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6, 2011

世界富豪故事100篇 (Part 2 of 15)

华尔街大亨摩根

  1861年10月7日,在美国纽约一幢豪华邸宅里,正在举行一个与众不同的婚礼。
尽管每个人从心底对新郎新娘怀着无尽的祝福,但现场仍笼罩着静寂、哀伤的气氛,
婚礼犹如葬礼。

  这邸宅是新娘的娘家。新娘的父母参加了婚礼,但新郎的双亲却呆在伦敦家里
没有来。新郎的父母未参加婚礼虽非极力反对这一婚事,但不可否认,他们也不很
赞同。他们惊讶的是,他们的儿子会如此坚决地对待这桩婚事。

  婚礼是在屏风后祭坛前一张床前举行的,首先由牧师作了简短祈祷,随后新郎
新娘宣誓永远相爱,并交换了戒指,互相拥抱、接吻。整个过程用不了10分钟,然
而头戴面纱、身穿雪白长礼服的新娘已面白如纸,支持不住了,需要新郎搀扶着她。

  新郎名叫皮柏,他的全名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新娘名叫咪咪。新娘的母
亲带着哭腔说:“皮柏,你一定要救救可怜的咪咪啊!”新郎说:“您放心,我一
定会竭尽全力医好咪咪的病!”

  婚礼过后,皮柏就带上咪咪乘轮船,去阿尔及尔治病去了。在轮船的包舱里,
皮柏深情地望着妻子。她的身体如此单薄,以致会让人想起“红颜薄命”这个词来。
皮柏是在四年前和咪咪认识的。当时,皮柏在完成大学的学业后,决定到父亲朋友
在美国纽约华尔街开设的邓肯商行去实习两年。此前他到邓肯的别墅去度假,就在
那儿,他认识了端庄妩媚、多才多艺的咪咪。咪咪的全名叫亚美莉亚•斯塔杰。

  有一次,皮柏的母亲从伦敦来纽约,皮柏就让母亲带咪咪去欧洲观光。在伦敦,
皮柏的父亲见到了咪咪,得知他们的恋情,应允了这门婚事。当时,咪咪还没患病。

  皮柏在邓肯商行干了一段时间。在他母亲和咪咪搭船去伦敦之际,他去古巴的
哈瓦那,采购了鱼、虾、贝类及砂糖等货物。在返回的途中,他小试了自己的冒险
精神。

  当时,轮船停泊在新奥尔良,他信步走过充满巴黎浪漫气息的法国街,来到了
嘈杂的码头。码头上,晌午的太阳烤得正热。远处两艘从密西西比河下来的轮船停
泊着,黑人正在忙碌着上货、卸货。

  一位陌生白人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小伙子,想买咖啡吗?”那人自我介
绍说,他是往来美国和巴西的货船船长,受托到巴西的咖啡商那里运来一船咖啡。
没想到美国的买主已经破产,只好自己推销。如果谁给现金,他可以以半价出售。
这位船长大约看皮柏穿着考究,像个有钱人,就拉他到酒馆谈生意。

  皮柏考虑了一会儿,就打定主意买下这些咖啡。他于是就带着咖啡样品,到新
奥尔良所有与邓肯商行有联系的客户那儿推销。经验丰富的职员要他谨慎行事,价
钱虽然让人心动,但舱内的咖啡是否同样品一样,谁也说不准,何况以前还发生过
船员欺骗买主的事。但皮柏已下了决心,他以邓肯商行名义买下全船咖啡,并发电
报给纽约的邓肯商行说,已买到一船廉价咖啡。

  然而,邓肯商行回电严加指责说,不许擅自用公司名义!立即取消这笔交易!
皮柏只好发电报给伦敦的父亲,向他求援。在父亲的默许下,用父亲在伦敦的户头,
偿还了原来挪用邓肯商行的金额。他还在那名船长的介绍下,买了其它船上的咖啡。

  皮柏赌赢了!就在他买下大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减产,价格一下子
猛涨了2~3倍。皮柏大赚了一笔,不但邓肯对他赞不绝口,连他远在伦敦的父亲也
连夸儿子说,有出息,有出息!

  皮柏和咪咪乘船往阿尔及尔期间,美国的南北战争已经爆发。林肯领导的北军
时胜时败,战争局势不明朗。每遇战局有变,华尔街金融市场便剧烈变化。“天有
不测风云”,有人在一夜之间暴富,有人却一下子落得一贫如洗,真是“几家欢乐
几家愁”。有着经营天才的皮柏,心里已顾不上金融市场,他一心想医好咪咪的病,
未到阿尔及尔港。

  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咪咪的病每况愈下。后来,他又带咪咪到法国求治。
在巴黎医生作了“毫无治愈的希望”结论后,咪咪年轻的生命在巴黎医院里结束了。
皮柏悲痛万分,在伦敦为爱妻举行了葬礼。葬礼离婚礼不到3个月。

  皮柏带着妻子咪咪的骨灰盒和一颗破碎的心,回到纽约。临行之前,他的父亲
发电报给邓肯商行,希望老朋友邓肯继续和皮柏合作,并且答应出一半资金。但是,
邓肯这位父亲的老朋友,竟断然拒绝了。皮柏的父亲勃然大怒,立刻电告儿子说,
不必再和邓肯共事!自己办出一家公司来,无论出多少资本有我在后面撑着!或许
是爱子心切,或许是望子成龙,总之,父亲给了皮柏极大的支持。在曼哈顿岛纽约
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房子里,二楼又新添了一块招牌——摩根商行。

  这时候,战争局势日益紧张。北军在布尔渊河战役中大败。林肯命令财政部长
马上发行200万美元的战争债券,用来购买武器装备。自从南北战争爆发以来,这种
战争债券备受青睐,交易十分红火。设在纽约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人头攒动,热
闹得像庙会一样。

  在著名的皮鲍狄公司纽约分行负责人的推荐下,皮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里拥有
一个席位。该交易所规定,凡参加交易的人必须是它的会员。因此想人会的人很多,
交易所严格限制入会人数。皮柏是找人开后门才得以入会的。其实,皮柏人会仅仅
是做做样子,他对此并不感兴趣。

  对皮柏这位年轻的金融投机家而言,最使他感兴趣的是坐落在华尔街一栋又老
又旧的建筑物地下室中的黑市交易所。当时大都市地下室,通常用来贮藏煤炭,以
备冬天取暖之用。人们戏称它为“煤炭厅”。葛莱福是“煤炭厅”的主持人。

  另一位年轻的投机家克查姆和皮柏搭伙搞金融投机。克查姆建议皮柏说:“咱
们先同皮鲍狄公司打个招呼,通过他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秘密买下400万到
500万美元的黄金。”皮柏盘算着,说:“对!黄金到手之后,将其中的一半汇往伦
敦,另一半归咱们。一旦汇款的事情泄露出去,同时查理港的北军又战败的话,金
价必然暴涨。时候一到,咱们就把留下来的那一半抛售出去。”

  皮柏和克查姆按计划行事。黄金果然暴涨了,他俩大捞了一笔。此事在纽约和
伦敦掀起轩然大波。《纽约时报》发表社论说,这次金价暴涨,简直是把美利坚合
众国的生命视同儿戏!议会应该赶快建造断头台,将这些家伙斩首示众。该报还刊
登了一篇调查结果,说纽约一个名叫皮柏•摩根的青年投机家,是这一事件的操纵
者。

  但是,华尔街地下室“煤炭厅”里的投机分子们,仍然在畅饮狂欢,根本不去
理会报纸的指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资本家的每一个毛孔,都沾着劳动者的鲜血。皮
柏作为一个资本家,就是大发了战争财。继黄金风波后,皮柏又倒卖5000支霍尔式
步枪。当华盛顿陆军总部收到这批枪支后,发现这些枪支是10年前制造的,已经生
锈,根本不能使用了。

  皮柏的神情看起来既狡黠又傲气,浓密的短胡须和浓密而弯曲的双眉相搭配。
他对社会的批评常常置之不理。皮柏知道情报对于生意的价值,花高薪聘请史密斯
当摩根商行的电报工作人员。史密斯原先是陆军部电报局的接线员,而史密斯的好
友文尼尔上校,是格兰特将车的电报秘书。通过文尼尔,史密斯能获得前线的军事
情报。

  美国南北战争越打越激烈。南军进攻北军的炮舰,都是由英国的造船厂制造的。
林肯总统为此再三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然而英国方面毫不买账。后来通过下最后
通牒,英国同意停止为南军造船,但提出一个条件:美国必须在5天之内准备价值达
100万英镑的黄金作为赔偿费。

  皮柏得到了这个只有总统和国务卿知道的绝密情报,知道金价因此会一下暴涨,
激动得大叫:“买了!”他买下了大量黄金。几天之后,黄金猛涨,皮柏又大赚了
一笔。

  南北战争以代表奴隶主利益的南军彻底失败而告终。此时,皮柏的公司进一步
扩大了规模。新加入他的公司的有邓肯商行的达布尼,以及皮柏的表弟克特温。因
此,皮柏•摩根公司也因此改为达布尼•摩根商行。

  1866年,皮柏再次结婚。新娘是一个名叫法兰西丝的律师。同年生下长女露易
莎。1867年又生下小摩根。小摩根是皮柏唯一的儿子。以后他们又生下了两个女儿。

  终于成为华尔街银行家的皮柏,又把目光瞄准了铁路投机事业。因为这时各地
铁路纷纷营建,已成为美国的热门。在南北战争以前,皮柏投机咖啡初尝甜头,在
战争中又进行破枪支买卖,后来又搞黄金投机,这些活动使他获得了丰富的投机致
富经验,在华尔街云集的投机者中间,他是注定要战胜所有的对手的。

  有一条名叫萨科那的铁路,虽然只有227公里长,但它具有极为优越的地理位置,
纽约四周的煤炭、石油和钢铁等,都靠它运输。为了争夺这条铁路的营运权,几位
大老板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大打出手,双方死伤了许多人,靠军队才将暴乱平息下
去。皮柏耍了手腕,使争夺者两败俱伤,他从而把萨科那铁路的经营权抢到了手。

  1871年3月,法国巴黎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成立了巴黎公社。同
年5月,巴黎公社失败,欧洲政局又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镇压巴黎公社的刽子手、法
国资产阶级政府头目梯也尔为了巩固他的统治,派密使约见度柏的父亲吉诺斯•摩
根,想请摩根家族代为发行2.5亿法郎的国债。吉诺斯经过讨价还价,答应下来了。

  皮柏在纽约收到了父亲的电报。电报说:“希望在美国能把2.5亿法郎消化掉。
考虑到你的负担过重,我因此想了个新办法,成立辛迪加(企业的联合),也就是
把华尔街的所有大规模投资金融公司集合起来,成立一个国债承担组织。”皮柏读
着电文,心里想,这可能吗?但他知道,老父毕竟是老谋深算的,成立辛迪加,目
的是让大家一道承担风险;而一旦法国国债发行成功了,赚钱最多的无疑是摩根父
子,皮柏给父亲回电,承诺了下来。

  通过代理发行法国国债,皮柏这个青年金融家一下子成了美国和加拿大知名的
风云人物。他又大发了一笔。有人形容华尔街金融家之间的尔虞我诈如同战场,这
话一点不假,而他们之间的“战斗”又同政治家们互相勾结。如同战场和政界一样,
华尔街也是风云变幻。就在皮柏代理发行法国国债成功不久,华尔街的两个最大的
金融巨头德尔和科克的公司倒闭了,多达40家的大金融公司因株连而倒闭。科克的
公司就是因为他独自承诺了1亿美元的铁路债券,没法消化,最终导致了破产。

