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9, 2011

最勤力的天王 - 刘德华 (Part 2 of 7)

闯荡江湖
 
    “……因为在那个时候,大家当我是偶像,不会留意我的演技,关注的可能
是我的外形,耍耍帅就可以了。
 
    我那个时候知道,如果我想呆在演艺圈,就要多接戏,不管怎样,要让大家
对我有印象,我要牢牢地绑在大家心上。
 
    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刘德华主要拍两类电影,一类是追女片,一类是古
惑仔片。
 
    古惑仔片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英雄片和江湖片的潮流。
 
    他在其中的角色通常是一个小混混,凭自己努力打出来,他就是这样的一个
符号象征(LCON)。
 
    影评人登徒说。
 
    其实,刘德华也拍过一些言情片,他甚至很想拍一部纯爱情片子,真的很
 
    但是依照刘德华的性格,他又最不愿意言情片动辄缠绵肉麻的镜头,因而影
响了他对拍言情片的兴趣。
 
    他把视角对准了江湖片。
 
    他觉得成龙、洪金宝等武打明星之所以出名,并不是他们本身的武功有多厉
害,而是他们能够在拍摄过程中把最好的状态亮出来。
 
    论真功夫,我想,比成龙、洪金宝及元彪厉害的一定有不少。
 
    然而,在镜头面前耍功夫还是要算他们最厉害,毕竟他们知道怎么在镜头前
面打得漂漂亮亮的。
 
    刘德华深知自己的那两下子,在这几位称雄影坛的大哥们面前,就显得相形
见绌了。
 
    要想闯出一条自己的路,首先必须知己知彼。
 
    于是他虚心学习成龙等武打明星的长处,练其真功,悟其真谛,然后扬长避
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既有情节又重演技的路子。
 
    为了拍好这类影片,刘德华没有少吃苦头:拍从楼上跃下时受腰伤;拍外景
时被炸药的火焰烧着下半身;拍枪战片时被汽枪打中左眼;拍在火车顶上从隧道
穿过时从车顶摔下……
 
    江湖片的种种凶险,没有阻挡刘德华继续将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他练武功。
 
    练骑马,练一个演员必须要掌握的一切技巧。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地学习与苦练,经过多部动作片的拍片实践,刘
德华的演技日臻熟练。
 
    甚至有人预言,刘德华将是新一代动作片的接班人。
 
    脱离无线后,刘德华开始了与向氏家族——永盛影业公司的合作。
 
    1996年出演《新上海滩》时,他与永盛影业的合作已经整整十个年头。
 
    在这十年中,刘德华以拼命三郎的劲头,把自己各种各样的银幕形象呈现在
观众面前。
 
    尤其是1989年后,刘德华抓住周润发影片减产的空档,根据香港电影市场的
需要,抢拍了多部当时流行的江湖英雄片。
 
    那几年里,他拍片拍得没日没夜,拍片拍得天昏地暗,甚至有过22天不上床
的纪录!
 
    1988年,刘德华拍片10部;1989年,16部;1990年,12部;1991年,13部;
1992年,10……
 
    这是不是天方夜谭?
 
    那一个个与刘德华的名字连在一起的银幕人物向人们证明,这是真的,这是
一个演员以勤奋和毅力创造出的、令人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的神话般的传奇。
 
    这样的传奇,给他带来了一个刘铁人的外号,也带来一些诸如类型化
模仿化的议论。
 
    处理性格和感情没有深度,角色类型化。
 
    他喜欢在镜头里玩形态,玩火机,玩枪,玩小动作,连发型都不能改。
 
    可以说,他是同一时期一直演两种角色而已,路数甚窄。
 
    多产期还造就了刘德华在表演上的另一个大特点,就是模仿。
 
    纵观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电影界,刘德华是偶像明星,但不是最好的。
 
    没有进入最红行列,恐怕亏就亏在演技上。
 
    对于这些,刘德华自有他自己的想法。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一年要接拍那么多影片时,他回答说:为什么会接那么
多,我也不知道,我觉得我一定要继续在演艺圈活下去,才可以让大家有机会知
道我的演技。
 
    因为在那个时候,大家当我是偶像,不会留意我的演技,关注的可能只是我
的外形,耍耍帅就可以了。
 
    我那个时候知道,如果我想呆在演艺圈,就要多接戏,不管怎样,要让大家
对我有印象,我要牢牢地绑在大家心上。
 
    刘德华饰演过很多片种里的角色,如喜剧片、浪漫爱情片、江湖片,可是观
众却似乎只对他在江湖片里的烂仔形象感兴趣。
 
    这也让刘德华有些无奈。
 
    因为,接拍什么片子,他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也好想多拍一些王家卫的
片子,可是除了《旺角卡门》,王家卫的片子就再没有给他机会。
 
