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6, 2011

世界富豪故事100篇 (Part 11 of 15)

汽车收藏家施兰弗

  法国的米卢兹市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旅游城市,位于和德国、瑞士交界处。它同
时也是一座工业发达的城市。当地旅行社的小册子上介绍说:“这是一座充满惊奇
的城市。”市内有一座历史博物馆,一座铁路博物馆,还有消防水龙馆和艺术品馆。
而最令人惊奇的,市里还有一座专门陈列汽车的博物馆。馆内展出600辆老式汽车和
其它类型的车辆。从1878年至1950年间,法国40家汽车制造厂生产的98种样式的汽
车,馆内都收集齐全,一样不少。

汽车博物馆是私人开设的,它的主人是施兰弗。

  这些汽车占地5英亩,全在一个屋顶底下,极目所见是红色瓷砖的过道,两旁8
45盏模仿巴黎19世纪街灯的灯座,把大厅照耀得十分典雅。所有的汽车都擦得油光
锃亮,一尘不染。这个场面使所有前来参观的人激动不已。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来参
观时,第一个反应竟是:“这要耗费多少钱财啊,简直跟德国的疯子国王路德维希
一样!”陪同总统参观的弗里茨•施兰弗骄傲地说:“把我跟路德维希相提并论,
是多么美好的赞美之词啊。我办这个博物馆,也许有人认为是超级荒唐事,但人的
一生当中做什么事都该合自己的胃口,要不然就不值得去做了。”

  展出的600辆汽车中,最多的是123辆布加蒂牌汽车。这种60多年前生产的汽车,
目前已成了汽车收藏迷们追寻的目标,有的收藏迷哪怕是弄到一件布加蒂压缩机就
求之不得了。汽车收藏迷们见了这么多布加蒂车,都会满腔妒意,气得流泪:“真
难看!”看上去,这些世上罕有的珍品,好像是被马马虎虎地堆放在一起似的。

  施兰弗是如何弄到这么多稀世珍品汽车的呢?那是1960年的时候,布加蒂汽车
制造厂处于困境,施兰弗听说厂里有23辆老式的汽车,就用12万法郎买下了这些车
子。其中有辆该厂生产的拿破仑牌汽车特别珍贵,那是双排7汽缸赛车,参加过193
0年勒芝24小时拉力赛。

  后来,施兰弗又从美国芝加哥某个人手中买进30辆布加蒂牌汽车。那个美国收
藏家要价10.5万美元,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9万美元成交。

  施兰弗买旧汽车真是到了发疯的程度。1960年一年里,火车装载的老式车不断
地运到米卢兹市。其中有的车子是在夜里才卸下来。所有的车子都用防水帆布遮盖
得严严实实。所有的装运都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简直就像间谍小说一般让人感到
神奇莫测。工厂周围装上了铁丝网和强光灯,还养有警犬。施兰弗挑选了40名宣誓
保守秘密的工人,来这里全天上班,组装和修复这些收藏品。施兰弗骑着自行车在
这里不停地巡视,不停地检查安全情况。当他发现哪个人胆敢偷看新到的汽车,就
会狠狠地罚款,甚至把他解雇。

  为了创办这个汽车博物馆,施兰弗花了整整30年的时间。他说:“我的母亲是
米卢兹人,我建立这个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她。”可是从1966年到1976年这10年里,
经他允许进入博物馆参观的,仅仅33人,都是些大人物。

  人们要问,施兰弗哪有那么多钱收藏汽车的呢?施兰弗是纺织厂的大老板,从
1946年到1957年,他和他弟弟接收了4家当地的纺织企业,生意越做越大。施兰弗野
心勃勃,要把自家的生产扩大成法国最大的纺织集团。可是,1974年全世界的纺织
业都发生了危机,许多人都碰到了麻烦,施兰弗也一样。由于需求突然下降,同时
成本和工资直线上升,什么东西都乱了套。施兰弗最终决定:够了,不干了。

  施兰弗宣布纺织厂关门停业,一门心思搞汽车博物馆。工厂关门,大批工人就
没有饭吃了,工会出面谴责施兰弗经营不力,并把公司的资金用到汽车收集上去。
施兰弗无奈,表示愿意把全部4个厂子卖给任何一个人,只要那人肯代他还债。债务
约为6000万法郎。可是一个甘冒风险的买主都没有。

  施兰弗的公司被列为财务清算状态。市政当局任命了一位著名的公司经理艾伯
特来设法挽救这个集团。艾伯特建议用汽车博物馆来还债。他对施兰弗说,如果把
你收集的旧汽车卖掉,就可以使你的纺织厂继续经营下去。他举例说,有个艺术品
收藏家就是用他的藏画挽救了他的企业。可是艾伯特怎么也说不通施兰弗。

  面对着大规模解雇的威胁,心坏不满的纺织工人们占领了工厂。施兰弗和妻子、
女儿被迫躲了起来。工会组织工人们包围了施兰弗一家躲藏的别墅,把他们一家整
整围困了72个小时。

  施兰弗认为这实在太过分了,就向警方打了电话。法国防暴警察于第二天上午
来到,他们全副武装,把施兰弗一家搭救出来。这一回全世界的报纸都充分报道了
此事。

  在发生这些事情之前,米卢兹的市政大厅里就传开,说那些收藏的汽车是如何
如何的精美。时不时就会有市长身边的人来向施兰弗提出建议,希望他立遗嘱,死
后把博物馆赠给市里。施兰弗说:“不行!那博物馆是我的。至于以后怎么处理,
留到以后再说。现在我80岁,可是我会活到100岁,还有20年好活。20年以后就把它
交给我的妻子和女儿。”

  他们离开法国之后才8天,又来了一个代表团。他们对施兰弗说,如果你把博物
馆捐给市里、省里或国家,那么你的问题立时就可以解决。施兰弗又把他们撵走了。
以后他们又来了好几回。施兰弗照样给他们吃闭门羹。他说:“要是没有我就不会
有什么博物馆。而没有博物馆,米卢兹市就一分钱也不值。正是因为我才使米卢兹
市闻名于世的。”

  后来工会控告施兰弗,说他动用纺织公司资金去办博物馆,法国法庭于是向施
兰弗发了逮捕令。

  事后施兰弗回忆说:“他们这样做,为的是不让我在法庭上辩护。他们说发出
逮捕令,是因为我可能胡乱支出公司的资产。我和我弟弟共有25家公司,我可以说
没有一辆汽车是用公司的钱买的……”

  施兰弗对那些收藏品的确爱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一共有600辆汽车,这些汽车
一辆接一辆排起来,就能排出5公里的行列。为了不让汽车风吹雨淋,他得设法弄到
2万平方米的地皮盖大厅,那大厅大得简直难以想象!多年来,施兰弗曾接到好些国
家的建议,这些国家愿意帮他搬迁博物馆。当时西班牙的弗朗哥政府曾建议他把汽
车搬到马德里去。此外他还接到过瑞士、意大利和阿根廷的邀请。可是施兰弗都谢
绝了。他说他母亲是米卢兹人,这个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她的。

施兰弗在各方压力下宣布破产了。

  米卢兹市和上莱茵省当局,按照“专家们”的估计,从财产清理人手里以4400
万法郎(约660万美元),买下了施兰弗的汽车博物馆。

  施兰弗说,如今实价应在6亿法郎以上,也就是9000万美元以上。在国际市场上,
仅仅施兰弗的8辆1932年布加蒂牌轿车就值4400万法郎了。前不久,索斯比拍卖行以
42万英镑卖出了一辆这种旧轿车,那时就相当于500万法郎。

  再看看41型布加蒂牌轿车吧!完全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这辆1927年为西班
牙国王阿方索造出来的轿车,长6.7米,车内有6个座位,内部装饰可说是奢侈至极。
此车由一部8汽缸、12.7公升的引擎发动,车速可达每小时200公里。这种行驶于专
用车路的特大轿车,总共只制造出6辆,其中4辆在美国,2辆由施兰弗收藏。

  要想知道布加蒂牌轿车的真实市场价值并不难。其中的一辆是著名的哈拉收集
品,于1986年6月在美国的雷诺公开拍卖时,拍卖价是惊人的1000万美元!可是,施
兰弗的两辆这种轿车,有一辆是1930年的库珀•拿破仑型号的,人们认为这辆车是
世上最名贵的轿车了。这辆车的价钱,简直令人猜也不敢猜。这辆世上独一无二的
轿车,是当年布加蒂为他自己乘坐而造出来的。引擎顶盖占全车三分之二面积左右,
脚踏板是全世界最大的一整块,与机器同样长。全车设计匀称,线条豪华,车轮华
丽,内部装饰极度奢侈。前边两个座位外露,那是司机和仆人或是保镖的位子。这
辆精美绝伦、空前绝后的轿车,按最保守的估价,也值3000万美元!

  因此,在施兰弗宣布公司破产的时候,法国专家们把他的600辆收藏品轿车作价
4400万法郎(660万美元),实在是够荒唐可笑的了。

  米卢兹市政官员带领专家们,来到施兰弗的汽车博物馆给汽车作价的时候,都
说这些车子又难看,又不好,不值钱,没有证件,而且复原得也不好。他们故意贬
低这些收藏品,无非是为了压价。施兰弗气愤地说,他们简直是从我手里抢走的!
现在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收藏品了。原先被他们说得一文不值,现在却成了引起轰动
的东西。

  法庭指定来分类并估价的一名专家名叫波莱恩。此人是个巴黎的拍卖商,常非
法出售古画、法国家具、东方陶瓷和当代雕塑。波莱恩在米卢兹逗留了3个月。他说,
许多车子不值得陈列到博物馆里,是些仿制品。他说这话显然指的是41型布加蒂的
罗亚尔牌轿车,那是施兰弗要工人装成复制品但还未曾完工的。波莱恩又说,这里
简直是个汽车房,不是博物馆。

  施兰弗就像任何一个汽车收藏迷一样,对波莱恩的话嗤之以鼻。他说,你懂什
么?你不过是个拍卖商,对于古老汽车一窍不通。

  后来法庭请来一位真正的行家查佩伦先生,此人是巴黎工艺品博物馆的工程师。
查佩伦看了布加蒂轿车,要求把引擎顶盖打开。为了填写报告单,查佩伦数了数那
辆库珀•拿破仑型轿车,嘿,统共有16只汽缸!他坚持说这种车统共只有8只汽缸,
因而认为这辆车不是真品而是仿制的。施兰弗很遗憾,竟连查佩他也不识货,真可
惜!

  直到1981年,施兰弗请来了巴黎的克里斯琴•许尔,这是法国高等法院和克里
斯蒂国际拍卖行认可的唯一的一位古老轿车专家。许尔以严肃认真的而且是诚实的
态度,把施兰弗的汽车定价为3.07亿法郎。他说他还可以多说些,因为克里斯蒂拍
卖行作价为3.25亿法郎。真可耻,那些人把价钱定得那么低。他们简直是一伙盗窃
集团。

  施兰弗自从离开法国之后,头6年里和妻子、女儿一直住在瑞士最有名气的三王
旅馆里。他们租住的是豪华的套问。套间在现代化设计的顶楼,有一条宽大的走廊,
房里摆满了古旧家具,这并不给人以破败的印象。

  施兰弗一直念念不忘他的汽车博物馆。由于米卢兹市规定了今后车子不准交付
拍卖,因此施兰弗想花钱赎也赎不回来了。法国人自然不呆,不会让这批国宝流出
国外。施兰弗又不甘心,于是他就在法国法庭和欧洲法庭上,跟米卢兹市打官司。
他先后雇请了13名律师,花掉的律师费也是惊人的,足可以买下日内瓦湖畔最豪华
的一座别墅。

  有人问施兰弗,有朝一日你官司打赢了,你会不会把你的汽车博物馆搬出法国?
他笑笑说,不会的,因为我母亲是米卢兹市人。这场官司谁胜谁败还很难说,但是,
施兰弗至少已赢得了汽车收藏大王的美名。

索尼巨子盛田昭夫

  1946年的东京,到处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残垣断壁,疮痍满目,一片凄凉。这
年的5月7日,在东京市区一家被炸毁的名为“白木屋”的百货商店楼上,有两个经
历了战火硝烟的年轻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靠借来的527美元作资本,雇来了20名帮
手,成立了东京通讯工业公司。这就是当今日本最大的电子公司——索尼公司的前
身。现在,这家公司拥有职140多万人,在世界各地设有72家子公司及37家工厂,向
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1万多种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年销售额高达50多亿美元,
成为生产电子设备、电子仪器和电子装置的大型跨国公司。索尼公司以500多美元起
家,经过40多年的发展,终于跃居日本电子制造业榜首,这无疑是一个奇迹。而创
造这一奇迹的头号功臣,当推公司的创办人、现任董事长盛田昭夫先生。

