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6, 2011

世界富豪故事100篇 (Part 10 of 15)

金笔女王汤蒂因

  1916年,汤蒂因出生在上海一个贫寒的市民之家,她父亲给她取名叫汤凤宝,
希冀女儿将来能成为凤中之凤。1周岁的时候,她被过继给邻居沈文元家,沈家膝下
无子,当即给她改名为“招弟”。上学读书略通文墨后,她觉得“招弟”这个名字
太俗,就恳请一位有学问的老中医为她改个名字。老中医问清她是12月出生的,便
不假思索地说:

“小姑娘,那你就叫汤萼吧!”

  老中医说:“‘萼’就是梅花的蒂,希望你经得起摔打,受得住苦寒,就像梅
花那样,总在寒冬腊月绽放,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铮铮风骨来……”

  好像冥冥中真的有种力量要验证老中医的预言,小汤萼亦即后来的汤蒂因在人
生道路上果然屡经风雪,她也果然如寒梅一般,经风霜而不凋。

  她所遭遇的第一场风雪,是由父母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带来的。她和哥哥汤
锡蒙,本是同胞兄妹,又在一个学校读书,但两人在家里的地位和待遇却有着天壤
之别,这尤其表现在读书受教育上。哥哥作为家里的独子,他读书似乎是天经地义
的,而且砸锅卖铁也要送他上大学。对汤萼却不同了,父亲常说一个女孩家,读再
多的书,都是别人家的,因此只要能认几个字,会记几笔流水账已经足够了。

  在小学认认真真读了6年,转眼毕业了,汤萼在全班考了第二名。她拿着比哥哥
优异的成绩单,兴冲冲地送给父母看,并准备提出考务本女中。谁知父母对她的好
成绩均不屑一顾,而且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给她泼来一盆凉水:“女小囡还读啥
中学?家里有多少事等着你!”就在哥哥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的时候,她被
母亲叫上了阁楼,开始学习做针线活儿、管事务。对这些毫无兴趣的她,这时就满
腹心酸地想:同是父母所生,为什么我和哥哥不能得到平等待遇?难道生为女人,
天生就没有受教育和闯天下的权利?这一切,到底是谁造成的?

  汤萼丝毫没有因为被困在小阁楼上而甘向命运屈服。父亲是报贩出身,他对买
书买报诸如买《儿童世界》、《小朋友》和《小说月报》这样一类杂志,从来就不
吝啬。这为小小年纪就被困在家里的汤萼,打开了一扇无形的窗口,并促使她从心
底渐渐萌动了这样的念头:“‘五•四’运动的狂飙早已过去,大人们拖在脑后的
辫子也早已剪掉……但是反封建的浪潮汹涌过一阵后又似乎平复了,我依然生活在
浓重的封建气氛中。我虽然是一只小小的蓬雀,但有一对翅膀,望着辽阔的长空,
我多么想飞啊!”

  几个月过去,想飞的汤萼,终于透过她家那扇小阁楼的窗口,看见了一块可供
自己飞翔的蓝天。

  这天的上海《新闻报》刚刚送到,汤萼照样像往常那样抢着打开报纸,寻找每
天必读的《啼笑姻缘》连载。但这次连载小说还未看完,另一行文字却鬼使神差地
跳入了她的眼帘。这是广告栏里的一则由“益新教育用品社”刊出的招收女店员的
广告,广告上白纸黑字地写着:益新教育用品社需要招收女店员5名,条件必须是初
中毕业。

  逐字逐句地看完这则广告,汤萼心潮起伏,想入非非:“啊,小学生能考吗?
我早就想‘飞’了,现在有了‘飞’的机会,绝不能轻易放弃!”而此时此刻,报
纸上每天连载的曾让她着迷的《啼笑姻缘》,却早已被她抛到了九霄云外。

  轻轻一闪念,几乎决定着一生命运的机遇,就在这时被汤萼紧紧抓住了。她当
即按照报纸上提供的地址,以十分虔诚的心情,给益新教育用品社写了一封恳切的
信,信中希望能给她一次哪怕是试一试的机会。

  回信很快来了,同意她去应考!考试结果,汤萼以优秀的成绩被录取了,刚满
14岁的汤萼,第一次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一开始汤萼就被分配在金笔柜台,她当时当然不可能想到,这一分配,竟然让
她从此和金笔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她所能想到的,只是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一溜
儿摆放在自己面前的几十种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金笔的性能、特点和价格,以便
迅速、准确地找到顾客所需要的商品。

  3个月后,汤萼在柜台上已能应付自如,她不仅对柜台里的金笔价格和性能烂熟
于心,而且能视顾客的地位和身份,提出深得他们满意的建议,让每个顾客都高高
兴兴地来,又高高兴兴地走。这样她和顾客便渐渐地熟了,与他们慢慢地交上朋友。
窄些热心的顾客到店里来,有时什么也不买,仅仅是为了来看她一眼。店里回头客
的增多,使金笔的销量急剧上升,这便引起了老板的注意,并开始对她另眼相看。

  当时中国的金笔制造业,还是门十分年轻幼稚的工业,就连近代资本主义发展
最早的上海,也只有10多年的生产历史。因此陈列在柜台上的国产金笔,只有先后
问世的关勒铭、金星和华旱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品种,而且工艺和式样都无法同舶来
品相比。

  汤萼一来到益新教育用品社,就听行家们介绍说,中国的金笔制造业之所以发
展缓慢,是因为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的疯狂排斥。最早垄断国内市
场的是日本货,这些几乎是随同“九•一八”践踏我国东三省的日本皮靴一道拥进
来的金笔,因价格低廉,每支只售二三角,远远低于国产的成本,所以很快占领了
我国的市场。紧接着,美国的“康克今”、“华脱门”、“爱弗释”、“犀飞利”
和“派克”等老牌金笔又蜂拥而至,铺天盖地地雄踞于上海十里洋场。此时上海各
大文具商店、书店,特别是著名的“永安百货”、“先施百货”、“新新百货”等
大公司,往往只经销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进口金笔,国产金笔却被拒之于柜台之外。

  有这样一件事情,让汤等在几十年后记忆犹新:创立以后闻名全国的金星金笔
厂的老板周子柏,为了让自己的金星金笔打入永安这样的大公司,不惜采用一条苦
肉计。他先是派人不断拥到永安公司柜台上去询问“有没有金星笔?”然后再托人
向永安公司的金笔柜长、进货部长送礼说情,请求他们试销。如此好一番周折,永
安公司才终于答应采取“寄售”方式销销看,但要等到货卖出后才算成交。如果一
个星期内无人问津,货物全部退回。周子柏把货送进永安公司后,每天派厂里和家
里的人装扮成专买金星笔的顾客,一支一支地把寄售的笔再买回来,造成金星笔大
有销路的假象。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总算在“永安”等大百货公司打开了一线销
路。

  汤萼是个有心的人,她把有关金笔制造和销售的这些点点滴滴的信息,暗暗牢
记在心头,连她自己也弄不明白,自己一个小小的新店员,为什么会对这些如此感
兴趣。一段时间下来,她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对陈列在眼前的各种金笔有种莫名
其妙的留恋。她喜欢看见这些金笔一支支地通过自己的双手卖出去,也乐于为老板
及时总结销售规律,提出一些诸如该进什么货,该向哪些学校和团体联系批发业务
等建设性的意见。

  只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汤萼就摸索出一条经验:她认为所有顾客都不外乎3种类
型,每种类型都能做到让他们满意。她说:“第一种是目标明确的,需要买什么,
我们就拿出什么。第二种是想买,但举棋不定,这就要我们做参谋,帮助拿定主意。
如对方要买金笔,我总是重点推荐‘关勒铭’、‘金星’、‘新民’等国货,讲它
们的优点。说到美国货,质量是不错。但价钱贵旧本货价虽廉,但质量不好;中国
货价廉物美,我们中国人还是用中国货好……第三种人是潜在的顾客,他们完全无
目的,仅是逛逛、看看而已,这种人我们照样要不厌其烦,服务周到,因为今天不
是买主,留下良好的印象,说不定明天就是我们的买主。”

  当时日本军队已兵临上海城下,上海市民怀着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纷
纷奋起抵制日本货。汤萼如此热心地推销国货,而且服务又如此周到,很快便深得
顾客的欢迎。她总结出的接待顾客的经验和她不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使她更是深
得老板的青睐。久而久之,汤萼成为店里的顶梁柱。她先是被提升为门市部主任,
接着又被升为权力更大的进货部主任。

  就在汤萼干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她决没有想到,她生命中的第二次风霜又降临
了!

  原来,益新教育用品社的老板如此重用汤萼,除了确实欣赏她的才干,还想把
她一步步地引进自己的卧室,做他的小老婆!老板的这个意图被汤等发现并断然拒
绝了。从此,每天坐在老板对面办公成了一件令她尴尬的事,而且老板并没有彻底
死心,仍想继续说服她。在这种情况下,汤萼悄悄下定了离开益新教育用品社的决
心,而且,她决定要自己当老板!

  19岁那年,汤萼彻底离开了益新,自己开办了一家“现代物品社”,并再一次
将自己的名字改了,更名为汤蒂因。

  但她没有料到的是,益新的老板并没有就此放弃他的那个念头——现在,他要
想尽办法,挤垮她的现代物品社,让她走投无路,再回到“益新”去!

  “益新”的老板使用了一个极为巧妙的手法:前断客户,后断货源。他向全国
各地的用户发出通知,声明:“上海最近有一家文具批发店,大发广告,招摇撞骗,
请勿轻信;如有吃亏上当,责任自负,与本店无关。”另外,“行大欺客,客大欺
行”,汤蒂因的现代物品社,比起益新教育用品社来,自然是小巫见大巫,不能望
其项背。“益新”的老板以此为优势,通知各厂商,如果和现代物品社往来,就不
要再和“益新”做生意。

  这办法果然灵验。“益新”的老板不愧是生意场上经验丰富的老手,他一下子
就找到了进攻的最佳策略。客户不明真相,惟恐吃亏上当,自然不去冒险和现代物
品社做买卖;规模较小的厂商,慑于“益新”的威胁,不敢得罪“益新”,批货就
没有原来痛快了,有的干脆表示歉意,不批发货给现代物品社了。

  没有客户,没有货源,汤蒂因这个白手起家的女老板,还没有站稳脚跟,就遭
到了狠命的一击。

当她从打击中清醒过来后,马上就明白自己该怎么去做了。

  她先打出了第一拳——攻破销售关。她连夜草拟了一份通知,字斟句酌,仔细
修改,力图清晰明了,第二天便复印了若干份,寄往全国各地的客户手中。她在通
知中说明,现代物品社货真价实,信誉可靠,愿与各地客户增进联系,互利互惠。
汤蒂因知道通知仅限于此,还不足以招徕客户,赢得客户的信任。所以,她根据在
“益新”工作时了解的情况,对那些信用可靠的客户,给予优惠,即放账或邮购的
方式,用户收到通知,只需寄来一张订货单,等收到货、验过质量之后再付款。

  汤蒂因这一大胆的举措很快收到了效果。那些被允许放账的客户,当然是喜不
自禁:可以先验货后付款,这便对他们有了许多保证。货好,他便付款;货不好,
他可以拒收拒付款,无论如何不会有损失。而那些一时还不能被确认放账的用户,
看到现代物品社有这样的胆量和气魄,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通知发出去没有多久,她便收到了很多要货单。“生意做成一半了,”她翻动
着面前的订单,高兴地对母亲说.“‘益新’的老板断不了我的客户了。”

  她现在开始打出第二拳——攻破进货关。她仔细分析了厂家和商店不愿意批货
给她的原因,大多是出于不愿“丢了西瓜拣芝麻”:“益新”要货量大,厂商赚头
也大,他们当然不能得罪了大客户而去满足赚头小的小客户。益新已经有话在先,
他们不想砸了自己的生意,也在情理之中。

