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6, 2011

世界富豪故事100篇 (Part 5 of 15)

胡文虎创制万金油

1882年1月16日,胡文虎出生在缅甸的仰光。

  他的父亲胡子钦,是中国福建省永定县金丰里中川村人,年轻时因为家境清贫,
在1861年孤身漂洋过海,来到仰光,行医为生。由于南洋气候炎热,阳光强烈,当
地居民容易中暑、头晕、疲倦,而胡子钦从国内带来的一种中药成药“玉树神散”,
清凉解暑的效果相当好,所以很受欢迎。他逐渐积累起一点资金后,就在仰光一条
偏僻的街道上买了房子,开设了一家永安堂药铺,行医卖药。胡子钦不但精于医术,
而且为人忠厚,常做好事,当地人有了病都愿意到他这里来治疗,永安堂的生意也
就越来越兴旺。后来,他与潮州来的姑娘李金碧结婚,建立了一个美满的小家庭。

  胡文虎的出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转眼之间,胡文虎已经10岁了。
小文虎长得浓眉大眼,身体健壮,聪明伶俐;性格倔强。他对父亲药铺里的事情兴
趣很大,见什么学什么,而且一学就会,可就是不安心读书,经常逃学。胡子钦为
儿子伤透了脑筋,可他业务太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照管孩子。为了不荒废儿子的
学业,他同妻子商量后,毅然决定把文虎送回故乡,让他在祖父的照看下接受中国
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回国的轮船上,胡文虎听父亲说起故乡的贫困和家族的苦难历史,也表示一
定要好好学习。可是,当时中国私塾里教的,还是《四书》、《五经》等古文,枯
燥难懂,胡文虎越读越没有劲,终于又犯了老毛病,一有机会就溜出学堂去玩耍。
祖父没有办法,只好专门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

  那一年,本来就贫困的永定县又遭受了特大灾荒,穷苦百姓只好卖儿卖女度荒
年。少年胡文虎看着这种凄惨的情景,才真正懂得了生活的艰难。他十分同情灾民,
有一次看到一个中年妇女跪在地上叫卖女儿,他也难过得泪流满面,忙掏出平时积
下来的四个铜板给她们。还有一次,一个饿极了的乞丐偷吃人家的烧饼,被凶狠的
老板打得死去活来,胡文虎急忙上前劝阻。老板说:“你不让我打他也行,那你得
为他还我的烧饼钱!”胡文虎气愤地说:“等我长大了,回南洋发了财,一定来还
你的烧饼钱!”谁知老板哈哈大笑,蔑视地说:“真是白日作梦!你也能发大财?
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经过这些事情,胡文虎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他再不逃学,每天都认真读书。
课余时间,他还找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来看,心里暗暗发誓:
有朝一日我发了财,一定要像宋江那样仗义疏财,帮助穷苦百姓,让他们都能过上
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4年以后,胡文虎回到了仰光,帮父亲料理药店的事务。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
胡文虎对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父亲为病人配方抓药,他都认真地在一边细看,
暗暗琢磨其中的道理;空闲的时候,他就阅读医书,研究中药学和西药学的理论,
常常到夜深还不休息。因为睡得太迟,他有时早晨起得晚些。父亲胡子钦也是个热
爱事业的人,每天都是第一个早起进店工作,见儿子还睡着,很不满意。胡文虎懂
得父亲的心意,父亲是希望他能更加勤奋,早日成才,所以学习和工作就格外刻苦。

  1908年,胡子钦突然身患重病,从此卧床不起。在临终之前,他一再叮嘱胡文
虎要和弟弟胡文豹同心协力,发展事业,而且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国和故乡亲人……

  父亲一死,家庭失去了顶梁柱,药店也失去了支撑。虽然胡文虎和弟弟辛辛苦
苦操劳,但永安堂药店的生意还是一天不如一天。迫于生活,胡文虎只得肩挑药担
走街串巷叫卖,但还是没有多少收入。眼看药铺已经到了面临破产倒闭的地步。胡
文虎母子3人深深地陷入了绝望中。

  但是胡文虎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他一心想为事业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有一
天走在路上,他看到一个装仁丹的药袋,忽然得到了启发:日本生产的仁丹治疗中
暑的效果比较好,又便于携带,所以销售量一直很大,永安堂要想发展,就必须创
制出像仁丹这样受欢迎的药品来。

  他急忙回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可是母亲却没有点头。她的生活经验比
儿子丰富得多,懂得创制一种新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同时,永安堂的经济状况,
也经不起再一次失败了。胡文虎先争取到弟弟的支持,又耐心地向母亲说明:现在
永安堂的生意已经没有出路,坐吃山空总不是办法,只有下决心闯出一条新路来,
才有可能让永安堂起死回生!弟兄俩终于说服了母亲。母亲取出父亲一辈子的微薄
积蓄,含着眼泪交给了胡文虎,并且叮嘱他一定要珍惜这全家最后的一笔财产!

胡文虎接过这沉甸甸的钱,开始了他真正的创业历程。

  他先到香港,为永安堂进了一批货,让药铺能维持一线生机;接着便回到祖国,
调查药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后来又到暹罗(今泰国)、日本等地了解药品经营的
行情,学习药品制造技术。为了节省开支,他每顿都吃最便宜的食物,每夜都住最
便宜的客店。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胡文虎不但掌握了一定的制药技术,而且注意
到,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生活水平低下,暑热病流行情况严重;西药虽然便于携带,
服用方便,价格却贵得多,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用得起的。

  胡文虎就根据这种状况,决定了自己的选择方向——他要研制出一种对治疗暑
热病有特效而又价格便宜、便于携带的中药!

  1910年,胡文虎回到了仰光家中。在向母亲报告了自己的设想后,他和弟弟就
动手大干起来。他们在过去“玉树神散”的基础上,增加了山苍子、薄荷、樟脑等
中药原料,吸收祖国药品传统的膏、丹、丸、散的优点,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经过3个多月的呕心沥血,终于创制出一种新药。这种新药既可外用,又可内服,既
能治感冒、头痛、鼻塞,又能治晕车、晕船,几乎可说是一种“万能”良药。由于
多日的劳累,胡文虎自己也觉得头晕目眩、恶心欲吐,他想这正好可以试试新药的
效果,就从药罐中挑出一些抹在额头上。片刻之后,他的病痛便烟消云散,浑身舒
适。胡文虎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忙去告诉母亲和弟弟。饱经沧桑的母亲,竟流下了
激动的热泪。

过了一会儿,平静下来的母亲问儿子:“这种好药,该叫什么名字呢?”

  胡文虎说:“我想过了,它有这么多的治疗功能,我们就叫它‘万金油’吧!
你们看好不好?”

胡文豹赞成地说:“好!这个名字叫得响!”

母亲也说:“商标干脆就用你的名字:‘虎’牌万金油!”

  胡文虎到当地政府办理过注册手续后,就开始批量生产“虎牌万金油”,并且
把永安堂药铺改名为“永安堂虎豹行”。

  然而,一种新事物,就是再好,一开始也不容易被人们接受。万金油的命运也
是这样。胡文虎每天提着装满万金油的箱子,到同乡开的药店去推销。可是大家根
本不相信万金油会有那样好的效果,都不肯买,胡文虎跑得腰酸腿痛,却常常是早
晨一箱提出去,晚上提回来还是一箱!有的人碍于同乡的情面,勉强收下一些万金
油代卖,却又不向病人介绍,结果还是卖不出去,到胡文虎去结账时,他们就让胡
文虎把没卖掉的万金油拿走。

  当时正是盛夏,许多穷人患了热病无钱治疗,只能买日本的仁丹服用。万金油
的疗效决不比仁丹差,为什么人家只买仁丹而不买万金油呢?当真是中国货不如日
本货?胡文虎猛然想到满街张贴的仁丹广告,顿时醒悟了:你不作宣传,人家怎么
会知道万金油的好处呢?!他马上采取对策,一方面,让胡文豹拿出一些万金油,
免费赠送给无钱买药的穷苦人;另一方面,他从十分紧张的资金中,抽出钱来,印
制了一批介绍万金油功效的广告,亲自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去宣传。他先花钱
雇了两个人帮他贴广告,可第二天上街,却一张也没见到。他找到那两个人问,那
两个人推说是被人撕掉了。胡文虎无可奈何,只得自己上街去贴,直到后来遇到一
个同乡阿愚,才算有了个帮手。

  免费用万金油治好了病的穷人,都成了虎牌万金油的义务宣传员;再加上广告
的作用,没过多久,万金油果然赢得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永安堂虎豹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兴旺!

  胡文虎没有满足。他的雄心越来越大,视野越来越广。为了进一步发展永安堂
的业务范围,1923年,他留弟弟胡文豹在仰光主持业务,自己到新加坡去筹建永安
堂虎豹行的总行。同时,他又重金聘请专门人才,搜集古代药方进行研制改进,开
发出了“头痛粉”、“八卦丹”、“清快水”等新药。

  胡文虎接受了创业之初的教训,始终将广告宣传放在重要地位,每年花在广告
宣传上的钱很多,而且挖空心思,设计引人注目的广告。万金油的小铁盒上,印的
是一头形象生动的老虎;说明书上则印着胡文虎的肖像:西装革履,浓眉大眼,神
态庄严,让人在使用万金油时,就会想起胡文虎和他的虎牌良药。每年春节,他都
派人在街头路口悬挂大量灯笼,灯笼上一边画着老虎,一边写着“永安堂”,加深
人们对永安堂和虎牌药的印象。20年代中期,他又到处张贴广告,重金征求日历画
稿,应征的人非常多,画稿像雪片样飞来。其中有一幅画着一位貌若天仙的美女,
用手攀着一只老虎的脖子,人虎相依微笑,栩栩如生。胡文虎一眼看见,就被这幅
画的新奇构思吸引住了,赞不绝口,当即以重金买下这幅画,把它作为日历的封面。
这年的日历印成后,胡文虎到处赠送,在各界人士中引起很大反响。连英国驻新加
坡总督夫人见了,也连声叫好,还说:“胡文虎真是个天才的商人!既然他的广告
都离不开老虎,他为什么不定做一辆老虎式的轿车呢?”这话很快传到了胡文虎的
耳中,他觉得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当真花巨款让汽车厂给他特制了一辆车头装饰成
老虎头的轿车,把车灯做成老虎眼睛,还把汽车喇叭声做得像老虎的嗥叫。这辆车
在街上行驶,知道的人就会想到胡文虎和他的虎牌药,不知道的人也会向别人打听
这辆怪车的来历,回去后还会对别人说起这老虎车,无形中就为胡文虎做了广告。
1935年10月,我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在上海举行,胡文虎作为马来西亚华人代表队
的总领队,率队到上海,特意把这辆老虎车也带到上海。当轿车驶进上海滩时,他
让司机慢慢地开,不时闪动老虎眼睛似的车灯,摁动像老虎叫声的喇叭,引得上海
人纷纷拥上来看稀奇,都知道了中国有一个“万金油大王”胡文虎!晚上,在招待
会上,胡文虎又一次大出风头,当场表示愿意拿出数百万的巨款,在全国各地建立
1000所小学。第二天,上海各家报纸争相报道,有关胡文虎的消息轰动了整个上海
滩。

  1929年初,胡文虎就在新加坡建起一座制药总厂,有职员30多人,工人400多人,
并购进了新式的机械设备,每月可生产万金油3万打、八卦丹1万打、头痛粉2万箱、
清快水3000多打。

  1932年,胡文虎把永安堂虎豹行总行迁到香港,在广州、汕头建立制药厂,又
先后在厦门、福州、上海、天津、桂林、昆明、重庆、汉口、梧州、澳门、台湾等
地及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设立分行,在欧美一些人城市也设
立了特约经理部。万金油、头痛粉、八卦丹、清快水等虎牌药品在国内和东南亚已
成为家喻户晓、人人必备的“灵丹妙药”。胡文虎、胡文豹兄弟终于实现了父亲的
遗愿,成了东南亚华侨中的大富豪。

  资本雄厚的胡文虎,做广告的花样也越来越出奇。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有一句人
所共知的口头禅:“放屁放屁,真是岂有此理”,胡文虎就叫人在上海报纸上做了
一则广告,标题就是《放屁放屁,真正是有此理》,内容是河南某地某人给永安堂
的电报,说他肚子突然绞痛,什么药都吃了还是不好,后来服了永安堂的一块万金
油,不一会,放出几个大屁,肚子就完全不痛了,特此表示感谢!人们读到这样的
广告,在发笑之余,不觉也记住了万金油的功效。后来国民党政府提倡“新生活运
动”,胡文虎又做了一个广告,醒目的标题是《提倡新生活运动,必须揩油》,新
生活运动有提倡廉洁奉公的内容,这里怎么竟在提倡“揩油”呢?读下去才知道,
广告是说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大家必须时时揩点万金油,提神醒脑,保持精神焕
发,身体健康!

