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6, 2011

世界富豪故事100篇 (Part 12 of 15)

通用公司老板罗杰

  美国通用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所属员工超过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人
数之和,拥有的资产超过世界上24个最大国家之外的其它一切国家资产总和。通用
公司从澳大利亚至扎伊尔有300家工厂或机构,并制造从微晶片至导弹的许多种产品。
在我们的星球上,每5辆轿车中就有1辆是通用公司制造的,而且停在月球表面的唯
—一辆汽车也是“通用”的产品。

  在美国国内,通用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也只有它一半的资产。它拥有75万名直
属雇员,还有50万名经销商和150万左右的厂商雇员靠它吃饭。通用公司消耗的钢材
约为全美国生产量的25%。除汽车外,通用公司还生产世界上绝大部分柴油机车,
它还拥有比地球上其它工厂都多的计算机,拥有除美国政府外最大的金融交易。在
好年景,总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通用公司拥有充足的财力和史无前例的财政威信。
例如,自从1918年以来,连续272次支付现金股息,从没误付过一次,这在动荡的汽
车工业中也是无与伦比的。

这家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企业的董事长,名叫罗杰•史密斯。

  罗杰的身材瘦小,然而,他所拥有的权力却令人敬畏。通用公司世界总部大楼
坐落在美国的底特律市,罗杰的办公室在第14层楼,公司最高领导层都在第14层。
若要去见罗杰,你必须通过两道防弹玻璃门,第一道有武装警卫把守,第二道由一
位名叫希尔达的可爱英国小姐保护着。假如有个陌生面孔试图通过她时,她就会变
得像卫兵一样凶。

  罗杰的办公室外半部有50平方米,坐着两位女秘书,她们的办公桌会使大多数
高级职员昏倒。这两位小姐跟警卫和希尔达一样,像地狱门前长着3个脑袋的狗那样
在守卫着。罗杰的首席秘书玛丽,对副总裁都不放在眼里。副总裁早到几分钟,她
会皱眉头,叫他回到外部客厅,让他等得不耐烦,只好和希尔达小姐毫无意义地闲
聊。

  罗杰的内部办公室很大,他就坐在那张大办公桌前,绘出庞大的“通用帝国”
这只大船的航程。《底特律新闻》的记者描写罗杰是“人性畅通,才华出众”的人。
罗杰是从主管财务的位置上升上来的,他的确是个战略规划大师,他有得天独厚的
无限精力。从早上7点到下午6点,他一天所投入的精力,比3个一般管理人员投入的
都多。他把每一秒钟都安排好,仿佛每一宝贵的瞬间都关系到公司盈亏。

  一位副总裁议论罗杰说:“我从未遇到过对工作比他更胜任,而对人比他更漠
不关心的人。”罗杰对无进取心的部下极尽挖苦之能事。大家都熟知,如果什么事
不对大老板的心意,或者工作进度不够快,他会搅散重要的委员会会议。罗杰在公
共场所会感到不自在,神经质地拽耳朵或扶眼镜。在讲台上发言,他照稿宣读,无
停顿,也无加重语气。他毫不考虑听众,从不让听众在精彩处有喘息的机会。在办
公室里,罗杰说话也像发机关枪似的,由于匆忙,常常把单词说错。

  在商业报刊和工业观察家眼中,对罗杰这个人的看法很不一致。他曾被称为
“幻想家”、“时代的革新家”,并被赞誉为热衷于为美国节省劳动力的人。有一
家报纸第一年把罗杰列入美国最差10位管理人员,第二年又把他列入美国最佳10位
管理人员,第三年又把他列入最差10位管理人员。记者们甚至称罗杰为“犯大错误
的人”和悲剧人物。罗杰对此十分生气。但一般来说,他似乎对赞美和批评都无动
于衷,他根本没有时间来烦恼。

  传统上,人们一直对通用公司的最高行政长官特别崇敬。这是一种对半军事化
组织的统治集团权威的内心尊敬,但对担任董事长的罗杰则不然。一位公共关系部
主任承认说:“人们简直不能和罗杰友好相处。”下属工厂的一个监工说:“谁也
不相信他会关心任何人,他只关心自己和红利。”

  在整个通用公司帝国的每一个走廊和更衣室里,有很多取笑罗杰的话。一天,
一个辞职的高级员工在14层楼时,有人给了他一张在各种场合都流行的卡片,上面
写道:

  事情搞不好通常免不了,
  每天走的路全是上坡,费力不讨好。
  当资金缺少债台高筑,
  真想把职辞掉——
  不要来找我,你什么也捞不着!

  下面是罗杰•史密斯的签名。在公共关系部的职员内部,传阅着一个更令人感
到不快的卡片。那是一幅罗杰的画像,大号字写着“艾滋病”,接着用小号字写着
“后天亏损综合症,如你在通用公司工作,必遭此人的压迫而患此病。”

  但也有人对罗杰的评价相当好。一位专门为报纸写专栏文章的女作家安•兰德
斯说:“罗杰是个彬彬有礼、不摆架子、带点孩子气的人。他总是使人们无拘无束,
从不倚势凌人。”她又说:“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罗杰不这样,他直率明朗。
我想买一辆特殊型号、特殊颜色的凯迪拉克轿车,可跑遍了芝加哥也没买到。我请
罗杰帮忙,他放下手里的工作,记下细节,给全国各地打电话,就在当天给我找到
了我想买的车。”

  另一位与罗杰有30多年交情的朋友说:“我从没听说过罗杰提高嗓门对任何人
说过一句无情的话。”

  有一次,罗杰中断了赴德国的公务之行,飞往纽约,来回花费12小时,只是为
了参加他朋友之女的婚礼。有一年他也是全美“喜欢家庭生活的男人”的主要候选
人。

  罗杰的另一位朋友说:“他是我见过的最忠诚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你们应当
看看他跟4个孩子是怎样和谐相处的。我知道这似乎平淡无奇,但我必须对你说,这
真是令人感动的家庭情景。”

  有个邻居讲了罗杰私生活中的一个典型故事。她说:“一天早晨,我身穿浴衣,
手提垃圾袋走到大街上,垃圾袋突然裂开了,垃圾撒了一草坪。一辆凯迪拉克轿车
突然停住,一位衣冠楚楚的人下了车帮我抢垃圾。当我谢谢他时,他似乎还感到难
为情。他没说他是谁,但我知道他住在这条街上,是通用公司董事长,当时他也许
是去开什么重要会议。”

  罗杰出生于一个有特权有教养的家族。罗杰的父亲爱默特•史密斯为铺平罗杰
事业的道路,花了不少心血。他的父系,其家谱可以追溯到威廉•德•亨廷费尔德,
他是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签字人。罗杰的母系祖先可以追溯到萨谋尔•富勒,他来
到这里并和庞汉姆家族的一位姑娘结婚。罗杰的中间名字沿用了庞汉姆。庞汉姆家
族这一系不论在哪里定居,似乎都有一个城镇或大街用他们中的一个名字命名。

  如果说罗杰家族的血统是蓝色的(指贵族血统),那正是记账墨水的蓝色,资
本主义和企业家精神渗入了这个家系。罗杰的父亲是一位医生的儿子,他在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来到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他从战场上回来时,带着一口袋法国法
郎,从一家银行跋涉到另一家银行,试图兑换那些钱币,在哥伦布竟没有一家能兑
换。因此罗杰的父亲和一家银行谈妥,让他在里面开设一个兑换外币的窗口。1921
年,年轻的生意人和一位女教师倍丝结婚。不久,他们建立了4个孩子的家庭和一所
自己的银行。罗杰生于1925年7月12日,是老二。

  罗杰5岁时,赶上大萧条时代,他们家关闭了家庭银行,迁到了密执安州。罗杰
的父亲当上了彭迪管道公司的副董事长,并拥有部分股份。后来,他还筹建了自己
的公司,叫做阿加洛埃金属管道公司。

  罗杰的父亲有两种基本素质:一是强烈的商业意识,二是发明的才能。他曾经
获得过管子工业方面的几项专利。罗杰说:“父亲不相信我们能比他做得更好。他
常常教导我们,要成为有创造性的人。他常把一些东西带回家,放在厨房桌子中央,
然后给我们出题目。有次他出的题目是怎样把一些菠菜叶子包装起来而不致损坏。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想了又想,想出一个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罗杰的父亲还常常在家里搞些冒险的把戏。他会在一个星期六早晨吹起铜喇叭,
当孩子们准备好以后,他吩咐准备行装,立刻出发去旅行。孩子们问:“我们上哪
里去?”他回答说:“跟着走。”于是,他们就去进行一次典型的有教育意义的探
险。罗杰和兄妹们很崇拜他们的父亲,认为他是一位少有的人。父亲甘愿为教育孩
子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正像他对事业一样认真。双亲都像精神导师那样,力求把
每个活动都变成某种教育孩子的机会。他们要求孩子必须学会使用一种乐器。罗杰
音乐上是最差的,他敲鼓。他们每个星期天下午开音乐会。

  冬天,罗杰家将去佛罗里达小歇,而整个夏天则去密执安北部,以便躲避城市
的干草热症和小儿麻痹症。他们经常旅行,孩子们要带上课本,并在汽车中阅读。
孩子们的身体比较虚弱,并不常常是健康的,但即使在病床边,母亲仍会把别的孩
子集合在一起,轮流读一些青少年冒险的故事给生病的孩子听。就是在浴室里,也
挂上一块黑板,每周安排5个新词,要孩子们在周末前背熟。对学习成绩优良的孩子,
给予金钱鼓励:如果得一次A等,给一枚银币;得一次B等,给一枚镍币,如果达不
到B,可就麻烦了。所以,他们家的孩子都是优等生。

  在当时被经济大萧条折磨的底特律,用任何尺度衡量,罗杰家也是富裕的。但
父母并不娇纵孩子,从小就让他们工作。这个准则是不容侵犯的,每个孩子都必须
出去打短工,自己挣钱。罗杰是《星期日新闻报》的报童。在家里也一样,虽然有
一位黑人保姆照顾他们,但必须自己洗盘子,自己铺床,并且要像对待自己双亲那
样,接受保姆的指导。

  父亲的教导之一是要孩子们珍惜时间,“不做任何无用的动作”是家庭的训谕。
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们亲密无问。虽然父母鼓励竞争,但还是充满团结意识。罗
杰在这个集体中和谐地生活着,他从来不是一个叛逆者,而且常常调解兄弟的争端。

  罗杰先就读于里盖脱大学,这是一所预备学校。课余时间,他常常和哥哥一道
于活,主要是送报。

  和他父亲一样,罗杰天生对机械有极大的兴趣。他在16岁那年,曾把他的第一
辆小汽车全部拆开,又装配成原样。罗杰说,他没漏掉几只零件。他在大学里最喜
欢的课程是汽车机械学,但他在商业方面表现了更大的才能。罗杰的姐姐说罗杰:
“他是个地道的商人,如果他借给你10美分,他会向你讨取利息。”罗杰生来有数
学头脑,升入密执安大学时,他学习了微积分。他在听课前都先调查每位教授的教
学情况和资历,然后才决定听谁的课,以避免浪费宝贵的时间。

  在进入密执安大学专攻商业学时,罗杰并不知道,他已沿着通用公司董事长的
传统道路前进。事实上,他的教师中有些就是以往通用公司董事长的老师。罗杰毕
业时成绩在班上接近第一名,取得了会计学士和企业管理硕士的学位。

  出校后,罗杰用几年时间到海军服役。在那里,他初露才华。人们预料,这个
青年将有远大前程。最明显的是,他表现出有和高级领导人接近的能力。服役期满
时,罗杰是美国军舰皮里欧号的一名无线电值机员。他直接为海军上将布克服务。
布克被称为“水手们的上将”,因为他是所有士兵的保护人。罗杰和上将非常接近,
到了可以直接说话的地步。

  在罗杰成长的早期,他思想单纯,是一个典型的学生,但毅力和决心是罗杰的
根本特性。罗杰兄弟姐妹4个都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罗杰的哥哥是航天领域中的一
名科学家,罗杰的弟弟在橡胶业中取得成就,罗杰的姐姐在养育了3个女儿后获得了
投资经纪人许可证。

  罗杰娶了通用公司公共关系部的女职员芭芭拉。他们有4个孩子。芭芭拉说:
“这些孩子都是罗杰的最亲密的朋友,对他来说,再没有比这些孩子更重要的了。”

  罗杰的4个子女都先后读完大学,成家立业。罗杰最宠爱最小的孩子觉罗。这父
子俩是固定伙伴,他们定期一起去钓鱼、打猎,几乎每晚玩纸牌。通用公司公共关
系副总裁杰克说:“我曾和罗杰一起出门,他坚持晚上乘专机飞回,好在清晨两三
点钟进家门,以便在小儿子送报前和他一起进早餐。”觉罗是世界上最大公司老板
的宠儿。在他生长的城市里,所遇到的一半人靠他父亲的公司吃饭。但令人惊奇的
是,他却是一位非常普通的做散工的青年。他态度自然,尊敬别人,特别尊敬成年
人,出门要向父母请示。罗杰说:“觉罗以为隔壁邻居是有钱人,而我们家不是。”

  罗杰教育孩子们,就像当年父亲教育他那样。罗杰大学毕业后先在加州一家航
空工业部门工作,但不久就离开了。他之所以到了通用公司工作,仅仅是因为他父
亲的一句话:“这是一家管理良好的公司。”有人问罗杰,谁对他的事业成功影响
最大?他并没有像其他政治上聪明的人那样,回答说是通用公司的某位启蒙者,而
总是回答:“我的父亲。”

  罗杰初次去通用公司应聘时,只有一个职位空缺。他信心十足地对接见他的人
说:“工作再棘手我也能胜任,不信我干给你们看……”后来接见他的人告诉同事
说:“我刚才雇到一个人,他想他将成为通用公司的董事长。”

  罗杰踏进通用公司大门后,的确表现了不可思议的能力。领导交给他一项任务:
对国外子公司情况进行评估,他提供的报告长达100多页,因而压倒了他的上司。罗
杰上大学时的教授大卫也在通用公司工作,谈到罗杰时,他说:“他是一个冷酷的
家伙,在这世界上,他只关心他手中的公文箱。”一位秘书回忆说:“罗杰当时是
个见人不说‘早安’的人,而且永远不和清洁女工说上一句话.因为他觉得这对他
没用。”

  但不管人们怎么议论,褒也好贬也好,罗杰•史密斯作为世界上最大企业的董
事长,能够指挥“通用帝国”这艘舰船乘风破浪前进,这就很了不起了!