  这样一分析,汤蒂因就知道了从何下手,那些中小厂商不是慑于“益新”的威
胁而不敢批货吗?那么我就找那些规模比“益新”大的厂商,他们是不会听凭“益
新”摆布的。她很快将集中起来的订货单一一分类,到上海滩有名的“合记”、
“合众”、“育新”、“鼎新”等文具店去批发进货。这些文具店果然是有生意就
做,对“益新”的通知毫无顾忌。

  一时间,现代物品社生意兴隆。汤蒂因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每天清晨,清理
打扫铺面后,她就马上去拆开邮寄来的一份份订单,铅笔多少,钢笔多少,橡皮多
少,簿本多少……她都仔细数清,一一分门别类做好统计;然后和哥哥汤锡蒙登车
去文具店或厂家将这些货物全部批齐;哥哥在前蹬车,她就坐后面简易的车厢里仔
细看护货物,不让它们有半点损伤。连续3年,这件事他们从来没有延误过,即使刮
风下雨或是当天的要货量很少,他们也没有停止去做这件事。汤蒂因常说生意人的
信誉比黄金还珍贵,如果你今天不守信誉,明天就会被客户抛弃。回到店里,他们
再打包、装箱、核对邮寄的地址,再由哥哥载到邮电局去办理邮寄手续。寄出的每
一件货物,汤蒂因都不会忘记在里面附上一封简短的致谢信和新的货物详表。这虽
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它究竟给客户的心里带去多少熨帖,有生意的蒸蒸日上为
证。

  汤蒂因边做生意边学习,只不过这种学习不仅在书本方面,更多的是积累成功
的经验和开发自己的智慧。她知道,要使现代物品社蒸蒸日上、不断发展,成为大
文具店,必须不断地增加投入,扩大业务,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实力。

  她没有雄厚的资金做背景,怎么办呢?平时的留心学习给她指了一条路——扩
股合资。经过多次洽谈,她筹集了5000元作为物品社的启动、周转资金,由独资改
为合伙,成倍地增加了实力。小小的现代物品社一时间空前兴隆。

  1936年春,汤蒂因的现代物品社经过3年的苦心经营,职工从6人增加到14人,
铺面也由南市迁到繁华的福建中路。正当她雄心勃勃,全力发展自己的事业时,
“八•一三”淞沪抗战打响了。日寇的战火毁灭了汤蒂因的家。不久,沦陷区范围
越来越大,现代物品社对外的批发业务被迫停顿,放在外面的账款,也都因为收不
回来而吃了倒账,仅这项损失就占去物品社一半的资金!而门市的营业额连维持开
支都不够。汤蒂因陷入了困境。1938年6月,汤蒂因带了2个店员,乘船离开上海,
经香港,再经越南来到了昆明。在友人的帮助下,她在昆明开了间“上海现代物品
社昆明分社”。但是情况并不如意,她的店铺开张了一个星期,除了门市零售了一
点货物外,竟无人问津。汤蒂因知道,这是昆明同业商店的统一行动,他们不愿别
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抢生意,他们要让她走开。汤蒂因并没畏缩,她决定立足昆明,
向外发展。她将价目单大批印刷后,寄发到邻近的四川、贵州等地以及云南的各县,
争取做外省外县的批发生意,没有多长时间,她就从外省外县陆续收到许多订货单,
局面终于打开了。

  生意好起来之后,货栈的存货越来越少,而且随着战事扩大,上海昆明的交通
命脉——滇越铁路,也将成为日军的轰炸目标。因此汤蒂因想尽快回上海组织货源,
抢运进昆明。这时,她从上海得到消息:上海工业已无出路,纷纷准备“迁川”。
汤蒂因敏捷地意识到,上海市面萧条,工厂销路呆滞,正是低价批进的好时机。她
便回到上海,反复和几位合伙的老板商量,最后决定用全部资金的2/3购进一批货物,
发往昆明。

  1940年,命运又露出了狰狞的一面。她相交多年、曾多次给予她帮助的好友毕
子桂在昆明病逝,这使她悲痛欲绝,后来她开办金笔厂,取名“绿宝”,就是为了
纪念毕子桂。祸不单行,她托运的150多箱文具,因中转地——海防被日寇占领,全
部被日军没收。现代物品社的股东们纷纷撤股,汤蒂因只好将现代物品社改为“现
代教育用品社”,由她独资经营。

  此时的汤蒂因手中已无多少资金了,她无可选择,只好从原始积累做起,跑起
了单帮。她和哥哥从上海出发,经杭州、金华、鹰潭、衡阳,由贵州人川,历尽千
辛万苦,到了重庆。她把货物出售后,将货款托钱庄套汇到上海,然后兄妹俩踏上
了充满艰苦和危险的归途。然而,当汤蒂因去提款时却发现,她冒着生命危险挣来
的钱,由于储备票“二作一”的规定,只能得到这笔货款的一半。

  汤蒂因苦心经营的事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时值乱世,她又没有什么资
金,最后只能决定开个门市部苦渡难关。对当时的汤蒂因来说,就是开个门市部也
不容易。母亲为她掏出了私房钱,她又费尽心机另外筹集了部分货款,这样,现代
教育用品社门市部才勉强开张。汤蒂因总算又站稳了脚跟,但她的门市部利润薄,
营业额也很有限,难以大展宏图。

  她发现,当时有点文化和身份的人,都流行在胸前别支金笔。经过仔细的调查
研究,汤蒂因决定自己生产一种别具特色的金笔,取名为“绿宝”,因为绿色是亡
友毕子桂深爱的,也是她自己偏爱的颜色。她委托一家叫“吉士”的自来水笔厂生
产“绿宝”,并开始大做广告,“绿宝”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到1946年底,由于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物价一日数涨,投机倒把、囤积居奇之
风大盛,“绿宝”竟也成了囤积对象,货物很快就卖光了。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绿宝”的承制商故意刁难,使汤蒂因成了没有货源的干老板。汤蒂因一面维持现
代教育用品社的门市营业,一面筹集资金,自己开办了绿宝金笔厂。

  汤蒂因深知广告的作用,她以自己的满腔真诚,请出了从不做广告的越剧皇后
袁雪芬,为“绿宝”做了电台广告。“绿宝”销路大增。汤蒂因的事业在悄悄发展
着。

  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所有黄金、白银、银元都被中央银行“限
价”收购。几个月后,币制改革失败,国民党却搜刮了人民的大量财富转运台湾。
汤蒂因生产金笔所需的黄金、白银无从补进,工厂很快就周转失灵,一份份的退单
像雪片一样地飞来。汤蒂因15年的奋斗顿时搁浅,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

  解放后,汤蒂因的工厂慢慢地恢复了元气,她本人也在许多革命者的帮助下,
政治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她的工厂是上海第二家接受国营公司收购的金笔厂。1951
年,上海国营日用品公司采购供应站进一步明确了同绿宝金笔厂的合同。规定向绿
宝金笔厂收购80%的产品,其余的允许其自销。这虽然一时对绿宝的利润有影响,
但在帮助它极大地打开销路的同时,又推动了它的扩大再生产,真正做到了产销两
旺。1950年开始,国家向绿宝金笔厂供应生产所需的黄金和白银,又在她生产资金
周转失灵的情况下,提供了贷款扶持,“绿宝”不断发展壮大,产品销路大开,几
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营业额和利润都达到了建厂以来的最高峰。

  1953年,绿宝金笔厂同天鹅金笔厂、博文金笔厂合并,成为“上海绿宝金笔股
份有限公司”,同时在北京成立了绿宝金笔厂分厂。1953年10月,绿宝金笔厂北京
分厂与国营兴业投资公司合营,从而成为北京第一个公私合营工厂。1954年,绿宝
金笔总厂被批准为公私合营厂,一年后,绿宝金笔总厂又与公私合营华孚金笔厂合
并,汤蒂因被任命为这家大厂的私方经理。

  这家华孚金笔厂,逐渐发展为誉满中外的英雄金笔厂,它生产的产品,从那时
起就覆盖了全国。

  1955年,在汤蒂因的倡议和推动下,上海制笔工业全行业被批准为公私合营。
同年,毛主席在上海接见了她。

  汤蒂因多次被选为全国工商联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被人誉为
“金笔汤”。

世界巨富林绍良

  在美国著名杂志《财富》一年一度的全球超级富豪排行榜中,总有数十位海外
华人的名字。华人经商致富的名声已远远超过犹太人。而在众多华人亿万富豪中,
谁执牛耳呢?当属拥有70亿资产的印届华人林绍良。他是当今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
享有“世界第六巨富”的美称。他的财产不仅超过了享有世界声誉的船王包玉刚、
工商巨子霍英东,而且也超过了地产大王李嘉诚和台湾的经营之神王永庆,雄踞世
界华人第一大富翁的宝座,成为印尼乃至东南亚的首富。然而谁能料到,这位当今
拥有亿万家业的富翁,40多年前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卖花生油的小贩。他的传奇
经历和戏剧性的发迹史惹人瞩目,而其成功的秘诀更令人寻味。

  1916年7月16日,林绍良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牛宅村里一个殷实的农
民家庭。林家祖辈以种田为生,有祖传的水田30亩,一头水牛和一些农具。父亲为
人朴实敦厚,林绍良在父母的教诲和熏陶下,继承了家风,性情温和,聪慧机智,
颇得父母的喜爱。

  7岁那年,林绍良便在村中林氏祠堂念私塾。他学业进步很快,深得老师的赞赏。
他先后念完了《四书》、《诗经》、《幼学琼林》、《左传》等书,对书中的忠烈
侠士极为崇拜,同时也使他具备了儒家道德观念。

  林绍良的家乡是个田少山多的贫困地区,许多富有进取心的年轻农民都想到外
地去闯世界。他的叔父去了印尼,在林绍良11岁时,大哥林绍喜也离乡背井到了印
尼。

  1931年,15岁的林绍良结束了他的私塾生活。父母为他在村东大路旁租下一间
小屋子,开了一家小面店,由林绍良出任“老板”。小小年纪的他,勤勉肯干,店
内外都由他独自一人料理,生意做得很灵活,不到半年,竟赚了不少钱,显示出他
在经商方面有极高的天赋和才华。

  可是,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三省,人心惶惶,林绍
良的面店也只好关门。

  1937年夏,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日寇的铁蹄踏上了福清的土地。一时间,
兵荒马乱,百业凋敝,乡下的青壮年劳力接二连三地被抓壮丁。

  为逃兵役,许多福清青年变卖家产,远渡南洋去谋生。这时,抓壮丁抓得更厉
害了,林绍良眼看难逃此关,也准备去南洋。恰巧村里有一印尼华侨归来探亲,林
绍良便求他带自己去印尼投奔叔父。那华侨爽快地答应了。两人合计作为“父子”
上路,一来可遮人耳目,二来可省一半路费。

  听说儿子要出洋,父母心里都很难过。但林绍良讲得有道理:“树挪动要死,
人挪动却活,干吗要把儿子困死在家中呢?”既然绍良有志,父母就由他去吧。临
行前,母亲握住林绍良的手,含泪说道:“儿啊,到了异邦,待人处事要有中国人
的教养,凡事多忍让。万一跟人发生争执,一定要记住: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
步,逼虎伤人。”

  怀着父母的养育之情,牢记父母的谆谆训诫,林绍良迈出家门,走向那远方的
陌生土地。

  1938年春天,林绍良来到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古突士镇,找到他的叔父。叔父
林财金在镇上开了个花生油店,林绍良就在店里当学徒。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
空余时间还要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及爪哇方言。当时的印尼,也不是安乐之邦,日本
侵略者的魔爪已伸向这块土地。爪哇岛上烽火连天,经济凋零,生意人想要赚钱,
谈何容易。林绍良发现,在店中坐等顾客上门不行,他便向叔父提出要到外面去推
销,叔父答应让他去试试。