  盛田昭夫1921年1月26日生于爱知县的一个酿酒世家。盛田家族是日本最古老、
最有名望的从事酿酒业的家族,其生产的名牌米酒“年节松”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作为家中长子,盛田昭夫理应子继祖业。因此,在他念小学的时候,父亲就带他到
酿酒公司的办公室参加业务会议,力图使他学会酿酒的经营之道。但盛田却对现代
科学技术更感兴趣。他上中学时就对电唱机、收音机等新发明着迷,把放学后的几
乎所有时间都花在装修这些电子玩意儿上。他亲手装了一部电唱机和一台无线电接
收器,还制作了一张录有他自己声音的唱片,并在自己的电唱机上放了出来。到了
高中三年级,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物理专业。后来,他不顾父亲要他选考经济专业
以继承祖业的愿望,而考上大阪帝国大学的物理专业。大学4年的学习,为他日后在
电子行业的驰骋奔腾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944年大学毕业后,盛田被征召入伍,在海军里当技术尉官;不久就在海军研
究中心仟技术工程师,从事热追踪武器的研究工作。这时,他认识了日本精密仪器
会社的总工程师、比他大13岁的井深大先生,两人由此建立了长达40年的合伙关系,
并共同创建了索尼公司。

  1945年战争结束后,盛田昭夫回到家乡,不久在东京工业大学任教。一天,他
偶尔从报纸上看到老友井深大正在筹办一家电讯公司的消息,便立即与井深大取得
联系。经过多次磋商,他俩决定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作为家族长子,不继承自己
的家业而与别人合伙开办公司,在日本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因此,井深大及其曾是
文部大臣的岳父前田先生特地和盛田昭夫一起去他家,与他父亲商谈此事。

  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刚说明来意,早有思想准备的父亲便爽快地说:“我确实
盼望昭夫能接我的班,掌管家业。但如果孩子为了事业的发达和发挥他的才干,而
决心从事别的工作的话,我也认为他应该去干。”然后他笑着对盛田昭夫说,“你
放心去干你最喜欢的事业吧。”原来,思想开通的父亲早就看透长子的心思,已安
排正在东京早稻田大学读书的三子和昭来继承其家族的米酒酿造业了。事情就这样
圆满地解决了。

  回到东京,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就凑了500多美元的资金,在那座被炸毁的百货商
店的楼上,创办了东京通讯工业公司。创建工作十分艰难,人手少,工资也发不出
来。好在有盛田昭夫的父亲经常借款资助他们,使他们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当时日本市场上新式电动机和电磁扩音器十分紧缺,盛田昭夫他们抓紧研制,
很快就生产出高质量的新型唱机电动机和扩音器,满足了市场需要,也保证了公司
的财务周转,使这家小小的公司在强手如林的电子行业站稳了脚跟。

  但是,盛田和井深大的真正目标,是致力于创造高科技的电子产品,而不仅仅
是做配件生意。

  1949年的一天,井深大前往日本广播公司办事,偶然在那里看到一台美国造的
磁带录音机。他不禁怦然心动,马上意识到这种高科技商品的巨大潜力。他回去后
与盛田一商量,决定买下其生产专利。由于有早期制造钢丝机的经验,试制录音机
并不难,而磁带却是个大问题,因为当时日本根本没有。盛田和井深大亲自动手,
研制出以日本传统的“和纸”为底、上涂磁性粉的录音粉带。他们经过一年的奋斗,
第一台盒式录音机终于在日本问世。只是这种录音机过于笨重,达35公斤,且价格
昂贵,每台约500美元,在当时的日本很难卖出去。于是,公司召集有关人员,连续
进行10天的智囊大会战,终于找到了降低成本、减小体积的种种办法。公司的第一
代电子产品——磁带录音机开始走向市场。

  为了推销录音机,他们可费尽了心机。一开始很难打开局面。他们意识到,仅
有独特的技术,生产出独特产品,并不等于事业就一定成功,还必须重视商品的推
销。于是,盛田昭夫从抓技术转向抓销售。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知法院的书记员
紧缺,不得不超负荷地工作。盛田昭夫立即带着他的产品上门推销,仅日本高等法
院就购置了20台,其它法院也纷纷效仿,带去的产品很快销售一空。初战告捷了。

  接着,盛田开发了一种H型录音机,它的体积只比公文包大一点。这种H型录音
机非常适合用来充当学校的教学工具,盛田就用它很快打开学校的销路,并且普及
到全国。

  盛田和井深大并不满足,进一步研制更具吸引力的新产品。正在这时从太平洋
彼岸传来一个信息: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美国西方电子公司仅仅把这种
晶体管用于助听器的生产。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门知识的井深大和盛田闻讯后,
敏感地意识到这项伟大的发明具有良好的发展远景。1952年,井深大和盛因飞往美
国,进行实地考察,并以2.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西方电子公司的这项专利。西方公
司的工程师殷勤地向他们建议,这东西可以也只能用于制造助听器。当然盛田和井
深大对助听器不感兴趣,而是想运用它生产人人可用的电器产品。

  回国后,他们欣喜地发现,晶体管和使用了40年的电子管一样能够放大信号,
而且反应快、体积小、耗电省、可靠性强,非常有可能取代电子管。不知经过多少
次试验和失败,盛田和井深大终于在1957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
机。在广告中,他们强调这种收音机小到可以放在衬衫口袋里。实际上,这种当时
世界上最小的收音机还是比标准的男衬衣口袋大一点。为此,盛田要求公司所有推
销员都穿上特制的衬衫,口袋比普通衬衣的大一点,刚好可以放下这种收音机。

  为了给这个即将诞生的“亲生长子”取个响亮的名字,盛田和井深大冥思苦想,
最后决定用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都能通用。不论哪个民族的人都不会读错而且易记
的“SONY”命名。其含义是由拉丁文的“SONUS”(声音)和英语的“SONNY”(聪
明可爱的小孩)两词合并而成,即“聪明可爱的孩子们组成的发声电器公司”。从
此,盛田和井深大创办的“东京通讯工业公司”也正式更名为“SONY公司”,即
“索尼株式会社”。

  打上“SONY”商标首批生产的200万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刚一投放市场,就受
到消费者的青睐,出现了爆发性销售的热潮。销售额高达250万美元,正好是购买专
利所用资金的100倍。“索尼”的名称也响遍了全世界。1958年1月,索尼公司的股
票正式以“索尼株式会社”命名,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晶体管的采用成了索尼公司迈向开发一系列电子产品的跳板。公司在1958年推
出第一个调频晶体管收音机,1959年推出第一台全晶体管电视机,1960年则又推出
晶体管录像机,1961年推出第一台小屏幕晶体管电视机。索尼在世界电子行业中由
此获得了“先驱者”的美誉。

  随着事业的发展,索尼公司把目光转向了海外市场。早在1953年,盛田就去欧
洲访问,参观举世闻名的大企业。在荷兰,他参观了菲利浦电气公司,一方面为它
取得的巨大成就惊叹不已,另一方面,也感到迷惑不解:在只有1000万左右人口、
面积比日本九州岛还小的荷兰,像菲利浦这样大规模的电器制造公司,是怎样从制
造灯泡的小工厂发展起来的?深入调查后,他明白了菲利浦是个国际性企业,其本
部虽在荷兰,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早已扩展到世界各国。他恍然大悟:市场与企业
的关系如同池塘和鱼的关系,只有在大池塘中,才能养出大鱼来。从此,索尼公司
的经营战略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走上了国际企业化的道路。盛田与井深大进行了分
工。井深大在国内潜心研究,不断推出新发明,而盛田则在欧洲及北美调查国际市
场行情,推销新产品,设立国外分部。

  50年代后期,正是美国经济的高涨时期,就业率很高,国民富有进取精神,崇
尚新事物、新产品。索尼公司开始进军美国市场,盛田推出的第一张王牌产品就是
晶体管收音机。

  盛田带着几打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的样品,到纽约的零售商店按户推销。“只
有人手一台,才能互不干扰,在自己的房间里收听自己喜爱的节目啊。”盛田令人
信服的劝说,使一份份的订单蜂拥而至。索尼的产品就这样进入了美国市场。

  尽管索尼当时在美国尚没有什么名气,但盛田对自己的品牌十分珍惜。在推销
中,有一家大公司特别看好袖珍收音机,开口就说:“如果让我们经销,先订货10
万台。”10万台,这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盛田在进一步商谈细节后竟出乎
意料地拒绝了这笔订货。原来,该公司按照惯例都有一个附加条件:必须把他们的
OEM商标标在袖珍收音机上,而不能用索尼商标。因为他们公司的名字是块金字招牌,
有50多年悠久历史了,而索尼的名字美国人几乎闻所未闻。

  对此,这家美国公司的负责人大惑不解:“你们为什么不利用我们的好名声赚
一大笔钱呢?”盛田却有自己的见解:“10万台的订货量的确很有诱惑力。如果接
受这笔生意,索尼的经营现状就会大大改善。但我拒绝了。因为我今天带来的新产
品正是为了我们公司的SONY商标在50年后能风行全世界,能像你们的招牌一样成为
金字招牌。如果按你们的条件用OEM商标的话,我的这个梦想就永远不能实现了。”

  几年后,当带有“SONY”商标的收音机、电视机、录像机充斥美国市场时,人
们才不得不佩服盛田当年的做法。美国“增你智”公司董事长约翰•尼温对此赞叹
不已:“如果他接受了那个条件,索尼这个名字在美国就无人知晓了。”

  随着在美国的业务的发展,盛田在1960年2月正式创建了“美国索尼公司”。1
961年6月,索尼公司在美国市场上发行200万股股票,成为第一家在美国股票市场上
市的日本企业。

  1967年10月的一个晚上,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井深大等主要负责人与技术人
员一起坐在实验室里,经过整整6年的奋战,世界上第一台单枪三束彩色电视机终于
在这里诞生了。盛田认准这种新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后,就决定立即在美国就地生产。
197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索尼电视机厂正式投产。“美国制造”
的索尼彩电源源不断地进入了美国和中南美市场。

  几年后,日本其它一些企业由于大量向美国倾销产品,日美之间出现了严重的
贸易摩擦,美国采取措施限制日本商品进口。索尼公司由于已在美国办厂,在这场
贸易战中,竟然相安无事,充分证明当初盛田决策的正确性。

  1974年,索尼又在英国的布里金德开办了彩电工厂。接着,在亚拉巴马州的多
桑开办了音频、视频磁带厂。1981年在法国的贝思尼创建了一家磁带厂。1988年,
索尼又作出惊人之举,以3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从而以咄咄逼人
之势闯入了好莱坞。

  “菲利浦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30多年前,盛田昭夫参观荷兰菲利浦公
司发出的豪言壮语终于被证实了。如今,索尼公司已在西欧、美国、东欧、巴西、
中国等地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公司的出口额占总营业额的60%以上,其经营的项目
也由单一的电器转为多元,成为与通用汽车公司、西门子、菲利浦等并驾齐驱的第
一流跨国大公司,蜚声全世界。

  索尼公司能得到如此飞速的发展,与盛田昭夫一贯重视人才开发、不拘一格使
用贤才有极大的关系。他曾写过一本非常畅销的书——《学历无用论》。他认为,
学历无用并非看不起学历,而是不能光是以学历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以资历为主
和看重学历的做法是阻挡许多年轻有为的工作人员发挥自己能力的一大障碍。因此,
索尼公司必须以“人尽其才,根据实际成绩和工作能力来安排人才”作为指导思想,
才能使索尼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盛田自己便率先实践这一思想。1971年他接替井深大担任索尼公司总裁。1979
年他就公开表示:我不想恋栈太久,这样会损害下一代人的志气。我也不在乎继承
人是否是我的儿女,我只是需要一位能干的人来领导索尼。

  3年后,一位男中音演员出身的人出人意料地坐在了索尼公司总裁的宝座上。
  他叫大贺典雄。他与盛田相识纯属偶然。1950年,盛田生产了第一台磁带录音
机。当时,大贺还是东京艺术大学声乐系的学生。他以一个歌唱家的眼光写信给盛
田,用未经斟酌的语句告诉他,这种机器的性能不好,声音失真太厉害,歌唱家需
要的是一面镜子——听得见他声音的镜子,因此,他认为这种录音机只不过是一堆
废物。对他的尖锐批评,盛田非但不生气,反而认为他所谓的镜子想法非常中肯恰
当,具有挑战性,就给大贺回信,聘请他担任公司的兼职顾问。

  1954年,大贺大学毕业后到柏林留学,接受为期3年的音乐深造,并在欧洲参加
巡回演出。在这一时期内,盛田依旧积极地与大贺取得联系,坚持不断地把工资寄
给大贺,并要求他留学回国后继续帮索尼干事。盛田所做的一切令大贺深为感动。
1959年,他们两人结伴前往欧洲旅行,盛田想通过这次旅行为索尼推销调频晶体管
收音机等产品。最后他们乘船从英国出发转道纽约回国。在4天零10小时的漫长旅程
中,他俩无所事事,只是不停地促膝谈心。盛田昭夫发现大贺典雄的音乐造诣对以
声音和影像为主的索尼很有用处,而大贺也颇懂得一些经营之道,于是就对他说:
“你作为一位声乐家是一流的,但是,我认为你作为实业家的才能将更加突出。”
就这样,在盛田的鼓励下,这位男中音歌唱家弃艺经商,跨进了实业界的大门。