  由于德尔和科克的破产,从1873年起,美国爆发了经济恐慌。皮柏•摩根静静
地观察演变着的时势,不敢轻举妄动。他在等待时机成熟。

  五年之后,也就是1878年,海斯竞选美国总统成功,任命夏曼为财政部长。皮
柏从夏曼那里得知,联邦政府打算发行5000万美元的国债。国债用国库黄金作担保,
利息为4.5%。虽利息不高,但是有保障。皮柏盘算了一下,认为承购下来油水虽不
太大,但今后可以对政府的财政政策施加影响,便将这笔业务整个承揽了下来。
  皮柏继续大显身手。到了1890年,他以纽约的中央铁路为基础,趁美国经济混
乱、全美铁路系统因各个大老板你争我夺而陷于瘫痪的时机,不断地吞并别人,坐
上了“铁路大联盟”的第一把交椅。正当皮柏沉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时,他的父亲
却遭遇了车祸。事情是这样的:吉诺斯•摩根乘马车到别墅外散步,马儿听到蒸汽
火车的汽笛声受了惊,吉诺斯被摔出车外,脑袋砸在一块巨石上,当即昏迷不醒。
4天后,老人就离开了人世。皮柏没能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一切竟来得这么快,这
么突然。皮柏怀着沉痛的心情,将父亲遗体运过大西洋,在故乡安葬。故乡政府的
建筑物都降半旗致哀。

  也就是这一年,皮柏的儿子小摩根圆满地完成了大学学业,开始进入社会,进
入了摩根公司。

  皮柏•摩根的财产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光是铁路,直接属于他的就有3.
05万公里,此外,受他控制的还有近7万公里。当时美国铁路呈三家鼎立之势,而皮
柏兵强马壮,势力遥遥领先于另两人之上。

  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为了争夺太平洋和南美洲的殖民地,爆发了战争。老牌
殖民者当然敌不过新兴的美国殖民者,战败后割让菲律宾、古巴等地。战争给各国
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而对于大发战争财的摩根财团来说,是巴不得仗打得越多越好。
当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口,就有许多群众举行抗议示威,他们高喊:“华尔街是
战争的发动者!”“埋葬摩根、洛克菲勒、卡内基!”……

  示威呐喊的声音,从开着的窗户传了进来。但皮柏•摩根却置之度外,面不改
色心不跳,悠悠然叼着雪茄,苦苦思索着如何到菲律宾、古巴、日本及中国投资的
问题。一个念头闪过他的脑际:“今后将成为国际投资的时代。”也就是说,他要
向世界垄断资本进军了。

  皮柏回顾他的一生,由于自己的精明和独到的眼光,在几个重大决策方面取得
了非凡成果,使得财源滚滚,如今摩根帝国,已非他的祖辈和父辈可比了。摩根帝
国的旗帜将插到世界每个角落。

  皮柏得知墨西哥政府由于无力偿还西班牙的旧债,已面临崩溃边缘,危险万分。
墨西哥当局不得不发行公债,计划发行1.1亿美元。如此大的买卖,皮柏怎能不动心,
他牙一咬,做做看!他和德国一家银行联手,认购了全部墨西哥公债,条件是墨西
哥拿石油矿和铁路作担保。

不多时,皮柏又花7500万美元,买下了阿根廷公债。

  又不久,南非的布尔人起义,抗击英国殖民军。由于战争用费庞大,英国政府
已难以支撑。皮柏陆续认购了1.8亿美元的战争债券。

  皮柏同时又把手伸向美国的钢铁企业。在美国钢铁企业排行榜中,坐头把交椅
的要数卡内基了。皮柏的钢铁企业只能排老二;排老三的是洛克菲勒。皮柏一直把
卡内基当作眼中钉、肉中刺。机会终于来了!卡内基由于母亲、弟弟和最得力的助
手接连去世,决定隐退,把他的全部家当以3.2亿美元出让。皮柏生怕洛克菲勒买了
去,便派人和卡内基谈判。谁知卡内基又抬高到4亿美元。皮柏•摩根说:“我们高
于4亿美元买下它!”

  1901年4月1日,属于皮柏•摩根的US钢铁企业正式成立。它向新闻界宣布,US
钢铁企业拥有10.18亿美元资金,发行3.01亿美元新公司债券。

  世界金融中心已渐渐从伦敦移到了纽约。华尔街成了世界金融中心的代名词。
皮柏•摩根家族的总资平已达到34亿美元,包括银行家信托公司、保证信托公司、
第一国家银行。摩根同盟资本约48亿美元。整个枝连的“摩根体系”,总值竟有20
0亿美元!另外还有125亿美元保险资本。生产事业方面,则有US钢铁、通用汽车公
司、制铜公司、大陆石油公司、奇异电器公司、硫磺公司等。摩根公司在铁路方面
发展前面已提到过了,服务业方面还拥有国际电话电信公司等许多大公司。摩根同
盟的两个大银行拥有510亿美元总资产。相加起来,总资产相当于美国企业资产的1
/34。皮柏•摩根是真正的“富可敌国”了!

  1913年3月31日,华尔街大伦皮柏•摩根,这个控制美国1/34经济、从华尔街不
断发出指令的国际垄断资本巨头,在去埃及开罗旅行途中突然去世了,终年76岁。
临死之前,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要爬山喽。”

石油巨子洛克菲勒

  美国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机遇成功,唯有约翰•洛克菲勒例外。他并非多才多
艺,但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借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
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
认为他只不过是极具野心、唯利是图的企业家,也有人恭维他是个慷慨的慈善家。
但不管怎样,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十亿富翁,作为石油巨子,他在相当一段时期
控制着全美国的石油资源,并创设了托拉斯企业制度,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
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839年7月8日,约翰•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的一个名叫杨佳的小
镇。他的父母,个性截然不同:母亲是个一言一行都皈依《圣经》的虔诚的基督教
徒,她勤快、节俭、朴实,家教严格;而父亲却是个讲究实际的花花公子,他自信、
好冒险,善交际,任性而又以自我为中心。洛克菲勒作为长子,他从父亲那里学会
了讲求实际的经商之道,又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精细、节俭、守信用、一丝不苟的长
处,这对他日后的成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父亲名叫威廉,人称“大个子比尔”,是个到处闯荡的木材商、马贩子,也是
个走江湖的巫医,兜售所谓“立见奇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此外,他还出卖
土地,买卖毛皮,贩盐,推销杂货,几乎是无事不干的百事通。

  父亲出外经商,一去就是几个月,家中对孩子们的教育主要由母亲承担。但偶
尔归家的父亲也与母亲一样望子成龙,一有空就教约翰如何写商业书信,如何准确
而迅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记账。他深知社会的现实和世道的冷酷,所以他常
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在踏入社会之前就能坚强而且精明起来。

  比尔很注意在游戏中创造机会启发约翰和他的弟弟,以培养他们预防不测的意
识。当约翰还是个孩童时,父亲常常让小约翰从高椅子上纵身跳入自己怀抱。有一
次父亲没有用双臂接他,他就重重地摔在地上。父亲严肃地对他说:“要记住,决
不要完全信任任何人。哪怕是最亲密的人,也千万不要轻信!”这件事给约翰留下
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在日后的生意场上,他始终保持冷静、警觉的头脑,从而避免
了多次失误。

  然而,约翰对父亲血液里流淌的东西并没有全盘接受,他完全没有父亲那种花
花公子的秉性,而是继承了母亲勤俭的美德。他把这种信念视为“商业训练”,一
生中烙守“不俭则匮”的准则;从中他还引申出自己的结论:“只有数字作数。”

  约翰•洛克菲勒14岁那年,在克利夫兰中心中学上学。放学后,他常到码头上
闲逛,看商人做买卖。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同学,两人边走边聊起来。那个同学问:
“约翰,你长大后想干什么?”年轻的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有
10万美元的人,我准会成功的。”谁曾料到,几十年后,这个蜚声国内外的石油大
王,其拥有的财富达10亿美元,是他童年梦想的10万倍!

  约翰•洛克菲勒1855年中学毕业后,便决定放弃升大学,到商界谋生。为了寻
找工作,他在克利夫兰的街上跑了几个星期,拿定主意要找一个前程远大的职业。
他的眼界颇高。他后来回忆道:“我上铁路公司、上银行、上批发商那儿去找工作,
小铺小店我是不去的。我可是要干大事的。”

  当年9月26日,他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从此,这个日子就
成了他个人日历中的喜庆纪念日,他把它作为第二个生日来庆祝。“就在那儿,我
开始了学做生意的生涯,每周工资是4美元。”他追忆道。

  他工作勤勤恳恳,不久就养成了对数字的好眼光。他除了记好账外,还为商行
的经营出主意。有一次,商行买入一批大理石,打开包装后竟发现高价购进的大理
石材上有瑕疵,商行老板沮丧而又无计可施。这时,头脑灵活的洛克菲勒建议把责
任推到负责运货的3家运输公司头上,向这3家公司分别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这个
绝妙的主意使商行得到的赔款比原来高出两倍,商行由此得到一笔“飞”来的横财。
洛克菲勒这种天生的经商才能颇得老板赏识,很快给他提了薪,工作第一年他挣得
了300美元。

  第三年他的年薪提到600美元。但他知道自己对这家商行的贡献远不止此,因此
要求加薪到800美元,结果遭到拒绝。洛克菲勒断然决定离开这家商行,自闯天下。

  1858年,年仅19岁的洛克菲勒向父亲借款1000美元,加上自己积蓄的800美元,
与比他大10岁的克拉克合股创办了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这是洛克菲勒生平
所办第一家公司。由于经营顺利,第一年就做了4.5万美元的生意,净赚4000美元。
第二年年底净赚1.2万美元,洛克菲勒分得6000美元。

  洛克菲勒做生意时总是信心十足、雄心勃勃;同时又言而有信,想方设法使自
己取信于人。克拉克对洛克菲勒做事仔细十分欣赏,他描述当年的情况说:“他有
条不紊到极点,留心细节,不差分毫。如果有一分钱该给我们,他必取来。如果少
给客户一分钱,他也要客户拿走。”

  这时候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已经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人像当初采金热潮一样
拥向采油区。一时间,宾夕法尼亚土地上井架林立,原油产量飞速上升。

  克利夫兰的商人们对这一新行当也怦然心动,他们推选年轻有为的经纪商洛克
菲勒去宾州原油产地亲自调查一下,以便获得直接而可靠的信息。

  经过几日的长途跋涉,洛克菲勒来到产油地,眼前的一切令他触目惊心:到处
是高耸的井架、凌乱简陋的小木屋、怪模怪样的挖井设备和储油罐,一片乌烟瘴气,
混乱不堪。这种状况令洛克菲勒多少有些沮丧,透过表面的“繁荣”景象,他看到
了盲目开采背后潜在的危机。

  冷静的洛克菲勒没有急于回去向克利夫兰的商界汇报调查结果,而是在产油地
的美利坚饭店住了下来,进一步作实地考察。他每天都看报纸上的市场行情,静静
地倾听焦躁而又喋喋不休的石油商人的叙述,认真地作详细的笔记。而他自己则惜
字如金,绝不透露什么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兰。他建议商人不要在原油生产上投资,
因为那里的油井已有72座,日产1135桶,而石油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
这是盲目开采的必然结果。他告诫说,要想创一番事业,必须学会等待,耐心等待
是制胜的前提。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打先锋的赚不到钱。”由于疯狂地钻油,导致油
价一跌再跌,每桶原油从当初的20美元暴跌到只有10美分。那些钻油先锋一个个败
下阵来。