汉堡包大王克罗克

  麦当劳无异于一个神话。这个以经营汉堡包为主的快餐王国,历经40年,到90
年代初,在全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6万多家分店,每天销售汉堡包达2亿
多个,年营业额达150亿美元。所有的麦当劳快餐店都挂有耀眼夺目的金黄色双拱形
M字招牌。人们望见霓虹灯闪烁处的“McDanald”几个字,以为这家快餐公司的老板
就是麦当劳。其实不然,麦当劳兄弟俩充其量不过是麦当劳公司的奠基人,而真正
创建麦当劳快餐王国的却是雷蒙•克罗克。

  克罗克是怎样成为亿万富翁,又是怎样使麦当劳公司扶摇直上,成为全球性快
餐王国的呢?

  克罗克年轻时家境不佳,高中只上了一年就休学了。他在几个旅行乐队里弹过
钢琴,又在芝加哥广播电台担任音乐节目的编导。从1929年起,在随后的25年中,
克罗克一直从事推销工作,先在佛罗里达帮人推销过房地产,后到美国中西部卖过
纸杯。作为推销员,他几经周折,屡尝失败的滋味。克罗克后来回忆道:“在佛罗
里达推销房地产失败之后,我彻底破产,身无分文。那时,我没有大衣,没有风雨
衣,甚至连一双手套都没有。我开车进入芝加哥穿过寒冷的街道回到家时,简直要
冻僵了。”

  1937年,克罗克在一家经销混乳机的小公司当老板。混乳机是一种能同时混合
搅拌5种麦乳的机器。他经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惨淡经营,生意尚能勉强维
持。到了50年代,已达天命之年的克罗克,依旧是个小老板,眼看就要默默无闻地
了却一生。

  但是,成功的机会对任何人都是均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发现机会,并一
抓到底。成功的机会可以从一笔买卖、一场交易、一项工作,甚至从一顿饭中获得。
1954年,51岁的克罗克正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抓住了他发迹的契机。

  1937年,有一对犹太人兄弟——麦克•麦当劳和迪克•麦当劳,因受经济萧条
的影响,高中毕业后就不得不离家外出,从美国东海岸来到加利福尼亚,以寻找新
的就业机会。他们开设过一家小电影院,最终却选择了经营汽车餐厅。1943年,通
过对过去3年的餐厅收入的研究,他们发现,有80%的收入来自汉堡包,而非排骨。
这一不经意的发现竟推动了食品服务业的一场革命。

  于是,麦氏兄弟开始主要销售这种每只15美分的汉堡包,并对经营方式进行了
重大改革,采用自助式用餐,使用纸餐具,提供快速的服务。这种独一无二的汉堡
包小餐厅经营方式大获成功。1952年7月,美国餐厅杂志以封面故事形式介绍了麦当
劳新观念带来的惊人成就。接着,麦当劳兄弟开始建立了连锁店,并亲自设计了金
色双拱门的招牌。到1954年,拥有10家连锁店的麦当劳汉堡包餐厅,全年营业额竟
达20万美元。尽管如此,目光短浅的麦当劳兄弟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发明具有极大的
潜力。

  正在这时,克罗克这个传奇人物走进了圣伯了诺城的麦当劳餐厅,他一眼就认
定麦当劳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从而使麦当劳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那是1954年的一天,克罗克作为经销混乳机的老板,发现麦氏兄弟在圣伯丁诺
市开的这家餐馆一下子就定购了8台混乳机。以往可从没有人一次就要买这么多机器
呀。出于生意上的需要,他认为必须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就特地赶到了圣伯丁诺。

  麦当劳兄弟开的这家餐厅,与当时无数的汉堡包店相比,外表上似乎无大大的
区别。但是,麦当劳却以其特别的方式震撼了克罗克。其时正是中午,小小停车场
里挤满了人,足有150人之多,在麦当劳餐厅前排起了长队。麦当劳的服务员快速作
业,竟然可以在15秒之内交出客人所点的食品。这种作业方式,克罗克可从未见过。

  “我从未为买一个汉堡包而排队。”克罗克故意大声说,以期引起顾客的注意。

  “哦,”客人中立刻有人搭话说:“您也许不知道这里的食品价格低、品质好,
餐厅干净,服务又周到。何况速度这么快,别看排队人多,一会儿就能买到。我可
是这里的常客。先生,您不妨也试一试?”

  听了顾客这番话,克罗克马上察觉到麦氏兄弟已经踏进了一座“金矿”。他立
刻进店找到这两个犹太人,问他们生意这么好,为何不多开几家餐厅?当时,他心
里盘算的还只是混乳机,如果每家麦当劳餐厅都买他8台机器的话,他就会发财了。
但是,迪克•麦当劳却摇了摇头,指着附近的山坡说:“你看到上面那栋房子了吗?
那就是我们的家。我喜欢那块地方,要是连锁餐馆开得太多了,我们就忙得甭想回
家了。”

很显然,麦氏兄弟身在“金矿”不识“金”。

  克罗克凭着多年的经验,意识到机会来了。他看准了麦当劳,决心开办连锁餐
馆。第二天,他就与麦氏兄弟进行协商。麦氏兄弟很快就答应给他在全国各地开连
锁分店的经销权,但条件相当苛刻,规定克罗克只能抽取连锁店营业额的1.9%来作
为服务费,而其中只有1.4%是属于克罗克的,0.5%则归麦当劳兄弟。一心想干一
番大事业的克罗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条件。

  1955年3月2日,克罗克创办了麦当劳连锁公司。他的第一家麦当劳餐馆同年4月
在得西普鲁斯城开张。9月,在加州的弗列斯诺市,第二家餐馆也开业了。3个月之
后,第三家餐馆在加州雷萨得市建立。推销员出身的克罗克,充分展示他那推销的
天才,开设分店的速度越来越快。到1960年,克罗克已经拥有228家麦当劳餐馆,其
营业额达3780万美元,麦氏兄弟拿去0.5%——18.9万美元的利金,而麦当劳连锁系
统这一年一共只赚到7.7万美元。随着规模的扩大,麦氏兄弟抽查的利金将更多,而
且根据当年合约的规定,克罗克不得对麦当劳兄弟设立的快速服务系统做任何变动,
但实际上克罗克在经营中至少做了几百次细小的改良。麦氏不得越雷他一步的规定,
严重阻碍了麦当劳事业进一步发展。这就迫使克罗克下决心买断麦当劳。

  1961年年初,克罗克和麦氏兄弟就开始谈判出让麦当劳权利之事。但麦氏兄弟
出价惊人:非270万美元不卖!其中兄弟俩每人100万美元,交税70万美元,而且一
定要现金。克罗克差点气晕了,他放下电话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们明知他拿不出
这么多钱来而把价码定得这么高,其用心是很明显的,就是不想让克罗克拥有控制
权。

  克罗克考虑再三,权衡利弊,最终答应了麦氏兄弟的条件。克罗克和他的天才
财务长桑那本,使出浑身解数,几经反复,借贷到270万美元,买下了麦当劳餐馆的
名号、商标、版权以及烹饪配方。至此,美国的全部麦当劳快餐店都归于克罗克名
下。虽然公司的名号仍叫麦当劳,却与麦当劳兄弟毫无关系了。麦氏两兄弟是麦当
劳公司的创业者,但显然不是做大生意的人。克罗克事后说:“他们比我年轻,可
他们都歇手不干了。而我可不能抛锚。”

  在签订合约的最后文本时,麦氏兄弟出尔反尔,将圣伯丁诺的麦当劳餐厅排除
在交易之外。他们对这个店颇有感情,它是他们建立的第一个店,也是整个麦当劳
世界的发源地。克罗克虽然也把这个店看成是交易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但从大局
考虑,只好放弃了。

  然而,克罗克并没有忘却这个富有象征意义的餐厅,他在后来奋力反击,在圣
伯丁诺店的附近买了一块空地,盖了一间与原店一模一样的麦当劳餐厅。由于麦当
劳的名称已被克罗克买断,因此他盖的这个新店叫“麦当劳”,而麦氏兄弟的老店
却只有改叫“大麦克”。谁知这样一来,新店生意开始兴隆,老店却一落千丈,元
气大伤。因为许多老主顾都以为麦当劳搬家了,都跑到新店去,谁也不搭理那个叫
做“大麦克”的店了。实际上两店所卖东西毫无二致,但结果却迥异,由此可见,
“麦当劳”这名字的内在价值。

  这一回轮到麦氏兄弟忧心忡忡了,到了1968年,索性就把这个昔日曾与克罗克
争了个你死我活的宝口店卖了!此后该店命运多舛,几易其主也无起色,只得改作
一家唱片行。

  麦氏兄弟今何在?一位已于1971年过世,另一位生活优裕,很显然,他那100万
美元一定是投到较好的行业之中。但可以肯定,不论他投资到哪里,都不如拥有麦
当劳好。如果他至今仍拥有0.5%的权利金的话,他的财富将无法估量!自1961年到
80年代初,麦当劳营业额共770亿美元,照原订协议麦氏两兄弟可赚进3.88亿美元的
权利金,而在1985年,麦当劳营业额高达110亿美元,他们一年就可多赚5500万美元
哩!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摆脱了束缚,克罗克终于可以自由发挥了,他把自己的那一套做法发挥得淋漓
尽致。

  麦当劳公司需要具有强烈进取精神的人才。克罗克说:“我要的是全力以赴献
身事业的人。如果谁只想挣钱养家过安逸的日子,谁就别到麦当劳来干。”

  到麦当劳求职的人络绎不绝。他们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大部分人被淘汰,只有
那些最有潜力获得成功的人才被录用。

  麦当劳各分店的经理平均年龄35岁,他们大都在其它行业上有过相当成就,并
且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很可观。克罗克的招聘指导思想是:为了阻止那些不称职或表
现平平的人进入,公司将最初的现金投资额定得很高。

  取得一家麦当劳分店的经销权要花11万到12.5万美元,其中必须有一半现金,
另一半可以申请贷款。资金到位后,由克罗克派人选择地点并建造餐馆。当新的分
店开张后,分店经理要将每月营业额的11.5%付给公司,其中3%作为管理费,8.5
%是租金。

  乍一看,这些条件似乎是苛刻了些,但实际上分店经理还是能赚很多钱。一家
经营良好的餐馆,在3年到5年内就能赚回原来的投资额。麦当劳公司各分店的年营
业额平均为43万至50万美元,一个中等水平分店的经理每年可盈利5万至7.5万美元。

  克罗克对优秀分店经理的最大奖赏,就是一有可能就让他们买到更多的经销权。
有些经理拥有4家、6家甚至8家餐馆,所赚的钱就相当可观了。在麦当劳公司,大约
有六七十个分店经理成了百万富翁。

  在人才培养上,最能体现麦当劳特色的地方是克罗克一手创办的“汉堡包大学”。
克罗克规定他的经理人员必须接受“汉堡包大学”的专门训练。在麦当劳,只承认
汉堡包大学培养出的汉堡包学士,其它学历都不予承认。

  早在1961年2月,克罗克就在伊利诺斯州的爱克鲁市建立了第一所汉堡包大学。
学员们经过19天的专业训练,外加一门法式土豆片选修课,经考试合格就可以获得
“汉堡包学”的学士学位了。1983年,又一座新的“汉堡包大学”开办了,它耗资
4000万美元,7间教室可容纳750名学员同时到校训练。在每一间教室里,都有电脑
控制的自动录音和记分,而且还有翻译设备,供外国的学员使用。28名专职教授开
课的范围从生产力研究一直到机器的维修,几乎应有尽有。汉堡包大学的许多课程
现在都被美国教育当局所承认,已经列为许多大学的正式学分。

  克罗克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是他经营有方,创造性地提出了经营麦当劳快餐店
的3项标准:“Q.S.C”,即Quality,Service,Cleanness,意思是“品质上乘,
服务周到,地方清洁”。这成了麦当劳区别于其它快餐业的标志之一。

  在品质上,克罗克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食品质量。他从麦氏兄弟手里买下第一
个汉堡包销售店时,发现当时出售的炸土豆条是从冷藏柜里拿出来的,有点像“隔
夜油条”,而且色泽暗淡,吃起来毫无香酥松脆之感。他认为这样的食品是不会引
起顾客的食欲的,店里的生意也会因此而不景气。于是,他聘请专家着手改进炸土
豆条的质量。首先要选用特别种植的土豆,切条后制成香酥松脆的炸土豆条。其次
要不经冷藏,现炸现吃。这种新的炸土豆条出现在顾客面前时,果然备受青睐,销
售量马上翻了几番。

  公司还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质量标准,如要求牛肉原料必须是精瘦肉,脂肪含
量不得超过19%。牛肉绞碎后一律按规定做成直径为98.5毫米,厚为5.65毫米,重
47.32克的肉饼。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必须强调一个“快”字:要在50秒内制出一
块牛肉饼、一盘炸土豆条以及一杯饮料。为保证食品新鲜,还明文规定汉堡包出炉
后10分钟或法式土豆条炸好后7分钟内卖不掉的话,就必须扔掉。由于有了这一套严
格的质量措施,每一位来到麦当劳餐馆的顾客,都能够在50秒钟内吃到热气腾腾、
味道可口的汉堡包和其它食品。这么一来,怎么会不受顾客的欢迎呢?