  由于报纸不断提高广告收费,胡文虎觉得与其花钱在人家的报纸上做广告,还
不如干脆自己办一张报纸。他说干就干,1929年1月在新加坡创办了一份《星洲日报》。
随后,他陆续又办起了《星光日报》、《星岛日报》等近20家中、英文报纸,形成
了一个庞大的报业集团,这在中国华侨界也是独一无二的。由于《星洲日报》编排
新颖,内容丰富,1937年还被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评为12家优秀华文报纸之一。

  1935年,别出心裁的胡文虎,又在新加坡岛西南岸巴西班让路旁,兴建了一座
“虎豹别墅”,又叫“虎标万金油花园”,整个公园依山面海,风景优美,不但有
假山石洞、亭台楼阁,还有“十八层地狱”、“西游记”等中国民间神话雕塑和
“美洲一角”、“澳洲一角”等外国风光雕塑。全部工程用了2年的时间,耗费了大
量资金,可是别墅建好后,胡文虎并不住在里面,而是把它作为旅游场所,供人游
览、休息。有人说他这样做是太呆了,胡文虎也不解释。因为他知道,凡是来过这
里的人,都会记住胡文虎和胡文豹这两个名字!所以,1936年,他又在香港买下一
座小山,同样修建了一座供人旅游的“虎豹别墅”。

  胡文虎牢牢记着父亲当年的遗言:“子孙万代都不能忘记故土家乡”。在成为
大富豪之后,他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每年从永安堂提出25%的利
润,兴办公益事业,特别是兴办学校教育。除了捐巨款兴建300多所小学外,他资助
过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福建学院、海滨中学等几十所学校;并捐资兴建了南京中
央医院、厦门中山医院等12座医院,创办了上海儿童收养所、福惠儿童院、广州儿
童新村、广东老人院等慈善机构。他听说法国人在上海租界公园门口挂着一块“狗
与华人不得入内”的牌子,气得接连几天不肯吃饭,最后终于想出一个主意,就是
在新加坡兴建一个游泳池,取名“华人池”,门口也竖上一块醒目的大牌子,上面
写着“只准华人入内游泳”!

  抗日战争时期,胡文虎多次捐款,支援抗日。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十
九路军奋起抗敌,胡文虎到处宣传“全面抗战之时,正吾人报国之日,有钱者出钱,
有力者出力……我胡文虎爱国观念不敢后人,愿竭尽努力,以尽华侨天职!”为此,
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错将军非常感动,曾亲笔为胡文虎题词:“永安堂主人胡文虎君,
热心祖国,仁术济人……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感奋!”

  “七七事变”之后,胡文虎爱国热情更加高涨,不止一次慷慨捐款,成为海外
华侨中捐款最多的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出于义愤,纷纷抵制日本货,不买不用。但一直销
路很广的日本仁丹,仍然占领着四川各地的市场。重庆永安堂分行的经理胡万里,
专程前往香港,向胡文虎汇报这个情况,商量对策。胡文虎自从创业以来,就把日
本仁丹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如今再加上民族仇恨,当即要胡万里不惜代价,把日本
仁丹赶出四川!胡万里在胡文虎的支持下,组织起5个宣传大队,每队50人,深入四
川城乡山区,一面宣传抗日,一面宣传自己的虎牌药,抵制日本仁丹。宣传队员个
个身穿有老虎图案的服装,胸挂写有“永安堂抗日宣传队”的彩带,有的还化妆成
老虎,每到一处,先表演宣传抗日的话剧和歌舞,结束时再发广告,念快板:“小
日本,太凶狠,杀人放火不眨眼;中国人吃中国药,不吃日本小仁丹……”并且为
病人治病,赠送虎牌药品。很快,在四川各地,虎牌药都取代了日本仁丹。永安堂
的作法,引起了日本人的极端仇恨,1940年,日本广播电台公然扬言,要炸毁永安
堂重庆分行。5月25日,日本飞机轰炸重庆时,果然将永安堂重庆分行的三层楼房全
部炸毁!胡文虎知道后,反而连声说:“值得!值得!只要把鬼子的仁丹压倒,再
炸一个永安堂也值得!”表现出一个爱国实业家的民族气节!

化工先导范旭东

  1883年10月24日,湖南省湘阴县一个私塾先生家中,生下了第二个儿子。父亲
为孩子取名源让,字明俊。这孩子后来改名为范锐,字旭东——也就是被人们称为
“中国化学工业之父”的范旭东。

  范旭东6岁那年,父亲就因贫病交加而去世了。母亲带着他们兄弟二人,寄居在
长沙城里,生活更加艰难。母亲整天为别人浆洗衣服,做针线活,换取菲薄的报酬,
一家人只能勉强糊口。幸亏得到姑母的帮助,他和哥哥范源濂才有机会读书识字。
不知有多少夜晚,小旭东看着妈妈在昏黄的油灯下一针一线地为别人缝制衣服,只
觉得妈妈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他心里好难受好难受!但是
他毕竟太小了,还帮不了妈妈的忙,只有努力学习,不辜负妈妈的期望。

  哥哥范源濂也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在13岁那年就考中了秀才。白天,他在长
沙岳麓书院攻读,晚上回来,不但要帮妈妈料理家务,而且要教弟弟识字念书。夜
里兄弟俩同床而卧,到了寒冷的冬天,破屋漏风,被子单薄,哥哥便紧紧地把弟弟
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着弟弟,共同熬过漫漫的长夜。艰苦的磨炼,使得范
家兄弟从小就养成了坚毅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

  19世纪末,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正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有志气的中国
人,纷纷起来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湖南的知识分子更是走在前面。长沙是湖南的
省会,当时“变法维新”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形成风气。范源濂考上了维新派办
的时务学堂,在倡导变法维新的学者梁启超的指导下学习文学和时政,寻求救国的
真理。范旭东也经常接触到哥哥从学堂里带回来的讲义和笔记,以及宣传变法维新
的《湘报》、《湘学报》等报刊,有时还跟着哥哥一起去听讲演,贴传单,参加革
命活动。

  可是,1898年爆发的戊戌变法运动,很快就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了。维新派人士
纷纷被捕,范源濂也成了清政府的追捕对象,只好逃往日本避难。范旭东也不得不
离开母亲,到长沙北乡去投奔哥哥的好友吴镜蓉,在吴先生的指导下读书学画。两
年以后,又一次革命风潮来临,范源濂得到消息,迫不及待地从日本回国,参加这
一革命义举。可是,由于汉口的一个秘密组织被清政府破获,清政府开始在全国范
围内搜捕革命党人。这年8月,范源濂只得再一次逃往日本,并且把弟弟也带往日本
东京求学。

  范旭东虽然还是第一次到东京,可是他没有心思去游览日本的风景名胜。他一
头扎进清华学校,苦学日语,后来又考进冈山第六高等学堂学医。当时,梁启超有
一个说法:“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话在留学生中很有影响。范旭东
也认为,要拯救祖国,必须从教育和医学开始做起,用教育来启发人民的智慧,用
医药来医治人民的疾苦。他亲眼看到日本的科学一天天兴盛,工业一天天发达,国
家一天天强大,因此立下志向,要走工业兴邦、科学救国的道路。1908年,他从冈
山学堂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深造。范旭东把全
身心都投进化学知识的海洋中,在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听讲;下课以后,他如饥
似渴地博览群书;在实验室里,他废寝忘食地做化学实验……他的身体本来比较弱,
为了能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他加入了东京武术研究会,学习柔道、击剑、射击
和骑马,通过这种锻炼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保持旺盛的精力完成学业。同时,他
还利用假期,到日本各地去参观考察,探索日本国家强盛的原因。哥哥回国以后,
他便常常到戊戌政变失败后逃亡日本的梁启超那里去请教,思想上也有很大的进步。

  1910年,范旭东完成了大学的学业。因为他品学兼优,所以被帝国大学留校做
研究工作。这一年,他与在东京留学的湖南同乡许馥结了婚。

  第二年秋天,伟大的辛亥革命爆发了。范旭东在海外听到这个喜讯,顿时热血
沸腾。他与妻子商议说:“我在帝国大学工作,虽然收入不错,生活安定,但我们
都是中国人,现在国内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们也应该回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妻子许馥也是一个爱国者,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于是夫妇俩毅然离开日本,
日夜兼程回到了祖国。

  这时,中华民国政府已经成立,梁启超被委任为财政总长,他听说范旭东回国,
便很高兴地聘请范旭东到财政部工作,负责整顿货币。可是,不久范旭东就发现了
贪官污吏的不法行为,向上报告却无人来管。他不愿与这种人同流合污,便愤然辞
职。正好他的哥哥范源濂担任了教育总长,哥哥知道他热爱化学,设法安排范旭东
到财政部所属的盐务机关工作。

  范旭东懂得盐不仅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而且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基础
原料。他首先考察了国内的盐务状况,看到外国的洁白晶莹的食盐遍布中国市场,
而国产的食盐有害物质含量很高,有害于食用者的健康,无法与外国盐竞争。他决
心改变这种落后状况,要利用祖国丰富的海洋资源,提炼出精美的食盐来。

  他的想法得到了哥哥的支持。范源濂又为弟弟争取到一次到欧洲考察盐务的机
会。范旭东用近一年的时间,考察了欧洲各大工业强国,调查了奥地利的盐专卖法,
研究了奥地利和英国的制盐方法和设备……然而,在领略西方工业文明的同时,他
也饱尝了受人轻视的屈辱。一次,范旭东来到号称“世界碱工”的英国卜内门公司
考察,傲慢的主人竟摆出一副嘲弄的姿态,把他引进了锅炉房,目中无人地说:
“你们中国人是看不懂制碱工艺流程的,还是参观参观锅炉房吧!”范旭东的心被
深深刺痛了,他对大海起誓,一定要兴办中国自己的化学工业!强烈的事业心,使
他在旅途上就钻在船舱里,夜以继日地赶写建厂计划,设计制盐方案,准备回国后
大干一场。

  可是,范旭东没有想到,国内的形势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篡夺了辛亥革命果
实的袁世凯,一心忙着自己上台做皇帝,根本不管国家的正事。范源濂已经辞职,
财政部和盐务机关的首脑也换了人,范旭东的考察报告和办厂方案呈报上去就没了
消息。失望之余,范旭东没有泄气,他更感到了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决心自己来
筹备资金办厂,为中国人民造福,为中华民族争气!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公职,放弃
了生活上的优厚待遇,离开了政治中心北京,开始走自己的路。

  谈到化学工业,就离不开酸、碱、盐。针对中国盐的资源丰富、而制盐工艺又
相对粗糙的特点,范旭东决定从研制精盐入手,首先改变中国食盐质量差的现状。
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已明确规定,氯化钠含量不足85%的盐不许用来喂养牲畜;可
中国许多地方仍用氯化钠含量不足50%的盐供人食用,结果被西方国家讥笑,说中
国人是“食土民族”!这样严酷的现实,让范旭东痛心疾首。1914年冬天,范旭东
冒着凛冽的寒风,一个人来到天津塘沽。义和团运动期间,这里曾受到八国联军的
洗劫,至今仍是一片凄凉。但同时,范旭东也看到,这里盐蛇遍地,无边无际,如
冰似雪,一片晶莹。他不禁感慨地说:“一个化学家,看到这样丰富的资源,如果
还不能树立发展祖国化学工业的雄心,那就大没有志气了!”他在附近荒凉的渔村
中,开始了研制精盐的试验,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终于将粗黑的海盐变成了雪白
的精盐,氯化钠的含量达到了90%以上。