  3年后,原油一再暴跌之时,洛克菲勒却认为投资石油的时候到了,这大大出乎
一般人的意料。他与克拉克共同投资4000美元,与一个在炼油厂工作的英国人安德
鲁斯合伙开设了一家炼油厂。安德鲁斯采用一种新技术提炼煤油,使安德鲁斯一克
拉克公司迅速发展。

  这时,洛克菲勒尽管才20出头,做生意己颇为老练。他欣赏那些得冠军的马拉
松选手的策略,即让别人打头阵,瞅准时机给他一个出其不意,后来居上才最明智。
他在耐心等待,冷静观察一段时间后,决定放手大干了。可他的合作者克拉克这时
却举棋不定,不敢冒风险。两个人在石油业务的决策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最后不得
不分道扬镳。

  他们两人都知道石油前景广阔,在拍卖公司产权时都不肯放弃他们原来的经纪
行在安德鲁斯一克拉克公司的股权,彼此喊价的情景十分激烈。两人从500美元开始
叫起,谁出价最高将购得股权。洛克菲勒已下定决心要投入石油生意,因此每次都
毫不犹豫地喊出比克拉克更高的标价。当标价达到5万美元时,他们都意识到此价格
已大大超出公司的实际价值了。但标价仍在上升,6万美元,7万美元……当克拉克
无力地喊出7.2万美元时,洛克菲勒面不改色的喊价“7.25万美元”。克拉克哭丧着
脸说:“我不再抬价了,约翰,这股权是你的了。”然后,他扬长而去。

  26岁的洛克菲勒终于取得了胜利。他后来在回忆这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时刻时
说过:“这是我平生所作的最大决定。”从此,他把公司改名为“洛克菲勒—安德
鲁斯公司”,满怀希望地干起了他的石油事业。

  洛克菲勒迅速扩充了他的炼油设备,日产油量增至500桶,年销售额也超出了百
万美元。洛克菲勒的公司成了克利夫兰最大的一家炼油公司。丑小鸭终于变成了白
天鹅。

  当时的石油业,秩序还十分混乱,生产过剩,质量较差,价格混乱……激烈的
角逐已现端倪,洛克菲勒的公司就像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

  高瞻远瞩的洛克菲勒意识到,必须把自己的企业扩大,船大才能抵御惊涛骇浪
的冲击。他果断地说服自己的弟弟威廉参加进来,建立了第二家炼油公司,并派他
去纽约经营石油进出口贸易,尽快打开欧洲市场。威廉临去纽约前,兄弟俩促膝谈
心,踌躇满志地立下了誓言:“我们要扩张、再扩张,资金越多,我们发展的本钱
也越丰厚,我们要独霸世界!”

  虽然当时洛克菲勒对于自己将要创造的“超级帝国”,心中并没有什么明确的
概念,但他对企业的未来及个人的前途信心百倍。他坐镇克利夫兰市的总部指挥着
全局,应付着一切挑战。

  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扩大市场,首要的是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削减成本,
降低价格。他向银行贷款,新建了一座堪称“标准”的新炼油厂,生产出标准的煤
油,很受人们的欢迎。

  从一开始,他就把目光转向国际市场。他在纽约开设的办事处,专门向东海岸
和国外出售公司产品。他尽可能削减各种成本,如自制油桶,并买下一家化学公司,
自制炼油用的硫酸。为了免付铁路运输费用,他还购买了油船和输油管。年轻时的
节约习惯,被洛克菲勒用到了生产中,发挥出巨大的效益。

  洛克菲勒热衷于公司间的联合,他联合了两位资金雄厚、信誉很好的投资合作
者。3年之后,也就是1870年1月10日,创建了一家资本额为100万美元的新公司,它
的名字就是标准石油公司。身为公司创办人和总裁的约翰•洛克菲勒获得了公司1/
34强的股权,当时他年仅30岁。

  科学的管理、精细的经营、高质量的产品为标准石油公司赢得了声誉,也具备
了坚实的竞争能力。1865年洛克菲勒初进石油业时,克利夫兰有55家炼油厂,到18
70年标准石油公司成立时只有26家生存下来,1872年底标准石油公司就控制了这26
家中的21家。

  洛克菲勒讲求效能,憎恨浪费精力、浪费成本和利润的无谓竞争。他讨厌当时
通行的那种一次次降低价格,直到把竞争者赶出这个行业,再随意抬高价格的竞争
方式。他向竞争者们提供现金或标准公司的股票,来换取他们的炼油厂的所有权,
结果大多数人都同意将工厂出卖给标准公司。可以说,他是认识兼并价值的一名先
驱者。在兼并公司的同时.洛克菲勒还网罗了一批能人干将,这些人都成了他的得
力助手。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价值远远超过被兼并的所有公司。”

  洛克菲勒用兼并的方法在全国广泛收买炼油厂,到1879年底,标准公司作为一
个合法实体成立后刚满9年,就已控制了90%的全美炼油业。到了1880年,全美生产
出的石油,95%都是由标准石油公司提炼的。自美国有史以来,还从来没有一个企
业能如此完全彻底地独霸过市场。

  随着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的发展,因本身庞大而导致的难以控制的危险性也越
来越大。洛克菲勒清醒地看到这一弊病并引起重视。

  正在这时,洛克菲勒在一本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现一篇文章,里面写道:“小
商人时代结束,大企业时代来临。”他感到这与自己的垄断思想不谋而合,就对文
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以高达500美元的月薪聘请文章的作者多德为法律顾问。

  多德是个年轻的律师,他“走红”后,就千方百计为洛克菲勒的公司寻找法律
上的漏洞。一天,他在仔细研读《英国法》中的信托制度时,突然产生出灵感,提
出了“托拉斯”这个垄断组织的概念。

  所谓“托拉斯”,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不再各自为政,而以高度联
合的形式组成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这种形式比起最初的“卡特尔”,即那种各自
独立的企业为了掌握市场而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结成联合战线的方式,其垄断性要强
得多。

  在多德的“托拉斯”理论的指导下,洛克菲勒在1882年1月20日召开“标准石油
公司”的股东大会,组成9人的“受托委员会”,掌管所有标准石油公司的股票和附
属公司的股票。洛克菲勒理所当然地成为该委员会的委员长。随后,受托委员会发
行了70万张信托址书,仅洛克菲勒等4人就拥有46万多张,占总数的2/3。就这样,
洛克菲勒如愿以偿地创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在这个托拉斯结
构下,洛克菲勒合并了40多家厂商,垄断了全国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托拉斯迅速在全美各地、各行业蔓延开来,在很短时间内,这种垄断组织形式
就占了美国经济的90%。很显然,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
代——垄断时代。

  19世纪80年代,标准石油公司进一步向西欧和中国扩大海外市场,美国的工艺
已使标准公司的产品优于欧洲人的产品,因而标准公司赢得了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煤
油市场。在中国,标准公司为自己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它分送掉几百万盏廉价
的油灯,使中国人购买和点燃标准公司的煤油,被人们称之为“点燃亚洲光明之灯”。
就这样,标准公司一步一步地把石油市场从欧洲扩展到亚洲,进而扩展到全世界。

  1884年洛克菲勒把标准公司总部由克利夫兰迁到纽约市百老汇街26号,成了一
家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约翰•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
标准石油公司几经更名,最后也定名为美孚石油公司。

  1896年,洛克菲勒离开纽约总部,秘密地搬到了波坎铁柯庄园,他退休了。这
一年他才57岁,正值壮年。为什么会激流勇退呢?有人说他自觉罪孽深重。洛克菲
勒成功的背后,确实有不少同行厂商倒闭、破产,饱受他那弱肉强食的垄断之苦。
也有人说他患了严重的消化功能紊乱症。在过去40年中,他要钱不要命,以致积劳
成疾,不得不退休。到底是因为什么,恐怕谁也说不清了。

  洛克菲勒在退休后又活了41年。他退休后几乎将全部的精力放到了发展慈善事
业上。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他每年的捐献都超过100万美元。1913年,设立了“洛
克菲勒基金会”,专门负责捐款工作。他捐款总额达5亿美元之多。对此有人表示尊
重和感谢,但也有人说那是为了赎他自己深重的罪孽,是出于一种犯罪感。有一位
公理会的牧师谴责洛克菲勒的一笔10万美元的捐款是“肮脏钱”而拒不接受。

  在流言的影响下,洛克菲勒经营的标准石油托拉斯也被迫解体,被分解成38家
新公司,直到今天,这些公司都还是美国工业的巨擘。

  1937年5月23日,98岁的洛克菲勒在他奥尔蒙德海滩别墅里去世了。他的子孙继
承了他的事业。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国十大超级富豪之一,也是当今美国知名度最
高的家族之一。他的孙子纳尔逊•洛克菲勒曾当上了美国副总统,而他的另一个孙
子大卫•洛克菲勒则是赫赫有名的大银行家。洛克菲勒家族如今的财富到底有多少,
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

酿酒大王张振勋

  1840年,张振勋出生在广东大埔县一个乡村私塾先生的家中。虽然父亲在教书
之余,还行医治病,但家中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小振勋在私塾中跟着父亲读了几
年书,十三四岁时,就不得不辍学到姐夫家去放牛。可是他太爱读书了,一次因为
看书而忘了管牛,牛吃了人家田里的秧苗,主人告到姐夫家里,要求赔偿。姐夫气
得狠狠地打了小振勋一个耳光,还骂他说:“死人还能守住四块棺材板,你连一头
牛都看不住,真是连死人都不如!”

小振勋赌气说:“你不要太看不起人,将来我发了财……”

姐夫不等他说完,就冷笑起来,说:“你也想发财?除非太阳从西边出!”

小振勋气得脸色发青,转身就跑回家去了。

父亲没有责备他,只是为难地说:“孩子呀,以后你打算干什么呢?”

  小振勋想到他读司马迁的《史记》,其中《货殖列传》这一篇有许多因经商而
致富的例子,就对父亲说:“我想学做生意!”

  因为一时没有合适的学生意的机会,父亲就把他送到一家竹器作坊去做学徒。
小振勋不怕吃苦,手艺学得很好。可是在他16岁那年,家乡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
灾,到处都是饿死的人,没有人再需要竹器,更没有人来读书,小振勋和父亲都失
了业。小振勋只得每天和哥哥、弟弟一起上山挖草根,剥树皮,供一家人充饥。正
在这时,村里有个姓黄的南洋华侨回乡探亲,见灾荒严重,就慷慨地拿出钱来,送
给同村每户人家一斗白米。乡亲们都非常感激他。张振勋很羡慕,就找到这位华侨
打听,他能不能到南洋去做工挣钱。姓黄的华侨见他身强力壮,手脚勤快,便表示
愿意带他到南洋去谋生。

  张振勋兴冲冲地回家,说服了父母,就随着姓黄的华侨,登上了去印度尼西亚
巴城(就是今天的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帆船。

  经过十几天的海上航行,张振勋满怀希望踏上了印尼的土地。清澈亮蓝的海水,
高耸入云的椰子树,郁郁葱葱的橡胶林,芬芳扑鼻的槟榔花,散发着肉香的沙茶……
浓郁的异国风情使小振勋感到新奇而有趣。但是他更关心的,还是在什么地方能够
挣到白花花的银钱。他一刻都不会忘记,家乡的父母亲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正
盼着他能多挣点钱养家糊口!