    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旺角卡门》。
 
    《旺角卡门》是王家卫第一次(1988年)执导的影片,刘德华出演男主角。
 
    在这部影片里,刘德华塑造了一个深情烂仔的浪漫英雄形象,并与《天若有
情》一起,构成了他饰演的角色难逃一死的神话。
 
    这是一部小制作的影片。
 
    就是这样一部影片,让刘德华第一次获得了金像奖提名。
 
    虽然那个奖最终与他擦肩而过,但在当时,刘德华的人气无疑上升了许多。
 
    这部片子,使刘德华成为当时香港流行的英雄片最抢手的头号小生。
 
    随着多部江湖片的拍摄,刘德华的表演越来越有点刘德华模式
 
    无论是《旺角卡门》的华仔、《天若有情》中的华弟还是后来一系列的江湖
英雄,都是地道的蛊惑仔。
 
    他的深情烂仔的江湖形象,真可谓深入人心。
 
    在拍片高产期阶段,刘德华饰演过不少坏人。
 
    对演坏人,刘德华不是一味地接拍,他有自己的创作底线:坏人必须得死。
 
    他认为,现实生活比电影更重要,在孩子们的心里,他是偶像。
 
    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电影影响到下一代人的身心健康。
 
    这样的接片底线自然会影响到他的艺术成就,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选
择了放弃。
 
    他的底线让许多孩子觉得,刘德华做得对。
 
    比如在《暗战》中,戏刚过三分之一刘德华就杀人了,果然有小孩问:
为什么刘德华会这样子?
 
    毫无疑问,刘德华要求自己饰演的坏人必须得死是对的。
 
    因为大人可以分辨刘德华的人和刘德华的角色,孩子却不能。
 
    正因为如此,刘德华塑造的江湖英雄总是以目标最终难以实现来显示其
理想,通过悲壮的舍弃生命来完成观众对他的角色身份的认可。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容易造成角色性格表演上的雷同。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80年代中期,一部《英雄本色》在香港十分卖座,一时
间,遍地英雄下夕烟,连黑道上的人也不愿放过这个把自己打扮成英雄的机
会,纷纷涉足影视界投资拍片。
 
    影视界若有谁敢反抗,便以武力命其降服。
 
    如:1992年初,富艺电影公司老板蔡子明在公司门前遭到枪杀;新晋电影公
司老板陈朗雄深夜遭截击,受伤住院后又被暗杀丧生。
 
    曾与刘德华合作《魔翡翠》一片的永盛电影公司老板向华胜就曾说:恶势
力入侵电影圈已有一段相当长时间,但这两年情况日趋恶劣,相信除周润发未受
影响外,其他大牌明星,例如刘德华已吃尽苦头,其经理人张国忠曾多次被
人用枪指着额头要人
 
    199210月的一个深夜,香港又发生一起歹徒袭击事件,在这次袭击事件中,
受到重伤的就是向华胜自己……
 
    由此可见,在当时,身不由己的刘德华接拍一些粗制滥造的影片,也就见怪
不怪了。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早些年华仔的生意陷入困境,为了还债他疯狂接片,某
些电影高产不高质也是注定了的。
 
    尽管在表演手法上有些雷同,绝大多数观众和影评人,对处于多产期的刘德
华扮演的各种江湖形象——或曰烂仔或曰英雄,还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刘德华惯常的烂仔或者英雄造型是属于旺角的,一种草根的,打不死的活
力,一种80年代的豪气,仅仅因为这个,他也是难以取代的。
 
    外面的潮流不知改了多少遍,时尚风吹走了又再回来,日本的、英国的、韩
国的,只有旺角的永远不变。
 
    那是一种最地道的香港美学,或者更具体一点,旺角美学。
 
    他告诉年轻的我们,英雄该如何有型。
 
    这是影评人李照兴对刘德华的客观评价。
 
    他认为,无论是深情烂仔还是悲剧英雄,在一定程度上总括了刘德华在香港
影坛上最为不可取代的地位:这样的角色往往奸中有正。
 
    不管角色的职业是什么,总之他有情有义,为兄弟赴汤蹈火,为情人烈火战
车。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登徒在接受采访时说:刘德华在表演上的特色很
早就呈现出来了,我一直觉得他有一种街坊味,他在处理草根角色的时候,
特别有亲切感。
 
    比如说,他早期拍追女片和古惑仔片的时候,就有一种流民太子仔的感
觉,一方面他有流民的姿态,但同时又有太子哥的傲气和胸有成竹。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演员有这种流民味道,但少了刘德华的明星味。
 
    在这方面,他是独一无二的。
 
    在香港影评家朗天看来:事实上,随着本土影业的愈趋兴旺,刘德华本身
也愈来愈掌握中产意识和中上层身份。
 
    由《赌神》(1989)到《赌侠》(1990),正式确立了他作为周润发接班人
的地位……“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就在他拼命拍片,在江湖中趟浑水的同时,他
的演唱事业亦由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的一路绿灯,迅猛地发展起来,直至跃上
天王宝座。
 
天幕后面的天幕
 
    我对天幕从未灰心过,也不后悔,起码天幕的每一部电影,都没
有骗过观众,每部戏的费用都是花在制作上。
 
    在前面的章节里已经介绍过,刘德华拍片最多的时候是1989—1992年,那几
年,每一年他都要拍十几部电影,似乎在他的生活里,除了电影再没有别的内容。
 
    1991年,刘德华在影坛上大放异彩。
 
    那一年里,平均每个月都有他参演的一部影片在上映,而且票房十分火爆,
12部影片的票房总收入达两亿港元,在香港演员中居第一位。
 
    在韩国,由他主演的《天若有情》上映竟长达9 个月,韩国观众誉他为
受欢迎的外国男星
 
    这样的成绩,无论是谁都会欣喜若狂,可是,刘德华却高兴不起来。
 
    权衡再三后,他与美国ICM 公司签下了经理人合约。
 
    为什么会做出这一决定?
 
