生等。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钱锦昌和
夫人出席了活动,钱大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马中友协顾问黄文彬、会长奥斯
曼阿旺,以及当地社会各界名流也热情发言,衷心祝愿马中友谊像马来西亚的热带
树木一样,万古长青。

  海鸥集团作为以经销中国商品为主的机构,陈凯希给它制订的宗旨,就是促进
马中人民的相互了解、文化往来和经贸合作。公司全体员工都把这一宗旨铭记在心。
所以,公司对访马的中国代表团,总是热情接待。而公司的各级负责人,则是中国
大陆的常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年两度的广交会,以及华东、华北的交易会,
海鸥每会必到,积极投入。马来西亚各团体访问中国,有不少是由海鸥组织操办的。
海鸥还和中国陕西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联合投资,在马来西亚兴办了马中联营
的第一家酒楼——大唐山庄。

  陈凯希的确是一位有远见、有胆识的企业家。他认为,马中两国近年来经济增
长都很快,增长率分别保持在8%和12%之间,所以马中两国将几乎在同一时期,进
人中等发达国家行列。马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速度惊人,已从几年前的每年10亿
林吉特,增至50亿林吉特,这种增长趋势会持续下去。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向亚太地
区的转移,马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携手合作,势必能分享这份前所未有的繁荣,
让两国人民受惠。

新中国第一个富翁

1952年,张果喜出生在江西省余江县一个普通农民家中。

  余江县在中国曾经很出名,因为毛泽东主席专门写过两首诗,赞扬余江县人民
消灭了为害数百年的血吸虫。可是,只用几年时间就送走了血吸虫这个“瘟神”的
余江人,花了多出几倍的时间,也没能送走“穷神”。

  张果喜在贫困中度过了他的童年。他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读完了小学,
刚刚升入初中,“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席卷了余江县,学校里已经无书可读。15岁
的张果喜只好到余江县邓家埠农具修造社木工车间去当学徒。

  五年以后,张果喜成了一个好木工,并且担任了木工车间主任。可是,他所在
的厂,却因为经营管理不善,状况一年不如一年,到1972年,已濒临倒闭散伙的局
面。结果,无法自负盈亏的木工车间被从厂里割离出来,单独成为木器厂。年轻的
张果喜被任命为厂长。

  名为厂长,可是他从农具社得到的,除了3平板车木头和几间破工棚,就只有2
1名职工和他们的家庭近百口人的吃饭难题,以及“分”到他们头上的2.4万元的沉
重债务!

  第一次发工资的日子,厂里却连一分钱也没有!血气方刚的张果喜找到父亲,
要把家里的房子卖了。那房子还是土地改革时分给他们家的,已经住过张家祖孙三
代人。人家当了厂长,忙着给自家盖房子,张果喜这个厂长却急着卖自家的房子!
然而,通情达理的父亲,知道儿子的难处,还是同意了。房子卖了1400元,张果喜
全部拿到了厂里,这成了他们最初的本钱。

  单靠这点钱,发工资也发不了几回。木器厂必须找到能挣钱的活干。可附近农
村里,就是有点活计,又能做出多少钱?张果喜必须另找出路。

  他想到了上海。那个大世界中,或者能找到他们做的活呢!张果喜和他的伙伴,
4个人带了200元钱,闯进了大上海。因为怕被扒手扒去这笔“巨款”,他们躲进厕
所里,每人分50元藏在贴身口袋里。晚上舍不得住旅馆,就蜷缩在第一百货公司的
屋檐下打盹。他们打听到,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大厦坐落在九江路。九江可是江
西的地名呀!他们感到了几分亲切,也更增加了几分希望。

  九江路没有辜负他们。在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陈列样品的大厅里,张果喜看上了
一种樟木雕花套箱。套箱是由两个或三个大小不一的箱子组合而成的,每个箱子都
是单独的工艺品,套在一起又天衣无缝;箱子的四沿堆花叠朵,外壁层层相映着龙
凤梅竹,十分精美。当他听说每件套箱的收购价是300元时,简直觉得这是天上掉下
来的馅饼!300元啊,他们四个人千里迢迢来闯上海,全部盘缠也才不过200元呀!
他决定接下这批活。

  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接待员,听说他们是余江县来的,是“毛主席表扬过的地
方”,显得特别热情,信任地答应了张果喜提出的承做50套出口樟木雕花套箱的请
求,并当场签订了合同。张果喜歪歪扭扭的名字,第一次与1.5万元巨款连在了一起!

  张果喜是个有心人,他对伙伴们的木工技艺心中有数,知道要做这样精细的活
计还有难度,所以先在上海艺术雕刻厂学了一个星期的木雕技术,把看到的一切都
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临走时,他从上海艺术雕刻厂的废纸堆里,拣回了几张雕花图
样,又顺手牵羊地带走了一只报废的“老虎脚”。回到余江的当天夜里,他就召开
全厂职工大会。

  干,是一定要干的。但怎样才能干好呢?张果喜把全厂的碎木料全部清理出来,
分成三十几堆,全厂职工每人一堆,让大家照着样品上的花鸟去练雕刻。接着,他
把工人带到有“木雕之乡”美称的浙汀省东阳县,向东阳县的老师傅学习;又把东
阳的老师傅请到余江来教……就这样,张果喜和他的伙伴们如期交出了高质量的樟
木雕花套箱。他们独具一格的“云龙套箱”,轰动了1974年广交会。

  张果喜决心要吃工艺雕刻这碗饭了。他给每一位雕刻工发了画笔、画板,要求
每人每天一张素描,由他过目,评分。他挤出经费,让雕刻工外出“游山玩水”,
接受美的熏陶。于是,各种题材、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雕刻艺术,都汇聚到这个
小厂里,争奇斗妍。厂里的产品也更加五彩缤纷。

  1979年秋天,张果喜第二次闯进大上海。同样在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样品
陈列厅里,他看中了比雕花套箱值钱得多的佛龛。

  这是专门出口日本的高档工艺品。日本国民家家必备的“三大件”,就是轿车、
别墅、佛龛。佛龛用来供奉释迦牟尼,虽然大小只有几尺见方,结构却像一座袖珍
宫殿样复杂。成百上千造型各异的部件,只要有一块不合规格或稍有变形,到最后
就组装不起来。因为工艺要求太高,许多厂家都不敢问津,但张果喜却看中了它用
料不多而价格昂贵,差不多是木头变黄金的生意!

  张果喜签了合同,带着样品回到厂里,一连20天泡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揣
摩、仿制,终于取得了成功。张果喜抱住住了一棵“摇钱树”,第二年,他的企业
创外汇100万日元,其中65万日元是佛龛收入;1981年,他们创外汇156万日元,佛
龛收入超过100万日元!

  为了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张果喜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
有一次,一个工人在雕刻佛龛横梁上一左一右两条龙时,左边的龙须比右边的龙须
短了两厘米,张果喜竟生气地摔断了那根价值几百元的横梁。他说:“宁可自己受
损失,也不能砸了厂里的招牌!”

  有一次,一个日本客商来到厂里,对张果喜说,他们的产品运到日本后散了架,
断了梁;并且提出索赔的要求。张果喜不动声色,把日本客商带到包装车间,看佛
龛的装箱过程,然后再带到仓库,让他任意挑出一箱进行测试。

  工人将客商挑出包装好的木箱高举到离地两米,砰地一声摔到水泥地上,接着
又再摔了一次,然后打开木箱,请客商检查箱内的佛龛。日本客商看到,尽管包装
箱已被震裂,箱内的佛龛一丝一毫都没损坏!他不禁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事隔不久,在东京的一次酒会上,张果喜遇见了这位商人。他故意走过去说:
“这次我来日本,打算去贵公司复查损坏的佛龛,以便赔偿!”

  那日本商人连忙赔笑说:“张先生太认真了!损坏的佛龛,不是贵厂的产品,
是其它国家的产品。”

祝酒时,日本商人问:“张先生,请问你是在哪个学府深造的?”

张果喜开玩笑说:“我的博士的干活!”

日本商人感慨地说:“你这么年轻就成为博士,真不简单!”

  张果喜告诉他:“在我的家乡,是把木匠师傅称作‘博士’的,我初中没毕业
就去当木匠,19岁满师,人家叫我博士已经十几年了!”

  就是凭着过硬的质量,余江县工艺雕刻厂的产品,战胜了资历深、技艺高的韩
国和台港对手,几乎垄断了日本的佛龛市场!

  张果喜充分地利用着天时地利。由于订货量的逐年增加,他果断地在同业之间
开展多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先后在浙江、江西、上海、江苏建立起32个分厂,
生产人数达到4000多人。1988年,当海南省刚刚被确立为经济大特区时,张果喜当
即带领人马赴三亚考察,投资1500万元,组建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接着又在深
圳组建了宏达工艺有限公司,成为他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纽带和窗口。外国报纸把他
的企业称作“建在稻田上的帝国”,说他“如今已是经营家具、房地产和股票的国
际公司的大老板,他的10层公司总部就矗立在稻田里,他在这个偏僻的小县城发了
家,成为已拥有数千万美元资产的企业家……除在中国3个城市开设办事处外,还在
日本、加拿大和德国建立了办事处,果喜集团已成为国际贸易总公司!”