  为了保持地方清洁,克罗克规定他的员工必须做到:男人每天要刮胡子,修指
甲,随时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洗澡,不留长发。妇女不准涂指甲油,不可化妆过度,
头上要戴发网。顾客一走,服务人员便要清理桌面,凡是丢落在地面的纸片,马上
要捡起来。餐馆内还不许出售香烟和报纸。在这一系列规定的保证下,麦当劳餐厅
的店面总是保持窗明、地洁、桌面净。由此,麦当劳便以清洁闻名全美国。
  克罗克的经营之术,给公司带来极大的效益。公司的形象也因经营有方树立起
来。随之而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注重广告宣传,也是克罗克大获成功的一个因素。麦当劳每年花在广告宣传上
的费用高达几个亿。1981年,公司的广告费为3.2亿美元,占全年营业额的4.5%。
1963年,公司还创造了“麦当劳叔叔”这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来做广告。“麦当
劳叔叔”头上顶着一只装有汉堡包、麦乳精和土豆条的托盘,鼻子上装有一对麦当
劳杯子,脚上的鞋子像两块大面包,其形象相当商业化。这个小丑般的形象,给顾
客留下可亲可爱的感觉,特别受到孩子们的欢迎。“麦当劳叔叔”成了全美电视广
告上为麦当劳作宣传的代言人。

  任何一个企业成功之后,都不免将它的事业从国内转到国外,麦当劳也不例外。

  1970年麦当劳决定向海外市场进军时,几乎无先例可循。因为那时美国服务业
到海外投资的先例并不多,范围也仅局限于美洲。麦当劳欲开发其事业的国家都没
有快餐厅。这些国家的中产阶级,觉得到外面去吃饭是件大事,需要的是华丽、整
洁的衣冠,白布桌,以及一道道的大菜。因此,麦当劳准备输出的不仅是汉堡包一
类的食品,而且是一种饮食文化,其难度可想而知。

  麦当劳最初尝试在加勒比地区以及加拿大、荷兰等国发展连锁店时,曾遭到失
败,但后来在日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日本麦当劳总裁藤田针对日本的国情采取了独特的办法。他认为,“日本人既
有一种自卑感,又有排外情绪。日本所有的东西都来自外国:文字来自中国,佛教
由韩国传来,而战后从可口可乐到IBM都是来自美国。但是日本基本上是排外的,不
喜欢中国人和韩国人,更不喜欢美国人。”由此他得出结论是,在日本的麦当劳公
司从老板到员工,必须百分之百的日本化,使麦当劳的食品从外表看不出是进口的
美国货。如果坚持这是美国货,顾客会因为不喜欢美国而不买此食品。1971年,克
罗克同意了藤田的方案,与他签订了合作协议,美日双方各出资一半。藤田以富有
戏剧性的行销手段,展开宣传攻势,使麦当劳在一夜之间便名扬全日本。1971年7月
20日,东京银座区麦当劳餐厅如期开业,第一天营业额高达6000美元,打破麦当劳
一天营业额的世界纪录。接着,第二家、第三家麦当劳餐厅相继开张。在短短18个
月,藤田在日本神速地开办了19家麦当劳餐厅。麦当劳在日本一举成功,成为日本
最大的连锁餐厅,年营业额达6亿美元。

  克罗克在总结了日本的成功经验后,便以一个与日本相同的模式在全球开发市
场:找一个合伙人,给予他相当股份和自主权,让他自由发挥。

  就这样,一座座麦当劳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国安家落户了。它们在各自
不同的国家,针对不同的市场文化,采用了不同的促销手段,但却使用着同一套标
准的营运系统。到了80年代初,麦当劳已在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000多家分
店。仅1985年一年就发展海外分店597家,平均15个小时就开一个店的速度使得它的
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1984年1月14日,拥有资产3.2亿美元的亿万富翁克罗克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
效而逝世了。但是他所创立的“麦当劳王国”还在迅猛地发展着。在麦当劳公司总
部的办公室里,还悬挂着克罗克生前喜爱的座右铭:
  
  世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恒心。
  “才华”不能: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的人并不少见。
  “天才”不能:是天才却得不到赏识者屡见不鲜。
  “教育”不能:受过教育而没有饭碗的人并不难找。
  只有恒心加上决心才是万能的。

  也许,这就是克罗克赢得事业的巨大成功的诀窍之一。

天之骄子威廉•利尔

  称威廉•利尔为天之骄子并不过分,他的一生既辉煌而又具有传奇色彩,他是
航空界和电子界的伟大的发明家,同时也是拥有亿万家产的实业巨子。他的财富来
自他不断的发明和无休无止的尝试,还有他无所畏惧的冒险精神。他一生所做的事
大部分是成功的。

  利尔只受过小学教育,但他从小对机器就有一种特殊的兴趣,喜欢摆弄,喜欢
拆开来研究。20世纪初,他在芝加哥读书时,学习并不太好,经常上课时间溜出去,
骑着辆自行车到处闲逛。看见路边有汽车抛锚,他就会凑上去帮忙。大部分汽车故
障都出在电气系统上,经常是配电盘上炭刷子坏了,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从口袋里
掏出一支从旧电池上拆下来的炭芯,锯下一小截来,给人家换上。

  小学毕业后,因家境困难,利尔不再读书,在一家汽车修理行找了个周薪6美元
的工作。但他没干多久,又改去芝加哥飞机场给机械工做帮手。干这份活没有报酬,
不过他有兴趣,这样他有机会坐飞机。不料第一次跟机飞行就出了事故,摔了个头
破血流,留下一脸疤痕。

  后来,他又当了一名无线电修理员。当时无线电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一般
美国家庭还没有收音机。干了几年后,他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专家了。有一天,他
产生了利用强力扬声器生产一种新型收音机的构想,向公司领导谈了他的想法后,
被采纳了。之后这家公司生产出上百万台“皇威”牌收音机,使之普及于美国的家
庭。

  不久后,利尔又发明了一种体积很小的无线电线圈;接着,又做出一种可以利
用汽车电瓶的电源、安置在汽车上的收音机。他把这个专利卖给一家公司,得到一
笔不薄的收入。这家公司将汽车收音机命名为摩托罗拉。

  1933年,利尔和几个朋友合伙到纽约成立了一家公司,从事飞机用无线电的研
究和生产。然而,开业不久就遇到许多困难,关键是资金的问题。利尔在纽约举目
无亲,他知道银行绝不会贷款给他,怎么办呢?唯一可靠的是自己的智慧,他想出
一种可以用简便的方法生产多波段无线电的办法,并将这个构想顺利地以25万美元
的价格卖给RCA公司,从而渡过了难关。

创造发明是威廉•利尔成功的首要因素。

  1949年,利尔为美国空军喷射机设计并制造了F—5自动驾驶装置。在此以前,
虽然也有自动驾驶装置被广泛应用于轰炸机上,但那种装置安装在战斗机上就显得
太笨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战斗机在归途中都因气候恶劣,迷失航向而失
事。

  利尔的自动驾驶装置比一个面包大不了多少,它不但能使飞机飞回目的地,并
且能在地面能见度为零时,让飞机安全地降落在跑道上。因为这一了不起的发明,
利尔获得了1950年美国政府颁发的“柯叶儿”奖杯——这种奖杯是颁发给为航空事
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的。与此同时,利尔还得到政府的一份合同,请他专门生产这
种装置。

  到20世纪50年代末,利尔的企业已成为美国生产航空电子仪器的主要厂家之一。
尽管他已经相当富有,但他并不在乎金钱,设计是他的乐趣,他要另找施展自己才
干的天地。

  1960年初,利尔到欧洲去推销产品,并打算在那里投资建厂。偶然听说,一种
瑞士设计的代号为P—16的小型喷射式飞机,因两次试飞都失败,研制计划被放弃了。
利尔决定接过手来继续干。

  他把负责这种飞机设计工作的工程师们聘请过来,跟他们一起探讨修改方案。
他想办一家飞机制造公司的计划遭到董事们一致的反对,认为这种做法太冒险。利
尔决定单独干,他转让了自己在公司里的全部股份,将私人财产1100万美元全都投
入到喷射机的事业中去。可是钱还是不够。因为他从未制造过飞机,银行也不敢贷
款给他。他只好以家族的名义向私人借贷,甚至典卖了自己的飞机,总算凑足了所
需的钱。

  按照常规,飞机制造厂在制造第一架原型飞机时,都是手工制造。在完成试飞
证明设计没有什么不妥之前,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准备。而威廉•利尔却充满
了自信,他一反常规,在威奇塔建立飞机制造厂时,就把所有的生产机器和工具都
准备好了,并在没有得到联邦民航局批准生产的执照之前,就投入了生产。1963年
10月,第一架喷射机制造出来了,但在试飞时,因民航局的检查官员操作失误,飞
机坠毁了。

  民航局认为是飞机性能有问题,利尔却坚持认为是操作失误,双方相持不下。
如果没有第二架飞机及时地生产出来,这件事就很难说得清。幸亏利尔早就做好了
准备,第二次试飞成功了。联邦民航局这才无话可说,批准他投入生产。

  这是利尔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冒险,如果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正如他自己所说:
“这样的做法,你不是对极了,就是错极了。而我是对极了!”他之所以敢下这样
大的赌注,一来是因为自信,另一个原因是要争取时间,他的钱许多都是借来的,
时间拖得越长,对他越是不利。他取得了成功,比起正规的生产程序,他提前了好
几年售出了他的飞机。

  利尔的风格就是雷厉风行,对他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尽管他的许多想法在大
多数人看来简直是发疯,但事实证明他总是正确的。当初他认定瑞士的这种喷射机
只要稍作修改就一定能行。许多人都认为,即使设计成功,也未必能投入生产,因
为这种小飞机只有8个座位,是供私人使用的。而买得起飞机的那些大老板们一般都
比较奢侈,他们要的是豪华。

  利尔对此付之一笑,他说:“我可不想制造那种皇族飞机。飞机就是飞机,要
的是速度。什么酒吧台、卧式沙发、冷热水浴盆之类的东西毫无意义。坐飞机就是
为了快点到达目的地。坐我的飞机,从底特律到纽约只要2小时,从纽约到迈阿密也
只需要2小时。”

  与那些豪华飞机相比,利尔的喷射机的确显得太小,设备也简单。但它的最大
优势在于速度和价格:它的巡航速度高达每小时570英里,下滑速度能达到630英里,
比一般飞机快得多;它的爬高速度在1万英尺以下比F—100超军刀式战斗机还快。就
价格而言,能与之竞争的同类飞机售价一般都在百万美元以上,利尔的喷射机售价
却不到60万美元。所以他成功了,订货单像雪片一样向他飞来。

  威廉•利尔有着超人的精力,他反对夸夸其谈,崇尚实干。他工作起来是没有
时间概念的,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个人既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在
空闲的时候,他绝不会坐在办公室里,而是带着他那条黑色的小狗,到下面的每一
个部门去巡视,并当场下达各种各样的指令。