    刘德华自有他一番苦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刘德华在心中暗暗叹息。
 
    多年来的努力拼搏,使刘德华尝到了不少甜头:鲜花、掌声、荣誉;但也逐
渐地品尝到了身为名人的苦涩:流言蜚语、绯闻中伤、利益侵夺;而最为可怕的,
是来自黑社会的纠缠。
 
    黑社会这个词,内地年轻人过去接触得比较少,这些年也渐渐听得多了起来。
 
    在香港,这种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并不少见,他们势必会利用各种手段,强行
渗透到各个领域。
 
    一段时间江湖英雄片看好,香港黑社会也想把自己打扮成江湖英雄
一时间,演艺圈成了黑社会渗透的重灾区
 
    刘德华这个专演江湖英雄的明星自然受灾深重。
 
    在当时,刘德华创下了一年拍片16部的最高纪录,甚至出现过他的3 部影片
同时竞争票房的现象,被誉为香港演艺界的铁人
 
    然而如此高产,必然影响到影片的质量,刘德华心里又何尝不清楚?
 
    他也想过对粗制滥造的剧本说不,但他不能说。
 
    甚至,他连拒绝出演的权力都没有。
 
    别看在银幕上他是英雄;在银幕下,他的英雄气概并不管用。
 
    起初,刘德华想得很天真:黑社会也是人,只要是人,一定会讲道理!
 
    但,即使他有十分充足的拒演理由,在恶势力面前,也没有半点道理可讲。
 
    恶势力利用恐吓、胁迫等手段,威逼刘德华和他身边的人接受一些他不愿介
入的影片,如不答应,即遭到更恶毒的报复。
 
    有一次,刘德华试图拒接某公司的一部影片,谁知,就在制片现场,众目睽
睽之下,恶势力竟掏枪威逼!
 
    为了制服刘德华,他的朋友也受到牵连。
 
    一次,经理人张国忠为帮刘德华推辞片约,被四支枪指着脑袋,可见恶势力
的猖狂程度。
 
    可能有人会问,刘德华为什么不报警?
 
    刘德华又何尝不想报警,可是,报警又有什么用?
 
    他们保得你一时,保不得你一世
 
    往后只会结仇更深。
 
    于是,在不甘心的情况下,刘德华不得不接拍一部又一部他并不喜欢的影片。
 
    当时,类似强迫拍片的事在香港演艺界时有发生,因刘德华在外埠有上佳的
卖座保证,再加上他没有与一家有能力与各种势力抗衡的大公司签约,因此,遇
到的麻烦就更多。
 
    为了家人、朋友和自身的安全,刘德华不得不一再隐忍。
 
    面对黑社会的恶势力,刘德华想,如果只是一味地忍让,后面的麻烦事还会
不断上身。
 
    只有自己另起炉灶,回避与那些人打交道,才能还自己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
 
    于是,刘德华首先加入美国ICM 公司,以借助势力强大的大公司为自己当保
护伞;1991年,他与几位圈中朋友合股,自任老板,组建了天幕电影公司。
 
    组建天幕公司,避开黑社会的纠缠自然是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
因就是,可以拍一些自己想拍的电影。
 
    在记者面前,刘德华曾经透露过自己组建天幕的想法:我拍电影多年,对
电影制作方面的工作有一定认识,也编过剧本,曾写过《江湖接班人》;可是拍
出来的影片和我的原意有很大的出入。
 
    而有些题材,电影公司摸不准是否能卖座,不肯贸然投资。
 
    于是我便决定投资搞电影公司,以满足自己拍电影的欲望。
 
    在香港,刘德华的片酬是当地最高的男明星之一,假如仅仅为了赚钱,多接
拍电影就能多赚钱,不必为此劳神费力;现在投资办公司,是赔是赚说不定,风
险可就大了,这种生意似乎太不划算。
 
    但,刘德华投资拍电影并不仅仅为了赚钱,他认为:如果我拍戏只是为了赚
钱,哪只赚现在这么多?
 