  然而,当时的巴城,正处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下,它美丽的风光,只是富
人的天堂。穷苦人在这里还是难以谋生。举目无亲的张振勋,虽然在姓黄的华侨帮
助下有了一个栖身之处,但接连两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最后只得去做非常艰苦而
且危险的矿工。

  直到3年以后,张振勋才在一个福建华侨开设的纸行当上了佣工。他深知这工作
的来之不易,所以只要是老板吩咐的事,都认真踏实地去干好。有的时候,他一个
人干两个人的活,也从无怨言。晚上得了空闲,他总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当地语言和
业务知识。纸行的陈老板因此很看重他,先让他当推销员,后来又提拔他当账房先
生,把全店银钱进出和账务管理都托付给他。张振勋也没辜负老板的信任,努力搞
好经营,当年纸行就获得了5万荷兰盾的利润。这时,有人暗中鼓动他找机会挟带店
里的款项逃回家乡,去过快活日子。张振勋认为这样做是不道德的,也是没出息人
的做法,所以坚定地拒绝了。陈老板知道后,更加器重这个年轻人,觉得这是个靠
得住的人,所以把自己的独生女儿陈兰香也嫁给了张振勋。

  这年年底,陈老板因病去世,临终之时,他把身后的事情,都托付给了张振勋。
安葬了老人以后,张振勋和妻子商量如何发展今后的事业,他说,开纸行虽可以维
持生活,但不会有什么大发展,这几年来,他仔细观察、研究了巴城的商业状况,
发展前景最好的,就该是酒行。因为,荷兰殖民主义者花天酒地,大肆挥霍,时时
离不开酒;而当地的居民中,好酒的人也很多。所以他想把纸行关闭了,改开酒行。
妻子一向佩服他的精明强干,听他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酒行开业后,果然生意兴隆。张振勋是个有心人,在接待顾客时很注意了解当
地的风土民情,结交各方面的朋友。连当地的最高长官、荷兰人亨利都成了他的朋
友。后来,在进行巴城酒税和典当捐务承办权的投标竞争时,张振勋得到亨利的帮
助,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承办酒税和典当捐务,利润很大,张振勋的财富也就
成倍地增加。同时,他又通过亨利的关系,把这种业务逐渐扩大到其它城市和别的
商品中。短短几年中,张振勋成了当地引人注目的大富翁。

  但是,张振勋对这种发财的途径并不满意,他一直在寻找更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1866年,新的创业机会降临了。当地政府为了开发附近的岛屿,号召华侨投资进行
垦殖。张振勋认为,南洋的岛屿,土地肥沃,加上气候适宜,开发的前景一定会好,
这是一个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好机会!于是他亲自前往同为荷兰殖民地的葛罗巴
埠,创办了一个裕和垦殖公司。公司雇佣了一批华侨工人,开垦出一片荒地,种植
椰子、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并在田间套种杂粮。经过几年的努力,原先的丛林
沼泽变成了肥沃的田园。他的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由于他一贯重视信誉,因此营
业状况一直很好。同时,他还包办了荷兰驻军以及劳工的伙食,并且兼办建筑修缮
工程,也赚了不少钱。他在华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事业也越办越大。为了加
速垦荒,他一面招收当地的华工,一面写信回家乡,召唤乡亲们来南洋参加开发,
并先后又开办了裕应、笠旺、万裕应三家垦殖公司。其中仅笠旺一家,就有职工数
万人,拥有资产数百万荷兰盾!

  1875年。张振勋又去苏门答腊经营垦荒事业,开办了亚齐垦殖公司,先后办起
了橡胶园、茶园、鱼池和银行,成为资财累累的“苏岛富翁”。同时,他还把大量
盈利投资于其它行业。在巴城,他办有从事远洋航运的广福、裕昌两家轮船公司;
在日里,办有日里银行;在文东埠,办有开采锡矿的东兴矿务公司;在棉兰、槟榔
屿及苏门答腊还拥有大量房地产。经过30多年的创业奋斗,到19世纪90年代,张氏
企业的经营范围已包括农、矿、商、运输各业,分支机构遍布南洋各地。据估计,
张振勋在企业最鼎盛期间,全部海外资产约合白银7000万两,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
政收入也不过如此。这真是“富可敌国”了!

  张振勋成为南洋华侨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当地的荷兰殖民者也不敢小看他。他
每到一地,当地的行政当局都鸣礼炮表示欢迎。同时荷兰政府还准备授予他官职,
但张振勋婉言谢绝了。他对朋友说:“我是中国人,应该为祖国出力,怎么能去当
外国的官员呢!”

  1890年,是张振勋人生道路上的又一个转折点。这年,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龚照
援,奉命考察欧美各国的富国之道。途经新加坡时,他听说了张振勋的情况,很感
兴趣,特地登门拜访。会见中,龚照瑗向张振勋请教致富之术,张振勋的回答使龚
照瑗大为赞叹,两人一见如故。经龚照瑗推荐,清政府委任张振勋为中国驻槟榔屿
总领事,后又升任驻新加坡总领事。张振勋的名声也开始传到了国内。

  第二年夏天,清政府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邀请张振勋到山东烟台商议兴办铁路、
开采矿藏的事。张振勋欣然前往。在谈话中,张振勋提起一件旧事:10多年前他曾
与一位法国领事同桌就餐,这位法国领事说到,中国天津、烟台一带气候环境都适
宜葡萄生长,用那里的葡萄可以酿造出优质葡萄酒。曾经经营过酒行的张振勋便把
这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如今到了烟台,他很想实地考察一下葡萄生长的情况。无
巧不成书,盛宣怀也早有这个想法,认为烟台一带葡萄出产丰富,售价低廉,很适
合建葡萄酒厂。两人不谋而合,便细细商议起此事来。盛宣怀说,最困难的是缺少
高水平的酿酒师。张振勋说,酿酒师可以聘请,不足为虑,麻烦的是酒瓶无从供应。
盛宣怀告诉他,上海已建立了玻璃厂,可以解决酒瓶问题。一席话使张振勋信心大
增,当即决定投资,在烟台创办葡萄酒厂!

  在盛宣怀的支持下,张振勋开始筹建酒厂。他一面在烟台购买土地,定制机器,
建筑厂房、酒窖,开辟原料基地,一面写信回家乡,招集张氏子弟和亲戚来做帮手。
1894年9月,张振勋筹办的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得到了政府的正式批准,并获得了在直
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山东三省的15年专利和免税3年的政策优待。这是
我国近代第一家同时也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一家新式酿酒公司。张振勋亲自书写
了金光闪闪的大字招牌,高高地挂在了大门上。

张振勋迈开了走向酿酒大王之路的第一步。

  张振勋曾经经营过酒行,对于各国名酒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他又经营过垦殖公
司,对于原料基地葡萄园的生产管理心中有数,这些都是他开办酿酒公司的有利条
件。然而,对于酿造葡萄酒的工艺技术,他却是完全不懂的了、最初,他请人从中
国古籍记载中寻找有关资料,打算自己试验。然而,我国的酿酒业虽然源远流长,
但始终以粮食酒为主,关于葡萄酒的记载几乎是空白。张振勋不得不寄希望于外国
酿酒师。1892年春天,经朋友介绍,张振勋以重金聘请英国有名的酿酒师俄磷来烟
台,两人合作得比较愉快。没想到两年以后,俄磷因为拔牙而突然身亡。正值筹建
酒厂的关键时刻,张振勋只得急着再请新的酿酒师。这次请到的是荷兰人雷德弗。
张振勋让雷德弗开始试酿葡萄酒,自己又回到新加坡去处理南洋的事务。不久,雷
德弗带着试制的酒样,到新加坡来向张振勋报喜,开口就大吹自己的酒酿得如何如
何好,简直能比得上王母娘娘的仙酒。可是张振勋把酒样拿到当地的一家酿酒公司
化验,结果却使他大失所望。化验师对他说:“从化验结果看,贵国的葡萄质量非
常好,但你们的酿造技术实在不行,可能你的酿酒师根本不懂得酿酒!”张振勋这
才知道,雷德弗原来是个骗子。

  骗子虽然被赶走了,可张振勋也气得一连几天卧床不起。他的一位奥地利好友
知道后,帮他从国内聘请了一位名叫哇务的酿酒师。张振勋接受了教训,亲自陪这
位酿酒师来到烟台,并对他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考验,相信哇务不但酿酒技术精湛,
而且为人忠诚老实,这才把大局托付给他。

  哇务不但对酿酒工艺进行指导,而且对当地的葡萄生产情况进行了研究。他发
现烟台的葡萄质量虽然好,但品种不多,出酒率也不高,因此建议张振助从西方引
进“雷司令”、“大宛香”等优良品种,对原有品种进行改良。张振勋觉得他说得
有道理,一面在烟台购买两座荒山,辟山造田,扩大原料基地;一面派侄儿张子章
到欧洲购买120万株优良品种的葡萄苗。不幸的是,购买的葡萄苗在运输途中经过印
度洋,因为烈日的暴晒,几乎全都枯萎了,一下就损失了十几万元。张子章垂头丧
气地回来报告,张振勋虽然也很痛心,但他还是鼓励张子章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我不怪你,你再到欧洲去买120万株葡萄苗回来!”从这一件事,可以看出张振勋成
为一名实业家的气魄与胸怀。

  可是,奥地利酿酒师哇务因为年老多病,只工作了很短一个时期,就感到自己
无法承担如此重大的任务,提出辞职的要求。

张振勋只得再一次寻找酿酒师。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1896年,张振勋在与奥地利驻烟台领事拨
保爵士谈话时,提起三请酿酒师而终于落空的事,十分烦恼。拨保笑了起来说:
“眼前就有一个天才的酿酒专家,你为什么不请他呢?”

  原来,拨保家世代从事酿酒行业,他父亲是奥地利著名的酿酒师,拨保从小就
喜爱酿酒,一直跟着父亲学习酿酒工艺技术,并且在酒厂工作过。张振勋大喜过望,
当即同拨保商量,请他来主持张裕酿酒公司的技术工作。拨保见张振勋对发展葡萄
酒事业一片痴情,求贤若渴,而且这工作又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当场表示,愿
意辞去外交职务,重操旧业,助张振勋一臂之力!

  张振勋终于得到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合作伙伴。一个中国驻外领事回国办酒厂,
一个外国驻中国领事辞官不做当酿酒师,两位领事的精诚合作,成为张裕酿酒公司
创业史上的一段佳话!