  多年以来,张果喜获得了许多荣誉:全国优秀企业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管理科学院国际企业研究所董事会推选他为
副董事长。他还连续当选为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2年12月6日,刚进入不惑之年的张果喜,又得到了一项特殊的荣誉;中国科
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302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果喜星”!

李贵辉衣锦还乡

  在广东梅县,近些年建起了一座规模相当大的配套完整的工业城。拥有这个庞
大企业的主人叫李贵辉。十多年前他还是梅县山歌剧团的一名青年演员,而今,他
是香港颇有实力的李氏企业的总裁。李氏机构(香港)有限公司的业务范围遍及东
南亚和西欧各国,在印度尼西亚还拥有一片广阔的森林。

  李贵辉祖籍在梅县善坑,从他曾祖父那一代起,就移居印尼。经过几代人的努
力,在印尼创下了一份巨大的家业,有10万公顷林场、咖啡园和其它企业。50年代
初,李贵辉的父母双双来到中国读书。1951年生下了李贵辉。后来,他们回印尼去
了,把幼小的李贵辉留在大陆伯父身边。

  十多年过去了,李贵辉长成了一个仪表堂堂的小伙子。伯父家的生活虽然贫苦,
但他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艰难磨练了他,他养成了一种坚韧不拔、努力向上
的品格。他自幼爱好文艺,吹、拉、弹、唱样样拿得起,而且能自编自演。然而,
在“文革”那个极左的年代,像他这样有海外关系的人是备受歧视的,毕业好几年,
仍找不到工作。他多次报考文艺团体,虽然成绩优异,却每每过不了“政审”关。

  后来,梅县山歌剧团一位负责人爱才心切,冒着风险录取了他。李贵辉终于实
现了自己的夙愿,登上了崭露才华的舞台。他分外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更加勤
奋。很快地,他开始走红了,成了剧团的台柱。

  岁月悠悠,到了70年代末,一天,李贵辉突然收到一封海外寄来的信。远在印
尼的年老的双亲终于可以和儿子通信了。信中希望他赶快回到他们身边,一家人团
聚,共享天伦之乐。父亲已经为他办好了一切手续。1979年,李贵辉告别了家乡,
带着妻子和女儿去了香港。

  按照当地法规,移居印尼要先在香港停留三年,李贵辉和妻女在那里住下来,
有父母提供经济来源,他完全可以过得舒适安逸。但他心里很清楚,香港有机遇,
也有罪恶,既可以建功立业,也可以使人堕落。他选择了前者,他要在这里闯一闯,
于一番事业。

  为了使自己对香港社会加深了解,他从最下层的活干起;送货、挖土、当装修
工。干这些与他阔少身份不相符的活,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他
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一个女子手里拿着一把檀香扇,悠悠地扇着,一股淡淡
的清香飘过来,突然触动了他的灵感:这种做工精细而又雅致的工艺品,在香港这
个高消费的社会,一定很受女士们的青睐,会有广阔的市场。通过调查,他发现,
香港生产檀香扇的厂家有十多个,但规模都不大。内地有的厂家虽然历史悠久,工
艺实力雄厚。但因缺乏原材料,也不太景气。檀香木产于印度和新加坡,是一种用
途广泛、价值也很高的木料,但出口受到严格控制。李贵辉想,自己有这个优势,
从印尼可以买到木料。于是他开始准备,一个创业的计划在他头脑里产生了。

  他抓紧时间,立即赶到苏州扇厂,提出合作建议,得到对方认可。然后,他又
与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的厂商洽谈,博采众家之长,丰富自己的头脑。他决定在
香港葵涌设厂,又到新加坡、印度去收购原木。第一批檀香扇生产出来了,果然既
精美,又实用,投入市场,很受消费者欢迎。

  短短几年时间,他的工艺檀香扇便畅销世界各地,赢利数百万港元。初次尝试
的成功给他带来不小的喜悦,他从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打下了事业的基础。接着,
他继续扩大企业规模,站稳了脚跟,开始在香港小有名气了。

  李贵辉的成功使得印尼的李氏家族对他刮目相看,都愿意资助他在香港创立家
族企业——李氏机构(香港)有限公司,并委托他为董事长。有了这一份雄厚的经
济力量,李贵辉如虎添翼,如鱼得水,经商才华发挥得更加充分,使企业突飞猛进,
令人瞩目。香港商界无人不知李贵辉是一位“经营骄子”。

  成了富豪的李贵辉时刻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忘不了那里还非常贫困,他要用
自己的资金帮助家乡建设,为家乡注入新鲜血液。1984年,他回到故乡梅县,受到
当地政府的热情欢迎。他在那里投资1000万港元,与有关部门合资建立了嘉丽开发
有限公司和嘉丽装饰工程公司,并办了电子企业、高级家具、檀香扇厂。第二年,
他又在他的家乡梅县善坑投资,利用当地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的特点,开辟了花果
山旅游区。1987年,他投资1000万港元合作修缮梅县华侨大厦,为旅游者提供第一
流的服务,获利不少。

  李贵辉不仅自己投资,还充当业务代理人,起牵线搭桥的作用。在广西北海市,
他协助筹集外资修建铁路,对我国对外开放起了积极作用。在湖北天门县,他牵线
投资3000多万美元,建立大型棉麻混纺厂……他的足迹遍布大陆各地。

  李贵辉最大的心愿是在梅州市建立一座中国最具规模的工业城,多年来,这个
计划在他的脑海中酝酿已久。他个人出资100多万港元,广邀海外厂商前往梅州市进
行考察,洽谈投资项目。梅州市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拨出1000亩土地建城。按照
李贵辉的筹划,工业城建成后,将能容纳2万多人就业,将给梅州市带来巨大的变化。
这座工业城,是李贵辉投资最大,花费心血最多的一个项目。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
困难自然是不少的,但李贵辉却很有信心,他相信自己的心血不会白花。

  90年代,李贵辉的投资计划又有新的突破,他要巩固华中的企业,并向华北拓
展;扎下根基后,再向华东和大西南延伸,他要在全国建立李氏企业的分支机构,
这是何等惊人的气魄!

  李贵辉以办实业起家,又以实业为拓展事业的基础,从不做贸易,他说他不想
赚家乡父老的钱,只想为家乡建设做一份贡献。现在,李贵辉拥有全国侨联委员、
广州市侨联委员、广州市及梅州市政协委员、梅州市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及广东外
商投资协会理事等诸多头衔。他并不把这些头衔看作是自己的荣誉,而视为自己的
责任,他知道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女船王克里斯蒂娜

  世界著名船王、希腊航运巨头奥纳西斯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世界屈指可数
的大富豪。他拥有总吨位为600万吨、共计52艘巨轮(其中油轮40艘)的大船队,居
世界第3位。

  奥纳西斯有一儿一女,儿子叫亚历山大,女儿叫克里斯蒂娜。他对爱子寄以厚
望,希望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对女儿更是视如掌上明珠,自小便百般宠爱。1953年,
克里斯蒂娜年仅3岁,老船王不惜花2000万美元建造了一艘以女儿名字命名的豪华游
艇。克里斯蒂娜的两只小手捧着一瓶香槟,用尽全力朝游艇外壳上敲去,喷涌而出
的香槟酒宣告了这艘世界上最昂贵的私人游艇的下水。克里斯蒂娜长大后,成了一
个挥金如土、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她每年从父亲的信托基金中领取750万美元的巨
额资金,用于乘坐私人专机去世界各地旅游观光,在巴黎的凯旋门前,在埃及的金
字塔下,在瑞士的滑雪场上,在纽约的豪华酒店里,无不留下了她的俏丽身影。无
忧无虑、呼风唤雨的生活,养成了克里斯蒂娜高傲孤僻、目空一切的性格。

  奥纳西斯在同他的第一位妻子离异后,同被暗杀的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遗孀杰
奎琳•肯尼迪于1968年结婚,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但事隔不久,这对夫妇便貌合
神离。

  1973年1月22日,年仅24岁的亚历山大在一次飞机失事中脑部受致命伤。老船王
整夜守候在爱子的床边,派专机请来英、美等国的医学权威前来抢救,但一切都无
济于事,仅仅一天后,亚历山大终因伤势过重而死。老船王在儿子遭横死、妻子离
心的双重打击下,一病不起。

  两年后,即1975年3月15日,老船王奥纳西斯溘然长逝,他唯一的后代、24岁的
克里斯蒂娜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庞大的奥纳西斯油船王国的女船王。

  父亲之死如同山崩地裂,对年轻的克里斯蒂娜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父亲留
下了偌大的一个家业,有遍及世界各地的奥林匹克海运公司的分公司、办事处,有
造船、旅游、航空、矿山、地产等产业,还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私人商船队与10亿美
元的巨额资金。这巨大的遗产,由她一人继承,她深感责任重大,今后她必须单枪
匹马地在瞬息万变的商海中闯荡了。好在她的体内潜伏着好勇斗胜的血统,她决心
迎接挑战,勇敢地担当起重任。