    但投资拍片,是为了拍些有新意,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
 
    这种创作自由却远不是金钱所能够买到的。
 
    天幕公司成立后,拍摄的首部电影是《九一神雕侠侣》。
 
    为了拍好《九一神雕侠侣》,刘德华与他的同事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作为老板,刘德华心里十分清楚,这是自己组建公司所迈出的第一步,必须
慎之又慎。
 
    首先,在创作准备上,一切都要精益求精,不允许有半点马虎;而编导演的
阵容,更是经过精心策划,无一不是上乘人选。
 
    影片的编剧是曾以《阿飞正传》获奖的著名导演王家卫,并由元奎、刘振伟
联导;刘德华自任男主角,和他配搭的女主角,是从演唱舞台上走下来的梅艳芳。
 
    而刘德华的精明之处,在于他请来了当时尚是新星的郭富城出演第二男主角,
他让郭富城扮演反面角色,来与自己配戏,一正一邪,忠奸分明,真可谓慧眼独
具。
 
    当时的郭富城,正在走红的上升期,已经打入偶像明星的行列,大有与张学
友、刘德华、黎明鼎足而立、分庭抗礼之势,而且,郭富城的后劲凌厉,不可小
觑。
 
    因此,刘德华将郭富城拉入《九一神雕侠侣》的阵容,并由他饰演反面角色,
可以说是颇花了一番心思。
 
    以郭富城的反面形象,烘衬刘德华本人的正面形象,无疑是聪明之举。
 
    《九一神雕侠侣》完成后,刘德华清醒地预测到,虽然《九一神雕侠侣》是
自己公司的创业之作,但未必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而且,很有可能要亏本。
 
    据他自己计算,拍摄《九一神雕侠侣》,成本在2400万以上,把此片在韩国
和东南亚上映的收入估算在内,刘德华认为,在香港的票房收入必须要在3500
上下,通过折算才能保本。
 
    而这样的票房是很难达到的。
 
    根据后来的票房统计,这部影片在香港票房总收入达到2000万港元,这个数
字,虽然距刘德华公布的保本数字仍有距离,但无论如何还应该算是一部卖座影
片。
 
    第十六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手册上,曾对《九一神雕侠侣》一片有以下的评价
说不出年份的世纪末,其实就是九七前夕的香港。
 
    一则尘封了的爱情神话,借助流行漫画还魂苏醒,以玩世不恭的态度留下灿
烂的标记。
 
    人影绰绰,有叫逞哥的,有叫宠物夫人的,各个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情
操,勇往直前凭心寄意。
 
    王家卫笔下,爱仍是一条不问收获的单程路,而奚仲文的美指和鲍起鸣的摄
影,则是沿途令人目不暇接的风景。
 
    影片的视觉效果固然在港产片中难得一见,更教人珍爱的却是它对世情的洞
悉和了解。
 
    应该说,《九一神雕侠侣》作为天幕的创业之作,作为刘德华自己对电影追
求的第一次独立实践,是成功的。
 
    无论是观众还是评论界,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获得了一片叫好之声,在票房
上也算不俗。
 
    《九一神雕侠侣》的成功,对刚刚起步的天幕来说,可谓开市大吉。
 
    但,接下来的几部影片便不像它这样幸运,无论是其后的《九二神雕侠侣》、
《战神》,还是刻意唤回热血男儿影迷回忆的怀旧文艺片《天长地久》,都
让刘德华在票房上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界定一部电影的好坏,票房收入不是惟一的,对这些影片的不卖座,刘德华
除了表示遗憾外,并不气馁。
 
    天幕是他在影坛开辟的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他要在艺术追求与商业追求的
两难选择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他说:我对天幕从未灰心过,也不后悔,起码天幕的每一部电影,
都没有骗过观众,每部戏的费用都是花在制作上。
 
    华仔认为,天幕不是他的包袱,他在天幕可以安分地做一个演员,
也可以借天幕的存在,使观众欣赏到他的另一面。
 
    天幕公司成立以后,并没有特定的拍片方向,它不像杜琪峰那样,大家一听
银河映像便知它摄制的是哪种类型的电影。
 
    刘德华为自己的天幕公司设计的取向是,拍摄及发行不同类型的电影。
 
    这大致上有三个取向∶一、跟外国人合作的电影;二、本地较新派的电影;
三、一些用来稳定市场,档期的电影。
 
    他希望自己的公司每年拍摄大约四至六部电影。
 
    天幕是以商业为主的,Artistic的电影……
 
    我想我还需要储备多些……
 
    人家对你的信心。
 
    在天幕,刘德华不仅是一名演员、一位红星,还是一个老板,一个经营者。
 
    当有人问他做生意最讲求什么的时候,他当即回答:诚信,是诚信。
 
    天幕公司虽然不大,人也不多,但大家十分团结,都有一种为了事业竭尽全
力的拼命精神。
 
    这当然与刘德华的影响分不开。
 
    刘德华为人随和,老板也当得颇有人缘,他属于那种个人魅力型的经营者。
 
    工作时,他率先投入,以身作则;无事时,带领员工出去旅游,该花的就花,
一点不吝啬。
 
    他把员工视为伙伴,员工也把他视为事业上的领头人,冲着他的一身豪气,
大家死心塌地、忠心耿耿,跟着他往前走,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偶尔,刘德华也有发脾气的时候,他承认自己是一个严格的老板:他们觉
得我像魔鬼,很烦呐!
 