  于是,林绍良走街串巷,上门推销花生油。这一招还真灵,销售额成倍地增长。
叔父高兴地给他加了薪,鼓励他继续干下去。

  2年后,他有了些积蓄,就想独立创业,去寻求大的发展。他做起了贩卖咖啡粉
的生意,每天半夜三更起床,先将买来的咖啡豆磨成粉,再用旧报纸包成小包,天
还未亮,就骑上自行车,赶到六七十里外的三宝垅市去贩卖。时至今日,林绍良每
当回忆起这段“骑自行车贩卖”的艰苦生活时,深感艰苦岁月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
影响极大。他不无感慨地说,人需要经得起磨炼,才会有所进步。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但日军刚退出印尼,荷兰
殖民军又卷土重来。一场抗击荷兰殖民者的独立战争打响了。

  当地华商在中华总会的领导下,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独立战争,林绍良是其中
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有过几年经商经验。独具慧眼的林绍良预感到自己大显身手、
独闯天下的时机到了。他确信,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印尼人民,而自己的
事业成败则与这场战争息息相关。

  于是,他毅然离开了在异国他乡唯一依托的叔父,选择了一条充满危险的路—
—给印度尼西亚军队运送军火和药品。

  恰逢前些时有一位高级领导人为摆脱荷情报人员的追捕,潜入古突土镇隐蔽,
中华总会把这项掩护任务交给了林绍良。这位名叫哈山•丁的领导人在林家藏匿了
1年多,与林绍良结成了莫逆之交。事后他才知道,哈山•丁是印尼共和国第一任总
统苏加诺的岳父。正是通过哈山•丁的关系,林绍良结识了中爪哇第四军区蒂波尼
哥罗师的军官们,其中一位便是印尼的现任总统苏哈托,而当时苏哈托是这个师的
上校团长。

  林绍良找到蒂波尼哥罗师的军官们,跟他们说明了要为他们运送军火的想法。
对于处于被围困之中的孤军来说,这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对林绍良的英勇行为大
加赞赏,并表示提供安全保护。

  双方一拍即合,认真而又慎重地研究了运输路线。不久,林绍良冒着生命的危
险,用帆船载着从新加坡购买的武器及军需物品,凭着对地形和海路的熟悉,左右
回旋,巧妙地越过荷军封锁线,把一批军火安全地运到了中爪哇印尼军中。就这样,
林绍良押运军火,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荷军的封锁线,如入无人之境。每次运抵前线,
印尼官兵都向他欢呼致意。他从军火生意中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同时又与苏哈
托等印尼军官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这为他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贩运军火、药品的同时,林绍良敏锐地发现了另一宗可获大利的买卖——丁
香生意。

  当时,中爪哇生产的丁香烟远近闻名,销路很畅,大大小小的烟厂应运而生,
发展到上百家。这样,作为生产香烟原料的丁香需求大大增加,每年需要量高达2万
多吨,远远供不应求。丁香生意利润确实诱人,但风险极大。丁香盛产于印尼东部
的马鲁吉群岛,要把丁香运抵中爪哇,必须穿越荷兰军队的重重封锁线,弄不好就
人财两空。

  具有精明的经营头脑,又有过人胆识的林绍良,根据以往贩运军火的经验,设
计出一条丁香运输路线:从产地马鲁古群岛装货后,绕道新加坡,再经贩运军火的
通道,突破荷军封锁线,运到中爪哇的古突士,然后再将丁香发到各地烟厂。

  一天傍晚,林绍良把一批军火押送到印尼军营后,便来到苏哈托的团部。两位
挚友见面后就亲热地交谈起来。林绍良把贩卖丁香的想法如实相告,并请求苏哈托
团长派兵保护。苏哈托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下来。

  有了苏哈托的特殊保护,林绍良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第二天他就启程前往马
鲁古群岛。不久,一批丁香便安全地运达那些嗷嗷待哺的烟厂主手中。从马鲁古到
古突士,林绍良频繁往来。苏哈托言而有信,每次都派兵“保驾”。林绍良的丁香
生意在战火纷飞中畅通无阻,滚滚金钱流进了他的腰包。几年之间,林绍良已成了
南洋颇有名气的大商人了。

  印荷之战,终以印尼获得独立而告终。心怀大志的林绍良,在一连串生意上的
成功后,也决心大展鸿图。古突士镇这个曾经使他发迹之地再也不能满足他事业上
的雄心了。1952年,他将自己的贸易公司迁到首都雅加达。

  此时,印尼的经济面临着如何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家园的首要问题。林绍良据此
确定了自己的经营战略:从衣食住行入手,相机进入其它领域。

  从1954年起,他相继办起了肥皂厂、纺织厂、轮胎厂以及自行车零件制造厂。
随着企业的发展,他逐渐把目标放在进出口贸易上,在新加坡和香港建立起贸易关
系。在经营活动中,他体会到,无论是经商还是办厂,都必须得到金融界的支持;
要想实现自己的宏愿,必须建立起自己的金融机构。1957年,他在泰国的金融巨头
陈弼臣的帮助下,正式创办了中央亚细亚银行。有了银行做后盾,林绍良在生意场
上如虎添翼,自如地应付企业资金的周转。至此,一个兼有工业、商业、金融的林
氏集团已初显雏形。

  这时,林绍良的大哥林绍喜和二哥林绍根也都来到雅加达定居,大哥经营地产
业,二哥从事财政业,三兄弟互为依存,共谋发展。

  1967年之后,林绍良迎来了事业上又一个高速发展期。这一年苏哈托出任印度
尼西亚总统,次年政府颁布了国内投资法令,为包括华人在内的国内外企业家提供
了发展机会。林绍良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利用他与苏哈托总统以及其他军政官员
的良好关系,在事业上大展拳脚。

  1968年,林绍良经营的美卡有限公司和默朱布阿有限公司,获得了政府给的丁
香进口专利权。早年,他靠丁香起家,现在丁香又为他赚取更加丰厚的资产。他成
了名副其实的“丁香大王”。

  同年,印尼政府又作出决定,将全国生产面粉的三分之二专利权交给林绍良。
为此,林绍良成立了波戈沙里公司,公司的创业资本只有10万美元,而印尼国家银
行却给了这家公司280万美元的贷款。总统苏哈托亲自主持了公司的第一座面粉加工
厂落成典礼。经过10年的努力,波戈沙里公司生产的面粉已达国内需求量的80%,
成了亚太地区最大的面粉公司。林绍良由此也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面粉大王”。

  林绍良还以其特有的预见力和洞察力注意到:随着新的经济发展计划的制定,
外资、合资企业的涌现,国内冷落多年的建筑业会渐渐复苏。于是,他立即投资1亿
美元巨款,建成狄斯丁水泥厂,年产量达100万吨。此外他还建造了另外两座水泥厂。
仅仅3年时间,林绍良的水泥集团生产的“三轮牌”水泥产量近1000万吨,约占印尼
全国水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成为印尼最大的水泥企业,他本人也被誉为“水泥大
王”。

  此外,林绍良凭借他的雄厚实力,又插足房地产业。他在雅加达等地购得土地
2100公顷,成为印尼最大房地产商。林氏集团每年在房产方面的投资几乎占印尼私
营建筑业的20%。

  在林氏企业王国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是金融业。尽管林氏集团经营的工业、
商业、建筑、房地产、旅游业等非金融的资产约有30亿美元,但其金融业的总资产
却达40亿美元。

  1974年,林绍良抓住政府开放资本市场的良机,决定由中央亚细亚银行与美国
旧金山国际化学银行、日本长期信贷银行、英国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香港信和集团
共同投资组成多国金融公司。1975年,林绍良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遇到了不久前
辞去泛印银行总裁职务的“银行界奇才”李文正。交谈中,林绍良发现此君才华横
溢,精通银行业务,便立刻邀请他到中央亚细亚银行供职,并允诺给他17.5%的股
份。事后表明,林绍良慧眼识珠,李文正确是一匹少有的“千里马”。中央亚细亚
银行在他们两人的共同经营下得到了飞速发展。该行1978年收购了印尼商业银行,
经过8年努力,其总资产增加了332倍,存款额增长1253倍,在全印尼设有32处分行,
而且在新加坡、台北、香港、澳门及美国的加州、纽约等地设有分支机构。中央亚
细亚银行不仅是印尼最大的私人银行,也被公认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19
83年,美国《公共机构投资者》杂志公布的世界最富有的12位银行家名单中,林绍
良被列为第六名,成了扬名天下的“金融大王”。

  由于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和众多的银行作后盾,林绍良又涉足于国际贸易,而且
一登场便一鸣惊人。在短短数年内,先后购买了美国、荷兰、泰国、菲律宾和香港
的多家公司,从而使林绍良头上又多了一顶“商贸大王”的桂冠。

  到1988年,年逾七旬的林绍良已经实现了他那“企业王国”的梦想。“林氏王
国”主要由两大集团构成:一个是三林经济开发公司(三林集团)。“三林”是指
林绍喜、林绍良、林绍根三兄弟。三林集团控制了两个大财团,即中央亚细亚银行
和华仁谊集团。前者是印尼最大的私营银行,林绍良本人占24%的股份。华仁谊集
团则经营进出口贸易、制造业、建筑业。另一个林氏集团是由林绍良与福清同乡林
文镜合资组成,两人各占30%股份。该集团以专营金融业务的第一太平投资公司和
专营贸易的第一太平企业公司为主,业务跨越亚、美、欧、非各洲。两大集团下属
192家公司,分布在印尼各个城市及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涉及到金融、地产、
矿产、汽车制造、电于、交通、种植、木材、航运、建筑、旅游、保险等70多种行
业。林绍良以其雄厚的财力、庞大的势力,称雄于印尼,威震东南亚,被誉为“亚
洲的洛克菲勒”。

  林绍良在事业上的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必讳言,林绍良与印度尼西
亚现任总统苏哈托的深交,对他的事业的成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时至今日,他是
印度尼西亚商界中唯一可以在苏哈托的私人住所及总统府自由进出的人,而且军方
还慷慨地向他提供一个全职随身保镖。林绍良在雅加达近郊的住所也长期受到官方
保护。但苏哈托的帮助仅仅是林绍良成功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因素还在于林绍良
本身的个人奋斗,在于他善于抓住机遇,注重人才的选用和培训以及重视人际关系
的处理。正如他自己所说:“创基立业,一半靠运气,一半靠自己努力。”“勤俭
奋发是华人的美德,方向、意志和策略是第一要素,不怕失败、奋斗不懈、运筹帷
幄、出奇制胜和深思熟虑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林绍良正是以这种信念去创造他的
业绩,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如今,年近80的林绍良已从一线退居幕后,他的三儿子林逢生担任了林氏集团
的总裁。1990年,林氏集团的营业额高达80亿美元,其员工约有13.5万人。林逢生
就像他的父亲一样深谙经营之道,正进一步地拟订周密谨慎的环球发展计划。林氏
王国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以商业技巧来奠定成功基础,而不再依赖政治上的
某种关系。

塑胶大王王永庆

  王永庆祖籍是福建省安溪县.那里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很困难。王永庆的曾祖
父因为日子过不下去,只得离乡背井,漂洋过海到台湾寻找生路,后来便定居在台
湾省嘉义县的新店镇直潭里。王家几代都以种茶为生,只能勉强糊口。1917年1月8
日,王永庆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贫苦的茶农家中。

  王永庆刚刚学会走路,就跟着母亲出外去捡煤块和木柴,希望能换点零钱,或
者供自己家烧水做饭。童年的小永庆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他俄极了,只好偷
偷地摘路边的番石榴吃。家里偶尔“改善生活”,煮一些甘薯粥,他也只能分到一
小碗。王永庆7岁那年,父母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失学,取出多年积攒起来的几个铜板,
把他送进乡里的学校去念书。别家的孩子第一天上学,都会穿上漂漂亮亮的新衣服,
可王永庆还是平时的那一套,他穿的裤子是用面粉袋改做的,上面还印着“中美合
作”的字样。他头上戴的草帽早已破了,但还得靠它挡一挡烈日风雨。他买不起书
包,只能用一块破布包上几本书。他连鞋子都没有,总是赤脚在泥泞的山路上奔波!