  经过前后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到1908年,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终于筹备就绪了。
公司拥有两片占地近千亩、具有124个品种的葡萄园,作为原料生产基地;有三层楼
的厂房,1976平方米的地下酒窖和一座玻璃制造厂;并且从国外购进了压榨机、发
酵机、白橡木贮酒桶等设备。公司试酿白兰地和红葡萄酒也都已成功。万事俱备,
张振勋一声令下,烟台张裕酿酒公司正式开工投产了。

  张振勋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他从酿酒原料葡萄抓起,不但从国外
引进新品种,而且引进新技术,凡土壤调理、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都有专
人负责。葡萄成熟时,他还对果实的品质进行化验,分类收剪,分别使用,因而大
大提高了酒的质量。同时,他还设立了种植技术档案,对不周品种葡萄的生长、结
果、收获等情况都逐年进行详细记录,作为改进的依据。

  制酒工艺中,酒味醇香的关键环节在于酒的窖藏时间。“陈年老酒,越陈越香”,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张振勋严格规定张裕公司产品起码得窖藏5年以上才能出厂销售。
同时,他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以缸瓮藏酒的方法,采用进口的白橡木贮酒桶贮酒;而
且借鉴外国的经验,每一年都要给藏酒“转桶”,也就是从一个桶里转到另一个桶
里去,在转桶的过程中,将沉淀在底的结晶体酒石酸除去,使酒色更为清澄。贮酒
期越长,转桶的次数越多,酒味自然就越醇香了。尽管这道工序费时费工,张振勋
却坚持不变、一丝不苟,所以张裕公司出产的酒,从一开始就超越了国内外许多厂
家的产品。

  张振勋长期从事商业经营,懂得“货卖一张皮”的道理,深知一个新产品要想
打开国内外市场,不仅要物美价廉,而且要注重产品的外包装。所以,他精心设计
了张裕葡萄酒的包装方案。酒瓶是他自己的玻璃厂专门生产的,造型优雅,用锡箔
裹封瓶口,瓶腰再贴上精致美观的紫色葡萄串商标,十分醒目。可是产品上市以后,
仍然很少有人买。销路打不开,愁坏了张振勋。他认真地分析了上海、南京、北京、
汉口、天津等国内大都市的酒类市场,发现都已被美、英、法等国的名酒打人。上
层社会的达官贵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和阔气,喝低度酒,就要喝外国的白兰地、
葡萄酒和香槟;喝高度酒,就要喝中国的茅台、汾酒。而一般的老百姓,则图实惠,
习惯于饮用普通的高粱酒。张裕葡萄酒和白兰地还没有被消费者所认识,当然卖不
出去!

  问题的关键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也就有了。张振勋便开始大张旗鼓地展开了宣
传攻势。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在车站码头竖立巨幅广告牌、宣传画;将印有“张
裕酿酒公司敬赠”字样的餐具、酒杯等赠送给饭店酒楼;每逢节日,用车拉着装潢
别致、引人注目的巨大酒樽招摇过市,并把小瓶装的白兰地、葡萄酒沿街赠送给行
人品尝。此外,他还印制了大量精美的宣传册,到南洋各地华侨集中的地方散发,
宣传的内容则着重于葡萄酒对身体的补养作用……这一系列措施,很快发生了作用,
张裕公司的产品销路大开,风行全中国,并且在海外华侨中取得了很大的影响,成
为人们举行宴会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张振勋不仅是一个有成就的实业家,而且在政治上也有自己清醒的眼光。在长
期“实业兴邦”的实践中,他深深地看透了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所以对未来的革
命寄予很大希望。辛亥革命兴起时,他不但支持儿子张秩君参加同盟会,还通过胡
汉民暗中资助孙中山革命经费。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又捐助福建革命军民。因此,
1912年,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经过济南时,曾专程去张裕酿酒公司参
观,在品尝了张裕葡萄酒后,欣然写下了“品重醴金”四个字,表示他的赞赏之情;
孙中山还邀请张振勋出任中国商会联合会会长,兼任南洋劝业会总理,委托他组织
中国和华侨商品展览,借以推销国货。同一年,康有为去张裕公司参观后,也写下
了赞美的诗句:“浅饮张裕葡萄酒,移植丰台芍药花;更复法华写新句,欣于所遇
即为家。”

  辛亥革命后,张振勋担任过中华民国总统府顾问、工商部高级顾问及南洋宣抚
使等职。张振勋对于当官没有热情,却利用这个机会,为张裕产品大作广告。每次
到饭店酒楼用餐,他都指名要张裕公司的白兰地酒,并且向周围的人说:“你们喝
过这种酒吗?我走遍世界各地,从来没喝过这么好的酒,真是举世无双啊!”引得
人们都想尝尝这种美酒。

  张裕产品的成功,离不开酿酒师投保的贡献,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拨保作为一个奥地利公民不得不应征回国参战。为了感谢张振勋多年以来的热情相
待,拨保在临行前介绍了一位意大利人来担任酿酒师。张振勋想,办厂这么多年了,
技术上一直依赖外国人,总不是长远之计,最好能把洋人的技术学到手,那就可以
不再受制于人了。他暗暗嘱咐公司张子章和朱寿山两人,要他们每天跟紧洋酿酒师,
偷学他的技术。可是这位意大利人也十分精明,技术上非常保守,每次到了关键时
刻,他都把所有的人赶出房去,把门关得紧紧的,不让任何人偷看。张子章和朱寿
山也没有办法。后来他们发现,这意大利人好酒,喝醉以后还好说话,于是就设法
在中秋节那天请他赴宴,把他灌得半醉,再把话题引到酿酒上来,结果意大利酿酒
师果然中计,无意中把酿酒的几个关键技术都说了出来。张子章他们赶紧记录下来,
照这办法去进行试验,一次就成功了!张振勋终于有了自己的中国酿酒师,从此在
技术上也可以摆脱外国人的控制了!

  张子章和朱寿山还根据张振勋的设想,用玫瑰香为主要原料,酿制出艳如红宝
石、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甜酸适口的红葡萄酒;以白葡萄为原料,参照中国传统
药酒工艺,加人肉桂、豆蔻、藏红花等十几味中药材,酿制成既有葡萄酒特色、又
有滋补作用的味美思,使张裕的产品更加丰富。

  1914年,在张振勋的精心组织下,南洋劝业会和上海招商会在南京举办了中外
商品陈列赛会。张裕葡萄酒也参加了这次比赛,并且获得了金牌证书。为此,民国
政府向张振勋颁发了二等嘉禾勋章,并特许张裕产品免交注册税。从此,张裕公司
的白兰地、味美思、玫瑰香与茅台、绍酒、西凤酒、汾酒、沪州大曲一起,并列为
中国“八大名酒”。

  1915年4月,张振勋受命担任中国实业考察团团长,率领一个阵容强大的代表团,
远涉重洋,到美国考察。他们途经旧金山时,适逢三藩市举办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
会。张振勋就派人将随身携带的张裕葡萄酒送去参加比赛。比赛揭晓,张裕白兰地
荣获国际金牌奖章,而味美思和玫瑰香也双双获得优质奖章。颁奖大会上,当主持
人隆重宣布:“中国张裕酿酒公司的白兰地,荣获本届赛会金奖”时,大厅里顿时
掌声雷动。年已古稀的张振勋走上领奖台,伸出满是皱纹的双手,从主持人手中接
过金光闪闪的奖章,激动得浑身颤抖,老泪纵横。他无限感慨地说:“我终于如愿
以偿,酿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美酒!”

  回国以后,张振勋就将金奖章图案缩印在商标上,这就是至今仍名扬四海的
“金奖白兰地”的来由。

  张振勋在总结他的创业经验时说,第一要从长计议,看准了的事情就不惜投资;
第二要坚韧不拔,决不向困难低头!确实,离开这两点,很难成就大事业。
  1916年9月,张振勋因为积劳成疾,病逝于巴城。

新闻巨人普利策

  1864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如火如荼,紧张的气氛弥漫在北美的每个角落。
  在北方东海岸的波士顿港,深夜是一片死寂,漆黑的水面除了船上闪烁的点点
微光外,什么也看不见。港湾内的一艘船上,有一个17岁的男孩四下张望了一会儿,
趁船上人没注意,迅速跃入冰凉的海水中。他潜入水底,一直潜游到远离那艘船,
才探出头来呼吸一口气。他在下午船快驶近海岸时,就已经事先看准了陆地的方位。

  他开始向岸边游去。游了一会儿,他已筋疲力尽。他仰浮在水面上休息了一会
儿,浑身冰冷。他几乎支持不住了。他想喊“救命”,但这一喊,美国海岸警卫队
士兵就会向他开枪射击。就是不被击毙,海防人员将他遣送回船上,那岂不是前功
尽弃?他于是咬着牙又向前游。突然,有个硬硬的东西把他撞得疼痛难忍,啊,这
不是岸边的木桩吗?他总算到达目的地了。

  这个冒险跳海的17岁男孩,名叫约瑟夫•普利策。这位后来在美国功成名就,
成为大富豪和新闻界创始人的普利策,就是这样踏上美国大陆的。

  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叫马口的小镇。这里靠近罗马尼亚边
境,有着一片肥沃的土地。他的父亲是个有教养的犹太谷物商,母亲是有德国血统
的美女,是个天主教徒。普利策排行老二,老大已经夭折,老三叫亚伯特,老四是
个女孩子,名叫艾玛。兄妹三人从小就由家庭教师负责管教,尤其受过严格的德文、
法文等语文训练。

  普利策年幼时,家境小康,不愁衣食。可是不久,他父亲因心脏病去世后,他
的生活就起了很大变化。母亲再嫁,他和继父布劳相处不好,使得他在家里吃了不
少苦头,因此他一心想要外出独立。17岁的普利策就这样离开了布达佩斯。

  起先,普利策想当个奥地利军人,但因为年龄太小,视力不好,身体单薄遭到
拒绝。于是他又前往巴黎、伦敦,请求加入外国兵团,但依然是到处碰壁。后来他
又到了德国汉堡。在那里,一个德国佬对他说:“小伙子,我可以让你乘船到美国
去当兵。”普利策心想,当时各地都出现大批失业者,想找份工作谈何容易,年轻
人只有当兵才能混饱肚子。美国远是远点,可是德国佬把美国士兵待遇吹得天花乱
坠,他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再说普利策偷渡上岸后,发现美国的农田景色和匈牙利大不相同,地广人稀,
但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美国农民的生活比起自己家乡来,要好得多了。

  普利策花了差不多一星期的时间才抵达纽约。纽约不比欧洲的某些城市大,也
不算很漂亮,但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商业大厦林立,新房子越盖越高,
直耸云霄。他特别喜爱人们那种快速的谈话方式。在这里他可感觉到生命的跳跃与
成长,纽约城就好比他本人一样,既年轻又充满活力。普利策认真地学习英语,由
于他脑子灵活,记忆力强,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会话。

  普利策觉得靠打零工糊口终非长久之计,便找到联军总部,报名当兵。“林肯
骑兵队”一名军士接待了他。军士见他英语说得很别扭,突然用德国话问他:“你
会骑马吗?孩子。”

  此时普利策心跳得厉害,对于一个在匈牙利农村小镇长大的孩子来说,骑马是
他最喜爱也最拿手的。当他问清楚“骑兵”的意思后,便高兴地点了点头。那军士
便领他去见一名军官。军官和蔼可亲地拍拍他的肩膀:“你想为这个国家打仗,一
定刚从船上下来的,你要证明自己也能做道地的美国人,是吗?这太好了,你找对
地方了。这里的林肯骑兵队队员全都是来自德国的高尚家庭,他们会像兄弟般的照
顾你的。”于是,17岁的普利策就成了林肯骑兵队里最年轻的一名战士。

  军队纪律是严明的。普利策的马骑得相当好,但他的表现不像一名士兵的样子,
站也站不直,走也走不好。有次班长训斥他,他竟不停地回嘴,挨了班长重重的两
耳光。普利策古怪的仪表和神经兮兮的表情,常使指挥官看不顺眼。有一次指挥官
暴跳如雷地叫着:“叫他滚蛋!我们军中没有这种笨蛋。”

  这种话深深地刺伤着普利策的心,使他和士兵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后来他才明
白,在那些身经百战、受尽战争折磨的老兵眼中,自己是个小小萝卜头。老兵们眼
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戚朋友和战友,在战争烽火中丧失了生命,内心的创痛可想而
知。而年轻的普利策根本不懂战争是怎么回事,却经常对战争高谈阔论,目中无人,
老兵们和长官怎会不讨厌他?