  1915年6月,范旭东集资创办了“久大精盐公司”。从此,范旭东便全心全意扑
在了制盐事业上。从厂房设计、资金预算、设备选择直到机械安装,他事事到场。
为了节省经费,他处处精打细算,凡是能在国内制造的机械部件,都交上海求新工
厂制造,少量确需进口的设备,则亲自到日本去购买。厂里办起了食堂,范旭东也
和职工们一样就餐,从不开“小灶”。当时,厂办公室和宿舍都是简易房,范旭东
的办公室只是一间不大的木屋,不但兼做他的会客室和实验室,而且也是他的卧室。
他连桌椅都没有,就趴在床边搞设计,做演算,画图纸,经常直到深夜,有时就这
样趴在床边就睡着了。朋友们都心痛地把他叫作“拼命三郎”!经过半年紧张的筹
备,12月7日,久大公司的机器正式开始运转。隆隆的机声和着渤海湾的阵阵涛声,
很快就生产出中国第一批洁白纯净的精盐。车间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范旭东的
眼中也涌出了热泪。

  久大公司生产的精盐,以五角形“海王星”为商标,由于价廉物美,一上市就
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然而,外国盐商和中国盐霸却认为久大公司触犯了他
们的利益,于是狼狈为奸,处处同久大公司为难。他们一边“强烈要求”北洋政府
禁止久大公司继续生产,一边散布谣言,说“久大精盐有毒”、“精盐没有海盐咸”
等,破坏久大精盐的声誉和销售。英国驻华公使甚至妄图用军舰封锁天津港,阻止
久大公司的运盐船出港。

  范旭东不屈服,他以毒攻毒,通过老朋友杨度的介绍,把久大精盐送到了袁世
凯的餐桌上,得到了袁世凯的好评,获得了长江一带5个口岸的销售权。北盐南下,
市场大开。同时,他又争取到了北洋政府副总统黎元洪的投资,不但得到了官方的
保护,而且扩大了生产规模,降低了成本,也就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按照华盛顿会议的决定,得以
收回德国和日本在中国山东掠夺的各项权利,其中就包括日本在青岛的永裕盐场和
制盐设备。当时永裕盐场共有工厂19所,盐田6万亩,但中国必须支付300万银元的
“赎金”。可是由于国库空虚,无力支付,日本人也就继续把持着盐场不放。范旭
东抓住了这个机会,团结当地的盐商,共同筹集资金,全部收回了日本在青岛的盐
场,并且要求日本每年购回青岛精盐150万担至350万担。这样,范旭东等人不仅为
国家收回了主权,而且为自己打开了国际市场。从1924年到1935年,久大公司更加
兴旺发达,产品除在国内南北畅销不衰,而且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洋、朝鲜、日本等
国外市场。

  碱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然而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的碱市场却一直被英
国卜内门公司所垄断。山东曾经有一位姓葛的有识之士,创办了鲁丰碱厂,要与洋
碱争个高低,可是由于斗不过洋碱,很快就倒闭了。卜内门公司在中国的经理李德
立曾公然扬言:“卜内门在中国有如铜墙铁壁,不怕任何人进攻!”

  范旭东不信这个邪,他下决心要制造出国产碱。早在1917年,范旭东就和几个
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筹划创办制碱厂了。他预料办碱厂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故意
将厂名定为“永利”。1919年,近代中国最大的制碱厂——永利碱厂在天津塘沽破
土动工。听说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开办碱厂,李德立阴阳怪气地对范旭东说:“碱在
贵国确实非常重要,但是您现在来办碱厂还是早了一些。依中国的条件来看,再过
30年办也不算退!”范旭东针锋相对地回答道:“我只恨没有早办30年!事在人为,
落后了就要奋起直追。现在来办,还不算晚!”

  永利碱厂计划以海盐为原料制碱。可是,当时中国的盐税高达海盐的成本数十
倍,而且盐税特权被英国人把持着。英国人为了继续垄断中国的碱市场,千方百计
破坏永利碱厂的兴办,他们不但坚决反对范旭东所要求的海盐兔税,而且造谣说:
“海水不能制碱。”范旭东四处奔走,在财政总长梁启超等人的大力支持下,终于
争得了海盐免税的权利。

  范旭东不但要制碱,而且要用当时世界上最新的“苏尔维法”制碱。这种方法
虽然问世已经有50年,却一直被西方少数几个国家所垄断,严格保密。范旭东横下
一条心,在自己家中,开始了以苏尔维法制碱的实验。他托人用重金从英国人手中
买到一份关于苏尔维法制碱的简略资料,又从上海请来了大效机器厂厂长兼总工程
师王小徐。两个人埋头苦干,根据苏尔维法制碱的工艺流程,设计制造出一座小型
石灰窑,再投进海盐和石灰进行冶炼。经过大胆的摸索和反复的实验,终于获得了
成功,首次造成了9000克的人工碱。

  范旭东知道,兴办现代化的工厂,需要大批学有所长、志同道合的人才。他请
在美国的华裔巨商李国钦帮忙物色化学人才。经李国钦的苦心游说,终于为永利碱
厂聘请了3位技术大师:一位是先后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
博士侯德榜,一位是获哈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的孙颖川,一位是美国帛碱专家李佐
华。这3位学者先后赶赴塘沽,为建造永利碱厂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4年8月13日,永利碱厂正式开工出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花费了好几年的
时间和精力,投入了200多万银元,生产出来的竟是红黑相间的劣质碱。一时间股东
们怨声载道,社会舆论冷嘲热讽,甚至合作者中也有人心灰意冷。英国卜内门公司
伦敦总裁尼可逊得到消息后,幸灾乐祸,当即赶来中国,表示愿意与范旭东“合作”,
以高于建厂资金一倍的代价接收永利碱厂。范旭东立刻识破了英国人的真正目的是
扼杀中国的制碱工业,所以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搞不成碱,宁可去自杀,也不会
出卖自己的灵魂!”英国人碰了一鼻子灰,狼狈离去了。范旭东语重心长地鼓励同
事们说:“要想让化学工业形成我们民族的长城,就要咬紧牙关,一代人两代人地
干下去,才有可能成功!”他还说:“我们没有退路,摆脱绝境的唯一办法,就是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我认为一切艰难的事,总有解决的办法;任何事情只要努力
去做,多少会有成就!”

  同事们无不被范旭东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所感动。担任总
工程师的侯德榜,带来了在美国设计好的图纸,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测试各种机
器,探究失败的原因,经过调整改进,反复摸索实验,排除种种障碍,终于揭开了
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解决了大规模制碱的一系列技术难题。1926年,永利碱厂生
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质量已经超过了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洋碱。这年秋天,在美国建
国150周年国际博览会上,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质奖,不但使中国人扬眉吐气,而且
打开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当年趁火打劫未成的英国卜内门公司,这时又生出一条毒计,仗着财大气粗,
企图用压价竞销的手段,挤垮立足未稳的永利碱厂。他们在中国市场上无故将碱价
压低,一直下降到原价的40%,迫使永利碱厂只得跟着降低售价,大受损失。范旭
东以牙还牙,利用他对日本碱市场的熟悉,巧妙地将价格大战引向日本市场,并且
以比英商还低的价格出售产品,迫使英商在日本市场上也降价销售。但是,永利产
品在日本的销售量只有英国产品销售量的1/10,结果英商的损失比永利碱厂的损失
要大10倍!英国商人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只得甘拜下风,主动与永利碱厂讲和,并
签订条约,规定英商在中国销售纯碱的数量,不得超过总销售量的45%,而永利碱
厂可达55%;同时,英商如果要调整在中国市场上的纯碱价格,必须征得永利碱厂
的同意。

  在国内外的一片赞扬声中,范旭东鼓励侯德榜写一本制碱的学术著作,以揭开
制碱工业的神秘面纱。他说:“我们不要学苏尔维的保守,我们要表现中华民族的
崇高气度!”1933年,侯德榜的《纯碱制造》一书出版,轰动了全世界。现在轮到
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总裁到中国来参观了。他一再表示,对范旭东等人能创造出如此
先进的碱厂感到惊奇,希望能详细参观永利碱厂。范旭东没有忘记当年在卜内门公
司受到的屈辱,于是他又一次以牙还牙,幽默地领着“老朋友”参观了永利碱厂的
锅炉房。

  永利碱厂的成功,并没有使范旭东满足。他深知,酸和碱,是化学工业的两个
“翅膀”,所以他决心为祖国创办一座制酸厂!朋友们也都赞成他的想法。从1934
年春天开始,范旭东就开始着手筹办制酸厂。他筹集资金,并派出数十名技术骨干
到国外学习有关技术。到1937年2月5日,一座远东第一流的大型硫酸厂,在南京大
厂镇顺利落成。中国人以自己的辛勤和智慧,生产出了第一批国产硫酸,揭开了中
国化学工业崭新的一页!

  然而,有了两个“翅膀”的中国化学工业,却没有能够起飞。因为,日本帝国
主义发动了野蛮的侵华战争。范旭东历尽艰辛开创的中国化学工业,遭到了毁灭性
的打击。国难当头,范旭东断然拒绝了日本军方提出的“合作”,也拒绝了英国卜
内门公司的“保护”,并且不顾年迈,率领广大职工前往四川,致力于开辟西南化
工基地,以支援抗战。终于,中国人民迎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范旭东立刻
努力于复兴中国化学工业的工作。由于多年来积劳成疾,1945年的10月2日,范旭东
病倒了。朋友们来探望时,他还感慨地说:“抗战是胜利了,但建设国家还是任重
而道远啊!”谁也没有想到,仅仅两天以后,这位为中国化学工业献出毕生精力的
伟大开拓者,就离开了人世。临终之前,他还谆谆叮嘱后人,要“齐心合力,努力
前进!”

  重庆各界人士为范旭东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派了代表前往
吊唁。毛泽东同志送的挽幛悬挂在范旭东遗像的对面。上面是他亲笔题写的“工业
先导,功在中华”八个大字。《新华日报》发表文章说:“范先生的半生坎坷,象
征了数十年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坎坷!中国如不能独立自主,中国政治如不能走上民
主的道路,则民族工业是没有方法发展的……假如范先生的心血是灌溉在民主国家
的土壤里,我们知道他们的果实一定比现在更加丰硕,更加美丽!”

  1949年6月至7月,范旭东的灵柩辗转经南京、上海、天津,接受他创办的各厂
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哀悼。7月18日,范旭东先生的遗体安葬在北京西山。

时装女皇莎涅尔

  巴黎是当今时装之都。斑斓多彩的巴黎时装驰名全球,领导着世界时装的新潮
流。然而,在20世纪初期,巴黎服装界却呈现一番死气沉沉的景象。即便是巴黎社
交界的贵妇,也总是穿着镶满花边与褶皱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一成不变地沿
袭上个世纪传统,弥漫着繁琐、陈腐的旧贵族气息。这时,一位清丽、洒脱、具有
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女性,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硬是在这迂腐透顶的服装界里
闯出一片明丽的新天地。她以款式新颖、线条明快、格调清新的时装,为巴黎、为
法国、也为全世界的妇女们创造了时髦、潇洒和美,一扫数千年来旧的穿着习惯,
塑造出20世纪妇女的新形象,开创了现代服装的新潮流,建造了巴黎“时装帝国”。
她就是20世纪最杰出的服装设计大师,被誉为“巴黎时装女皇”的卡布里埃•莎涅
尔。

  1883年8月19日,莎涅尔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的小镇索米尔。父亲是个小批发商,
母亲生下她不久,父亲就遗弃了母女俩。母亲含辛茹苦,好不容易把她拉扯到6岁。
一场大病,又夺去了母亲的生命。莎涅尔成了一个孤儿,被送进了当地教会办的孤
儿院。

  莎涅尔在孤儿院呆到16岁,出落成楚楚动人的大姑娘。她耐不住孤儿院与世隔
绝的孤苦生活,在一天夜里,勇敢地翻出院墙,逃离了孤儿院,跑到离家乡较远的
穆兰小镇上,开始了她的独立的、不平凡的生涯。

  这是1899年的春天,冷清的穆兰镇上突然多出一个引人注目的姑娘。她长得很
美,具有高傲、清丽、洒脱的高贵气质,却无依无靠,谋生乏术。为了糊口,她开
始在镇上当歌手,给镇上的居民、当地驻军官兵唱些民歌。后来,她经人介绍转到
一家缝纫用品商店当售货员。

  自小就能剪会裁的莎涅尔,在缝纫用品店里可谓如鱼得水,有了用武之地。手
边都是供缝纫用的各种用品。工作之余,她常常别出心裁地在自己的服装上搞出一
些小革新,翻出一些新花样:在袖口镶上一道花边;把裙子上繁杂的褶皱减去几条;
买一件男孩子的短上装,稍加修改,自己穿上后更显得活泼又机灵;为自己制作一
顶扁平的圆形小帽,并大胆地去掉女帽上世代相袭的羽毛饰物。虽只是小小的改革,
这位穷姑娘还是成了小镇上妇女们竞相效仿的时髦女郎。