  就是这样的生活,王家也没能维持多久。小永庆9岁那年,他的父亲不幸卧病在
床,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到了母亲的肩上。王永庆看到母亲日夜不停地操劳,总
想多帮母亲做点事。挑水、养鸡、养鹅、放牛……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尽量
多做。就这样,他勉强读到小学毕业,只得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学校。

  王永庆的祖父劳苦了一辈子,最后只给孙子留下了一条教训。他对王永庆说:
“种茶这一行,看来是难以为生的。就是饿不死,也吃不饱。你是读过书的人,希
望你不要再困在这里,还是立志出门闯天下吧!”

  15岁的王永庆,听了祖父的话,决心走出山区,去寻找一个能挣到钱的地方,
帮助母亲养活一家人。他一个人孤零零地来到台湾南部的嘉义县县城,在一家米店
里当上了小工。聪明伶俐的王永庆,除了完成自己送米的本职工作以外,处处留心
老板经营米店的窍门,学习做生意的本领。第二年,他觉得自己有把握做好米店的
生意了,就请求父亲帮他借了些钱做本钱,自己在嘉义开了家小小的米店。

  米店新开,营业上就碰到了困难。原来,城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熟识的米店,而
那些米店也总是紧紧地拴住这些老主顾。王永庆的米店一天到晚冷冷清清,没有人
上门。16岁的王永庆只好一家家地走访附近的居民,好不容易,才说动一些住户同
意试用他的米。为了打开销路,王永庆努力为他的新主顾做好服务工作。他主动为
顾客送上门,还注意收集人家用米的情况;家里有几口人,每天大约要吃多少米……
估计哪家买的米快要吃完了,他就主动把米送到那户人家。他还免费为顾客提供服
务,如掏出陈米、清洗米缸等。他的米店开门早,关门晚,比其它米店每天要多营
业4个小时以上,随时买随时送。有时顾客半夜里敲门,他也总是热情地把米送到顾
客家中。

  经过王永庆的艰苦努力,他的米店的营业额大大超过了同行店家,越来越兴旺。
后来,他又开了一家碾米厂,自己买进稻子碾米出售,这样不但利润高,而且米的
质量也更有保证。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的经济也开始发展,建筑业动得最快。王永庆敏锐地发
现了这一点,便抓住时机,抢先转向经营木材,结果获利颇丰。这个赤手空拳的农
民的儿子,居然成了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商人。

  这时,经营木材业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王永庆看到这一点,
便毅然决定退出木材行业。

那么,该干什么好呢?

  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是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当时台湾
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何义,可是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的
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出人
意料的是,这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王永庆,却主动表示愿意投资塑胶业!
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王永庆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
天开的决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
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其实,王永庆作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铤而走险。他事先进行
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去讨教,
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已私下去日本
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
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个大好条件。

  王永庆没有被别人的冷嘲热讽吓倒。1954年,他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
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3年以后建成投产,但果然如人们
所预料的,立刻就遇到了销售问题。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只销出了20吨,明显地
供大于求。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
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一来,连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
了,纷纷要求退出。精明过人的王永庆,竟敢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
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王永庆有自己的算盘。
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而日本
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所以,他相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
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
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

  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计算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
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
上升,从最初的年产1200吨,发展到现在100万吨,使他的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
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当台湾企业界一轰而上角逐于木材行业时,王永庆果断地转向了塑胶行业;可
是,当他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之后,却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去关注他当初借以发
家致富的木材行业。这一看,又让他看出了新的发财途径。

  王永庆看到,由于台湾木材销路好,商家大量砍伐,可是他们要的只是树干部
分,有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树枝丫,都被白白地抛弃而浪费了。王永庆想,台湾的
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如果利用废弃在山上的树枝丫制造人造纤
维,以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有发展前途!经过考察论证,1964年10月,王永庆开
始创办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两年半以后,台南新化八卦山下矗立起了一座新型
的工业城,成为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它使大量过去被抛弃的
木材废料变成了纺织纤维,既节省了外汇,又降低了成本,为台湾纤维工业发展史
写下了崭新的一页!而台塑、南亚、台化三大企业,使王永庆在当时台湾50家大厂
商中名列第三!进入90年代,王永庆的产业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包括16
家人企业公司,拥有员工4万多人,股东10万人,每年的营业额高达1650万新台币!

  再也没有人敢小看王永庆,连一贯以经营业绩傲视世界的日本企业家,也对王
永庆衷心钦佩,把他与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的创始人相比,称他为
台湾的“经营之神”。

  王永庆的许多经营管理思想,都已成为企业家们信奉的至理名言。王永庆自己
总结成功的经验时说,他认为最有效同时也最有意义的做法,是选择“永远追求更
大贡献”作为企业的目标。为了对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企业就会鼓舞斗志,继续不
断地扩充事业规模,经常保持着迎接新挑战的热情,和对至善境界的追求!他说:
“我不但与别人竞争,也对自己严格要求!”

  在生活上,身为亿万富翁的王永庆,同样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有人说,王
永庆可能是世界上最节俭的亿万富翁了!他公司的一位职员,花了1000美元为王永
庆的办公室更换新地毯,结果惹得王永庆很不高兴,差点大发雷霆!他对于吃的原
则是“简便”,最爱吃的是家常的卤肉饭;他对于穿的原则是“整洁”,每天早上
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据说用了近30年!

  王永庆常常用“富不过三代”的古话告诫自己的子女,要他们自己创业,不要
依赖上辈的基业而坐享其成。他的儿子王文祥17岁考入英国伦敦帝国大学,24岁就
获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国外找了个专业对口的工作苦干了3年。后来回到自己家
的企业中,王永庆同样要求他从最基层干起,经过课长、组长、厂长、副经理的逐
级锻炼,数年之后,才让他担任一个部门的负责人。王永庆最疼爱的女儿王雪龄结
婚,他陪送的嫁妆,除了一张无限期提供学习费用的凭据外,就是一把刮胡子刀,
好让女儿自己替丈夫刮胡子!王雪龄的婚礼比一般老百姓家的还简单,连她手上的
新娘捧花,也是跑到许多花店比较后才选购的最便宜的一种!

  当然,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王永庆从不小气。他曾一次就捐助2.5亿美元巨款给
一家医院!

  1988年,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报道,在全世界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富
豪中,王永庆以40亿美元居第16位!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亿万富豪,从不识
“塑料”二字的外行到赫赫有名的塑料博士、“世界塑胶大王”,他的奋斗历程传
遍了全世界。

石油大亨安德森

  一副微胖的娃娃脸,腼腆羞怯,说话轻声细语,语音拖得很长,近乎有点吞吞
吐吐。然而,就在这书生般外表的后面,却隐藏着一种坚韧刚强的品性。他就是精
明能干而神秘莫测的石油大亨罗伯•安德森先生。谁要是第一次见到他那副尊容,
一定很难相信他竟是叱咤石油王国数十载的石油巨子,是创建全美第七大石油公司
——大西洋沃野公司的亿万富豪。是他探明并打出全世界有史以来油藏最丰富的一
口油井;是他购买了100万英亩以上的牧场,而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土地拥有者;是
他收购而后又卖掉伦敦的《观察家报》;是他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工厂;也
还是他,与中国政府合作勘探南中国海的石油蕴藏,签订了为期35年、耗资25亿美
元的探油协议。正是这一连串轰动世界的惊人之举,铺设出他那辉煌的成功之路。

  1917年罗伯•安德森生于芝加哥。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个有名的银行家,其家族
是来自瑞典的移民。安德森从小在邻近大学区的肯伍德地区长大。在浓郁的知识文
化氛围中,他被送往新设的一所实验学校读书;18岁时,考入著名的芝加哥大学。
他的成长深受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金斯的影响,哲学与古典文学作品是他最爱
读的书。他不习惯于城市生活,而向往野外生活。每到夏日假期,他都是在怀俄明
州及蒙大拿州度过。那时,他已决定将来要到西部某处的小城去居住。

  1939年他大学毕业,获经济学士学位。他第一份工作是在芝加哥的矿物酒精公
司,不过他很快就厌倦了这项工作。一年多以后,他携新婚的妻子搬到偏远的新墨
西哥州去开始新的生活。1941年他独自尝试办厂。他让父亲替他从亲友处借来5万美
元贷款,买下一家靠近新墨西哥州阿特夏市已破产的煤油厂,并开始从事“野猫式
探油”,即偷偷在他入土地上探油,发现油藏后便不动声色地以低价买下这块土地。
二次大战爆发后,石油及汽油的需求量激增,安德森的煤油厂的利润也随之上升。
他成为麦可煤油公司的总裁,不久又将这家公司改名为“杭多石油瓦斯公司”,并
通过一系列的吞并及收购,使其壮大起来,从而迈出了他石油生涯的第一步。

  在他的经营下,杭多公司在15年内扩充了6座煤油厂,并钻探到几口油井,铺设
了长达500英里的油管。1955年他以200万美元收购了加拉威尔夏石油公司,这家公
司很快便开始赚钱。1957年,安德森又将它卖给海湾石油公司,这一买一卖使他获
利2100万美元。为了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他决定开始多种化经营,便在新墨西哥及
德州买下一系列的大农场,在农场里饲养一种叫布拉格斯的优质肉牛。他一共饲养
了3万头,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到了1963年,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杭多石油瓦斯公司已变得十分强大。他让公
司与大西洋提炼公司合并,组建成大西洋沃野公司。他由此拥有价值3500万美元的
50万股大西洋股票,占全部股权的5%。第二年,安德森担任了该公司执行委员会主
席。1965年,该公司董事长苏卜理心脏病突发而死,于是他开始任公司董事长,时
年48岁。

  这时,他已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完全可以提前退休,在自己的大牧场里安闲
地生活,也可以到亚斯本人文研究所任所长。但是安德森打消了提早从石油业退休
的计划,因为他发现公司内部营运方面有不少问题,作为公司董事长,他有责任对
公司的管理实行改革,把公司办成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在他主持的首次董事会上,安德森不动声色,并很快发挥其强大的影响力。对
这位讲话爱拖长尾音、头戴牛仔帽的新老板,在座的董事不少都持怀疑的态度,但
他们心里有一点是清楚的,从安德森以往的作为看,他一向有能力打败竞争者而获
得有利可图的合约,并使企业有效地经营。在今天的会议上,新老板似乎有点腼腆,
说话很客气。但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终于领教了安德森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大
将作风。安德森迅即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加强内部组织系统化,断然裁掉最无利
润的加油站,并下令进行巨大的现代化计划。在飞往伦敦的飞机上,他与新任命的
总裁桑顿举行了即席会议。他为大西洋公司的未来发展目标拟出了纲要,他在一张
办公纸上列出以下几点:使煤油产量与原油供应量平衡;避免从事不稳定的国外投
资;发展石油化工业;多角化经营其它天然资源;通过兼并使公司更为壮大。这些
目标在后来的几年里都一一实现了。

  安德森似乎总是具有那种“见树知村”的预见能力。在用人问题上,他物色的
总裁桑顿在以后的15年中都一直是他的好搭档。在事业上,他的预见大都也是对的。
1968年,他将公司总部从洛杉矶迁往纽约。他认为公司要想成为一流公司,就应该
迁到一个“企业气氛更为活跃的地方,要跟其它的大石油公司更为接近一点,纽约
就是这个合适的地方。”果然,在纽约这个金融、贸易、工业和信息中心,大西洋
公司如鱼得水,在十几年后果真成了美国十大石油公司之一。