    哈哈……“
 
    这种情况肯定是极个别的,当他恢复了演员身份时,又是一个随和率性的华
仔。
 
    在天幕员工的心里,刘德华就是天幕后面的天幕,他们愿意在刘德华这
天幕的遮挡下,抵挡暴风雪雨。
 
    刘德华选择了天幕天幕也考验了刘德华。
 
    有评论说,刘德华是最为香港的明星,同时也是艺人楷模,上世纪90
代以来始终致力于自己投资拍摄电影,但是票房成绩却往往差强人意。
 
    我们来看看刘德华的天幕公司投资所拍部分电影的香港票房:《九一神雕侠
侣》20481990年拍摄导演:元奎、黎大炜(刘振伟托名)《九二神雕侠侣》937
1992年拍摄导演:元奎、黎大炜《天长地久》960 1993年拍摄导演:刘宇鸣
(刘振伟托名)《战神传说》12411993年拍摄导演:洪金宝《赤裸狂奔》140
1994年拍摄导演:元奎、黎大炜《天与地》10121994年拍摄导演:黎大炜《
香港制造》191 1997年拍摄导演:陈果《去年烟花特别多》218 1998年拍摄
导演:陈果《阿虎》22002000年拍摄导演:李仁港《全职杀手》25682001
拍摄导演:杜琪峰、韦家辉《爱君如梦》 1779 2001年拍摄导演:刘伟强《给
他们一个机会》200 2002年拍摄导演:邱礼涛《江湖》12912004年拍摄导演
:黄精甫《再说一次我爱你》统计中 2005 年拍摄导演:余国伟天幕电影公司成
立以来,大都制作主流题材以外的文艺电影。
 
    除《九一神雕侠侣》大获全胜外,几乎所有电影都是血本无归。
 
    这让刘德华心理上有了压力。
 
    在累积大约有3000多万亏损时,他被迫将天幕公司抵偿给台湾片商蔡松林
(学者机构的老板)并且得到中国星公司向华强夫妇的资金支持;所剩胶片则支
持陈果拍摄《香港制造》。
 
    2000年,刘德华引入其他股东,再度投资拍片。
 
    在《给他们一个机会》票房惨淡之后,合伙人麦绍荣与刘德华矛盾公开激化,
双方打起连环官司。
 
    据香港媒体报道,刘德华与麦绍荣的官司纠纷没完没了。
 
    当时,刘德华无惧中建公司正向法庭申请禁制令,仍然接拍电影《无间道》,
中建则继续采取法律行动,全面封杀刘德华的演艺事业,几度入禀高等法院禁止
刘德华演出该片,并要求刘德华就违反股东协议做出赔偿。
 
    设想一下,假如刘德华拍不了电影,对他自己和他身边的一班靠他吃饭的人,
无疑是一个噩梦,对于那么多追随他的Fans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切肤之痛?
 
    虽然刘德华在圈中摔打了那么多年,什么风浪都见过,但当他与昔日拍档的
是是非非引来官司缠身时,还是多少有点烦。
 
    这场连环官司的流程是: 天幕股东麦绍荣通知四公司暂不请刘德华拍戏;
 刘德华追讨千万演出费向法院提出起诉; 中建电讯控告刘德华违约索赔1.5
亿多港元; 刘德华出面说明官司疑云否认违约工作照常; 刘德华在台湾召开
记者会称返港后与律师研究案情; 刘德华接拍《无间道》再被起诉。
 
    20026 月份,这个官司刚刚曝出来的时候,人在台湾的刘德华听到消息还
较为轻松地说,歌照唱戏照拍,一切不会受影响。
 
    “8 月份我的新戏照样开工
 
    等到一场连环官司打下来,刘德华就没有那么轻松了,虽然履行了歌照唱
戏照拍的承诺,最后却以由他一手创建的天幕公司被踢出局而告终。
 
    这一次的连环官司,又让刘德华亏空了数千万元。
 
    经过了亏损和连环官司,刘德华陷入极度困惑之中。
 
    他弄不明白,当自己的演技越来越被肯定时,却好像总是在不断跟合作伙伴
闹矛盾,闹得没完没了,闹得打官司。
 
    这确实是自己万万没有想到的。
 
    难道是自己的性格太执拗?
 
    难道是自己看错了人?
 
    虽说船到桥头自会直,所谓江湖恩怨,从来就是难分对错。
 
    但是,自己是继周润发、成龙之后香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是电影公司
老板眼里的红人,当自己替他们拍片时,总是成为他们的赚钱机器,可一旦自己
做老板,为何总是赔得一塌糊涂?
 