  骑兵的伙食是不错的,正在发育的普利策一天一个样,长得壮实而又高大。渐
渐地连长蓝赛上尉开始喜欢他了,没事时还把他喊到帐篷里跟他下棋。蓝赛上尉告
诉他说,兴趣广泛、好问博学,这在战后是优点,可是在兵营里就不能有个人行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人家要你向前,你就不能退后,长官会为你思考。去猜想
骑兵队长做什么,或林肯总统会做什么决定,这些可不是二等兵普利策的事。篮赛
上尉还称赞他说他的骑术是全连数一数二的。普利策频频点头,似乎明白了许多。

  可是第二天大清早,普利策就又闯祸了。大清早集合的时候,他迟到了,而且
衣冠不整。值星班长咆哮着命令他出列,大声地对他训斥,什么狠毒的字眼都搬了
出来,连他的祖宗三代和祖国都骂到了。普利策顿时怒气冲天,他使尽吃奶的力气
朝班长脸上猛揍。他的个性是,谁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就会大动肝火。

  士兵们个个目瞪口呆,待回过神来之后才上去拉开他。这时一位排长闻声赶来,
排长一听士兵竟敢殴打长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普利策被带到总部大楼,被武装士兵看守在禁闭室里。这是他一生中最可怕的
经历。这在战争时期,他也许会被枪毙。但他对所做的并不后悔。如果有人还敢辱
骂他,他还会那么做的。

  不一会儿蓝赛上尉来了。普利策问道:“是不是拉我出去枪毙?”蓝赛上尉说:
“你又胡思乱想啦,军队是不会这样处置一个不满18岁的孩子的。不过挨你接的班
长一心想置你于死地,幸亏许多战士为你说情。”

普利策感激地望着上尉,两腮挂满了泪水。

  蓝赛上尉说:“我是来向你告别的,我将调往别的部队。你一定要记住我说过
的话,在战争尚未结束时不要跟军队挑战。”

  普利策被解除禁闭后,回到了连队。他记住了蓝赛上尉的忠告,从此,在军队
的这段最后时光里,他一直没出过纸漏。他再也不是一个乐观、活泼的小男孩了。
这段经历,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一道永不磨灭的创伤,造成他今后不愿意在任何人的
身上寻找友谊的性格。

  1865年5月23日,联军在华盛顿举行最后一次游行,林肯总统宣布美国南北战争
结束。

普利策领了最后一次薪饷。他和许多无家可归的士兵一样,决定留在纽约。

  战后的纽约,大批退伍军人使本来难寻职业的失业大军更加庞大。如果有一个
工作机会,就会有几百人前往应聘。普利策英文还是不行,又没什么专长,要找个
工作谈何容易。他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后来外套有了破洞都没钱买件新的。

  尽管如此,普利策也尽可能使自己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只要口袋里有个角币,
他仍然会到法国旅馆附设的一家小店找人为他擦皮鞋。有一天,擦鞋的对他这个阿
兵哥说,请他帮帮忙以后别再来擦皮鞋了。普利策问这是为什么?擦皮鞋的只好说,
法国旅馆的阔佬不愿意跟他这个穷孩子坐在一起擦皮鞋。普利策看看身上破旧的衣
服,再看看阔佬投来的鄙夷的目光,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种尴尬的局面,使普利策决心离开这个城市;而且他发誓,有朝一日他要返
回此地,买下这家法国旅馆,然后把它夷为平地,在这里重新盖上一栋举世无双的
摩天大楼。

  那天,普利策碰巧遇到一位林肯骑兵队的战友。战友劝他到西部去,西部才是
真正的美国,于是普利策决定到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去。他深信他的希望到了那里
会实现。

  普利策在离开纽约时,身上只有几个铜板。他卖掉了身上唯一值钱的东西——
一条丝质手帕。他以步行和搭乘火车的方式前往圣路易斯。当他见到密西西比河的
时候,不但已身无分文,还卖掉了一部分的衣服。他走过的路程,相当于从布达佩
斯经过巴黎到伦敦那么远。他把母亲美丽的照片带在身边,寂寞时不时地拿出来看
看,这是他唯一能获得安慰的短暂片刻。

  普利策于10月10日傍晚到达密西西比河畔,正好碰到一阵雷暴雨。他又冷又饿,
眼睁睁地望着对面的万家灯火,却无可奈何。一座桥也没有,又没钱坐轮渡。他浑
身颤抖着,不知道如何能捱过这个夜晚。他站在岸边看着渡轮来来去去,船夫叫他
走开,他只装没听见。

  普利策等又一艘渡轮靠岸后,硬起头皮问船夫:“请问你们需要人手吗?我必
须去圣路易斯,可是我身上没钱。如果我留在这里,一定会被冻死的……”船夫仔
细地打量着他因寒冷而变成紫色的脸,终于代他向船长求情。船长答应让他上船烧
锅炉,借此免费乘船过河。

  船终于靠岸了。普利策铲了一夜的煤,四肢无力,全身发痛,下船时差点跌倒。
船长给了他一点钱,告诉他到哪儿去找吃住的地方。他找了个最便宜的客栈,倒下
去就睡着了。

  下午,普利策被嘈杂的人声吵醒了。起床朝窗外一看,只见宽阔的密西西比河
上艳阳高照,圣路易斯市是那么生气蓬勃。他来到大街上,买了个面包边走边吃。
此刻,街上到处都是猎人和生意人,当然还有婀娜多姿的淑女和穷兮兮的工人。新
盖的商业大厦、银行、学校处处可见,这些美好的形象,使得普利策深信圣路易斯
是个可以寻求光明前途的城市。

  普利策第二天就找到工作了。由于他身体瘦弱,没办法干粗活,而且脾气也不
好,又有几分傲气,不太愿意干那种让人呼来唤去的事,所以他接二连三地换工作,
做过骡夫、水手、建筑工人、码头苦力、餐厅跑堂和马车夫,但没有一样是他真心
欢喜的。

  普利策幸运地租到了一间好房子,和一个德国家庭住一块儿。房东劝他找个固
定的工作。要找到一份固定的体面工作,就得先学好英语。他于是来到图书馆,找
到了一份差事,每天为图书馆工作2小时,换取可以任意借阅图书的便利。

  每天早上,普利策赶到图书馆,边工作边如饥似渴地读书,上班时间一到,他
又赶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去打工。在图书馆,他遇上了一位名叫托马斯的教授。虚心
好学的普利策赢得了托马斯的好感,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托马斯日后对普
利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868年,普利策当上了律师后,因为没钱设立律师事务所,加上年纪轻轻,又
是一口夹生的英语,找他帮助打官司的人望而却步,业务始终不见起色。

  一天晚上,图书馆里有两个人在下棋,其中一个正举棋不定,站在身后观看的
普利策提醒他说:“别走那一步!”两个人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望着他。其中一个
说:“老兄,如果您走那一步,您就输定了。”普利策又站在另一方,拿起棋子走
了几步说:“先生,如果您这么对付他,还是会赢的。”

  两个人看看普利策,又看看棋盘,似乎让这位陌生的年轻人的棋艺给镇住了。

  当普利策正想离开时,其中一位叫住了他说:“年轻人,我想认识一下你这位
棋艺高手,也顺便介绍我的一位好朋友给你,这是艾米尔先生,我叫苏兹。”

  普利策一听不由伸了伸舌头,他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还敢得意扬扬地指导两位
名人下棋。在圣路易斯,没人不认识艾米尔和苏兹,尤其是苏兹,他是共和党创始
人之一,过去曾帮助林肯竞选总统。苏兹原籍是德国人,担任过美国驻西班牙公使,
南北战争时曾是少将,现在是密西西比州的参议员。

这两个人共同拥有一家圣路易斯《西方邮报》。

  当苏兹听普利策说曾在林肯骑兵队服过役,便和艾米尔交换了一下目光。他俩
同时想到,这个才满20岁的年轻人,已当过骑兵、打杂工人、律师,见多识广,而
且下得一手好棋,这是很少有的。

  正好《西方邮报》的一名记者不干了,得找个人补缺才行。苏兹和艾米尔不约
而同地想到了普利策。他俩问普利策愿不愿意当记者;普利策说他当然想当,只是
从来没有写过文章,怕胜任不了。他俩勉励他边干边学,说他脑瓜子很灵,不久就
能胜任的。

  普利策上班的第一天,总编辑就派他去采访一桩盗窃案。当他赶到失窃地点时,
已经有许多别的报社同行闻风赶到了。普利策不仅详细地进行了采访,还帮助办案
人员分析案情。结果,案子很快就侦破了,而普利策也写了一篇精彩的报道。就连
对他的能力有很大疑问的总编辑,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小伙子了。

  接着几个星期,普利策写了许多报道。他之所以一口气能写那么多的报道,是
因为他下笔快而且不浪费一分一秒。他领受任务后,大街小巷到处奔忙,他既报道
市政府面临的困境,也采写码头工人的打架斗殴,甚至别家报纸只字不提的芝麻小
事,他也不放过。他认为报纸是给市民看的,就要报道市民身边的趣闻趣事。如果
不是苏兹支持他的观点的话,他这些稿子是发不出来的。他的文章一登出,读者争
相传阅,顿时洛阳纸贵,《邮报》销售量直线上升。

  报社老板苏兹又把普利策调往杰斐逊城,担任报社驻该城特派记者,专门采访
州议会开会的消息。他到首府从事政治采访的第一个月中,就已闯入议会的政治核
心。

  由于苏兹先生的熏陶和栽培,普利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苏兹认为这小伙
子是新闻方面的奇才,有朝一日会和自己并驾齐驱。

  果如苏兹所言,1869年12月,普利策通过竞选,当选州议员。进了议会后,他
敢仗义执言,尤其对贪官污吏更是大加挞伐,就像在报上发表抨击文章一样。普利
策了解到圣路易斯市政当局所收的大笔税款不知去向,就提出一个法案,要求追查。
当时就有一些议员极力反对,甚至公然威胁他的人身安全。朋友们也劝普利策别跟
这帮有权势的人斗,说他们会要你的命的。但他照样坚持原则,一边在议会里跟他
们斗,一边写了一篇篇内幕报道登在《邮报》上。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当局被迫
进行了追查,并将贪污受贿的官员绳之以法。

  由于这件事,普利策被州长任命为圣路易斯市的三大警官之一。这一年他才23
岁。他从身无分文来到圣路易斯,时间不长,就成了该市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如今的普利策已是个小有资产的人物了。他抽空回了一趟故乡。回到布达佩斯
后,他这个衣锦荣归的游子扑向了母亲的怀抱,母子紧紧拥抱着,热泪滚滚而下。
9年时间,一个流浪的穷孩子变成了报社的阔老板、一个政府要员,普利策的继父怎
么也不能相信。

  普利策回到美国后,直奔圣路易斯。在这段时间,他做了一笔生意,赚了不少
钱。赚钱的原因是他买下了一家报社,转手又卖给了当时的新闻业巨头麦克拉,净
赚了2万美元。圣路易斯的居民不得不承认,普利策同时还是个有生意眼光的人。