  安德森的英明预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阿拉斯加北坡大油田的发现上表现得
最为淋漓尽致。北坡油田地处阿拉斯加的卜路后湾,从50年代起就有许多石油公司
在这里钻探寻油,但钻井打了几百口,却未见有多少油,最终都心灰意冷地撤走了。
惟有安德森还坚持让他的公司在那里继续钻油,因为他直觉上认为北坡应该有油,
而且是大油田。当然,他的直觉是建立在对当地地质构造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1968年,他的信心与耐心终于得到报偿。大西洋公司在卜路后湾发现了油藏,而且
很快被证实是有史以来油藏量最丰富的一个油田,由于这个油田的新发现,美国确
切的石油蕴藏量在一夜之间增加了2倍。也正是这次大发现,使安德森一夕成名,跻
身于美国大石油公司的老板之列。这次发现的意义实在太大了。后来,有记者问他,
这次成功的探油是眼光敏锐、精心策划的结果,还是仅凭运气而已?安德森谦虚地
说:“两者都有,是百分之九十的运气加上百分之十的眼光敏锐和精心策划。自己
不过是特别幸运而已。”

  随着阿拉斯加这个大油田的开采与利用,大西洋沃野公司的财源滚滚而来。它
的全部蕴藏量将会给这家公司带来将近1兆亿美元的收入。如果这些油是进口的,每
年将花费90亿美元,因此,光是这个大油田,目前就能为美国一年节省下200亿美元
的贸易收支逆差。

  大西洋公司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使它的竞争对手之一、海湾西方石油公司慌了
手脚,他们不久便向辛克莱石油公司提议,要收购这家公司。安德森在风闻这一消
息后,认为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必须抢先一步采取行动。他立刻亲自前往辛克
莱公司,与其总裁路易斯面谈,陈述兼并对两家公司的种种好处。路易斯对他的提
议深感满意,两人在晚餐席上达成了大致的协议。翌日安德森将去西部度假,临行
前他特地留下一些指示给谈判人员,以备万一他不在而需要签约时能灵活掌握,他
一再强调要尽量争取谈判成功。同时,他又与大银行联系,争取到一笔银行循环贷
款,以便用来收购辛克莱的股票。

  数日后,这项收购终于大获成功。两家公司的兼并使大西洋公司的规模扩大了
3倍,增加了阿拉斯加古巴路克油田、一座位于休斯敦的煤油厂、一个长达数百公里
的油管系统、一家大型石化企业以及美国大陆中部的一些石油行销机构等。

  随着阿拉斯加大油田开采量日增,数以亿万计的美金纷纷涌入大西洋沃野公司
的金库。公司的股价疯涨,股利猛增,新投资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大西洋建造了一
支超级油轮船队,往返于阿拉斯加油管终点与美国西海岸炼油厂之间;新铺设了一
条数百公里长的石油管道,大大加快了原油传送速度;在洛杉矶市中心区建造了两
幢摩天大厦,公司的总部又从纽约搬回来。安德森的办公套房就设在大厦的最高层,
从那里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其竞争者的办公室和他们的屋顶花园。

  安德森本人的财富也因大油田的发现而迅速增加,他把这些财富逐次投资购买
德州和新墨西哥州的牧场,其面积总共超过100万英亩,使他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土
地拥有者。他为这些牧场起了一些美妙如画的名字,如钻石牧场、拉提戈、阶梯、
女人谷等。每到休假日,他都喜欢独自一人在牧场骑马,有时他会停下来跟他的雇
员闲聊肉牛饲养计划。

  当然,安德森并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能如他所愿获得成功,他也有决策失误的时
候。他曾在伊朗投资参与一个农牧计划,但伊朗国王一被推翻,他的资金全部泡汤
了。他也参加过巴西的一项农业投资计划,但由于官僚作风、管理不善,以及油价
低落,最终血本无归。

  此外,安德森还做过一桩不赚钱又不亏本的大买卖,那便是轰动世界的收购伦
敦《观察家报》之举。1976年,安德森以10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濒临倒闭的英国影
响最大的报纸。他之所以肯花这笔巨款,是为了重新建立跟英国的关系,以便扩大
他的石油业务。然而,5年后他又把该报以原价转售给别人,再一次引起了世人的注
意。这一买一卖两桩交易都具有他的典型作风——秘密、果断而又顺利。至于为什
么他又秘密地将该报转卖出去,他解释道,因为英国报业管理法规和舰队街的做法
过于僵硬,使得报社无法将其工厂和设备现代化,经过努力依然看不出该报会有什
么前途。而出售报纸是一种非常敏感的事,不可以到处宣传,也不可能事先告诉报
社的任何人,因为报社内是没有秘密可言的。如果报纸将要出售的打算一经透露,
其破坏力比秘密卖掉要大得多。尽管这桩买卖没有赚钱,但他从未后悔买过这张有
名的报纸,毕竟经他努力这家报纸没有倒闭。

  在8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冲击下,公司也面临了财务困难,甚至有传言称有人要
收购大西洋公司。为此,安德森在1984年采取断然措施,以迎接挑战。他推出了一
份内部结构重组计划,大幅度精简该公司的组织结构,职工总数从5.5万人削减到2.
5万人。石油勘探及开发的计划也予以外包或延搁,亏损的非石油类计划则干脆一笔
勾销。他甚至把位于洛杉矶的公司总部大厦卖掉,以帮助筹措资金,重新买回价值
40亿美元的大西洋沃野公司股票,从而避免了被收购的危险。而公司股票不跌反涨,
其市值也因此在一年内升值30亿美元。

  仅仅一年,大酉洋沃野公司就已渡过难关,各项业务蒸蒸日上。它不仅稳稳地
保持着美国第七大石油公司地位,而且向其它领域拓展,成为美国第十大工业公司。
它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设备制造厂,其太阳能电池也行销世界。它还设立了
“国际环境及发展研究所”、“亚斯本人文研究所”,每年的赞助费高达数百万美
元。

  不过,安德森这只“野猫”仍旧热衷于探寻石油的行动。1982年,他与中国政
府签订了在南海勘探石油的协议,协议规定,大西洋沃野公司勘探3500平方英里的
南海海域,如果发现石油,它将与中国政府分摊开发成本及收入。为此,安德森将
在35年内,花费25亿美元在南海探油。这是中国政府与西方大石油公司所签的第一
份勘探协议,而且也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份合约。这位石油业的老“野猫”又在利
用他那敏锐的直觉,但这次是否仍旧幸运,还需假以时日。

  1986年初,年近70的罗伯•安德森宣布从大西洋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
不过他依然是一名董事,他的全部股份和牧场也都保留着。人们都相信,这位神秘
的石油大亨仍将是他所创办的这家公司幕后的主导人物。

世界船王包玉刚

  1918年出生的包玉刚,算起来还是宋代包公的第二十九代孙。他是浙江宁波人,
父亲包兆龙是一位经营造纸业的商人。包玉刚小时候在上海求学,他上大学时,正
遇上日寇侵略中国,书是没法读下去了。他先是到衡阳一家银行当职员,后去重庆
中央信托局工作。他以宁波人的精明和兢兢业业的作风,使自已经手的业务蒸蒸日
上,所以到抗战胜利,他已是重庆矿业银行的经理了。以后,他又回到上海,担任
上海市立银行的业务部经理。许多人都认为,凭包玉刚的业绩和才干,再奋斗几年,
行长的交椅一定会是他的了!

  然而就在这时,包玉刚却出人意料地向行长呈上了辞职书,说他的兴趣不在银
行方面,而在其它方面。他和父亲一起放弃了在上海的事业,全家迁往香港,靠着
多年积蓄下的一点钱,去另闯天下了。

  开始,他与父亲合伙,做进出口生意,从国内购买干货、豆饼、鸭毛、肥料以
及牲畜饲料等土产,向外销售。后来,因为中国政府决定实行国家统办土产出口,
包家小公司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以后干什么呢?父亲的选择是经营房地产,他是一
个老式的商人,相信“无地不富”是真理。可是包玉刚却以自己的眼光,认为当时
香港的房地产业只能坐收地租,是保守的投资,是“死的”;而且他们资本不大,
去炒地皮,万一被人吃掉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他看中的行业是搞航运生意,他对
父亲说:“航运是世界性的业务,资产可以移动,范围涉及财物、科技、保险、经
济、政治、贸易,几乎无所不包!”包兆龙尽管不是十分乐意,但他很欣赏儿子的
独立思考和勇气,所以最后还是同意了包玉刚的意见。

  1955年,37岁的包玉刚开始了他的“船王”之梦。可是,凭他们包家当时的资
金,连一艘旧船都买不起。他专门去了一趟英国,想向一个很谈得来的朋友借钱。
可是那个朋友一听说他要借钱买船,就变得像个陌生人一样。不肯帮忙也罢了,他
还抖了一下包玉刚的衬衣,讥刺地说:“玉刚兄,你年纪还轻,对航运一无所知,
小心别连衬衣都赔进去!”这大大地刺伤了包玉刚的自尊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干
出番大事业来。

  包玉刚两手空空回到香港,只好向香港汇丰银行贷款。可是汇丰银行对航运业
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航运的风险太大,这些船老板不知道哪天就会被风暴刮成穷光
蛋,甚至落到什么荒岛上去做“鲁滨逊”!而华人根本不懂航运,借钱给他们去买
船,那风险就太大了——银行业的原则是不搞风险投资的!连碰钉子的包玉刚并不
气馁,他转身就去了日本。有趣的是,日本银行竟没有要他找日本公司作担保,就
同意贷款给他。这样,包玉刚才凑足了77万美元,再次前往英国,买下了一艘以烧
煤为动力的旧货船,这艘船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8200吨。包玉刚看着这
艘小山一样的旧船,却像得了稀世珍宝一样,请人将它整修油漆一新,并且取名为
“金安号”。他说,这个名字,象征着他对经营航运业的设想和构思:“金”字表
示要赚钱,而“安”字表示要稳中求胜。

  当“金安号”从英国驶向香港,途经印度洋的时候,包玉刚已经办好了两件事,
一是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二是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
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包兆龙看着儿子坐在香港的沙发中,就
安排好了这一切,也不能不佩服儿子的能耐。这艘他还没见过模样的船,就已经开
始为包家赚钱了!

  当时,世界各国经营航运业的人,都是采用传统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
一个航程,就同租用船只的人结算一次。这样不但收费标准高,而且随时可以提高
运价。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和尼亚可斯,美国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
香港船王董浩云,都是这样做的。可是包玉刚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长期出租的经营
方式,就是把自己的船,通过订立合约,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给别人,租用
者按月交纳租金,但租金标准却要低得多。一些同行见包玉刚这样做,都讥笑他为
“门外汉”,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傻瓜”!然而包玉刚有自己的算盘,他承认自
己对于航运业务还不熟悉,不如先长租给别人,倒可以持续、稳定地获得租金收入;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就可以逐渐学会航运业务了!

  包玉刚确实赶上了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他买下金安号的第二年,由于苏伊士运
河因埃及战争而关闭,航运费用猛涨。当年年底,金安号赚的钱,就已经够包玉刚
买下7艘新船了!到了1957年的下半年,航运业出现萧条,运价跌到最低点,那些搞
短期出租的船主,每天都要赔老本,只有包玉刚却可以凭着合约稳收租金。事实证
明他这个“门外汉”的经营策略是最好的经营策略。人们不得不承认,包玉刚的运
气和眼光都是一流的!

  这次低潮过去后,不少人都学包玉刚的办法,开始买旧船长期出租。可是包玉
刚又改变了方针,将新船长期租给人家,旧船留着自已经营。因为,新船出租,租
金自然比旧船高;而旧船自己用,效果则与新船一样。

  尽管连战皆捷,包玉刚仍不满足,他认为单靠经营利润来买新船,这个发展速
度就太慢了,一定要设法争取银行的贷款。当时,包玉刚还是个不太出名的小富翁,
远不是银行家眼中看好的投资对象。可是包玉刚也有他的优势,那就是他自己曾做
过10年银行家,对于银行家的心理把握得很准。要找就找最大的银行,而香港最大
的银行就是汇丰银行。有人说香港是由四大势力操纵的,指的就是政府、马会、汇
丰银行和怡和集团。汇丰银行的资产超过50亿美元,香港的钞票大部分是由它发行,
大部分贸易也是由它支持,它发挥的作用更是难以估量!