  大贺典雄最初担任索尼公司磁带录音机生产部门的总经理。1961年,盛田又提
拔他为产品设计部部长。几年后,他又出任索尼与美商组建的合资企业“哥伦比亚
—索尼唱片公司”的社长。大贺没有辜负盛田的期望,工作十分勤奋,在经营战略
上也很有研究。他还发挥自己在声乐方面的特长,在选择录音曲目、保持音色纯正
方面非常在行。为了发展新兴的唱片业,在80年代初,大贺着力于开发可在数控状
态下复制音乐的激光唱片。他先后与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和卡拉扬合作,推出了世
界上最早的激光唱片和激光唱机。他领导的唱片公司也逐步发展成为日本第一流的
唱片公司。

  1982年9月,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在股东非常大会上正式宣布任命大贺典雄
为公司新任总裁。“伯乐”盛田作出的这项明智、正确的决策,获得了股东们的一
致赞扬。

  在盛田和大贺的共同努力下,索尼公司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手提式CD磁碟
唱机、随身听、3.5英寸小型软式磁碟片、超速录像机系统、8毫米“伴君走”55型
摄像机、家用立体音响组合、电子摄影机、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一个个领先世
界的新产品伴随着索尼公司的美名传遍了全球。

  盛田昭夫如今虽年逾七旬,但对事业的勃勃雄心仍不减当年,正为实现他的
“世界的索尼公司”而四处奔波着。40多年来,他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世
界各地飞来飞去,了解各国的市场行情和推销产品,累计飞行里程达5000多万公里,
等于绕地球130周。现在一他一如既往,遍访五大洲,正在为绘制索尼公司21世纪的
宏伟蓝图而终日辛勤工作着。

香港大亨霍英东

  在港台的亿万富翁中,霍英东的知名度可以说是最高的。这不仅因为他个人资
产大约有130亿港元,更因为他连续几届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在1993年又当选
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然而,霍英东的出身,也许要算亿万富翁中最苦的一个!

  他的祖籍是广东省番禺县,但是从他的祖父开始,全家就离开了陆地,长年居
住在舢板上,被人称为“舢板客”,甚至贬称为“水流柴”、“蛋家仔”,意思是
这样的人无家无业,像水上漂浮的柴片一样到处漂流,像浮在水面的半个鸡蛋壳,
随时都可能被打翻沉入水底!

  1922年秋天,霍英东就出生在这样的舢板上。他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钊,后来改
叫霍官泰;抗日战争爆发后,年轻气盛的他自己改名英东,意思是要“英姿勃发于
世界的东方”!

  霍英东的父母靠着一只小驳船,在香港做驳运生意,也就是从无法靠岸的大货
轮上,将货卸上自己的驳船,再运到岸边码头。出的是牛马力,挣的是血汗钱,一
家人艰难度日。全家人一年到头连鞋子都不穿,这也成了他们被人取笑的特征。霍
英东至今还记得,有一年过年,父亲特别穿了双新鞋上岸,可是在大排档吃馄饨时,
他不知不觉间就把鞋子脱掉了,吃完后赤着脚就走,根本没想到自己还有一双鞋!
“舢板客”的生活不但贫困,而且危机四伏。霍英东7岁那年,在一次风灾中,他的
父亲因为翻船被淹死了。一家人悲痛欲绝。俗话说“祸不单行”,仅仅过了50多天,
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两个哥哥葬身鱼腹,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母亲死
命抱住一块船板,侥幸被过路的渔船救下一条命。当时霍英东因为在海边找野蚝,
不在船上,才躲过了这场灾难。

  母亲再也不敢居住在舢板上了,带着霍英东和2个女儿,搬进了湾仔的棚户区,
同另外50多家人,同住一幢破旧的房屋。这里一半的人都患有肺病,经常有人死去。
母亲勉强维持着驳运的生意,同时还为船员洗补衣服,艰难地养活一家人。小小的
霍英东,总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可以住上高楼大厦,而他们家却这样贫困。在河
滩上玩耍时,他常常用泥土盖起一幢幢的“房屋”,兴冲冲地说:“妈妈,这是给
你的!姐姐,这是给你的!”

  母亲因为自己不识字,在经营中常常吃亏,所以宁可自己多吃苦受累,也不让
霍英东当童工,而坚持让他去免费的新梅小学读书。天性聪明的霍英东,学习极其
刻苦。偶尔有一次考试成绩在第三名以下,他就觉得脸红,感到对不起母亲和姐妹。
听到儿子琅琅的读书声,母亲便感到心中有了新的希望。12岁那年,霍英东以优异
的成绩拿回了小学毕业证书,对母亲说:“我读完小学了,以后让我帮你干活吧!”
母亲拍拍懂事的孩子,说:“儿啊,我要供你多读几年书,让你成为一个有出息的
人!”全家人节衣缩食,把霍英东送进了香港有名的皇仁书院读中学。皇仁书院每
个月的学费就是5元钱。这对于他们这样贫困的家庭,实在是过于昂贵了!霍英东第
一次交学费,母亲四处筹措,仍然没凑齐5元钱。这时,他14岁的姐姐,默默地翻出
一个手绢包,取出了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压岁钱!那一枚枚磨得发亮的铜板,是她
牺牲了多少女孩子吃零食、买小玩艺的快乐才保留下来的啊,她却心甘情愿地给弟
弟做了学费。霍英东把这一切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化为自己勤奋读书的动力!每天
晚上,他还要帮母亲做账、送发票,然后才能坐下来,一直读书到深夜。由于过度
疲劳和营养不良,霍英东常常想倒下来大睡几天,但他仍支撑着那瘦弱的身子,一
天一天地熬过来了。

  他读到中学三年级时,日本侵略军打到了广东。家里再也交不起学费,霍英东
也不愿再死啃书本,他恳求母亲说:“我已经是18岁的男子汉了,让我干活吧!我
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母亲终于辛酸地默许了。

赤手空拳的霍英东,从香港社会的最低层,开始了他的人生奋斗。

  霍英东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当加煤工。可是他的身体实
在太单薄了,顾得上铲煤就顾不上开炉门,刚上岗就被辞退了。不久,日本占领军
扩建启德机场,需要大量劳工,但工资非常低,每天只给半磅配给米和七角五分钱。
而霍英东从他家所在的湾仔乘车到机场,路费就得要八角钱!霍英东没有办法,只
好多吃苦跑路,省下这笔交通费。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步行赶到码头,花一角钱
渡过海,然后骑车赶到机场上班。劳工们干的都是苦力活,挖石抬土,消耗很大,
但食物却很少,一天只能吃到一碗粥和一块米糕。霍英东总是感到又累又饿。有一
天,工头让他去搬重达50加仑的煤油桶,结果被砸断了一根手指!那工头也是中国
人,出于同情,把霍英东调去学做汽车修理工。可是没过多久,喜欢冒险的霍英东
自己试开汽车,结果把车撞坏了,又被炒了鱿鱼。

  那几年中,霍英东简直像俗话说的,“倒霉人喝水都牙痛”。有一天,他听说
日本人高价收购海草制造药材,于是用经商的积蓄买了一艘大摩托艇,在炎热的夏
天,带着80个渔民到东沙群岛上去采集海草。由于荒岛上缺乏淡水,缺乏食物,而
温度又高达40多度,他们过着地狱般的生活,苦苦熬了半年,结果打回的海草卖得
的钱,刚刚能够开支,连一分钱都没赚到!

  不过,早年的艰辛和挫折,并没有打垮霍英东,他却在不断的失败中,取得了
经验,积蓄起力量,等待着机会,他坚信自己总有崛起的一天!当时,在湾仔附近,
有一家不大的杂货店,那是他母亲和13个合伙人共同买下的,霍英东曾在那里负责
管理店务。那个店虽然小,生意并不差,有时他必须面对十几个顾客,应酬稍不周
到,顾客就会掉头离去。他尽量做到眼快、嘴快、手快,留住顾客,做好生意。这
种实际训练使他培养出了灵活的处事方法和敏捷的算术头脑,为他以后做大生意打
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小店早晨6点就开门,晚上10点才关门,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
日,甚至晚上打烊时还留着一扇小门,以备顾客的临时需要。这样做,霍英东自然
非常辛苦,但小店的经营却很有起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霍英东终于以敏感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
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留下了很多机器设备,价钱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
可以卖出不坏的价格。霍英东很想做这种生意,于是他成了个读报迷,专门注意报
纸上拍卖日军剩余物资的消息,及时赶到现场,以内行的目光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
大批买进,迅速修好后卖出。由于缺少资金,他难以放手大干。有一次,他看准一
批机器,并且在竞买中以1.8万港元中标。他兴高采烈地回家请母亲凑钱交款,可是
由于他经常冒险,母亲在生意上从来不肯信任他,也不肯给他钱去冒险。霍英东眼
睁睁地看着一笔大买卖就要落空,正在着急,幸亏有一个工厂老板也看中了这批货,
愿意出4万港元从他手中买下,霍英东净赚了2.2万港元,这是他在那几年中赚到的
最大一笔钱了。虽然利润不算太大,但却为霍英东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朝鲜战争结束后,霍英东就预料到,香港航运事业的繁荣,必然会带来金融贸
易的发展,而这又将促进商业及住宅楼的开发。于是他抢先把经营重点转向了房地
产开发。1954年12月,霍英东拿出自己的120万港元,另向银行贷款160万港元,在
香港铜锣湾买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厦,并创办了“立信建筑置业有限公司”。开始,
他也和别人一样,自己花钱买旧楼,拆了后建成新楼逐层出售。这样当然可以稳妥
地赚钱,可是由于资金少,发展就比较慢。他苦苦地思索改革房地产经营的方法,
却没有结果。

  有一天、有个老邻居到工地上找他,说是要买楼。霍英东抱歉地告诉他,盖好
的楼已经卖完了。邻居指着工地上正在盖的楼说:“就这一幢,你卖一层给我好不
好?”霍英东灵机一动,说:“你能不能先付定金?”邻居笑着说:“行,我先付
定金,到盖好后你把我指定的楼层给我,我就把钱交齐。”两人就这样成交了。

  这个偶然的事件,却使霍英东得到了启发。他立刻想到,他完全可以采取房产
预售的方法,利用想购房者的定金来盖新房!这个办法不但能为他积累资金,更重
要的是还能大大推动销售!

  因为,房产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要想买一幢楼,就得准备好几十万元的现金,
一手交钱,一手接屋,少不得一角一分,拖不得一时一刻。当时只有少数有钱人才
能买得起房产,所以房地产的经营也就不可能太兴旺。现在霍英东采取的房产预售
的新办法,只要先交付10%的定金,就可以购得即将破土动工兴建的新楼。也就是
说,要买一幢价值10万港元的新楼,只要付1万港元,就可以买到所有权,以后分期
付款。这对于房地产商人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利用人家交付的现金,他们原
来只够盖1幢楼的钱,现在就可以同时动手盖10幢楼,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对于购
买房产的人来说,也是有利的。先付一小笔钱,就可以取得所有权,待到楼房建成
时,很可能地价、房价都已上涨,而已付定金的买方只要把房产卖掉,就有可能赚
一大笔钱!因此,很快就有一批人变成了专门买卖楼房所有权的商人,这就是后来
香港盛行的“炒楼花”。

  霍英东把这叫做“房地产业的工业化”。这一创举使霍英东的房地产生意顿时
大大兴隆起来,一举打破了香港房地产生意的最高纪录。当别的建筑商也学着实行
这个办法时,霍英东已经赚到了巨大的财富。人们不得不承认他创造性的经营方式。
他当上了香港房地产建筑商会会长,会内有会员300名,拥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
所以有人把霍英东称为香港的“土地爷”!

  霍英东还有个美称叫“海沙大王”,也来自他在经营上的创新。60年代,香港
实业界人士很少进入淘沙业,因为它需要的劳力多,投资大,而获利相对较少。但
霍英东从建筑业的广阔前景预见到淘沙业也必将有大发展,所以大胆地吃起了这只
“螃蟹”。1961年底,他花费巨款,从泰国进口了一艘大挖泥船,命名为“有荣四
号”。当时亲朋好友都为他捏着一把汗,将如此之大的投资用于风险很大的淘沙业,
弄不好就会血本无归啊!然而形势的发展却不出霍英东所料,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大
大提高了淘沙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赢得了利润,淘沙船在霍英东手中简直就成了
神话中的淘金船!霍英东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又从国外订购了一批淘沙机械船。香
港经济起飞后,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作建筑材料的黄沙需求量极大,
霍英东的淘沙船队因此财源滚滚,成了他的又一株“摇钱树”。

  身为亿万富翁的霍英东,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祖国。从70年代开始,热爱体
育的霍英东,就积极努力争取恢复中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应有的地位,为发展祖国
的体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1974年,他以香港足球协会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亚洲
足球协会会议时,努力争取多数会员国的支持,使中国恢复了在亚洲足球协会的会
员席位,为中国全面恢复在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其它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合法席位打
开了广阔的通道。有人开玩笑说,中国出了个特级体育大使霍英东!