  然而,当克里斯蒂娜继承父业的时候,正是世界航运业大萧条开始的日子。这
是航运史上最严重的危机,其持续时间之久,影响之大,都是空前的。连续5年,海
运业都没恢复元气,世界上有1/33的船只被迫闲置;在这场风暴中破产的船主不计
其数。甚至像鲁威格这样的美国航运巨头,他的船队也从57艘骤减到17艘。而老船
王在世时的强硬对手尼亚尔霍斯集团,其船只也减少一半,只剩下33艘海船了。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奥林匹克海运公司也受到巨大的冲击。公司被迫取消老
船王在1973年订购的6艘超级油轮而被罚款1700万美元,27万吨的奥林匹克勇敢号油
轮在处女航中也遭搁浅。尽管公司从保险公司那里得到5000万美元的索赔,但每年
仍有高达1000万美元的损失。

  克里斯蒂娜刚一登上船王的宝座,就面临这样险恶的困境。有一段时间,她真
恨不得去死,但内心深处埋藏着的那股力量却提醒她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更好。她
重又振作起来,怀着必胜的信念,像父亲那样,把每一场危机都当作一次绝好的发
展机遇,从而使自己的事业在竞争激烈的逆境中兴旺发达起来。

  她以她自己的方式弥补她过去的欠缺。以往她是个百事不问、只会花钱的公主,
而今她在董事会上郑重其事地宣布:“先生们,从现在起任何需要商讨或决定的事
都必须首先向我请示。”俨然一副唯我独尊的女王派头。与此同时,她深感自己才
疏学浅,业务上一无所知。她后悔当初父亲建议她学习一下专业知识,她却对此嗤
之以鼻。父亲带她到纽约船运公司学习业务,她总是应付一下,浮光掠影,仅懂点
皮毛。而今她才真正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一切都必须从头学起。她一反常态,开
始谦虚地请公司的高级职员、技术人员给她讲课,学习海运方面的知识和企业管理
的经验。那些平日里看惯了公主高傲身姿的公司职员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克里斯蒂娜还仔细研读父亲留下的笔记本,那里面记录着老船王一生叱咤商场的风
风雨雨,隐藏着他发财致富的奥秘。这样克里斯蒂娜经过一段时期的思考、学习和
实践,终于以一个充满自信、机敏能干的女强人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克里斯蒂娜上任伊始,便着手改组奥林匹克海运公司的经营班子。父亲生前考
虑到女儿年纪轻,不谙世事,在遗嘱中特别关照克里斯蒂娜要挽留和重用那些曾经
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才。克里斯蒂娜忠实地执行了父亲的遗嘱,对遗嘱上提及
的那些人员,一一委以重任。她以信任的目光、谦逊的态度和果断而不专横的处事
方法,很快便树立了威信,赢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下属们都像对待老船王一
样对她忠心耿耿。

  考虑到自己尚缺乏经验,必须选出一位经验丰富而又德高望重的人出任总经理。
克里斯蒂娜毫不犹豫地把大权交给了公司元老安德森。安德森50多岁,希腊裔美国
人,他担任过艾克森石油公司油轮包租部主管,经营过世界上最大的包船业务。他
善于经营大笔交易,足智多谋,具有世界一流企业家的才干。当初他曾为老船王创
基立业,是“开国元老”之一。安德森出任公司总经理后,不仅迅速稳定了公司的
局面,而且对继承老船王的遗业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此举充分显示出克里斯蒂娜
善于用人的才能。

  与继母杰奎琳的关系,是克里斯蒂娜在父亲逝世后所面临的又一棘手问题。19
77年,她与杰奎琳打了18个月的遗产官司终于有了眉目。希腊最高法院判决克里斯
蒂娜以2600万美元的款额收购杰奎琳名下的不动产,其中包括斯波皮奥斯岛和豪华
游艇中杰奎琳所占有的份额。这样一来,杰奎琳在奥林匹克海运公司里既没有股票,
又不是董事会的董事,也就与老船王的遗产毫无关系了。对这个仅与父亲做了几年
夫妻的女人,克里斯蒂娜确实没有好感。2600万美元的代价虽然很高,但她并不抱
怨。这次彻底地将杰奎琳排斥到家族与财团之外,实在是解除了克里斯蒂娜的心头
大患。

  在谨慎地处理好公司、家庭的关系后,克里斯蒂娜在安德森和公司同僚的齐心
协助下,调整公司业务取得转机。

  在世界航运业大萧条和接踵而至的石油危机的双重打击下,世界一些主要船队
纷纷落马,日趋败落。奥林匹克海运公司的大批海轮也在地中海沿岸港口闲置起来。

  为了度过困境,克里斯蒂娜调整、紧缩了自己的船队。她又将那些没有竞争力
的、过时的船只拆除淘汰,到1983年,已有11艘巨型油轮被她送进拆船场。同时,
她又将10艘大油轮租给大石油公司营运,每年都为公司赢得稳定的巨额现金收入。
余下的船只还有一些油耗大、赢利小,她再次毅然决定闲置14艘船只,并向银行举
债购进5艘省油的中型油轮,从而更新了自己的船队。经过一番整顿,克里斯蒂娜的
船队从开始的56艘减到38艘,但却成了一支更加现代化、更具竞争力的船队了。

  这样一来,克里斯蒂娜的船队不仅没有在大萧条中破产,而且还略有盈余。这
在全球海运公司纷纷倒闭的情势下无疑是令人咋舌的。现在,奥林匹克海运公司每
年的收入在1500万到2000万美元之间,公司总值达数亿美元。克里斯蒂娜没有辜负
父亲的期望,不仅守住了老船王的家业,而且有了长足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
女人之一。

  女船王在事业上的成功,成了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而她在婚姻上的
多彩多姿、一波三折的传奇经历,更成为记者们捕捉的对象,成为西方报刊争相报
道的热门话题。

  在老船王去世前后,克里斯蒂娜已经离过两次婚。20岁时,她结识了年龄比她
大一倍的美国洛杉矶房地产经纪商约瑟夫•波尔克,但结婚几个月便因意见不合而
分手。1975年7月,老船王死后仅3个月,克里斯蒂娜第二次结婚,新郎是希腊船务
和银行业大王的继承人亚历山大•安德烈亚迪斯,30多岁。女船王希望丈夫能帮助
她渡过难关,能成为她事业的同谋者与支持者。可惜的是,他们的婚姻过于仓促,
从相识到结婚仅仅4个星期,感情的基础十分不牢固。结婚后,克里斯蒂娜发现这个
银行家之子、苏黎士大学的高材生原来是个不通事务的书呆子,且彼此的性格水火
不相容。这场婚姻维持不到两年,便不欢而散了。

  尽管两次婚姻两次失意,但女船王身边却不乏众多的求婚者。这位任性的女船
王,对多少高门大户的子弟不屑一顾,却偏偏把绣球抛给一位前苏联人,引出了一
段震动西方的奇特罗曼史。

  实际上,前苏联当局早就对奥纳西斯的海运王国垂涎欲滴了。一方面是船队价
值数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一旦苏联握有这支船队,苏联与美国的海上力量对比就
此长彼消了。因此,他们对船队的女继承人克里斯蒂娜更是百倍关注,对她的脾性、
爱好、婚姻状况了如指掌。

  1976年,克里斯蒂娜的船队正陷于海运业不景气之中,为寻找租船客户而发愁,
前苏联当局看准时机,向克里斯蒂娜摇动橄榄枝,特别邀请她去莫斯科谈判租船业
务,探讨向奥林匹克公司租用5艘巨轮、租期5年的租约问题。

  苏方特别安排与克里斯蒂娜打交道的负责人是谢尔盖•考佐夫。考佐夫表面看
是前苏联海运部货船司油船科科长,实际上毕业于莫斯科外语学院(苏联当局专门
培训克格勃人员的学校),是称之为“乌鸦”的专门执行美男计的克格勃间谍。这
个年届40的汉子已有妻女,其貌也不俊美,头发稀疏,脸色苍白,一只眼睛失明,
但他受过如何取悦女人的专门训练,很会甜言蜜语,具有一种讨女人喜欢的古怪魅
力。他这一副大情人的样子,使克里斯蒂娜一见钟情。他的殷勤体贴,正好填补克
里斯蒂娜两次婚姻破裂后心灵上的空虚,使她深陷爱河而不能自拔。在莫斯科谈生
意期间,两人经常同游,过往甚密。随后,这个苏联货船司的科长便被破例批准出
国陪伴希腊女船王,随她漫游世界,游山逛水。两人恋情发生戏剧性变化后,考佐
夫即被提拔为苏联货运公司驻法国办事处的处长。这样,考佐夫就以谈生意为名,
在巴黎与克里斯蒂娜一起用餐,经常在她的豪华别墅里幽会,共叙私情。

  几个月后,两人如胶似漆,难分难解。考佐夫见克里斯蒂娜已经上钩,便向莫
斯科克格勃总部报告。总部即下令立即把考佐夫调回莫斯科。克里斯蒂娜不知是骗
局,以为恋人失踪,急得四处寻找。她每天向莫斯科打15次电话打听考佐夫的下落,
但音信全无。正当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突然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人给
她捎来口信:考佐夫两天后从莫斯科打长途给她,为了避免闲话,希望她到伦敦去
接电话。克里斯蒂娜立即坐私人飞机到伦敦。果然,她在伦敦分公司与考佐夫通上
了电话,两人约定在莫斯科会面。1976年10月的一天,克里斯蒂娜以谈租船业务为
由,急不可耐地赶到莫斯科与考佐夫会面。两人很快便私定终身,并约定各自尽快
地离婚。