  利尔深知,一架飞机的重量往往决定它的性能,同样的动力,机身轻的飞机能
飞得更快,载得更多,飞得更远。因此,尽一切可能减轻飞机的重量是利尔最有兴
趣的事。哪怕每个零件减轻十几克,一架飞机有1万多个零件,算起来也就很可观了。

  利尔不喜欢动笔,他厌恶公文,也没有备忘录。他喜欢动手,如果他想修改某
一个零件,他不是先找技术人员绘图、计算、评议,经过试验再改,而是直接到车
间去,在那个零件上进行修改。按照严格的设计程序来说,他这种做法的确是有点
“胡来”,但他一向就是这么做的。当初,他的第一架原型飞机坠毁之后,在第二
架飞机试飞的前一天,他突然心血来潮,决定将机翼的前缘做一次修改,以便达到
更佳的时速性能。在一般飞机制造厂,作这种重大的修改,都要从全面的再设计做
起,至少要费时半年,花10多万美元。利尔的做法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他只找了
威奇塔一个最好的做汽车车身的工人来,让他把快干防冻漆混合物涂在机翼的前缘
上,然后用锉刀性成所需的形状,到第二天试飞以前,一切都已完成。只花了48美
元。试飞结果证明修改达到了预期的性能。于是,后来生产的飞机机翼都按照新的
式样做了。

  在利尔的公司里,一个设计构想或一个修改方案,往往几天之内就要用在飞机
上,并且总是准确无误而又成功的。他并不经常做那种冒险的事,毕竟事关飞行安
全。他要的是速度,他最讨厌磨磨蹭蹭,对他的手下人,他也是这样要求的。

  利尔这人粗鲁顽固,不太好相处。但也豪爽坦诚,一点不狡诈,高兴时立刻喜
形于色,当他对下属的工作不满意时,会不顾场合,将他们骂得狗血喷头。为此,
也有不少人恨他。在公司里,他是大权独揽的,从生产、财务到广告、推销、采购,
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很少让别人做决定。他有充足的精力来应付这一切。
好像工作对他是一种享受。而一般人眼里的享受,在他眼里却没有什么价值。他是
一个亿万富翁,但他生活上却相当简朴。他的住所在威奇塔郊外一个高级住宅区里,
房屋宽大而舒适,但绝不豪华。家里只有一个佣人,兼做厨师和管家。有客人来,
利尔的夫人亲自上菜。

  利尔结过4次婚,最后一个夫人叫玛拉•奥逊。他有4个孩子,3个是前妻生的。
在这4个孩子中,他最喜欢的是毕尔,这个孩子很像他,也是个飞机迷,后来当了飞
机试飞员。

  在经营小型飞机生产的同时,威廉•利尔还经营油田,并买下纽约一个社区电
视无线系统的一半权益,这都不是主要的,他的主要兴趣还是在飞机上。继喷射机
之后,他又设计了一种比较大一些的、可以用作民航的新型客机,有28个座位,这
种叫做“40型”的新型客机售价为150万美元,约为其它同类飞机的一半价格。

  除此之外,利尔还开拓了另一个新领域——蒸汽动力汽车,这种汽车引擎最大
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这种汽车是很有发展前景
的。

  利尔的一生事业中,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是主要内容,经营是在其次。他主持
过几十种有关电子和航空方面的重大革新,拥有上百种产品的专利权。这些发明和
革新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的公司每年营业额达1个亿以上。年过70以后,在
他身上还看不到一点衰老的迹象,他仍像当初创业时那样,不断有创新和发明,而
且追求尽善尽美。

  美国政府官员中有人说:“如果有一天,利尔的汽车公司成为通用汽车公司的
竞争对手,我绝不会感到惊讶。”凡是了解利尔的人都相信,他是个能够创造奇迹
的人。

泰国第一富翁

50年前,陈弼臣这个名字在泰国还不见经传,而今,已是无人不知。

  陈弼臣原籍是中国广东潮阳,他的父亲在曼谷一个商业机构当一名普通职员。
5岁的时候,陈弼臣被送回家乡上小学,后因家贫辍学。17岁时又去了曼谷,在那里
当售货员,也干过厨师和搬运工,还担任过两家公司的职员。

  陈弼臣工作踏实,任劳任怨,无论干什么都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经过
4年自强不息的奋斗,终于从一家公司的一名秘书升任为这家公司的经理。以后,他
又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集资筹办了一家五金木材公司,并自任经理。

  陈弼臣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他懂得艰苦创业的道理,有了自己的企业,就是
立住了脚,他要继续寻求发展,并不满足于小小的成功。之后他陆续又办了3家公司,
专营木材、五金、食品、药物以及大米的外销业务。经营得相当不错,与亚洲各地
的商业团体建立了广泛的友好联系,生意日渐兴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到1944年,
陈弼臣与泰国的10位商人筹资20万美元,创立了盘谷银行。在这以后的20年里,银
行的资产保持着平均每年20%的增长率,一跃而成为泰国最大的银行,陈弼臣也成
为泰国的第一号富翁。

  陈弼臣的巨大成功,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客观环境,但从根本上说,如
果没有他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先进的经营策略,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他这人,虽然没
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在严酷的商业竞争中却摸索出一些经营之道。他懂得管理,知
道该怎样指挥一个企业打胜仗。

  陈弼臣为人宽厚、平和,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无论是对待下属还是对待客户,
无论在他成功之前还是发迹以后,从没有丝毫骄横和傲慢。这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
“和气生财”。

  陈弼臣的次子陈有汉认为,他的父亲是一位能够在逆境中进取的领导者。在分
析盘谷银行20年来迅速发展的原因时,他说:“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尽力吸
收优秀的有银行工作经验的人才。”陈弼臣善于物色人才,使用人才,坚持“任人
唯贤,唯才是举”的原则,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深知自己在银行业务
知识方面的欠缺,所以,特别重视起用人才。他不仅亲自物色和网罗一大批学有所
长的能人,还建立了研究与计划部门,这个部门是他的智囊团,为他制定重大的战
略方针,避免竞争中的盲目性。

  每位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经营之道,陈弼臣的经营哲学与众不同。他说:“开办
银行是做生意,而不只是金融业务。我判断一笔生意是否可做时,只是观察这个顾
客本人,他的过去和他的家庭情况。”盘谷银行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与陈弼臣敏锐
的目光、深邃的洞察力、捕捉时机以及预见未来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陈有汉还说:“盘谷银行的业务获得迅速发展,是因为我们有能力掌握各种机
会发展国际业务……因为我们最先开始扩展国际业务,所以我们就占了便宜。”

  西方金融界人士分析盘谷银行崛起的原因时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曾经
支配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洋商银行忽略了海外华人的经商能力。陈弼臣则抓住了这
个机会,盘谷银行发展业务就是以东南亚各地的及香港的经济活动能力为基础,扶
助他们发展国际贸易和各种工商业务。盘谷银行本身的业务也后来居上,超过了许
多洋商银行,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银行。”

  直至陈弼臣年逾古稀,他依然精力充沛,不仅参加每周两次的董事例会,而且
每天要到总行督阵,亲自处理重要事务,就主要贷款和关键问题提出意见。他身边
的亲信说:“关于银行每日财务变化的情况,陈弼臣了如指掌,他甚至比许多具体
操作的员工了解得更清楚。”

  据美联社报道描述:“陈弼臣,貌不惊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性情中人。
他所拥有的巨大财富与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船王、地产王等富豪的资产不相上下。
到1981年,盘谷银行的总资产已达58亿美元。”

  1982年美国《时代》周刊则报道说:“盘谷银行1981年资产总额已达73亿美元。
同年获利4840万美元。”美国《机构投资者》杂志将陈弼臣列为世界最富有的12位
银行家之一。这里面有些夸张,但作为泰国头号大亨以至亚洲最大的富翁,他是当
之无愧的。

  陈弼臣到底拥有多少资产?没有人能准确地回答。曼谷的一位美国企业管理顾
问彼得•彼东指出:现在,陈先生共有140家公司。盘谷银行在泰国共设有263家分
行,在国外有15个分支机构,分别分布在吉隆坡、雅加达、大阪、新加坡、东京、
纽约、洛杉矶、汉堡、伦敦和香港台北等地,共雇佣1.66万多名雇员。另外还有许
多不动产没有公布。

  泰国每年的出口贸易中有40%是盘谷银行资助的,此外,盘谷银行还经营泰国
40%的大米贸易。

  陈弼臣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海外华人,深知创业的艰难,更知道华人在国外的
艰难,所以,他时刻不忘团结、帮助自己的同胞。早在创业之初,陈弼臣就经常帮
助那些被外国大银行拒之门外的华裔商人,为他们解决资金和业务上的困难。有些
身穿短裤、走投无路的小商人直接闯进他的办公室,陈弼臣并不因此而生气,却是
满怀同情地接待他们,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在盘谷银行初建时,陈弼臣就与亚洲各地的华人商业团体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如今他已经跃身亚洲最大的富豪之列,可每个月还抽出两个周末赶赴东南亚各大城
市和香港,与他的华人老朋友们洽谈业务。

  美联社记者在一篇特稿中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这四十几个华人家
族在海外华人中表现最为突出,他们在东南亚的一片赤贫土地上努力奋斗,网罗大
众阶级,互相帮助,如同中国古代富族互相通婚一样。他们赚取了巨大的财富,形
成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陈弼臣的后代都出生在泰国,受的是西方的高等教育。从表面上看,他们都越
来越西方化和泰国化,但他们的血管里流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有一颗中国心。提起
祖籍,他们都以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而感到自豪。

  陈弼臣不仅是一位金融界的巨子,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当泰国被日本人占领
时,他就一边做生意,一边支持、参与抗日,与东南亚华人社团保持联系。他对政
治的关注也影响了下一代,他的次子陈有汉于1980年出任泰国副总理。

  人们常说,创业固然艰难,守业则更难。的确是这么回事。尤其在当今商业竞
争激烈的社会中,豪强并起,守业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陈弼臣深知这个道理,
他要求他的儿子们一定要比他更强。陈有汉在大学里攻读的是银行学,毕业后曾在
苏格兰银行供职。在这期间,他对欧美经济制度研究颇深,并掌握了世界金融知识。
1952年,他回到泰国出任盘谷银行内部审计员,成功地解决了因管理不善而发生的
严重的流动资金问题。1979年,陈有汉升任为总裁。

  在他出任泰国副总理后,总裁的位置转交给他的弟弟。这位年轻的总裁在父兄
的关心和栽培下,也具有相当出色的经济才能和敏锐的商业触角,在整个西方经济
全面衰退的情况下,他3年之中使盘谷银行的资产增加了20亿美元。

  1982年,盘谷银行从曼谷古老的中国城狭窄的小街搬到了最繁华的商业大道上,
这不仅意味着盘谷银行的蒸蒸日上,也象征着陈氏家族新一代领导核心的崛起。

  陈氏企业不仅与东南亚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世界各地的商业城市也都有他
们的分支机构。陈弼臣是泰国金融机构涉足国外的一位先驱者,他敢于在国外开拓
新的业务领域,50年代在香港创办了第一家海外银行,接着又在欧洲、美洲和亚洲
设立分支机构,盘谷银行在这些地方不仅经营着五金、木材、食品等贸易,而且还
有炼糖业和纺织业等。

  目前,陈氏家族企业已经摆脱了一般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解决了继承和创新
的问题。1975年在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正朝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盘谷
银行作为泰国的三大金融机构之一,经营着泰国近三分之一的信贷业务,对这个国
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陈弼臣大获成功,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
“我的事业,都只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仅此而已。”

邱德根与“亚视”

邱德根是香港亚洲电视台的老板,也是香港一位有名的大富翁。

  1925年,邱德根生于上海,由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家境清贫的邱德根中学
还没毕业就辍学了。所幸他的聪明和智慧并没有因此被埋没,一个独具慧眼的女大
学生裘锦秋看出他是个有抱负的青年,暗暗地爱上了他。抗战胜利后,他们结为伉
俪。

  1950年,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建立后不久,这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仅有的100多
块钱离开上海,去了香港,开始了他们闯世界的生涯。

  当时香港这片“弹丸之地”并不发达,上海人初到那里,语言也不通,生存很
艰难。邱德根在上海曾经营过小戏园,放过幻灯片,就凭着这么一点小技,他勉强
在香港站住了脚。放幻灯片收入虽然微薄,但他们夫妻省吃俭用,慢慢地也攒下了
一笔钱,足以开个小小的电影院了。

  邱德根知道,他这点资本实在是不能在城里和别人竞争的。因为城里人只对新
上映的影片感兴趣,而新片的租金很贵,只要有一两部片子上座率不高,就足以使
他赔光老本。于是,他把目光转向农村。

  当时香港周围的农村电影业还很落后,农民很难看上一场电影。农闲时,他们
无事可干,只能串门、聊天、睡大觉。对他们来说,即使是老片子也是很新鲜的。
而老片的租金极为便宜,花1港元就可以租一天。在农村开个电影院,既有市场,成
本又低,肯定大有前途。主意已定,邱德根夫妇就开始行动。