  此后,在中国取得国际自行车协会、国际羽毛球协会、国际篮球组织等体育组
织席位的过程中,霍英东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同时,他还不惜资产,在经济上支
持发展祖国体育事业。1979年他成立了总资产达15亿港元的基金会,用以在内地办
好事,其中不少款项是用于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霍英东率先积极地开始了在中国大陆的事业,从广州白天
鹅宾馆到中国温泉宾馆,从公路到桥梁,从体育基金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从暨南大
学到英东游泳馆……霍英东的总投资在10亿港元以上!他一再表示,他已经是60多
岁的老人了,并不希望把钱留给子孙,只想在去见祖宗之前,能够替国家和人民出
一点力!有一次,记者问他一共向大陆捐赠了多少钱,他一时竟回答不出来,却很
谦虚地说:“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
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

从脚夫到富豪

  佐川清是日本战后成长起来的货运大王,他和他的妻子共同创建的“佐川捷运”
货运公司从一无所有、肩背手提起家,30年中迅速地发展为在日本商业运输界名列
第一的超级企业,在国际运输界也占有重要地位。佐川清的成功被视为日本战后的
一大奇迹,而一些喜欢渲染的大众传播媒介更将其称为“现代的神话”。

佐川清是怎样获得如此巨大成功的?说起来,倒是很有些传奇色彩。

  应该说,他的出身并不贫苦,佐川家在新渇县颈城郡板仓村可谓第一世家,同
时也是大地主。佐川清的父亲彻治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长,家里一切均由妻子掌管。
佐川清在家里是老三,他有两个哥哥和一弟一妹,从小被称为“佐川少爷”。
  然而,在他8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在亲戚的撮合下,又娶了一个
女子小学的教师为继室。这个继母的到来,使他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佐川清
是他们兄弟几个中性格最倔强的一个,也数他对这个继母最为反感;继母对丈夫前
妻的孩子本来就没有感情,对这个桀骜不驯的孩子更是厌恶之极,想尽办法虐待他,
主要手段是不给他吃饭。父亲不经常在家,后来他知道老三与继母的关系紧张,但
拿后妻也没有办法,只好装作不知道。继母的手段越来越狠,佐川清小小年纪就产
生了逃出“地狱”、离家出走的想法。

  在学校里,他学习成绩不好,各门功课都是勉强及格。但他喜欢运动,从小又
被继母逼着干一些重体力劳动,身体锻炼得非常强健。他也经常跟人打架,是当地
有名的“孩子王”。小学读完,到了初中他就越来越差,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教师
希望他退学,但碍于他父亲的面子不好明说。佐川清意识到了,于是他瞒着父亲写
了一份退学报告。教师问他父亲是否知道这件事。他点了点头。于是,教师当时就
给他办了退学手续。父亲知道老三不是块读书的料,事后发了一通火,也就算了。

  这时,佐川清已经下决心离家出走,那一年,他15岁。离家的时候,身上仅有
5毛钱,买了一张火车站台票,混上火车,到了京都却出不了站。在站台上,他看见
一个身穿“丸源”号衣的脚夫,他记得,有个表兄叫伊藤芳治,就在一家丸源运输
公司工作。

  佐川清觉得自己有一身力气,正可以干脚夫。于是那位脚夫把他带到广岛县的
尾道市,“丸源”公司总部就在那里。在尾道,他生平第一次接触货运工作,他喜
欢这个工作,也就由此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在日本江户时代,脚夫这个行业相当于后来的邮政快递。到了明治时代,有了
国家邮政,脚夫业在制度上被取消,但民间快递形式仍旧存在,主要是运送包裹。

  后来他的父亲从表兄处得知这个消息,专程赶到尾道,将他带回家去。但过了
没多久,他再次离家出走,仍去尾道干他的脚夫。放着少爷不当,却要当脚夫,在
一般人想来是不可理解的,也许他这人天生就注定与这一行有缘。

  1942年,佐川清20岁了。按照日本政府的规定,他已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当他
去接受体检时,虽然他的体格十分健壮,却因小时候打架造成右耳失聪,被判为
“第二乙种”,也就是不合格,竟因此让他躲过了服兵役。

  后来,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死伤惨重,战争已经打到日本本土。军
国主义政府还想作垂死挣扎,那时便不管是“第二乙种”还是“丙种”体格,统统
都要上战场了。佐川清接到入伍命令后,接受了3个月船员训练,接着就被派到700
0吨运输轮“罗新丸”上当船员。这时是1945年8月,战争已经即将结束,但日本国
民并不知道。出发前的那天晚上,他想,这一去多半是回不来了。怀着这种伤感的
心情去餐馆喝酒,不料竟喝醉了,等他赶到码头,船已经开走了。“罗新丸”是只
运兵船,在开赴前线的途中被美军潜水艇击沉。若不是他喝醉了酒,定然是葬身海
底无疑了。如果战争仍继续进行,佐川清也不免会被以临阵脱逃罪处决。但幸运的
是,没过几天,日本投降了,军队解除了武装,也就没有人再来找他麻烦。

  由于战争末期遭到美军飞机不分昼夜的空袭,战后,日本许多都市已是一片废
墟。重新建设需要大量人力,佐川清毫不费力就在一家承包土木工程的叫“栗和田
组”的建筑队找到一份工作。他干得很出色,不久就被提拔为老板的助理。之后,
老板又想招他为女婿,而佐川清心中却一直思念着家乡的一位名叫幸惠的农家女,
两人已经私下订了婚约。老板的一番美意使他觉得不便当面拒绝,只好采取了逃避
的办法,不辞而别,到东京都立川市另一家建筑队“池田组”工作。因为此时他已
经熟悉了土木工程,很快地又在那里崭露头角,老板有什么事都把他叫去商量。

  池田组承包的是美国占领军方面的工程,工作多得做不了。这时的日本,最缺
乏的是人力。招募能干活的青壮年是很困难的。有一天,老板把他找去,问他能否
想办法招些工人来。佐川清答应试试看。他回到家乡板仓村寻找童年时的朋友,请
他们分别再去招募一些人。后来,居然凑了75个人。他把这个消息通过电话告诉老
板,那边立刻接下了占领军的全部工程。

  佐川清理所当然地成了这75个人的头儿。在他的带领下,他们提前完成了那批
工程。为了感谢和慰劳这些乡亲们,佐川清摆酒设宴。在酒宴上,有人提出今后仍
想跟他干,其他人都附和。佐川清知道,工程一旦结束,工程队只有解散,池田组
不可能将他们全部收容。唯一的办法就是成立独立的工程队,由他来当老板。

  佐川清思量再三,当他向池田组老板说明这个意思时,没料到对方竟很爽快地
应允了:“就这样吧,我知道你这人不是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走的人。”

  于是,佐川清在1948年成立了“佐川组”。这一年,他才26岁,在这一群人中,
他是老大哥。他并没有以老板自居,付给手下工人的工资是当时一般土木工的2倍。
出乎意料的是,这样一来,这些工人干起活来个个像拼命一样不遗余力,工作效率
出奇的高。

  事业有了起步,佐川清又想到与幸惠的婚约。可是自从栗和田组的老板想招他
为婿的消息传出后不久,幸惠就离家去城里打工,一直下落不明。幸惠这样做是为
了佐川清,想到这,他心里就很难受。有一次,他喝了酒以后,无意中把心里的秘
密吐露了。因为都是乡亲,大家都知道幸惠,也知道她是个既能吃苦又非常贤惠的
女子。

  过了不久,有人打听到,幸惠在大阪的一家餐馆当女招待。为了成全老板,做
一件好事,他们中的一个专程赶到大阪,找到幸惠。这人并没有说佐川清还在思念
她之类的话,而是撒了个谎,说佐川清在立川被人打成重伤,“老板奄奄一息,说
想见你一面,请务必帮忙!”

幸惠什么也顾不得了,随即跟那人赶到佐川组所在地。

  佐川清自然是蒙在鼓里。恰巧那一天他们收工早,半路上又喝了杯酒,当他有
说有笑地回到工棚,突然看见幸惠坐在那儿,两人都大吃一惊,以为是在梦中。

  就这样,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既没有煤人,也没有盛大的婚宴,买了酒来,
大家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就算结了婚。婚后,夫妻俩仍住在工棚里。幸惠给工人
们做饭,他们都将她视为大姐。整个佐川组像个热闹的大家庭。

  1955年,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为了孩子读书,夫妻俩决定结束到处漂泊的
工棚生活,在京都车站附近买了一处住房,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

  年轻的组员们经常三五成群地来他们家吃喝,幸惠一向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兄弟
一样看待,不论他们怎么胡闹也不会摆脸色。后来,这些组员吃过后就索性住在这
里。老板的家也就成了他们的家。陆陆续续一共住进来二三十个人,本来就不宽敞
的房子这一来就变得很拥挤,加之他们毕竟都是没有文化的单身汉,少不了酗酒、
唱歌、喧闹、说粗话,川清对此感到非常头痛。这样的环境对孩子是不利的,但又
碍于情面,不便开口请工人们搬走。考虑再三之后,他决定解散佐川组。为了不使
组员们感到被抛弃,他和幸惠把剩下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分给他们,这样,大家总
算客客气气地分了手。

  这时,他们除了有一处住房之外,几乎又是两手空空,甚至连自己眼前的生活
费都没有留下。佐川清埋怨妻子:“平均分配也应该有我一份呀!”

幸惠笑道:“你不是说把钱平均分给大家吗?我没想到还有你的一份。”

“难道我们不过日子了?”

  “我们不是还有力气吗?再从头做起就是。”幸惠是个乐观的女子,什么困难
都不放在心上。她的这种豁达和大度感染了丈夫,他的情绪又变得开朗起来。

  “从明天起,我还干脚夫。”佐川清在尾道干过脚夫的行当。这是个只需要力
气,没有本钱也能从事的职业。不过这一次他不想给人家干。他要独立门户,打出
自己的招牌。

1957年3月是“佐川捷运”创业的日子。

  招牌有了,然而却没有雇主前来光顾。佐川清在京都和大阪之间挨着门去问那
些批发商:“要不要脚夫?”回答总是令他失望。其实这也不奇怪,脚夫是替人送
货的,信誉非常重要,谁敢随随便便把货物交给一个毫无信誉的年轻人?

  开业一个多月了,佐川清每天像乞讨一样挨着门一家家问有没有货要送。他有
一个顽强的信念: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用自己的真诚打动这些商人。终于,在第
45天,大阪鳗谷街一家叫千田商会的老板对他产生了怜悯之心,跟他闲聊了一会儿,
千田先生提到丸源的伊藤芳治,佐川清说是他的表兄。

  千田先生吃惊道:“那么你为什么不去找他?至少他可以给你介绍一些客户呀!”

  佐川清说:“我曾经在丸源干过脚夫,现在想独立,但不想借着表兄和丸源的
信誉而谋生。我要靠自己的力量。”

  千田先生点了点头,他很赏识这个年轻人。他是做照相机生意的,当即就拿出
10台照相机,请佐川清送到京都的一家店里去,而且不收他保证金。

“真的可以吗?”佐川清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千田先生微笑着点了点头。

  佐川清接受了货物,飞快地送到了目的地。从此以后,情况渐渐好了起来,京
都和大阪的批发商之间开始有了这样的说法:“常常来拜访讨工作的佐川清好像是
个勤奋能干的人。”有了这样的看法,越来越多的商人愿意把他们的货物交给佐川
清。而他,也分外地珍惜这每一份工作的机会,其他脚夫不大愿意承揽的活,只要
找到他,不管是否吃得消,他总是一口答应下来。

  也是在大阪的鳗谷,一家叫做“光洋轴承”的机械商请佐川清送轴承到京都,
每个轴承重50公斤,他每天运送7趟,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他硬是咬牙坚持着干,
绝不说吃不消之类的话。机械商深受感动,决定将他定为商行的专属脚夫。
  幸惠不忍心让丈夫这样受累,她提议买两辆二手脚踏车,一辆放在大阪车站,
另一辆放在京都车站,这样,市区的路上就可以省点力气。后来,需要运送的货物
越来越多,佐川清一个人显然是来不及运了。幸惠要去帮着运,丈夫没答应。可是,
幸惠也很倔犟,瞒着佐川清当起了脚夫。好在她从小是吃惯了苦的,背着超过自己
体重的货物,居然还面带微笑跟熟人打招呼。后来,人们都称他们这对夫妻为“大
阪的鸳鸯脚夫”。

  有一次,佐川清送了货,骑着空车回来,无意之中看到幸惠在街对面提着一件
很大的货物向相反的方向走,她另一只手牵着老二,老大正明走在后面,手里也提
着一小件货物。佐川清站住了,望着母子3人的背影,潸然泪下。这情景使他终生难
忘。