  克里斯蒂娜回国后即加快了与安德烈亚迪斯离婚的进程。而考佐夫的离婚手续
也出乎意外的顺利。本来,苏联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轻易批准本国公民与外国人通婚
的,何况考佐夫已有妻室,并有一个14岁的女儿。但耐人寻味的是,苏联这次却大
开方便之门,考佐夫不仅很快离了婚,而且官升一级,成为苏联外轮公司油轮部部
长。

  1978年8月1日,莫斯科的一座“婚礼宫”里,克里斯蒂娜身披白色婚纱,挽着
考佐夫的手臂,在婚礼进行曲中,按俄国人的风俗举行了婚礼。新郎和新娘向结婚
登记员宣誓,保证将终身相爱,白头偕老。这对情深意笃的伴侣当众宣布,他们将
在美丽的贝加尔湖畔度蜜月,然后,这位拥有亿万财富的希腊女船王就将与新郎住
进莫斯科一套两室半的公寓里。克里斯蒂娜还表示她将长期在苏联生活,甚至宣称
“我的孩子将在这里诞生”。

  女船王飞到莫斯科做嫁娘的消息,在西方掀起轩然大波。首先是奥纳西斯家族
和希腊官方对此深表忧虑。假如考佐夫夫人一旦在苏联生下个小考佐夫来,遗产便
将顺理成章地归入苏联人的腰包了。也就是说,奥纳西斯的庞大资产、船队和小岛
就要落入苏联之手,那将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其次,美国人也恨得咬牙切齿,一口
咬定那个“独眼龙”就是克格勃间谍,并将向奥纳西斯家族提供图文并茂的证据。
美国是希腊船王的头号主顾,如果这支庞大的船队经考佐夫之手被苏联控制,美国
的海外石油运输线便可能被掐断。克里斯蒂娜的私人小岛斯波皮奥斯岛,地理位置
极为重要,如果让苏联插足,将会使美国在地中海的第六舰队受到严重威胁。西方
国家各大报纸更是连篇累牍对女船王的婚事大肆报道。记者们援引美国中央情报局
提供的材料纷纷质询克里斯蒂娜:“你的情人是克格勃间谍吗?”沉溺于爱情之中
的克里斯蒂娜根本不相信,她反唇相讥:“你怎么知道他是克格勃间谍?难道他穿
着间谍衣服和戴一副墨镜吗?我可以肯定他不是间谍,因为我爱他。”

  然而,一桩桩事实却不得不使她认真考虑自己的决定。克里斯蒂娜婚后不久,
就对莫斯科单调乏味的生活感到厌倦。她准备回巴黎,但苏联政府却不发给考佐夫
出国护照,新婚夫妇只好暂时离别。克里斯蒂娜刚走,考佐夫就马上同他原来的妻
子娜达莎和女儿卡佳会面,并送给妻子裘皮、钻石等贵重物品。这件事传到克里斯
蒂娜耳朵里,她大为光火,开始正视过去的种种传闻。克里斯蒂娜同西方石油商谈
判的机密文件、报表经常泄露出去,经希腊情报部门证实,系奥纳西斯家族内部的
苏联间谍所为。同时,克里斯蒂娜也渐渐地发现,考佐夫同她恋爱到结婚的全部过
程,都是克格勃一手导演和精心安排的。直到这时,她才不得不相信,考佐夫确实
是一只多情而狡猾的“乌鸦”。于是,她下决心同考佐夫离婚。她邀请了美国、法
国和瑞士的律师帮她办理离婚手续。

  考佐夫眼看近8亿美元的财产到手又滑脱,极不甘心,便趁机进行勒索。他提出
要获得女船王及其公司的一半收入,即12250万美元。克里斯蒂娜又气又恼,与他打
离婚官司。1980年5月,这对结婚仅十几个月的夫妻就在瑞士圣莫里斯法庭上正式离
了婚。作为离婚财产处理的一部分,克里斯蒂娜给了考佐夫一艘78000吨油轮。至此,
希腊女船王同苏联“乌鸦”的罗曼史才告结束。

  1984年3月,克里斯蒂娜第4次披上婚纱,新郎是法国一家制药厂的继承人,名
叫蒂埃里•鲁塞尔。婚礼盛况空前,诸多达官显贵纷纷出席。克里斯蒂娜又显挥金
如土的豪气,仅她的礼服上就嵌有1.5万颗金刚石,4000颗珠宝和2万米银丝,这种
铺张实在令世人惊讶。

  1985年1月29日,女船王克里斯蒂娜在巴黎生下一个女儿,名为阿蒂娜,奥纳西
斯海运帝国又有了新一代的继承人。这个在金钱堆中长大的娇女,也许会像她母亲
一样,成为一个为世人瞩目的女船王吧。

“花花公子”继承人

  在美国,《花花公子》杂志可谓艳帜高张,无人不知。其创始人休•海夫纳亦
有“花花公子”的美称。无论他在哪里露面,身边总有美女相伴。然而,这个风流
的父亲却有一个“严肃”的女儿。他的女儿克里斯蒂•海夫纳是个很传统、很单纯
的女孩子,在美国的富豪家庭中,像她这样的女孩子也是少见的。

  克里斯蒂出生于1953年,小时候,她就深深地感到父亲的风流名声给家庭和她
个人生活带来的阴影。最初,休•海夫纳的杂志社是设在自己家中。赚了钱后,他
买了一间写字楼,把杂志社搬进去,自己也弃家不顾,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他的妻子不能忍受丈夫的所作所为,与他分居。5年后,他们办理了离婚手续,克里
斯蒂由母亲监护教育。父母的离异使得克里斯蒂从小就锻炼出坚强的个性。

  休•海夫纳虽然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但他对儿女却视若至爱。离异之后,他定
期去看望女儿和儿子,而且每月两次带他们到自己的公司来相聚。每次当克里斯蒂
到来之前,海夫纳总要将公司做一次大的“清理”。那些暴露女郎的照片统统被收
藏起来;《花花公子》杂志也被“封锁”到各个角落。他身边那些穿着太少的女郎
们也被勒令穿上整齐的长裙。每次克里斯蒂的到来都像迎候英国女皇。杂志社上自
海夫纳,下至打字员,个个都严肃矜持。这位倚红偎翠的父亲也懂得保护孩子纯净
的心灵,不愿心爱的女儿受到性的骚扰。

  尽管如此,克里斯蒂仍旧非常厌恶他父亲手创的杂志《花花公子》,上中学时,
她想方设法不让同学知道她是海夫纳的“千金”,怕人家把她和那本“名声不好的
杂志”联系在一起。

  1975年,她在美国布朗迪斯大学就读,学习成绩优异,父亲对此非常赞赏。早
在克里斯蒂上大学以前,休•海夫纳就发现女儿在文学方面有着较高的天赋,适合
办杂志。那时,他就暗暗打着主意:今后,自己的事业也只有交给克里斯蒂,所以,
他着意对女儿进行培养教育。他也知道克里斯蒂对这份杂志的看法,但他已经创下
了偌大的一份家业,不交给她,还能交给谁呢?他唯一的希望是她不至于葬送这份
杂志。

  海夫纳对女儿的能力向来是充满信心的。克里斯蒂对父亲也很尊重,她听到人
们评论父亲的“花花”行为,便忍不住要为他辩护。在大学里,她曾对报界人士说,
人们只看到她父亲的表面形象。她说海夫纳是一个工作狂,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小
时以上;说《花花公子》是他的事业,应该看到他的那种超乎常人的敬业精神……

  虽然,克里斯蒂拿起那本杂志,那里面的裸女玉照仍不免使她脸红,但随着年
龄的增长,她开始正视父亲的事业,担任了公司的董事和副总裁。到1982年,海夫
纳便彻底将权力移交给女儿了。

  克里斯蒂接替总裁职务的时候,正是《花花公子》日薄西山的时候。
  这份杂志创办二十多年来,海夫纳个人资产从零开始到1975年已是数以亿计。
这个时期是海夫纳飞黄腾达、财运亨通的时期。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杜德莱•弗里曼
曾写过一篇关于海夫纳如何成为超级暴发户的报道,称这份杂志为美国出版业红灯
区销路最广、销量最大的色情杂志,它给原来一贫如洗的休•海夫纳带来了巨大的
财富。

  70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内容与《花花公子》相似的杂志,如《花花女郎》、
《长廊》、《楼顶房屋》等纷纷与之相争。为了争夺读者,这些后来的杂志在色情
方面更为放肆,内容更为“开放”。在这样的争夺中,《花花公子》竟被人批评为
“保守”。连海夫纳本人都忍不住笑了。可是,当他眼睁睁地看着杂志销量下跌时,
却再也笑不出来了。1972年,每月的销量是700万本,然而,到了1978年,每月的销
量只有480万本了。广告费收入也随之直线下跌。

  杂志发行量急剧下降,带来的另一个连锁反应是公司的股票在华尔街股票市场
上的价格也急剧下跌,从1972年每股价值25.125美元下跌至每股2美元。

  为了挽救企业的颓势,海夫纳于1976年以50万美元年薪聘请了德力克•丹尼尔
斯任公司总裁。

  47岁的德力克•丹尼尔斯原是美国底特律自由出版社的执行编辑,此外,他还
兼任奈特一里德报业公司的副总裁。此人知识丰富,对于杂志报刊行业的经营业务
非常熟悉。出任总裁以后,他对公司的业务进行了全面调整。克里斯蒂这时已经是
公司的一名高级职员,她也参与了这次调整。他们扩展了收费有线电视服务,进一
步丰富了《花花公子》杂志的内容,并出版发行了它的姊妹刊《奥伊》杂志。