  果然不出他们预料,农村电影院很受农民欢迎,上座率极高。一开始,农民还
不习惯白天看电影,但因为晚上经常买不到票,他们也就只好白天看了。到1960年,
前后仅10年时间,他们已在农村经营了14家影剧院,手头也有了一笔不小的资金。
脚下一块地,头上一方天,邱德根被同行们称为“白手起家的上海佬”。

  在农村站稳了脚跟,邱德根开始考虑到城里发展自己的事业了。但他的资金并
不很充裕,要在城里干,还得筹集一部分资金。他看到那些乡民们想存钱和借钱都
很不容易,而大银行家的目光总是盯着城市的富豪和中产阶级,无暇顾及农村。实
际上,农民钱虽少,但他们人数众多,应该说市场前景是广阔的。于是,远东钱庄
便应运而生,专营农村中的存款和借贷业务。与此同时,邱德根也买了一些地皮,
投资其它行业。与这些业务相辅相成,远东钱庄的生意也颇红火。这个钱庄就是日
后香港银行界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大银行——远东银行的前身。

  1964年,邱德根有幸认识了一位叫陆运涛的大富翁,此君对他的才干很欣赏,
打算和他合作发展电影事业。这正是邱德根多年的梦想。可是,事情才刚刚开头,
灾难却降临了,与他多年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妻子在与陆运涛一起出访时,因飞
机失事在台湾遇难。这给邱德根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而且,陆运涛的死,也使他
发展电影的宏图骤然破灭了。

  为了纪念爱妻,邱德根办了裘锦秋书院;并将妻子的放大照片挂在远东银行会
议室里面,让她永远参与银行的各项决策。

  裘锦秋有个妹妹裘锦兰,也是个非常贤慧的女子。姐姐的意外事故,同样也使
她悲痛万分,但她看到姐夫在这巨大的打击下几乎支持不住,便打起精神,主动承
担了照看孩子和料理邱德根日常生活的事务。后来,他们结为夫妻。

  邱德根暂时放弃了从事电影业的计划,继续经营并发展原有的业务。他的投资
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多:银行、地产、证券、旅游、食品、面粉、
酒店、货仓、影剧院、报纸都有他的投资,在印尼、美国、加拿大都有他创办的企
业,事业蒸蒸日上。

  邱德根相信,只要讲究信誉,以客户的需要为第一行动准则,事业就能发展。
当年,他经营钱庄的时候,既没有经验,规模也不大,完全靠自己摸索,凭着对客
户的一片至诚,终于办成有一定实力的远东银行。在业务上,银行还为客户的子弟
留学作担保,为客户家庭的婚丧大事提供服务。

  1965年,香港发生了挤兑风潮,震荡了整个香港银行界,许多银行倒闭,连实
力雄厚的恒生银行都被迫让出一半股份给英资银行,才得以稳住脚跟。远东银行也
难免在风雨中飘摇。邱德根决心要挺过去。银行的声誉就是他邱德根的声誉,他把
他所控制的其它业务的资金尽最大可能调来充实银行,终于渡过了难关。从此以后,
邱德根和远东银行更是声威大振,雄踞一方。

  1962年,邱德根买下了九龙荔枝角大桥旁边的荔园游乐场,经过追加投资,悉
心经营,游乐场发展成为一家规模很大而且在香港颇有名气的娱乐中心。园中设有
游戏机、过山车等现代化游乐设备,还有戏剧演出及饮食店等设施。70年代末,荔
园游乐场旁边又兴建了投资1500万港元的“宋城”,占地广大,城中建筑都是仿宋
代建筑,商店、钱庄、剧院、神庙、庭园等鳞次栉比,城中居住者和卖艺者都是古
装打扮。现代人走进这座宋城,就好像回到古代社会。因此,这里吸引了无数游客,
每年都给邱德根带来丰厚的利润。

  邱德根在印尼、加拿大、美国、法国等地的企业多为娱乐设施和酒店,他希望
将来在欧美建立一个酒店系统,以此改变海外华人的地位。

  经过30年的奋斗,邱德根成为“远东集团”的董事长,同时也成了香港名列前
茅的亿万富翁。他不相信命运,他认为他庞大的产业都是以艰辛的奋斗换来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邱德根老了,他的儿子们分担了许多事务,他比以前要轻松
了一点。这时,他想起一直没有如愿的电影事业。他是在电影业上起家的,现在,
有了雄厚的资本,他又想来圆他的旧梦了。儿子们反对,他们不愿让父亲在晚年为
此再操劳。可是邱德根决意要做的事,谁也不能阻止,他认为自己离退休还远着哩!

  当时香港有两家电视台:无线电视台和丽的电视台,前者经营较好,实力也强,
拍过不少有影响的电视剧。而“丽的”属于英国一家集团,经营不善,亏损严重。
邱德根于1982年购买了这家电视台50%的股权,改名为“亚洲电视台”,并改组机
构,自任董事主席。

  邱德根知道,要发展电视台,既要有资金,也要有人才,还要有好的剧本。他
从影视界请来李壮烈和徐小明两位干将,分别担任总监制和节目经理,负责“亚视”
的制作业务。这两人果然不负邱德根厚望,先后推出古装武打片《霍元甲》、《陈
真》、《霍东阁》等片;“忠孝仁义”向来为中国人所推崇,这3部电视剧宣传的正
是这个传统,因此一经播出便立即轰动香港和大陆。“亚视”自然效益大增。

  此后,“亚视”又陆续推出一系列古装戏:《武则天》、《秦始皇》、《西施》,
都获得成功,收视率极高。其中《武则天》还在海外播出,操着各种语言在马来西
亚、新加坡、泰国和英、法等国的电视屏幕上频频出现。

  亚洲电视台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无线电视台的恐慌,双方展开一场激烈的竞争。
为了争夺观众,“亚视”和“无线”同时推出“亚洲小姐”和“健美小姐”的选举
活动,而且在同一天晚上现场播出。事前,双方都作了大量宣传,一时间,整个香
港沸沸扬扬,都在谈论这件事。人们对此既兴奋又抱怨,只好在收看时不停地转换
频道。由此可见“亚视”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从1984年以后,电视台每年都有盈
余。邱德根也算是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

  邱德根是青年时期从大陆去香港的,对祖国,他仍怀着一片深情,一直在关注
着大陆的发展变化。作为一个经济界人士,他也深知中国是个极有潜力的庞大市场,
远东集团积极在中国大陆寻求发展机会,他曾在宁波投资3000万美元建造华侨饭店。
1985年5月,邱氏家族将远东银行25%的股权出售给中资背景的华美国际有限公司,
以此加强与大陆的业务联系。

  邱德根是全国政协委员、沪港经济发展协会理事,他曾多次到北京、上海、杭
州等地,筹划合资兴办旅游业,并设想在杭州也建一座“宋城”。在一次上海对外
友好合作讨论会上,他以诚恳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大陆某些行政主管机构办事繁琐
拖拉的看法,正是这种直率的批评,体现了他的拳拳报国之心。

珠宝巨子郑裕彤

1925年8月26日,郑裕彤出生于广东顺德县贫穷偏远的伦教镇。

  郑家不是个有钱人家,加上当时广东境内连年战火不停,生活就更加困难,只
好全家避难到澳门去谋生。

  在殖民主义统治下,澳门也不是穷人的天堂,少年郑裕彤眼中所见和耳中所闻
的,多是人间的苦难和不平之事。小学毕业后,郑裕彤就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
母亲无可奈何地对他说:“不要再读什么书了,你也长大了,该去找点零活干,挣
点钱养家糊口了。”

  就这样,郑裕彤走上了打工仔的道路。那时的郑裕彤,个子不高,身材单薄,
但是机灵而乐观,整天有说有笑的,打工的苦和累似乎也减轻了。1940年,15岁的
郑裕彤到父亲的朋友周至无所开的“周大福金铺”去当学徒,最初的工作只是扫地、
倒痰盂、洗厕所,空余时间才在店面学习接待点小生意。

  那时,在店里做伙计、当学徒的人,总指望自己将来能有机会出人头地。但是
大家都知道,最后能成功的人是很少的,所以连学徒之间都免不了明争暗斗。每个
人掌握的做生意的诀窍,绝对保密,再不肯告诉别人;一有机会总还想到老板面前
告别人的状。郑裕彤做事勤快,爱动脑筋,机灵可爱,常常得到老板的夸奖,所以
就更多地受到别人的关注。有一段时间,郑裕彤早晨上班总是跑得气喘吁吁,还常
常迟到,很快便有人去向周老板告状,说郑裕彤学徒不安心,很可能是想“跳槽”
了!

  周老板也觉得郑裕彤近来有些反常。这天早晨,周老板故意早早地来到金店,
伙计们开工好一会儿了,才看见郑裕彤跑得头上冒汗赶来。周老板板起脸,严厉地
责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为什么迟到?”

郑裕彤解释说:“我看人家珠宝行做生意去了。”

  周老板好奇地望着这个小伙计,忍不住问他:“那你说说,你看出什么名堂没
有?”

  郑裕彤胸有成竹地回答:“我看别人家的生意,比我们店里做得精明,只要客
人一踏进店门,店里老板、伙计总是笑脸相迎,有问必答;无论生意大小,一视同
仁;即使这回生意做不成,人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下回还会光顾……待客礼貌、周
到是非常重要的!”

  周老板听了十分高兴,他当然明白,这些都是经商的诀窍,能从一个小学徒口
中说出来,就更加难能可贵了。他沉吟片刻,又问:“就是这些了?”

  郑裕彤见老板高兴,便兴致勃勃地朝下说:“还有,店铺一定要选在生意旺地,
门面要装演得新颖别致,珠宝行和金铺更要豪华气派,不能简陋寒伧……我看人家
把钻石放在紫色丝绒布上,宝光闪闪,拍出来的广告照片,效果很理想!我想我们
金店也应该扩大珠宝生意。”

  郑裕彤这一席话,使老板从此对他另眼相看,认定这小伙计将来会有前途。当
天晚上,周老板就递给郑裕彤一个小红包,里面装着他对郑裕彤的奖励。那以后,
周老板总是有意识地培养郑裕彤,提拔他当店里的主管,使他能施展才华。逢年过
节,周老板总是把郑裕彤叫到自己家里去吃饭。到他成年之后,周老板又把女儿周
翠英嫁给了他。人们都羡慕郑裕彤的运气好,郑裕彤的母亲说:“你们只看到了幸
运,却没有看到我儿子工作起来像拼命!”

  郑裕彤和周老板成了一家人,周老板在经营上也就更加放手让他去干。1945年,
周老板让郑裕彤到香港大道开设了一家分店,到50年代中期,郑裕彤已经掌管着周
大福珠宝行的全部账务,并且负责黄金交易和钻石、珠宝生意。经过十几年的苦心
经营,郑裕彤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业务也越来越广。1956年,周大福珠宝行的一位
老股东,把自己全部股份转让给了郑裕彤;岳父周至元也只保留了部分股份,而把
经营权全部交给了郑裕彤。

  当上了老板的郑裕彤,立即大刀阔斧地放手大干起来。为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他在1960年将珠宝行改成“周大福有限公司”,将一部分股份派分给那些多年以来
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职员,使公司的效益和职工的利益直接挂上了钩,大家更
加同心协力地为公司赚钱,结果当年公司的盈利就达到了500万港元!郑裕彤深有感
触地说:“要办好一项事业,最困难的是寻找人才。要找到真正有才干、可信任的
人,是最不容易的事!”只有在长期的共事中,才有可能发现这样的人才。当然他
也乐意雇用大学毕业的新手,但这些人都得在基层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可能得到
他的重用。

  今天的周大福有限公司,除了位于香港中环华人行的总行外,在香港和九龙两
地,还有10余家分行,而且都处于闹市区。每家分行都由一名经理负责,但重大业
务仍由总行控制。每逢星期日,郑裕彤就召集所有的经理开会,共同研究业务。所
以,郑裕彤每周7天的工作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从来没有休息日。

  要想经营好珠宝生意,首先要经营好钻石。因为钻石号称“珠宝之王”。钻石
的主要产地是南非,那里有一个垄断性组织戴比尔公司,它控制了全世界80%的钻
石生意。这家公司有计划地向世界各地的珠宝商分发许可证牌照,没有这种牌照就
不能从戴比尔公司购买钻石。这种牌照在全世界一共只发出了大约500张,香港只有
1张,属于当时号称“钻石大王”的廖桂昌。

  郑裕彤想方设法要搞到一张戴比尔公司的牌照。他通过调查了解到,南非的钻
石虽然归国家所有,但钻石加工厂却是民间私营的,这些钻石加工厂大多拥有戴比
尔牌照。郑裕彤亲自前往南非,动用巨款买下了一家钻石加工厂,这样自然就获得
了戴比尔牌照,同时也解决了钻石加工的问题。随着业务的扩展,郑裕彤又设法弄
到了第二张、第三张戴比尔牌照,如今他已经拥有十几张戴比尔牌照,每年进口钻
石的数量大约占香港总进口量的30%;同时,他还从比利时、英国、美国等国进口
钻石,成了香港最大的钻石商!国外的报纸形容珠宝大王的产业,说他的庞大商业
王国,是由光芒四射的珠宝、钻石堆砌而成的!