    据刘德华自曝,他曾经欠债4000万,靠友人相助渡过难关,如果不是把出唱
片、开演唱会、做广告、代言的收入拿来投资拍电影,早就维持不下去了。
 
    后来,在被记者问到许多角色中哪一个最接近自己性格的时候,刘德华说:
《瘦身男女》的肥佬吧,一个尽力向目标进发和帮助别人的热血青年,也
有一点爱强出头的个性。
 
    或许,这种个性为刘德华平添了难忘的人生经历,他不无深思地说:当年
做老板也有强出头的表现,后来明白,原来并非要做老板才可以表达我思我想,
紧守自己的岗位才是最重要。
 
    生命中包括开心和不开心,都要接受,尽我所能做到最好,已经很足够了。
 
    勿庸置疑,吃连环官司使刘德华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在接受采访时,刘德华曾经心灰意冷地说:的确对影迷和我是有打击,总
之短期内,我也不会做老板开戏了,我也不会在电影中参与意见,否则就会涉及
官司,所以我专心做演员。
 
    可尽管这样说了,理想化的刘德华并没有完全死心,也可以说,他根本就停
不下自己的脚步。
 
    2004年,他又参与投资拍摄了《江湖》。
 
    《江湖》一片由刘德华与张学友再度合演。
 
    片中特别的造型令影坛哄动,因此,影片一上市即成为热门话题,让久违了
的江湖片又被炒热。
 
    《江湖》的最大卖点,莫过于刘德华和张学友的再度携手,因为,他俩在《
旺角卡门》一片中擦出的火花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有人认为,《江湖》是《旺角卡门》的续篇。
 
    刘德华解释说:《江湖》被外界认为是《旺角卡门》的续集,原因不过是
因为我跟学友多年来没有再合作,再一次合作,又是拍黑帮故事,所以大家认定
像是续集,其实并不是同一个故事。
 
    又有人说,《江湖》的感觉有点像《无间道》,刘德华不赞成这种观点:
《江湖》跟《无间道》是两回事。
 
    《无间道》是讲述好与坏,正与邪并不是由我们来定论。
 
    实际上没有什么好,也没有一定的坏,只是人心来判断罢了。
 
    《江湖》是讲另外一种故事。
 
    情与义还值不值钱?
 
    人心一直在变,你又是否有与时俱进。
 
    大家去看吧,我现在说了没意思,哈哈。
 
    华仔为何如此耐心地宣传《江湖》?
 
    其一,《江湖》是由自己的公司投拍,其二,此片的导演黄精甫在当时还名
不见经传。
 
    华仔向来愿意把钱花在扶持新人上面。
 
    2005年,刘德华本人的影片《再说一次我爱你》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很有
可能成为他近年来第一部赢利的电影,因为和以前相比,他审慎和学乖了许多。
 
    作为老板,刘德华已经赔了15年,现在看来,他终于明白了怎样做老板,赔
钱的日子就要打住了。
 
    《再说一次我爱你》是刘德华自组新电影公司Focus Film(映艺)的第一
,是一部爱情悲剧。
 
    据说刘德华为了组建这个公司,甚至拉了自己的父亲一起投资。
 
    很久以来,刘德华一直想拍一部爱情悲剧,但无奈找不到投资者,这次拍《
爱》剧,一切费用均由自己公司负责,也算是了了自己一个多年的心愿。
 
    对这部电影,刘德华自己很有信心。
 
    他说:相信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感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是否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有没有不同的方向时,
他爽朗地回答:有。
 
    哈哈。
 
    这次是学乖了。
 
    其实《再说一次我爱你》未开拍,我们已经赚了。
 
    一早已经得到世界各地的片商支持,卖片反应很热烈,说实话是早回本了才
开拍。
 
    而其余Focus Film投资的六部高清电影也是同一样,我们也不是计算是不是
要赚很多钱,才去投资,才去走,而是不要蚀本便成。
 
    这是我现在当老板的最低要求,这个要求达到的话,便可以继续。
 
    我觉得很简单,只要不蚀本,我们可以一直拍下去。
 
    同时,在回答记者关于商业性电影如何定位时,他说:在我的立场,
《再说一次我爱你》已经不是一部很商业的电影。
 
    在我的心目中,我不理什么所谓的商业电影,艺术电影。
 
    只要是电影便是好作品,不论是商业还是艺术。
 
    但你让我选,我还是比较喜欢大家定位的商业电影,因为这比较接近大
众,而且辛辛苦苦拍一部电影,我当然是希望(大家)也会看,而不只是一部很
艺术,艺术到只有少数人懂得欣赏的东西。
 
    而且再艺术的电影,也有商业上的计算,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一个老板会
投资到一部零回报,不赚钱的艺术电影吧?
 
    假如我们仅仅看到刘德华组建的天幕公司,不是亏本就是打官司,那就大
错特错了。
 
    从票房上看,天幕拍摄的大部分电影是没怎么赚钱,但是,它为一些新导演、
演员在艺术上寻求发展和对电影方面的探索,却是功不可没。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将在后面的章节里作专门介绍。
 
    从起初为回避黑社会的纠缠,到拍一些自己想拍的电影,再到为香港电影发
展之路的探索、为新导演演员的搭桥铺路,天幕公司一路走来,有过成功的
喜悦,亦有过亏蚀的失落,但是,天幕公司从挂牌至今,刘德华都不后悔,因为,
作为演员,他付出了无数的精力和汗水,换来了事业的成功;作为老板,他用十
多年的亏本经营交付学费,探讨并实践着自己当初投资拍电影的心愿:做自己想
做的;拍自己喜欢的!
 