  这期间,莎涅尔经历了她的初恋。当地有个名叫艾蒂安•巴尔桑的富家子弟,
他与莎涅尔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巴尔桑见到莎涅尔,总爱喊她的小名“可可”。
巴尔桑对她说:“可可这名字特别适合你,能显示你活泼、随和的性格。”“可可
•莎涅尔”从此就叫开了,以至她成名之后,知道她本名的人反而不多。

  穆兰小镇似乎容纳不下莎涅尔横溢的才华,她迫切想出去见见大世面。于是,
在20世纪初,巴尔桑把乡下孤女莎涅尔带到了世界大都市巴黎。巴尔桑再也没想到,
此行的意义是多么的深远,是他把改变世界妇女穿着习惯的“时装女皇”送到了她
的“皇宫”里,从而使巴黎变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时装之都”。

  他们来到巴黎后,在康蓬大街31号公寓里租了个小房间住下来。此后,莎涅尔
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她的事业也在这条大街上发展。莎涅尔在晚年
时称康蓬大街是一条给她带来好运的街。

  巴黎的一切都令这位来自小乡镇的姑娘感到眼花缘乱,激动不已。凭着爱美的
天性,在这五光十色、拥挤繁华的大都市中,她发现了一片亟待开垦的“处女地”,
那就是巴黎妇女们毫无时代感的着装穿戴。她经常流连在街头,仔细地打量、琢磨
过往行人的衣着。渐渐地,她对巴黎妇女的服饰有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看法;如今已
是20世纪了,为什么巴黎妇女还要死守上个世纪沿袭下来的服装不放呢?那打着褶
皱、裹着厚厚衬里的长裙沉重拖拉,要靠手提着才能走路;那上装衬着厚厚的胸衬,
紧紧地绑在身上,活像是一副古代士兵的坚甲,令人窒息;还有那顶挂满珠光宝气
头饰的帽子,未免太繁琐俗气了……如此穿戴,怎么能体现妇女解放的时代精神呢?
她决心当一名勇敢的拓荒者,以不受束缚的想象力和独具慧眼的创造力去创建一个
时装王国。

  可惜,巴尔桑对她的雄心壮志不甚理解,两人为此经常发生口角。巴尔桑的英
国朋友亚瑟•卡佩尔从中做了不少调解工作,但最后他们还是分手了。

  在举目无亲的巴黎,她,一个弱女子,要开拓事业的确不容易。在这关键时刻,
卡佩尔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个生性随和、不拘小节、家境富裕的异邦人,非常
支持莎涅尔开拓服装业。1912年,他出资帮助莎涅尔开了一家帽子店,而不是服装
店。这可是莎涅尔的主意。她认为,万事开头难,开始宁可开一家规模小的帽子店,
万一失败了,损失也不至于太惨重。

  “莎涅尔帽子店”开张了。善于经营的莎涅尔以低价从豪华的拉菲特商店购买
了一批过时、滞销的女帽,她把帽上俗气的饰物统统拆掉,然后适当加以点缀,改
制成线条简洁明快的新式帽子。这种帽子透着新时代的气息,非常适应大众化的趋
势。莎涅尔为顾客示范帽子的戴法时,也一反常态,总把帽子前沿低低地压到眼角
上,显得很神气。这种新颖的帽子,大受巴黎妇女的欢迎,被称之为“莎涅尔帽”。
而这种别致的戴法,竟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流行开来,成为时尚。

  “莎涅尔帽”的流行,使她很快便还清了借款,并积累了相当的资金。小试锋
芒,便旗开得胜,莎涅尔的信心大增,她不再满足于当制帽商,而大胆地涉足服装
业。她把帽子店改为时装店,并且自行设计,自行缝纫,投入到服装改革之中。

  经过一段潜心的观察和研究.莎涅尔已经发现巴黎妇女服装的问题所在:不仅
在式样上陈旧繁琐,而且在用料上过于保守落后;仅凭高级华丽的料子,很难做出
舒适合体的衣服来。

  于是,她从布厂买来一批纯白针织布料,用这种价格低廉的布料做成最新样式
的女式衬衫,其特点是:宽松舒适,线条简洁,没有翻上复下的领饰,没有一道道
袖口花边,也没有什么缀物,领口开得较低,……为便于推销,她还给这种服装起
了个挺别致的名字,叫作“穷女郎”。

  这种简洁、宽松的衬衫,如今看来很平常,但那时候的巴黎,相对繁杂、缠裹
盛行的老式服装而言,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穷女郎”一露面,立即得到巴
黎妇女的认可,并很快争购一空。

  一炮打响后,莎涅尔又接二连三推出一批与巴黎妇女传统服饰大异其趣的服装。

  她将女裙的尺寸尽量缩短,从原先的拖地改成齐膝,从而诞生了有名的“莎涅
尔露膝裙”。

她设计出脚摆较大的长裤,即当今的喇叭裤,成了喇叭裤的设计发明者。

  在款式上,她推出一些格调清新的新式服装,有纯海军蓝的套装,线条简洁流
畅的紧身连衣裙;有宽大的女套衫,短短的风雨衣;还有阔条法兰绒运动服,漂亮
实用的简式礼服等等。

  在色彩上,她不用艳丽的大红大绿,而是以优雅的黑色和明快的米色为基调。
她认为,黑色玄妙,米色素雅,用这两种颜色面料加工成服装,最能体现女性美。
当然,纯白和纯海军蓝,也是她爱用的色调。

  她还设计制作了服装的配套物品。她发明了女式挎包,而原来的女包是手拿式
的。她认为,劳动妇女两手都得干活,不能因拿包而占用一只手。于是,她把手拿
式女包稍加改装,安上较长的包带,往肩上一挎就行了。她又创造了仿宝石钮扣,
这种钮扣成本低,而色彩与光泽都比真宝石钮扣好看。此外,她还别具一格地制造
了“大框架太阳镜”。“莎涅尔服装”配上这些配件,更是锦上添花,增加了不少
魅力。

  这些服装和配套物品,今天看来是十分寻常的。但在当时与那些叠床架屋般的
里三层、外三层的繁复的穿戴习惯相比较,却无异于一场了不起的革命。莎涅尔终
于用自己这种脱俗的设计风格,为巴黎时装界拓出一片明朗的新天地。

  就在莎涅尔的事业刚刚起步之时,她在生活上却遇上了意外的打击。卡佩尔,
她事业的支持人,也是她唯一深爱过的人,1919年圣诞节期间,在地中海海边公路
上的一场车祸中丧生。闻此噩耗,莎涅尔悲痛万分,要不是这次事故,他们俩或许
会结成终身伴侣。失去卡佩尔后,莎涅尔再也没有结婚,直到她死,人们还称她
“小姐”。

  但是,莎涅尔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她勇敢地扬起事业的风帆,独自一人去创建
一个“时装帝国”。

  从1919年起,“莎涅尔服装店”的规模逐年扩大。她在康蓬大街接连买下5幢房
子,建成了巴黎城最有名的时装店。莎涅尔的服装风靡整个巴黎。大街上,“莎涅
尔式”的女性随处可见。她们头戴“莎涅尔帽”,上着黑色或米色时装,下穿宽松
长裤,一个个昂首挺胸,款款而行,既有女性的柔美,又带几分男子的潇洒。巴黎
妇女的形象为之一新。这些“莎涅尔服装迷”们碰上面,纵然互不相识,也总爱相
互打量一番,试图从对方身上发现有值得仿效的新奇之处。

  莎涅尔服装走红后,市面上不久便出现了许许多多假冒品。巴黎妇女们都为自
己能拥有一件莎涅尔服而引以自豪,但谁也不晓得自己穿的是不是正宗的莎涅尔服。

  在一次社交晚会上,有17个妇女都穿着莎涅尔服,可实际上没有一件是出自莎
涅尔服装店的真品。正当她们彼此议论身上的穿戴时,恰巧莎涅尔也出席了这次晚
会,真正的莎涅尔服一到场,假冒的便露出了明显的破绽。

  众女性面面相觑,十分尴尬,转而瞪大眼睛看着莎涅尔。莎涅尔明白是怎么回
事后,并不介意。她说:“我很高兴,我的作品被模仿。我的主张属于每一个人,
让他们去模仿我好了。时装要是不能走向街头,哪还成什么时装呢?”

  接着,她又风趣地说:“诸位也不必担心,我身上的这套衣服究竟是不是真正
的莎涅尔服,我也不是很有把握哩!”

这番话把在场的人都说得笑了起来。

“莎涅尔热”达到高潮,莎涅尔的事业也在扩大。

  1922年,莎涅尔引进并按她所谓的幸运数字命名的“莎涅尔5号香水”,获得巨
大的成功。这种与众不同的香水原本是一位化学家在里维埃拉发明的。莎涅尔慧眼
独具,买下该香水的专利权。“5号香水”浓郁的芳香,令人陶醉,很快便走俏巴黎,
畅销法国和欧美各国,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香水。后来,莎涅尔又亲自动手发明了
“19号香水”。1924年,莎涅尔创建了莎涅尔香水公司。风靡全球的香水为莎涅尔
的事业提供了雄厚的财政基础,使她成为世界上最显赫的富婆。她从一个只有6名店
员的小老板,变成了一位拥有4家服装公司、几家香水厂、以及一家女装珠宝饰物店
的大企业主了。

  莎涅尔成名后,对巴黎的文化界和社交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建立了一座
“模特儿之屋”,招募了许多来自巴黎中产阶级家庭的妙龄女郎,让这些女郎芽上
她的最新款式的时装,在人群中展示“莎涅尔时装”的风采。这为现今的时装表演
开创了先河。她还设立了一家文化沙龙,汇集了巴黎文化界的名人雅士。她对经常
光顾沙龙的青年作家,按月发出津贴,鼓励他们创作。她甚至出资对俄罗斯的芭蕾
舞进行革新。很长一段时间内,莎涅尔都是巴黎社交场合中最引人注目而又最活跃
的人物之一。

  莎涅尔这位乡下孤女终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巴黎创建了她的“时装帝国”。
人们赞誉她,纷纷向她询问成功的秘诀。她总是这样回答:“哪有什么成功秘诀呢?
如果要说有的话,那就是我有了一点现代妇女的意识。我创造了时髦,是因为我懂
得我们的时代。我不像从前的那些裁缝,躲在店铺后面埋头缝制,与社会生活隔绝。
作为现代妇女,我喜欢外出,喜欢运动,喜爱过一种现代生活,因而我对时装设计
有我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选择。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拼命地工作。”

  事实确实如此。有了现代意识,她才能不断地创造出适合人们需要的新款时装;
也只有拼命干,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女作家吉罗曾撰文描述过她的工
作状况:在莎涅尔看来,懒惰和懈怠是不能容忍的罪恶。她自己充满了拼搏的精神,
从早到晚,不停地工作,有时累得手指发僵,面色发乌,也不愿停下来休息一会。
同时,她对下属也是严厉的,从不留情面,要求他们也像她一样满负荷地工作,全
身心地投入;除了“莎涅尔时装业”外,不应有其它任何考虑。就这一点而言,她
几乎成了当代最独裁、然而也是最富有独创精神的企业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莎涅尔关闭了她的服装店,辞去香水公司董事长的职
务,结束了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几年间,莎涅尔的好友以及昔日的恋人相继辞世,她没有老
伴,没有儿女,生活十分孤寂。而在这一时期,世界服装业又有了一个人发展,时
装设计新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孤傲而又自信的莎涅尔再也不能安于过隐居生活,
她决定东山再起。

  1953年她向舆论界宣布:她要举办个人时装设计作品展,并要重振莎涅尔服装
店的雄风。整个舆论一片哗然:“什么,时装女皇已经71岁了,还要复出?”“七
旬老妪再度投入服装业的激烈竞争,无异于走上拳击台,不死也得伤。”……莎涅
尔毫不在乎别人的冷嘲热讽,坚定不移地重返时装界。