  佐川清真正是赤手空拳打天下。他深深地懂得,要想得到客户的信任,只有凭
自己的一片诚意。

  生意像滚雪球一样,终于发展到夫妇俩无法处理的程度,佐川清这时就决定雇
用人手。

  到1959年,“佐川捷运”已经在大阪、敦贺、福井、金泽、富山建立了5个分支
营业处。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他先后添置了13辆摩托。

  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这给运输业创造了极好的机会,
“佐川捷运”以脚夫精神为公司的根本,创造了良好的信誉,自然能够抓住这个机
会。后来摩托又换成汽车,而且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经营范围也逐渐扩展到全
国。到1978年,“佐川捷运”成立30周年时,已拥有8700辆汽车,221家店铺,从业
人员1.65万名,年营业额2850亿日元(约合19亿美元),收益超过了“日本通运”,
名列日本商业运输界第一。

  目前,“佐川捷运”已经完全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它拥有堪称世界第一的电
脑系统,具备第一流的巨大流通中心。为了不使“佐川捷运”沾染上所谓“大企业
病”,佐川清毫不放松对职工进行“脚夫精神”教育,强调“回到原点”,那就是
保持创业之初的艰难奋进精神。他打算在21世纪将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大到世界每一
个角落的陆地、海上和家中。他给自己准备的墓志铭是:“一个一生额头上流着汗
拼命工作的人,长眠于此。”

皮尔•卡丹的帝国

法国服装大师皮尔•卡丹如今可谓名传天下,誉满全球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皮尔•卡丹凭着他超人的才气崛起于服装设计业。他的成
功几乎是一个神话,法国人公认他是一个能够点石成金的人,一个极具传奇性的人
物。不仅是他的名气,他的企业也是遍布全球。他拥有98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公司,
共有雇员18万人;他领到的营业执照多达720个。眼下,他所经营的产品已远不止服
装了:汽车、飞机、家具、地毯、灯具……几乎一切商品都包罗在他的庞大帝国中,
并且都印有皮尔•卡丹的商标。这个“卡丹帝国”的总部就设在法国总统府——爱
丽舍宫旁边。

  其实,皮尔•卡丹并非法国人,他1922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威尼斯近郊。父母都
是意大利人,以种植葡萄为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举家迁往法国。当时皮尔
•卡丹只有2岁。他父亲不会法语,在法国找不到工作,家境相当贫困。皮尔•卡丹
的童年是在格勒诺布尔和工业城市圣艾蒂安度过的。他从小就非常向往巴黎。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还不到20岁。有一天早晨,他对父母说:“我要去
巴黎。”父母没有表示反对。次日,他便带着一只破箱子,骑了一辆旧自行车动身
了。

  到了巴黎后,他连住的地方都找不到,于是四处流浪。当时德国人已经占领了
巴黎,由于他违反了宵禁令,被关进了监狱。后来经过审查,证明他不是犹太人,
德国人才把他释放了。

  身无分文的皮尔•卡丹仍到处游荡,走投无路时,偶然看见一家时装店的橱窗
上贴着招募学徒的广告,于是便走进去应试。由于他从前曾学过裁缝,所以被顺利
地录取了。从此,他在服装业的天地里左冲右突,尽情地施展他的才华,开始了奋
斗的生涯。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从头到尾学这个行业的。我喜欢把一件衣服从
头做到尾,从画图、剪裁、缝合、试样直至销售。”他一丝不苟地学习,掌握制衣
的每一个细小环节。

  这家服装店是专门出售男性服装的。和女性服装比起来,男式服装花样少一些,
但制衣的要求却比女式服装高。在这里,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45年,皮尔•卡丹转到“帕坎”时装店搞设计。当时,许多著名演员都在这
家店订做服装,这也给了他一个得以崭露头角的机会。在皮尔•卡丹成长的过程中,
法国现代派作家让•郭都和画家克里斯蒂昂•贝腊的美学思想给了他深刻的影响。

  1946年,他又转到著名的“迪奥”时装店工作,在那里,他获益匪浅,学会了
制作既符合时尚、又大方高雅的时装的技能;凭着他的聪明才能,渐渐在法国时装
业中站稳了脚跟。

  1950年是皮尔•卡丹事业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在里什庞斯街租了一间房,
首次展出了他设计的戏剧服装和面具。虽然展出地点条件比较差,却仍产生了不小
的影响。这小小的成功给了他更多的信心,他决心大显身手干一番了。

3年后,他第一次推出了自己的女装设计,并一举成名。

  皮尔•卡丹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巴黎的大小报纸上。达官贵人、太太小姐们不嫌
他的门面小,纷至沓来,要求订做。1954年,他的时装店正式开张了,地点在圣君
子旧郊大街。

  皮尔•卡丹是一个非常富于创造性的人,他具有独特的商业眼光,加之他的锐
意进取精神,不久就打开了时装业的新天地。在法国,时装业本来是一个限制极严、
顾客有限的特殊行业。巴黎时装店虽多,但够得上“高级时装”水平的服装企业也
只有23家。皮尔•卡丹首先意识到,高级时装只有在群众中开辟市场,才能找到真
正的出路。

  1953年,由于他改变了时装经营的方式,把量体裁衣、个别订做改成小批量生
产成衣,并不断地更新款式。这样做,事实证明是非常正确的,给他的服装业带来
了无限的生命力,小批量投放市场的时装,既不落套,又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这无异于是给他自己的设计做广告。而喜欢他作品的女子都有可能穿上他设计的长
裙,这又打破了服装的阶层局限,可以说是服装业的一次革命。

  后来,他又把主攻方向改为男式时装。这在服装业中又激起一致的愤慨,因为,
按照法国的传统,一位出色的时装设计师,只应该缝制女人的服装。

  当皮尔•卡丹第一次展出各式成衣时,人们就像在参加一次真正的葬礼,他被
指责为离经叛道。结果,他被雇主联合会除了名。不过,几年以后,当他重返这个
组织时,他的地位却大大提高了。

  他从大学里直接聘请时装模特儿,使人们更了解他的服装,这一招确保了他的
成功。然而,他并没有到此为止,正当他的成就得到同行们一致公认的时候,他却
预言高档时装正缓慢地走向死亡。他毅然地抛弃了服装业的明星制,把大批成衣送
到各大百货商店去销售。此举又一次招来同行们的怨怒和责备,他们认为皮尔•卡
丹这样做是肯定要毁掉时装业的。

  时至今日,哪家服装厂不在广泛地销售自己生产的成衣呢?然而在当时,他的
做法的确是显得有些离经叛道。皮尔•卡丹承受了同行的攻击,他知道,那是开创
和振兴服装业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1959年,皮尔•卡丹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措,他异想天开地办了一次借贷展
销。可是这一次他失败了,他从时装业的象牙之塔上栽了下来。服装业的保护性组
织时装行会对他此举感到万分震惊,再次将他抛弃。

  痛定思痛,皮尔•卡丹并没有彻底灰心,他决心东山再起。不到三四年工夫,
他居然又被这个组织请去当主席。

  皮尔•卡丹的名气与日俱增,名流和贵族们纷纷请他设计时装。可是有一天,
他突然对此厌倦不堪。他想:为什么光为这些人服务呢?不仅要向富人,也要向大
众提供更多我设计的服装。

  于是,他扩大经营的范围,不仅有男装、童装、手套、围巾、鞋帽、挎包,而
且还有手表、眼镜、打火机和化妆品。并且,他将自己的企业不断地向国外扩张,
首先在欧洲、美洲和日本得到了许可证,打开了市场。1968年,他又增加了家具设
计,渐渐形成了“皮尔•卡丹”商标的系列产品。他成了拥有自己银行的时装家,
在世界五大洲80个国家内,有他的600多家工厂、企业,产品基本都是他自己设计的。
他开始拥有一个帝国。

  他曾经自豪地说:“我可以睡卡丹床,坐卡丹椅,在一切由我设计的饭厅里吃
饭,用我的照明灯,去剧院看戏或参观展览,都可以不出我的帝国。”

  “卡丹帝国”从时装起家,30年来,始终是法国时装界的先锋。1983年,他在
巴黎举办了题为“活的雕塑”的表演,展示了他这些年设计的妇女时装。漂亮的时
装模特儿穿着他历年设计的有代表性的服装依次出场,手中拿着标明年代的牌子。
令人叹服的是,虽然岁月已经过去,他设计的时装却仍显得很有生命力,并无过时
之感。

  毫无疑问,皮尔•卡丹在审美的领域中是一位伟大的创新者,他非常大胆,不
拘泥于传统。他的服装线条明快,富有青春感和时代感。他设计的家具、灯具和各
种装饰品,如大衣柜、桌子、沙发、台灯、钢笔、餐具无不造型新颖,光彩夺目。
他也曾为美国的大西洋飞机公司设计小型的私人飞机造型。此外,他还为美国的
“凯迪拉克”牌豪华车和一次汽车展览会作过设计。人们相信皮尔•卡丹的设计永
远是与众不同的,他的创造力永无止境。

  1981年,皮尔•卡丹又有一个惊人之举:他买下了巴黎协和广场旁边、皇家路
上的“美心饭店”。两年以前,他已经拥有“美心”餐室集团的控股权,可以使用
“美心”这个名称经营餐馆了;随后,他又收购了27%的股份。他买下“美心”这
块金字招牌,不仅是要把它作为法国烹调业的一个光辉标志珍藏起来,更主要是用
来招财进宝,变成一件能够产生高额利润的工具。他以这个商标经营各种食品,包
括饼干、糖果、沙丁旦、果酱、香槟酒以及各种罐头,按照他的说法,他要把法国
式的烹调和时装结合起来,作为法兰西文明的体现。

  皮尔•卡丹终究还是位艺术家,事业发展的同时,他还办了名为“卡丹场所”
的综合文化中心。它坐落在协和广场和总统府之间的加勃里埃尔街,面对香榭里舍
大街花园。这座乳白色别墅型建筑,上下共三层,设立了剧场、展览厅、会议室等,
经常上演戏剧,举办美术展览和皮尔•卡丹自己设计的服装表演。

  皮尔•卡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年轻时,他只在维希红十字会开设的学校里学
过不长时间的会计课程,而今,他居然裁减了一位财务主任,由他亲自掌握财权。
这件事又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同时也令人惊叹:他管理着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并
且还在不断地开拓新的事业,这要花费他多少精力呀!

  他所以能做到随心所欲,是以每天18个小时的工作为代价换来的,他的床头总
是放着纸和铅笔,每当他不想睡的时候,就进行他的伟大的设计和构想。他在自己
的商务活动中过分操劳,顾不上休息。度假对他来说竟是难以忍受的。他选择了勤
奋,这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他曾饱尝了开拓者的孤独,但他宁可孤独也不愿混迹上流社会。他总是独来独
往,思维像一匹野马跑在时代的前面。正因为他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能超越时代,
所以他在竞争中总是能获胜。他认真地总结了每次的胜利,有的其实是无利可图的,
他的看法是,既要挣钱,又要赢得尊敬,有时候不可能两全,但只要能胜利,就是
一种标志。这样看来,似乎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人生的价值,物质财富则退到次
要的位置。

  皮尔•卡丹是个既有魅力、又有些神秘的人物。他至今没有结婚,没有配偶,
几乎是过着一种苦行僧或是修道士般的生活。他把个人的需要降到最低限度,他不
雇佣人,也不用司机,经常自己开着一辆送货面包车,在巴黎的大街上奔驰。

  1987年,皮尔•卡丹首次到中国访问。第二年又到北京、上海展览他的时装。
他开始迷上具有东方情调的中国,西方将这作为重要新闻加以报道,又一次轰动了
世界。人们发现,凡是中国艺术家到法国演出,皮尔•卡丹总要到场观看,有时还
邀请他们到他的“卡丹场所”参观,请艺术家们吃饭。

  1991年,他在北京设立了时装陈列室和举办时装展览会,当时人们都在猜测:
他真想在10亿人的中国开辟市场?卡丹非常欣赏中国的丝绸、呢绒和布料,他已经
选用了一批中国衣料来设计制作时装,展出效果果然很好。

  1993年12月,他与北京市签订了协议,在北京开办一家双方合营的法国式餐厅。
他还在“崇文门饭店”辟出两层楼,分别供应高级西菜和快餐。

  皮尔•卡丹进入中国市场的道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他来到北京时,在这
里工作的法国官员都劝阻他,他们认为他对中国市场的看法是极不现实的。但事实
是,他已经建立了经济收益大、生产效率高的服装厂,他的产品在中国各地很畅销。
他的马克西姆餐厅也总是顾客盈门。

  当初,谁也没有想到,皮尔•卡丹从服装、饮食领域开辟了一条中法合作之路。
这难道不是又一次体现了他超人的见识吗?