  包玉刚找到了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桑达士,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更凭着他对
银行业务的熟悉,很快就赢得了桑达士的信任。桑达士了解了包玉刚的长租经营方
式和收入状况后,当即拍板同意向包玉刚提供数额不大的低息贷款。

  有一次,包玉刚有机会以100万美元购买一艘7200吨的新船,并把它租给一家日
本航运公司,双方议定租期为5年。日本航运公司急于用船,所以愿意出面请它的银
行资助包玉刚买船。包玉刚算了一下账,航运公司应该付给他的第一年的租金是75
万美元,那么,由日方银行给他开一张75万美元的信用状该是没有问题的。于是,
包玉刚就去找桑达士,希望汇丰银行贷款100万美元给他买船,他说他可以用75万美
元的信用状作担保,汇丰银行不会有什么风险。

  100万美元可不是个小数字,谨慎的桑达士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他毫不客气地
说:“包先生,你不是在向一个小孩子说你会发财吧?”包玉刚不慌不忙地反问:
“桑达士先生,如果我拿到信用状,你能不能贷款给我?”

桑达士干脆地回答:“贷!只要你有信用状,我马上贷给你!”

  桑达士相信自己的经验:你包玉刚船还没有买,就要人家租你的船?还要人家
请银行给你开信用状?这不等于是人家出钱让你买船了么?!世界上哪会有这样的
好事!他认定包玉刚是在说笑话。

  包玉刚一点也不含糊,他到家就打点行李上东京,他对那家日本航运公司说:
“我是来拿信用状的。因为我买船的钱还差一点,只要把信用状开给我,我保证在
3天之内就把船交给你们。你们信得过我,就先把信用状给我吧!”

  在这场“空对空”的斗争中,包玉刚的良好信用成了最有力的武器。结果,桑
达士不但实践诺言贷给包玉刚100万美元,而且还从此确定了与包玉刚的长期合作关
系。1962年,桑达士升任汇丰银行总经理,不到2年,汇丰银行便开始投资包玉刚的
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汇丰银行实际上成了包玉刚的后勤部,使包玉刚的资金像
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包玉刚在汇丰银行的地位也稳步上升,后来竞成为汇丰银行
的副董事长!

  而日本船厂呢,也同样更加信任包玉刚,常常是要包玉刚“先把船开走,慢慢
付款!”

  在包玉刚的精心经营下,环球公司的船队迅速壮大,1980年达到巅峰,船数达
到200多艘,总吨位达2000万吨。国外报纸上都以大量篇幅介绍包玉刚,用的标题是
《比奥纳西斯和尼亚科斯都大——香港包爵士》。第二年,包玉刚的船队总吨位达
到2100万吨,比美国和苏联的国家所属船队的总吨位还要大,成了名副其实的“世
界船王”!

  包玉刚虽然成为世界船王,但他也看到,航运业的风险太大,不少曾经成功的
航运商都被无情地淘汰了。所以从70年代初开始,他就开始“登陆”,将赚得的部
分财产投资于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业,兼营酒店和交通运输。为了在陆上也能取得
海上那样辉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诚一起,和英国资本集团展开了一场惊心
动魄的斗争。

  英国资本集团和华人资本集团一直是香港实业界长期摩擦的两大资本集团。自
从香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资本集团垄断了许多行业,华人资本长期处于劣势。
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开始,华人资本渐渐壮大,李嘉诚等人早已跃跃
欲试,要与英国资本集团一争天下。李嘉诚先是悄悄地收买英国怡和集团所控制的
九龙仓的股票,已经掌握了其中的18%。但是这时,李嘉诚感到同属于英资集团的
和记黄埔对他更有吸引力,而要想同时吃下这两个地方,又是他的财力难以达到的,
所以他约包玉刚密谈,希望包玉刚能接手九龙仓。如果他们两人能顺利地控制和记
黄埔和九龙仓,则英国资本集团在香港的垄断地位就一定会被动摇!

  作为一个中国人,包玉刚早就希望华人资本集团能扬眉吐气。他也深知九龙仓
的重要地位。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码头,拥有资产18亿港元,那一带的地价早已是
寸土寸金,掌握了九龙仓,就等于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物资的装卸和储运业务。所以
包玉刚表示愿意接受李嘉诚的建议。李嘉诚坦率地说:“我所掌握的2000万股九龙
仓股票,以40元一股的价格全部转让给你。另外,你把汇丰银行的股票转让一部分
给我。”

  包玉刚知道,当初李嘉诚买这些股票时,每股只花了十三四元,但是他更知道,
掌握九龙仓能为他带来怎样的利益。他沉吟片刻后说:“你每股降4元,我们马上成
交!”

  李嘉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两位香港的“海陆大将”微笑着握手告别。掌握
了九龙仓股票20%的包玉刚,理所当然地进入了九龙仓董事局。但是他并没有满足,
而是继续悄悄地收买九龙仓股票。1980年4月,包玉刚宣布,他已控制了3900万股九
龙仓股票,约占总数的30%。英国人慌了,因为他们只掌握着20%的九龙仓股票,
这就意味着董事长的大权必须交给包玉刚了!也就是说,怡和集团将失去九龙仓。

  怡和集团找到后台汇丰银行商议,要汇丰银行支持它足够的现金,让它有可能
大量收购九龙仓股票。这年6月20日,趁着包玉刚在欧洲度假的机会,怡和集团突然
发起反扑,打算以每股95元的高价,收购九龙仓股票3000万股,使他们掌握的股票
占总数的49%,远远超过包玉刚所掌握的股票数量,他们认为,只要这个计划一宣
布,包玉刚一定会退出这场竞争。因为,包玉刚必须再收购2000万股股票才能继续
保持他的优势,而一夜之间必须拿出20个亿的现金来,简直是无法办到的事情。

  包玉刚是在法国的别墅里接到这十万火急的情报的,他的心不禁隐隐作痛,深
感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实力的雄厚,他几乎要被逼到绝路上了!同时,他也
意识到,李嘉诚送到他手中的,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包玉刚决心要同英国伦搏一搏。他一边放风,说还要去拜会墨西哥总统,却在
6月22日悄悄启程赶回香港。几个小时以后,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谈笑风生,宣布他
“到当铺里转了一转”,已经筹集了足够的资金,要以105元一股的高价,收购九龙
仓股票2000万股!

  第二天一早,大批持有九龙仓股票的小股东蜂拥而上,抛出他们手中的股票。
在短短的2个小时内,包玉刚就调动了21亿元资金,完成了他的收购计划。至此,他
所掌握的九龙仓股票比怡和集团整整高出19%,完全控制了九龙仓!

  不知有多少人在感叹:我的天,21亿,要2100个百万富翁凑起来,才能有这么
多的钱哪!

  “世界船王”一举“登陆”,并且牢牢地掌握了陆地的控制权!包玉刚功成名
就,他所受到的尊重,远远超出了实业界的范围。在英国女王封他为爵士后,日本
天皇、比利时国王、巴拿马和巴西的总统,纷纷授予他勋章或奖章。在他办公室的
墙壁上,挂着他与世界风云人物邓小平、里根、伊丽莎白二世等人的合影……

  尽管包玉刚有如此显赫的威望,但数十年来,他一直遵循着父亲的教诲:“脚
踏实地地工作,平易近人地待人.身体力行地做事。”

  尽管包玉刚有难以数计的财产,但他从来不允许自己和亲属的生活过分奢侈。
他每年只准许家属在夏威夷度假10天,他的女儿们一次只能买一双鞋,他从不让孩
子参加香港“富翁环球游览团”……

  然而,对于生养他的祖国,他却慷慨大方。新中国成立不久,首次发行建设公
债,他尽自己的财力,认购公债达数万港元。改革开放后,他率先购买中国建造的
船舶,推动了中国船舶的出口。1979年,他捐款1000万美元,在北京建造新型的旅
游饭店——兆龙饭店;不久,又捐资1000万美元,在上海交通大学建造兆龙图书馆。
他捐款5000万元人民币创办宁波大学,投资600万美元与内地合资建造宁波钢铁厂……

  1991年9月23日,73岁的包玉刚在家中逝世。

平卡斯的神秘之死

  1980年6月10日,星期二,拂晓时分,瑞士洛桑市郊的绅士庄园一幢别墅门前,
两辆警车闪着红灯鸣着警笛匆匆赶到。别墅似乎安静得很。女仆把警察领了进去,
警察直奔上楼。走廊里有一条家犬的尸体,中毒而死的。在卧室,警察发现这座别
墅的主人也已经死去了,显然是吃氰化物自杀的。尸体旁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请
求朋友们原谅的字样。

按说,此案到此可结束了。但是……

  就在当天上午,洛桑的警察们赶到绅士庄园之前,在法国的戛纳警察局,有人
打来匿名电话,要他们立即到大旅馆里一位女士的顶层阁楼去。

  警察发现原有一套门锁,却连一个也锁不上,寓所的女主人显然是氰化物中毒
而死,她的尸体旁是撕碎撒开的字条。字条上写着:“亲爱的,我给你最后的忠告,
因为我爱你。打开这两个小包,吞下4粒胶囊,药丸很快见效,你就来到我的身边了。”
信里说,如果她再活下去,必定受磨难而且丢人。还说:“几年来,我一直想在经
济上翻身,可是没有成功。”署名是:“爱你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你的伊莱。”

  乍一看,这是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爱情故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个案
子扑朔迷离,非常复杂……

  我们先说别墅里的男死者平卡斯吧。平卡斯至少会说5种语言:法语、英语、德
语、意大利语和保加利亚语,是一位颇有教养的绅士。他中等身材,粗眉大眼,手
特大,脑门也很大。

  平卡斯生于1920年,21岁时作为保加利亚难民来到瑞士,随家人在洛桑定居,
并在这里上学读书,一直读到取得化学专业学位。这以后的39年里,他过的是一种
功成名就而且受人尊敬的商人生活,他的住宅被人恰如其分地称为“绅士庄园”。
一有空闲,他就在自家花园里侍弄玫瑰打发光阴。传说他的个人年收入存150万美元
到200万美元之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阔佬了。他的实际收入比这还要多上百倍,但
他“真人不露相”,富而不奢,从来不讲排场。只是出于对美洲虎轿车的钟爱,他
拥有好几辆“美洲虎”。

  平卡斯这个人有点古怪,性格孤僻,形单影只的,从不和左邻右舍说话,不过
见人就给你一个友善的微笑。因此也就没人去理会他的这种孤僻性格。有的人认定
他是一个性格内向、腼腆寡言、总是小心谨慎的一个人。

  平卡斯主要经营化工产品。他的公司取名索西尔,在洛桑有一家戒备森严、全
部机械化的大型工厂,生产机械水泵、软饮料和一氧化二氮。平卡斯偶尔向人透露,
那软饮料就是可口可乐,他是除美国以外独家掌握可口可乐秘方的人。

  此外在平卡斯的商业经营中比重最大、最为重要的是一种叫做“笑气”的高能
爆炸性气体。随后几年,他发展这方面的商业业务,相继同许多军队建立商业联系,
其中包括北约军事集团,尤其是某些阿拉伯国家的军方。平卡斯可以通过这些交易,
暗中获取一些军事机要情报。比如,某地区对医疗器械的订数增加,就直接反映该
地区武装力量的扩大。