  经营珠宝业的成功,使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郑裕彤成为香港实业界的知名人物。
然而,当人们还在把他看作一个珠宝商的时候,郑裕彤已经不动声色地杀进了房地
产业。

  郑裕彤第一次投资房地产,是1952年在跑马场建造蓝扩别墅;此后又在香港闹
市区的铜锣湾建造了香港大厦。60年代中期,香港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发生动乱,
许多富人都将土地、房产低价抛售,而当时具有眼光和魄力乘机收购的人,后来都
成了超级富豪。李嘉诚是这样,郑裕彤也是这样。1968年,郑裕彤购置的地产最多。
他说,他对香港的前景充满信心,他相信所有行业的兴衰都是有周期性的,在低潮
时购进,总不会错到哪里去。事实证明他果然没有做错。

到了70年代,郑裕彤决定要在地产业中放手拼搏了。

  有一天,郑裕彤把自己的部下都召集起来,说有要事相商。大家到齐后,郑裕
彤却并不开会,反而轻松地说:“先听听音乐吧!”

  一支雄壮激昂的乐曲,回荡在办公大厅里。职员们多半不懂音乐,更不懂他们
的头儿怎么会有这种雅兴。乐曲放完了,郑裕彤大声问:“你们听出点意思来了么?
这是什么曲子?是谁的作品?”

  大伙儿张口结舌。只有一个年轻的职员,站起来怯生生地说:“好像是德沃夏
克的作品《新世界交响曲》。”

  郑裕彤站起身来,庄严而激动地说:“对,这是捷克音乐家德沃夏克的作品
《新世界交响曲》,由美国广播公司录制。当年德沃夏克到美国去,想到移民的创
业精神,想到新大陆的开拓事业,作出了这首振奋人心的交响曲。大家不要奇怪,
我经常对你们说,我是喜欢大计划的人,计划越大,我的兴趣也越大。现在机会来
了,就看各位有没有信心和勇气与我一同来实行这一宏大的计划了!”

  大家都兴奋起来。郑裕彤这才告诉大家,他打算斥巨资买下九龙尖沙咀区“蓝
烟囱”旧址的地皮,用来建造“新世界中心”!

  转眼间10年过去了,1982年,全世界超一流的豪华建筑新世界中心竣工了。这
个被称为“城中之城”的宏伟建筑,包括新世界酒店和丽晶酒店,几万平方米的购
物中心,数千个商业单位、办公楼和豪华住宅。当年郑裕彤购下这块地皮时,付出
的是香港最高的地价,而今随着房地产价格的飞涨,仅这块地就已值10亿港元!而
新世界酒店和丽晶酒店都进入了世界十大酒店的行列,每年都要为他赚数亿港元!

  郑裕彤很为自己的这一杰作得意,他常常独自在这里徘徊,流连忘返。他说:
“我爱‘新世界’,就像父亲爱自己完美无缺的孩子!”

  然而,郑裕彤是永不满足的,仅仅两年之后,他又在进行新的宏伟策划了。这
一次,他与香港贸易发展局达成协议,投资18亿港元,在港岛湾仔兴建“香港国际
会议展览中心”。这个中心将是亚洲同类设施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全、现代化水
平最高的会议展览场所,总面积约41万平方米,包括一座55米高的会议展览中心、
一幢豪华住宅大楼、两幢酒店。它将是80年代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建筑之一!

  可是,计划拟好之后,郑裕彤却久久让它停留在纸上,没有付诸实行。这个奇
怪的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他们都知道郑裕彤的魄力,也知道郑裕彤的财力,
只要是郑裕彤决定要干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拦他,他究竟在等待什么
呢?最后,连他的夫人也忍不住去问他:“什么时候破土动工?”

郑裕彤没回答,好像这是一个过分重大的秘密。

  只有深知内情的人才注意到,郑裕彤的一些心腹和臂膀,不断行色匆匆地走进
郑裕彤的办公室,又行色匆匆地踏上新的旅程!

  1986年10月,一条重大新闻传遍了世界各地:英国女王将出访香港。当时,中
国和英国两个大国,正在就香港的前途问题进行磋商,香港在1997年回归祖国已成
定局。此时此际,英国女王出访香港,心情一定是十分微妙的!各国新闻界纷纷派
出记者赶赴香港,争着采访报道这一特大新闻。

  就在这时,郑裕彤突然出人意料地宣布,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将在英国女王
抵达香港的那一天破土动工!人们不禁都对郑裕彤摇头,认为他绝对作了一个错误
的决定:那一天,全香港、全世界关注的中心肯定都是英国女王,谁会注意到你的
展览中心呢!

郑裕彤毫不动摇。

  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如期举行奠基典礼。那一天,郑裕彤的全体职员身着礼
服,头戴五颜六色的塑料工帽,排成了整齐的队列;工地上拉着大幅红绸标语,写
着斗大的仿宋字和相应的英文。气氛隆重又热烈,简直像是接待外国国家元首的场
面。人们不禁在猜想,会是谁来为这一奠基活动挖起第一锹土呢?

  谁也没有想到,英国女王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香港总督的陪同下,率领
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了工地上。在场的人顿时欢声雷动,意外地议论着:
“是女王!女王也来了!”

  女王的出现,将郑裕彤和他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推到了全世界的面前,等于为
他作了一个极其成功的广告。

  奠基礼后,郑裕彤全力以赴,建筑工程夜以继日,以神话般的速度崛起。2年之
后,当人们对女王的奠基记忆犹新之际,郑裕彤又一次制造轰动效应,居然请到了
查尔斯王储夫妇为展览中心的落成主持了揭幕仪式!

  人们无法知道郑裕彤究竟是如何调动英国王室成员为他服务的,他们只好惊异
地将郑裕彤称作“皇帝的宠儿”!

  成为亿万富豪的郑裕彤,在别人问起他的致富之道时,回答了24个字:“守信
用,重诺言,做事勤恳,处事谨慎,饮水思源,不应见利忘义。”他解释说,人生
即使有幸运,也不过偶然的一次两次,更多的时候则要靠自己的勤勤恳恳;同时,
对朋友必须坦诚,对事业必须热诚。至于饮水思源,那应是做人的起码道德。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特别是对祖国和家乡,他更是不忘涌泉相报。
1977年,他和香港证券巨头冯景禧两人将250万港元捐献给中山大学;他与胡应湘在
广州投资建设了豪华的中国大酒店;他的酒店业务陆续扩展到北京、上海、西安、
杭州等地;他在广州投资数十亿港元兴建发电厂和高速公路。在故乡顺德,郑裕彤
更是多次捐款,建造医院,扩建中学,还以父亲的名义,设立了“纪念郑敬洽奖学
金”……据统计,他在大陆的总投资已超过80亿港元,占他的新世界集团总资产的
20%左右。他并且表示还要不断发展他在大陆的事业。

“超人”李嘉诚

  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他的祖父是清朝末年的秀才,父亲
李云经也受过很好的教育,以教书为职业。李嘉诚从小就受到家庭文化环境的熏陶,
3岁就开始读唐诗,到小学毕业时,已经能读《红楼梦》、《老残游记》、《资治通
鉴》了。

  可是,李嘉诚3岁时,祖父就去世了,从此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差,生活越来
越困难。父亲几次被迫丢下教鞭,到南洋去做生意,然而都没赚到钱,最后还是回
到家乡来教书,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李嘉诚放学后,常常到码头边去捡煤
屑。父亲生了病,也没有钱去医院,还要坚持工作,有时候一边批改学生的作业,
一边大口大口地吐血,使小嘉诚深感心痛。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嘉诚一家人离家逃
难,先后在汕头、惠阳、广州等地流浪,经常露宿车站。父母和小嘉诚都不得不到
大街上卖香烟、糖果、针线挣点钱,忍饥挨饿过日子,最后一家人逃到香港避难。
李云经积劳成疾,终于病倒在床。1943年,还不到40岁的李云经就离开了人世。刚
上了几个月中学的李嘉诚从此失学了。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到处都是失业的人,李家寡母孤儿,就更难找到工作了。
母亲设法批发一些塑料花去卖,每天只能赚到几角钱,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五口。李
嘉诚是家中的长子,对母亲非常孝顺,他不能不帮助母亲承担家庭生活的重负,所
以到处找事情做。一位茶楼老板看他们可怜,答应收留小嘉诚在茶馆里当烫茶的跑
堂。16岁的小嘉诚,从此踏进纷纭复杂的社会,开始了顽强拼搏的人生旅程。

  南方人起得早,睡得晚,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每天“披
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对一个未成年的少年来说,
这实在是太难熬了。小嘉诚也抱怨过自己的“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
枪走火,把他打死算了!但是他想到母亲和弟妹,感到自己有责任为家庭分忧,就
是再困难也得拼下去。有一次,因为太疲倦了,他一不小心把一壶开水洒在地上,
溅湿了客人的衣裤。当时他很紧张,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老板的训斥,可是那位客
人反而为他开脱,不准老板开除他。这件事给李嘉诚的印象很深,几十年以后,当
他成为香港有名的大富豪后,还感慨地说;“如果能找到那位客人,我一定要让他
安度晚年。”他还说:“这也是一次教训,谁叫自己不谨慎?父亲曾多次告诫我,
要作男子汉,就要‘失意不能灰心,得意不能忘形’。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第一是
要能吃苦,第二是要会吃苦。”

  李嘉诚在茶楼里一泡两年。他对这段生活从来没后悔过。他说,茶楼是三教九
流聚会的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都能看到听到。久而久之,就使他
练出了一种眼光,一个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他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为人处事,
一见面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也知道了该怎样与这样的人相处。他读书不多,但
是学会了利用环境观察别人,这也算是社会心理学吧!这时练出的本领,对他生的
事业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贫困的生活使李嘉诚过早地成熟了。

  来往茶楼的客人里,最让李嘉诚羡慕的是实业家。他发奋向上的欲望越来越强
烈,发誓也要做一个实业家。可是,像他这样没有后台、没有本钱的人,该怎样才
能投身实业呢?李嘉诚17岁那年,大胆地迈出了新的一步。他找到一份为塑胶厂当
推销员的工作,便辞掉了茶楼里的活。

  推销员,被很多人称作“成为富豪的必由之路”,但也被认为是“天下最复杂
的职业”!做推销员要有特殊的本领。首先是要能跑,这一点,李嘉诚不在乎,在
茶楼里跑堂,他能连续12小时不落座,也不感到腰酸腿痛。为了节省路费,他上下
班从不乘车,十来里路,总是走来走去;出外联系业务,一个上午,能在香港大街
上打个来回!做推销员的另一件本事是脸皮厚,能磨会缠,使客户不得不买自己的
商品。不过李嘉诚从不愿意死皮赖脸地缠人家,他总是事前想好几套方案,使人家
自然而然地接受他的商品。有一次他推销一种塑料洒水器,走了几家办公室都没有
人要,他灵机一动,对办公室的人说,洒水器可能出了点问题,想借人家的水管试
一下,于是乘机在办公室里表演起洒水来,结果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一次就卖掉了
十几个。有人认为,推销员一定要能说会道,李嘉诚却不以为然。他不喜欢高谈阔
论,讲话也是不快不慢,没有那种所谓外交家的口才。但是他非常注意市场和消费
者使用这类商品的情况,别人不需要或者已经有了的东西,你去推销当然是白费劲!
当时他把香港划分成很多区域,把每个区域的居民生活情况和市场情况都记下来,
这样就知道什么产品该到什么地方去推销。短短一年以后,李嘉诚推销商品的数量
超过了厂里那些老推销员。

  由于李嘉诚推销有术,别人做不成的生意他能做成,他所在的那家塑胶厂的效
益也就越来越好。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发现竞争胜负的关键竟在这小小的推销员
身上,便想花大代价把李嘉诚挖过去。李嘉诚的老板得到消息,惟恐李嘉诚真的成
了别人手中的工具,于是抢先下手,把李嘉诚提拔为业务经理,并破例给了李嘉诚
20%的红股。李嘉诚通过报刊了解国外市场的变化,通过茶馆和娱乐场所掌握本地
的行情,心中有数,指挥有方,他手下的推销员都能根据他的指导完成任务。而李
嘉诚也因此熟悉了塑胶行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并且开阔了视野,增加了交往,提
高了管理能力。正如他自己所说,“吃透了这一方云雨”。