  除了扩大原有的企业之外,丹尼尔斯还开辟了豪华酒店、唱片公司、赌场和书
籍出版公司,进一步扩展了经营范畴。花花公子公司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多角化企
业,特别是赌场的经营给企业集团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其中,在英国伦敦和美
国大西洋城的赌场给公司带来滚滚财源,最为引人瞩目。大西洋城的赌场耗资最为
巨大,投入了1.3亿美元,它建有500间豪华的酒店星级房间,被称做“花花公子”
皇冠上的宝石。伦敦的赌场则是达官贵人们出入的场所,年获利超过1300万美元。

  这期间,《花花公子》杂志的销量也有所回升,1980年达到了520万本。广告收
入也随之增加。华尔街股票市场对原先避之唯恐不及的花花公子公司股票也开始重
新投之以青睐,每股的价格回升到9.125美元。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种种原因,伦敦的赌场被迫出售,接着《奥伊》杂志和
美国威斯康辛州日内瓦湖畔酒店、新泽西州大戈活城酒店也相继出售。花花公子企
业公司的赚钱潜力锐减。不久之后,那颗“皇冠上的宝石”大西洋城赌场酒店由于
违反新泽西州的经济管理条例,被美国政府勒令停业,面临着被吊销执照的噩运。

  休•海夫纳眼看着他一手创建的花花公子企业帝国就要垮台了,他孤注一掷,
做出了让克里斯蒂就任总裁的决定。对此,德力克•丹尼尔斯也无可奈何地表示:
“由于许多原因,这是把克里斯蒂•海夫纳升任为总裁的一个极为合理的时刻。”

  1982年4月28日,海夫纳发表声明,宣布花花公子企业公司的直接管理权将由总
裁新成立的办公室掌握,其责任由克里斯蒂和副总裁马文•赫斯顿分担。马文•赫
斯顿原本是公司财务部门的主管人。休•海夫纳的任命引起了企业公司内部以及社
会各界的强烈反应。公司里的人对克里斯蒂能否胜任持两种不同态度。有的人说,
克里斯蒂虽然聪明好学,但她的专业知识并不丰富,让她来拯救风雨飘摇中的公司,
对于仅有7年实践经验的她来说,实在是太冒险了。她的能力还不足以应付巨大的挑
战。而另有一些曾经与克里斯蒂在一起工作过的高级人员则认为,克里斯蒂在过去
的工作中表现得精明强干,做事认真,早已不是初出茅庐的新手。他们还为克里斯
蒂辩护:美国现任参议员查尔斯•珀西在1949年出任贝尔及豪厄尔公司总裁时,也
不过才29岁。

  社会各界对克里斯蒂出任花花公子企业集团公司总裁一事很感兴趣。虽然美国
人对干继承人的传统观念已经起了变化。许多行业都出现了女总裁、女董事长,尤
其在家族企业中,这种现象已屡见不鲜,但对于克里斯蒂“临危受命”,多数仍持
怀疑态度,理由是,这个企业正在挣扎之中,它需要一位更有经验、更有魄力、能
力挽狂澜的人来掌舵。

  休•海夫纳对公司内外的种种议论和疑问都不屑一顾,他对自己的女儿充满了
信心,坦然地对人们说:“克里斯蒂精明强干,办事周到,这些年工作中表现出色,
我相信她。我创办《花花公子》杂志时,也不过才27岁。”的确,还有谁能比父亲
更了解女儿呢?他认为她继承了自己品质中一些优秀的成分,又受过很好的教育,
加上7年工作的经验,足够了!

  父亲和同事们的信任给了克里斯蒂莫大的鼓舞,她决心以实绩向仍持怀疑态度
的人们证明自己的能力。她也深知这是一个沉重的使命,鉴于自己的经历不很丰富,
她主动提出,在新成立的总裁办公室里,由马文•赫斯顿和她共同负担企业管理的
责任。她谦虚地说:“自从加入本公司工作以后,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是,7年的
经验对于今后的工作来说是很不够的。”

  担任总裁以后,克里斯蒂努力摆脱垮台命运的威胁,她除了经营《花花公子》
杂志,又办了另外两种刊物。她积极邀请歌星、影星在她所办的杂志上露面谈话,
利用明星效应来招揽顾客。同时,她改变了《花花公子》只以裸露美女取悦顾客的
色情形象,增加新的具有时尚性、趣味性的内容,并且提高了档次,赢得了广大新
读者的好评。

  与此同时,她更加积极地发展收费有线电视,对电视报刊的潜力作了新的评估。
经过她的努力拼搏,花花公子企业公司的收费有线电视事业卓有成效,为公司带来
了很大的效益。

  花花公子企业公司早在70年代就已是多种经营,经过德力克•丹尼尔斯的整顿,
其多角化特征更为明显,规模更加庞大。克里斯蒂接手后,继续发展这种多角经营,
积极组织人力,加大其产品生产。她派出一批颇为能干的推销员,四处推销“花花
公子”商标的产品。如今,在美国,许多大商行里的货架上,“花花公子”商标的
产品触目可见。由于克里斯蒂能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公司内部的合理化建议能够大
量被采用,企业明显地有了起色。

  克里斯蒂虽然是豪门小姐,却并非娇生惯养。她具有独立的个性,这也未尝不
是她能得到父亲钟爱的主要原因,她是父亲的骄傲,尽管她很不赞成他的某些做法。
她支持妇女运动,而且是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她说,她本人极不愿意翻看《花花
公子》杂志,那些裸露的女郎使她有一种侮辱的感觉,认为这是对妇女的不尊重。
在她担任总裁以后,尽最大可能减少杂志的色情成分,但是,为了杂志的生存,这
种改进也只是有限的。这是美国的现实。
  克里斯蒂经常参加有关“女权争取”的社会活动,她认为妇女与男子的平等地
位应该被社会承认并付之实践。她说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她将尽最大的努力。

硅谷狂夫乔布斯

  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介于旧金山和圣何安市之间,有一个长48公
里、宽16公里的狭长地带,这里集中了全美96%的半导体公司,并生产电子工业的
基本材料——硅片。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和产品,自1971年开始,这个狭长地带得
到了一个形象而又生动的名字——硅谷。硅谷作为美国以电子工业为核心的高科技
产品研制和开发的基地,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富裕的地区。世界电子工业
年销售额为1000亿美元,硅谷就占去了400亿。在这片狭小的空间里,竟云集了700
0名博士,并涌现出15000多名百万富翁。而在这些富翁中,最令世人瞩目的莫过于
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办人史蒂夫•乔布斯了。这个被人们称为“硅谷狂夫”的年轻人,
创造了现代天方夜谭:他以东拼西凑的1300美元起家,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推出的
苹果个人电脑席卷了全球。到1980年,年仅25岁的他已拥有数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成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成为白宫的座上客,美国总统里根
对他十分赏识,称他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美国式的英雄是如
何创造硅谷奇迹的吧。

  乔布斯是个由养父母抚育大的孤儿。1955年2月24日出生于旧金山。乔布斯小时
淘气、聪明,又好动。1961年,担任汽车贷款业务员的老乔布斯,因工作需要,举
家搬到地处硅谷的山景镇。从此,乔布斯就生活在这个充斥着世界上最新科学技术
与最先进的管理知识的环境之中,耳濡目染使他的性格很早就表现出硅谷人的特点
——敢于创新,富于竞争和冒险精神。

  刚满10岁的乔布斯迷上了一样东西:电子。这个小东西似乎对他有无限的吸引
力。他家左邻右舍都是惠普电子公司的工程师,在周末休假时人人都手持烙铁与显
示器在钻研。有一天,邻居赖瑞工程师带了一只原始的碳制麦克风回家,接上电池,
挂上喇叭,就可以发出声音。这可把乔布斯给迷住了,一个劲地向赖瑞提问。赖瑞
干脆把麦克风送给他,让他自己去仔细研究。此后,乔布斯每天晚上都泡在赖瑞家
中,一点一滴地汲取有关电子的知识。

  赖瑞见这小家伙聪明好学,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
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就在一次聚
会中,12岁的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那天晚上,俱乐部展示了一种新式桌上型
电脑,让大家打着玩。乔布斯一边玩,一边想自己要有这么一台电脑该多好呀!这
一梦想成了他日后在硅谷闯荡的强大动力。

  在上初中时,乔布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比他年长5岁的渥兹尼克见面。渥兹
尼克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上小学的制作的一组电脑周边设备曾获旧金山地区
科学博览会一等奖,可谓是个天生的电子设计师。乔布斯与他一见如故,对他佩服
得五体投地,从此两人成为好朋友。8年后,正是这对黄金搭档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

  刚上高中,乔布斯便经渥兹尼克介绍加入了学校电子俱乐部,成了一名“电子
迷”。高二时,他利用课余时间到一家名为哈尔德克的电子商店打工。不久,他把
各种电子零组件的价格都熟记在心中,成了一位电子零组件的定价专家。渥兹尼克
经常到这家商店买电子零件,并亲手装配了第一部自创电脑。见到这部电脑,乔布
斯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更增添了几分对渥兹尼克的敬重与友谊。