  1954年2月5日,莎涅尔推出她第一个新品种:一种带两个大贴袋的原海军蓝花
呢服装,配穿一件打褶平纹白布罩衫和一顶水兵帽。对此,时装评论家的反应是客
气而又节制的,但妇女们却爱买它。同年10月,莎涅尔又推出第二种服装,却反应
平淡。随后几个新品种,也都遭到巴黎人的冷眼。

  然而,莎涅尔并不灰心,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大西洋彼岸,向美国人推销自己的
新产品,结果大获成功。讲究适用的美国妇女,就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疯狂
地迷上了“莎涅尔服装”。在美国时装评论界一致喝彩声中,许许多多购买者不惜
飘洋过海,成群结队地涌到巴黎,只是为了购得一件莎涅尔服装。好莱坞的女明星
们,都以穿上莎涅尔服装为荣。就连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夫人,也因为买到一套真
正的莎涅尔服装而向世人炫耀。纽约歌剧院甚至根据莎涅尔传奇的一生编了一出轻
歌剧。后来,莎涅尔服装又在整个美洲以及世界其它地区流行起来。

  这一切,使莎涅尔在受到巴黎冷落之后重新感到温暖,心灵上得到极大的慰藉。
她激动地说:“我的心一度在巴黎死去,可在纽约的舞台上,我又复活了。”莎涅
尔终于在她的晚年又赢来了事业上的第二个高峰。

  卡布里埃•莎涅尔在世界时装业中独占鳌头达60年之久,成了名副其实的“时
装女皇”。

  1971年1月10日,莎涅尔在巴黎里茨饭店她的公寓里逝世,享年88岁。
  日内瓦湖畔的洛桑,安葬着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女时装设计大师。她的墓前,
常年安放着艳丽的鲜花。“巨星”陨落了,但她开创的辉煌事业却正在继续。时至
今日,“莎涅尔时装设计中心”的设计师们每年都定期召开“时装发布会”,在巴
黎时装展示中心推出最新的“莎涅尔时装”,其受欢迎的程度依旧不减当年,展现
出“莎涅尔时装”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旅馆业大王希尔顿

  只要提起“希尔顿”三个字,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那豪华舒适的大饭店。
谁都知道康拉德•希尔顿是世界旅馆业大王,在世界各地的大都市里,都可以看到
耸入云霄的希尔顿大饭店。他所创立的国际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现在在全球已拥
有200多家旅馆,资产总额达数十亿美元,每天接待数十万计的各国旅客,年利润达
数亿美元,雄居全世界最大的旅馆的榜首。

  然而,谁能想象希尔顿开始涉足于旅馆业,手头只有5000美元呢。那么,康拉
德•希尔顿是怎样发迹的?他成功的诀窍是什么呢?

  “你必须怀有梦想。”这位驰誉天下的“旅馆业大王”在晚年的自传中,揭开
了他发家的奥秘:“我认为,完成大事业的先导是伟大的梦想。”“我所说的梦想
和空想是截然不同的。空想是白日做梦,永远难以实现。也不是人们所说的神的启
示。我所说的梦想是指人人可及,以热诚、精力、期望作为后盾,一种具有想象力
的思考。”

  康拉德•希尔顿正是在一个个伟大梦想的激励下,白手起家,矢志不移,一步
一步地登上事业的巅峰,最终创立了全球性的旅馆业王国。

  希尔顿的父亲格斯•希尔顿,10岁时随全家从挪威移民到美国的衣阿华州。他
长大后,在道奇堡市当一名职员。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将目标指向了拥有无限机
遇的西部地区。于是他凭着自身巨大的勇气、主动热情的态度和开创新事业的精神,
仅靠一点积蓄在偏远的西部跑起了买卖。希尔顿的母亲玛丽•希尔顿是一位具有坚
定信仰的人,她说服了她那位出生于德国的富商父亲,在格斯闯荡西部3年后一离开
了富裕的城市.跟随新婚的丈夫来到西部的边题小镇——新墨西哥州圣•安东尼奥
镇。

  1887年圣诞节那一天,在这个荒凉小镇的一座堆满杂货的土坯房里,玛丽•希
尔顿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康德拉•希尔顿。

  但是圣诞老人似乎并没有给希尔顿和他的家庭带来特别的好运气。父亲起早贪
黑,整天东奔西跑,为养家糊口、积攒家业而疯狂地工作着。母亲担当起繁重的家
务,为把8个子女抚养成人,白发过早地爬上了她的额头。少年希尔顿与其他姊妹在
学校放假期间帮家里站柜台,或推着货物沿街兜售。就这样,在全家人辛勤劳作下,
商店的生意日益兴隆。父亲还购了一家小煤矿。1904年,年仅17岁的希尔顿在父母
支持下,开始独立经商。家中生活渐渐富裕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1907年,美国发生了经济恐慌,一夜之间,希尔顿一家陷入
了困境,入不敷出,家中仅剩下一间堆满货物的五金商店。为了摆脱危机,他们把
货物尽快处理掉,腾空房子开办了“家庭式旅馆”。父亲当总管,母亲做饭菜,而
希尔顿和弟弟卡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揽客的任务。希尔顿这种经历为他日后经营旅
馆业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希尔顿一家惨淡经营的这家小旅馆总是摇摇欲坠,时时面临破产的威胁。对于
年轻气盛的希尔顿来说,开旅馆并非他当时的理想。他的第一个伟大梦想是开一家
银行,当一名风度翩翩的银行家,坐在银行大厦经理办公室的转椅上,处理着大笔
大笔的金融业务。

  他充满自信地告诉父母,他要做一名银行家,要在里奥格兰河流域建三四家银
行。首先从故乡开始,第一家银行就命名为新墨西哥州圣•安东尼奥银行。1913年
9月,他把这项计划付诸实施。他东奔西跑,好不容易筹集到自组银行所需的3万美
元资金。可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在第一次股东会议上,希尔顿遭到排挤,一个敌视
他的70多岁的老头子被推为董事长。在父亲的帮助下,希尔顿终于在一年后反败为
胜,重选了一位董事长,希尔顿自己也当上了副董事长。这家圣•安东尼奥银行,
在希尔顿的经营下,银行业务取得很大进展,2年后银行资金已达13.5万美元。

  1917年,美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希尔顿应征入伍。这场战争中断了他做
银行家的梦,改变了他的未来。1919年,父亲遇车祸身亡,希尔顿退伍回家。

  希尔顿干起了父亲留下的小本买卖。当银行家的梦想重又在他心中泛起,但他
已没有了银行,手头只剩下5000美元的积蓄,梦想怎么成真呢?

“我如何重整旗鼓?”希尔顿向母亲请教。

  这是一位坚强而有远见的母亲,她严肃而又坚定地对儿子说:“康尼!你必须
找到你自己的世界。与你父亲一起创业的老友曾经说过:‘要放大船,必须先找到
水深的地方。’”

  于是,希尔顿带着他的梦想,只身闯进了因发现石油而兴盛的得克萨斯州,那
里云集着大批来发石油财的冒险家们。

  得州似乎遍地都是黄金。钻油的工人穿着皮靴,套着金光闪闪的裤子,好像不
久的将来,他们都将是百万富翁了。希尔顿迫不及待地连续跑了两个城镇,问了十
几家银行,回答都是不卖。他碰了一鼻子灰,却并未因此气馁。他又来到第三个城
镇——锡斯科。

  锡斯科这片热情的土地拥抱了希尔顿。他刚下火车,走进当地第一家银行,一
问,就被告知它正待出售。卖主不住这儿,要价是7.5万美元。希尔顿一阵狂喜:价
格公道!他立即给卖主发了份电报,愿按其要价买进这家银行。

  然而,过不多久,卖主的回电却出尔反尔,将售价涨至8万美元,而且不讨价还
价。希尔顿气得火冒三丈,当即决定彻底放弃当银行家的念头。他后来回忆道:
“就这样,那封回电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在碰壁之后,希尔顿余怒未消地来到马路对面的一家名为“莫布利”的旅馆准
备投宿。谁知旅馆门厅里的人群就像沙丁鱼似的争着往柜台挤,他好不容易挤到柜
台前,服务员却把登记簿“啪”地一合,高声喊道:“客满了!”

  接着,一个板着脸的先生开始清理客厅,驱赶人群。他毫不客气地对希尔顿说:
“请离开客厅,8小时后再来碰运气,看有没有腾空的床位,因为我们这里每天24小
时做三轮生意的。”希尔顿憋了一肚子气,忽然灵机一动地问:“你是这家旅馆的
主人吗?”对方却诉起苦来:“是的。我就是陷在这里不能自拔了。我赚不到什么
钱,不如抽资金到油田去赚更多的钱。”“你的意思是,”希尔顿压抑住自己的兴
奋,故意慢条斯理地问,“这家旅馆准备出售?”“任何人出5万美元,今晚就可以
拥有这儿的一切,包括我的床。”旅店老板下定了卖店的决心。

  3个小时后,希尔顿在仔细查阅了莫布利旅馆账簿的基础上,经过一番讨价还价,
卖主最后同意以4万美元出售。希尔顿立即四处筹借现金,终于在一星期期限截止前
几分钟将钱全部送到。莫布利旅馆易了主,希尔顿干起了旅馆业。他随即给母亲打
电报报喜:“新世界已经找到,锡斯科可谓水深港阔,第一艘大船已在此下水。”

  当天晚上,莫布利旅馆全部客满,连希尔顿的床也让给客人住下了。他只好睡
在办公室里。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得克萨斯州镶嵌着一连串的希尔顿饭店。
当然,要使美梦成真,还得一番努力。但这位未来的“旅馆大王”,毕竟已成功地
写下了他的发迹史的第一页。

  希尔顿虽然曾在“家庭式旅馆”中做过招揽顾客的小职员,但真正悟出经营旅
馆业务的一些原则,并逐步迷上这一行业,却是在他当上莫布利旅馆的老板之后。

  莫布利是个小旅馆,往往是客人过多而无法安排。希尔顿经过不断思考和摸索,
对它进行了有效地改造,把餐厅隔成一个个小房间,增加了20多个床位;又把大厅
的一角辟为一个小杂货铺。这种修改给旅馆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希尔顿由此悟
出了经营旅馆业的第一个原则,即“装箱技巧”,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加以利用,
使旅馆的土地面积和空间产生最大的效益。他后来又称之为“探索黄金”原则,意
思是要使旅馆的每一尺地方都产生出“金子”来。

  接着,希尔顿又引进了军队中的团队精神,即荣誉感加上奖励,把旅馆的经营
好坏和每一名员工联系起来,并直接和经济效益挂钩,从而大大激发了员工的工作
热情。团队精神成为希尔顿经营旅馆业的第二个准则。

  随着莫布利旅馆的经营成功,希尔顿又与人合伙买下了华斯堡的梅尔巴旅馆、
达拉斯的华尔道夫旅馆。希尔顿的旅馆业开始蒸蒸日上。

  在又购买了几家二手货的旅馆之后,希尔顿产生了厌倦感,他内心萌发出一个
更伟大的梦想,要建造自己的新旅馆。他对母亲说:“我要大刀阔斧地干一场。第
一件事,我要集资100万美元,盖一座名为希尔顿的新旅馆。”

  此时,希尔顿手头只有10万美元,单独盖一座投资100万美元的新旅馆谈何容易?!
但他决心冒这个风险,其气魄不亚于绕好望角、上圣母峰。他看中了达拉斯市中心
的一块地,经过谈判以每年租金3.1万美元、租期99年,租下这块地产;接着又以这
块地产作抵押筹集贷款。多位好友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1925年8月4日,“达拉斯希尔顿大饭店”终于落成,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礼。
不久,希尔顿和玛莉在圣三一教堂,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

  随着家庭生活的美满和事业的新进展,希尔顿又开始了新的冒险。1926年的一
天,玛莉见他看报时在发愣,便问他怎么回事。希尔顿指着报纸上一大堆地名说:
“我要在这些地方都建起旅馆,一年开一家。”果然,到了1928年圣诞节,即希尔
顿41岁生日这一天,纸上的这些梦想都一一实现了,并且速度大大超过了一年一家
旅馆的计划。除达拉斯外,在阿比林、韦科、马林、普莱恩维尤、圣安吉诺和拉伯
克都相继建起了希尔顿饭店。

  希尔顿的梦越做越大。他成立了希尔顿饭店公司,把所有的连锁店统一起来。
他决心向更广阔的世界去扩展。作为这项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在西部大城市埃尔帕
索建造一座希尔顿大饭店。1929年秋天的一天,他宣布在该城中心“拓荒者广场”
开始建造一家耗资175万美元的大饭店。