    无论是天幕还是“Focus Film”(映艺),公司名字改了,刘德华创办
公司的初衷没有变。
 
    不止没有变,随着刘德华个人素养的不断提高,这初衷,亦逐渐上升为
一种境界。
 
再见,刘德华
 
    我的目标是一直演戏到五六十岁,所以我一定要求变。
 
    研究刘德华的其中一个理性模型,便是把他的演出生涯和香港电影发展排
列比读,由于他的多产、他的明星魅力,以及和主流电影类型的密切关系,不少
论者都不难同意他多年以来一直是本地电影票房保证的影星之一。
 
    说刘德华与香港电影同呼吸,不是作为一个香港电影发展兴衰的解释来接纳,
而是作为一个论述的参考,提供一个观念的游戏平台。
 
    著名影评人朗天如是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走入低迷,很多大明星都没有拍什么片子,
或者去了美国。
 
    刘德华却一直不离不弃。
 
    那段时间,因为刘德华的存在,给了香港电影界人士精神上的安慰。
 
    然而,仅仅安慰是不够的,必须闯出一条新路,让港片逆境重生。
 
    这种愿望使刘德华对自己曾经千篇一律的江湖形象越来越不满意,更不甘心
跟着逐渐步入衰弱的香港电影业一起完蛋,于是,刘德华决心跟过去的刘德华
说再见。
 
    其实,刘德华早在他加入无线艺员训练班的时候,就对自己将要走的这条路
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考,他总在心里想,自己是要当一个很红、有很多Fans的偶像,
还是当一个有很好演技的演员?
 
    现在看来,他选择了后者。
 
    影评人朗天这样分析:对应香港影业逐渐走下坡路,加上刘德华的年纪渐
长,深情烂仔的故事开始出现了夕阳无限好的慨叹。
 
    于是,《龙在江湖》(1998)、《赌侠1999》(1998)的刘德华在消失的边
缘留下最潇洒的姿态;相比于《赌城大亨》的意气风发,《龙在边缘》的飞龙已
经面对末路降临的气息。
 
    这是不是刘德华下决心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的重要原因?
 
    刘德华说再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为此,他付出了超级努力。
 
    他专心一意地走出去,放下架式,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去寻求各种不
同的刘德华
 
    这种180 度的转弯和突破,等于为他自己的演艺生涯杀开一条血路,让意志
和智慧都在此中经受考验。
 
    《暗战》、《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全职杀手》、《无间道》、《
大只佬》、《天下无贼》……
 
    此后,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从前的刘德华。
 
    对于刘德华的转型,导演杜琪峰曾有评价:我觉得他的转变是在拍《暗战
》的时候开始的,我们商量过好不好用不同于以往的演法去演绎,他答应去尝试,
其实他付出了很多,才能冲破这一关。
 
    我觉得那次以后,他已经少了以往那种很刘德华的演法。
 
    开始着重Character(性格) 
 
    以前你怎样看他都是刘德华,近年他的电影层面广了。
 
    的确,他扮演的不再是纯情和英雄,做忠做奸,扮肥扮瘦,放下刘德华
换来一片天。
 
    《至尊无上Ⅱ之永霸天下》中,他仅穿底裤,在夜雨中被奚落、挣扎;《暗
战》中,他把有限的人生乐趣放在虚假中演绎;《孤男寡女》让观众在影片中寻
到开心;《大只佬》则使他完全彻底地抛开了自己……
 
    这是刘德华在向自己演艺生涯的一个阶段说再见;这是刘德华从江湖英雄走
向反英雄的一个成功过渡。
 
    然而,1999年的时候,刘德华突然接拍了一部《爱情梦幻号》。
 
    这部电影与他和刘德华说再见的愿望似乎有悖,给人一种他又有点迷失
方向的感觉。
 
    刘德华自己也曾认为,在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过渡阶段,他有过一段表演上
的迷惘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如实回答道:我没有觉得我的电影不好,那些电影
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会觉得它难看。
 
    我已经尽力了,我不能把它变好,但那是我没有办法的事情。
 
    以前我也说过,这么多年,我只有一部电影不能原谅我自己,就是《爱情梦
幻号》,那是我一辈子的遗憾,这是惟一我纯粹为钱拍的电影(1200万港币)。
 
    提到1995年的《烈火战车》,1998年的《黑金》,还有上面说到的1999年的
《爱情梦幻号》时,刘德华不否认那是自己演艺生涯中最困难的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里,他一直在摸索,在犹豫……
 
    很难受,那是最迷惑的,不知道自己要演什么。
 
    之前常常演流氓,演黑帮,大家觉得,你就适合演黑帮,演流氓。
 
    但我希望告诉大家刘德华不仅仅只会演这样的角色,我希望自己拍一些比较
有内涵的电影,但没有一部卖座,就又觉得,我是不是只适合在流氓黑帮的戏路
上发展,就又回过头来拍这样的类型片。
 