  1972年,年仅17岁的乔布斯考上了俄勒冈州的瑞德学院。大学毕业后,乔布斯
又回到硅谷,在华纳利电子公司上班。这时,渥兹尼克在惠普公司担任桌上型电脑
部门的工程师。两个老朋友又在硅谷会合了。

  他们一起参加了“土产电脑俱乐部”。渥兹尼克工作之余,整天都埋头于设计
新型电脑,而乔布斯则更多地想如何在电脑上赚点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
是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当时,市场上的微型机要几千美元一台,他们买不起,只
有自己装一台。就是这个强烈的愿望,使他们推出了价廉物美的个人电脑。

  1976年初,在乔布斯积极鼓动下,两个年轻人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乔布斯卖
掉了福特汽车,渥兹尼克卖掉了心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好不容易筹措到1300美元,
这家小公司就在乔布斯的车库里开张了。时年乔布斯仅21岁,渥兹尼克26岁。

  为公司取个什么名字?乔布斯绞尽脑汁,想了几十个名字,都不满意。一天,
他出席朋友聚会,吃水果餐,望着那红扑扑、鲜嫩欲滴的苹果,他猛然来了灵感:
苹果,这可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水果;自己过去访问印度时,得了肠炎,一度全靠
吃苹果维持生命,苹果与自己有缘!如果把苹果与电脑放在一起,肯定会对公众产
生一种有趣的诱惑力和神秘的吸引力。自己的公司如果以“苹果”为名字,在电话
簿上苹果(Apple)这个词按字母顺序就可排在华纳利(Atari)公司的前面,这样
在激烈的微电脑竞争中,自己公司便先胜其他公司一筹。于是,“苹果”电脑公司
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一个电脑公司以1300美元起家,资金显然严重不足。怎么办,他们先在一个博
览会上以20美元一台的价格买到了新推出的6502微处理器,然后乔布斯以如簧之舌
说动在华纳利公司工作的印刷电路板专家康了,凭老交情以特惠价制作电路板,他
们又从各自公司搞来一些电子元件,便由渥兹尼克设计,在乔布斯车库里干了起来。

  不久,苹果公司第一台自制的微电脑在“土产电脑俱乐部”展示了。乔布斯将
这一部电脑命名为“苹果1号”,表示以后还有更多“子孙”出来。“苹果1号”以
独树一帜的风格立刻受到朋友们的欢迎。乔布斯在展示会上眉飞色舞地说:“渥兹
尼克与我创立了苹果电脑,因为我们都希望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不仅是因为买不起
眼下市场的大型电脑,而且也因为不实用。我们需要一台像福斯金龟车式的个人电
脑。诚然,福斯金龟车这种常见家庭用车比起大型车来,不见得有多么惬意或舒适,
但它价格低廉,车主照样可以带着一家人到任何地方去。我们的苹果1号就是这样的
个人电脑,其功能足以供家庭使用。让我们都拥有一台这样的个人电脑吧。”尽管
朋友们都对苹果1号赞不绝口,但却没有人买它,因为围内人都知道渥兹尼克已在设
计一台更好的电脑,既然如此,何必急于买这种去年设计的产品呢?

  但有一个人却看中了苹果1号,他就是在电脑旋风中创办第一家电脑零售店的泰
瑞尔。他在俱乐部看到苹果1号后,认为它日后一定大有作为,就对乔布斯说:“咱
们目标一致,以后一定要常联系呀!”这是句客套话,谁知第二天乔布斯就找上门
了。泰瑞尔是个胸有大志的人,他的理想是开电脑连锁店。他见乔布斯盯得紧,就
爽快地答应他买50台,每台500美元,货到后立刻付现金。

  乔布斯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他立刻去打电话,把喜讯告诉渥兹尼克。这可是
他们第一批订单啊!装配一台苹果电脑的成本约250美元,卖给泰瑞尔500美元一台,
这真是一笔挺不错的生意。

  这个突如其来的生意改变了一切。装配场所太小,乔布斯就把刚出嫁的妹妹的
卧房作为苹果电脑公司的办公室、仓库和装配场。无钱购买零件,乔布斯就不眠不
休地在硅谷穿梭,试图找到一家愿意赊欠的供应厂商。在碰了许多次钉子后,乔布
斯终于说动了一位名叫牛顿的电子器件商,同意以30天的期限无息赊给苹果公司2万
美元的器件。于是,握兹尼克、乔布斯及其妹妹便没日没夜地加工、装配,在这20
多天里,乔布斯家及车库里的灯光几乎昼夜通明。终于,在赊账后的第29天,他们
将装好的50台电脑中的最后一批卖给了商店,同时也如数还清了赊欠款,净赚1250
0美元。

  第一笔生意的成功使乔布斯和渥兹尼克备受鼓舞。几天以后,乔布斯就开着他
父亲的车子去兜揽生意了。到这一年年底,公司卖出苹果1号电脑150台,销售额达
95000美元,其中半数为利润,显示出个人电脑这一行前景极其乐观。

  由于赚钱后资金充足,渥兹尼克加快了制作更好更先进的苹果电脑新产品的进
程。除了增加键盘、外壳与电源供应器外,还决定利用电视来充当电脑的显示器,
替新的用户省钱。此外,他们还引进不少新的革命性措施,如:彩色化;插座增加
到8个,便于配用与其相容的附加产品;将程序语言装在电脑内部,方便客户使用,
等等。乔布斯在研究市场后,更提出了几条影响极大的创见:一是用塑胶壳来做电
脑外壳,既美观又轻巧;二是聘请专家设计出一组新的不产生高温的电源供应器,
而不需像其他电脑那样配备降温的电风扇,使新型苹果电脑操作时没有噪音。这项
发明成了苹果公司的专利。

  在苹果2号电脑即将推出之际,乔布斯意识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电脑市场销售
成功,除了产品本身优良外,还必须借助于新闻媒体的宣传和引人注目的好广告。
他决定不计成本,一定要找到一家最好的广告商和公共关系负责人。他找到著名的
麦克肯南广告代理公司。开始,这家大公司对乔布斯这个无名小卒极不放心,生怕
坏了自己的名声,便婉言拒绝了。但乔布斯铁了心,非要麦克肯南公司来当他的广
告代理人不可,他每天打三四通电话死缠硬磨。这种死命坚持的作风令麦克肯南这
位公关专家深为动容,终于同意接手苹果公司的广告业务。

  老练的麦克肯南决定先要更改苹果公司的商标图案,因为原来商标是幅黑白素
描钢笔画,画的是牛顿站在苹果树下,画意令人费解,画面使人惨不忍睹。他指派
最佳艺术指导简诺夫会同乔布斯重新设计。乔布斯坚持要有高品质的公司形象,希
望商标看起来高贵华丽,主张要简化苹果的线条,另外再画出一个被咬的缺口,使
这只苹果看起来不至于像个大番茄。根据乔布斯的意图,简诺夫设计了一只彩色的
苹果,带有彩虹般的线条,苹果边被咬了一口。直到今天,这个简明鲜亮、富有动
感的“苹果”商标仍在继续沿用着。

  接下来就是做广告。麦克肯南认为,唯一能突破现有电脑迷这个小市场的办法,
就是在一本大众化的而且没有电子公司敢去登广告的刊物上打广告。这样这家从车
库起家的小公司就会一炮走红。他千挑万选,竞选中了《花花公子》。当然,在
《花花公子》上登广告的费用极高。对此,一心想打知名度的乔布斯不假思索便同
意了。

  万事俱备,就缺金钱了。乔布斯先去找他原先所在的华纳利公司,后又找西曼
科技公司,都碰壁而归。就在一筹莫展之际,风险企业家开始光顾这两位年轻人。
第一位是瓦伦丁,他是由华纳利老板介绍来的。瓦伦丁来到乔布斯家,看见他身穿
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长发和胡须,一副邋遢相,根本不像个企业家的样子。
瓦伦丁觉得不妥,未敢问津,而把乔布斯介绍给另一位企业家——英代尔公司的前
市场部经理马克库拉。

  马克库拉是一位练达的风险投资者,他在英代尔公司任职期间大肆收购那些急
需钱用而无法等待上市的员工的认股权证,结果在公司股票上市之后,他因拥有大
量股票而变成了百万富翁。眼下他正闲居在家,等待着新的投资机会。这位38岁的
富翁来到乔布斯的车库,当他看到苹果2号样机演示几个操作功能时,简直惊呆了。
因为他在英代尔公司呆过,对微电脑十分精通,他一眼就看出苹果机具有不可估量
的前景。他决定参股投资,并加入到苹果公司行列。马克库拉最后投资了9.1万美元,
并以个人名义担保,让公司从银行取得25万美元的信用贷款。后来,他们3人制定了
具体的“苹果”电脑研制生产计划,并去马克库拉熟识的风险投资者那儿游说,筹
集到60万美元。至此,苹果公司已吸引了近10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解决了创业初期
的资金短缺问题。接着,他们又对企业的组建进行了调整,聘请32岁的史考特为公
司总经理。马克库拉、乔布斯出任正、副董事长,渥兹尼克任研究开发经理,他们
3人各占公司30%的股份,成为公司的3个大股东。从此,苹果公司的生产和业务活
动开始步入正轨。