雄心勃勃的希尔顿怎么也没想到,他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19天后,纽约股票市场全面崩溃。全美国顿时陷入大萧条的困境之中。不景气
很快使美国东部经济陷入瘫痪状态,逼得一些人纷纷跳楼自杀。经济大恐慌像瘟疫
一般向南部袭来,正处于事业巅峰的希尔顿感到自己正坠向深渊。

  尽管如此,埃尔帕索的希尔顿大饭店还是在1930年11月5日建立起来。这在当时
是多么艰难的事呀!大饭店揭幕那天,来自整个得州和新墨西哥州的观众比旅馆一
年的宾客居住人数还多。当人们看到华丽的套房、直达云霄的19层大厦和300多间以
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以及拓荒者的传统风格布置起来的房问时,无不惊讶,叹为观
止。

  然而盛大的开幕典礼一过,接踵而来的是无情的打击。萧条时期,人们极少出
游,商店的货物也无人问津,失业人数日益增多。美国大部分旅馆都破产倒闭了。
希尔顿尽管长袖善舞,使他的8家旅馆保全了5家,却也陷入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
他鼓励员工发扬集体合作精神,共渡难关。每一个人都在竭力节省每一项开支,如
停止房间电话的使用,每台可省下15美分;关闭一些房间以免浪费电力和暖气。

  尽管这样,收益仍在下降、而地租、贷款利息和各种捐税又样样不能少。在这
艰难日子里,希尔顿常常用冷毛巾敷头,以减轻头疼的折磨。

  一天下午,希尔顿正坐在达拉斯的办公室里发愁,忽然抬头看到母亲站在面前。
他有点沮丧地对母亲说:“只怕我选错了职业,也许我去学造摇篮或棺材都比这个
强!”母亲却以她的家庭所特有的气质——一种不屈不挠的拓荒精神,缓缓而坚定
地说:“现在有人跳楼,有人沉沦下去,也有人向上帝祷告。康尼,你千万别泄气,
一切都会过去的。”从此,信心和希望又充满了希尔顿的胸膛。当律师私下与他商
量,要他宣告破产时,他坚决拒绝了。

  他又开始四处奔波,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能借的钱都借了,运气仍然
不佳。1931年成为他一生中最悲惨的一个年份。后来他曾这样描述:“也许高山摇
摇欲坠,但我依然满怀希望润为这是美国,我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希尔顿迫不
得已,只得拿几家希尔顿饭店作为抵押,以充债款。至此,希尔顿几乎空无一物,
家人和同僚们的安身之处也操在他人手中。

  1932年底,美国的经济仍没有起色,希尔顿重新回到起点,一筹莫展。不过在
他心中,又有一个努力的方向,他认为虽只是一线希望,却值得一试。他回到埃尔
帕索的希尔顿大饭店,准备以此为新的起点。之后,几个月的生活就像一场梦魇。
他跑遍得州,希望筹到30万美元以使家业起死回生。

  就在他濒临绝望的时刻,奇迹发生了。7位仍然对希尔顿充满信心的亲友各自掏
出了5000美元,其中6位是亲自把支票送来给他的。有一张支票上签的名字是“玛莉
•希尔顿”,那是他的母亲!为了助儿子一臂之力,这位伟大的母亲倾其所有。要
知道,在1933年的秋天的美国,5000美元绝不是一个小数字。这样在第二天,他把
筹到的款送到债主的手里,一度落入他人名下的埃尔帕索希尔顿大饭店重又物归原
主了。

  之后,希尔顿借到5.5万美元。他孤注一掷,投资石油。他清楚,如果成功,数
字将翻番;如果失败,将再次一无所有。希尔顿把仅剩的8角8分钱装进口袋,在借
据上签了字。上帝没有辜负他,在往后的3年中,正是这个油矿为他付清了所有的欠
款。

  希尔顿艰苦奋战,终于绝处逢生,闯出了一条路来。他最终打了一场胜仗。
  罗斯福总统的新政给垂危之中的美国经济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当“全国复兴法
案”颁布之后,希尔顿开始感到脚跟已经站稳,可以再跨前一步,去继续尝试实现
自己的美梦了。

  1936年,希尔顿拥有的旅馆又恢复到了8家。1937年夏天,希尔顿来到旧金山,
看上了一家名为“德雷克爵士”的旅馆。这家旅馆高22层,有450个房间,还有一个
价值30万美元的豪华夜总会。老板正急于将这家旅馆出手。希尔顿不失时机地筹集
资金,在1938年1月将“德雷克爵士”饭店买了下来。1939年,他又买下了长堤的
“布雷克尔斯饭店”。这几次成功的收购,并没有使希尔顿满足,反而更加激发了
他的梦想。

  希尔顿想要得到世界上最大的饭店——芝加哥的史蒂文斯大饭店。他特地在19
39年年底亲自去调查了一下这家饭店。它拥有3000个带卫生间的客房,宴会厅一次
可接待8000位来宾,饭店里还有小医院,可作急救手术。尽管当时它的拥有者毫无
售出的意向,但希尔顿一直暗中关注着它的动向。1945年,机会来了,希尔顿与史
蒂文斯饭店老板经过3次讨价还价,终于以150万美元买下了这家饭店。不久,他又
以1940万美元的巨款买下芝加哥另一家最豪华的饭店——帕尔默饭店。

  永不满足的希尔顿又把自己的目标瞄准了纽约,瞄准了被誉为“世界旅馆皇后”
的华尔道夫大饭店。这家饭店位于纽约巴克塔尼大街,共有43层,2000多个房间,
曾接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王、王子、皇后、政府首脑和百万富豪,堪称世界上
最豪华、最著名的饭店。早在1931年,希尔顿第一次在报刊上看到这座刚落成的大
饭店的照片时,就为之倾倒。他把这张照片剪下来,在它下面写上“饭店中的佼佼
者”这几个字。当时他正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但始终将这张照片揣在皮包里或压
在办公桌的玻璃板底下。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之物,他发誓一定要弄到手。经过
前后18年的努力,希尔顿终于如愿以偿。在1949年10月12日那天,这家饭店终于属
于他所有了。庆祝晚宴后,希尔顿站在华尔道夫饭店的天井里,仰望耸入云霄的大
厦,沉浸于忘我的境地。抚今忆昔,他彻夜未眠,不知不觉地站到了天明。难怪希
尔顿后来提起这件事,总是感慨地说:“收买‘华尔道夫’,是我生命中的一个转
折点。”

  1954年10月,希尔顿再接再厉,用1.1亿美元的巨资买下了有“世界旅馆皇帝”
美称的“斯塔特拉旅馆系列”,这是一个拥有10家一流饭店的连锁旅馆。希尔顿成
功地做成这笔交易,是旅馆业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兼并,也是当时世界上耗资最大的
一宗不动产买卖。

  希尔顿实现了他独霸旅馆业的美梦,成了名副其实的美国旅馆业大王。这时,
他的目光已超出了美国,而放眼世界旅馆事业,成立了国际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
将他的旅馆王国扩展到世界各地。在伊斯坦布尔、马德里、波多黎各、哈瓦那、柏
林、蒙特利尔、开罗、伦敦、东京、罗马、雅典、曼谷、香港……一座座希尔顿饭
店巍然耸立。“希尔顿”已遍布全球,除南极之外,几乎各地都有。希尔顿的事业
跃上了新的巅峰,成了世界旅馆之王。

  希尔顿到了晚年,仍然马不停蹄地为实现他的梦想而奔忙着。1979年,这位92
岁的旅馆大王病逝于美国加州圣摩尼卡。他所创建的“希尔顿旅馆帝国”,则由他
的次子巴伦•希尔顿继承和进一步地发展。

纺织巨子刘国钧

  1887年春天,刘国钧出生在江苏靖江县祠堂镇的一个读书人家。他的父亲是一
个穷秀才,一直考不上举人,只好在家乡当私塾先生,教书糊口,家中经常是顾得
上吃顾不上穿。刘国钧7岁那年,正当青黄不接的春天,家中又揭不开锅了。父亲再
也承受不住贫困的沉重压力,精神崩溃,成了疯子,连书也教不成了。养家糊口的
重担落到了母亲肩上。母亲是个好强的女人,她要小国钧照顾好父亲,就到外面给
人家当佣人去了。

  父亲的精神病时好时坏,清醒的时候也知道煮点东西吃。一旦发作起来,小国
钧便吓得只好逃到街上去。7岁的小国钧已经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也学着邻居的样
子,用一条白布带扎在短褂上,贩点水果、酒酿在街头叫卖,挣一点钱帮助母亲。
母亲不忍心让这么小的孩子就背负起生活的重担,在邻居的资助下,把小国钧送进
了私塾。可是一年没读完,小国钧就因为饥饿不得不丢开了书本。

  1900年,14岁的小国钧被送到县城一家酿酒的糟坊去当学徒,他实在忍受不了
那繁重的劳动和恶劣的环境,终于逃回家中。按照当时的规矩,学徒3年,是不允许
半途中断的。糟坊主人追到他家中要人,吓得他躲在舅母家不敢出门。还是邻居赵
大叔同情他的处境,推荐他到常州奔牛镇上的刘吉升京货店当学徒,并且借10块银
元给他做路费,刘国钧才得以开始新的生活。

  奔牛镇地处沪宁铁路线上,南临太湖,北靠长江,中贯运河,交通便利,商业
也就相当发达。刘国钧一心想好好学习做生意的本领,将来能多挣点钱养活父母,
可是这家京货店因为经营不善,第二年就倒闭了。幸亏老板没有忘记勤劳能干的刘
国钧,特意将他介绍到元泰京货店去当学徒。刘国钧起早贪黑地为老板干活,也学
到了不少做生意的经验。转眼间3年过去了,刘国钧学徒满师,老板正式录用他做店
员。刘国钧能凭自己的双手挣钱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积攒起10块银元,买
了一份礼物,回到家乡去感谢赵大叔的恩情。然后,他便将在外乡做佣人的母亲接
回家,对父亲说:“现在我能够挣钱养家了。”邻居们都羡慕地夸奖他:“国钧真
是个孝子啊!”

  刘国钧20岁那年,和同乡鞠秀成了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刘国钧的志气也更
大了,他决心自己开一家京货店。经过这几年的磨炼,他已经逐渐掌握了京货店的
经营诀窍,与常州等地的批发商也有了较深的交往;他善于观察和揣摩顾客的心理,
进的货总能很快销出去……这都证明他完全有独立开店的能力。但是,开店得有一
大笔本钱才行,从哪里去找这样一大笔钱呢?

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攒这笔钱。

  当时还是清朝,男人也流着一根长辫子。刘国钧注意到,江南人总喜欢用五彩
的辩须扎辫子,他灵机一动,便买了丝线回家,让母亲和妻子编织成扎辫子的须带,
由他带到奔牛镇去卖。这项生意本小利大,一年下来,刘国钧净赚200银元。与此同
时,他替元泰京货店到常州等地进货,批发商们为了拉生意,私下答应按进货金额
付给刘国钧一定比例的回扣,一年下来也有200银元。他与朋友们在一起搭了个银会,
他中奖又得了200银元。刘国钧就像母鸡孵小鸡一样,硬是一点一滴地积攒起了600
银元。

  1909年,雄心勃勃的刘国钧与一姓华的同乡合伙开了一家和丰京货店。他看准
了当时染色布的利润大,就设了一个土染坊,从外地买进白坯布,自己加工染成青
布和黑布出售。由于品种多、花色全,生意越做越大。在全镇7家京货店中,和丰京
货店后来居上,成了最大的一家。可是那个华老板,却迷上了鸦片和赌博,为了还
赌债,他硬要把自己那份股金让给刘国钧。这样一来,两个老板成了一个老板,生
意做得更加顺手。刘国钧于脆把父母和妻子都接到奔牛镇,生活上方便了,生意上
也多了帮手。

  转眼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上海、南京一带炮火连天,常州局势也很
不稳定。奔牛镇上人心惶惶,许多店铺关起门不敢再做生意。刘国钧的父母也提心
吊胆,问儿子要不要停业。刘国钧仔细盘算着:几年来好不容易挣起的这一点家业,
万一毁于炮火,当然很可惜;但眼前的情况,战争毕竟还没有打到奔牛镇,这时候
谁敢冒风险,谁就可能赚大钱!