  有一天普利策突然告诉朋友说,他要去首都华盛顿,担任《纽约太阳报》的特
派员。他有充分的理由要去华盛顿。当他回欧洲探亲回来时,曾在那里小住几日,
并且遇到了一个令他动心的女孩。那女孩名叫凯蒂。

  普利策到了华盛顿后,渐渐和凯蒂热恋起来。但凯蒂的父母却难以接受普利策,
在他们心目中,新闻工作是不值得干一辈子的。普利策下定决心,拼命地工作,希
望能够在新闻事业上闯点名堂出来。他深信这个行业同样可以出人头地。

  1878年6月19日,普利策和凯蒂终于喜结连理。婚后这对年轻夫妇就前往欧洲度
蜜月。夫妻俩的生活一直很美满。他们在欧洲游历了10个月后,又回到了圣路易斯。

  普利策发现圣路易斯的一家老报——《圣路易斯快报》因经营不善,正打算出
售,便以2.5万美元买下《快报》。这样,31岁的普利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报纸。
但是这家报纸发行量只有24份。为了改变它的老面孔,普利策把它改名为《圣路易
斯快邮报》,他在新报纸头版刊出了发行宗旨——本报除了人民之外,不为任何政
党服务;本报不是共和党的发言人,只报道真实的一切;本报不会支持总统或国会,
只公平慎重地给予批评;本报将攻击一切罪行及腐败行为……

  《快邮报》面向广大市民,每日刊登一些和市民息息相关的报道,以及市民喜
闻乐见的文章和图画,受到市民喜爱,发行量直线上升。普利策还喜欢刊登一些发
人深思及引起议论的文章,像一篇与税收有关的文章就是个例子。它刊登了有钱人
和大商人所缴的税额,以及工人和小生意人缴税的资料。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出,有
钱人付的税很少,穷人反而缴得比他们多。这篇文章一见报,不到几小时,报纸就
被抢购一空。普利策把最后一张报纸钉在报馆门口的橱窗里,他自己则躲在一旁,
静听拥挤的读者对报纸的反应。

  普利策这样做自然会得罪人。一些大商人恼羞成怒,串联那些逃税大户,撤消
了在《快邮报》上的广告。这下子普利策的损失不小,但是他向恶势力挑战的决心
并未动摇。

  普利策一生中最痛恨的就是政治的腐败。他曾在《快邮报》上撰稿说:“什么
是我们政治生活最大的破坏者?当然是腐败。为什么会造成腐败呢?自然是贪财。
谁又是贪财最大的唆使者?……金钱是今日世界最大的诱惑力。有人为它出卖了灵
魂,有人为它出卖了肉体,更有人把钱看成万能……”

  普利策作为发行人兼主编,事务相当繁忙。事业一天天扩大,非得有个得力助
手不可了。他几乎跑遍了全国,终于找到了一位名叫柯克里的人,这个人性格同他
相近,很有魄力。普利策于是任命他为主编。这样,普利策可以集中精力当报社的
老板。

  1881年,《快邮报》销路大增,普利策赚了一大笔钱。他拿出一部分利润让员
工分享。主编除了高薪,年终还参加分红利。特别勤劳的报童,可以得到金表或银
表。每年圣诞节,全体员工都能享受到全鸡大餐。

  这时候,普利策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虽然婚姻、事业都很顺利,可是此时
普利策的身体已大不如前。

  1882年秋天,正当他和家人准备去加利福尼亚度假的时候,报社出了一桩轰动
全市的大事,一个名叫史列贝克的律师被登在报上的一篇对他不利的文章所激怒,
就带着枪到报社来滋事,柯克里为了自卫,开枪将他击毙了。

  这件案子几乎毁掉了普利策和他的报纸。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聚集在报社大门
前,提出威胁要将普利策处以极刑。疯狂的群众甚至把点燃了的火把扔进窗内。

  普利策认为,不管如何,杀人绝对是坏事,谁干的都一样。西部天天在变,正
在由野蛮走向文明,应该靠法制来解决问题。他给这件事弄得焦头烂额。他先让柯
克里取保在狱外候审。他自己也率全家到纽约去了。

  这时的纽约已和他刚从骑兵退伍时大不一样了,已成了一个相当繁华的大都会。
为了能在纽约立足,普利策认为还是办报好。于是他买了一家负债累累的《世界报》。

  1883年5月11日,第一张新《世界报》印出来了,立刻引起了一阵骚动,许多报
社的编辑看了都大摇其头,认为这种报纸在纽约是行不通的。但是它每星期都发表
由普利策亲手写的社论。社论说出了劳动者的心声,对纽约的富人显贵发出猛烈的
抨击。

  《世界报》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说出了深刻的道理,很快就赢得了读者。普
利策还利用报纸这个阵地,支持克利夫兰参加总统竞选。《世界报》列出四个支持
他的理由:1.他是个老实人;2.他是个老实人;3.他是个老实人;4.他是个老
实人。

  后来在短短的几年内,《世界报》成了全美国新闻界的泰斗,它所带来的震撼,
使人不得不对它另眼相看。

  普利策热心于政治,1885年,他在国会代表选举中,以高票当选为纽约市的众
议员。

  可是,妻了凯蒂并不快乐,丈夫越忙,在家陪她和孩子的时间就越少。一天凯
蒂跟普利策开玩笑说:“约瑟夫,你整日不归家,是在外面有别的女人了吧?”普
利策却点了点头说:“是呀,比你漂亮多了,我也非常喜爱她……”

  原来,普利策说的是“自由女神”。他在国会就听说了法国人募集了一笔巨款,
要塑造一座自由女神像,准备献给美国人民当礼物。这座女神像已塑造好了,正等
着装运到美国来。有关人士建议将她安置在罗德岛地势较高的地方,以便让每一个
进入纽约港口的人都能看得到,可是国会却迟迟不通过拨款预算。

  普利策准备筹募一笔款项,使法国人的礼物可以早日运抵纽约。他于是通过
《世界报》,呼吁大家捐款。《世界报》的大声疾呼立刻有了反应。1886年10月,
当自由女神像在纽约港口矗立时,普利策与各地名流显要,站立于主持仪式的行列
中。

  1887年,普利策为纽约市的一次选举奔忙着,他日夜不停地演说,写文章,策
划选举事宜。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有天晚上,主编柯克里走进普利策的办公室,
看见他直直地望着自己,两行泪水挂在脸上。原来,普利策什么也看不见了,他的
双眼已经瞎了。

  为了调养身体,普利策和凯蒂开始了一次长期、悠闲的环球旅游,经过了印度、
中国及日本。回到美国之后,普利策便筹划盖一座《世界报》新的大厦。他买下的
那块地皮,就是当年退伍时身穿旧军服被有钱人看不顺眼,连擦皮鞋的都撵他走开
的那座法国旅馆所在地。

  1890年12月10日,纽约最高的一座大楼——新普利策大厦完工了。这是座20层
楼的建筑物,地下室用来做印刷厂,一楼为营业部,二楼至十楼为出租的高档写字
楼,十楼以上为《世界报》枢纽中心。镀金的圆形顶楼是普利策的办公室。第十一
楼是漂亮的卧室套房,专供加班不能回家的编辑使用。

  建这座大厦,普利策没有分文债务,这座价值200万美元的大厦完全属于他个人
所有。

  普利策知人善任,他手下有一批像柯克里这样的精兵强将帮他主持业务。他虽
双目失明了,但耳朵能听见,他每天都要听下属汇报工作,然后他作出指示。没事
时,他让秘书读书、读报给他听。有时由他口授,让秘书代写重要社论。他还造了
一艘豪华游轮,乘坐它到处旅游。

  普利策为了培养新一代的新闻人才,向哥伦比亚大学捐赠了200万美元,创办了
一所新闻学院。

  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在他的游船上与世长辞,享年64岁。
  到了1931年,普利策花费毕生心血创办的《世界报》,在经济大恐慌的浪潮中
宣告倒闭了。他的后代设法保留了《圣路易斯快邮报》,该报如今仍是美国的大报
之一。

  为了纪念普利策,美国每年都要评选“普利策”新闻奖,该奖是美国新闻界的
最高荣誉奖。

状元实业家张謇

  在中国历史上,状元出身的宰相为数不少,可状元出身的实业家则只有一位,
那就是清朝末年提倡和奉行“实业救国”的先驱张謇。

  张謇是江苏南通市海门县常乐镇人。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农民家庭,祖父是文盲,
父亲识字也不多,但聪明的张謇自小读书就很勤奋,据说5岁时便能一字不漏地背诵
《千字文》。有一天,老师见门外有人骑白马走过,便以“人骑白马门前过”为题,
让学生对下联。张謇的三哥对的是“儿牵青牛堤上行”,而张謇对的是“我踏金鳌
海上来”。老师大喜过望,说他志向远大,将来一定能大有作为。

  但是张謇参加科举考试并不顺利,他16岁考中秀才,直到33岁才考中举人;此
后连续4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他一气之下,把应考用具都砸了个粉碎,发
誓再不参加科举考试!

  1894年春天,因为庆祝慈禧太后60大寿,清政府破例多开一次科举考试,张謇
被父亲和伯父强逼着,再次应考,没想到这一次却得到了主考官翁同(龠禾)的赏
识,中了头名状元,并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然而这年6月,中日甲午战争就爆发了。
张謇满腔义愤,和翁同(龠禾)等人一起,积极主张坚决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
一再写奏章给皇帝,抨击李鸿章的卖国投降主义。在斗争正激烈的时候,张謇的父
亲因病去世了,按照当时礼教,他必须回到家乡去服丧守孝3年。于是张謇匆匆离开
了京城。

  第二年2月,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中国不得不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南通,张謇对腐败的满清王朝更加失望。他深深地感到,
要使中国“不贫不弱”,不受外国人的欺侮,当务之急,一是要实行政治改革,以
议会制取代君主制;二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业,以求民富国强。他认为,一个有头脑
的知识分子,就应当正视现实,勇于投身实业,以拯国家于危难,救百姓于水火。
所以,他拒绝回北京重新担任官职,决心在家乡开办工厂。在给翰林院辞职书中,
他明确地表示:“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当时的两江总督张之洞,也是一位办实业的热心倡导者,他原先和张謇就有交
往,也有在苏州、南通两地兴办工厂的打算。他看到张謇是新科状元,又热心于实
业,便委派张謇在南通筹办纱厂。这正和张謇的心意不谋而合。因为南通地区滨江
临海,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无霜期长,是传统的产棉区。这里的棉花不但产量高,
而且质地洁白,纤维长,富有弹性,很早就以“沙花”而闻名天下。同时,当地农
民具有纺纱织布的传统技术,他们织的“通州大布”远销东北市场,深受欢迎,所
以对于机器纺纱的需要量日益增长。此外,从当时的情况看,搞纺织所需资金比搞
其它工业要少一些,生产周期短,能较快地获得利益。这些有利条件再加上官方的
支持,都促使张謇放手大干一场!