  对自己的事业不断进取和执着追求,这就是皮尔•卡丹。他的身上有着一股非
同常人的力量,他的创新意识几乎永不衰竭。

证券巨头冯景禧

  冯景禧1923年出生于广州市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起早摸黑做些小本生意,日
子过得并不宽裕。加上冯景禧的生母去世早,继母与他的关系不好,16岁那年,他
就不得不离开了学校,到香港的卑利船厂当学徒。学徒的工钱少得可怜,每天只有
1角3分。后来,老板看冯景禧勤快能干,每天加了他5分钱。然而靠这点钱,他连自
己的肚子都填不饱!劳累了一天的冯景禧,只能一个人站在海边,遥望远方的家乡
和亲人。为了糊口,他每天晚上还要拖着疲倦的身子到一家工人夜校去教课。

  1941年,日本侵略军强占了香港,到处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生性倔强的冯景
禧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匆匆逃回了家乡。可是,广州同样也成了日本鬼子的
天下。由于与继母的关系仍然不好,冯景禧有家难归,只好到一家金银首饰店去做
学徒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常常利用跑街的机会,光顾别的店铺,留心观察
人家的货品款式和经营方法,用以改善自己店里的不足。因为他聪明能干,爱才的
老板提拔他担任商行的管事,后来又让他负责管理整个商行的财务。冯景禧虽然没
学过会计,但他在工作中虚心求教,竟能把商行的一本账理得清清楚楚,烂熟于心。
老板有什么问题,他都能随口应答,所以深得老板的信任。冯景禧虽然也从中摸索
到不少“生意经”,然而他对于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始终不满意。

  抗战胜利以后,市面上的商业活动开始活跃。冯景禧便辞去了金银店里的差事,
和几个朋友一起贩卖大米,这样干了2年,只赚到几百元钱;后来他又同朋友们集资
开了一座酒楼,生意也不是太兴旺。雄心勃勃的冯景禧,时刻想找到一个能让他大
展鸿图的事业。1948年,他听说台湾鱼苗的价格高,从广州贩鱼苗到台湾能赚大钱,
便决心要做这贩鱼苗的生意。

  当时朋友们都劝他不要做这种生意,因为,他既不熟悉水性,又不了解鱼苗的
特点,加上当时海上盗匪出没,万一中上一颗炮弹,那就连自己都赔在里面了!可
是冯景禧坚持要干,他认定这生意能为他赚大钱!为了筹集资本,他将自已经营的
酒楼都卖掉了。他从广州买下鱼苗,运到香港,又租了船运往台湾。哪知“天有不
测风云”,他的鱼苗船驶出广州湾不久,就遇上了大风暴,不习惯海上生活的冯景
禧差点连苦胆都吐出来!船只在风暴中随波逐流,等到惊涛骇浪平息下来,总算平
安抵达台湾岛。然而不幸的是,船上的鱼苗在颠簸中早已死光!

冯景禧多年经营积累的本钱,这下赔了个精光!

  冯景禧不甘心就这样空手而返,他还想再搏一搏,于是打起了船老板的主意。
他同船老板商量,要以这条船作抵押,从台湾运香蕉回广州。船老板当然不肯冒这
个风险。冯景禧对他说:“你不肯,我回去也没法付运费给你,看来只好跳到海里
去了!”船老板半是同情半是无奈,最后只好同意了。然而命运老人却一点也不同
情冯景禧,归途中海上一直大风不息,船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回到香港,香蕉已经
烂得一根好的都没有了!

冯景禧不但没赚到一文钱,反而欠下了一大笔债!

  尽管广州这一跤摔得太惨,冯景禧却能沉得住气,他回到广州,重新做起了代
人买卖金银的生意。凭着他的丰富经验,逐渐又赚了一些钱。

  有了本钱,冯景禧就瞄准了香港的房地产业。5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恢复和发
展极快,由于人多地少,房地产价格直线上升。然而投资房地产,没有雄厚的资金
是不行的。冯景禧灵机一动,找到了生意场上的好朋友郭德胜和李兆基,商量合资
创办房地产公司的事情。他们3人当时都是刚刚开始创业的小财主,又都看好房地产
业,所以一拍即合,招股建立了“永业企业公司”。3人当中,年纪最大的郭德胜老
谋深算,年纪最小的李兆基反应敏捷,冯景禧则精通财务,擅长分析。他们发誓:
“同心协力,进军地产,你发我发,大家都发!”公司的资金当然比个人资金大多
了,但对于房地产业来说,仍然只能算个小户头,只能购买较小的地盘。从购买原
沙田酒店开始,他们在房地产业初试身手。他们采取的经营方式,是低价收购旧楼,
拆掉重建新楼出售,还以“分层出售”、“10年分期付款”等方法招徕顾客,颇受
客户的欢迎,逐渐积累起了资金。

  到1963年,他们3人已经成为香港商界的中等富商。资本雄厚了,经营房地产业
的经验也丰富了,他们便丢开了其它的股东,每人投资100万元港币,新建“新鸿基
企业有限公司”,准备在房地产业大干一场了。这3位朋友各有所长,齐心协力,又
都是十足的“工作狂”,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这种拼命苦干的精神,使得他
们的公司很快引起了实业界的注意,称他们为“地产界的三剑客”。他们虽然在生
意场上精明过人,却又不是什么钱都赚的人。冯景禧就一再表示,有3种人的钱他不
能赚:逃难的人的钱不能赚,孤儿寡母的钱不能赚,天灾人祸的钱不能赚!他们冷
静地等待着每一个赚大钱的机会。

对于目光远大的人,赚大钱的机会一定是不会太少的。

  1967年,冯景禧又一次遇上了历史提供的赚钱机会。由于受内地“文化大革命”
的影响,香港也发生了大动荡,房地产行情一落千丈。许多富豪唯恐“文化大革命”
也闹到香港来,纷纷抛售在香港的产业,准备逃离香港。冯景禧也曾想到过离开香
港的问题,可是他实在舍不得丢下刚刚大展鸿图的事业。走在香港的大街上,看到
那些急于贱卖的房产和地皮,冯景禧更加不想走了,他暗暗盘算,这可能正是个好
机会呢!他仔细研究国内外的局势,认为“红卫兵”未必就进得了香港,至少,来
与不来的可能是一半对一半——而对于生意场上的竞争来说,50%的把握已经是够
大的了。

  结果,冯景禧不但没有走,而且从银行提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又贷了一大笔钱,
动作麻利地买下了一大批廉价房产和地皮。很多朋友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担心他又
要赔个精光了,然而冯景禧毫不动摇。果然不出他所料,仅仅一年以后,香港局势
完全稳定,地价迅速回升,发了大财的冯景禧,获得了一个“商界奇人”的雅号。

  新鸿基的事业一日千里,到1972年,公司售出的房产总价值达到5亿多港元,几
乎是当初“三剑客”投资的20倍。

  随着资本的雄厚,“三剑客”都有了独自闯天下的力量,已没有必要再在一起
打江山。冯景禧和李兆基先后放弃了房地产业,只留下对此情有独钟的郭德胜。

  1969年11月,正当香港房地产业处于供不应求的大好局面、新鸿基企业公司的
房地产生意一派兴盛之际,冯景禧却出人意料地卖掉了他的大部分股份,正式建立
了他个人的“新鸿基证券投资公司”。

  稍有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商界,最难经营的就是证券生意,人们形容这门
新兴的金融事业经营者,是“一分钟之间成伟人或是成乞丐”。放弃自己驾轻就熟
的行业去干冒险生意,更是商家的大忌。然而冯景禧却另有见解,他说:“你认为
自己喜欢干,而且能够干好,与原来的事业相比更有诱惑力,社会条件又允许,那
么就不要徘徊,不要过多考虑得失!希望本身就是一种原动力;如果注入你的辛勤,
你就成功了一大半;同时,只要你认识到怎样处事,应付好各种人际关系,那你就
成功了!”

  香港的股票市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些新成立的公司
就已向市民发行股票,筹集所需的开办资金。战后,工商业迅速恢复而且日趋繁荣,
股票发行更成为公司企业扩充业务的重要手段。同时,广大市民在日益沉重的通货
膨胀的压力下,也被迫以购买股票来投资生利和保持币值。冯景禧早就对证券交易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认真钻研证券业务,认为证券交易在香港有着十分诱人的
美好前景。

  自从新鸿基证券公司开业后,冯景禧便全身心地投入了自己钟爱的事业。证券
交易瞬息万变,香港最著名的远东证券交易所,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参谋部还紧
张。每个工作人员都有一张6平方米的椭圆形办公桌,桌上有20多部电话机。电子电
话屏幕上每秒钟都在呼叫,工作人员几乎没有请示和思考的余地,必须随时作出肯
定或否定的答复。交易所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有一定实践经验,知识渊博,具有
硕士以上学位的中、青年人。冯景禧当然熟知这一切奥秘。但他在经营证券业务时,
有着与众不同的眼光,代客买卖股票刻意追求证券业务的大众化和普通化。用他的
说法,叫做“渔翁撒网”法。别的证券公司都把服务重心放在大客户身上,新鸿基
证券公司却处处为散户、小户着想。社会上千千万万中、小资产拥有者,从管理职
员、产业工人到出租车司机、女佣人,都成了新鸿基证券公司的常客;不管买卖的
金额如何小,冯景禧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服务态度热情而诚恳,尽可能为他们提
供方便。冯景禧准了一条,那就是广大劳动阶层和中、小资产者毕竟是社会组织的
基石,大量散户、小户的聚合,就足以汇合成一条冲决一切障碍的巨大洪流。果然,
新鸿基证券公司的业务金额飞速增长,很快成为香港股票市场上的一股举足轻重的
力量,足以左右香港股票价格的变动!冯景禧因此成了证券交易市场中的“大哥大”,
被人誉为“证券交易大王”、“股坛教父”。谁也不敢小看他。

  冯景禧早就意识到了信息的重要,他本人对香港和国外股票市场的行情了如指
掌,有“活字典”的美称。他非常注重积累、储存市场信息,新鸿某大厦四十几层
的办公室内,装备有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网络和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他的部下必须
每天3次向他提供世界各主要市场的最新信息。由于掌握市场信息敏捷准确,他对外
汇、黄金、股票、期货等价格的变动都能做出可信度较高的预测。这也是他在证券
交易中从不失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股票市场变幻莫测,有人说,在一昼夜的1440分钟里,股市有可能出现8640种
变化!为了帮助千千万万的客户,特别是中、小客户了解瞬息万变的股市行情,新
鸿基公司成为香港唯一一家免费提供中文调查资料的经纪行。公司先后出版了《每
日经济简讯》、《投资分析》、《公司业绩报告》、《香港上市股票基本资料》、
《美国股票通讯》、《美国商品期货》、《期货市场通讯》、《黄金报告》等大量
资料,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指导和咨询,适应了不同投资者不同层次的需要。这高质
量的服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和赞赏,新鸿基的业务也就日益红火!据行家估
计,新鸿基证券公司经营了香港四分之一的股票买卖!1970年,新鸿基证券公司的
盈利只有70万港元,但到了10年之后,它的年利润超过了亿元!

  冯景禧为了使他的公司有更大的发展,又在国外寻找合作伙伴,要把他的公司
变成一个国际性的金融服务机构。他首先找到了法国的百利达银行。百利达银行是
法国最大的工业银行集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法国的财政经济有着
重大的影响。百利达帮助新鸿基在欧洲发展业务,而新鸿基也帮助百利达进入亚洲。
接着,冯景禧与美国梅林集团的布鲁格博士接上头。梅林集团是世界50家大公司之
一,业务范围涉及石油开采、机械制造、证券经营等方面。中、美两位富豪初次见
面,就谈得十分投机,仅仅用了45分钟,就达成了一致协议,决定成立特别工作小
组,研究具体的合作方案。后来,美国梅林公司以高于市价38%的价格,购人新鸿
基集团的部分股权,交易的结果,冯景禧获利达8200万美元;而新鸿基购买了170万
股梅林集团的股票,成为梅林集团最大的个人股票持有者。冯景禧把这次成功形象
地称为“45分钟架起一座洲际大桥”。

  这样,亚洲的新鸿基、欧洲的百利达、美洲的梅林三大财团,密切合作,互相
支持,成为世界金融界极富实力的“铁三角”!

  1982年,香港政府鉴于新鸿基集团的业务状况,批准成立新鸿基银行,并发给
营业执照。这是自60年代以来,香港第一家获准成立的本地银行!新鸿基银行在香
港等地设有16个分行,总资产达42亿港元,实力相当雄厚。这年7月,冯景禧应邀参
加香港大学的同学会,在会上,他兴奋地谈到自己的打算,他说:“我冯景禧天生
是忙碌的命,不会就此止步,安于现状。今后,我要脚踏香港,背靠大陆,面向太
平洋,放眼全世界!”