  平卡斯不仅仅介入了机密情报,他还是瑞士后备役部队的一名少校。在瑞士,
每一个男性公民在其大半生里都有义务到军队服务。这就是为什么当平卡斯穿着后
备役军官制服、佩戴少校军衔招摇过市的时候,认识他的人都熟视无睹不以为怪的
缘故。他对人们透露说,他是瑞士陆军毒气战部队的后备役司令。这个说法并非毫
无可能,毕竟他是一位精通毒气的化学家。瑞士没有核力量,正需要靠毒气战来加
强防务,抵御敌军入侵。他的作战方案是,一旦发现敌军有进攻的动向,立即撤入
深山,并向山谷施放毒气,这样全国就如铜墙铁壁。因此这位平卡斯司令也就自然
而然地成为瑞士军队毒气战的后备役司令了。

  然而瑞士军方声称,此人与瑞士毒气战部队毫无关系,而且平卡斯在里头连个
普通工作人员也算不上。

  60年代中期,平卡斯在洛桑郊外买下了283英亩土地,计划把它修建成一处疗养
胜地。他本想得到美国人的赞助,但是瑞士法律不准许外国人享有它的财产权,于
是美国人知难而退。平卡斯意外发现,他可以把这块地皮作为隐蔽所,去经营别的
交易。

  紧接着,平卡斯机敏地进入废钢铁业。他向美国陆军出售一氧化二氮。起初他
运给美军的全是满瓶的,可是由于那些钢瓶上的阀门经常漏气,美军发现钢瓶内的
气体分量不足。于是美国人就把没装满的瓶子注明“不可用”字样后,当做废钢铁
处理。平卡斯再把这些瓶子回收,重新上漆,装足气体,把经过二次处理的瓶子很
快又以原价卖给美国人。他向友人炫耀说,这可是一笔好买卖,还劝一些友人入伙。
他的朋友们纷纷来投资。平卡斯把钢瓶指点给他们看,既然投资大有赚头,人们也
就不去深究了。

  据日内瓦的一篇报道透露,索西尔公司每年在全世界的一氧化二氮的销售额可
达420万美元。平卡斯自己也常说,光是每年同美军卫生部的成交额,就达2700万美
元。他甚至能拿出合同来证实这些数字。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手中握有美军发票上
山姆大叔的签字,就会得到世界上任何一家银行青睐。平卡斯只是把它作为获得贷
款的担保物。

  平卡斯把同美军签的合同押给银行,此事可以追查到1948年。有人估计平卡斯
每年的借款额多达5000万到6000万美元。这个数字可能是保守的估计,因为有些档
案记录已被毁掉了。

  如果有银行要查看平卡斯本人或索西尔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他会毫不迟疑地把
它拿出来给他们看。总之凡是要看文件的人都会看到。对于每一宗贷款,查账的银
行在调查报告中都被列为平卡斯的唯一债权人。因此,每家银行都有美国政府的文
书,都有平卡斯的决算以及他的个人担保。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没有一家银行,包括平卡斯凭合同借款的银行,如花
旗银行等,曾向美军陆军卫生部核查一下。

  当时连瑞士中央银行的地方支行也认为,平卡斯的签字和中央银行一样可靠。
碰巧,银行的一位高级职员亲眼看见,这种说法确曾白纸黑字写在纸上。换句话说,
瑞士中央银行也对平卡斯的信用深信不疑。

  现在再说说平卡斯夫人。她的名字叫弗洛伦斯,令人丧气的是,这女人是一个
不可救药的酒鬼。平卡斯和弗洛伦斯于1943年结婚。在此之前,在公共场合出人的
这位弗洛伦斯小姐,是一位来自阿根廷的黑发女郎,说一口带有浓重口音的西班牙
语和法语。1964年两人离婚后,她就从洛桑城消失。她喜欢住在法国戛纳的住所,
只是偶尔来瑞士换换空气。

  弗洛伦斯比平卡斯大2岁,一直没生孩子,而且身上总带着一种忧郁情调。尽管
离婚了,每个周五晚上,平卡斯总是飞往尼斯跟她共度周末。

  后来真相大白了,她根本不是阿根廷人。她其实出生在洛桑近郊,她家里的人
至今还住在那儿。当平卡斯认识她的时候,她只不过是当地一家酒吧的女招待而已。
但是她为什么要冒充阿根廷人呢?谁也不清楚。重要的是人们竟然都相信这个说法。

  1980年6月2日,日内瓦的一家银行里。一个职员正按例行公事检查一份文件,
忽然发现他的手指抹掉了某处墨迹。他仔细审视那处污渍,发现这份文件是由美国
陆军卫生部发出的。他暗自思忖,这真是怪事。按说美国人的印刷设备要先进得多,
美国政府文件上的墨迹也不致于被人轻易抹掉的。他依照惯例向上级报告了这件小
事。

  上级要通了华盛顿特区银行办公室的电话,要对方查阅美国陆军卫生部的有关
资料。华盛顿的银行给五角大楼打电话,美国陆军对此只是冷冷地甩回一句:“哪
个卫生部?”

  瑞士日内瓦的银行顿时明白平卡斯是个诈骗犯,立刻找来公共起诉人。他们没
有直接打电话给平卡斯进行询问。而直接牵涉此案的平卡斯,肯定在那个星期的星
期四就已经预感到出了事。因为他突然归还贷款,不论是到期的还是没到期的。就
在那个星期他至少给6个人写过信,向他们表示道歉,请求谅解。

  6月6日,洛桑地方检察官收到一份文件,指控平卡斯犯有欺诈罪,触犯了瑞士
银行法。

  像平卡斯这样一位有声望的人士,居然卷入诈骗案,此事搅得检察官心神不宁。
他拨通了平卡斯的电话,说要见他。电话那头,平卡斯无所谓地大笑着。会面日期
定在6月9日。

  接过检察官电话之后,平卡斯接连给当地银行的两个高层人士打电话,要跟他
们见面。6月9日上午,会议在索西尔公司举行。平卡斯告诉大家:“我被控告了。”
全场的人都感到震惊。

  大家要求平卡斯说清楚事情原委。平卡斯只承认“有些过错”,想使大家相信
“只是有一点而已”。他极力使大家理解,“只不过有些使人难堪”。

  大家熟悉他,都说要帮他一把。这些人当中有些人是银行家,就是他们借钱给
平卡斯的,他们要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于是,银行的人有的去银行查账,查看他借去的款额有多少;有的私下去找检
察官,看看他的于预能否挽回平卡斯的面子。到了当天下午,每个人都很快得出一
个结论,平卡斯的问题严重,非同小可。

  第二天上午,平卡斯死于绅士庄园,弗洛伦斯则在戛纳旅馆里身亡。于是就出
现了本故事开头那一幕……

  瑞士报纸以醒目大字为题,报道了平卡斯事件,说他是“保加利亚的犹太骗子”。
有趣的是,平卡斯其实并不是保加利亚人,而是瑞士公民。自从他全家在洛桑定居
后,他就入了瑞士国籍,持有瑞士护照。他也不能算是犹太人。早在50年代他就公
开背弃犹太教,改而皈依基督教。在平卡斯生命的最后25年里,他是个合法的瑞士
基督徒。

至于说平卡斯是不是个骗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平卡斯死后,警察立即赶到索西尔公司的办公室,但还是被平卡斯抢先了一步,
大批文件已被销毁。但是从遗留下来的文件里,仍发现了美国陆军卫生部开出的发
票,以及联邦银行3000万美元的担保。

  平卡斯自杀6个星期后,《华盛顿邮报》报道说,平卡斯已成功地窃得1.4亿美
元,其中1.2亿美元来自世界各地的18家银行,其中有瑞士、法国、英国、以色列的
银行,还有美国的花旗等4家银行。

  平卡斯死后2个月里,《华尔街日报》引用一家瑞士银行的说法,把原先估计的
1.4亿美元改为1.08亿美元。但是人们私下里估计,由于有些银行没有公开声明被平
卡斯所骗,平卡斯骗款实际数字可能在3亿至8亿美元之问。

  瑞士联邦银行委员会宣称,这一丑闻是“追逐钱财的狂热”的结果。他们的逻
辑是平卡斯已经债台高筑,他只有不断借钱才能付出利息;但借款越多利息也就越
大,为此反过来要借更多的钱。他们说,只要利率低,平卡斯的日子就好过些。但
是要拿以19%的利息借来的钱,去偿付原定的12%利息的借款的时候,两者的利率
差就使他大伤脑筋了。

  既然平卡斯狂热地追逐金钱,那么,钱究竟到哪儿去了呢?有人认为一是挥霍,
二是赌博。可是平卡斯是个安分守己过日子的人,而且他也绝不是一个赌徒。

  不错,按常人标准来衡量,平卡斯的确是个富翁。他在戛纳的寓所里装满了古
玩、绘画和挂毯。他的夫人更是珠光宝气,她的壁橱里摆着470双鞋。大约在1980年
初,平卡斯声明他个人拥有2500万美元的资产。

  平卡斯夫妇双双自杀身亡了,瑞士警方和银行当局以“高级诈骗案”草草结案
了事。

  案子是了结了,但疑问仍然存在着。有好些问题,如弗洛伦斯当真是自杀身亡
吗?说不定是平卡斯头天晚上驾车到戛纳来结果了他妻子的性命,特意制造出自杀
假象,然后他匆匆返回洛桑自尽。这个推测恰恰可以解释为何那天清早当警察赶到
绅士庄园时,平卡斯的轿车车盖仍然烫手。还有,弗洛伦斯的住宅简直像一座碉堡,
每道门都上了锁,而警察赶到她自杀现场时,门都没有闩上。平卡斯不可能没有妻
子住所的钥匙。

  更可疑的是,钱到哪里去了?钱当然不会飞走,肯定是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平
卡斯为人心高气傲,生性倔强,他绝不可能甘受铁窗之苦,绝不会忍受审问的折磨。
凡对平卡斯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自杀是他逃避问题的唯一出路。

  一种分析意见认为:平卡斯是个极要面子的人,如果真有钱,哪怕只是一点点
他也会倾囊奉还的。但是既然他没有还钱,那就只能有一种解释:他根本无钱可还。

  另一种分析意见认为:平卡斯是一位循规蹈矩的富商,他虽然把手中财产翻到
数亿美元,但他决不去追求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被平卡斯吞掉的数亿美元巨款花到哪里去了呢?什么证据
也查不出来。

  平卡斯绝非卑鄙小人,也不是无耻窃贼。既然钱又不是被他挥霍掉的,那么,
这笔钱会不会被用到某种公共事业上去了呢?平卡斯头脑里会不会存在着某一方狂
热区呢?后来一些怪事逐渐曝光了。

  前面曾经提到,平卡斯是同美军做生意的,他可以接触某些军事情报,而且他
的工厂里确实收藏着机密文件。一些平卡斯的熟人认为,平卡斯跟保加利亚人做生
意,向他们出售情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是,出卖情报本身只会把钱赚进来,是
不会使他的几亿美元悄然消失的。

  于是事情更加复杂了。前面还提到,每个周五晚上,平卡斯都要驾车直奔日内
瓦机场,飞往戛纳去和妻子度周末,甚至在他死后,报界也是这么报道的。现已查
明,平卡斯并不在戛纳度周末,而是在每个周五晚上,在尼斯换乘飞机前往以色列
首都特拉维夫。

  有一次在平卡斯去以色列途中,碰巧遇到一个熟人,熟人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向
他打听,他用神秘的口气说:“我在那儿有一套房子,那里头住着一个女朋友。”

  平卡斯死后警方调查此事,可是以色列警方一口咬定,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么
个人,以及他的什么住房和异性朋友。因为,如果平卡斯果真在那儿有一套住房,
作为外国人,按法律他必须登记的,警察局就会有一份档案材料。

  如今静下来想想,答案也许有了:以色列在各地有一批精英分子,他们和当地
的富人联系,并可以在需要时找到这些人。这些精英分子叫做“采集者”。

  可是平卡斯从未谈起过以色列。

运输巨头赵重熏

  赵重熏是韩国大宇集团金宇中之前最有名的企业家。他白手起家,亲手创建的
韩进企业集团包括“大韩航空”在内,拥有12家颇具规模的企业,2.5万名职员,这
个“运输大王”也是韩国的首富,连续几年其财产总值在韩国的大财团中名列榜首。