3年以后,正当厂里准备重用李嘉诚的时候,他却坚决地辞职了。

  20岁的李嘉诚认为自己已看清了形势,做好了准备,他要放手大干一番了。
  白手起家的李嘉诚,用自己几年来积蓄的7000港元,又向朋友借了些钱,在维
多利亚港附近的一条小溪旁,租下了一间灰暗的小厂房,买下了一台老掉牙的压塑
机,办起了“长江塑胶厂”。有人开玩笑说,这个厂只有这块招牌是新的,别的全
是旧货!但是李嘉诚不这样想,他选择“长江”作厂名,是有深刻用意的。他说:
“如果你不广泛吸纳细小的支流,就不能成为大河。一个干实业的人,就必须有广
阔的胸襟与别人一起工作!”充分显示出一个实业家的眼界。厂子刚创办,缺乏资
金,更缺乏人才,采购、设计、生产、推销,都得李嘉诚亲自过问。每天一大早,
他出门去联系业务,这时他是采购员兼推销员;到他回厂后,厂里一天的生产才能
开始,这时他是师傅、老板;晚上搞设计,以便工人们第二天能照图施工,他又成
了工程师……那时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

  年轻的李嘉诚就像别的创业老板一样,希望事业发达,他急于扩大再生产,缺
少资金,就向朋友去借。但是他也碰到了所有初涉市场的企业家惯常碰上的问题:
产品出现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他没有阔亲戚、富朋友,人家借给他的钱,都是准
备自己办事用的,所以一定要如期归还。可是李嘉诚借来的钱已经变成了产品,而
产品还没能变成钱,他拿不出钱还人家,一度面临破产的危机。据说他有一天晚上
围着工厂转了大半夜,几次向河边走去,但终于又走了回来。他没有自杀,第二天,
他又找来一个经销商,希望这个人能支持他渡过难关。可是那个经销商边看边摇头,
围着厂子转了一圈,在河边撒了一泡尿,走了。

  朋友们都劝李嘉诚,算了,干脆把厂子卖掉,还了债,自己到别人的厂里去做
工。凭他的能力,一定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待遇不会差的。
李嘉诚不愿意这样做。

只有在困境中不屈服的人,才有成功的可能。

  他冷静地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操之过急,生产与销售配合得不好。他
果断地收缩生产,把得力的工人派出去搞推销。他自己也背着产品跑遍了香港,拜
访了上百个代理商。长江厂的产品毕竟质量好,很快就得到了几个代理商的支持,
他们预付了一笔定金给李嘉诚,使他终于渡过了这个难关。

  李嘉诚又发现,各大商店几乎都没有塑胶花卖。香港人是喜欢摆设的,应该会
欢迎逼真、漂亮又便宜的塑胶花;而塑胶花的生产技术要求并不高。他毅然决定,
大量生产各种各样的塑胶花。果然,塑胶花很快进入了千家万户,也为李嘉诚带来
了可观的收入。

  长江塑胶厂的兴旺,不久就引起了同行的嫉妒。有人专门跑来拍了长江厂那间
破厂房的照片,登在报纸上,宣传说,长江厂就是这么个破烂样,怎么可能生产出
好东西来呢?然而那帮人却没想到,这反而使长江塑胶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少
本来并不经销长江厂产品的代理商,跑来考察过以后,都认为这个小厂厂房虽旧,
但组织得力,生产合乎规范,产品质量信得过,可以同他们做生意。结果长江厂的
订货单大大增加。更让李嘉诚惊喜的是,有一些外国商人也跑来了。李嘉诚从这些
商人口中,得到了一个黄金般的信息,就是欧洲人最喜欢塑胶花。苏联人扫墓不用
纸花,而用塑胶花,表示生命虽已结束,但留下的思想、品质、精神是长青的;北
欧人则喜欢用塑胶花装饰庭院、房间;美洲人连汽车上和工作场所也会挂一些塑胶
花。于是从50年代中期开始,李嘉诚大量生产塑胶花,销往欧美市场。工厂的年利
润也猛升到上千万港币。

  古人说“三十而立”,30岁的李嘉诚,已经成了老少皆知的“塑胶花大王”。
他从一个茶楼跑堂成为千万富翁,只不过用了10年多的时间。长江塑胶厂的牌子换
成了长江实业有限公司,昔日的破厂房也变成了窗明几净的高大厂房,工人们都穿
上了制服。

  正在塑胶花畅销全球的大好局面下,李嘉诚却敏锐地意识到,由于塑胶行业高
利润的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拥人塑胶行业,这就势必导致激烈的竞争,“好日子很
快会过去”,于是,他开始寻找下一个机会了。

这一次他找到的是房地产业。

  香港本来就是弹丸之地,自50年代末期经济开始复苏,世界各国冒险家、投机
家纷纷拥入香港,由于经济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很快出现了短缺的苗头,
所以地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李嘉诚和夫人经过反复商讨之后,果断地决定转向房
地产业。幸运的是,这时,恰好有一个经销塑胶产品的美国财团,为了得到充足的
货源,愿意以300万港元的高价买下长江塑胶厂。李嘉诚在心里盘算,他的厂子最多
只值100万港元,就是再经营三五年,也不一定能赚到200万港元,于是毅然卖掉了
塑胶厂,用这笔资本开始买进房地产。几年之中,房价果然暴涨,先走一步的李嘉
诚一下子从千万富翁跨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

  60年代中期,内地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闹得香港也人心惶惶,整个
社会乱成一片。很多富翁纷纷逃离香港,争着廉价抛售产业。李嘉诚正在建筑中的
楼房也被迫停工,因为那时就是建成了也没人会买。如果按照当时的房地产价格来
算,李嘉诚简直可说是全军覆没了!

  处在惊涛骇浪中的李嘉诚,临危不乱,沉着应变。他仔细分析局势,不相信香
港会就此垮掉,他认定动乱是暂时的,中国肯定很快就会恢复稳定,香港还将进一
步繁荣发展,而房地产的价格必然会回升。因此,在别人大量抛售房地产的同时,
李嘉诚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自己所有的资金用来大量收购房地产。朋友们知道后,
都为他担心,纷纷劝他不要做傻事。李嘉诚毫不动摇,他说:“我看准了不会亏本
才敢买,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风险?怕就别干实业这一行!”

  李嘉诚又一次成功了。70年代初,香港的房地产价格开始回升,李嘉诚从中获
得了200%的高利润!到1976年,李嘉诚公司的净产值达到5个多亿,成为香港最大
的华资房地产实业。

  对亿万富翁李嘉诚来说,单纯追求财富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现在,他把已经
垄断香港经济几十年的英国资本集团,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决心同他们一争高下。
当时,尽管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开始向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要同拥有众多产业的英
资企业集团相比,实力仍然相差太远。但是,李嘉诚这条“小蛇”,却已经雄心勃
勃地准备去吞食那些“大象”!

  70年代末,李嘉诚预见到旅游业将成为热门行业,一流的宾馆将会有很高的出
租率,于是拿定主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买了拥有美国资本的永高有限公司
的56%的股权,随后又收买了其他股东的股权。永高公司的主要产业是位于香港中
区的有800个房间的希尔顿大饭店。李嘉诚接收饭店之后,正赶上香港旅游业有史以
来的黄金时代,果然大赚一笔,为他下一步与英资集团竞争创造了条件。

  1977年,香港地铁要在中区闹市的中环站和金钟站举行兴建投标,这是香港最
繁华的地段,也是世界上最值钱的地皮之一,每平方米标价高达10万港元,总价估
计在2.44亿港元,被称为“地王”。英国、日本、法国、美国和香港等地共309家公
司前来参加竞争。李嘉诚胸有成竹,提出了最佳方案,一举战胜所有对手而中标。
一时新闻界热炒李嘉诚,说这是“华资地产凌驾英资的先声”,是“华资地产崛起
的新纪元”!李嘉诚也因此获得了可贵的信誉。第二年,李嘉诚中标所建的环球大
厦和海富中心先后建成拍卖,都是在一天之内就售完,而且价格打破了香港房地产
的历史纪录,为李嘉诚赚得了数亿港元的财富。紧接着,李嘉诚又设法买下了一家
老牌英资水泥厂和英国和记洋行经营的黄埔造船厂,古老的英资商行终于有一家成
了华资集团大旗下的“臣民”,这桩经济界的奇迹,又一次成为香港的爆炸性新闻。

  时势造英雄,在香港富豪的“龙虎斗”中,李嘉诚以独特的经营方针和策略,
把握时机的准确和果断,超凡的毅力和信念,步步为营,节节高升,最终登上了香
港首席大富豪的宝座,成为称雄香港的“超人”!1992年,美国的《福布斯》世界
富豪排名,李嘉诚以38亿美元的个人财产列世界第35位,成为全球华人中的首富!

  1977年国庆节,李嘉诚作为香港知名人士走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观礼。
后来又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他多次捐款支援国家建设,特别是捐款5亿多元
创建汕头大学。他说,他的父亲是教师,岳父也热心教育事业,但更重要的是,一
个国家要想富强起来,首先就要振兴教育!“办汕头大学,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应
尽的责任!”邓小平同志知道后,感慨地说,在当代华侨教育家中,“福建有个陈
嘉庚,广东有个李嘉诚!”

白手起家的邦尼

  由一名乡村报童终成拥有30亿美元家产的超级富豪,美国新一代石油大亨邦尼
一生的经历是具有传奇色彩的。

  邦尼1928年出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荷顿威尔镇。他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这
个偏僻的乡村小镇上度过,普普通通,谁也不会想到这孩子以后会有一番了不得的
作为。从12岁起,他像大多数美国少年一样,开始靠打零工来赚取零用钱,他给人
送报,并给报社做钟点工。每天天不亮,他就要起床到报社领取当天的报纸,送上
长途汽车。然后,他再挨家挨户地送报,每份报纸赚1分钱。

  1940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激烈进行的时候,邦尼每天送报,也看报,他知
道美国也难免卷入战争。有时候,报纸还没印出来,他就站在电讯机旁看电讯新闻
稿。他最崇拜的英雄是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

  邦尼的父亲坦玛斯以前是个律师,因为工资微薄,不能养家,便辞去工作,做
了一名油田的经纪人,专门打听何处油田将要出租或出售,然后介绍给石油公司收
购,以此赚取佣金。父亲的职业,对儿子以后的道路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20世纪40年代,许多美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梦想当歌星,因为这既省力,
又不要巨额投资,一旦唱红了,便财源滚滚,腰缠万贯。许多做父母的都鼓励儿女
学唱歌、跳舞,或者学打球,当一名球星也很不错。

  在当地,确实也有年纪轻轻就成“星”的,在小镇上十分光耀。邦尼的父母当
然也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颗“星”,他们给他买了一管直萧,强迫他每天练习。无
奈邦尼对此毫无兴趣,竟把萧送给了邻居的孩子。这件事让他的母亲痛心不已。

  邦尼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篮球明星,他非常羡慕那些被球迷们包围着的球星,
给球迷签名留念,与他们一起合影,受他们的拥戴,那是何等美妙!他参加各种球
类运动一也喜欢阅读体育杂志。到1943年,念初中的邦尼篮球已经打得相当出色,
只是因为身高不够标准,参加不了著名球队。

  1944年,他们全家迁往得克萨斯州的阿马里路市,邦尼也转入阿马里路中学。
他仍旧是那么热爱篮球。在新的环境里,教练精心指导,他自己也刻苦训练,技术
进步很快。中学毕业后,他考人得克萨斯州大学,希望凭着自己的实力进入校篮球
队,但最终还是因为个头不够,被巨人云集的球队拒之门外。

邦尼的篮球明星梦破灭了。

  1949年,邦尼转入俄克拉何马大学,主修地质学,并于1951年以优秀的成绩顺
利毕业。他没有成为地质学家,他的教授介绍他到菲纳斯石油公司当了一名职员,
月薪才290美元。

从此,邦尼开始与石油打交道。

  这家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法兰•菲纳斯原来是个理发师,因为梦想飞黄腾达,改
行做了证券经纪人,推销债券,赚了钱就往石油开发上投资。他最早是在俄克拉何
马州的巴图斯威尔镇钻油井,由于缺乏经验,估计错误,最初开掘的油井全是干井,
没有打上来一滴油。他曾经濒临破产,但雄心不死,钱用光了,借贷继续干。终于
有一天,命运对他微笑了,下一口决定他成败关键的井不但出了油,而且是一口产
油丰富的井。菲纳斯避免了重操理发剪的命运,赚了一大笔钱。10年间,他的事业
稳步发展,一共开发了84口油井。1917年,他创办了菲纳斯石油公司,职工有2万人,
成为美国最大的20家企业之一。菲纳斯的发迹史对邦尼启发很大。

  公司的工作倒是挺清闲,作为一个小职员,日子过得蛮舒服。但邦尼是个有理
想的人,这种处境不能使他满足。

  不久之后,邦尼被调往得克萨斯州南部的高伯斯镇,在那甲的菲纳斯B公司正式
干起地质学家的工作。应该说他是得到提拔了。他每天起早摸黑,风尘仆仆地开着
公司配备给他的车子巡察各地的油田。由于工作出色,一年以后,他再次得到提拔,
调往火奴鲁鲁,任探测部门主管。