  1895年6月,张謇到江宁,与张之洞谈妥了办厂的事,回到南通,跟当地的豪门
富户和亲朋好友一说,当即有人赞成,答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事情渐渐有了头
绪。第二年春天,张謇把本地的花布商人沈燮均、陈维镛、刘桂馨,上海洋行买办
郭茂芝、潘鹤琴,以及上海绅商樊时熏等人请到家里,商量集资认股的事情。大家
议定以100元为一股,并分别认定了自己负责募集的股数,成立了最初的董事会。这
6个人被人们称为纱厂初期的“通沪六董事”。当天,他们又现场勘察,选定了南通
城北15里的唐家间作为厂址所在地,并且确定厂名叫“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的旗号一打出来,开头也是轰轰烈烈的。大家见领头办厂的是个状元,
既觉得新鲜,也感到心里踏实,所以投股的人相当踊跃。特别是唐家间一带的农民,
听说土地可以入股,便纷纷以土地折股,省下了厂方不少购地款。张謇又仗着熟人
朋友多,亲自写信到处为工厂作宣传,也招徕不少股东。

  这样算下来,建厂所需要的资金该够了;可是,购买机器所需要的资金,就完
全没有着落了。张謇只得再去找两江总督。这时张之洞已经被调任两湖总督,接任
两江总督的是刘坤一。刘坤一的态度很热情,然而谈到钱上,他却也表示为难,先
让张謇打他的旗号去借,后来干脆让张謇到湖北去找张之洞。张之洞总算是积极支
持张謇的,他为了在湖北办纱厂,已经向国外购了一套机器,这时便决定,如果南
通的大生纱厂厂房先完工,就把这套机器先让给大生纱厂用。

  经过几番周折,大生纱厂的厂房总算建成了,纺织机器也运到了厂里。1899年
4月14日,大生纱厂正式开工,纺出了第一缕棉纱。面对震耳欲聋的机器声,身为总
经理的张謇激动得热泪盈眶。看热闹的人感到奇怪,了解内情的人却不觉得意外。
他们知道,为这纱厂,前后5年间,张謇不知吃了多少辛苦,受了多少磨难!他一个
堂堂的“状元公”,不得不东奔西走,集资筹款,看人家的冷脸,听人家的嘲讽。
直到前几天厂里试机,还有不三不四的人在说:“纱厂烟囱高,何时才冒烟?机器
虽然响,何时纺出纱?”如今烟囱冒烟了,机器出纱了,张謇能不高兴得流下喜泪
吗!

  董事们也都兴高采烈地互相道贺。张謇便趁着这个机会,把大家召集起来,商
量订立厂规厂约的事。他说:“头一脚虽然踢出去了,但正式生产,没有个规矩是
不行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么大个厂,没有厂约,怎么负责理事?这是事业
成败的关键!”可是这些人对于办厂并无经验,也不知道厂约该怎么订。幸亏张謇
早有准备,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从总董事、分职董事、车间执事的职责,到各车间、
各账房、各栈所的管理,以及考核标准,奖罚等级,一条条说得头头是道。董事们
听得心悦诚服,一致决定就按张謇的办法去做起来。为了提倡新的风气,打破陈规
陋习,张謇还规定:“工厂中凡执事人概称‘先生’,不得沿袭‘老爷’旧称。”
在19世纪末的中国,张謇就能制定出这样一套比较完整新颖的管理制度,应该说是
很有见识的。这些措施的实行,对于改善企业的管理,形成企业新风气,以及增强
企业的竞争力,都产生了较好的作用。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大生纱厂的机器只响
了半个月,就突然停了下来。张謇急忙查问,才知道是买棉花的资金用完了,厂里
不得不停工待料。管资金的董事前几天已经向张謇反映过这个资金不够周转的问题,
张謇因为正忙着办纱厂的附属学堂,希望早日培养出自己的能掌握洋机器的工人,
所以把这事给忘了。他内疚地宣布,要给他自己记过一次,并且当即想办法,一方
面让厂里把纺出的纱卖了,先买些棉花来维持生产,同时决定再次到上海去借款作
为工厂的周转金。

  张謇这一次到上海,一连奔走了两个月,却连一分钱也没借到。他发电报向老
股东求援,同样没有回音。他急得嘴上起泡,双眼红肿,最后连带出来的旅费都用
完了,无可奈何之际,只得在报纸上登出广告,在四马路卖字3天,筹集回家的路费。
凭着他的状元名声和一手好字,慕名而来的人很是不少。回家的路费是不成问题了,
但他还是久久地在黄浦江边徘徊:空手而返,厂里急需的资金还是没有着落啊!后
来上海的朋友给他出主意,说可以先把工厂租给别人,几年后再收回,这样工厂还
是自己的,得到的租金又可以作为流动资金。张謇不得已接受了这个办法。可是接
连来了几个有钱的大商人,都拼命把租金往下压,并且公然表示,只要张謇答应,
他们可以给张謇个人大大的好处。张謇听了大怒,强硬地回答:“你们把张謇当成
什么人了?难道我也是货物,可以花钱收买的吗!哼,你们也太小看我张謇了!”

  张謇回到了南通,靠着卖纱买棉的办法,苦苦撑持着厂里的生产。好在近几个
月里,棉纱的行情看好,售价连涨了几次。纱厂的资金不断扩展,不但保证了工厂
的正常生产,而且还略有结余了。大生纱厂终于度过了这一次资金危机。

这一年,由于纱价大涨,大生纱厂获利达到20多万两白银。

张謇脸上的愁容终于烟消云散。

  这一天,张謇带着纱厂出产的棉纱,到南京去看望两江总督刘坤一。棉纱用红
绸布扎着,一共是两束。张謇笑着说:“这是我们大生纱厂自己生产的棉纱,送给
总督做个纪念。”

  刘坤一接过棉纱,连声称赞道:“好,好,我收下!过去人们称这种棉纱叫洋
纱,织出布来叫洋布,现在我们自己也能生产了。这可全靠你的苦争苦斗啊,我要
给你记上一大功!”

  张謇说:“苦是苦一点,但这是我‘自讨苦吃’,怨不得别人。再说为了国计
民生,虽说吃一点苦,我心里也痛快啊!”

  有一句话张謇没有说,那就是为筹措购买棉花的资金,他的妻子连首饰都卖掉
了;而办厂这五六年来,他的家人从来没有在厂里支用过一文小钱!

  困难和挫折锻炼着张謇的意志,也激励着他向更加宏伟的目标前进。他想,纱
厂纺纱缺不了棉花,棉花需要花钱收购,而随着棉纱的畅销,棉花的价格也在天天
上涨,更何况日本的厂家也到这一带来收购棉花……如果我们能有自己的棉田,不
就可以不受棉花市场的牵制了吗?

  想到这里,张謇毅然决定,建立一个垦牧公司,把沿海的荒滩改造成棉田,自
己种棉花自己用!

  他与几位老朋友商量后,再次来到南京,拜访两江总督刘坤一,要求将沿海荒
弃的滩涂划给他们办个农牧垦殖场,使工商农牧形成一个系统。刘坤一当即表示支
持,让张謇以他的名义写一份奏章给朝廷。这份奏章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复,1900年
9月,通海垦牧公司正式开始筹备。

  第二年3月,垦牧公司的章程经过七易其稿终于确定下来。这时,大生纱厂的事
务也很紧,张謇只好把垦牧公司的开办事务交给他的学生江导岷。一些本来无地和
少田的农民,听说张状元开办垦牧公司,管吃管住,还给工钱,大家奔走相告,纷
纷前来报名,加上张謇到上海招募来的失业游民,一下子就有了二三千人。他们先
在海滩上筑堤垒坝,防止海水浸漫上地。一个多月下来,海滩上竟出现了一道石砌
的长城!经过一秋一冬的劳作,1902年春天,垦区各处都长出了嫩绿的青草。个别
碱性大的地段,工人们便开渠引水冲洗,改造土质。夏天到了,牧草、芦苇渐渐长
大,工人们又弄来一些牛羊放牧喂养。秋天来了,芦花开了,牧草黄了,牛羊居然
长得又肥又大……

正当人们为成功而欢欣的时候,意外的灾难袭来了。

  一天夜里,海上突然起了大风暴。狂涛巨浪冲上海滩,石头砌的堤坝垮了,芦
苇和牧草被淹没了,小牛小羊被卷走了。一年的辛苦劳作,转眼间化成了泡影!

  张謇从垦牧公司工务处里冲出来,迎着狂风巨浪向海堤奔去,一边大喊:“工
友们哪,快到海堤上去啊!”

  工人们见年已半百的张状元竟然不顾一切地冲向海堤,开始简直以为他是发疯
了,但很快,他们都被张謇的精神感动了,也纷纷跟上了海堤。

  “修补堤坝,不能让潮水上岸!”张謇一边发号施令,一边带头挺身而出跳到
海水里去搬石头。但是张謇毕竟是一个文弱书生,一浪打来,就把他打得跌倒在地。
工友们连忙来扶他,张謇直摇手,说:“快去搬石头!”工友们只得赶紧去搬石垒
坝,张謇也艰难地在海水中抱着石头一步步往前挪。

终于,这一段缺口补了,张謇才离开这里,又向前去查看别处的险情。

  经过几年的开垦和建设,通海垦牧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当年的荒滩,如今有9万
多亩变成了良田,年产棉花多达四五万担。他们以堤划区,各堤之间都建有居室和
厅堂。储物有仓库,吃菜有园圃,佃工有成排的宿舍。买东西也很方便,离宿舍不
远就是市场。出门有路有桥,交通十分便利。特别是每年收获的那堆积如山的棉花,
使大生纱厂的原料供应得到了可靠的保证。不常出门的农民到了这里,几乎以为自
己是真的进了桃花源。

这确是中国大地上前所未有过的景况。

  张謇常常说,一个人办一个县的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的事,要有一国
的眼光;而办一国的事,就要有世界的眼光。这种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在他兴办实
业的过程中。他从来就不满足于现有的事业,一直在不断扩展事业的规模。1904年,
他利用大生纱厂的盈利和新人股的资金,投资63万两白银,增添纱锭2.4万枚,所用
的机器设备等也逐步加以更新。就这样,到1913年,大生实业集团已经拥有200万两
白银、6.7万枚纱锭。

  除了兴办垦牧公司,张謇还以棉纺织业为中心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1906年,
张謇为了解决纺织机器设备的维修制造困难,开办了资生铁冶厂,还有广生榨油公
司、大隆肥皂公司、吕四盐业公司、镇江铅笔公司、上海大达轮船公司、江浙渔业
公司等也接连兴办起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张謇已兴办各类企业二三十个,
形成了一个以轻纺工业为核心的企业群,一个在东南沿海地区独占鳌头的新兴的民
族资本集团。

  在兴办实业之外,张謇一生中最为重视的就是办教育了。因为他认为教育也是
救国救民的重要手段,要想国家富强,人民就得掌握知识,因此,中国必须大力发
展教育事业。他先后兴办了大生纱厂职工专科学校、纺织专科学校、铁路学校、吴
淞商船学校等,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实业培养了各种有用人才。张謇在1902年创办的
通州师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学校。此后,他还先后创办了女子师范学校、
城厢初等小学、幼稚园、盲哑学校等。1920年,他又将纺织、医学、农学三个专科
学校合并为综合性的南通大学。同时,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
苑,以及图书馆、气象台、医院、公园等,使南通成为一个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忙于打仗,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
略,中国的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张謇的事业也在这时达到了顶峰。19
17年,单大生纱厂的盈利就达76万两白银,1919年又赚了263万两白银。到1922年张
謇70岁生日时,大生集团四个纺织厂,资本达900万两白银,有纱锭15.5万枚,占全
国民族资本纱锭总数的7%。同时,在盐、垦、牧方面,他先后开办了20个盐垦公司,
成为东南实业界的巨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