传奇英雄艾柯卡

  世上没有哪位企业家像艾柯卡那样命运多舛,大起大落,几经沉浮。他从一个
默默无闻的推销员扶摇直上,登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宝座,而后又从权力
之巅被推落谷底;他雄心不泯,从灰烬中奋起,当上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把
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从危境中拯救过来,奇迹般地东山再起,使之成为全美第三大
汽车公司。他那锲而不舍、转败为胜的奋斗精神使人们为之倾倒。一时间,他成为
美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记述他传奇经历的自传,以空前的速度风靡美国,风靡
全世界。一股“艾柯卡狂热”席卷着全球。艾柯卡成了全世界闻名的超级企业家,
他的传奇故事也被千千万万人所熟知。

  李•艾柯卡是一个意大利移民的儿子,1924年10月15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埃伦敦。艾柯卡的父亲尼古拉12岁搭乘移民船来到新大陆,白手起家,先后经营过
餐厅、电影院、出租车队和房地产等行业,逐渐成为较富有的人。父亲在大萧条的
艰苦岁月中,始终持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这给艾柯卡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当艾柯
卡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深情地鼓励他:“太阳总是要出来的。要勇往直前,不要
半途而废。”多年以后,艾柯卡在事业上遭受挫折时,他就以父亲的教诲激励自己,
坚韧不拔地迎接挑战,从逆境中奋起,重振雄风。

  父亲酷爱汽车,他拥有一辆最早期的福特T型车,是埃伦敦镇上少数几个会开车
的人之一。他只要有空,就去摆弄车子,改进车子的性能。小艾柯卡耳濡目染,对
汽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不准儿子骑自行车,但当艾柯卡年满16岁时,他却
怂恿和支持艾柯卡去考汽车驾驶执照。结果,艾柯卡成为镇上第一个会开福特车的
小伙子,并从此和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艾柯卡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不仅学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而且兴趣广泛,
对音乐、舞蹈、文学、体育都有狂热的爱好。1945年,他修完工程学和商业学以及
心理学,从利哈伊大学毕业。在20家可供选择的公司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福特
汽车公司。然后他又花了一年时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科硕士学位。1946年8月,
21岁的艾柯卡来到底特律,在福特公司当了一名见习工程师,从而开始了他在汽车
业中的传奇生涯。

  然而,实习尚未结束,艾柯卡对整天同无生命的机器打交道的工作已感到索然
无味。他感兴趣的是到销售部门同人打交道。经过一番努力,福特公司宾夕法尼亚
州的地区经理终于给了他一个机会,他当上一名推销员。

  推销员工作充满了酸甜苦辣。艾柯卡虚心好学,竭尽全力去干,很快学会了推
销的本领,不久,他被提拔为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巴勒的地区经理。销售,是汽
车业的关键。艾柯卡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想在汽车这一行获得成功,必须和销售
商站在同一立场上。在以后的风风雨雨中,他始终牢记这一点,因此深得销售商的
拥护。

  1956年,艾柯卡被提为费城地区销售副经理。这时,福特公司推出了56型新车,
公司发给艾柯卡一部介绍该车安全装置的广告影片,以放映给汽车商看。影片的解
说词介绍说:这种防震的安全垫很有效,如果你从二楼把鸡蛋扔到安全垫上,鸡蛋
会从垫子上弹起来而不会破碎。

  艾柯卡过于相信解说词的真实性,为追求推销宣传工作的戏剧效果,他决定在
有1100个汽车推销商参加的地区推销会上,搞一次实物表演。他把新型安全垫铺在
地板上,然后带着一纸盒鸡蛋爬上高梯子,亲自作掷蛋表演。第一个鸡蛋落下来,
落在地板上,鸡蛋碎了,引起一场哄堂大笑。第二个鸡蛋扔下来时,替他扶梯子的
助手不巧晃了一下,结果鸡蛋掉在这位助手的肩膀上,又引起了一阵喝倒彩声。第
三、第四个鸡蛋虽然落到垫子上,但不幸都碰破了。直到第五个鸡蛋才算成功,博
得观众一片欢呼声。

  艾柯卡从掷蛋表演失败中窥见了推销的窍门。在推销会上做实物演示必须要做
到万无一失,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备,把想讲和想做的事先演习一遍,这样才有利于
推销产品。

  福特公司这场安全装置的宣传攻势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福特汽车在各地销售
反而变得疲软。艾柯卡所在的费城地区更糟,落在最后一名,艾柯卡面临被炒鱿鱼
的危险。

  艾柯卡急中生智,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名为“花56元钱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的
推销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凡购买56型福特汽车的顾客,买时只需先付售价的20%,
其余部分每月缴付56美元,3年付清。“花56元买56型新车”这个诱人的广告,使福
特汽车在费城地区的销量像火箭般直线上升,仅仅3个月,就从原来的最末一名,一
跃而居全国第一位。福特公司把这种分期付款的推销方法在全国各地推广后,公司
的年销量猛增了7.5万辆。艾柯卡也因此名声大振。不久,公司晋升他为华盛顿特区
经理。

  几个月后,年仅32岁的艾柯卡又调到福特公司总部,担任卡车和小汽车两个销
售部的经理。在人称“神童”的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后来任国防部长的罗伯特•
麦克纳马拉手下工作。在总部,他开始崭露非凡的管理才能,深得上司的赏识。4年
后,即1960年11月10日,麦克纳马拉升任总裁,艾柯卡则接替了副总裁和福特分部
的总经理职务,时年36岁。这比艾柯卡在大学时发誓“要在35岁担任福特公司副总
裁”的时间,仅仅晚了一年。艾柯卡发迹速度之快在世界上实属罕见。

  当上副总裁后,艾柯卡的才华得以全面发挥。他首先建立了季度检查制度,提
高了经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接着,他又组织手下聪明而有创造性的年轻人每星期聚
会一次,分析、预测消费者心理和市场。

  艾柯卡敏锐地意识到,进入6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一股年轻化的社会变革浪潮。
市场调查也证实,今后10年内汽车购买力的增长,至少一半是年轻人。因此,他极
力主张,设计新型车时必须把青年的要求和愿望放在第一位。他亲自组织了新车设
计班子,夜以继日地加紧研制。

  1962年底,新车最后定型了。它的一切都是为年轻人着想的:白色车身,红色
车轮,长长的引擎盖,短短的货仓,后保险杠构成一个小小的后尾,既漂亮又神气,
酷似美国的赛车迷们崇尚的欧洲赛车。而且它可以一车多用,不单是跑车,星期五
晚上可以挂上一个车厢去乡村俱乐部度假,星期天又可驱动它去教堂作礼拜。它的
价格相当便宜,仅需2368美元,它的座位又可容纳一个4口之家,非常符合青年夫妇
家庭的口味。艾柯卡对新车的命名更是煞费苦心,从命名专家提供的数千个车名中
选择出“野马”这个令年轻人遐想的名字。在广阔原野上驰骋奔腾的野马,不正是
美国青年人追求的自由奔放的形象吗?

  1964年4月,适逢纽约世界博览会开幕,“野马”正式上市了。其受欢迎的程度,
远远超过了原先最乐观的估计。新闻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几百家报刊在显著
的位置刊登了“野马”车的照片和介绍文章,《时代》和《新闻周刊》这两家最著
名的杂志同时以“野马”的照片作封面。对于一种新商品来说,这种宣传盛况是空
前绝后的。第一年销售额竟高达41.9万辆,创下了全美汽车制造业的最高纪录。头
2年“野马”型新车为公司创纯利11亿美元。

  一时间,“野马”风行美国。“野马”二字成了发财致富的象征,各行各业争
先恐后地抢用“野马”的标志。“野马”车推出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几百家“野马”
俱乐部,还有“野马”太阳镜、“野马”钥匙链、“野马”帽及“野马”玩具等。
艾柯卡这一巨大的成功,使他成了闻名遐迩的“野马之父”。

  成功,使艾柯卡身上的担子更重。公司老板亨利•福特又把比较薄弱的林肯—
—墨丘利分部的计划、生产与经营交给了他。3年后,在他的领导下,一直不赚钱的
林肯分部先后推出“侯爵”、“美洲豹”和“马克3型”高级轿车,形势大为改观。
特别是“马克3型”给公司再一次带来巨额赢利。在最好的年景,光是林肯分部就创
利10亿美元,这是艾柯卡生平又一次大成功。

  1970年12月10日,艾柯卡趁“野马”和“马克”汽车大获成功之势,终于如愿
以偿地登上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宝座,成了这家美国第二大汽车企业中地位仅次于
福特老板的第二号人物。他上任伊始,就提出“降低费用”和“消灭亏损部门”两
个计划,先后撤销了近20个亏损单位,大大压缩了管理费用。接着,他通过研究今
后5年汽车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预感到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发生石油危机,其时小型省
油的汽车将会走俏,因此他极力主张把钱花在研制小型汽车上。但亨利•福特却认
为小型车是死路一条。1973年中东战争引起石油危机,事实证明艾柯卡的预见十分
正确。在艾柯卡的坚持下,福特公司研制的名为“菲斯特”的小型车及时间世,结
果获得巨大成功,使公司在石油危机中仍赚取了巨额利润。

  成功,使艾柯卡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越来越受到董事会成员的
赞赏。但是,树大招风。艾柯卡声望越高,也就越来越受到公司老板亨利•福特的
猜忌与戒备。福特公司自创办以来,一直由福特家族把持大权。如今“将强于帅”,
亨利•福特认为这是对他的权力和地位的莫大威胁。1975年亨利•福特健康欠佳,
使他更加担心身后大权会旁落。于是,除掉艾柯卡的活动便紧锣密鼓地开场了。

  由于艾柯卡功勋卓著,福特不便明目张胆地赶他走,便暗地玩弄权术,羞辱艾
柯卡,迫使他自动离职。开始,福特不惜花费200万美元,对艾柯卡及其朋友的业务
活动和个人生活进行调查,结果一无所获。继而,福特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艾柯卡的
密友一个个解雇掉,试图孤立艾柯卡。接着又采用削权的办法,使艾柯卡在公司的
地位从第二位降到第四位。这一次次打击,就像是切意大利蒜肠一样,一次切一刀。
艾柯卡一直强忍着,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在公司的价值,还是以心爱的汽车事业为重。
他总希望有一天亨利•福特会恢复理智,或董事会能挺直腰杆,情况也许会好转。
但被嫉妒和猜忌缠身的福特并未迷途知返,他见一切间接的打击无效后,干脆亲自
出马了。

  1978年7月13日下午,亨利•福特把艾柯卡叫到他的办公室,通知他已被免去福
特公司总裁的职务,从今以后不要再去总裁办公室办公了。艾柯卡早已有心理准备,
但此刻依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慷慨陈词地列举自己担任公司总裁8年来所做出的
各项成就,然后提高嗓门对福特说:“你看着我!你的决定坏透了。过去2年我为公
司赚了35亿多利润,而你以后也许再也见不到18亿的年利润了,因为你只会花钱而
不懂得赚钱!”亨利•福特自知理亏,无言以对,始终不敢正视他一眼。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对艾柯卡来说无异于从珠穆朗玛峰坠入万丈深渊,几乎置
他于死地。妻子气得心脏病发作,女儿埋怨他无能。他愤怒、仿惶、苦闷,甚至想
到自杀。但他最终没有向命运屈服。

  过了些天,他乘车来到他的“新办公室”,这是离福特总部几英里外的一间灰
暗的仓库。他的秘书在门口垂泪相迎。他推门一看,办公室只有卧室大小,地板上
铺着有裂缝的油毡,仅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两只塑料杯。这一切比起他原来使
用的豪华的总裁办公室来,简直就像流放到西伯利亚一样。他怒火满腔,猛然转过
身走了出去,暗暗发誓再也不回来了。为了雪此奇耻大辱,他决心振作起来,重整
旗鼓,东山再起。

  艾柯卡被解雇的消息在舆论界和企业界引起了轰动。许多大公司久仰艾柯卡的
大名与才干,纷纷找上门来,争相聘请他,其中包括财大气粗的国际造纸公司、洛
克希德飞机公司、无线电收发装置公司等,聘用条件相当优厚。有些大学还邀请他
去出任学院院长。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因为对他来说,一生中唯一感兴趣的是汽
车工业。

  厄运也会给人带来机会。正当艾柯卡赋闲在家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
莱斯勒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正濒临倒闭,希望有位能人来挽救这一残局。这对艾柯卡
而言,无疑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机。经朋友介绍,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约
翰•李嘉图会见了艾柯卡,并表示如果他愿意重新出山,欢迎他到克莱斯勒公司继
承他的职位。

  艾柯卡回家征求妻子的意见。妻子认为,他不应在54岁的壮年就退休,还可以
在事业上大干一番,也算是向亨利•福特报一箭之仇。在妻子的鼓励下,他毅然迎
接新的挑战,入主克莱斯勒公司任总裁。不到一年他又接替了李嘉图的职位,登上
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的宝座。

  艾柯卡一脚踏上总裁的位置,另一只脚却陷在烂摊子里,克莱斯勒公司的状况
比他预料的还糟。由于前任的无能,公司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纪律松弛,35位副
总裁各把一方,互不通气;财务混乱,现金枯竭;产品粗制滥造,积压严重。就在
艾柯卡上任当天,该公司宣布连续3个季度的亏损达1.6亿美元。

  针对公司的种种弊病,艾柯卡断然采取行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采取的
第一项措施,就是整顿队伍。他关闭了克莱斯勒公司20个工厂,3年中裁员7.4万人,
35个副总裁先后辞退33个,高层部门的28名经理撤掉了24名。留用员工减薪12亿美
元,其中最高管理层的各级人员减薪10%,而他自己的年薪则率先减至象征性的1美
元。与此同时,他从福特公司管理人员中挖来一些干将,又发掘和提拔了一批优秀
人才,从而建立了一个拥有一流管理能手和理财专家的指挥班子。