  他决心冒一回险。他和家里人将500块银元埋在地下作为后路,然后照常开店营
业。一时间全镇的生意,都集中到了“和丰”一家店里。到了冬天,常州的批发商
害怕战乱,也将部分存货寄存到刘国钧的店里。同样因为怕打仗,不少农民纷纷把
子女的婚嫁日期提前了,可是到处买不到做嫁妆的衣料,最后都找到刘国钧的店里
来。“和丰”的布匹销售一空,刘国钧又去劝说常州的批发商,要他们将存货折价
卖给“和丰”。批发商要现钱,买布的农民只有稻子,刘国钧只得以“和丰”店作
抵押,先把货弄到手,待卖掉稻子再还钱。当时秋收刚过,粮贱银贵,一担稻子只
能卖到一两半银子;可到了第二年春天,粮价涨到每担三两银子!刘国钧顺利地卖
掉了稻子,还掉了货款,还从中赚到了巨大的差价。到年底一算,“和丰”店的净
利高达5000银元!刘国钧又买下了一家倒闭的京货店,改名为同李京货店。到1914
年,赤手空拳进奔牛镇的刘国钧,已经拥有两家京货店,成了一方闻名的富户了。

  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西方帝国主义顾不上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
国的民族工业有了一个发展的机会。江浙一带更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中心。原本
就从事布匹印染的刘国钧,看准了这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毅然弃商从工,请结义
兄弟蒋盘发邀集常州工商界人士,集资9万银元,组成大纶纺织公司,由蒋盘发担任
经理,刘国钧任协理。办事稳重的刘国钧,虽然手中有资本3万银元,但只投资了1
万,留下了万一失败的退路。

  1916年,大纶纺织厂开工投产了。新办的工厂,技术力量薄弱,碰到难题就无
法解决。刘国钧决定亲自到上海去,设法学习一些新技术回来。可是,上海的纺织
厂虽多,却都十分保守,根本不允许别人进厂学习。上下班的工人,都穿着厂里统
一的“号衣”。刘国钧急中生智,找到了英国商人开的怡和纱厂的一个工人,坦率
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要借他的号衣用。那个工人同刘国钧谈得很投机,便答应
下来。第二天,刘国钧就穿上号衣,代替那个工人进厂上班。他一边同别的工人一
样操作,一边偷学技术,一双眼睛一刻都没有停过。没过几天,这个勤劳好学的工
人就引起了英国职员的注意。两个英国职员叫住刘国钧,一查问,发现他不是本厂
工人,便要把他抓走。幸亏周围的中国工人帮忙,刘国钧才能趁乱翻墙逃走。然而
那个借号衣给刘国钧的工人,却被英国商人打得遍体鳞伤。刘国钧知道后,立即为
受伤的工人联系医院,并承担了全部医药费。这位工人伤好后,基于爱国热情,就
主动邀集另一位技术工人,利用星期天赶到常州,帮助大纶厂解决技术难题。

  由于刘国钧管理有方,大纶纺织厂投产当年就盈利,第二年盈利过万,第三年
的发展势头更好。可是常州一批股东,这时不但不感激刘国钧这个有功之臣,反而
想排挤掉他这个外乡人。刘国钧愤而辞职,收回自己的1万元投资,只将盈利部分留
在大纶厂作为股金。朋友们都为刘国钧抱不平,刘国钧却说:“我在大纶厂学到了
一套办厂的本领,投资又如数收回,等于一文学费没花,这是我平生最便宜的一笔
交易。”

  1918年,精明强于的刘国钧决意独资办厂。他购买了80台布机,自己任经理,
让母亲管理摇纱,让妻子管理布机兼烧饭,一家人齐上阵,办起了“广益布厂”。
虽然设备落后,资本微薄,但他狠抓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努力提高工人的生产技术
和产品质量,第一年就盈利3000银元。到1923年,他凭广益布厂积累的利润,创办
了广益二厂。它是当时常州最大的染织厂。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使我国的民族工
商业再次面临严峻的局面。为了确保广益厂的生存和发展,刘国钧一面努力学习国
内外同行的经验,一面加强对国内外市场行情的了解,以决定工厂的经营方向。19
24年,刘国钧和友人一起,专程到日本考察,研究日本发展工商业的经验。他发现,
日本工厂的优势在于成本低,而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科学管理和精简工序。回国后,
刘国钧综合分析了各方面的情况,果断地决定改变“广益”的生产方向,由原来生
产斜纹布和白平布,改为生产蓝布、绒布、贡呢、哔叽等色布,避开与其它厂的重
复。与此同时,他又大力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旧设备,采用先进工艺,减少工序,
降低成本,大大提高了利润。“广益”生产的各种布,在南京举办的中华国货展览
会上一举夺得优等奖,使一些资金雄厚的纺织厂也不得不佩服。刘国钧所采用的产
品商标也很有意思,一个叫“蝶球”,图案是大小蝴蝶飞舞在地球之上,寓意是
“无敌于天下”,因为上海话“蝴蝶”与“无敌”发音相近;另一个叫“征东”,
图案上薛仁贵横刀立马,寓意是“征服东洋货”,显示了刘国钧要同洋货一比高低
的志向。这两种商品的质量都很好,不仅在国内市场站住了脚,而且还销往国外。

  刘国钧的广益厂蒸蒸日上,赶走了刘国钧的大纶厂却江河日下,几年来连续亏
损。负责人丧失信心,不得不出卖产权。

  刘国钧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经过谈判,大纶的出让价商定为40万银元。当
时大给的股东,都想早点摆脱这个倒霉的厂,见有人肯出钱接收,纷纷要把股本提
走。可是刘国钧一个人也拿不出这样一笔巨款,他先在大纶的原股东中做工作,使
一些赔了钱不甘心的股东,决心同刘国钧一起再搏一搏,没有退股;接着又招募到
一批新股东。这样他成功地接下了这个厂,改名为大成织染股份有限公司,刘国钧
自任经理。

  可是这个半死不活的厂,资金缺乏,机器残旧,一时难以投入生产。刘国钧想,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把事情做好,没有好的设备是不行的。
所以他以工厂地皮作抵押,向上海银行贷款40万银元,大刀阔斧地整修设备。该修
的修,该换的换,该拆的拆,半年时间用去了20万。股东们纷纷议论,认为开销这
样大,将来收不回,岂不是大家又要赔钱?有的人就来对刘国钧的办厂方针进行干
涉。刘国钧信心十足地对股东们说:“诸位不必担心,资金不够,可以从我的广益
厂周转。谁害怕投资亏损,可以不算入股,算存款在大成,到时候本息照付,决不
赖账!”股东们见刘国钧这样有把握,又想到他经营广益厂确实有一套,才算放了
心。

  有了好设备,还要有好的操作人员。过去大纶厂亏损严重,就是因为产品质量
不过关。大成开工以后,又出现了棉纱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刘国钧非常焦急,日夜
在车间里摸情况,却找不到改进的办法。于是,他不惜重金,礼聘国内著名的纺织
专家陆绍云工程师进厂。他将陆绍云的年薪定为5000银元。而当时一担米才值三四
元,等于陆绍云每天能拿到好几担米,有人觉得付的代价太高了。刘国钧却说:
“我宁可以100元的月薪用一个能人,也不愿以25元的月薪用4个庸人。像陆总这样
的专家,一个人就抵得上我们所有的人。”

  陆绍云果然没有让刘国钧失望,在他的指导下,棉纱质量很快就达到标准。工
人的操作水平也提高了,产量不断上升,生产走上了正轨,第一年就盈利10万余银
元;第二年又大获厚利,除了发放股息、红利外,还净余50为银元。股东们一致同
意将这些钱全部作为投资,公司的资本猛增到100万银元!

  刘国钧从经营“广益”的时候起,就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他常说:“既懂经营
管理,又懂技术,是一等人才;懂管理不懂技术,是二等人才;懂技术不懂管理,
是三等人才。”并且以此为标准,量才录用。因此,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随着
“大成”的发展,厂里招收了大批青年员工,分别加以培训。其中稍有文化的女青
年千余名,开办养成工班,培养挡车工;小学毕业生百余名,开办艺徒班,培养机
工;初中文化的青年四五十人,开办练习生班,培养初级管理人员。所有的学员全
部是考试录取,不徇私情。学员一律住在厂里,白天跟班实习,晚上读书,学习纺
织、数学、绘图、外语、语文、算术、机械维修等知识。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厂里的
骨干。刘国钧还规定,练习生班可以自由报考,优秀的毕业生可以由厂里保送出国
留学,因此有效地调动了广大青年学文化、钻技术的劲头。刘国钧虽花费了不少投
资,但工人提高技术为工厂所带来的收益,是难以统计的。当时人们都赞叹刘国钧
有远见。

  为了集中精力发展大成,1932年刘国钧向股东大会提出,把自己独立经营的
“广益”和“大成”合并,免得自己再心挂两头。“广益”是刘国钧的“聚宝盆”,
每年至少有几万元的净利润,刘国钧肯这样做,股东们当然非常高兴。这样,“大
成”共拥有纱锭2万余枚,线锭近5000枚,布机640台,染整设备齐全,资本140万元,
职工达2500人,年产值450多万元。一个年年亏损的企业,到刘国钧手中,短短3年
中,就发生了这样神奇的变化!刘国钧常常以这样一句话鞭策自己:“日日行,不
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他就是以这样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断追求更新
更高的目标。到1936年,大成公司的资本增加到了400万银元。刘国钧在事业上的兴
旺发达,引起了国内经济学界的重视,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曾赞叹道:“像大
成这样,8年增长8倍的速度,在民族工商业中实在是一个罕见的奇迹!”他认为,
如果不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发生,大成公司完全可以发展成与日本纺织业相抗衡的强
大对手。

  刘国钧办工厂的诀窍,是著名的“三个一点点”:“质量好一点点,成本低一
点点,价格高一点点。”他在点点滴滴上下功夫,绝不放过经营管理中的任何一个
环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他十分重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将日本纺织业作为自
己赶超的对象。1932年和1934年,他两次去日本考察,甚至像当初在上海怡和纱厂
那样,亲自偷学丝绒和灯芯绒的生产窍门,终于开创了民族资本工业中成功生产丝
绒和灯芯绒的先例。同时,他也十分注意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他深知先进的管
理方法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所以坚决废除了传统的封建工头制度,聘请专家管理工
厂,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他定期召开管理会议,每次都请各厂厂长和工程
师参加,鼓励大家反映问题,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使整个公司的工作能很好地协
调起来。

  刘国钧在他作的厂歌中写道:“提倡国货,对外竞争,出品力求精,成本力求
低,挽回权利,富国利民。”在对工人工作严格要求的同时,刘国钧也能关心工人
的福利。大成公司不但工资比同行要高一些,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工人的生
活,培养工人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的思想。他建造职工宿舍,办起职工食堂、商店、
保健站、小学,工人看病免费,职工子女上学可以领到补贴;厂里还举办青年集体
婚礼,甚至购地建公墓,建造“功德堂”,为亡故职工举行追悼会,将对企业有功
者的骨灰送入功德堂,立碑纪念;每逢年节,刘国钧都要宴请职工,并挨桌给大家
敬酒……在当时的企业中,像这样对职工的生老病死都给予关心的,确是凤毛麟角!
刘国钧常对工人说:“我们厂就是个社会,进了厂就要安心在厂里,吃在厂里,住
在厂里,生活在厂里,老在厂里,安葬在厂里。”他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所以
当时的大成公司,对工人确实很有吸引力。

  1936年,刘国钧正好50岁,这年清明,他回老家扫墓,并应邀对全镇父老和学
校师生发表演说。家乡的老年人还记得刘国钧当年流落街头卖水果、酒酿的情景,
如今他却成了全国闻名的大富翁、大企业家!天真的学生们问刘国钧最大的快乐是
什么,刘国钧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办厂。办厂是我最大的爱好,我一有钱就想着
要再多办一个厂!”