  1953年,他又调回家乡阿马里路。回到家乡后,他大病一场,一到晚上,全身
骨头都痛,白天也很容易疲倦。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一名主治医生甚至暗示他将
不久于人世。邦尼万念俱灰,从前的雄心和抱负都将付之流水。但他心有不甘,向
公司请了假,到达拉斯市治病。这里的专科医生在了解他小时候的脾脏病史后,给
他做了脾脏手术。他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

  1954年,出院后,邦尼又被公司派往俄克拉何马州,与泛美石油公司的专家合
作,探测那里的油田。但是,邦尼已经厌倦了这种四处奔波、居无定处的生活。他
要自己打天下。于是,他向公司提出辞职。公司竭力挽留他,答应给他加薪。但他
去意已定,什么也不能使他改变了。

  邦尼对他的家乡荷顿威尔小镇一直怀着深厚的感情,尽管那个小镇很小,他读
书的那个中学只有200名学生,可是那里有他熟悉的街道、球场和朋友,还有日夜挂
念他的老祖母。他常常回忆起祖母慈祥的面孔,梦想与她重新生活在一起。搬到阿
马里路市后,尽管这个石油城比自己的家乡大许多倍,生活条件也比那里好,但他
总觉得不习惯。祖母的那些简单朴实的生活哲理对邦尼一生的影响很大,比如,她
常说:“不干到底只有等死。”当她发现孙子有时过分地依赖别人,就说:“你必
须学习让自己的屁股坐下来。”有一个周末,邦尼拿着自己挣来的5毛钱,想理个发,
买一袋爆米花,然后舒舒服服看场电影。祖母却对他说:“你给我永远记住,只有
愚蠢的人才把到手的钱立刻花掉。”祖母对邦尼虽然有时很严厉,但她讲过的那些
话却不知不觉地影响着邦尼,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邦尼准备努力去奋斗一番,做一个独立的石油人。

  在广阔的得克萨斯州西部,资源丰富,人烟稀少,发财机会很多。只要身体好,
肯吃苦,有干劲,再有一点资金,开创一片自己的天地并不难。

  邦尼先找到一位独立的石油商爱德华,寻找合作机会。爱德华很喜欢这个年轻
又聪明的地质学家,有意要帮助他。

  邦尼开始起步了,他用自己的银行储蓄,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买下一辆福特
牌客货两用车。白天,车厢作为私人办公室,晚上就成了他的宿舍。每天一早他开
着车出去工作,到处接洽生意。饿了,买块汉堡包,就着汽水当饭;困了,伏在方
向盘上打个盹。这种劳累,远远超过他在菲纳斯公司工作时的几倍。

  邦尼不雇帮手,一人身兼数职,连文件往来和打字这样的事也得自己动手。他
的公司成本低、周转快,收费当然也便宜。而且办事又迅速又可靠,因此,获得同
行们的信任和赞赏,营业额逐日增加,很多大公司都委托邦尼代办合约转让事宜。
他介绍的买卖,平均每宗就可以赚1000美元,业务发展大大超过预定目标,原定只
钻3口油井,实际却一口气钻了7口。虽然当年美国石油业最不景气,受中东廉价销
售石油的影响,每桶油仅值3美元,邦尼还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赚了1万多美元。
比他在菲纳斯公司工作一年的工资还多几千美元。

首战告捷,邦尼对自己的事业更加充满了信心。

  随着业务的增加,工作量也大幅度地往上升,邦尼感觉自己再也无力应付这日
益繁忙的工作,他既是老板,又是秘书;既做信息员、推销员、经纪人,又得抽空
绘制油井地图,寻找合适的钻探目标,以便找人投资。他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够用。
于是,邦尼决定扩大他的一人公司规模,邀请志同道合者参加进来,将生意企业化。

  1956年9月,邦尼和麦卡特、约翰•奥伯恩组成一个新公司——石油发展机构。

  麦卡特本来是就钻井问题来访问邦尼的。他的家庭拥有好几家超级市场,可以
说很富裕了。可他本人却对生产石油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很想在这上面发笔大财。
但由于他在地质方面一窍不通,打出来的井全是一滴油也挤不出来的干井,损失惨
重。因此才来请邦尼当他的地质探测顾问。

  邦尼却对他大谈开发油井的困难,转而劝说他与自己合作组成公司经营石油,
双方各拥有一半的股份。麦卡特再拿出一部分现金借给公司周转,盈利时分红。麦
卡特见有利可图,同意这样办。约翰•奥伯恩也加入合作。

  石油发展机构的资金由邦尼投资一半,麦卡特和约翰•奥伯恩各占投资额的1/
34。此外,他俩还借给公司10万美元,言明由邦尼在5年内连本带利一并归还,否则
公司由这两位股东接管。

  公司开业后,邦尼任董事经理。第一年,他雇了两名优秀的助手,一个是初任
公司秘书的施拉芙小姐,后来被提升为经理,她协助邦尼达30年之久;另一个是后
来任加拿大卡加里分公司经理的罗顿。这两个人对石油业这一行都非常熟悉,有着
丰富的经验。

  有了强有力的助手,邦尼终于可以摆脱压在身上的那些繁琐细碎的工作,更加
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石油业这个诱人的行当中,大大地施展他的才能了。他广开财路,
大力宣传,以种种优惠的条件,吸引各界大亨投资钻井。他向他们保证:1.三年内
就能收回成本;2.以个别油井为单位,赚钱即可分红;3.优先偿还投资款项。这
些条件使得各路投资者兴趣大增。

  1958年3月,公司提出开发16口油井的计划,立即就有51名投资者参加,集资达
50万美元。经过精心、艰苦的探测、打钻,一年以后,除7口井是干井外,8口井开
始生产石油气,1口井可供开采石油。这一年的生产总值达225万美元,超过投资基
金的4倍。公司和投资者都盈利了。

  有了一次成功,公司的形象也随之树立起来,赢得更多的信任。于是他们趁热
打铁,同一年年底又推出马沙利斯计划,以医生马沙利斯为主,准备开发13口油井,
集资47.5万美元。结果,又一次大获全胜,13口油井中仅有4口干井,全年生产总值
达300万美元。

邦尼的事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完全一帆风顺,再顺利的人也难免会遇到挫折,
邦尼也不例外。

  前两次的巨大成功使邦尼野心大增,他觉得是自己时来运转的时候了。1959年,
一项新的开采计划又匆匆上马。由于判断失误,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历时4个月所钻的
油井全部是干井,整整损失了50万美元。这次失败也充分地说明石油行业难以把握
和带有较大冒险性的特点。

  从此以后,公司业务开始跌入低谷,不得不大量削减人员,最少的时候只剩下
3个人。可是,邦尼并没气馁,他继续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不停地奔波,积极寻找机
会,寻找理想的采油点。他要像当年法兰•菲纳斯一样奋斗,争取东山再起。

  可是,幸运似乎已经成为过去,他的努力一次次宣告失败,在整整3年中,看不
见一点起色,邦尼几乎要绝望了。这时候,一个机会姗姗而来。1962年,邦尼在得
克萨斯州夏志郡发现了一块满意的油田,可钻98口油井,每天可保证产油60桶。这
时,公司财务状况已经非常糟糕,无力直接经营了,只好以每口井4万美元的价格批
给投资者。尽管这样,还是赚了75万美元,还清了债务又增加了职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股东麦卡特知道公司起死回生,赚了钱,就想把公司
接管到自己手中来。他假称自己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要求退股和还清他的债
务,否则便要接管全盘生意。

  邦尼识破了麦卡特的诡计,在罗顿的帮助下,与他讨价还价,最后决定以分期
付款、每期5万美元的形式来还清他索取的35万美元高价,条件是让麦卡特退出公司。
麦卡特同意了。

  邦尼决定把“石油发展机构”改名为“麦沙石油公司”,开始向华尔街进军。

  1964年2月,他采取了更大胆的行动,上市集资发行42万股新股,第一年营业额
就达到150万美元,纯利43万美元。然后,又开展收购活动,收购了吉尔逊石油公司。

  1967年,麦沙石油公司的股票每股价值35美元,而在3年前,每股的价格仅为6
美元。最大的受益者是邦尼妻子的叔叔约翰•奥伯恩,他1956年仅投资1250美元,
到现在已经拥有了700万美元的股份。与之相比,麦卡特1963年用诡计获得的35万美
元就简直算不了什么了。

  麦沙石油公司的成就也引起华尔街的注意,人们普遍认为这支石油股票有增值
潜力,值得买进。

  1969年,邦尼又开始另一项收购活动:收购目标是得克萨斯州的赫高顿石油公
司。麦沙石油公司发行每股价值约8美元的新股来交换赫高顿股票,同时向愿意交换
者赠送认购凭证,在未来的5年内可认购麦沙股票。这一着棋走得漂亮,年内收购任
务顺利地完成了。

  邦尼在华尔街的风云变幻中打了大胜仗。1971年,他的私人财产大约有1000万
美元。

  邦尼结婚很早,他的妻子是他的中学同学,叫莲•奥伯恩。他们结婚时,大学
都还没毕业。婚后,他们一起转入俄克拉何马大学就读。也就在这一年年底,他们
的第一个女儿狄波拉出世了。邦尼的父母虽然比较开通,对他们过早地结婚仍是不
满意的。夫妻俩都没有收入,靠父母支持,日子终究是不太好过。大学毕业后,邦
尼不过是个小职员,工资不高,直到他调往高伯斯镇后,生活条件才有所改善。

  邦尼是个很看重自己家庭生活的人,旦然他一天忙到晚,一有空闲,他总尽量
和妻子、女儿们在一起,尽一切力量让她们快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邦尼慢
慢地发现自己与妻子相互间的了解并不深,他们的兴趣完全不同。邦尼全心全意从
事石油事业,而妻子对此则是毫无兴趣,不闻不问,从来不参加他的活动。两人在
一起没有什么话说。

  虽然事业蒸蒸日上,生活也安定,再也不用为生计担忧,但夫妻俩都很苦恼。
同床异梦的生活并不幸福,但作为4个孩子的父母,他们都竭力避免谈到“离婚”这
个字眼,为的是孩子,不想给他们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邦尼加倍努力地工作,企
图以事业的成就感来填补家庭生活中的不足。然而,他最后还是意识到感情生活的
空虚无法填补,夫妻俩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矛盾到了无法调解的地步。1971年,
邦尼终于和他的妻子离婚了。

  1972年4月,邦尼又结了婚,第二任妻子是他大学时的老同学员亚。他们婚后生
活相当和谐,夫妻俩兴趣相投,他们到加拿大卡加里的一个农庄定居,因为两人的
名字都是B字开头,贝亚将这个农庄叫做“2B”。贝亚与邦尼前任妻子不同,她非常
支持邦尼的工作,是他的贤内助。

  邦尼不仅在华尔街施展他的才能,也积极进行其它方面的投资。办牧场是美国
比较稳当的投资项目。1969年,他购入一个养牛2.5万头的牧场,由于经营有方,受
益匪浅。稍后,他又买了一座养牛5万头的牧场。牧场发展很快,到了1972年,两座
牧场共有牛16万头。1973年又增加了5000头。

  不过,邦尼的主要事业仍旧在石油上面。从1973年起,阿拉伯世界对西方国家
实行石油禁运,油价逐渐上涨,每桶石油从3美元涨到13美元,1979年涨到35美元,
1981年则高达40美元。表沙石油公司的利润也扶摇直上,日渐看好,成了美国最大
的独立石油公司,资产总额达20亿美元。

随着财源的滚滚而来,邦尼的收购活动也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

  1982年12月,邦尼一生中最大的收购开始了,目标是当时美国排名第六的海湾
石油公司。这家公司的生产基地在墨西哥海湾,当阿拉伯石油禁运时,也曾获得巨
额利润。但1981年后,油价又暴跌,每桶从40美元滑回15美元,虽然它拥有200亿美
元的总资产,年营业额高达300亿美元,但这个打击对它这种拥有4万职工的庞大公
司来说,还是特别严重,难以承受。

  收购行动历时半年,成交价132亿美元,约40万股票持有人,可在收购中获利6
5亿美元。1984年6月15日,双方达成协议:麦沙石油公司以80美元一股的价格收购
海湾石油公司。

  在获利股票持有人中,最大的股东是美国政府,获利20亿美元;另一家控股公
司获利7.6亿美元。“麦沙”除发行新股外,由银行组成财团贷款。邦尼得到华尔街
的支持后,又收购了当年他在那里做过小职员的菲纳斯石油公司。
邦尼的成功达到了顶点。

  在美国,石油大亨不少,不过,像邦尼这样白手起家的却不多。像尤金吉提、
高特兄弟都是继承家族的财产,依赖父荫成为巨富。邦尼的家庭没有给他任何帮助,
他的一切成功,全是他自己努力创造的。

  如果他安于现状,害怕失败,不敢冒险,凭他的能力,在菲纳斯石油公司也可
以得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但他选择了自我奋斗的道路。他遇到过许多挫折,也曾几
乎濒临绝境,但终于都被他闯过来了。现在,他前面的道路已经变得平坦宽阔,尽
管还不能说未来没有一点风险,但他已经是一个成功者,这是不容置疑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