  艾柯卡另一重大措施是,集中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拿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在他的多方奔走要求下,美国国会批准政府给予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5亿美元的贷款
保证。艾柯卡就用这笔巨款发展新型轿车。他根据80年代国际石油价格开始下降,
国内汽油供应日趋缓和的新形势,预测市场上可容纳全家人的较大型汽车将走俏,
便果断地拍板将公司原有的“纽约人”牌中型车加大产量。同时他又开发出早已绝
迹的敞篷汽车和高速省油的K型车。1982年,“道奇400”新型敞篷车先声夺人,畅
销市场,多年来第一次使克莱斯勒公司走在其它公司前面。K型车面市,也一下子占
领小型车市场的20%以上。

  1982年底,艾柯卡终于使克莱斯勒公司奇迹般地走出谷底,第一次出现赢利。
1983年,公司出现了历史上最高的利润:9.25亿美元。经过短短的3年,公司就提前
7年还清了全部贷款。1984年,公司更取得了23.8亿美元的纯利润,形成90.6亿美元
的资产。克莱斯勒终于从灰烬中站立起来。

  1985年,克莱斯勒公司在世界汽车制造公司的排名榜中跃居第5位。1986年,克
莱斯勒公司的股票涨到每股47美元,6年来其股息增长860%,雄踞500家大公司的榜
首。艾柯卡成了美国的英雄人物。他的照片频繁地出现在报刊杂志上,他的演讲受
到热烈欢迎,他的自传成了世界畅销书。因为他大起大落的成功经历,给衰落的美
国企业带来了复兴的希望。

  美国盖洛普民意测验的结果显示,艾柯卡成了美国人最崇拜的人,其声望仅次
于当时的总统里根和教皇保罗二世。他平均每天收到500封信,许多人都希望他竞选
总统,对此,他说:“我没有这个愿望,也不想再去攀登一座山峰。”他仍然倾心
于他的汽车事业,1987年初,他以巨资收购了另一家大汽车公司——美国汽车公司,
并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占领15%的轿车市场和25%的卡车市场。也许,他还在想
着要报福特的一箭之仇呢!

“糖王”郭鹤年

  马来西亚糖业巨子郭鹤年的祖籍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他的父亲郭钦鉴于1909
年出洋谋生,来到马来西亚。他先是当店员,后来又自己开了家咖啡馆,并在那里
成了家。郭钦鉴的哥哥郭钦暖也在南洋,兄弟俩经过数年努力,共同创办了以经营
大米、大豆和糖为主的东升有限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鹤年是郭钦鉴的幼子,1924年生于柔佛州新山市家中。郭鹤年上面还有2个哥
哥,他们的童年是幸福的,家境优裕,严父慈母,弟兄3个在新山市一家英文学校读
书。郭鹤年自幼聪明过人,而且非常好学。从英文学校毕业以后,他考入新加坡莱
佛士学院。在求学期间,他刻苦发奋,博览群书,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

  1945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入侵东南亚。马来西亚也被日军占领,并实行军
管。郭钦鉴公司的大米生意被迫停止。祸不单行,不久,与郭钦鉴共同管理公司的
侄儿郭鹤青又被日本宪兵扣押。公司只好关门,郭鹤年也被迫中途辍学。

  二战结束后,郭钦鉴重整河山,再次开张。东升有限公司不仅恢复了生意,而
且,由于他们的精心经营,市场不断扩大,发展得很快。然而,好景不长,郭钦鉴
本来身体就欠佳,因多年创业操劳过度,终于一病不起,于1948年病故。

  在父亲去世前不久,郭鹤年在新加坡独自创办了从事航运业的利克务公司。由
于父亲的病故,他只好又回到马来西亚。

  郭鹤年的母亲是个识大体也很有眼光的聪慧女性,她不希望由于丈夫的死,郭
氏家族的事业便分崩离析。她建议郭鹤年与他的哥哥以及堂兄弟们互相帮助,大家
拧成一股绳,联手重新创业。

  郭氏兄弟遵照母亲的意见,集中了各自所得的遗产,并约请堂兄弟们来共同商
量,各人入股,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郭鹤年当时虽然才25岁,但他精明强干,
博学多才,众兄弟一致推举他为公司的董事长。这样,年纪轻轻的他便挑起了重担,
继承父辈开创的业务,仍旧经营大米、面粉、豆类和糖。

  与此同时,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的利克务公司的业务也正常进行,而且也越做
越好,日渐红火。1955年,郭鹤年将该公司改成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他
同时兼管。

  身居要职的郭鹤年深知自己的担子重,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要进一步发展
事业,还必须拓宽眼界。为此,他专程去英国做市场调查,并学习商务知识。

  在伦敦,他留心商业交易的工作方法,对英国人优秀的经营管理方式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通过认真的学习和调查研究,他发现了糖业的潜在魅力。于是,他把精
力集中起来,专门全面地对糖业的经营做了深入的调查,对糖业的贸易状况也有了
明确的认识。当时马来西亚人食用糖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本国制糖业极为落后。
郭鹤年决心抓住这个机会大刀阔斧地干一番。

  欧洲之行不仅大大地丰富了郭鹤年的商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一个清醒的
提示。1955年回国后,除了经营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和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外,他又在新山市创办了明因私人有限公司,经营各种商品和进出口贸易。从50年
代后半期开始,郭鹤年着手致力于糖业经营。

  他首先在靠近槟榔屿的北海创办了第一家制糖公司,开办了糖厂。糖厂的原料
主要是从泰国购进粗糖,再进行加工精炼。产品不仅运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
同时也通过香港的万通有限公司销往中国。

  除了加工糖,他还从古巴购进蔗糖,直接转卖给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生产和经
营的规模越来越大,他自然从中取得了巨额利润。到1962年,人们就开始称他为马
来西亚的“糖王”了。

  1968年,郭鹤年又筹建了玻璃市种植机构,进一步扩大马来西亚制糖业。他的
运气不错,很顺利地向联邦土地发展局租借到1.45万英亩土地,他把这些土地开垦
成甘蔗种植园。在种植园附近是他与联邦土地局联合建立的玻璃市综合糖厂有限公
司。这家公司就近炼制种植园生产的甘蔗。

  最初几年,种植园收成并不好,但是几年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产量迅速提高,
糖厂的产量也跟着提高。从1973年起,马来西亚基本实现了砂糖自给。

  郭鹤年的眼睛虽然盯着糖业的生产,耳朵却一直在关注销售市场。他通过信息
反馈,确认国际市场糖价将会上涨。于是,他赶在这之前,购买了大批原糖,并投
资糖期货贸易。果然不出他所料,糖价不断看涨,这一次就使他获得了丰厚利润,
为他以后扩大糖业经营提供了大量资金。

  1976年,郭鹤年收购了马来西亚糖厂93.3%的股份,他的股资总额达7400万马
元,从而接收了这家糖厂。这段时间,他一向重视的糖业贸易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据报刊报道,当时,郭氏企业集团已经在国际市场每年上市的1600万吨糖中,控制
了150万吨。占国际糖业市场的10%左右。在马来西亚糖业市场,则占了80%。

  从60年代开始,郭鹤年就冲出了单一的经营范围,开始创办了航运业。70年代
初,他发展了房地产业。时至今日,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已经成为除经营糖和大米,
还经营工业、种植业、航运业、矿产业、房地产业、国际贸易、酒店、保险、证券、
建筑等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仅在吉隆坡就有郭氏公司的23家公司总部。郭鹤年可谓
“富甲一方”了。

  粮食业是郭氏家族发达的基础事业。自1962年创办联邦面粉厂以来,郭鹤年后
来又在巴生投建了面粉厂,并先后在巴生和新山合营4家面粉厂,独资创办了巴生古
当食油有限公司。1985年扩大经营后的联邦面粉厂有限公司资本增至8500万马元。

  60年代末,旅游业开始兴隆,郭鹤年便着眼于豪华酒店的建造,先后在新加坡、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泰国曼谷、斐济和香港等地投资建造了香格里拉酒店。其中
以投资额达1.63亿港元的九龙海滨香格里拉酒店最为出名,它拥有世界一流的超豪
华设备,有742间客房。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形成了亚太地区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

  日益雄厚的资本为郭鹤年经营房地产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1972年,成立了专
门经营房地产业的彩虹有限公司,他在新山市购买了大片土地,建筑了彩虹花园等
住宅区。其中柏龄花园拥有1.1万间房舍,占地面积达到903英亩。到1984年,这家
公司积极着手继续扩大房地产经营的后备工作,再一次大量征用土地,购买了新山
市郊的1025英亩地皮。

  事业的蓬勃发展,并没有使郭鹤年陶醉,他又将眼光瞄准了矿产开发。不久之
后,他的玻璃市种植机构便买下了拉曼锡矿41.37%的股权,将这处矿产纳人郭氏兄
弟有限公司。

  随着郭鹤年在国内外贸易和工业中所占地位日渐显要,他的企业已不再只限于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了。70年代到80年代以来,他积极向外发展,香港已成为他
企业经营的另一个中心。《南洋商报》曾评论郭鹤年是一位“名重国际、富甲一方”
的企业家。他名下的玻璃市种植机构、拉曼锡矿、联邦面粉厂、彩虹有限公司、新
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等6家公司的股票已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股票交易所公开挂牌
交易。总资产约14亿马元。1984年净利润约1亿马元左右。

  1985年,亚洲管理学院及马来西亚银行公会主持的“十大企业家”评选活动机
构,将代表企业界最高荣誉的“金字塔奖”颁与郭鹤年。在马来西亚,这个奖意味
着非凡与惊人,他在公众的心目中的确是一位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国际性企业家。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如果不能良好地服务于社会,那么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会
挣钱的商人。郭鹤年不是那样的人,他的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这个国家民
众所公认的。

  在郭氏家族集团内部,郭鹤年的地位举足轻重,公司每一次发展扩大,他都是
核心策划者和决策者。他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好学聪慧又使他具有领袖的素质。
他高瞻远瞩地关注事业,对人却礼貌谦和。在关键时刻,他自有一种“绿杉野屋”
般的沉静,更有洞察细微的练达。加上他果敢精明,注重实效,郭氏家族成员无不
敬重他。

  郭鹤年是一个不慕虚名的人,他讲话言简意赅,做事向来踏踏实实,不像某些
企业家那样喜欢炫耀,爱当明星。他务实,不喜欢参与政治。虽然他与马、新两国
许多要人有着深厚的私人交情,但他除了曾担任马来西亚驻美国大使和马来西亚旅
游局主席等职外,极少出入政界。

  1985年,马华控股有限公司向新加坡20家银行借款2000万美元,按照契约规定
应在1987年1月偿还。但由于公司领导经营不善,到期竟无法偿还。这就意味着马华
控股有限公司将面临着被有关方面接管的厄运。这个公司是马华公会于1975年组建
的,主要经营种植业、金融业、制造业、保险业、船运以及贸易等。马华合作社握
有马华控股公司的22000多万股股票,占缴足资本的30%。如果马华控股有限公司被
接管,马华合作社便有灭顶之灾。同时,这也直接影响到马华公会的前途。

  生死存亡之际,马华公会领导经多次协商,最后决定进行全面改组,原有的10
名董事统统辞职。马华公会总主席林良实亲自出马,邀请“糖王”郭鹤年,“橡胶
大王”李华生,著名律师曾华英以及玻璃市种植机构董事胡本金,由他们4个组成新
董事部,郭鹤年任董事部主席,主持和领导新的马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

  经过协商,4人董事部立刻筹款偿还了2000万美元的债务,马华控股有限公司得
以存活。而他们4人中,没有一个人进行新的个人投资人股或进行股权转让。此举纯
粹是为了公众,为广大华商服务的。林良实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们为华商
社会服务的志愿值得赞扬,同时,应该受到每一位有关人士的全力支持。”又说,
“马华领导层非常感激4位新董事挺身而出,为马华集团服务。”

  郭鹤年等人这种不计私利,力挽狂澜的举动博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支持。
《南洋商报》发表专论,对他们的义举给予赞扬。郭鹤年一直与马华公会的领袖们
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985年,马华公会总主席、马来西亚国会议员陈群川因不慎卷
入与新加坡有关的经济案,被新加坡法院以唆使他人失信等15条罪状扣押候审。郭
鹤年在了解真情后,独自负担巨额保释金,将陈群川保释出狱。这一举动又一次震
动了当地社会,引起了广泛注目。

  郭鹤年在马来西亚,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举国瞩目的人物,他参
与的这两件事都与马华公会有关。这使得他在该国广大的华人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

  1985年11月,郭鹤年以私人企业家贸易代表团成员身份,随马哈迪尔首相访问
了中国。不久之后,他在北京投资合作兴建耗资3亿美元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他永
远忘不了自己是华人,随着中国大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郭鹤年有可能把这里作为
他投资的主要目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