  1977年4月,经过乔布斯和渥兹尼克的紧张研制和10多名雇员的加班组装,3台
苹果2号样机终于问世了。当苹果2号首次在旧金山举行的西海岸电脑展示会上公开
露面时,成千上万的观众为它倾倒。苹果公司对这次展示会极为重视,他们最早与
主办人签约,抢占了面对大门的最佳摊位,并且不惜花费5000美元来进行设计布置。
摊位本身以黑天鹅绒布幕圈起来,塑料板上醒目地写着苹果电脑公司,画着诱人的
苹果商标。里面两张桌子上安放着3台苹果2号电脑,另外还有一部大荧光屏显示器,
展示着滑稽电子游戏以及各种软件程序。与其他公司相比,显得噱头十足,具有戏
剧化的震撼效果。半年前在大西洋城展览会上苹果公司还是个寒酸的小公司,而此
时却摇身一变,足以与大电脑公司抗衡了。更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苹果2号样机,它一
改过去个人电脑沉重粗笨、设计复杂、难以操作的形象,以小巧轻便、操作简便和
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鲜明特点,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它只有12磅重,仅用10只
螺钉组装,塑胶外壳美观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机。人们都不敢相信这
部小机器竟能在大荧光屏上连续显示出壮观的、如同万花筒般的各种色彩。乔布斯
也穿上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套正规西装,站在摊位旁,忙得不亦乐乎。

  苹果2号电脑在展示会上获得巨大成功,到4月底,苹果公司已收到订单300多台。
在随后的日子里,订单有增无减,到1977年底,苹果2号又卖出近4000台。1978年中,
苹果2号依旧供不应求,订单甚至已排满26个月。苹果电脑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囊括
了个人电脑市场,令所有的竞争者望尘莫及。而苹果公司的销量仍在直线上升,19
78年8000台,1979年更是翻了4倍,达到3.5万台,销售额也达到4700万美元。“苹
果”成为个人电脑的代名词,一场“个人电脑革命”也随之在美国轰轰烈烈地展开。
而公司的创办者乔布斯也成为登记在册的百万富翁。

  1980年是苹果公司大丰收的一年。由于试算表软件的成功推出,苹果2号的销售
量又成倍猛增,达到创记录的12.5万台。1980年9月,公司董事会推举乔布斯登上董
事长的宝座。为争取公司股票上市,麦克肯南广告代理商为苹果公司发动了一场强
大的广告攻势。在《华尔街日报》上,全页广告写着“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
自行车”,并登有乔布斯的巨幅照片。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
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这个收盘价
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乔布斯作为公司创
办人当然是排名第一,他所握有的股票市值达2.564亿美元,马克库拉居次,达2.3
9亿美元,握兹尼克第三,达1.293亿美元。苹果公司自1976年初由乔布斯和渥兹尼
克两人以1300美元起家,经过不到5年,发展成拥有1000多名职工、市值达数十亿美
元的大型电脑公司。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乔布斯年仅25岁,就跻身于亿万富翁
行列,更可谓是奇迹中的奇迹。

  乔布斯一夜暴富、功成名就后,依然奋斗不懈,雄心勃勃。他不惜耗资5000万
美元,推出了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的新型个人电脑——“丽莎”,接着又推出了更
为先进的“麦金托什”电脑。这种个人电脑使用极其方便。一般人只需花20分钟就
能学会操作。它还有一个手掌大小的控制设备,叫“鼠标”。当鼠标在桌上前后左
右移动时,屏幕上的光标也随之移动,非常方便实用。

  1982年,乔布斯可谓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两家美国最有影响的杂志都抢着与
他接头,刊登采访他的文章。2月号的《时代》杂志把乔布斯作为封面人物,标题是
《财源滚进——美国的风险承担者》。3月份的《生活》杂志也刊出他道貌岸然的照
片,盘腿坐在一张会议桌上,并刊登文章对他推崇备至,称他是花钱都买不到的至
宝。1984年的《商业周刊》也以他为封面人物,并刊出“乔布斯董事长的金玉良言”。
但就在这一片吹捧之中,危险却悄悄降临到这个硅谷狂夫身上。

  由于乔布斯过于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加上强大的IBM公
司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麦金托什电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
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于1985年4月经由董事会决议撤销了他的经营大
权。乔布斯几次想夺回权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
的职务。乔布斯在创立公司10年后,竟成了受害者。

  但是,乔布斯这个发展个人电脑的头号功臣并没有就此沉沦。辞职几天后,他
就率领5名来信创办了名为“下一站”的电脑公司,继续开始他的事业之旅,力图再
创人生的辉煌。也许,这位年仅30岁的硅谷狂夫,会柳暗花明,再一次使世界震惊!

球王普拉蒂尼

  提起普拉蒂尼这个名字,全世界的球迷们无人不知、没人不晓。但是你可知道,
这个大足球明星,在功成引退之后,在商界又不断取得成功,成了个大富豪呢!

  普拉蒂尼说:“每个人的一生都像是一场球赛,对于我来说,球场就是战场。
我在球场上是胜利者,在生活中也是强者。”这是1987年5月17日,星期日,阴雨绵
绵中的意大利都灵体育场,在全场几万球迷依依不舍的挽留声中,他射中了最后一
个球,向全世界爱他的人们行最后的告别礼后,泪流满面地说出了以上的由衷之言。

  他在事业高峰之时激流勇退,所以关心他的人无不感到惋惜,甚至包括他过去
的对手。《巴黎竞赛报》曾发表评论说:我们应该感到悲哀!因为我们正失去一个
英雄,一个战士,一个下一世纪才可能产生能替代他留下的空白位置的人。他的确
是个英雄,尤其对于他的祖国,他的绿茵场。

  这位能占据成千上万世界各地球迷心灵空间的人物,就是全球超级巨星、曾任
法国国家队队长,后来又成了成功的企业家的米歇尔•普拉蒂尼。

  米歇尔•普拉蒂尼1955年6月21日生于法国摩洛尔省的默尔特。他的父亲是个数
学教员,也是一个狂热的体育爱好者,两个叔叔都是高大无比的篮球运动员。虽说
出生于体育世家,普拉蒂尼小时候却在同龄的伙伴中个子最小,体质最弱而且腼腆,
凡事不争强好胜。法国人追求浪漫而好动的性格似乎没有降临到这位未来在球场上
冲锋陷阵的球星身上。但他父亲并不因此放弃带儿子去练球的机会。普拉蒂尼将父
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吸收,一点点地蕴藏那一份对足球的痴迷。

  为了弥补表面上体弱和个子矮小的缺陷,小普拉蒂尼不知不觉地练就一种超越
自己身体素质的本领。他的父亲常常骄傲地回忆:“米歇尔的童年是如此的美好与
顺利,他当时那股认真劲真叫人喜爱。”在多雨的家乡,普拉蒂尼兴致勃勃地玩弄
黑白相间的圆球,无论在学校还是在体育场上。

  普拉蒂尼的环境是如此安宁,而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未来球王马拉多纳,则光
着脚在千里之外的一座小镇的街头巷尾,与小伙伴们对着足球撒野。

  直到17岁,这个一头卷发,有着孩子气脸庞的腼腆小伙子,逐渐以个人娴熟的
足球基本功吸引了南锡队的注意。1972年普拉蒂尼当上了南锡队的替补队员,他只
是太嫩,经不起高大队员的横冲直撞。在人队后的第一场职业赛中,他一直坐在替
补席上看着别人,心里默默地哭泣……而另一位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这时就已经
作为国家青年队的主力夺取了一块黄澄澄的金牌。

  普拉蒂尼决不会轻易地放弃自己多年来默默追求的理想,他用心来学,用脑子
去想,用血汗去练。在他20岁之际,这位看上去身体单薄的队员,所踢的弧形任意
球常常让对方守门员和后卫紧张不已。在南锡队,他在同伴的默契配合下,勇往直
前,无所不在,有时像闲庭信步般的轻松盘球,有时又突然在别人意想不到的位置,
射出又刁又凶猛的弧线球,让对方几个围追堵截的后卫望球兴叹。

  1978年,普拉蒂尼为该队夺取了法国锦标赛冠军。这时的普拉蒂尼已成了大球
星,自然地踏进了法国国家队的门槛。在绿茵场上,他凭借着上帝赋予的机敏、灵
活的天赋加上后天血汗苦练出的技术和战术配合,终于让自己的才华大放光彩,成
了足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普拉蒂尼自出道以来,成绩斐然:他所在的足球队多次获得法国足球联赛的金
杯。他曾53次入选国家队,参加过1976年的奥林匹克锦标赛和1978年、1982年的世
界杯大赛。两次世界杯赛一共射进35个球,率领法国队两次进入世界杯半决赛。19
84年法国国家队夺取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这位身着10号传奇球衣的法国小伙子,
在球场上以其著名的中场“铁三角”的指挥,威震世界足坛,从而使法国成为世界
足球霸王。这期间,他曾加盟意大利都灵的尤文图斯队,夺得意大利甲级联赛金杯,
被评为“最佳球星”、“全球超级球星”,连续3次被评为“欧洲足球先生”。