  赵重熏原先只是个地位卑微的卡车司机。1945年,25岁的赵重熏从高中补习学
校体学,当年买了一辆旧卡车,在仁川创办了“韩进商社”,搞起运输生意。在当
时的韩国,司机地位低下,被人瞧不起,但是赵重熏并不在乎,他埋头苦干,每天
驾着卡车,往返于汉城和仁川之间,为别人送货。

  由于当时的货运竞争对手不多,加之赵重熏勤奋苦干,经过10年的艰苦创业,
到50年代中期,赵重熏的事业逐渐发展起来,所拥有的卡车也逐渐增多。

  朝鲜战争给赵重熏带来了发财的机会,这其中还有一段颇为传神的故事呢。据
说,美国对北朝鲜发动进攻期间,有一天,赵重熏从汉城开车到仁川,途中经过富
平时,看到公路旁有辆车抛锚了,车主是一位美国太太。赵重熏见状主动下车,帮
这位满脸愁容的美国妇人修好了车。没料到那美国妇人竟然是驻韩国美军一位高级
将领的夫人,当她得知赵是一个跑运输的业主时,就通过丈夫帮他接下了运送美军
军用物资的生意。从此赵重熏的财源滚滚而来。

  与赵重熏有相似奇遇而发迹的华人富商陈玉书,在他的《商旅生涯不是梦》一
书中说:“我总觉得,友善、微笑就是一种爱的表现,即使是为人尽过微不足道的
一把力,其中也就孕育着机缘,说不定比一生的拼搏、辛劳都更有收获。”用这段
话来形容赵重熏,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随后的第一年,赵重熏便与美国签订了7万美元的运输合同。他深知美军像一个
不会枯竭的源泉,将源源不断地给他带来巨额的财富。他特别注重信用,他的商社
总是保证及时准确地送货上门,而且一旦有货物遗失,马上进行赔偿。有一次,在
运送美军军需物品时,一司机把1200套军服倒卖了。为保证及时如数交货,赵重熏
花了近3万美元,到黑市上把军服赎回,即刻送到美军军营。

  赵重熏就这样建立起极高的商业信誉,到第二年,他的公司所接到的运输合同
猛增到130万美元。不久,赵重熏的家底也就丰裕了,他的专车成了当时最高级的奔
驰,办公室也从仁川搬到汉城最大的“半岛饭店”里,而且在汉城付岩洞还拥有一
幢500多平方米的私人豪华别墅。

赵重熏就是这样大发了一笔战争横财。

  停战之后,韩国国内物资匮乏,全靠美国的援助,由于战时赵重熏一直信守合
同,信誉极佳,战后他又揽下了军援物资的运送生意。赵重熏的事业从此进一步地
壮大起来,向“运输大王”的宝座迈进。

赵重熏后来又大发越战财。

  美军侵越战争进一步升级后,赵重熏和韩国官员到战火纷飞的越南访问,当他
们乘坐的专机飞抵越南上空时,赵重熏通过机窗俯视地面,只见越南的港口黑压压
的一片,全是运载军需物品的轮船,连海水也看不到了。当时,他那敏感的商业神
经告诉他:这儿正是求之不得的用武之地,他决心要到这个战争市场上好好干一番。

  要搞军需品运输,首先必须争取到美国国务院的许可,而这决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他的决心。同年夏天,赵重熏和刚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的弟
弟赵重建(后来担任韩航副董事长)一起到美国,向美国国务院提出在越南搞军需
运输的申请。他们的要求一开始就遭到美方的拒绝,但赵决不就此罢休,他和弟弟
使用了各种手段,费尽唇舌与美方进行了无休止的交涉。在交涉过程中赵重熏还动
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由于过去几年赵和驻韩国的美国军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
系,驻韩国美军从中帮了他的大忙,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这样,经过长达一个多
月的周旋,赵重熏终于争取到了他在越南从事军需品运输的许可。

一获得许可,赵重熏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行动。

  1966年,赵重熏与美军签订了一笔金额为780万美元的运输合同,合同规定承运
方必须以300万美元作为抵押金。300万美元对当时的“韩进”可是一笔巨款,大大
超出其自身财力,但赵重熏毫不畏惧,他到处借债,甚至不惜冒巨大的风险到地下
钱庄去借利率惊人的高利贷,最后终于筹到这笔巨额保证金。

  当时,在越南从事军需品的陆路运输利润最高,但危险系数也是最大的,随时
都有可能陷入越南军队的包围圈内,因此大部分从事军事运输的人都不愿冒这种风
险。惟有赵重熏一如既往,毫不犹豫地包下了利润极高的陆路运输。当时的人们因
此给“韩进”取了“越战公司”和“越战财阀”的绰号。

  在越南战争期间,赵重熏“玩命”地干着,也曾因此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68年,越南共产党军队突然向美军发动了进攻,赵重熏被困在防空洞里,整整3天
才得以脱身。还有一次,越南军队突袭了赵重熏的一艘停泊于港口内的轮船,正在
船长室睡觉的赵重熏仓皇逃上甲板,在匆忙逃命中摔断了腿,险些成了越军的俘虏。

  在越南战场上从事军需品运输的几年里,赵重熏冒着随时都有丢失性命的危险,
挣了一笔巨款——1.3亿美元。这笔“卖命钱”大大地扩展了“韩进”商社的实力,
也为他日后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此,“韩进”商社的实力不断壮大,在韩国企业界的影响也日趋扩大。他连
续成立或接收了“大进海军”、“东洋火灾保险”、“韩国空港”、“韩逸开发”、
“仁荷大学”、“大韩航空”、“济东兴业”等大企业。其中在兴建“韩航大厦”
和接收“大韩航空”中,最能显示“韩进”雄厚的资财实力。

  当时,汉城的地价高得惊人,而能买下原属三星企业集团李秉哲的地皮,建立
起“韩航大厦”,除财大气粗的“韩进”集团外,谁也不敢问津。那时候韩国政府
实行新的政策,决定将一批官营企业通过公开的招标,转给民营企业家经营,其中
就包括“大韩航空”。在前后两次的公开招标中,没有人能够接收经营这家大企业。
最后韩国政府官员找到赵重熏家里来,说服他接管“大韩航空”。可见赵重熏的资
财在韩国是首屈一指,名列超级富豪之首了。

  赵重熏接管“大韩航空”后,就成为韩国唯一的一个拥有海、陆、空二大运输
体系的财问了。韩进集团也成为国际性的大公司。从此,赵重熏每到国外访问,所
住的旅馆就挂起韩国的国旗,以表示对这个国际性大航空公司的大老板的尊重。
  赵重熏从一个地位卑微的司机白手起家,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迅速发迹,成
了腰缠万贯的韩国超级巨富。然而,他在不断扩大自己企业的实力,成为暴发户的
过程中,也引发了不少丑闻:

  1971年9月15日上午10点,250多名从越南回韩国的劳工,聚集在韩航大厦前举
行示威,他们高喊口号,声称赵重熏在越南期间拖欠他们工资达149万元,要求“韩
进”发还。后虽经有关当局调查,认为赵重熏无须偿还劳工们的所谓工资,这才勉
强平息了事端。但社会舆论仍谴责赵重熏,说他以不光彩的手段欺骗缺乏法律知识
的劳工,从而榨取劳工们的血汗钱,发昧心财。

  同时社会上有传闻,说韩进集团用从越南战争中赚来的钱,开起了地下钱庄,
向别人放高利贷,并且在股票市场上大肆投机。对开地下钱庄一事,赵重熏极力辩
解,他说:“像我这样的暴发户很容易招人误会,特别是来自原先的大财阀的误会。
越战时为了签订军运合约,我到处张罗巨额的保证金,深受地下钱庄的高利贷之害。
我怎么能自己也干起这一行呢?”误解也好,情况属实也好,一时间诸如此类的传
言,在社会上沸沸扬扬地传播着,大损赵重熏的形象。

  不仅如此,在接收“韩逸开发”后,为了安插韩逸原来的干部,赵重熏在“韩
进”内进行了人事变动,把许多“韩进”的老人从课长降为组长。于是在外部丑闻
迭起的同时,韩进内部的人事矛盾也表现了出来。

  内外事端交叠,使赵重熏这个崭露头角的运输大王,声誉受到很大影响。这段
危机过去之后,赵重熏吸取了教训,更注意企业的形象,类似的丑闻也没有再出现
过了。

  赵重熏的经营特点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首先,韩进集团一直实行家族式的经
营方式,从创业开始到第三代的大韩航空、韩逸开发,都是赵家的人经营的。

  其次是赵重熏过于自信,他在经营上一直实行独断专行的家长式作风,公司的
一切事务,小到客观而具体的产品评析资料,大至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都得由他
一人定夺。赵重熏这种大包大揽的家长作风至今未改。因此,韩进集团就造就不出
专业的人才。

  赵重熏有两个听起来很不雅观的绰号:“现场监工”和“哈巴狗”。但正是他
的“现场监工”和“哈巴狗”,才造就了这个赫赫有名的运输大王。

  赵重熏是个不折不扣的“现场监工”。在接收“大韩航空”以前,他常常在清
晨4点起床,到工地现场去监工。接管大韩航空以后,他照样早起,每天5点钟一定
会赶到金浦机场,监督夜班工人的工作。赵重熏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即使在越南搞运输时那次因逃命而摔断了腿,他也没有休息,裹着石膏,每天清晨
仍一瘸一拐地去监督工人工作。

  赵重熏就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他每天都4点钟起床,当别人
起床时,他家早已灯火通明,以致引起了邻居的误会。1972年的一天,他的一位邻
居向里长检举说,赵重熏这个阔佬不知道节约能源,家中的灯彻夜通明。殊不知这
阔佬早已踏着夜露到工厂当他的“现场监工”去了。

  赵重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惜时如金。因此韩国企业界又给他取了个不雅的绰
号:“哈巴狗”,比喻他像哈巴狗那样一刻也闲不住。越南地处亚热带,夏天的中
午赤日炎炎,一般人很少干活,都要午睡休息。可是赵重熏在越南期间,依旧不改
本性,顶着火辣辣的骄阳出去工作。因为在他的观念里,时间就是金钱,他舍不得
浪费一分一秒。他常常会因为不忍心花一分钟时间等电梯,而自己爬上21层楼的董
事长办公室。

  赵重熏还是个出了名的吝啬鬼。在公司财务方面,他信不过任何人,每笔支出
他都得亲自插手,连一般10万元的支出,都要经过董事长的批准方可。

  赵重熏的小气抠门不仅表现在公司财务问题上,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是极为俭
朴的。尽管自已经营运输业务,1965年,赵重熏赴美洽谈越南战争运输事宜时,居
然舍不得乘客机,而是搭货机走的。

  但是另一方面,“吝啬鬼”赵重熏却得了个“慈善家”的称号。他虽然小气,
却有着菩萨般的心肠。有一次,他的一位普通职工患了严重的心脏病,而韩国当时
的医术水平对这种心脏病束手无策,若不能出国治疗,这位病人只有在家等死了。
赵重熏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就叫人把病人送到美国去治疗,直到他完全康复为止。
该职工和公司陪护人员及家属往返几次的全部费用都是赵重熏私人掏的腰包。

  赵重熏从一个汽车司机一跃而成为超级大亨,他的经营哲学是:企业是艺术,
要创造出让人肯定的好作品,就要使企业成员像乐队的和音一样调和。他熟读《三
国演义》,一次次地悉心揣摩“三国”中的3000多个性格不同的人物言行,从中学
会与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的方法。

  已是声名显赫的“运输大王”的赵重熏依然雄心不减,他最大的理想是成为
“国际船业大王”。已经拥有“大进海军”、“济东兴业”、“韩进海军”等企业
的韩进集团,离他的“国际船业大王”的梦想并不算遥远。但赵重熏已年逾古稀,
他的宏图大志也许要靠他的儿子们去完成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