    一个演员在转型时期,难免没有惶惑,难免不会犹豫。
 
    有过一些摇摆这很正常,反之倒是不正常了。
 
    因为一直以来,香港人都认为刘德华就是拍江湖片的,大家对刘德华在演技
方面的认知程度向来就不高。
 
    要想扭转港人的这种看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因为,刘德华的江湖英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现在来一个如此大的转变,
怎不会……
 
    最终,刘德华挺过来了。
 
    对他来说,表演这种角色毕竟是一个大突破,有大的突破才可能有大的成功。
 
    如果自己都不给自己机会,怎么可能赢得大家的认同?
 
    经过不断的超级努力,到了《无间道》,他的反英雄角色已被得到普遍的首
肯,他成为演绎反英雄的成功典范。
 
    在一部电影中,演员表演成功与否,导演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刘德华所合作过的众多导演中,有三位导演最能与之擦出灵感的火花。
 
    那就是王晶、杜琪峰、刘伟强。
 
    之所以能够擦出灵感的火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
础上。
 
    拍《暗战》前,大家几乎忘记了杜琪峰曾经与刘德华有过合作,双方的信任
尚未建立。
 
    甚至到了拍《天若有情》的时候,这种状况还未扭转。
 
    当时,片中共有5 首歌,已经是大歌星的刘德华要求演唱其中的一首,却遭
来杜琪峰的反对。
 
    杜导演认为,刘德华应该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这样才会更有成绩。
 
    其实,演唱一首片中曲,对刘德华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根本不会影响到影片
的拍摄。
 
    刘德华虽然胸有成竹,杜琪峰却持怀疑态度。
 
    杜琪峰认为刘德华的演技是精彩的,不要去迁就别人,不要改。
 
    但刘德华自己却觉得,几个演员在一起,若不迁就别人,做出来的怎么会好
看呢?
 
    杜琪峰还说刘德华,和郑秀文时是一套,和梁朝伟时是一套,就是没有刘德
华的那一套。
 
    而刘德华自己了解自己,以前还是有刘德华的,因为不想要那个刘德
,所以才不要了。
 
    因此,两人心里或多或少有点疙瘩。
 
    后来,两人通过促膝谈心,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
 
    刘德华对他敞开思想,希望能和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你信任我,我信
任你,惟有如此,才能出好的作品。
 
    这以后,两人之间亲如兄弟,合作的影片也越来越有光彩。
 
    近几年,杜琪峰的改变很大,刘德华觉得,现在才认识杜琪峰就好了,就不
会有以前那么别扭的阶段了。
 
    与王晶、刘伟强的合作基本上也是这样。
 
    王晶是刘德华众多部江湖片的导演。
 
    说到王晶,刘德华对他又是一番感受,他认为,王晶是让自己感到最有自信
的一个导演。
 
    因为在当时,没有哪一个演员一年能拍到那么多的戏。
 
    王晶挖掘出了刘德华的潜力,让人们有刘德华是不可缺少的认同。
 
    这使刘德华感觉到自己在电影界的重要。
 
    刘德华觉得,王晶是自己的一只脚,没有他,自己会跌倒。
 
    虽然王晶拍的都是商业片,但还是有他自己的学问的,至于王晶的不被看好,
刘德华认为或许是理论上有点欠缺的原因。
 
    刘伟强拍古惑仔系列第一部时,就曾力邀刘德华担纲。
 
    但是,刘德华已经对江湖片不感兴趣,就推掉了。
 
    那以后,刘伟强一直想寻求与刘德华合作的机会。
 
    刘德华曾拿刘伟强与杜琪峰作过一个比较,他说:刘伟强需要一个完整的
剧本,杜琪峰不需要,只需要完整的人物性格,如果没有完整的剧本,刘伟强在
现场雕刻角色的能力要比杜琪峰低,但从生意的角度看,刘伟强的层次可能较高,
他在资金控制方面,比杜琪峰做得完善,从艺术角度评分,杜琪峰的分数要高些,
但没有人可以完美,如果将两者合在一起,就是完美的了。
 
    刘德华对以上三位导演的点评,真可谓中肯客观。
 
    中国内地有一种说法:张艺谋看中了谁,谁就要走红了。
 
    这话虽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但从一系列现实来看,似乎不无道理。
 
    巩俐、章子怡、董洁……
 
    大导演捧出大明星,大明星亦使导演的名气更大。
 
    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刘德华和以上几位导演(包括王家卫等)的合作过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总之,在不断寻求转型与突破的过程中,刘德华把一个又一个令人意想不到
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看到了他在步入中年之际的越来越大的可塑
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已经成功地跟原先的刘德华说了再见。
 
    现在看来,那段曾经集合了刘德华之前所有美丽于一身的深情烂仔形象,还
没有他在反英雄的演绎上,得到更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