火柴大王刘鸿生

  19世纪的上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到这“十里洋场”来闯天下的,不
但有外国的冒险家,也有中国的冒险家,其中就有一位名叫刘维忠的浙江定海人。
他在上海宝善街开设了一家供人看戏饮茶的“丹桂茶园”。凭着他在上海滩混的好
人缘,把三教九流都应酬得满意了,所以生意还算兴隆。他的儿子刘贤喜,经人介
绍,在招商局的轮船上做总账房,除了每月优厚的薪水,还经常利用轮船往来的便
利条件夹带私货贩卖,从中牟利。因此,刘家十来口人在上海的生活,远远超过温
饱有余了。

  1888年,按当时的说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吉年。就在这一年,刘贤喜的儿
子出世了。祖父刘维忠喜出望外,认为这个生在大吉之年的孙子,将来一定能够大
展鸿图,前途无量,所以给孙子起名“鸿生”。小鸿生长得浓眉大眼高鼻梁,刚开
始念书,就显出过人的聪明,功课总是全优,深受父母宠爱。不幸的是,小鸿生7岁
那年,父亲突然病逝。尽管哥哥继任了轮船账房的职务,收入却大大减少了;同时,
由于祖父年迈,茶园的生意也一天不如一天。全家十几口人生活顿时紧张起来,不
得不靠上当铺当东西来补贴家庭日用。小小的刘鸿生,每当看到母亲的一脸愁容,
心头就蒙上了一层阴影,体会到了艰难的滋味。

  虽然家中交学费已经十分困难,母亲仍然不愿意让聪明好学的儿子失学。她想
方设法,让刘鸿生继续读书。刘鸿生13岁进圣约翰中学,4年以后又进入圣约翰大学
深造。他发愤苦读,各门功课一直名列前茅,不但可以免交昂贵的学费,而且每月
能领到奖学金。

  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使刘鸿生不得不提前结束他的求学生涯。大学二年
级时,美国校长决定送他到美国去学习神学,学成回校担任牧师兼教英文。这样的
机会,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是求之不得的,然而刘鸿生却有自己的主见,他不愿
学神学,当牧师。培养他上学的母亲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牧师。刘鸿生拒
绝了校长的安排,结果竟被开除学籍。

  18岁的刘鸿生,被迫走上了谋生的道路。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当过教员,
当过翻译,虽然能维持生活,但他总觉得这些职业不符合自己的志向。1909年,刘
鸿生经友人介绍,进入英商开平矿务公司上海办事处当“跑楼”,也就是跑茶楼推
销煤炭的推销员,因为当时上海的煤炭交易都是在茶楼里进行的。他腿快嘴勤,态
度和蔼,不欺不骗,及时供货,很受用户欢迎,使开平煤炭在上海能够畅销。不久,
他就被委任为开平公司驻沪售品处的一号买办。公司还与刘鸿生签订了为期30年的
经销合同,规定从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到南京浦口的广大区域,为刘鸿生的独
家经销范围。后来,又把运输煤炭的任务也交给刘鸿生,刘鸿生获得的利润也就更
大了。短短几年时间,刘鸿生成了友洋财的“煤炭大工”,不但积累了100多万两银
子的资产,而且积累了开拓市场的实际经验。但是他也深切地感到,中国人总是被
外国人看不起,总是要受外国人的气,而这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工业,科学技术水平
不高。作为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他决心为国为民做点事——创办中国的民族工业!
而他所有的资金和经验,正好成了他创办民族企业的坚实基础。

1919年,刘鸿生迈出了第一步——在苏州创办鸿生火柴公司。

  刘鸿生首先选择火柴工业,是经过认真考虑的。长期以来,中国人是用火石、
火镰取火的,直到19世纪中期,才开始使用从欧洲传来的火柴,所以过去中国人把
火柴叫做“洋火”。1879年,广东佛山县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
厂,此后几十年中,中国人虽然办了不少火柴厂,但由于原料贵、税收重、技术落
后,竞争不过进口火柴,大半都垮台了。刘鸿生的岳父叶世恭,就在上海开着一家
燮昌火柴厂,处境也很艰难。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忙于战争,
输入中国的商品,包括火柴数量都大为减少;加上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
制日本货,提倡国货,全国各地又兴起了办火柴厂的热潮,在短短几年中,全国的
火柴厂就增加到100多家。刘鸿生也认为,投资办火柴厂,机器设备简单,大部分工
序是手工劳动,所需资金少,风险也就比较小;同时,火柴又是人民生活必需品,
价格又低,销路不成问题,经营得好,一定能获得高额利润。

  鸿生火柴公司实行的是股份制,刘鸿生任总经理。因为上海已经有了5家火柴厂,
所以他决定将鸿生火柴公司的厂址定在苏州。

  经过紧张的筹备,1920年11月卫日,鸿生火柴公司正式开工生产。这标志着刘
鸿生已经从一个洋买办转变为民族企业家。当时全厂拥有各式设备40余台,职1700
多名,每天能生产火柴40多箱。然而,由于产品质量不过关,被用户称为“烂糊火
柴”,结果连年亏损。同时,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洋货卷土重来,剧烈的
竞争再次使大批民族工业濒临破产。刘鸿生岳父经营的老牌的燮昌火柴厂也在1924
年被迫停业。尽管鸿生火柴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但刘鸿生还是以一个企业家的魄
力,毅然将燮昌火柴厂接收下来。这不但使他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而且还大大扩
充了自己的生产能力。

  工厂扩大了,可产品质量的提高仍然是一个难题。刘鸿生深知,要扩大销售,
扭亏为盈,不解决火柴生产上的关键——化学配方问题是不行的。那些日子里,他
常常一连几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查阅有关火柴生产的各种资料,对于火柴生产全
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基本上都能把握住了;可就是这个化学配方问题,由于外
国人封锁资料,他始终不得要领。

  刘鸿生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攻克这个难关。这时,有人介绍他认识了沪江大学化
学系教授、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化学博士林天骥。两人一见如故。刘鸿生对林天骥
诉说了自己办火柴厂缺乏人才的难处,并当场决定聘用林教授为总工程师,聘金每
月1000银元!林天骥一来为刘鸿生振兴民族实业的精神所感动,二来如此之高的聘
金,在中国企业界中也是少有的,所以欣然答应下来。

  林天骥到厂后,在刘鸿生的支持下,和技术人员一起,经过半年多的试验研究,
采用高强度的胶粘剂,解决了火柴头受潮脱落的难题;并购置磨磷机,提高了赤磷
面的质量。改进后的鸿生火柴,头大,发火快,火苗白,磷面经久耐用。此后,他
们又对生产技术进行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改进,火柴质量一再提高,受到用户的一致
好评。鸿生成为众口一词的名牌产品,不但在国内成了抢手货,而且远销越南等地,
一度还打入了南洋市场。工厂的利润也逐年上升。

  中国火柴工业的发展,打破了外国资本家霸占中国火柴市场的美梦。外国资本
家是决不甘心的。当时垄断世界火柴市场的,是欧洲的瑞典。1924年后,中国的进
口火柴绝大部分是瑞典的凤凰牌火柴。瑞典火柴商依仗自己的产品成本低,从1927
年开始,不惜降价倾销,企图挤垮中国的民族工业。而国民政府和各地军阀不但不
维护民族工业,反而对中国各火柴厂进口的化学原料层层设卡,加重税收,使得不
少火柴厂难以维持,相继倒闭。

鸿生火柴公司也面临着重大的危机。

  刘鸿生决心与外国火柴斗到底。1928年,他与荧昌火柴厂老板朱子谦联合发起
成立了江苏省火柴同业联合会,选举全国闻名的“实业巨子”张謇担任会长。一年
后,在刘鸿生等人的组织下,全国52家火柴厂的代表聚集上海,决定成立全国火柴
同业联合会,共同抵制瑞典火柴,并公推刘鸿生为常务主席,率领请愿团向南京国
民政府作一次大规模的请愿,要求政府采取保护民族工业的措施。可惜,由于当局
的不支持和瑞典火柴商的破坏,这些行动都没有取得成功。

  经过反复思考,刘鸿生认识到,指望别人都是靠不住的,最好的办法是实行自
救——也就是将同行业的各个公司合并起来,以减少中国人之间的相互竞争,共同
抵御瑞典火柴的侵入。第一步可先把长江流域的所有火柴厂合并,然后再向全国扩
展。他首先选择的是荧昌和中华两家。这两家火柴厂加上鸿生公司,在江苏呈三足
鼎立之势,如能实现3厂合并,就足以控制整个江苏的火柴工业。

  正为亏损严重而发愁的荧昌、中华二厂,积极响应了“鸿生”的号召,3家代表
很快坐在一起商讨合作事宜。1930年7月,3家正式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刘
鸿生被推选为总经理。由于增强了相互间的分工协作和经验交流,公司各厂的生产
面貌都大为改观,当年产量和销售量都达到了全国火柴产销量的22%,成为中国最
大的火柴公司。

刘鸿生登上了“火柴大王”的宝座。

  紧接着,刘鸿生又马不停蹄,先后合并或购买了九江、汉口、芜湖等地的火柴
厂,资本日益雄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在同行业中的威信步步提高。上海各大银
行因为大中华火柴公司的地位,也纷纷主动向它提供贷款。

  刘鸿生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他喜欢一句外国谚语:“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
一个篮子里。”所以在发展火柴工业的同时,他还先后创办了水泥公司、码头公司、
华东煤炭公司、章华毛纺织公司等,并投资银行、保险业务,成为集轻工业、运输
业、商业、金融业于一体的实业巨子。也就在1930年,刘鸿生在上海四川路建造了
一幢8层的企业大楼,将公馆也迁到8层楼上。经过多年摸底、选择,他已网罗了一
大批各行各业的管理专家和技术骨干。在他们的协助下,刘鸿生坐镇大楼,足不出
户,就可以对所有企业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就像一个拥有千军万
马的统帅,春风得意,达到了他一生中的顶峰时期。

  可是,30年代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很快波及中国,城乡经济一片萧条。而
日本对中国实行商品倾销政策,又进一步加剧了经济情况的恶化。刘鸿生的企业也
受到极大的冲击,勉强维持到1935年,终于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那时的上海报纸
上,几乎每天都有许多厂家关门倒闭、厂主自杀的新闻。“刘鸿生要倒”的流言也
不断传出,银行、钱庄天天有人登门催还贷款,连刘鸿生的弟弟也认为他再也爬不
起来了,硬要从哥哥那里提走他的现金存款。刘鸿生无法,只好拿出银行股票给他
做抵押。

  走投无路的刘鸿生,来到了宋子文公馆,希望宋子文能不忘当年老同学的旧情,
替他将全部财产抵押给中国银行,换取资金渡过难关。宋子文躺在沙发上,看也不
看他,冷冷地问:“你用什么作抵押呢?”刘鸿生忍痛回答:“我全部企业的股票!”
哪知宋子文嗤地一声笑了,不屑地说:“你的股票如今不如草纸了!”刘鸿生又气
又急,掉头就走了。

  然而,处在生死存亡关头的刘鸿生,就像所有有骨气的民族资本家一样,有一
股不甘失败的硬气,只要还有一丝缝隙、一点光明,他也不放弃求生存图发展的努
力。终于,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徐新六伸出了支援的手,答应将他们银行贷给刘鸿
生的一笔贷款延期一年偿还。这样,刘鸿生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为了彻底摆脱危机,刘鸿生选定了自己的核心企业——火柴业作为突破口。当
时,国内火柴业面临着洋货倾销、内争激烈、市场紧缩、价格猛跌的局面。刘鸿生
仔细谋划,采取了“联华制夷、联美制日,发展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的步骤,以求
达到限制生产、制止倾销、稳定价格的目的。

  1935年7月,刘鸿生首先邀集国产火柴制造同业成立联合办事处,继而以此名义
与美商火柴公司达成协定,成立了华中地区火柴产销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
火柴生产、销售限制办法。最后,刘鸿生又以中华火柴同业联合会首席代表名义,
与日商在华火柴同业会进行谈判。日商迫于华商联合会与华中管理委员会的一致行
动,不得不加入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

  1936年3月,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正式成立,总经理为刘鸿生。社章规定,
总社有权对各社员分配生产指标,社员产品交由总社统一发卖,社员不得请求退社。
这就有力地限制了日本火柴的走私和偷制,而且也减轻了国内厂家之间的矛盾,使
得火柴销路渐趋稳定,售价也有所回升。这一年,大中华火柴公司终于改变了亏损
局面,盈利额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接着,他又在水泥行业中采取了类似的
“联华制夷”方针,稳定了国内的水泥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利润。在国内外同行业
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刘鸿生主张国内同业联营,共同抵制外国资本人侵,对
保护与抢救民族工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后,在世界经济复苏和全国农业丰收等有利条件的刺激下,国内经济形势大
为好转,刘鸿生的各种企业都开始转危为安,进入又一个高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