  普拉蒂尼是个坦率真诚的小伙子,踢球时坚守良好的体育道德,赢球时光明磊
落。在比赛中,他能够在一小块草皮上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像神手匠那样穿针
引线,淋漓尽致地向人们显示足球那迷人的魅力。他那一次次不可思议的破门能为
人们带来一次次心旷神怡的享受,在激烈的竞技中,他指挥若定,气宇轩昂,被人
们誉为球场上的“凯撒大帝”,成了法国足坛骄傲和荣誉的象征。

  然而,普拉蒂尼说:“人人能见我体面的光彩,谁又能明了我身后的沧桑呢。”
的确,他为成功付出的代价是局外人难以想象的。

  自1972年普拉蒂尼加入南锡队首次踏上绿茵场,已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
在他一步步登上“球王”位置的过程中,是如此的艰辛。十多年来,伤痛的折磨及
巨大的心理、精神压力,使他背负着这些有形无形的负担。更为心酸的是,有时他
尽了全力也得不到人们的理解,甚至连家乡的报纸、电台、各种舆论也在他失意时
冷落他,嘲讽他。

  普拉蒂尼还是有远见的,正当他在绿茵场上叱咤风云的时候,就已经成功地在
商场上踏上一脚,开办公司,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然而,几乎没有人为他经商成
功给过一句赞誉,反而讨伐声四起,要他把公司丢掉,回到绿茵场上。他们无法容
忍普拉蒂尼除了足球还去干别的事。

  普拉蒂尼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在球场上自由潇洒,然而一离开足球场,他几乎
成了不自由的人。人们对他的行为评头品足,使他无法过上安稳的日子。在一片对
他经商活动的反对声中,他被迫远离他乡,作客意大利足坛。在意大利,他为所在
的尤文图斯队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无法用黄金来衡量。普拉蒂尼默默忍受有时遭到
的不公平的待遇。在权与钱的漩涡中被人任意支配,他感到厌倦,身心交瘁,随着
年岁的增大及新一辈的崛起,尽管他还是一名斗士,是让对方发抖的攻击手,却已
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了。

  给普拉蒂尼打击最大的,莫过于海瑟尔惨案。1985年5月在比利时的海瑟尔体育
场,由普拉蒂尼代表的尤文图斯队与英国利物浦队争夺欧洲杯冠军。比赛前,英国
球迷挑起事端,发生了严重的骚乱,39人不幸遇难,以致以后两年多时间内,他一
直无法摆脱心灵的阴影,这时他的斗志也遭到严重的挫伤……

  80年代末的尤文图斯队,与普拉蒂尼长期并肩作战的老队友相继离去,惟有他
苦苦支撑着。但球队实力已大不如前,普拉蒂尼本身遭到的非议日渐增多。虽然此
时他已年过30,但他的足球天赋依然存在,他本可以在自己无比热爱的绿茵场上再
驰骋几年,但他清醒地认识到现实,是该让新一辈的球星成长的时候了。

  与此同时,普拉蒂尼在商业领域生意不断扩大,业务繁多。他推销电器产品,
扩大服装公司,为挽救吸毒者四处奔波。他还热心于新闻事务,在他踢球的业余时
间,就曾担任过欧洲一台与法国电视二台的评论员,以其丰富多采的亲身体验,向
广大公众展示了当今体育的魅力。

  32岁的普拉蒂尼决心激流勇退,1987年5月17日,他为尤文图斯队射进了最后一
个球,向全场几万名观众宣布他的决定。比赛完后,他脱下富有传奇色彩、只有球
星才能穿的10号球衣,把它赠给等在球场旁的小球迷,避开吵闹的记者们,独自一
人走进更衣室,泪流满面……15年的足球生涯今日划上了一个句号。

  普拉蒂尼一门心思去经商办企业了。他凭着智慧为自己挣到了可观的利润。他
如今拥有50多亿法郎,在国外还有许多收入。尽管有些人很难原谅他这种双重的性
格,新闻界对此议论纷纷,但他取得一个接一个的成功是凭自己本事挣来的,当之
无愧。

  普拉蒂尼把球场、市场的胜利归功于机遇。球场与经商看上去是完全不同的,
然而在普拉蒂尼看来,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普拉蒂尼在球场上十几年,养成
冲锋陷阵的习惯,这也正是他大胆开拓商业领域的冒险精神。对于足球艺术的完美
追求,培养了他精明的性格,他以在球场上树立起来的英雄形象,为日后经商扫除
了许多无形的障碍。

  普拉蒂尼说:“当初我开始踢球的时候,我可不知道踢球还能赚钱。”虽然他
谦虚地说自己很幸运,但在别的企业家看来,他是个精明的人。他能充分利用并发
挥附着在球星身上的优势,而在他之前许多球星都没意识到这一点。在他的名气一
天天大起来时,买卖的利润也如滚雪球似地膨胀。但他很少提及自己事业的成功,
因为当时已经有人对他又踢球又经商议论纷纷。

  普拉蒂尼身高1.79米,体格健美,一头法国人的卷发,从外表上看完全是个彬
彬有礼的小伙子,一脸微笑如阳光似的灿烂,再加上他在球场上叱咤风云的巨星形
象,自然成了千百万青少年仰慕的对象。

  在他开办公司之前,普拉蒂尼只是推销些与体育有关的商品,也为他人做过许
多广告。开始,这与他腼腆的性格格格不人,但普拉蒂尼是个和善的人,他很难拒
绝别人的善意请求,便答应试一试。他很少为钱而办事,他热爱足球,关心热爱体
育的人们,也想让年轻人都来分享他的快乐。幸运的是,推销商品初试成功,这也
改变了他腼腆的性格。普拉蒂尼“下海”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

  首先,普拉蒂尼喜爱孩子,同时也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服装市场。于是,“普
拉蒂尼10号服装公司”便成立了,设计了一系列儿童运动服,投入市场后马上一抢
而空。哪个小家伙不喜欢穿着“10号普拉蒂尼”踢球呢?由此而产生的另一个间接
效应是,许多青少年的家长开始注意到他,因为他能轻易让他们的孩子不再吵架,
不再逃学,不再吸毒,而踢球当然比那些罪恶行径不知好上几百倍。

  同时,普拉蒂尼的公司也为广大职业球员设计各种款式、新颖别致的球衣,他
在足球界良好的人际关系,无需做多少推销就可达到别人花大量钱财做广告还达不
到的目标。服装公司是普拉蒂尼经商成功的奠基石,同时也增强了他经商的自信心。

  普拉蒂尼服装公司已稳步获利之后,决定再进一步扩大业务。他甚至为那些球
技高超却视力糟糕的运动员设计超薄镜片。在法国,普拉蒂尼与他人合作,开办了
规模较大的网球与足球培训中心。每天来中心培训的年轻人络绎不绝,普拉蒂尼也
希望从这些小球员中发现新星。这个中心在开办补习班的同时,还配置了音像设备
和微型电脑,并通过开办外语补习班向球迷们推销公司产品。

  普拉蒂尼是个谨慎的人,他不愿由其他经纪人来处理公司事务,许多事情都亲
自过问,身体力行,避免会有损他形象的任何错误。在普拉蒂尼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的公司里,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而当时,这些事只是一个职业运动员奔波比赛
的业余时间处理的,他在公司业务上的出色管理和他在球场上的领导能力同样辉煌。

  普拉蒂尼永远不会在某一地点停留,他是多面手的企业家。后来他又在欧洲一
台和法国电视二台当上体育评论员,评论世界各大球赛实况,深得群众赞誉。他甚
至自己打算做制片商,制作体育文艺节目。总之,他并不认为自己在拼命地追求金
钱,而是做自己热爱的事,利润只是附着而已。退出足坛后,普拉蒂尼转而关心社
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吸毒问题。

  普拉蒂尼对那些不小心而陷入毒品泥潭的青少年痛心不已。《巴黎时报》采访
他时,他说:“而今,尽管我要从事的事业很多,特别是电视台活动,但我仍有时
间组织这场战斗,即使我没有站在反吸毒运动的最前列,没有成为这一运动有声望
的领导,但我仍可利用我的地位来发挥作用。”

  普拉蒂尼作为大球星和大富豪,常常为公共事业带头捐款并组织募捐。他告诉
孩子们,不要孤独,不要吸毒,回到运动场上……他四处奔波的熟悉身影,使人们
不由得想起当时普拉蒂尼引退时的话语:“我的一生就是一场球赛,我永远不会停
止。”

  普拉蒂尼从足球场上引退后5年时间,在商界不断取得成功,顺利地做成一笔笔
的生意,业务也向世界各地扩展。到了90年代,攻势足球席卷全球,而法国队人才
青黄不接,几次遭到厄运,令法国国家队球员与球迷们心灰意冷。

  在危难之际,普拉蒂尼毅然重返球坛,挑起国家队主教练的重任。万人瞩目之
中,他到处奔波选拔人才,激励他的年轻球员,他的出色的领导才华又一次焕发出
来。

  在普拉蒂尼领导下,法国队在参加1992年欧洲锦标赛的预选赛中,所向无敌,
他在法国的声望再一次达到顶峰。令人遗憾的是,法国队在进人小组赛时不幸被淘
汰,普拉蒂尼不顾父老乡亲的挽留,辞去了主教练职务。

  法国广大球迷在普拉蒂尼再次引退后,说:“普拉蒂尼,你是好样的,我们佩
服你的斗志,期待再显你的英雄本色!”

  而普拉蒂尼,如今正一心办他的企业;他的企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与此
同时,他仍一如既往地关心公益事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